桡骨远端不稳定骨骺骨折微创克氏针置入并外固定架修复探析
微创治疗小儿桡骨远端骨骺骨折23例
手术 治 疗 。 目前 , 肩锁 钩钢 板 广泛 应 用 于肩 锁 关 节 治
国矫 形外科 杂志 ,0 0 1 (4 : 0 18 . 2 1 ,8 1 )1 8— 3 1 1
1 N dr a R, hlx v a JA n A,ta.lv ua j aaN h Ma a mi , mi 6 u l a e 1 ai lr C c
iS o le&Eb wS re ,0 7 84 . 7 — 7 . n hud r lo ugr 2 0 , ( ) 15 19 y :
收稿 日期 :0 10 — 4 2 1- 7 0
功能锻炼 , 减少肩关节炎及关节周围骨吸收 ; ②带绊
纽扣钢板及爱惜邦缝线重建喙锁韧带 ( 锥状韧带和 斜方韧带 ) 固定 位置位 于原韧带解剖位置 , , 达到早 期稳定 , 在肩关节外展和上举时有一定的活动度 , 更 符合肩锁关节微动 的生物技能 ; ) a oc 等[ 过 ( M z ca 8  ̄ z ] 通 实验 证实 ,解剖 重建 喙锁韧 带较 改 良的 Wevr ae— D n 术式位置维持稳定 , un 且人工韧带采用无结式借 2 块纽扣钢板固定 , 应力分散 , 其强度和刚度超过 自
本组采用 的带绊双纽扣钢板技术重建喙锁韧带
术 的优点 : ①手术过程简单 , 术时间短 , 手 对肩锁关 节其他结构影 响小 ,不会进一步损伤喙锁韧带和肩
峰及锁骨远端 ,有利于关节囊及韧带 的修复和早期
[ ]See t h. o beed b tn t h iu o e a f 9 t n Sr 1 D u l n out e nq efrrp i o v u o c r cmpe co ic vcl it ioa osJ . c nqe o lt arm ol iua j n s ctn [ eh ius e a ro d l i j T
儿童尺桡骨远干骺端(伸直型)完全骨折的治疗
儿童尺桡骨远干骺端(伸直型)完全骨折的治疗齐建飞;万世奇;杨劼;王自鸿【摘要】目的总结40例儿童尺桡骨远干骺端(伸直型)完全骨折治疗经验.方法本文选取2014年4月至2017年8月40例儿童尺桡骨远干骺端(伸直型)完全骨折患者,男32例,女8例;年龄4~13岁,平均9岁;左腕11例,右腕29例.8例患儿行麻醉下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32例患儿均在门诊手法整复.常规术后第1、3、7 d,2周、4周、6周、8周摄X线片,8周后每个月复查X线片至6个月,末次随访时根据Gartland and Welley评分进行腕关节功能评价.结果 40例经6~12个月随访,骨折均达骨性愈合,两侧桡骨等长,下尺桡关系正常,掌倾角尺偏角正常,克氏针固定均未出现针道感染.Gartland and Welley评分结果,优38例,良2例.结论儿童尺桡骨远干骺端(伸直型)完全骨折治疗首选手法整复,但决不能按成人Colles骨折的复位手法整复,牵引不能复位重叠移位骨块,整复失败后,就需要行麻醉下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手术.【期刊名称】《实用骨科杂志》【年(卷),期】2018(024)012【总页数】3页(P1117-1119)【关键词】儿童;尺桡骨;干骺端;伸直型;骨折【作者】齐建飞;万世奇;杨劼;王自鸿【作者单位】北京怀柔医院骨科,北京 101400;北京积水潭医院小儿骨科,北京100035;北京积水潭医院小儿骨科,北京 100035;北京怀柔医院骨科,北京 101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3.41儿童尺桡骨远干骺端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类型,主要包括竹节样骨折、不完全青枝骨折、完全骨折。
尺桡骨远干骺端完全骨折,骨折端背向移位,短缩重叠,是儿童尺桡骨远干骺端骨折中最严重的一类,这类骨折闭合复位和维持复位的失败率高,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
完全骨折伤后腕部呈现“背侧刺刀样畸形”俗称“背靠背”骨折,这类骨折处置不当会因医源性损伤,加重软组织肿胀,骨折复位不佳、损伤骨骺,导致骨折畸形愈合,下尺桡关系不匹配,影响前臂旋转及腕关节功能,因此充分认识这类骨折的受伤机制,骨折线及移位趋势,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是取得良好预后的关键,本文自2014年4月至2017年8月对参与治疗的40例儿童尺桡骨远干骺端(伸直型)完全骨折分别采用手法整复和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外支架结合克氏针固定
外支架结合克氏针固定的优缺点
04
外支架结合克氏针固定的操作流程
对外伤或骨折进行全面评估,确定是否适合采用外支架结合克氏针固定。
诊断评估
器械准备
患者准备
准备外支架、克氏针、手术工具等所需器械,确保器械消毒合格。
告知患者手术目的、风险及注意事项,签署知情同意书,进行必要的术前检查。
03
02
01
操作前的准备
外支架结合克氏针固定的定义
外固定支架提供了一种稳定、持久的固定方式,而克氏针则用于连接外固定支架和骨折部位,以保持骨折部位的稳定。
外支架结合克氏针固定是指通过外固定支架和克氏针的联合应用,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的一种治疗方法。
外支架结合克氏针固定的应用范围
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骨折,尤其是对于难以进行内固定的复杂骨折或开放性骨折。
