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人教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 出塞 凉州词 夏日绝句》说课稿
四年级上册语文21古诗三首
四年级上册语文21古诗三首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第21课是《古诗三首》,涉及《出塞》《凉州词》两首唐诗及《夏日绝句》一首宋诗。
下边分享这三首古诗的诗文、译文及赏析。
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译文】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绝不让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赏析】这首诗慨叹边战不断以及国无良将,反映出人民要求平息边患享受安定生活的美好愿望。
诗的首句写景物,为千古名句,受到历代学士的激赏。
前人诠释此句说:“以月属秦,以关属汉者,非月始于秦,关起于汉也,意谓月之临关秦汉一辙,征人之出俱无还期,故交互其文而为可解不可解之语。
读者以意逆志,自当了然,非唐诗终无解也。
”(唐汝询《唐诗解》卷二十六)此句互文见义,含蕴丰富深远。
在时空的大背景上诗人挥洒如椽巨笔,将秦汉以来的千年历史与当时明月笼罩下的万里边关巧妙地融合起来。
从历史上看,秦汉时起便筑城备胡,在千年漫长的岁月中,边关内外一直与胡人征战不断,如今与戍边战士日夜相伴的秦月汉关自然便成为历史的见证“人”。
次句写怨情。
诗的主人公——久戍边关的战士,目睹眼前的景物“明月”、城“关”,不禁触发起乡关之思,不禁想起自己的不幸遭遇,以及整个民族的悲剧命运!万里长征没有归期,古代秦汉已经如此,今天唐代依然如此。
后两句,以侧面烘染的笔法点出诗篇的主题:假如李广将军还活着的话,就决不会让胡马越过阴山,边境安定,征人也就可以回家与亲人团聚了。
这里用“但使”“不教”的假设句对古代英雄人物飞将军李广充满无限景仰之情,对现今将领的讽刺含意不言自明。
此诗悲壮浑成,婉而多讽,因之明代诗人李攀龙称赞这首诗是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译文】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说课稿+优质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说课稿+优质教案21 《古诗三首》说课稿一、说教材《古诗三首》包含三首经典古诗: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出塞》,唐代诗人王翰的《凉州词》,宋代词人李清照的《夏日绝句》。
王昌龄的《出塞》主要是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体现出了诗人对战争胜利的渴望与期盼。
王翰的《凉州词》写艰苦荒凉的边塞的一次盛宴,描摹了征人们开怀痛饮的场面,表现了守边将士英雄豪迈的气概和旷达胸怀。
李清照的《夏日绝句》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
诗的前两句,语出惊人,直抒胸臆,提出人“生当作人杰”,为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死”也应该做“鬼雄”,方才不愧于顶天立地的好男儿。
深深的爱国之情喷涌出来,震撼人心。
根据单元的语文要素,古诗特点及四年级的教学重点,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1.认识“塞、秦”等8个生字,会写“塞、秦”等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出塞》《夏日绝句》。
3.能结合注释,说出诗句的意思,并说说读诗后的体会。
其中,教学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出塞》《夏日绝句》。
教学难点是:能结合注释,说出诗句的意思,并说说读诗后的体会。
二、说教法学法说教法。
叶嘉莹先生曾在一个有关古诗吟诵与教学的讲座中说:“古人写诗,都是先吟后写的。
学诗,必须学习吟诵。
”古诗的平仄与押韵使其语言具有独特的音律美,只有通过抑扬顿挫、饱含感情的吟诵,才能对古诗有列深刻的理解与体验。
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吟诵,让他们体会古诗音律的美感。
2.说学法。
教学贵在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掌握方法,能“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
在教师重点教读《出塞》的基础上,学生习得学法,总结古诗的学法,进而在吟诵的基础上分四大步骤自主学习《凉州词》《夏日绝句》:(1)解诗题,知诗人。
(2)懂诗意,悟诗情。
(3)巧背诵,多积累。
(4)读写结合,培养兴趣。
三、说教学过程这篇课文的主要教学环节分为以下四个部分:1.品读《出塞》,理解诗情。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完美版
再见
出塞
秦:秦朝
【唐】王昌龄 汉:汉朝
秦 时 明 月 汉 时 关,
关:边关
万 里 长 征 人 未 还。
但使:只 要,要是
但 使 龙 城 飞 将 在, 未还:没有回家 不 教 胡 马 度 阴 山。
不教:不让
胡马:外族 入侵的骑兵
度:越过
诗句意思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整体感知
自读古诗,借助拼音、注释,将 古诗读通,读顺,了解古诗大意,画 出不理解的词语。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我会有节 奏地朗读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重点词语
人教版 语文 四年级 上册
21 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古代的边关战乱频繁,戍边的将士们常年征战在外,不得回乡, 面对这样的境况,你会说点什么?看看诗人王昌龄发出的慨叹吧!
