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本土化

传播学本土化
传播学本土化

传播学的本土化发展、跨学科研究是一个有机整体。对《中国大陆传播学专著、译著要目》进行考察,传播学的本土化处于“短视”、“失语”、“跛脚”等“亚健康状态”。其“健身策略”是在传播研究中保持平等而自由的思想位置;在现实传播实践中捕捉理论创新的灵感;海纳百川地吸收国外传播新方法、新观点。传播学的跨学科研究处于发展不均衡的初步阶段,其具体对策是寻求嫁接优势,做好操作化定位、动态化监控、科学化管理、本土化栽培的“四化”工作。我们应该通过“传播学之树模式” ,以整体互动的眼光来对待传播学研究的本土化、跨学科以及基础理论等基本课题。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关键词】:传播学本土化跨学科分支化研究

【分类号】:G206

【DOI】:CNKI:SUN:ZJSH.0.2004-03-030

【正文快照】:

随着社会新兴学科的发展和社会对传播学需求的增加,传播学的一些根本性命题,受到传播学界的关注。特别是本土化、跨学科发展等关系我国传播学发展策略性的问题,更是成为国内传播学界讨论的热门话题,相应的一些成果也陆续出现。

再论传播学研究本土化和国际化(2008-05-22 12:06:15)

标签:传播学研究文化分类:文章选读回顾传播学本土化和国际化的论争,一直可以追溯到传播学引入国内之初。就本文所搜集到的材料,这一问题不仅困扰传播学研究,其他的社科门类如社会学、心理学,都碰到类似的问题。因此,本文所要阐述的观点,除着力于梳理传播学界的主流之外,亦参照临近学科的部分主张,以期对这一问题有较深的剖析。

什么是本土化?

本土化最早的提法是中国化。香港中文大学传播研究中心的创立人兼中心主任余也鲁(讲座)教授,在1978年3月主办的第一次中国传播研讨会(香港)上作了《中国文化与传统中传的理论与实际的探索》的演讲。认为“我们除了可以在中国的泥土上学习与实验这些(西方传播)理论外,以中国人的智慧,应该可以从中国的历史中找寻到许多传的理论与实际,用来充实、光大今天传学的领域”①。

孙旭培教授1997年也曾如此表述:“传播学研究中国化的目的,通俗地说,就是通过研究中国的传播历史和现状,为传播学的丰富和发展作出贡献,使传播学不至于只是‘西方传播学’②。”

张国良先生干脆冠之以“中国传播学”的称谓,发表了一篇论文,提出“中国传播学就是有中国特色的、具有‘专利权’的传播学”,如同“中国历史、中国哲学”一样③。

中国化的提法,实际上与本土化是一脉相承的。邵培仁认为,所谓传播学研究本土化,本身指的就是“传播学研究的中国化”和“传播学研究的中国特色”。这两种说法,基本上可以归纳目前中国传播学界的主要观点④。

但是,也有一些不同看法。比如复旦大学的黄旦先生认为,本土化根本就是个伪命题,因为理论本身是具有普适性的,一味强调中国的理论毫无意义。持类似疑问的还有香港中文大学的陈韬文,他在《论华人社会传播研究中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张力处理》中指出,“关键的问题是传播理论是否真的可以中国化或者华人社会化?这是一个永远的梦想,还是有现实基础的理想?”他认为,所谓理论本土化实际上是理论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然更替演变;本土

化也者,只是理论的社会对象或是社会条件转变的结果而已⑤。

理论本土化跟理论全球化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本土理论,不管是美国的还是中国的,都是有条件的。理论本土化的过程实在是检验、补充现有理论和创新理论的过程。长远来说,传播理论是内外理论修订、融合的结果,所谓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很难分清内外。

另外有一种观点认为,所谓本土化是植根于文化情境中,有种强迫性的“先天”特征。因为中国传播学者的世界观、宗教信仰、文化积淀、知识传承、社会背景等均是“中国化”的。所以,中国学者做出来的研究自然是本土化的。

在南京大学社会学者翟学伟看来,不宜提本土化,这容易造成歧义,一旦“化”,就意味着是将整个西方的理论在中国“化开去”,所以他偏好用本土研究。“应该提倡的是一种既不套也不化的方法,即学科性的自生性研究:要有确定的学科对象和范畴;要有自己的理论、概念和方法。本土化应该是:在现代的、发展的、有学科分类的基础上进行,既不是在西方的那套体系上用西方的视角来看,也不是回到中国传统的学术思维中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而是一方面全面了解西方有关学术思想,另一方面直接面对我们自己的社会、文化、心理和行为,重新进行思考和研究。⑥”

如果将视野放置到近代中国学术发展的肇始,不难发现,从19世纪开始的西学东渐之风,至今未曾止歇。台湾著名社会学教授叶启政的分析颇为深刻:本土化的问题,折射出的问题是“反映整个中华文化在西化过程中谋求调适所面临的困难”。

最早的学者的西化研究取向:第一,学术圈中被认定的知识,绝大部分适合中国本土的东西一向所缺乏,乃西方特有的。第二,救亡图存的国家集体意识,压过文化本土认同意识,成为清末以来中国社会精英阶层凸显的主导集体意识⑦。

可以看出,自19世纪开始的向国外学习、借鉴的学术研究方式,现在依然盛行。而国内学者圈所表现出的民族情绪仍然强烈。比如,打破西方话语霸权、突破西方意识形态一类的说法仍屡见不鲜。

邵培仁先生认为,中国化的传播学研究,基本上以古为主、以今为辅,致力于中国文化中传播理念和传播智慧的展现和弘扬;中国特色的传播学研究,基本上是以今为主、以古为辅,着力于中国当代传播活动中现象的分析和问题的解决。它们虽各有侧重,互相包容⑧。本土化研究的路径