克氏针固定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费用低等优点,同时克氏针可以有效地维持骨折部位的稳定,促进骨折愈合。
优点
克氏针固定也存在一些缺点,如有可能引起感染、对软组织损伤较大、固定不够牢固等,因此对于一些复杂骨折,可能需要结合其他固定方式进行治疗。
缺点
克氏针固定的优缺点
03
外支架结合克氏针固定介绍
01
02
案例二:肱骨干骨折外支架结合克氏针固定
案例三:股骨骨折外支架结合克氏针固定
总结词:成功治疗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原理
外支架固定的定义
外支架固定适用于骨折部位需要稳定固定的患者,特别是对于难以进行内固定的复杂骨折或开放性骨折。
外支架固定可以应用于四肢骨折、骨盆骨折、脊柱骨折等部位。
外支架固定的应用范围
适用部位
颅内压增高患者降低颅内压的临床治疗体会
膏 固定 , 且不会再 出现 复位 丢失 , 避免 或减 少 因石膏 包扎 过
紧导致的急性腕管 综合 征和 前臂骨 筋膜 室综 合征 。本 组
采用在 透视下 经桡 骨茎突 进针 , 在第 4 、 5背侧 室之 间进针 , 斜行穿过干骺端桡侧部 , 穿针 时避免 了对伸 肌腱 的医源性损
【 关键 词1 颅 内压增高 ; 对症处理 ; 药物治疗 ; 降低颅 内压
颅 内压增高指一 种或 者一 种 以上颅 内容物 容积 增加 或 颅内 出现新生 物时 , 颅 内压力相 应增 高 , 当成 人侧 卧位 腰椎 穿刺脑脊液压力 >1 . 9 5 6 k P a ( 2 0 0 mm H 0) , 出现一 系列 临床 表现称 为颅 内高压综 合征 。收集 2 0 1 0年 1 月至 2 0 1 1年 1 2 月 收治的各种原 因引起 的颅 内压增 高患者 4 0例 临床非手术
治疗 方法分析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压升高 … 。 2 结 果
经对症 处 理及 药 物治 疗 , 治愈 2 0例 , 病残 l 2例 , 死 亡
8例 。
3 讨 论
颅 内压力是 由动 脉 、 静脉 , 脑组 织 和脑 脊液 的压 力与 容 积所决定 。颅 内压增 高是 神经 系统 多种疾 病所 共有 的一 种 综合征 , 是 因颅 内容 物( 脑、 脑脊液 、 脑血 容量 ) 的体积 因某种 原因异常噌加所 引起 。颅 内压 增高 的最基 本 原 因是 颅 内压 的生理调节失控 , 临 床上 常见原 因有 : 各 种原 因引 起 的脑脊 液增多 , 当脑脊液分泌过多 , 脑脊液循环 受阻 , 以及脑脊 液 吸 收 障碍 , 使脑脊液 的颅 内空 间代偿 不起作 用。颅 内血 液容积 增多, 多 见 于 颅 内静 脉 压 的 增 高 , 如颅 内静 脉窦 和颅 内静脉 的阻塞 , 由瘀 血引起 血 液容 积 的增 加 , 而使 颅 内压增 高 J 。 颅内血肿 、 脑肿瘤 、 脑脓肿 、 肉芽肿和脑 寄生虫病 等都可使 脑 容积增大而引起颅 内压 增高 。脑水肿 是 引起颅 内压 增 高极 重要的原因 , 它 是脑 组织对各种损伤 因素 的反 应。各种 脑部 或全身性疾病引起脑组织 细胞 内外的水 分增多 , 导致脑 体积 异常增加而引起 颅 内高压 。主要 表现 有头 痛 、 呕吐 、 视乳 头 水肿等 。头 痛 是 唯 一 的早 期 症 状 , 随 病 情 发 展 头 痛 逐 渐
锁骨远端骨折论文 (20)
外固定架在治疗长骨骨折中的应用作者:李富明,李兵,陈耀辉,孙宏志,卓祥龙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五附院柳州市人民医院骨科,广西柳州545001【摘要】目的总结外固定架在长骨骨折中的应用。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于1994年8月至2004年12月应用外固定架治疗长骨骨折51 例,男32 例,女19 例。
其中内固定术后失效3 例,内固定术后骨不连2 例,内固定术后畸形愈合1 例,内固定术后深部感染1 例,局部浅表感染3 例。
闭合性骨折30 例,开放性骨折21 例(GustiloⅠ型1 例,Ⅱ型14 例,Ⅲb型4 例,Ⅲc型2 例)。
闭合复位6 例,开放复位45 例。
予自体髂骨植骨13 例,胫骨拉力螺钉固定8 例,腓骨克氏针固定3 例,钢板固定7 例,股骨拉力螺钉固定2 例,尺骨远端克氏针固定2 例;局部皮瓣转移5 例,创面游离植皮4 例,股骨畸形愈合截骨矫形术1 例。
结果随访8~42个月,平均20个月,无一例失访。
1 例老年患者术后死于癌症晚期,1 例Gustio Ⅲb骨折患者骨不连,其余病例均骨折愈合,无骨感染和畸形愈合发生。
1 例股骨骨折因针道感染,Ⅱ期改梅花钉内固定;2 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因延迟愈合、断端移位而改带锁髓内钉内固定。
结论外固定架是治疗长骨骨折的一种主要方法,有其独特优势,提高外固定架稳定性,降低针道感染和固定针松动,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长骨骨折;外固定架;外固定外固定架作为长骨骨折的治疗方法,广泛应用于开放性骨折或局部软组织条件不佳及骨骼损伤复杂的病例。
我科于1994年8月至2004年12月应用外固定架治疗长骨骨折51 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本组共51 例,男32 例,女19 例;年龄2~79 岁,平均33 岁。
致伤原因:车祸25 例,跌伤13 例,重物砸伤4 例,高处坠落3 例,机器绞伤2 例,刀砍伤、电锯伤、枪伤、爆炸伤各1 例。
裂纹骨折24 例,粉碎性骨折27 例。
骨折克氏针固定原理