出 塞
王 昌 龄
出塞:乐府旧题。 塞,边塞。出塞, 就是到边防线上 去戍守边疆。
资料宝库
《出塞》,是边塞诗的著名题目。主 要以描写边疆的军旅生活与军事行动为主。 有一定的主观民族意识,因与其所处历史 时期及生存环境有关。间接的表达了战争 的残酷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被人们称为 “唐朝七绝之首”。
他曾经与匈奴交战七十多次,每次制敌先 机,匈奴称他为“飞将军”。武帝在位时派他 镇守右北平,匈奴听说他来了,都畏惧得争相 逃避,多年不敢侵入境内。他一生为人清廉, 爱兵如子。他每得赏赐就和士卒共享。他深受 边关军民的爱戴,在历代的边疆士兵中都有着 崇高的威望,是一位“才气天下无双”的将军。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知识点+图文解读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知识点+图文解读知识点一、我会写组词塞:sài(塞外、塞北、关塞)秦:qín(秦腔、秦岭、秦国)征:zhēng(征兵、征战、征文)词:cí(歌词、词语、单词)催:cuī(催促、催眠、悲催)醉:zuì(陶醉、沉醉、醉生梦死)杰:jié(杰出、英杰、英雄豪杰)亦:yì(亦然、不亦乐乎、人云亦云)雄:xióng(雄鸡、雄风、雄壮)项:xiàng(项链、颈项、强项)二、我会认组词将:jiàng(将领、将士、将官)三、多音字还:huán(归还)hái(还是)度:dù(度假)duó(揣度)为:wéi (以为)wèi (为什么)四、作者简介王昌龄(698—约757),字少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王昌龄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
主要作品:《出塞》《从军行》《闺怨》等。
王翰(687—726),字子羽,唐代边塞诗人。
其诗最负盛名的是《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
主要作品:《凉州词》《饮马长城窟行》《春女行》等。
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语言清丽。
主要作品:《武陵春》《醉花阴》《如梦令》《声声慢》等。
五、理解诗意《出塞》:在边塞看到秦汉时的明月,照着秦汉时的边关,万里出征的将士们仍未归还。
只要汉代的飞将军李广还在,决不会让匈奴的军队越过阴山。
《凉州词》:新酿成的葡萄美酒,盛满夜光杯,正想开怀畅饮,马上琵琶声频催。
即使醉倒沙场,请诸君不要见笑,自古男儿出征,有几人能活着回来?《夏日绝句》:活着的时候,应当做人中豪杰,就是死了,也要成为鬼中英雄。
直到今天人们还在思忆项羽,他在遭遇失败之时,宁可自杀也不愿逃回江东。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21课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课件
古诗赏析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行,但是表现的内容是复杂的 。既有对久戍士卒的同情和结束这种边防局面的愿望,又 流露了对朝廷不能选贤任能的不满,同时又以大局为重, 认识到战争的正义性,因而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安全的需要 ,发出了“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誓言,洋溢着爱国激情。
这就是边塞诗共有的特点:悲凉之中流露出壮美,具有 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气概。思念亲人的哀怨、保家卫国的 壮志,就这样交织在一起,化作了王昌龄的《出塞》。
sāi
塞 塞车、瓶塞
sè 闭塞、阻塞、茅塞顿开
我会写
sài qín zhēng
塞秦征
左右结构
征
上下结构
塞秦
词语解释
龙城:卢龙城,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
飞将:汉朝名将李广。匈奴惧怕 他,称他为“飞将军”,这里泛 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胡马:指侵扰中原的北方游牧民族骑兵。
阴山:位于今内蒙古中部及河 北北部。
zuì
词催 醉
左右结构
zuì
醉
易写错
不要少写横
形声字。酉表意, 其形像酒坛;卒表声, 有竭尽的意思,因竭 尽酒量而醉。
词语解释
凉州词:唐代曲名,起源于凉州(今甘肃省 武威市)一带。 夜光杯:用美玉制成的杯子,夜间能够发光, 这里指极精致的酒杯。 琵琶:这里指作战时用来发出号角的声音。
互动课堂
自由朗读,然后 与同座对读,注意读 准字音、读通诗句。
B.王翰 王昌龄 C.王昌龄 王维
二、判断对错。
1.王翰和王昌龄都是唐代诗人。( √ ) 2.《凉州词》最后一句是反问句,是千古名 句,令人深思。( √ )
3.《凉州词》描写了战士们出征后的场面。 (X )
【精品】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夏日绝句》教学课件
了解作者
李清照(1084—约1155)
号易安居士,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 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 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 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 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学习任务二
初读古诗,理解诗意
听读古诗,然后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好停顿。
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满江红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 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项羽:秦朝末年的起义 英雄军,后来与刘邦争 夺天下,失败自杀。
疏通பைடு நூலகம்意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不肯过江东:项羽在与刘邦的斗 争中失败,有人劝他东渡长江, 再作打算。但他觉得无颜见江东 父老,不肯渡江,自杀身死。
江东:长江在安徽芜湖、江苏南京间作西南、东北流向, 古人习惯上称自此以下的长江南岸地区为江东。
课后作业
本课达标练习册第 2题、第3题。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 获呢?希望同学们能用自己的语言, 和大家交流一下自己的学习感受,好 吗?