谁也不会否认,本土化预设了一个前提,就是现在中国传播学研究基本上是以西方特别是以美国的概念、理论、方法作为分析的手段和工具。对此,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

比如,武汉大学梅琼林教授认为,传播学是分两个层次的:从科学的立场来看,传播学有自身的规律,不必“本土化”,是有普遍解释意义的科学。但是从人文主义的视角来看,传播学由人来进行研究人的传播,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及方法、规律。所谓“本土化”就是强调这一面。一句话,传播学研究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科学。

在他看来,当前的国内传播学研究有“玄化”特征,即玄虚和晦涩,即充满了西方式的概念和模式。这种现象显然是不可取的。与198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在北京举办了第一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所定的16字方针——系统了解,认真研究,批判吸收,自主创造——是背道而驰的。

他认为,本土化的出路,恰恰在于我们能否将分别诞生于美国和欧洲的传统学派和批判学派的特点与中国本土的传播现象结合起来,为我所用。在研究方法上,传播学研究可以把行政取向与批判取向、科学方法与人文方法进行融合,具体地说,就是要注意心理、社会、文化三重效果的结合⑨。

张国良则采取了另外一种方式,即他所谓的“拿来主义”。即借鉴世界前沿的传播学理论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努力探索本土传播学研究的特色。比如,前几年他所开展的议程设置理论、涵化理论、把关理论等等,便是这样的路子。虽然,这其中也有一些争议,比如所谓的“不言自明说”、“国情不同说”等。针对这些,张国良的解释是:实践还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换言之,要么是中国的实际能够修正国外的理论,要么是国外的理论可以解释中国的现象,此二者都是产生“中国特色传播理论”的渠道。

坚持从一开始就走独立自主道路的也有不少。就是从传统、历史的角度展开研究。余也鲁就深信,“研究中国的传播理论从历史着手是一个十分有用的途径。”孙旭培主编的《华夏传播论》,戴元光等主编的《中国传播学术思想史》都是这方面的重要尝试。对这类研究,张国良先生的评价是:有必要,有价值,但容易零碎,难以形成系统的抽象理论。

对于从中国本土已有的思想资源和国情出发进行的研究,邵培仁做过总结,主要有:?纵向的中国传播现象和传播思想的研究。中国传播断代史和一部中国传播思想史。

?横向的中国传播理论和传播问题的研究。

?从中国具体国情和传播实际出发所进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学研究。

关于传播学研究路径,陈韬文曾撰文总结出3种方式:

一是简单的移植,把外来的理论直接应用在本土社会。这是传播理论本土化必经的一步,是学术本土化的初级阶段。

二是指因为本土社会的特殊性而对外来理论作出补充、修订或否定。由于相关条件的改变,原有理论必然有所修订。比如,媒介专业主义在资本主义社会对既定权利结构有维护作用,有时被视做“保守”力量的一部分。放到社会主义,媒介专业主义或有利于权力的多元化,具有解放的“进步”意义。

第三种是建于本土社会的原创理论。这种新理论的出现有两个可能性:一是在本地社会有其独特性,因而引发新的理论建构。二是有关的社会现象并非独特,其实同样存在于其他国家,只不过是其他地方的同行视若无睹,没有进而探究,却让本地研究者“捷足先登”,当中可能是研究者的敏锐程度或是研究议题先后次序不一所致。

第一种移植式的本土化在学术界的地位很低,因为当中缺乏创新,那只是重复应用。第二种修订式或是补充式的理论本土化其实很重要,因为它带有创新的意义,同时发生的可能性也比较大。第三种创新式本土化是学者梦寐以求的理想,它不但是理论的开拓,也会为本土研究社群带来最大的认同。

笔者认为,研究路径固然重要,不管是探讨最终的理想目标,还是具体的研究取向,都不应该忽略其背后的原因。在我看来,目前的传播学研究呈现出的多元、本土倾向,从另一角度看,恰恰是零散和泛化特征。探讨其宏观原因,至少有以下四条:

第一,学术紧紧依附于政治和经济权威之下,缺乏独立自主的性格。比方说,报酬与学术之间的关系问题。而“西方学术体系的理想化传统,使其一直具有保持“价值自由”和“利益自由”的强烈愿望,因而提供了一定的独立空间。

第二,社会结构的转型,问题丛生,政府、企业和传播界需要专业人才的参与。真正的学术被边缘化。

第三,机构的财政支持,使得基础性学术研究受到冷遇,而重视工具技术和实用成为主流。第四,长期与西方传播学界的亦步亦趋,使得传播学界缺乏原创的动力。

以上原因不独存在于传播学界,在其他学科一样如此。社会学作为传播学的主要源头,其在中国的发展历经百年,仍难形成自己的体系。翟学伟在《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一书中明确指出,我们需要“一方面全面了解西方有关学术思想,另一方面直接面对我们自己的社会、文化、心理和行为,重新进行思考和研究”。我们的学术取向应该是一种“学科性的自生性研究”:一是要有确定的学科对象和范畴;二是要有自己的理论、概念和方法⑩。

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问题

关于国际化的提法,有很多近义词。如西方化、全球化、世界化等等。在当代,全球化用得较多,这是多少有点含混的词汇。但是媒介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确实将人类社会的时空阻隔缩小了很多。

笔者认为,这些概念之间还是有着细微的差异的。比如,对应于本土化的概念是外来化,以中国为中心的更加明确的称谓就是西化。这一进程始于19世纪以来的西方文明的冲击和渗透,其核心是现代化。全球化的提出,将这种具有内在冲突的趋势淡化了,更强调多元化和共存性。因此,在这一背景下,本土化的发展应该突破“本土契合性”的局部视野,将目标定得更高一些:就是能够用一种不同的知识体系,来丰富人类的整体文明。

这就提出了一个颇为棘手的问题:一面是本土化,强调中国特色,一面是全球化趋势,必须融入世界,如何平衡二者?