骨折克氏针固定原理咱今儿个就来唠唠骨折克氏针固定原理。
嘿,你说这骨头要是折了,那可不得想办法给它固定住呀!就好比咱家里的东西坏了,咱得找个法子给修好不是。
骨折了,就像是房子的大梁断了,那得赶紧支起来呀。
克氏针固定呢,就像是给这断了的骨头找了个小帮手。
克氏针呀,细细长长的,就像一根小铁丝似的。
医生把它插进骨头里,这就好比给骨头搭了个小架子。
你想想看呀,骨头断了,要是随它去,那还能长好吗?肯定不行呀!这克氏针就起到了关键作用啦。
它能把断了的骨头给拉住,让它们在正确的位置上慢慢长好。
这就好像拔河比赛,克氏针就是那根绳子,把两边的骨头往一块儿拽呢。
它怎么就能固定住呢?这可神奇啦!克氏针插进骨头里,就稳稳地待在那儿了。
就好像是一个忠诚的卫士,坚守着自己的岗位。
它能抵抗住骨头活动时的力量,让骨头能安心地愈合。
而且呀,这克氏针固定也不是随随便便就弄的。
医生得根据骨折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克氏针,合适的位置去固定。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要是弄错了,那骨头长歪了可咋办?再说说这克氏针在身体里待着,咱也不用担心它会捣乱。
等骨头长好了,医生还会把它取出来呢。
就像是完成了任务的功臣,光荣退休啦。
你说这克氏针是不是很神奇呀?它虽然小小的,可作用却大得很呢!咱可得好好感谢发明这克氏针固定方法的人,让咱骨折了也有办法能治好呀。
所以呀,要是不小心骨折了,别害怕,有克氏针固定呢!医生会用他们的专业技术,让咱的骨头快快好起来。
咱就好好配合医生,该休息就休息,该注意就注意。
这样才能让骨头恢复得又快又好,咱又能活蹦乱跳啦!这不就是咱都希望的嘛,对吧?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桡骨远端骨折分型和治疗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 桡骨远端骨折概述 • 桡骨远端骨折分型 • 非手术治疗方法 • 手术治疗策略及适应症 • 康复期管理与功能恢复训练 • 总结:提高桡骨远端骨折诊疗水平
01
桡骨远端骨折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桡骨远端骨折是指距桡骨下端关节面3cm以内的骨折,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骨折 之一。
功能位悬吊
将患肢悬吊于功能位,有利于静脉 回流和消肿,同时减少患肢活动对 骨折端的影响。
药物治疗及康复锻炼
药物治疗
使用止痛药、消炎药、促进骨折 愈合的药物等,以缓解患者疼痛 ,预防感染,加速骨折愈合。
早期康复锻炼
在医师指导下进行早期康复锻炼 ,如肌肉收缩、关节活动等,有 利于预防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 并发症。
1 2
多学科协作的意义
强调多学科协作在桡骨远端骨折诊疗过程中的重 要性,包括骨科、影像科、康复科等多个学科的 共同参与。
诊疗流程的协同优化
提出多学科协作下的诊疗流程协同优化建议,以 提高诊疗效率和患者满意度为目标。
3
教育和培训的重要性
加强对医护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对桡骨 远端骨折的认识和诊疗水平,从而更好地为患者 服务。
功能性训练
结合日常生活动作进行功能性训练,提高患者的实用性和协调性。
日常生活能力评估与指导
日常生活能力评估
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评估,了解其在吃饭、穿衣、洗漱等方面的自理能力。
日常生活指导
根据评估结果给予患者相应的日常生活指导,包括如何使用辅助器具、如何调整生活方式等,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
06
总结:提高桡骨远端骨折诊疗水 平
桡骨远端骨骺分离
常见于儿童,由于骨骺未闭合,受到外力作用时易发生骨 骺分离。
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Colles不稳定骨折的疗效观察
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Colles不稳定骨折的疗效观察
王中兴;陈其义;孔晓海
【期刊名称】《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2(033)022
【摘要】目的与石膏固定对照探讨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Colles不稳定骨折的疗效.方法将54例老年Colles不稳定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石膏组(n=27)和支架组(n=27),分别行闭合复位后石膏固定和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6~8周,随访3~22个月,采用Garland and Werley评分系统评价术后腕关节功能.结果支架组术后腕关节功能的优良率为92.59%(25/27),明显高于石膏组的70.37%(19/27)(P<0.05).支架组并发症明显少于石膏组.结论闭合复位后行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Colles不稳定骨折的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可推为老年Colles不稳定骨折首选治疗方法.