好好读书
学习任务四
总结归纳,主题延伸
自学提示
这三首诗有什么共同特点?你 感受到了怎样的情怀?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1.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
朗诵古诗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诗词注释
【关】关塞,在边境险要的地方设置的守卫处所。 【万里】形容路途遥远。 【人】指戍守边疆的士兵。 【还】回家。 【但使】只要。 【龙城】卢龙城,在今河北。
诗词注释
【飞将】汉朝名将李广。匈奴惧怕他,称他为“飞将军”。诗 中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教】令,使。 【胡马】当时内地和北方游牧民族间常发生战争。“胡马”指 侵扰内地的北方游牧民族骑兵。 【阴山】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国古代抵御北方游牧民族 的屏障。
诗句解析
夏日绝句
题解:“夏日”说明这首诗是夏天写的。“绝句”起源于两 汉,成形于魏晋南北朝,兴盛于唐朝。绝句每首四句,通常 有五言、七言两种,简称五绝、七绝。
诗句解析
人中的豪杰。
也
鬼中的英雄。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诗意:活着应该做人中的豪杰,死后应 该做鬼中的英雄。
诗句解析 诗中李清照用了两个词语赞颂项羽的英雄气概,找到了吗?
多音字
还
huán hái
归还
明明还( hái ) 有两本书没有归还 还有 (huán )老师。
多音字
为
wéi 以为
这个小孩嘴微微
翘起,我以为( wéi )
他在笑呢,其实他在
哭,也不知为( wèi )
wèi 为什么 什么。
多音字
jiāo 教书
教
jiào 教育
教( jiào )师把 教( jiāo )书育人 最为自己的责任。
主旨归纳
《夏日绝句》借项羽的宁死不屈反刺徽宗高宗 父子的丧权辱国,烘托出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怀和不 屈从于命运的铮铮风骨。
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两课时)
21 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三首古诗是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七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
这组教材围绕“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专题进行编排,都是关讲于历史上英雄的豪迈气节的。
《出塞》全诗反映了作者对驻守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归的同情,表达了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安定,人民生活幸福的思想感情。
《凉州词》这首诗没有直接描写战争场面的险恶,也没有具体叙述边疆生活的艰苦,而是从出生之前的饮酒写起。
诗中以生活的美好与战争的残酷做对比,抒发了人生感叹,尽管这首诗的格调是悲壮苍凉的,但不悲观绝望;诗人对生活充满热爱,对死亡并不畏缩,“醉卧沙场”一语尤其显示出豪迈的气概。
《夏日绝句》是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诗歌。
一、二句“言理”,从生为人杰、死作鬼雄两方面具体说明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襟怀高远,极富英豪丈夫之气。
三、四句将“楚汉之争”中的项羽故事,熔冶为诗,语带惋惜,弦外有音。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塞、秦、征”等8个生字,会写“胡、催、醉”等11个生字,理解“但使、飞将、欲饮、人杰”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默写古诗《出塞》《夏日绝句》。
3.理解诗句的意思,再明白诗的大意。
4.体会诗人的思想,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教学重点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1.理解诗句的意思。
2.体会诗人的思想,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知诗人解诗题课前预热:以诗会友《静夜思》。
李白在什么情况下会思念家乡?你有过想家的经历吗?1.知诗人: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三首》。
说到唐诗,你们会想到哪些唐代诗人?你对诗人了解多少?我们今天学习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写的《出塞》。
(课件出示2)2.读诗题《出塞》。
“塞”是什么意思?“出塞”怎么解释?(是古代军歌的一种题目,出征到塞外的意思。
【精选】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基础知识+课文讲解
【精选】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古诗三首》基础知识+课文讲解一、我会写塞:sài(塞外、塞北、关塞)秦:qín(秦腔、秦岭、秦国)征:zhēng(征兵、征战、征文)词:cí(歌词、词语、单词)催:cuī(催促、催眠、悲催)醉:zuì(陶醉、沉醉、醉生梦死)杰:jié(杰出、英杰、英雄豪杰)亦:yì(亦然、不亦乐乎、人云亦云)雄:xióng(雄鸡、雄风、雄壮)项:xiàng(项链、颈项、强项)二、我会认将:jiàng(将领、将士、将官)三、多音字还:huán(归还)hái(还是)度:dù(度假)duó(揣度)为:wéi(以为)wèi(为什么)四、作者简介王昌龄(698—约757),字少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王昌龄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
主要作品:《出塞》《从军行》《闺怨》等。
王翰(687—726),字子羽,唐代边塞诗人。
其诗最负盛名的是《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
主要作品:《凉州词》《饮马长城窟行》《春女行》等。
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语言清丽。
主要作品:《武陵春》《醉花阴》《如梦令》《声声慢》等。
五、理解诗意《出塞》:在边塞看到秦汉时的明月,照着秦汉时的边关,万里出征的将士们仍未归还。
只要汉代的飞将军李广还在,决不会让匈奴的军队越过阴山。
《凉州词》:新酿成的葡萄美酒,盛满夜光杯,正想开怀畅饮,马上琵琶声频催。
即使醉倒沙场,请诸君不要见笑,自古男儿出征,有几人能活着回来?《夏日绝句》:活着的时候,应当做人中豪杰,就是死了,也要成为鬼中英雄。
直到今天人们还在思忆项羽,他在遭遇失败之时,宁可自杀也不愿逃回江东。
【新课标】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课件PPT
21 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玉山嘉
第一课时
门海峪
关 什么是边塞诗? ?边疆地区的要塞。
边塞诗,又称
出塞诗,是以边疆
地区军民生活和自
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两首边塞诗—— 《出塞》《凉州词》。
出塞
到关外去阻击来犯的敌人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与高适、岑参、 王之涣并称“四大边塞诗人”。尤善 七绝,后人誉之为“七绝圣手”。曾 任江宁丞,故有“诗家夫子王江宁” 之誉。有文集六卷,今编诗四卷。代 表作有《从军行七首》《出塞》《闺 怨》等。
天伦之乐不能享,儿子孝道不能尽,有家不能 回,都是因为这战争啊!同学们,读到这儿,你的 心情如何?