陈韬文认为,解决本土研究与国际学术之间的张力是发展传播研究的核心问题。方法是,把提问加以理论化,它的国际相关性就会加强,较易为人所理解和接受。要使提问的意义更能超越地方背景的限制,在国际学术找到对应的位置。只有理论的处理,本土传播研究才可以跟世界学术对话、竞争、互补和融合。当代传播学界较有名的研究,好像“知沟”、“议题设定”、“两级传播”等都是以美国名不见经传的小城为研究背景。为什么它们的“卑微”背景没有妨碍这些研究在世界扬名,当中的关键值得我们思考。

无论我们是否接受,传播学术是以美国为中心。在美国,学者们不用讨论本土化的问题,对他们而言,本土就是国际,一切非以美国作为对象的研究都被美国同行归类为“国际传播”,这当中反映出美国学术界的自我中心和盲点。这种倾向在当代美国传播学界也开始反思。

对于理论的总结,比较好的方式就是开展比较研究,通过比较,可以对理论的条件性或有更充分的了解,甚至发展出自身的概念体系。

在本土化的视野中,我们对西方传播学的态度一直是比较暧昧的。至今仍未摆脱从近代以来所形成的学术倾向,在具体的研究中,或是对西方传播学照单全收,或是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只是这体用之分到现在未有明确。

在全球化面前,我们学者更多担心的还是被淹没和吞并的危机。但笔者认为,这一点是没有必要的。就文化本身的传播规律来看,近代以来,欧美一直都处于文化中心区,而中国处于文化边陲区,这就是现实。

具体来说,本土化和国际化两种趋势,必然会发生碰撞、冲突,最后走向融合。在这一过程中,湖南师范大学教授田中阳指出,应该特别注意把握3个问题:

第一,主体性问题。既不要一概拒绝,将国际化当做西化来处理;也不要一味投怀送抱,惟“外国的月亮圆”。

第二,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中国固有的优秀成果应该保留,同时要与时俱进,吸纳一切有益的学术资源。

第三,创造性转换的问题。即时空两个维度——历史转换(古今之间)和地域转换(中西之间)的转换。

恰如所谓“师夷长技以制夷”一样,我们的态度应该是开放的、积极的,同时又不忘自己的任务,所以,比较务实的做法是:本土化基本上还需要在继续接纳西方学术思想的基础上进行。但同时必须保持时刻的反省,重视对自己的问题意识、方法论立场、文化观点以及实践态度的关注。一句话,要有独立性和主体性,保持一种批判性警觉。

注释:

①②邵培仁:《传播学本土化研究的回顾与前瞻》,《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③张国良:《中国传播学的兴起、发展与趋势》,《理论月刊》,2005年第11期

④邵培仁:《传播学本土化研究的回顾与前瞻》,《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⑤陈韬文:《论华人社会传播研究中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张力处理》,2002年中国传播学会上海会议提交论文

⑥翟学伟:《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⑦叶启政著:《社会理论的本土化建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⑧邵培仁:《传播学本土化研究的回顾与前瞻》,《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⑨梅琼林、罗慧:《我国传播学本土化研究的断想》,《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⑩翟学伟:《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作者:章永宏

跨文化传播学重点

1.文化的主要特征: (1)。稳定性 特点相同、相似或相近的文化,组成了一个体系,虽然不断吸收新的养分,但整体特色不会轻易改变,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2)。共享性 凡文化都是一个群体或社会里的全体成员共同享有、共同遵守的,如语言、风俗、习惯、社会规范、行为模式以及社会价值观念等,都是该社会全体成员共同承认和遵循的。个别人的怪癖和偏好不为社会承认,不会成为文化。 (3)。流动性 文化一经产生就会被他人模仿,他人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并传递下去,从而出现文化流动。流动有两种形式:纵向流动和横向流动。纵向流动指人类将文化一代代地流传下去,所以任何一种文化都是日积月累、连续不断的动态过程;同时每一代人在继承中舍弃传统文化中过时的部分,同时增加新的时代内容,因而也是不断扬弃的过程。横向流动指文化在不同地域、民族之间的传播,不同地域、民族之间的交流极大地促进了各民族社会的发展。 2.传播的基本要素:基本要素: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反馈 3.不同文化应对人际冲突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大致可以划分为如下五种取向: 第一;回避。许多文化认为,冲突是应当尽量回避的,回避冲突的能力是成熟的表现,回避的方式可以是提出别的话题已转换对方的注意,或者干脆保持沉默,避开锋芒。如西班牙人。 第二;调节。这种取向侧重于发现,满足对方的需要而不是突出自己的需要,以避免冲突。如津巴布韦人在发表意见之前,总是希望知道对方想听什么,以避免直接表达意见分歧,并可以依靠对方的想法来调节自己的观点。 第三;竞争。这种取向是把冲突视为生活的必然,将竞争看为一种积极进取的品质,认为其能够有助于实现自己的愿望而不必受对方需要的左右。比较典型的就是希腊和以色列文化,公开辩论,口角争执是希腊人的生方式,以色列人直接鼓励对抗。——很多研究认为,这种取向可能是对二战前犹太人的调节取向的一种反叛。 第四;妥协。这种取向期望以妥协换取折中的结果,以最大程度的满足自己乃至双方的愿望。美国人比较会运用这种方式,即我得到了想要的,同时你也会觉得不是无功而返。而俄罗斯人认为这则是软弱的表现。 第五;合作。这种取向认为,每个人的目标和需要都应该得到尊重和满足,而合作以协商和平等的方式解决冲突的理想方式,因为解决问题的最终结果是实现双赢的目的。 4.社会互动主要包括五个要素: 行动者;社会目标;社会环境;社会规范;社会接触。 5.群体的一致性往往体现为_(从众性_)__________,通常,个体乐于受到所属群体的影响,特别是来自年龄群体、性别群体或民族群体的影响,进而满足从事社会活动的诸多社会和心理需要。 6.库利将自我定义为:——镜中之我。 他人的姿态充当了镜子的作用,从中可以看到并衡量自身;正如他们在社会环境中看待和衡量其他事物一样。只有通过社会互动,人们才能对自己以及与他人的关系有一种明确的认知,进而产生对自己的地位、形象、角色以及与他人关系的判定——这即是认同。 7.人际传播学者莎拉·特伦霍姆等将人际交往中的感知划分为四个步骤:

