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问题的提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聚焦核心问题
案例:温二十三中的“信仰培育”课题的形成 过程
(一)从“队团党衔接活动”到“中学德育新模式”探索
(二)从“中学德育模式”到“中学生信仰培育” (三)从学生心理特点分析到“以队团党衔接的信仰培育” 理性探索
聚焦核心问题的策略
1.明晰研究问题的属性
2. 厘清核心问题的操作内涵
3.换一个角度看研究问题 4.在标题中明确表达问题
1.必要的概念界定
例1:《区县“研训一体”工作内涵构建的实践研究: “研训一体”这一概念当前时常被用在学校层面校本教 研如何开展的语境中,本研究特指区县层面如何通过教研、 师训、干训等各方面的通融与合作以及相关项目工作的开展 ,形成一套围绕“研训一体”而展开的工作内涵及其内在关 系与结构。 例2:幼儿教师“课程执行力” 是指幼儿教师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保证 课程实施有效性的课程操作能力,是指幼儿教师对幼儿园 特有的课程系统的理解、把握(运作)与创造。具体包含 三方面能力:理解能力即能正确解读课程方案、准确定位 课程目标、明确取舍课程价值;运作能力即能适时呈现学 习情境内容、采用适宜互动策略、对儿童发展进行适度提 升;创生能力即能捕捉关键事件,探寻支持策略,满足儿 童成长需要。
3.展开关键过程(案例)
在读者看来,似乎更在乎“这个问题是是怎样 被你解决的”。 在评审专家看来,这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呈现恰 恰是专家判断该课题是否真实有效和值得推广的 重要依据。
来自温州九幼的“意象绘画”研究故事
1.一次画展留下的质疑:从“写生”到“写意 ”
问题发现……陈园长说:“我们现在在做写生教学,你能 给我们提些意见和建议吗?”朋友凝思了一会儿,指着作 品中的椅子说:“从我教学生的角度来说,写生画椅子就 是一边观察,一边把椅子的主要特征画出来,有技法的要 求在里面。再看看这张椅子,四条腿立不牢,前后没有遮 挡关系。如果称为写生,会不会有些牵强?” 问题解决: 几经讨论中,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与作画水 平,我们将“写生”重新定位为“写意”。“写意”着重 引导幼儿不仅画出“看到的”事物,还要画出“想到的” 事物,追求“神似”的效果,相比较写生教学附注了新思 路,更容易让孩子们接受。
5.以行动的改进为线索
案例:“过程呈现式阅读”研究[第一个循环]
wenku.baidu.com

案例:“过程呈现式阅读”研究[第二个循环]
案例:“过程呈现式阅读”研究[第三个循环]
“研究历程(过程与方法)”的表达: 突出表述对研究问题的思考路径和相应 的解决办法,具有策略性和探索性,体现 “行动感” 。
(四)研究成果(结果、结论)总结
2.研究的方法与研究内容要吻合
主要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准实验研究) 设计——实践——观察——反思—— 再设计——再实践——观察——反思 调查研究
3.对核心问题的理性思考
案例:《基于队、团、党衔接的中学生信仰培育 的实践探索》 研究设计之(四)设计的理性思考 1.信仰培育要注重情感与认知的结合 2.信仰培育要回归生活 3.信仰培育要注重在行动中体验 4.信仰培育是一个有序推进的过程
当前大部分的教师研究所带来的成果 是指向某一教育活动或教学(甚至课程) 内容的设计、方法的改进、策略的创意等 等,具有“产品”的特点。
看一个课题的研究合格不合格,就看在研究成果 中,所取得的成果是不是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是不 是落实了对应的研究内容。
案例《提升幼儿教师课程执行力的策略研究》
本研究从课程执行力包含的“理解、运作、创生”三项能力 入手,通过“主题审议· 教材研读”“课例研磨· 现场视 导”、“事件反思· 项目推动”三个策略来实现对幼儿教 师课程执行力的整体提升。 链 接 (一)主题审议· 教材研读 1.操作内涵 2.操作步骤 3.操作载体:审议表、主题图、研读卡 (二)课例研磨· 现场视导 1.操作内涵2.操作步骤 3.操作载体:预操作、合作课、视导记 (三)事件反思· 项目推动 1.操作内涵 2.操作步骤 3.操作载体:叙事录、任务单、项目书
3.以对问题的认识转变阶段为线索
示例3:《让学生在整理中学会学习 ——小学整理课的课程和教学改革探索》
(二) “整理课”的产生与研究过程 1.朴素意图的“整理课” 2.课程化的“整理课” 3.意在改进教与学的方式的“整理课”