【总页数】1页(P3068)
【作者】王中兴;陈其义;孔晓海
【作者单位】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伤科,江苏,210014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手法整复夹板固定皮套牵引治疗不稳定型colles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J], 朱俊德
2.手法整复夹板固定皮套牵引治疗不稳定型colles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J], 朱俊德;
3.急诊手法复位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桡骨Colles骨折 [J], 冯琼华
4.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Colles骨折 [J], 原超;陈映娟
5.开放复位掌侧锁定加压钢板联合中药活血健骨汤治疗不稳定老年桡骨Colles骨折疗效分析 [J], 黄敬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桡骨远端骨折外固定支架的临床观察
桡骨远端骨折外固定支架的临床观察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在桡骨远端骨折应用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在2012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
试验组给予外固定支架治疗,对照组行小夹板外固定,并比较两组疗效。
结果:试验组优良率为93.3%,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骨折愈合后的掌倾角和尺倾角分别为(13.2±1.7)°、(26.3±2.6)°,均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6.7%,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显著,且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桡骨远端骨折;外固定支架;小夹板固定【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results of external fixation in distal radius fractures. Method:60 cases of distal radius fractures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2 to January 2014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3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iven external fixator,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underwent small splints,the effect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Excellent experimental group was 93.3%,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of inclination and ulnar inclination in the palm after fracture healing were respectively (13.2±1.7)°and (26.3±2.6)°,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experimental group complication rate was 6.7%,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External fixation of distal radius fractures has significant effect,simple operation,less invasive,fewer complications and other advantages,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Key words】Distal radius fractures;External fixation;Small splint桡骨远端骨折是指发生在桡骨远端2~3 cm范围内的骨折,并常伴有桡腕关节和下尺桡关节损坏,是临床常见的骨折创伤,多见于老年妇女或青壮年,其中老年人群骨折多是与骨质疏松有关,多由低能量创伤导致,而青壮年的桡骨远端骨折多由高能量损失引起。
手术讲解模板: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
手术资料: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
适应证: 2.极不稳定的Barton骨折,手法复位失败 者,可行切开复位加压螺丝钉内固定术。
手术资料: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
适应证: 3.有明显移位的陈旧性Colle骨折畸形愈 合,可行桡骨下端截骨植骨术。
手术资料: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
手术禁忌: 严重粉碎Colle骨折无法做内固定者不宜 手术治疗。
手术资料: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
手术步骤:
(1)手术在气囊止血带下进行。前臂完 全旋前。在桡骨下端背侧做一S形皮肤切 口(图3.4.7-9)。 (2)切开深筋膜和背侧腕横韧带,显露 拇长伸肌腱、 指总伸肌腱和桡侧腕长伸肌腱,并分别牵 向桡、尺侧,显露骨折端。将腕关节尽量 掌屈尺偏。清除积血,在直视下按压远折 片使之准确复位。然后从远
谢谢!
手术资料: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
注意事项: 1.累及桡骨下端关节面的骨折,无论闭合 或开放复位均应做到关节面平整。
手术资料: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
注意事项: 2.闭合穿针固定需在X线监视下进行。
手术资料: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
注意事项: 3.畸形愈合截骨植骨术注意不要切开桡腕 关节背侧关节囊。
手术资料: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