悲哀
痛,关塞还是 秦汉时的关塞,自秦汉以来,无数的将 士战死沙场未能回还。
只要
令,使 只要有像汉朝李广那样的将军镇守边关, 就可以抵挡入侵的敌人,不叫他们越过阴山 半步。
3.《凉州词》描写了战士们出征后的场面。 (X )
课文小结
做人要像李清照那样,做一个热爱 祖国的人,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同学 们只有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勤奋学习, 将来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才 不会受敌人的欺辱。
课后作业
默写《出塞》《夏日绝句》。
QICAIKETANG
同学们下课了
诗人笔下的明月常与什么联 系在一起?
思念家乡, 思念亲人
戍守边关的将士能回到日思夜想的故 乡,与亲人团聚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不能。
想一想:面对着这一轮明月,守关将士的亲 人在做什么呢?
白发苍苍的父母,遥望边关_万__里__长__征__儿__未__还__。_ 勤劳善良的妻子,遥望边关_万__里__长__征__夫__未__还__。_ 天真无邪的孩子,遥望边关_万__里__长__征__父__未__还__。_
部编本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21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教案
21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第一课时出塞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古诗,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诗歌的意思,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2、入情入境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像能力以及互相交往、合作学习的能力。
3、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描述的意境,体会诗人同情戍边将士、渴望和平的感情。
教学重点:结合图画理解诗意,体会诗人同情戍边将士、渴望和平的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方法:自读自悟、读中感悟。
课型:新授课教具学具:生字卡片、图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教师激情: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胸有诗书气自华。
读诗,能够陶冶人的情操;读诗,能够使我们的生活浪漫多彩;读诗,能够把我们带入古代惊心动魄的战争场景。
现在,让我们到古代多事的边塞去看看吧!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之后,谈谈对题目的理解。
【这样创设情景,把学生带入惊心动魄的古战争场面,并且利用创设情景,为学生学习与创造提供一个良好的感知环境。
】二、创设情景,初步感知诗意(学生自由读诗)1、下面请大家自由读诗,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
2、检查读书情况。
根据学生朗读情况教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把诗句读正确、读流利。
三、想象画面,理解诗意1、学生自由读诗,边读边想象诗句描写的画面。
2、教师进行学法指导:大家借助工具书、课文的注释、课前收集的资料,尝试着理解一下诗句的意思。
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就请你和小组等同学交流一下。
3、汇报交流:展示的形式可以有朗读汇报,诉说诗意,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这一环节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学习成果,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张扬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主体的创新发展,激发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
】4、指导感情朗读在学生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采用学生自己练读、指名朗读、同学评议、小组赛读、教师范读等不同的形式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这一过程中教师适时发挥指导作用,创设情景,激发感情,指导朗读,使学生在朗读中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并提高朗读水平】四、诵读涵咏,感情升华。
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
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培养儿童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中,三首古诗《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被选入课本,引导学生感受古人的情怀与智慧。
本文将从内容解读、语言表达等方面分析这三首古诗的特点,以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千古绝唱。
《出塞》是唐代文学家王昌龄创作的一首长诗,诗中通过描绘边塞壮丽景色,表现了将士豪情和对国家的忠诚。
诗的前两句写出了边塞春光的美丽:“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这两句犹如一幅壮美的山水画,呈现在读者面前。
通过运用修辞手法,使得诗句更加生动鲜明,读者能够感受到壮丽的春光和边塞宛如画卷般的景色。
接下来的诗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现了对将士英勇豪情的描写,表达了对祖国的忠诚和将士的坚韧和勇气。
《凉州词》是一首纪实性占地,作者王之涣通过描绘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民的艰苦生活,表达了对祖国的深情厚意。
诗中写到“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用简洁有力的文字描绘出了凉州地处高山的孤峰之上,交通不便的景象。
通过对地理环境的描绘,引发读者对边塞地区物质困境的思考。
紧接着的句子“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把作者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里作者不再渲染严峻的环境,而是抒发自己对祖国的深情,表达了希望自己的故乡人民能够过上安稳幸福的生活。
《夏日绝句》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一首四行诗,通过短小而精炼的语言,娓娓道出了盛夏时节的悠然自得。
诗的第一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表达了对人生的高度理解。
意思是生活应该像豪杰一样有所成就,死后也要留下卓越的名声。
通过对生死问题的思考,引发读者思考人生的价值所在。
诗的后两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描绘了杜牧善于思考和评价历史人物的特点。
诗句中的思项羽暗指古代战国时期豪杰项羽,并通过他的选择表达了自己对过去历史英雄的敬仰。
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课件
《凉州词》是边塞诗。盛唐边塞诗 派是盛唐兴起的一个诗歌流派。其 诗长于七言 ,善于描写边塞风光和 战争生活,表现征人思妇的思想情 感,大多具有爱国情感和进取精神, 显示浓厚的生活气息,风格大多慷 慨悲壮。代表诗人有王昌龄、王之 涣、王翰、崔颢、李颀等,而尤以 高适、岑参为首。故后人也称“高 岑诗派”。下面我们欣赏几首边塞 诗。
醉卧沙场君莫笑, 自古以来 古来征战几人回。 您
晶莹的夜光
葡萄美酒夜光杯杯盛,满了殷红的 欲饮琵琶马上催葡萄。美酒,正要开
怀畅饮,马上琵琶 声催促而来。
醉倒在沙场,也
醉卧沙场君莫笑,请您不要见笑,自 古来征战几人回。古男儿出征,有
几个活着回来的?