4.以研究内容的不断深入为线索
示例:《初中科学基于问题与生成的教学策略》研究进
3.换一个角度看研究问题
案例比较: 《基于科学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教学实 践研究》——“科学史”作为课程资源 《初中科学课程科学史教育内容的设计与 实施 》——“科学史”作为学习内容
从中美的科学教育内容看变换角度的研究价值 美国的科学教育内容:生命科学、物质科学、空间科学、 科学探究、科学史、科学与技术等8项 中国的科学教育内容:生命科学、物质科学、空间科学、 科学与技术
总体建议: 以上几个视角不是孤立的,很多课题的 问题的提出是对以上几个视角的综合考虑。 在撰写时,要注意突出从一个主要视角入手, 附带其他视角。然后简明说明研究意义,引出 研究思路。这部分不要花过多的笔墨。
(二)研究设计与思路 (或研究设计)
1.必要的概念界定
2.目标、内容与方法一致性的基本架构 3.对核心问题的理性思考
第二稿 (一)目标:建构情感、认知、行为“三维一体” 的教师专业发展目标体系 (二)过程:经历组织、体验、研讨“双向对照” 的科学学习历程 (三)内容:选择“疑、难、简、土、创”五类 内容设计体验活动 (四)范例:设计“先行后知”、“边行边知” 和“先知后行”三类学习范式 (五)实施:提供环境、指导、交流、组织“四 项条件”支持
2.符合逻辑地精加工
案例:《小学科学“做中学”教师学习模式的实 践探索》
第一稿的成果框架
(一)“做中学” 学习模式的基本架构:指向三维一体的立体构建 1.“做中学”学习模式的愿景 2.“做中学”学习模式的过程特点分析 (二)具体活动内容的选择与设计:精选必要的探究内容 1.筛选教材重点即疑难问题活动 2.介入教师“不会”的活动 3.补充教材“空白点”的活动 4.拓展与本土生活紧密联系的活动 5.编制来自一线教师教学创意的活动 (三)基本过程设计与范例:不同类型的内涵 (四)组织实施策略与条件支持
1、以阶段性的工作目标为主线
《作业改革:从技术层面减轻学业负担的 探索 》之研究历程:
从2000年到今天的十年间,我们一直把作业改革作为 T市小学区域性教改的核心课题。从研究主题和方法看, 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应对“减负令”的作业设计研究 (2000-2003) (二)第二阶段:诠释新课程理念的作业功能研究 (2003-2007) (三)第三阶段:关注学习中作业运用策略的研究 (2007-)
案例:高中数学学生说题活动的实践研究
学生说题的价值考量:
1.一个字的改变:从“解”到“说”;
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找到思维活动用语言表达的有效载体;
2.一种理念的转变:生本理念;
从课堂教学的角度,实现了由“教师说”到“学生说”的还学于生;
3.一种学习方式的诞生:自主交流。
从课堂文化的角度,基于交流的合作学习成为可能。
1.明晰研究问题的属性
核心问题的属性,是指在什么概念体范围内 内容维度:目标、内容、过程、评价 对象维度:教师、学生、课程、环境、 时间维度:课内、课外 空间维度:……
该问题涉及的属性最好是单一属性,且含有 一定的研究空间和维度。
案例1:《初中科学“四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 用研究》(主题化、生活化、问题化、情趣化) 到《初中科学“生活化”主题课程资源的开发与 利用研究》 案例2:《区域推进小学科学记录活动与教学评价 的研究》 到《区域推进小学生科学记录活动的实践探索》
没有必要的概念界定例举: 《“师生共写成长随笔”的实践与探索》
关键概念的界定 小学生:特指已掌握了一定识字量和具备一定阅读能力的 小学三至六年级学生。 教师:担任教学工作的人员。 随笔:每天所遇到(所做)的事情和感受的记录,是作者 心灵的映照。 随笔教育:有两层含义,一是随笔育人,即教师以随笔交 流为平台,实现师生心灵互动,从而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 ,帮助学生学会做人。二是随笔教学,即教师通过随笔训 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
2.厘清核心问题的操作内涵
案例:《提升幼儿教师课程执行力的策略研究》
课程理解能力:正确解读教材、准确定位目标、明确价值判断
幼 儿 教 师 课 程 执 行 力
(教什么?学什么?为什么要学?) 课程运作能力:适时呈现情境、适宜互动策略、适度提升经验 (什么时机学?什么方法学?学到什么程度?) 课程创生能力:捕捉关键事件、探寻支持策略、满足发展需要 (为什么调整?怎么调整?为谁而调整?)