手术资料: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
概述: 定治疗,多数能获得良好效果。相关解剖 及影像表现见下图(图3.4.7-1~3.4.77)。
手术资料: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
适应证: 桡骨下端骨折的手术适用于:
手术资料: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
适应证:
1.累及桡骨下端关节面且有显著移位或下 尺桡关节脱位,手法复位失败的大块粉碎 型Colle骨折。可行手法复位,闭合穿针 内固定术。或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手术资料: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
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微创髓内固定手术治疗儿童桡骨远端干骺交界区骨折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微创髓内固定手术治疗儿童桡骨远端干骺交界区骨折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王林涛;董震;李伟;李友;齐鹏;吕杰【摘要】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微创髓内固定手术治疗儿童桡骨远端干骺交界区骨折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3年10月—2017年10月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骨科收治儿童桡骨远端干骺交界区骨折患者88例,男性48例,女性40例;年龄4~10岁,平均6.7岁.致伤原因:摔伤49例,运动伤21例,高处坠落伤18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微创髓内固定治疗44例(微创组),采用切开复位外支架固定治疗44例(外支架组).应用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系统、腕关节患者自行评估量表(PRWE)、温哥华瘢痕量表(VSS)分别评价两组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疼痛及活动程度、瘢痕情况,采用MarshaⅡ法测量两组腕关节活动度,并对比临床常规指标及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定期复查和随访,观察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结果患者术后随访11~59个月,平均23.4个月.微创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拔除固定物周期短于外支架组[(32.12±12.06)min vs.(42.93±15.47)min、(3.26±1.15)d vs.(4.83±1.62)d、(3.12±0.75)个月vs.(3.99±1.02)个月、(3.26±1.61)个月vs.(4.05±1.93)个月,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外支架组[(21.02±9.35)mLvs.(30.21±12.51)mL,P<0.05],术中透视次数多于外支架组[(6.35±2.41)次vs.(3.02±1.15)次,P<0.05].微创组术后腕关节Gartland-Werley 评分优良率90.91%,外支架组88.6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4,P>0.05).两组患者术后Gartland-Werley评分、PRWE评分、VSS评分逐渐降低(P<0.05),Gartland-Werley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PRWE评分、VSS评分低于外支架组(P<0.05).微创组患侧掌屈、背伸、尺侧倾斜、桡侧倾斜、旋前角度大于外支架组[(42.52±4.77)°vs.(40.31±4.02)°、(61.73±5.19)°vs.(59.02±5.06)°、(30.35±3.53)°vs.(30.11±2.59)°、(16.15±4.37)°vs.(14.26±4.19)°、(86.07±12.54)°vs.(83.47±11.93)°,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55%vs.22.73%,χ2=6.175,P>0.05).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微创髓内固定手术治疗儿童桡骨远端干骺交界区骨折具有和切开复位外支架固定术接近的近远期效果,并发症少,并且可减少创伤,促进骨折愈合,美观,更适合儿童桡骨远端干骺交界区骨折的治疗.【期刊名称】《创伤外科杂志》【年(卷),期】2019(021)008【总页数】8页(P579-586)【关键词】桡骨骨折;闭合复位;微创;内固定;儿童【作者】王林涛;董震;李伟;李友;齐鹏;吕杰【作者单位】266000 山东青岛,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小儿骨科;266000 山东青岛,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小儿骨科;266000 山东青岛,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小儿骨科;266000 山东青岛,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小儿骨科;266000 山东青岛,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小儿骨科;266000 山东青岛,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小儿骨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3.41骨干与干骺端交界区(以下简称干骺交界区)骨折为骨折线中点位于干骺交界线远、近各1cm范围内的骨折[1]。
经皮微创Henry入路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观察