凉州词
译文:
[唐]王翰 晶莹的夜光
杯盛满了殷红的
古诗赏次析句“欲饮琵琶马上催”,正在
大家准备畅饮之时,乐队也奏起了琵 琶,更增添了欢快的气氛。但是这一 句的最后一个“催”字却让后人产生 了很多猜测,众口不一,有人说是催 出发,但和后两句似乎难以贯通。有 人解释为:催尽管催,饮还是照饮。 这也不切合将士们豪放俊爽的精神状 态。“马上”二字,往往又使人联想 到“出发”,其实在西域胡人中,琵 琶本来就是骑在马上弹奏的。“琵琶 马上催”,应该是着意渲染一种欢快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汉代抗匈名将
的怀念,指责了诗人所处时代守边将领的无 能,盼望出现良将,驱逐敌人,保住边疆。 首句从秦汉时的月色和关塞写起,点名月色、 关塞依旧,但时光流逝,朝代变迁,长期边 防战争给人民和将士带来无限灾难与痛苦。 在描写景物中,给予了深厚的感情。后两句 采用以古讽今的手法,借古代名将来讽刺当 今边将的无能,语意含蓄,情感深沉。诗中 充满关心国家安危的爱国激情。
至 今 思 项 羽,不 肯 过 江 东。
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PPT课件
背诵指导
结合画面,背诵相关诗句。
秦时明月汉时关, 葡萄美酒夜光杯, 至今思项羽, 万里长征人未还。 欲饮琵琶马上催。 不肯过江东。
小资料
写作背景
靖康二年(1127),金兵南侵,汴京失陷。 宋高宗赵构领着臣子仓皇南逃,将大片国土拱手 让金。动乱中,李清照夫妇也逃亡江南。不久丈 夫去世,李清照孤苦无依,尝尽了人间艰辛。在 那样国破家亡的岁月里,广大百姓更是饱受战乱 之苦。百姓平时受尽了剥削压迫,国难当头,朝 廷却抛弃他们于水火之中。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唐杜甫《兵车行》
平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晚唐.曹松《己亥岁二首》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唐.王昌龄《出塞》
凉州词
唐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阅读链接
凉州词
[唐]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骝马新跨白玉鞍, 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振, 匣里金刀血未干。
将军刚跨上配了白玉鞍的宝马出 战,战斗结束后战场上只剩下凄凉的 月色。
城头上的战鼓还在旷野里震荡回 响,将军刀匣里的宝刀上的血迹仍然 没干。
第二首诗描写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刚刚结束时的情 景,生动描绘了将士们的英雄气概,充分表现了胜利者的 骄傲神态。全诗意境雄浑,格调昂扬,语言凝炼明快。
当读到“葡萄美酒夜光杯”时,你 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情景?这意味着什么?
欲饮琵琶马上催
正要举杯痛饮,却听到马上弹 起琵琶的声音,在催人出发了。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21古诗三首+课件-2024-2025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
抒发胸中的爱国情
壹 出塞 贰 凉州词 叁 夏日绝句
小朋友们,学古诗 四步骤你还记得吗?
解诗题 知作者
懂诗意 悟诗情
解诗题
到边疆戍守边关
出塞
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军旅生活的诗,它是唐代诗 歌的主要题材之一,诗中充满了激情和豪兴,显示出 充沛的爱国情感,也有反映战争残酷、黯然思乡的一 面。代表人物有高适、王昌龄、岑参、卢纶等。
➢ 李清照在《夏日绝句》中,对项羽的情感是怎样的?