传播学史读书笔记

《传播学史》读书笔记 美国传播学者E.M.罗杰斯说:“任何涉入一条新河流的人都想知道这里的水来自何方,它为什么这样流淌。”1 今天传播学理论对于我来说就像一条崭新的河流,而罗杰斯的《传播学史》则如一叶扁舟,带我领略河流上游的奥秘。 《传播学史》此著作也不似寻常地叙述历史般冗长而乏味。著作通过传记式的编年史工作,在人的基础上来理解传播史,给予了众多如我一般“传播学理论新学者”新奇而意味深长的旅途。 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寒,传播学的形成也非凭借着几人的一日之功。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早就有了传播学的身影。传播学成为一门独立而正规的学科是在20世纪初期的美国,但它的思想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欧洲的三大理论,包括达尔文的进化论、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和马克思的批判学派。 查尔斯??达尔文对传播研究的直接影响始于1873年出版的《人与动物的情感》。这部著作创建了非语言传播的领域。他的进化论在系统阐述辩证唯物主义方面,直接影响了马克思。社会达尔文主义所表达的“变异”成为库利和帕克等美国早期社会学家的引路人。 与达尔文相同,对马克思传播研究的影响表现在对整个社会的理解和研究范式上。 卡尔?马克思与恩格斯合作出版了《共产党宣言》。至1917年,列宁领导的俄国革命成功后才将《共产党宣言》推举为“工人阶级的《圣经》”。 批判学派是马克思主义和佛洛伊德理论的一种理智结合。2批判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 达尔文的进化论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论处于社会的宏观层次,而西格蒙德?佛洛伊德的思想是个体性的,是在个体范围内,特别是在个体的儿童经历之中寻求对于行为的解释。3佛罗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间接地了拉斯韦尔的精神分析研究和霍夫兰的人格研究。 1【美】E.M.罗杰斯:《传播学史》,殷晓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引言第1页。 2【美】E.M.罗杰斯:《传播学史》,殷晓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95页。 3【美】E.M.罗杰斯:《传播学史》,殷晓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75页。

传播学本土化的进路和思考

摘要:传播学本土化作为传播理论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与潮流,在我国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那么,如何实现传播理论本土化?对于这一问题,学界已经有了大量的探讨,而本文也尝试就这一问题进行一些思考。 关键词:传播学本土化进路思考 新中国建立伊始,由于当时特殊的历史环境,诞生于美国的传播学被当做资产阶级的思想而被国人拒之于门外,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传播学才被正式引介进来,而其在中国的发展问题,自此始终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作为舶来品的传播学,如何在中国文化语境下得到吸收与消化,如何促进其本土化,这一问题在其每一发展阶段,都成为传播学领域的学者努力思索的问题。 关于传播学本土化 邵培仁认为:“首先提出‘传播学研究中国化’的人,可能是香港中文大学传播研究中心的创立人兼中心主任余也鲁。”①香港中文大学余也鲁教授和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徐佳士教授于1978年在香港和台湾先后主持召开了主题为“中国文化与传统中(传)的理论与实际”的研讨会,会上讨论了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中的传播实践以及传播理念问题。这次研讨会是华人学界“传播学本土化”的开端。 传播学研究本土化,实际包括了“传播学研究的中国化”和“传播学研究的中国特色”两种说法。“传播学研究的中国化”是总结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在几千年的传播实践中产生的传播理论以丰富人类传播理论宝库,这种研究似乎更追求传播学理论本身的本土化;“传播学研究的中国特色”是根据中国国情,把国外传播学理论运用于中国实践,以西方传播学理论回应本土问题为主要目标,这种研究更关注于传播学应用的本土化。这两个方面有很大区别,各有侧重,但也互相关联,互相影响,它们都以“本土化”作为研究目的,殊途同归。 纵向来看,传播学在中国的发展顺应了我国大的历史环境及社会科学本土化的思潮,本土化理论也逐渐具有了实质性内容和不同的思路,传播学本土化俨然成为理论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与潮流。 迷思下的前瞻与进路 1982年,全国第一次传播学研讨会召开,会议制定了“系统了解、分析研究、批判吸收、自主创造”的16字研究指导方针,从而明确了中国学习研究传播学的基本态度与指导方针,指明了传播学本土化的方向。1986年在黄山又召开了第二次传播学研讨会,会议提出了“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学”的目标。黄山会议标志着我国传播学真正从介绍走向尝试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传播学。此后,会议又陆续成功举办了9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是中国传播学研究与交流的阵地,见证了传播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那么,当前传播学在我国本土化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又有哪些进路可供我们选择呢? 理论创新诉求。30余年的发展使得传播学本土化研究已初现框架与规模,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王怡红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们传播学研究的死结——创新的缺乏。②我国的传播研究处于僵化与断裂的困境。僵化意味着缺少创新与探索,断裂造成了我们可资借鉴的东西不完整,研究对象出现大量空白点。如果我们只是将西方的传播理论套用在中国的社会情境之中,充其量只是对西方的传播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检验,离真正的本土化理论的创制还很遥远。应当说,经过30余年的发展,中国传播学理论创新的基本条件已经成熟。随着研究基础条件的改善,中国大陆传播学研究不断走向深入,这包括研究领域的扩大、基础研究越来越得到重视、应用研究有了一定现实成果。最近几年也出现了诸如李彬的《传播学