经皮微创Henry入路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观察吴建伟;李业成;张巍;张成亮;朱宝林;刘守正【摘要】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percutaneous minimal invasive Henry approach in treat -ment of distal radial fractures with palmar locking plate.Methods Between Aug.2011 and Jan.2015,40 cases of distal radial fractures who were treated by percutaneous minimal invasive Henry approach with palmar locking plate were included in thisstudy.There were 25 males and 15 females,with an average age of 65.5 years(25-70 years). There were 30 cases of falling injury and 10 cases of traffic accident injury.The operation time,blood loss,fracture healing time,complications,active range of motion of wrist joint and DASH score were assessed.Results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12 to 18months(mean,16.5 months).The average operation time was(55.6±6.5)min,the averag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was(35.8 ±4.5)mL,and the average fracture healing time was(7.5 ±2.5) months.The average motion of wrist joint indicated flexion of(73.2 ±6.4)°,extension of(64.5±4.2)°,pronation of(81.6 ±3.5)°,and supination of(76.5 ±5.5)°.The average DASH score was(5.6 ±2.4).There were no complications such as fixation loosening or breakage.Conclusion Percutaneous minimal invasive Henry approach in treatment of distal radial fractures with palmar locking plate has advantages such as small trauma,little bleeding, short operation time,and fast recovery.%目的探讨经皮微创Henry入路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2015年1月采用经皮微创Henry入路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4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25~70岁,平均65.5岁.致伤原因:摔伤30例,道路交通伤10例.评估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腕关节主动屈伸、旋转活动范围及上肢功能(DASH评分)等.结果术后随访12~18个月,平均16.5个月.平均手术时间(55.6 ±6.5)min,术中出血量(35.8 ±4.5)mL,骨折愈合时间(7.5 ±2.5)个月;腕关节掌曲(73.2 ±6.4)°,背伸(64.5 ±4.2)°,旋前(81.6 ±3.5)°,旋后(76.5 ±5.5)°;DASH评分(5.6 ±2.4)分.末次随访时,X线检查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微创Henry入路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期刊名称】《创伤外科杂志》【年(卷),期】2018(020)003【总页数】3页(P203-205)【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入路;微创;内固定【作者】吴建伟;李业成;张巍;张成亮;朱宝林;刘守正【作者单位】223600 江苏,沭阳县人民医院骨科;223600 江苏,沭阳县人民医院骨科;223600 江苏,沭阳县人民医院检验科;223600 江苏,沭阳县人民医院骨科;223600 江苏,沭阳县人民医院骨科;223600 江苏,沭阳县人民医院骨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7.3目前掌侧Henry入路钢板内固定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金标准。
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治疗小儿桡骨远端骨骺骨折临床分析
定可靠 , 创伤小 , 并 发症 少等优势 , 值得推广应用 。
【 关键词 】 儿童 ; 桡骨骨折 ; 克 氏针 ; 内固定
小儿桡骨远端骨骺骨折是 临床常见 的骨骺损 伤之一 , 约 占所 有骨骺损伤 的 3 5 %左右 。通 常见 于小 儿活动 时 向前摔 倒, 手掌着地并 摔伤引起 , 因小儿先 天骺线 部位骨 强度较 弱 , 导致桡 骨远端出现 骨骺 骨折 。 目前其 治疗 方法 主要 有外 固 定架 固定 、 闭合复位 经皮 穿针骨折复位 固定及切 开复位 内 固 定等 治疗 方式 , 手术 治疗 的 目的是尽可 能保持骨折 块血供 和 减少 支持 韧带破坏 的基 础 上达 到解剖 复位 并予 以稳 定 的固 定 … 。近年来笔 者采用闭合 复位 克 氏针治 疗桡 骨远 端骨 骺 骨折 患儿 5 6例 , 效 果满意 , 现报告 如下。
剖宫产手术 中应注意避 免胎儿损 伤。常见 的损伤为 : 切 开子宫 时锐 器损伤胎儿 ; 娩出胎儿手法 过于粗 暴 以致造 成胎
儿颅 内出血 、 骨折 。
闭 合 复 位 经 皮 克 氏 针 治 疗 小 儿 桡 骨 远 端 骨 骺 骨 折 临 床 分 析
杨 继斌 【 摘要 】 目的 探讨 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治疗儿童桡骨远端骨骺骨折 的疗效 。方法 采用 闭合复
和骨骺纵形裂 损。临床 表现 为腕关 节 肿胀 、 疼痛 , 局 部 环 压
术 。术前 b 伤史 进行 诊断 , 尤其 受伤 时手 掌触地 史 的方法 、 倒 地 的速度 以及
地 面的情况等 , 观察是否存在尺骨 骨折 , 桡骨上段 、 肱 骨有无
1 . 1 一般 资料
2 0 0 6年 7月 至 2 0 1 2年 9月 周 口市 中 心 医
外固定架结合克氏针、植骨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
【 关键词 】桡骨骨折 ;外 固定 ;植骨 ;克 氏针
陷 < m 掌 倾角 2 一1 . 。 平 均 7 6 ) 尺 偏角 2 。~2 。 2 m, 。 25 ( .。 , O 5
