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形势下学生管理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新形势下学生管理工作
[摘要]学生管理的目的就是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有序的环境,一方面使他们身体健康,心智得到完善和发展,具有良好的品德;另一方面使他们能够清楚而深刻的思考、热情而勇敢的探索、敏捷而果断的行动。高职院校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实用型、技能型的高素质人才。学生管理工作是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学、规范的学生管理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学生管理;以人为本;管理对策;观念教育
一、学生管理坚持以人为本
(一)学生管理以人为本的内涵
学校管理要以“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的原则。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主要体现在尊重教育规律,尊重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以人为本教育管理理念的核心内容应包含五个发面:一是尽量满足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各种正当的合理的需要。二是对学生进行人性化得教育管理,关心人、理解人、宽容人、和引导人。三是以个性为工作切入点,使其共性合格,个性张扬。摒弃优秀学生品行的模式化,注重学生个性的多样化。四是学生管理要做到以人为本,必须做到“三个结合”,即把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与教育管理工作结合起来,把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需要与学生教育管理方法结合起来,把学生教育管理的重点、难点与热点结合起来。一方面重视学生的作用,重视学生潜在资源的开发利用;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衡量学院教育教学工作成败得失的标准是: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学生的“三自”意识
坚持让学生积极参与管理工作,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主体性,满足学生培养特长的需要,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和成功渴望,促进学生主动成才的意识。充分信任学生,相信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这是以人为本管理的前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教育就是要迫使人去思考自己。”科恩在《自我论》中谈到自我教育时也说:“在关系到最高生活价值方面,教会别人是不可能的,每个人都应自己教育自己,可能做到的只是帮助他更深刻地理解周围世界和自己,实现比他身上现有的更好东西。”同时,充分发挥学生干部作用,是学生管理体系的核心,培养一支思想进步、作风过硬、素质较高、自制力强、有威信的学生干部队伍,是搞好学生管理工作的前提。培养好学生干部是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有效方法。高职学生是战斗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技能人才,需要有更强的吃苦耐劳精神。因此,培养高职学生的“三自”意识是高职教育的重要任务。
(三)学生管理的对策
一是加深对学生的本质认识。我们只有全面考虑学生的个体情况,重视个人需要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把它们看作是运动的、变化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才能有的放矢,从而提高管理效率,收到预期的效果。二是改变管理的自身目的性。以人为本的管理讲求以人为中心,什么时候需要管理,进行什么性质的管理以及如何进行管理,它的中心都是人,而不是管理自身。改变管理的自身目的性,就是拓展管理视野,把学生自身的发展作为管理的主要目标,以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三是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方略。以人为本管理理论的核心是
人,它把人看作管理最核心的资源和竞争力的源泉,管理是围绕着如何充分利用“人”这一核心资源、如何服务于人的发展而展开的。这是以人为本管理与以“物”为本管理的最大区别。四是营造良好的管理氛围。学生管理及服务人员,要摆在自己的位置,积极主动地为学生提供学习和生活方面的服务,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和安全,创造优质的学习环境,营造学生奋发向上的成长成才的气氛。这既体现了管理者对学生真诚的尊重、理解、关怀与信任,也起到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四)以人为本教育管理注意的问题
一是以人为本不是以个人为本、以我为本。即这个“人”不是一个人,而是许多人,甚至是每一个人。二是制订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我们突出以人为本,不是不要制度管理,而是要制定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规章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师要在理解和准确把握这些规章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人性化管理,做到“以人为本,以法为准”。三是对学生采用激励机制。世界上最有效的管理是对人的激励,充分发挥人的长处,如目标激励、情感激励、榜样激励、信任激励等机制,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学生观念教育
树立“两个观念”,强化“两种教育”,是学生管理体系的基础:一是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存在的自卑心态,要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细化,高职院校毕业生逐渐被社会认可。高职院校应让学生明确职业学院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树立本科以上是人才、技术工人是人才、高职毕业生更是人才的思想观念。要让学生认识到高职院校培养的技能型应用人才,是最紧缺、最受欢迎的人才。鼓励学生要自尊和自信,增强学习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二是要教育学生树立“差生不差”的观念。高职院校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重视的是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动手能力,而逻辑思维不好导致文化成绩低的所谓“差等生”,很可能就是形象思维和动手能力较好、适合高职教育的“优等生”。因此教育学生树立“差生不差”的观点,对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挖掘学习潜能,树立自信心和自尊心,自觉遵守管理制度,将起到积极作用。三是要强化“两种教育”。(1)是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逐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通过自己的观察、了解和思考,正确估价自己,主动调整自己与学校、社会的关系,增强意志力和自律意识。(2)是要加强就业指导教育,把就业指导始终贯穿于教学的管理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创业观。
三、管理队伍的建设
建立高素质、规范化的学生管理队伍,是学生管理体系的内容。目前我院的学生管理是实行辅导员、班主任制。因此,建设一支综合素质高、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并有经验、懂管理、责任心强、热爱学生工作的专职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是搞好学生教育和管理的关键,也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走向科学化、正规化的要求。一是教师自身素质要求。首先要有良好的师德。要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疼爱学生,能够深入到学生中去,成为学生的贴心人,使学生能“亲其师”“信其道”。加里宁说过,如果教师很有威信,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会在某些学生身上永远留下痕迹。可见,辅导员、班主任的人生观、价值观、人格修养等对学生产生的影响非常之大。其次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要刻苦钻研业务,要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理论基础,要善于研究思想,拓宽视野,更新观念,着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