充满了敬佩之情。项羽在楚汉相争中兵败乌江,却宁死不屈。 李清照赞赏他的英雄气节和傲然风骨,以他为正面形象来表 达自己对高尚品格的崇尚。
➢ 从《出塞》和《夏日绝句》中能看出诗人对国家命 运有着怎样相同的情感关怀?
都表现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担忧和关心。《出塞》渴望有良 将保家卫国,《夏日绝句》则是在对南宋朝廷的失望中,借 古讽今,希望国家能有英雄人物重振国威,饱含着爱国之情。
秦朝末年,统治者的残暴激起了人民的不满,各 路豪杰纷纷起义抗秦,项羽率领八千江东子弟渡 江转战中原,消灭秦军主力,立下赫赫战功,秦 朝灭亡后,与刘邦争夺天下,最终,项羽兵败垓 下,退至乌江渡口。当时,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 江,回到江东,重振旗鼓,项羽觉得自己无颜再 见江东父老,不肯过江逃生,便下马步战,杀敌 数百,负伤十余处,最后从容自刎,时年31岁。
生字
cí 结构:左右
词偏旁: 讠 组词:词语、单词
zuì 结构:左右
醉偏旁: 酉 组词:醉酒、喝醉
cuī 结构:左右
催偏旁: 亻 组词:催促、催眠
想要
催促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用美玉制成的杯子,夜间能够发光。 这里指极精致的酒杯。
译文:精致的酒杯里盛满了醇香的葡萄酒,正要举杯 痛饮,却听到马上弹起琵琶的声音,在催人出发了。
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ppt课件a、银河洞探险
课文主旨
《出塞》一诗中,诗人运用借古讽今的手 法,表达了对边关将士们久征未归的同情,也 表达了希望统治者能任用良将,早日平息战乱, 使国家安定、人民安宁的美好愿望,洋溢着爱 国之情。
随着我们的深入,光线越来越黑,幽暗的手电光, 给洞中更添了几分神秘气氛。不知走了多久,我们看 见了一处溶洞,发现洞顶上的钟乳石向下滴着小水滴, 并在地面上聚集了一个个小水坑,滴答滴答的声音在 幽深的洞中越发听得清楚。手电光照到洞穴的岩壁上, 我们看到乳白色的钟乳石愈发闪亮。一根根的石柱与 石笋把一个个纵横交错的洞穴装扮得更加像一个迷宫 了,钟乳石所反射的幽幽的光,让人不由得心生几分 恐惧。
具体描写 洞中所见 所闻所感, 给人身临 其境之感。
不知是不是被我们的说话声吵醒了,突然 有一条小蛇钻出来了,发出“嗖嗖”的声音, 我们顿时吓得魂飞魄散,惊出了一身冷汗。之 后,我们每向前走一步都小心翼翼,我的心似 乎已经提到了嗓子眼,仿佛稍一紧张便跳出来 似的。妹妹说:“我们还是出去吧!”我有点 犹豫,不知该怎么办。叔叔也鼓励我们:“做 事不能半途而废。”壮了壮胆之后,我们继续 借着微弱的手电光,摸索着前行。
在叔叔的指导下,我们准备了以下探险 装备:手电筒、小刀、绳子、风油精、火柴 或打火机、指南针、防水防潮防虫子的长衣 长裤、防水防滑的鞋子等。
开头交代探 险的背景, 自然引出下 文。
上午,我们来到目的地,看着神秘的洞口,很是 兴奋。走进洞中,我们便沿着一条石径蜿蜒向下走去。 越往里走,洞中的温度也越来越低,地面也越来越潮 湿。不知不觉,洞中的寒意渐渐向我们逼来,我不禁 打了个寒战。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古诗三首课件(29张PPT)
鬼雄。”
项羽:秦朝末年的起义军领导,后来与刘邦争夺天下,失败自杀。
江东:项羽起初随叔父项梁起兵的地方。
译文: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 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问题提出
1.赏析诗的前两句。
答:诗的开头两句破空而起,势如千钧,先声夺人 地将那种生死都无愧为英雄豪杰的气魄展现在读者 面前,让人肃然起敬。这两句诗是一种精髓的凝练, 是一种气魄的承载,是一种所向无惧的人生姿态。
凉州词
美酒——欲吟→热烈 琵琶——立刻催→残酷
沙场——醉卧→豪迈 征战——几人回→悲苦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齐州 章丘(今山东章丘)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 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其文语 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 “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代表作品有《武陵春》《醉花阴》《一剪 梅 ·红 藕 香 残 玉 簟 秋 》 《 小 重 山 ·春 到 长 门 草 青 青》《忆秦娥·临高阁》等。
教:令,使。 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度:超出。
阴山:昆仑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横贯绥远、察哈尔及热河北部, 是中国北方的屏障。
译文:仍旧是秦汉时期的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倘若 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提出问题
1.怎样理解秦时汉时关一句的意思?这句诗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帮你学课文
朗读古诗,思考问题: 1.该诗中歌颂的是谁?他有哪些事迹? 2.为什么“思项羽”?