创伤外科杂志 2 1 年第 1 01 3卷第 5期
JTamaS r,0 , o.3 N . ru ug2 1 V 11 , o5 1
・5 4 5・
・
经验交流 ・
文章 编 号 :0 9— 27 2 1 )5—0 5 0 10 4 3 (0 1 0 4 5— 2
外 固定 架 结 合 克 氏针 、 骨治 疗 桡 骨远 端 C型骨 折 植
Ext r lfx t r c m b ne t r c e r n n r f n t e tng AO y e C e na a o o i i d wih Kis hn r wie a d bo e g a i r a i t tp
d sa a usf a t r s i t lr di r c u e
特结 节尺侧作一纵 形小 切 口, 露背 侧移 位 骨块 及关 节 面, 暴
复位 背侧 移位骨块 、 节面并 撬拔 恢 复掌倾 角 , 于 骨缺损 关 再 处填塞植 同种异体 骨 , 背侧骨 块 复位后 , 自桡 骨背 侧 置 1 枚 克 氏针 固定中 间柱 至桡 骨近 端 。整 复 固定后 腕关 节 置于功 能位 或 0 位。 。 术后 第 1天 即行肩 、 、 指 、 肘 手 掌指关 节 等的 主 、 被动 活
林金 堆 , 国坚 , 简 王
Colles 骨折手法复位及小夹板外固定的临床疗效观察
2 . 2 整 复 方 法
患者仰 卧 于治疗 床 ,肩 外展屈 肘 各 9 0 。 。患者屈 肘 , 前 臂 呈水 平位 , 掌心朝 向地 面 ; 助 手双 手握 住肘 关节 的近端 , 另一 助手 一手 握住 患者 的拇指 、 另一 手握住 患者 的 四个手 指 , 进行对 抗 牵引 5 ai r n后 , 术 者左 手掌 向上 小 鱼际 垫着 骨折 近端 , 右手 掌 向下小 鱼际压 向骨 折 的远 端 , 十指 交叉 握住 , 双 手 同时用 力 以矫 正 骨折 的 背侧 移位 及 掌侧 成 角 ; 再 在牵 引 下 , 一 手 垫于 尺侧 骨折 的近 端 , 另 一手 压在 桡侧 骨折 的远 端 , 用 力挤 压 , 纠 正桡 偏 畸形 ; 有下 尺 桡关 节 分离 的 , 可 在桡 尺 侧 同时 挤压 使 其 复位 。x — r a y透视 , 达 不 到 以上复位 标 准 的 , 在透 视 下重新 复位 一 次 。 两次 复位 都 未能 达 到 以上 复位 标准 的 , 放 弃 闭合 复位 , 改 为 手术 治疗 。 2 . 3 固定 方 法 在维 持牵 引下 ,用小 夹板 固定 ,固定 时要 注意桡 侧及 背 侧 夹板 超 腕 关 节 ,限 制 手 腕 的桡 偏 和 背 伸活 动 ,夹 板 的上
世 界最新 医学 信息 文摘 2 0 1 4年第 1 4卷第 2 7 期
・
8 5
临床研究 ・
C o l l e s 骨折手法复位及小夹板 外 固定 的临床 疗效观 察
张克 昌
( 甘肃省会 宁县郭 城驿 中心卫生院 ,甘肃 会宁 7 3 0 7 2 6)
摘要 : 目的 探讨 手 法复位及 小夹板 外 固定 治疗桡 骨远端 骨折的 临床 疗效 。方法 对我 院近 5年 内门诊及住 院收治 的 1 2 4例 C o l l e s 骨折 患者采用手法整复 ,小 夹板外 固定 ,观察骨折复位 、 愈 合及功能恢复情况。结 果 1次复位成功 l 1 1 例, 2次复位 成功 1 3 例 ,9 0 % 的患者腕 关节功能 活动 正常 ,无疼痛 或疼 痛不 明显 。结论 手法复位及 小夹板 外 固定治 疗老
【骨科小技巧】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
【骨科小技巧】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操作方法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具有微创切口小、操作简单、能维持较复杂骨折的复位、并发症较少、费用相对低等优点。
外固定架可单独应用,也可与克氏针等其他固定方法联合使用。
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主要适用于桡骨远端较粉碎的骨折,尤其是AO分型的C型骨折,其增加有限内固定,可明显提高骨折复位的稳定性且疗效满意。
常用的外固定架可分为桥接和非桥接两种。
桥接外固定,即跨腕关节固定,适用于伴桡腕或桡尺关节损伤的关节内骨折;非桥接外固定,即不跨腕关节固定,适用于关节外骨折和少数无移位的关节内骨折,但骨折远端需保留一定空间安放螺纹针。
手术技术:掌骨螺钉的置入:第一枚螺钉位于第2掌骨基底部,在示指伸肌腱和第1骨间背侧肌之间,做一皮肤切口,用手术钳轻轻分开软组织,套筒保护软组织,打入1枚3mm Schanz螺钉。
螺钉的方向与手掌平面呈45°,也可以与掌平面平行。
通过导向器选取第二枚螺钉的位置。
在第2掌骨打入第2枚3mm的螺钉。
掌骨固定针的直径不要超过3mm,固定针位置位于近端1/3部,对于骨质疏松的患者,最近端的螺钉可以穿3层皮质(第2掌骨,第3掌骨半侧皮质),这样螺钉固定力臂长、固定扭矩大,增加固定针的稳定性。
桡骨螺钉的置入:在桡骨外侧缘,肱桡肌和桡侧腕伸肌间,骨折线近端3cm以上,约腕关节近端10cm的位置做皮肤切口,用止血钳钝性分离皮下组织直至骨面。
注意保护在此区域内走行的桡神经浅支。
与掌骨螺钉在同一平面,套筒保护软组织导向器引导下置入2枚3mm Schanz螺钉。
骨折的复位与固定:手法牵引复位C形臂透视下检查骨折的复位情况。
跨腕关节的外固定,难以完全恢复掌倾角,可以结合Kapandji针辅助复位、固定。
对于桡骨茎突骨折的患者,可以结合桡骨茎突克氏针固定。
维持复位的情况下,连接外固定支架,将外固定架旋转中心同腕关节旋转中心置于同一轴线上。
正侧位透视,检查桡骨长度、掌倾角和尺偏角是否恢复,调整固定角度直至骨折复位满意。
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总结和优化方案
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总结和优化方案以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总结和优化方案为题,我们将就这一病症进行详细的探讨。
桡骨远端骨折是指桡骨尺骨远端骨折,是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
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具体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1. 保守治疗保守治疗适用于稳定性好、骨折间隙小、无明显移位的桡骨远端骨折。
常见的保守治疗方法包括:(1) 关节外固定:使用石膏固定或者外固定器固定骨折部位,使其保持稳定。
这种方法具有简便、经济的优势,适用于老年患者或者骨质疏松患者。
(2) 早期功能锻炼:在骨折稳定后,通过早期功能锻炼可促进患肢的功能恢复,减少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3) 应用药物:如短期应用非甾体抗炎药或者镇痛药,以减轻疼痛和消炎。
2.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适用于桡骨远端骨折严重或不稳定的情况。