教育传播学复习提纲

第1章绪论 (2) 一、传播的含义 (2) 二、人际传播 (2) 三、组织传播 (2) 四、教育传播 (2) 五、教育传播的概念 (3) 六、教育传播的构成要素 (3) 七、互联网引发的教育传播变革 (3) 第2章教育传播过程与模式 (4) 一、编码和译码 (4) 二、教育传播过程的阶段 (4) 三、拉斯韦尔模式(5W模式) (5) 四、香农—韦弗模式 (5) 五、师生面对面传播模式 (6) 第3章教育传播符号 (6) 一、符号的本质 (6) 二、非语言符号的功能 (6) 三、信息的本质 (7) 四、教育信息的主要来源:★教师:★客观事物:直接接触、感知 ★教学信息体:载有事物信息的物质载体 (7) 五、语言符号在教育传播中运用的原则:★要有明确的教育教学目的;★要有 针对性;★要有适当的强化;★要进行不断的调整;★要有整体性; (7) 第4章教育传播通道与媒体 (7) 一、教育传播通道的含义及其要素 (7) 二、教育传播通道的含义及其特点 (8) 三、教育传播通道的类型 (8) 四、教育传播通道中的干扰 (8) 五、媒体与教育传播媒体 (9) 六、简述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 (9) 七、教育传播媒体的一般功能和作用 (10) 第5章教育传播中的教师和学生 (10) 一、教育传播中教师的任务 (10) 二、教育差不多中教师的传播行为 (10) 三、教师的素质要求 (10) 四、教育传播中学生的任务 (11) 第6章教育传播环境 (11) 一、教育传播环境的概念 (11) 二、对教育传播影响较直接的环境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11) 三、网络传播环境 (12) 四、教育传播环境对教师的作用 (12) 五、教育传播环境对学生的作用 (12) 六、实现教育传播环境的优化的途径: (13) 第7章教育传播效果 (13) 一、教育传播效果的表征 (13)

邵鹏,本土传播学研究的新路径——浙江大学“和谐平衡:华夏传播理论的生态学视野”博士论坛综述

邵鹏:《本土传播学研究的新路径——浙江大学“和谐平衡:华夏传播理论的生态学视野”博士论坛综述》,《中国传媒报告》2012年第1期。 本土传播学研究的新路径 ——浙江大学“和谐平衡:华夏传播理论的生态学视野”博士论坛综述 邵鹏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博士生 引言 2011年7月16日杭州骄阳似火,对于旅行者们而言也许不是一个好的出行时节,但是对于数十名来自浙江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上海大学、四川大学等多所高校,传播学研究领域的专家、教授、青年学者们来说,浙江大学“和谐平衡:华夏传播理论的生态学视野”博士论坛学术交流的氛围比杭州酷暑要更加热烈,学术上的收获比旅行的体验更加丰厚。论坛开幕式由浙江大学人文学部副主任邵培仁教授主持,论坛开幕上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吴飞教授致辞,吴飞教授回顾了论坛举办四年来传播学者们对于传播学研究不懈追求和此前几次论坛中所取得丰硕成果,以及对于本次论坛取得成功的殷切期望。主持和评议的专家有中国传媒大学周鸿铎教授、四川大学的欧阳宏生教授、上海大学戴元光教授和许正林教授、浙江大学李杰教授和范志忠教授。 如果说2008年浙江大学“亚洲主张:国际传播研究的新视界”博士论坛和2009年浙江大学“中国主张:传播理论本土化的径路”

博士论坛是从本土化和全球化的尺度关系中寻找本土研究路径,2010年浙江大学“走向未来:网络时代的新闻传播前沿问题研究”博士论坛是从历史与未来的时间经度上圈定本土研究径路,那么2011年浙江大学“和谐平衡:华夏传播理论的生态学视野”博士论坛则是在媒介生态学研究原发、原创的基础上1提出来的本土传播学研究的新路径、新视维。这几种本土传播学研究的路径,虽然不同于人们通常认知的本土传播学研究的整体的历史回溯式路数,但它们也都在特定的地理空间和学术领域作了基于本土的既有历史、现实、未来又有社会、文化的“去西方化的”综合研究,其实都是“为了回顾总结本土传播学研究的成果,深入挖掘华夏文明的历史内涵,大力开发中国传统文化智慧,积极关怀当代中国社会的现实问题”2,“希望以此来终结欧洲中心主义范式的统治”,“争取获得与西方传播学界平等的学术话语权。”3从中我们可以深刻地体会到博士论坛的主办方和组织者的良苦用心和长远规划。 一、学术寻根:本土传播学研究的历史路径 “中国传播学研究必须前接历史、现接地气,必须以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学术和中国国情及实际为立足点,合理吸收、借鉴西方传播学术精华,进行学术研究和理论创新,从而在梳理学术脉络的同时延续、繁衍学术的生命力。”4这次博士论坛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学术寻 1中国媒介生态学研究原发、原创的观点,请参见崔保国教授的《媒介是条鱼——理解媒介生态学》论文,《中国传媒报告》2003年第2期。 22010年浙江大学“和谐平衡:华夏传播理论的生态学视野”博士论坛邀请函,智维网https://www.360docs.net/doc/a811805396.html,/plus/view.php?aid=130。 3邵培仁、杨丽萍:《21世纪初国际传播学研究的现状与趋势》,《杭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 4邵培仁:《中国传播学界需要学术寻根》,智维网https://www.360docs.net/doc/a811805396.html,/plus/view.php?aid=998

