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查,均无异常情况发生,与手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

对所有治疗后恢复出院的患者进行6~30个月的随访,1例患者出现室水平残余分流,经护理,6个月后分流消失;1例患者出现残余梗阻的现象,经护理,8个月后自行恢复;2例患者发生切口慢性溃疡,换药后3周伤口愈合。

3 讨论
法洛四联症(TOF)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血管畸形疾病,其发病率在所有先天性心脏病中占5%~14%[4]。

在当前医学条件下,外科手术是治疗法洛四联症的唯一手段,该病症的主要临床特征表现为组织性缺氧[5-6]。

手术治疗选择在婴幼儿期可以有效保证患者的右心室功能,从而促进患者肺动脉以及周围肺血管的生长各发育,降低对患者心脏、精神系统以及肝肾脏的损害率,从而有效避免患者在手术前因缺氧而发病导致不可挽回的损失[7]。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近年来,临床上对法洛氏四联症的治疗加大了研究力度,不断改进和完善治疗该病症的外科手术方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8]。

现如今,医学界主张对婴幼儿患者采取一期手术进行治疗。

法洛氏四联症患者的肺动脉顺应性通常表现良好,且手术过程中肺动脉的扩张压力是不同的,患者肺动脉的血流量接近心输出量。

因此,可以有效避免根治术后患者肺血管不能承受术后心输出量的情况。

本研究结果显示,所有患者中,10例进行姑息手术的患者没有出现死亡病例,110例采用法洛四联症手术治疗的患者有4例死亡,其中有1例患者死于肾功能衰竭,1例患者死于纵膈感染,1例患者死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1例患者死于ARDs。

综上所述,对于法洛四联症的治疗应该选择在婴幼儿时期进行手术,通常情况下选择一期手术可以获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另外,若患者的肺动脉发育不良则适合采用二期手术进行治疗,法洛四联症外科手术治疗的成功的关键是保证有满意的手术矫治,该方法可以作为临床参考依据。

4 参考文献
[1]江毅,吴文森,杨柳,等.3岁以内法洛四联症外科根治手术[J].2013,34(25):5210.
[2]解启莲,王军,张会军,等.杂交技术在法洛四联症中的应用[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0,24(10):743.
[3]贺东,沈向东,刘迎龙,等.小儿法洛四联症根治手术死亡病例的临床分析[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0,24(1):18.
[4]姜睿,闫军,李守军,等.法洛四联症根治术178例临床分析[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1,27(9):702.
[5]谌启辉,王平凡.法洛四联症的外科治疗探讨[J].医药论坛杂志,2007,28(23):53.
[6]孙宏涛,沈向东,刘迎龙,等.6个月以下婴儿法洛四联症的外科治疗[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09,16(5):336.
[7]鲁亚南,刘锦纷,徐志伟,等.一岁以内婴儿法洛四联症矫治术[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12,10(2):108.
[8]刘锦纷,孙彦隽,苏肇伉,等.2186例小儿法乐四联症外科治疗分析[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11,24(3):165.
[收稿日期:2013-11-04 编校:王丽娜]
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
黄武强,凌永平,黎向群(广东省化州市人民医院,广东化州525100)
[摘要]目的:探讨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22例术前内镜活检确诊,其余38例经手术及病理确诊,误诊率为63.3%。

60例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Ⅰ、Ⅱ、Ⅲ、Ⅳ期例数分别为26、18、12、4例。

56例行手术切除,4例Ⅳ期单纯活检。

随访1年内的Ⅰ~Ⅲ期患者,其生存率达100%,Ⅳ期仅为50%;3年后Ⅰ~Ⅲ期的总生存率为80.0%。

结论:为了提高诊断率,对于Ⅰ~Ⅲ病例应行内镜活检及手术检查,并给予手术治疗;Ⅳ期则给予全身放疗与局部放疗相结合的方式。

[关键词]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诊断;治疗
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简称pMLGI,是胃肠道肿瘤中较特殊的一种,该症术前诊断困难,且误诊率较高[1-2]。

该症的患者群以成人为主,儿童较少见,主要病发于小肠、胃、大肠及回肠部,一般不会发生在食管或直肠。

该症极易被误诊为胃肠癌,且漏诊率较高。

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治疗与其他淋巴瘤有所不同,故必须提高对该症的认识,尽早发现、确诊,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

我院对60例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情况进行了分析,现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共收治的60例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39例,女21例;年龄23~75岁,平均(45.6ʃ3.4)岁。

全部患者行内镜活检或是手术病理,均符合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诊断标准,未见纵膈淋巴结肿大,未见白细胞总数及分类异常,全身无病理性浅表淋巴结肿大,肝脾无异常,手术证实病变仅限于胃肠、引流区域淋巴结,排除其它严重性疾病。

所有患者在年龄、病理等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临床特征:60例患者中,出现腹痛、腹胀感觉的为37例,约占61.7%,5例合并肠梗阻,约占8.3%;7例合并消化道穿孔,约占11.7%;6例上消化道出血,约占10.0%;2例出现吞咽困难,约占3.3%;3例腹部肿块,约占5.0%。