常见的手术治疗方法包括:(1) 骨内固定术:通过内固定物(如钢板、钢钉等)稳定骨折片,促进骨折愈合。
这种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适用于年轻患者或者需要快速康复的患者。
(2) 关节镜下手术:通过关节镜技术进行手术治疗,减少创伤并提高手术效果。
这种方法具有微创、恢复快的优势,适用于一些特殊类型的桡骨远端骨折。
对于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我们还可以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以下是一些优化方案的建议:1. 个体化治疗针对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年龄、骨质状况、骨折类型和严重程度等因素的考虑。
这样可以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和效果。
2. 术前评估在手术治疗前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骨折类型、关节稳定性、神经血管情况等。
这样可以帮助医生选择最适合的手术方式,并减少手术风险。
3. 术后康复术后及时进行康复治疗,包括早期功能锻炼、物理疗法和康复训练等。
这样可以促进骨折愈合和关节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4. 定期复查患者术后应定期复查,包括X光检查和临床评估等。
这样可以及时了解骨折的愈合情况,并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骺骨折微创克氏针置入并外固定架修复探析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目的分析用微创克氏针置入并外固定架修复桡骨远端不稳定骨骺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我院42例采用微创克氏针置入并外固定架修复桡骨远端不稳定骨骺骨折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用Cooney标准评定腕关节功能,从腕关节功能恢复及X射线检查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治疗组的优为21例,良为15例,可为5例,差为1例,总有效率为96.4%。
结论微创克氏针置入并外固定架修复桡骨远端不稳定骨骺骨折治疗简单,腕关节功能恢复好,固定可靠,并发症少。
【关键词】桡骨远端不稳定骨骺骨折微创克氏针置入外固定架修复
桡骨远端骨骺在解剖上处于自然力学薄弱区,容易骨折。
在治疗中单纯闭合复位但掌倾角欠满意,单纯石膏、克氏针、夹板外固定固定后不稳定骨折易发生移位,而采用粗大内固定器则对骨骺破坏大,功能恢复差,骨骺畸形发生率高。
所以临床要达到固定稳定,并发症小,骨骺损伤少,恢复功能良好,简单实用,良好外形的统一存在诸
多困难。
我院采用微创克氏针置入并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骺骨折,效果良好。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本院2009年3月-2010年3月的患者,共计42例。
受伤均为间接暴力导致,为新鲜闭合骨骺骨折(X片确诊),如合并症发生,伤后在1-8天来我院治疗。
年龄在4-16岁之间,男女未统计,骨折分型为Salter-Harris形态学分型中Ⅱ,Ⅲ和Ⅳ型。
手术均无禁忌症。
1.2治疗方法。
①进行简单的复位,牵引后前臂旋前,保持腕关节掌屈尺偏位置。
②选择直径小于 1.5mm的克氏针经皮穿过骨折远端,桡骨茎突及尺骨切迹为进针点,“八”字方向进针,进一步撬拨复位,在C臂机下调适角度。
③确定复位良好后,钉入骨折近端,可穿出皮质0.1-0.2cm。
④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者,可横向1枚克氏针贯穿尺桡骨固定。
⑤在桡骨中下1/3和第二掌骨中远端1/3交接处钉入外固定支架,然后缝合皮肤。
术中需注意的是摆放腕关节掌屈、尺偏位不能超过20°,固定后需检查是否损伤肌腱,且需折弯克氏针,合并有骨折大碎片的可考虑用克氏针固定。
固定2周后调整外固定支架于功能位。
2周内虚密切观察肢体肿胀情况。
1.3疗效观察:主要观察固定后9周、1年腕关节功能恢复状况、腕部X射线掌倾角和尺偏角。
腕关节功能评分按Cooney评分标准进行[1];X射线评估标准:
①优:桡骨下端关节面掌倾10°~15°,尺偏20°~25°;骨折解剖或近解剖复位。
②良:桡骨下端关节面掌倾5°~9°,尺偏15°~20°。
③可:桡骨下端关节面掌倾0°~5°,尺偏10°~15°。
④差:桡骨下端关节面掌倾0°。
尺偏10°。
2 治疗结果的
42例均进行0.3-1年的随访显示,骨折均愈合,按Cooney评分标准评定,优21例,良15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97.6%;X 射线评定,优22例,良14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95.2%。
总有效率96.4%。
效果明显。
3讨论
桡骨远端骨骺出现早,闭合晚,在解剖上处于自然力学薄弱区,容易骨折,创伤后可能遗留畸形及功能障碍。
一般来说,腕关节的治疗要点是恢复关节骨性结构的正常关系和三角纤维软骨微小损伤[2]。
采用微创克氏针置入并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骺骨折的优点在于①创伤小,仅用小钉孔创伤性固定,不会造成预后遗留疤痕等缺点。
②一般闭合复位后都存在掌倾角难纠正,采用克氏针撬拨复位可以完全解决这一缺点。
③可以早期功能锻炼,一般的外固定经过早期功能锻炼后,掌背侧皮质骨应对压力不同,易发生对端推移,而致掌倾角变小甚至反向成角,而结合克氏针固定可以尽早锻炼而不用担心出现对端推移问题。
④并发症少,42例病例中,没分析有骨骺不愈合的情况。
⑤合并尺骨茎突骨骺骨折者,闭合复位欠佳者,维持三角软骨稳定及后期关节稳定性,可以单枚克氏针纵行固定。
微创克氏针置入并外固定架修复桡骨远端不稳定骨骺骨折治疗简单,腕关节功能恢复好,固定可靠,并发症少。
仅需要C臂机,适宜基层推广和普及。
它采用BO固定理念,微创治疗,保存了局部软组织完整性,加强了局部固定,提供保护生物稳定的手术方式和术后功能锻炼条件,提高了患者生物及心理满意度,对桡骨远端骨折的固定采用了静力型与动力型相结合方法,对非承重骨骨折在BO固定治疗技术上的临床研究和进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孙勇,王贺,邹吉峰等.改良关节松动结合推拿技术治疗腕关节僵硬[J].光明中医,2011,26(1).
[2]李振宙,侯树勋,吴克俭等.跨腕关节外固定器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6,8(3):22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