传播学考研题库 经典教材课后习题(第十五章 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圣才出品】

第十五章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 1.谈谈调查在传播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1)调查在传播学研究中的地位 传播学研究中调查是指一种为获得关于某一事物或现象的科学知识,通过一定的客观程序进行数据或资料的收集、记录、统计、分析,以探索和揭示其现状、过程、构成要素或运动变化规律为目的的研究活动。考察社会现象离不开调查,调查是传播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2)调查在传播学研究中的作用 ①调查是获得经验资料的基本方法,通过调查可以了解现实的传播环境、传播关系、传播效果,收集和提供关于理论假设的无可争议的科学数据和材料。 ②调查所获得的经验资料是形成理论或假说的基础。在传播学研究中,调查的应用范围是极为广泛的,它涵盖了传播者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的所有领域。 2.传播学的调查研究大致可分为哪些阶段?各阶段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答:(1)传播学调查研究的过程,同其他社会科学调查一样,大致上可分为“准备阶段”、“实查阶段”和“数据处理阶段”三个阶段。 (2)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 ①确定调查课题,明确调查目的 调查课题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种是理论研究型的,例如“报纸和电视的议程设置功能比较调查”等,这一类调查大多是调研人员根据科研需要自行确定的;另一类是实务型的,例如“××电视台文艺节目收视状况及评价调查”、“家电类广告的促销效果调查”等,这一类

调查大多是调研专家或机构接受媒体、企业或团体的委托进行的。 ②根据课题的性质和需要选择适当的调查方法 对象范围较小的可采用全员调查法,范围较大的可采用抽样调查法,涉及讯息内容的可采用内容分析法,涉及人的认知或心理变化的,可采用控制实验法。在不少调查中,有些方法也可以同时并用。 ③制定切实可行的调查方案是计划准备阶段的最主要的工作 方案中至少应包括以下几项:a.调查目的;b.调查对象;c.调查范围;d.调查方法(问卷或实验程序);e.数据分析和处理技术;f.实施日程;g.费用预算等。在准备工作中,有时还需要进行调查员培训。 (3)实查阶段的主要工作 这个阶段主要是根据调查方案实际选出和接触调查对象,从事数据收集的作业。其方法有面接法、留置法、邮寄法、电话调查等。在有些情况下,还需要进行中间抽查,以保证调查能够按照既定方案得到严格实施,保证调查质量。 (4)数据处理阶段的主要工作 ①整理和统计数据。在这个阶段,需要把收集到的分散数据加以整理和统计,使其处于一种易于把握的状态,能够基于一定的尺度加以判断。 ②解释数据得出结论撰写调查报告。 3.简述几种主要的随机抽样方法。 答:抽样调查是从调查对象总体中抽选出部分样本,以这部分样本作为对象实施的调查,其结果可用于推论对象总体。主要的随机抽样方法包括: (1)简单随机抽样

教育传播学试题

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 教育传播学试题一 1.教育传播进入电子传播阶段是在 A.19世纪40年代以后B.19世纪70年代末以后 C.19世纪末以后D.20世纪20年代末以后 2.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信息交流被称为()A.自我传播B.人际传播C.群体传播D.组织传播 3.大众传播基本上是信息的()A.双向沟通B.多向传递C.单向流动D.循环往复 4.被誉为“语言学之父”的是()A.皮尔士B.索绪尔C.怀特D.连尼科夫 5.拉斯韦尔的“5W”模式最初是() A.文字模式B.图像模式C.数字模式D.表格模式 6.提出“S-M-C-R”传播过程模式的学者是() A.贝罗B.拉斯韦尔C.施拉姆D.德福勒 7.传播过程中,在接收端将信号转换为符号叫做()A.信源编码B.信道编码C.信道译码D.信宿译码 8.关于符号叙述正确的是()A.符号是可以发射的B.符号是具有物理性的 C.符号是信号的信号D.符号是具体的 9.聋哑人使用的手势语属于()A.象征性动作B.解说性动作 C.调节性动作D.适应性动作 10.信息在传递中会损耗、变形的教育传播系统结构是()A.开环结构B.闭环结构C.二步结构D.交叉结构 11.微笑不但表现在脸面上,还表现在眼睛上和全身肌肉的放松上,这是非语言符号的A.重要性B.普遍性C.多维性D.整体性 12.从说服传播的长期效果来说,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A.信源的可信性B.内容的说服力 C.传播对象的自身属性D.媒介的权威性 13.“老张的画很值钱”这一话语对于语言的误用在于()A.个人经验的影响B.两极化的影响 C.语言内涵的影响D.事实推论的混淆 14.信息论的创始人是()A.香农B.韦弗C.维纳D.皮尔士 15.内涵意义是()A.表示符号与事物间的代表性关系B.往往带有情感上的爱憎 C.是客观性的D.是字典上所表述的含义 16.计算机媒体属于()