朗读课文
至
生
不 肯 过 江 东
今 思 项 羽 ,
【小雨书屋】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 出塞 凉州词 夏日绝句》PPT课件教案
3、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希望平息胡乱,安定边防。
4、有人推奖此诗是唐人七绝压卷之作 ,乃是平凡之中见妙处,而妙就妙在“ 秦时明月汉时关”,试分析这句诗的妙 处。
“明月”和“关”平凡普通,但增加了
“秦”、“汉”两个时间性的限制词,自然 形成了一种雄浑苍茫的独特意境;该句运用 互文手法,将秦汉两个时代联为一体,引发 读者抚今思昔,与下句联系起来,表达出古 往今来人们向往和平的共同愿望。
(1)根据拼音读一读 (2)开火车认读生字
词语 词典
催促
词
沉醉 陶醉
催
醉
我来组词
古文识字
(词)
司,掌管、服务
言,说话
为言语服务的要素,即语言中最小发音和表义单位。
古文识字
(醉)
酉,即“酒” 舌,表示
张口啜饮 饮酒过度,神志不清。
水,酒液滴漏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出塞
诗题:是古乐曲名, 声调雄壮,内容大多表 现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 也交代了诗的主要内容。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sài出塞 zhēng长征
qín 秦时 huán 未还
王昌龄: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字少伯,京兆 万年人。安史之乱,避难江淮,为濠州刺史闾 丘晓所杀。他是盛唐时期最负盛名的诗人之一, 有“诗家天子”之称。七绝与李白齐名,被视 为“神品”。代表作有《从军行》、《出塞》、 《闺怨》、《芙蓉楼送辛渐》等。
秦时明月汉时关
同情将士
出
万里长征人未还
塞 但使龙城飞将在 渴望安定 不教胡马度阴山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出塞 凉州词 夏日绝句)精品课件
战马的嘶鸣。
说说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 诗意:精致的酒杯中斟满了葡萄酒, 将士们正准备举杯痛饮,却听到了战马上 弹起琵琶,在催人出发了。
这样的画面使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气氛?
战场。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第三、四句诗是什么意思呢?
诗意:将士们喝醉了躺在战场上。也 请你不要笑话,自古以来当兵打仗,有几 个能从战场上平平安安地返回家乡?
21 古诗三首
第1课时 第2课时
第1课时
出塞
王昌龄
唐诗是我国历史长河中的一朵奇 葩。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积累了不 少的古诗,现在看看这几句古诗,试 着填一填,把这几句补充完整。
1.黄沙百战穿金甲,_不__破__楼__兰__终__不__还__。 2.林暗草惊风,____将__军__夜__引__弓____。 3.__大__漠__孤__烟__直___,长河落日圆。
诗 词 讲
解 (1)从哪两句诗可以看出诗人
怀念项羽?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从哪一个字可以看出诗人对 项羽深深的怀念? 思
(3)诗人为什么如此怀念项羽?
项羽(前232—前202),秦朝末 年的起义军领袖,曾领导起义军消灭 秦军主力,自称“西楚霸王”,后被 刘邦打败,不愿屈服投降、苟且偷生, 在乌江边自刎而死。
龄是不是这些边塞将士中的一员呢? 2.“秦时明月汉时关”是什么意思? 秦汉时期的明月照着秦汉时期的边关。 3.说一说这是一个怎样的边关。 荒凉、冷清、孤独、寂寞。
夜深了,一轮明月照耀着清冷荒 凉的边关,提起这明月,我们就会想 起中国古诗中描写明月的诗句。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人教统编版)第21课《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说课稿
《出塞》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出塞》是四年级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这首诗属于汉朝乐府诗题,是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全诗反映了作者对驻守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归的同情,也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安宁的爱国主义情感,是一首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佳作。
王昌龄著有《出塞》两首,本诗是第一首。
2.说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根据教学大纲对六年级语文教学的要求和高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的现状,我确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结合注释及工具书,自学古诗,了解古诗大意。
(2)诵读古诗,展开想象,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感受诗歌彰显出的博大人性美。
(3)课内外相结合,激发学生对唐诗的兴趣以及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3.说重点难点
古诗教学的主旨是让学生在诗情画意中品味语言的韵律美,在吟诵想象中感悟诗歌的意境美。
教诗的最好方法便是诵读、想象、因此,我把“指导学生有层次地读诗、通过想象,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
”作为教学重点。
这首诗虽篇幅短小,但意境深远,第一、二句的时间,空间跨度极大,而且采用了互文见义的修辞手法。
“秦时明月汉时关”应理解为“秦汉时的明月照耀秦汉时的边关”,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理解这一点有一定难度,因此我把正确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作为教学难点。
4.说教学方法