1.3临床分期:根据辅助检查,手术检查及病理切片,并按照Ann.Arbor分期标准,可将病理分为Ⅰ、Ⅱ、Ⅲ、Ⅳ期。

其中Ⅰ期26例、Ⅱ期18例、Ⅲ期12例、Ⅳ期4例。

52例以B淋巴细胞型为主,8例以T淋巴细胞型为主。

1.4辅助检查:22例行胃镜检查及活检;7例行胃肠钡餐检查,见胃壁僵硬;8例行肠镜检查,初诊为结肠癌;10例行X线检查,5例有肠梗阻表现、2例肠蠕动减弱、1例肠腔狭窄、2例消化道穿孔;9例行腹部CT检查,3例胃癌、2例结肠癌、1例克隆病、3例肠梗阻;5例为淋巴瘤Hp阳性。

1.5治疗方法:对于Ⅰ~Ⅲ期的56例病例给予手术治疗,Ⅳ期的4例给予单纯活检,术后49例辅助化疗,10例全身放疗及局部放疗相结合。

1.6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0.0软件包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60例患者的诊断情况分析:60例患者中,22例行内镜活检确诊,38例经手术及病理确诊,误诊率为6
3.3%。

具体见表1。

表1 60例患者的诊断情况分析[例(%)]
诊断例数诊断误诊
术前诊断6022(36.7)38(63.3)
手术诊断6060(100)0(0)注:组间比较,P<0.05
2.260例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分析:60例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Ⅰ、Ⅱ、Ⅲ、Ⅳ期例数分别为26、18、12、4例。

56例行手术切除,4例Ⅳ期单纯活检,术后49例辅助化疗,10例全身放疗及局部放疗相结合。

随访1年内的Ⅰ~Ⅲ期患者,其生存率达100%,Ⅳ期仅为50%;3年后Ⅰ~Ⅲ期的总生存率为80.0%。

3 讨论
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是临床中较少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原发于胃肠壁内淋巴滤泡。

该症没有特异性,和消化道癌肿类相似,故鉴别较难,术前确诊率也较低。

在本次研究中,
术前诊断出22例,误诊率为63.3%。

导致误诊的因素较多,如胃部症状与胃癌相似、小肠病变以慢性机械性肠梗阻出现、大肠病变与大肠癌症状相似等,这些都增加了诊断的难度[3]。

内镜活检及病理学检查是诊断该症的重要依据,但偶尔会由于内镜下钳取不当,导致黏膜腺癌病变组织不被取到而误诊。

除此之外,淋巴瘤细胞及未分化腺癌细胞的体积均较小,两者较难鉴别。

消化道造影检查中恶性淋巴瘤的典型之处在于黏膜表层存在多个不规则圆形,结肠淋巴瘤在黏膜下会有多个隆起;小肠淋巴瘤的消化道造影肠管则会出现不规则的扩张、僵硬、狭窄及肠套特征。

在对患者进行内镜检查时,若见质地柔软、黏膜皱裂不向中心集中且水肿皱裂粗大,但又位于肿块周边,并有黏膜下肿块,且病变呈多灶性,则应考虑其是否患淋巴瘤[4]。

由于该症多发于黏膜下层,因此活检阳性率很难提高,只有深钳或是一穴二钳才可提高检出率。

术前误诊率、病理分期及术后接受化疗与否等因素,直接关系着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治疗效果。

在治疗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时,大多医学家建议采取手术治疗为主,放疗、化疗为辅的综合治疗方案。

在本组60例患者中,56例行手术切除治疗,术后还结合化疗、放疗的辅助方式;4例Ⅳ期则行单纯活检治疗。

结果发现,随访1年内Ⅰ~Ⅲ期患者,其存活率为100%,而Ⅳ期患者的存活率仅为50%;3年内Ⅰ~Ⅲ期患者的存活率为80.0%。

由此可见,如果是Ⅰ~Ⅲ期患者,应给予手术治疗,并在术后给予放疗、化疗等辅助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对于Ⅳ期患者,则给予全身化疗与局部放疗相结合的治疗。

由上述可知,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在临床中较为少见,加之其症状无特异性,故误诊率较高。

为了有效提高该症的诊断率,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治疗,必须对该症的相关知识有更多认识。

因此,在进行早期诊断时,应结合肿瘤的大小、分期、分化进行,提高确诊率,并合理选择治疗方式,对于症状较轻的以手术治疗为主,症状严重的则给予化疗、放疗等综合方法治疗,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4 参考文献
[1]刘从明,黎启菊,王剑.原发性结外淋巴瘤40例误诊分析[J].吉林医学,2011,32(15):3051.
[2]吴旦平.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临床分析[J].江苏医药,2010,36(4):482.
[3]谭鹤龙,刘兵.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诊断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09,13(1):89.
[4]张建都,王绍闯,陈剑.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0,20(12):1904,1913.
[收稿日期:2013-09-29 编校:李兵/郑英善]
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黄武强, 凌永平, 黎向群
作者单位:广东省化州市人民医院,广东 化州,525100
刊名:
吉林医学
英文刊名:Jilin Medical Journal
年,卷(期):2014(22)
引用本文格式:黄武强.凌永平.黎向群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期刊论文]-吉林医学 2014(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