传播学史.读书笔记 苑辰docx

《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读书笔记 传播2班 100200219-苑辰 罗杰斯在《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这部书里,从传播学的欧洲起源———达尔文,马克思和弗洛伊德的著作开始讲起,到20 世纪60 年代它作为美国大学最重要的新的研究领域的出现,讲述了构成人类传播学的整整一个世纪的事件。 这部书与以往的传播学理论书籍最大的区别在于其对传播学的发展过程概 括得更加全面,传播学史上的重要人物及学派、理论基本都涉及到了,并且还花了近一半的篇幅来阐述传播学在欧洲的起源以及美国的芝加哥学派。它的贡献 就是让人们重新注意到那些以往被传播学理论界所忽视的,但却曾经为传播学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几位学者,比如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杜威、米德、库利、帕克等,并且让我们重新审视施拉姆传播学四大奠基人的说法。有学者认为,施拉姆所总结的传播学理论框架,夸大了四位奠基人,造成窄化和压缩传播学为个人主义和短期效果为主的研究。而杜威、米德、库利、帕克的传播学研究是把传播放在社会结构组成部分的高度加以研究的,视野开阔,他们也是传播学技术主义 的先驱。通过对《传播学史》这本书前半部分的反复阅读和思考,以及与之前阅读过的传播学理论相比较,可以发现中国绝大多数学者都沿袭了施拉姆的四大奠基人的观点,忽视了芝加哥学派在传播学史上的地位。但其实,无论是拉斯韦尔,卢因,还是拉扎斯菲尔德或者霍夫兰,他们对传播问题的研究都侧重于某些对他们本学科有用的方面,“他们的终极目标,仍是在解答他们本学科的问题,而不是在建立传播理论。”另一方面,也由于施拉姆的过分强调,以及他本人在传 播学界的巨大影响力,将后来的传播学研究工作限制在了这四人的理论框架之下,这大概就是前面学者所提及的传播学窄化。而与上述四位学者不同,芝加哥学派的研究者把传播问题放在了社会解释的中心位置,认为传播构成了人的社会 化过程,社会学的中心问题是人与人的传播。这些传播问题也占据了米德和库利思想的中心,他们的全部理论都与人类社会的信息传播密切相关,或者可以这样说,他们的哲学、社会学理论就建立在他们对人类社会消息传播思考的基础之上,由他们最初阐发,后经米德的学生赫伯特·布鲁默总结的“符号互动论”至今仍是传播学研究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他们的许多思想对后世的传播研究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有一种观点认为,传播学研究有五种取向:(1)心理学取向,认为传播是劝服,关键词是态度和行为;(2)社会学取向,认为传播是沟通,关键词是稳定和发展;(3)马克思主义取向,认为传播是斗争,关键词是 意识形态;(4)美学取向,认为传播是游戏,关键词是快感;(5)人类学取向,认为传播是互动,关键词是意义。而符号学贯穿五个取向(而不是自成一个 取向),所以是传播研究的基础理论。这五种取向的观点乍一看来泾渭分明,容易理解,但是读过《传播学史》的欧洲起源部分之后,应当对这种观点进行重新思考。首先,查尔斯·达尔文和进化论对传播学的影响主要在四个方面:(1) 进化论系统阐述辩证唯物主义直接影响了卡尔·马克思,马克思采纳了一种严格的革命观点,一种进化的机制推动着马克思主义。(2)由赫伯特·斯宾塞的社 会达尔文主义所表达的“变异”将库利和帕克那样的美国早期社会学家引向社会学领域,尽管他们后来都反对社会达尔文主义。特别是帕克,他是大众传播的第

2019考研传播学-必背一百题

2019考研传播学-必背一百题 1、美国传播学产生的学科和历史背景、早期思想来源(芝加哥学派、早期新闻学、宣传学等)。 2、美国传播学奠基人(库利、帕克、米德、李普曼、施拉姆提出的四大奠基人等)及其主要成就与观点。 3、传播学批判学派的主要流派(法兰克福学派、文化研究、传播政治经济学等)。 4、传播学批判学派主要人物(葛兰西、霍克海默、阿多诺、哈贝马斯、马尔库塞、威廉斯、霍尔、菲斯克、席勒等)及其主要观点 5、传播学批判学派相关的主要概念(文化霸权、文化工业、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编码-解码理论、媒介帝国主义等)。 6、美国经验学派与欧洲批判学派之比较及其冲突与融合的历史考察。 7、传播的技术主义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英尼斯、麦克卢汉、梅洛维茨、贝尼格、莱文森等)。 8、传播学的定量研究方法(实地调查法、内容分析法、实验法等) 9、传播学的定性研究方法(焦点小组访谈、民族志方法、话语分析等)。 10、人类传播发展的历程及其规律、传播变革与社会变革之间的辩证关系(尤其是大众传播与近代资本主义革命、电子网络媒体与全球化和信息社会之崛起)。 11、美国经验学派对传播模式研究的三个阶段(线性、控制论、系统论)及其代表性模式。 12、“三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的基本概念(信息、熵、反馈、系统及其规律)、主要理论观点及其代表人物,这些理论对传播研究的影响。 13、不同的传播类型及其互动关系(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14、传统的大众传播的功能理论。分别从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不同角度分析大众传播的具体功能。运用这些观点分析当前热点问题(禽流感与新闻报道、政务公开与信息透明、知情权与民主发展、社会危机与政府公关等、创意经济与信息传播产业改革等)。 15、宣传、舆论、新闻、广告及其关系辨析。常见的宣传技巧。舆论监督以及当前我国的舆论监督现实。新闻改革与新闻业热点问题(新闻腐败、新闻法制、体制变革等)。广告与新闻媒体、大众文化等之间的关系,以及广告业发展的现实问题(虚假广告)。 16、把关与把关人理论、制约把关的各种要素。从这一理论看西方新闻传播的镜子理论和客观性原则。运用把关理论分析网络传播中的把关行为及其新特点。 17、施拉姆等人提出的四种传播制度理论的主要观点以及对这一理论的评价和修正。如何评价当前我国处于转型时期的传播制度现状及其变革趋势? 18、当今全球媒介产业改革的主要趋势(新自由主义的放松规制潮流)。我国传播产业改革的历程与现实问题(行业资源整合与调整)。 19、符号学及其主要概念。符号学方法与文本分析。 20、媒介产品的大众文化分析。结合相关理论分析传播内容的现实问题(大众传播娱乐化发展、传播内容个性化和小众化趋势、电视真人秀等现象)。 21、媒介产品的产制问题。结合实际阐述互文性的概念及其在文化传播产业中的实践。 22、传播媒介技术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如何看待媒介技术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为什么说盲目的技术乐观主义是错误的?如何据此评价麦克卢汉等人的技术主义倾向? 23、当今网络等传播新技术与网络社会的崛起之间的关系。网络传播呈现出的技术特征,及其对传统传播形态的冲击。传统传播形态是如何适应这种挑战的?(了解博客、播客、维客;网络社区、论坛;网络即时通讯工具等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它们对人类传播的影响和启示等)。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圣才出品)