(1)想象法:美好的意境,总给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古诗教学也是这样,古诗教学最忌一句一句地翻译诗意,因此,理解诗意的最好方法便是激发学生的想象。
本节课,我一共安排了五次想象,帮助学生更本质、更内源、更切身地感知诗歌的意境。
(2)以诗解诗法:为了使课堂更充实,提高40分钟课堂效率,我以《出塞》为例。
这为生打开了边塞诗的大门,借其它也塞诗的名句丰富了学生的语感,知识与情感,并为理解本诗做了很好的铺垫与引申。
这种借鉴对比也是一种理解诗意的捷径。
5.教具使用
一堂精彩、成功的语文课也离不开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作用,我选择了精美的古诗配画,再配以如泣如诉的琵琶曲,激发了学生丰富的想象、联想。
在有着诗情、画意、音韵的课堂中,学生的心智受到了启迪,情感受到了熏陶。
二、说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想象解题,营造意境。
新课标明确指出,古诗教学要求学生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出塞”这个题目本身就含有丰富的意象,课一开始,我便在学生理解“塞”的意思之后,引导学生用一个词,一句话,一句古诗描述自己想
象的画面,从而感知边塞环境恶劣,战事的频繁。
第二环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古诗讲究韵律,读起来琅琅上口,作为小学教材中的必读课文,更以其优美的节律与独特的意境著称,是小学生阅读、赏析的典范。
因此,我教这首诗的第一步骤,便是引领学生读准字音,做到字正腔圆,教给学生简单的平仄规律,在老师的范读、老师做手势学生读、学生读、这样有层次的读中,指导学生把古诗的节奏读出来,先声夺人。
第三环节:读中想象,读出情感。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古诗教学已由一字一句地教诗意转变为通过看注释,通过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读,大体把握诗意。
古诗教学最忌一句一句地讲解诗意,可不讲诗意,怎样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涵与情感?在解与不解之间,我找到了一个更好的途径——想象。
在本节课,我一共安排了不同类型的五次想象:读诗后谈脑海中的印象是一种再造想象;紧扣“人未还”谈想到的情景是一种联想想象;听音乐写亲人的话是一种创造想象。
此外,在结尾的拓展读诗中,我还引导学生读古诗谈听到的声音,这是一种声音想象,引导学生站在战士的角度揣度他们的心理活动,那便是一种角色想象了。
这里的种种想象,既是对诗的整体性和生命性的一种小心翼翼的呵护,又是对诗的一种具有个性化的深入解读。
第四环节:拓展读诗,读懂诗人
一首古诗便是作者生命中的一面镜子,透过诗,我们是可以,也应该去了解诗人丰富的生命体验与情想世界的。
如果还有他的其他作品作以比较,补充,便会对诗人有更全面的认识。
因此,我选择了王昌龄的《出塞》(二)作为这堂课
的补充与延伸。
通过对诗歌场景的想象,对我们情感世界的想象,折射映衬出作者深厚的爱国情感。
这样既与教学内容形成互补,又紧扣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可谓一举两得。
第五环节:回到现实,激励阅读
课的结尾,请学生思考自己对战争的看法,将课延伸到现实中,延展到课外,体现了语文课的开放性,现实性。
最后,为学生准备了边塞诗的资料,为课外阅读提供了范本,把激发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落到实处。
三、说板书设计:
出塞
明月关
人未还
同情征人,渴望和平,热爱祖国
这样的板书既体现了诗在时间,空间上的广度,又体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为学生理解诗歌意境发挥了积极作用。
塞下曲
唐·李益
秦筑长城城已摧,汉武北上单于台。
古来征战虏不尽,今日还复天兵来。
《出塞》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
诗从写景入手。
首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七个字,即展现出一幅壮阔的图画:一轮明月,照耀着边疆关塞。
诗人只用大笔勾勒,不作细致描绘,却恰好显示了
边疆的寥廓和景物的萧条,渲染出孤寂、苍凉的气氛。
尤为奇妙的是,诗人在“月”和“关”的前面,用“秦汉时”三字加以修饰,使这幅月临关塞图,变成了时间中的图画,给万里边关赋予了悠久的历史感。
这是诗人对长期的边塞战争作了深刻思考而产生的“神来之笔”。
面对这样的景象,边人触景生情,自然联想起秦汉以来无数献身边疆、至死未归的人们。
“万里长征人未还”,又从空间角度点明边塞的遥远。
这里的“人”,既是指已经战死的士卒,也指还在戍守不能回归的士卒。
“人未还”,一是说明边防不巩固,二是对士卒表示同情。
这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前者是因,后者是果。
这是从秦到汉乃至于唐代,都没有解决的大问题。
于是在第三、四两句,诗人给出了回答。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两句,融抒情与议论为一体,直接杆发戍边战士巩固边防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志,洋溢着爱国激情和民族自豪感。
写得气势豪迈,铿锵有力。
同时,这两句又语带讽刺,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用人不当和将帅腐败无能的不满。
有弦外之音,使人寻味无穷。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行,但是通过对边疆景物和征人心理的描绘,表现的内容是复杂的。
既有对久戍士卒的浓厚同情和结束这种边防不顾局面的愿望;又流露了对朝廷不能选贤任能的不满,同时又以大局为重,认识到战争的正义性,因而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安全的需要,发出了“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誓言,洋溢着爱国激情。
诗人并没有对边塞风光进行细致的描绘,他只是选取了征戍生活中的一个典型画面来揭示士卒的内心世界。
景物描写只是用来刻画人物思想感情的一种手段,汉关秦月,无不是融情入景,浸透了人物的感情色彩。
把复杂的内容熔铸在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