(三)实施过程总结
1.关键:突出对研究问题的思考路径和相应的解决
办法,体现“行动感” 。 2.文本组织包含的要素 (1)进展阶段(2)关键事件(3)内在线索 3.建议采用有“研究内在线索”的研究过程表述,
区别于“工作总结”。
基于“研究内在线索”的研究过程总结例举
以阶段性的工作目标为主线 以研究问题的生成为主线 以对问题的认识转变阶段为主线 以研究内容的不断深入为主线 以研究行动的改进为主线
展:
调查研究, 发现问题 寻找对策, 尝试实践 比较分析, 形成案例 分析案例, 归纳策略 应用策略, 加工提炼
(一)聚焦科学课堂教学“问题生成少”的归因研究 (二)聚焦“有效提问”的研究 (三)基于不同课型的问题生成与解决策略的研究 (四)基于问题生成与解决的教学策略的精加工研究 (五)基于问题生成与解决的教学策略的应用研究
成果梳理的步骤
1.围绕研究问题的内涵搭建成果框架
2.符合逻辑地精加工
3.展开关键过程
4.要有相应的学理分析与思考
1.围绕研究问题的内涵搭建成果框架
案例:《小学科学“做中学”教师学习模式的实践探索》 研究问题的本身是一个关于教师学习问题,是一个 用合适的方式方法有效提高教师学习质量的问题。成果主 要交代一套经实践有效的操作方案。 方案要素包括: 目标:(要解决什么问题,其他方式难以解决的) 基本流程(典型范式)是怎样的 内容设计:哪些内容适合“做中学”学习 实施条件:怎样保证有效实施 过程特点分析
基于“核心问题”的提出与解决行动
——课题研究总结与成果提炼策略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陈素平
2013年6月
说在前面
教师研究的表达句式:……对……的影响研究
重点
关键线索
1.研究背景与意义 2.研究设计与思路 3.研究过程与策略 4.研究成果或结论 5.研究成效与价值 6.进一步的思考
难点:直接、间接
核心问题(教育行为变革)的提出与解决行动
题目三: 高中数学课堂说题的实践研究
高中数学课堂中学生说题(活动)的实践研究
练习1:核心问题的确定和内涵框架
二、具体报告内容的总结策略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思考的关键:把握研究问题的逻辑起点
2. 视角建议
(1)基于实际困难 我们很多研究问题都是以解决实际教学困难为逻辑起点 (2)基于实践进展 如果你的课题在立项之前已有研究基础 (3)基于学科前沿(国内外研究综述) 少数课题,但是十年课改下来,前沿不多,因为前沿 的人家解决不了,我们也解决不了。 (4)基于研究问题的价值
2.一堂公开课跟进的思考:从“写意”到“ 意象”
问题发现:作为一个展示活动,单单针对嘴巴进行写意似 乎单薄了些,孩子们只是通过嘴巴的造型突破作品单一的 局面,思维尚无有效地拓展开来。我们拿着孩子们的作品 转来转去,忽然惊喜地发现孩子画笔下的“嘴巴”已不是 单纯的嘴巴了,有的像蝴蝶的翅膀,有的像离岸的帆船, 有的像一根玉米棒……美术教研组长郑老师说:“如果让 我来画,我就把这张嘴巴立起来,两边添上钳子,上面添 上龙须,嘴巴就成了一只大龙虾了。”…… 问题解决:从老师的身上,我们看到了驰骋的想象力 ,感受到了想象作画的乐趣,孩子们更不必说了。于是我 决定在公开课上借这个嘴巴进行想象作画,这就是我们“ 意象”绘画中的借形想象法。
4.在标题中准确表达
标题要求:简洁明了、准确精辟,概括成 果的属性和内涵。成果名称字数不宜过多, 一般不超过16个,最好不用副标题。 关键点:准确、清晰,与研究成果一致。
案例《说题》
题目一:说题:数学活动的新触角 —数学课堂说题设计研究
题目二:说题:数学活动的新触角 —数学课堂开展说题的实践与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