第十五章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视频讲解] 15.1 知识框架图与重点导读 【知识框架】 【本章要点】 一、传播学与调查研究 二、抽样调查法

三、内容分析法 四、控制实验法 15.2 重难点解读 一、传播学与调查研究 1.传播学调查研究的类型 (1)基于调查对象的分类——内容分析、传播者调查、受传者调查。 (2)基于调查对象选定方法的分类——全员调查、抽样调查。 (3)基于数据收集方式的分类——文献调查、观察(自然观察和实验观察)、个别面接调查、集体调查、留置调查、邮寄调查、电话调查等。 (4)基于实施顺序和性质的分类——预备调查、正式调查。 (5)基于调查空间范围的分类——国际调查、全国调查、地区调查。 (6)基于调查时期的分类——事前调查、事后调查、追踪调查。 (7)基于调查次数的分类——单次调查、时系列调查。 (8)基于有无控制条件的分类——实验室调查(控制实验)、实地调查。 (9)基于对象数或有无量化操作的分类——事例研究、统计调查。 (10)基于调查或测试工具的分类——自然观察、实验、问卷、心理测试。 (11)基于面接深度的分类——指示性面接、详询面访、自由访谈。 (12)基于媒体类型的分类——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电影、新媒体调查等。 (13)基于传播过程的调查——媒体接触调查、知觉实验、认知调查、行动调查、信息或影响的“流程”调查等。

(14)基于内容类型及其要素的调查——广告调查、节目(或栏目)调查、明星调查等。 2.调查研究的基本过程 (1)准备阶段 在这个阶段,调查者的工作主要有: ①确定调查课题,明确调查目的。 ②根据课题的性质和需要选择适当的调查方法。对象范围较小的可采用全员调查法,范围较大的可采用抽样调查法,涉及讯息内容的可采用内容分析法,涉及人的认知或心理变化的,可采用控制实验法。在不少调查中,有些方法也可以同时并用。 ③制定切实可行的调查方案。方案中至少应包括以下几项:a.调查目的;b.调查对象;c.调查范围;d.调查方法(问卷或实验程序);e.数据分析和处理技术;f.实施日程;g.费用预算等。 ④调查员培训。 (2)实查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是根据调查方案实际选出和接触调查对象,从事数据收集的作业。其方法有面接法、留置法、邮寄法、电话调查等。在有些情况下,还需要进行中间抽查,以保证调查能够按照既定方案得到严格实施,保证调查质量。 (3)数据处理阶段 在这个阶段,需要把收集到的分散数据加以整理和统计,使其处于一种易于把握的状态,能够基于一定的尺度加以判断。 二、抽样调查法

《教育传播学》试卷四及答案

第一学期《教育传播学》试题(B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得分评卷人 1、教育传播 2、媒体 3、教育传播环境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得分评卷人 1、拉斯威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一文中所界定的传播的三大功能是:、和。 2、教育传播理论研究的发展在重优化阶段的研究重心是。 3、教育传播系统的最重要功能是。 4、亚里斯多德的传播模式被认为最适合用于类传播过程。 5、贝罗传播模式的四个基本要素是、、、和。 6、教育传播媒体按其作用的感官和信息的流向,可以分为、、、和。 三、简述题:(每题8分,共48分) 得分评卷人 1、简述教育传播在其电子传播阶段的主要特征。 2、简述教育传播学研究的对象。 3、简述研究传播过程中,所建立的模式的主要功能。 4、简述非语言符号的特性。 5、简述麦克鲁汉媒体理论的基本观点,并作简要评价 6、简述重复作用原理。 四、论述题:(共22分) 得分评卷人

阐述在教育传播中常用的非语言符号及其有效的运用方法。(22分) 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教育传播 教育传播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选定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媒体通道,把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传递给教育对象的一种活动。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5分)。 2、媒体 媒体是英文Media的译名,也称媒介,是指载有信息的物体;连接传者与受者双方的中介物;人们用来传递和取得信息的工具(5分)。 3、教育传播环境 教育传播环境是指围绕教育传播活动四周的一切事物;是教育传播系统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全部外部条件的总和(5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拉斯威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一文中所界定的传播的三大功能是:监视环境、应付环境和传递遗产。 2、教育传播理论研究的发展在其重优化阶段的研究重心是教育传播过程的优化设计。 3、教育传播系统的最重要功能是受教育者的学习。 4、亚里斯多德的传播模式被认为最适合用于公众演说类传播过程。 5、贝罗传播模式将播过程分解为四个基本要素,它们是:信源、信息、通道和受播者。 6、教育传播媒体按其作用的感官和信息的流向,可以分为视觉媒体、听觉媒体、视听媒体、交互媒体和综合媒体。 三、简述题:(每题8分,共48分) 1、简述教育传播在其电子传播阶段的主要特征。 答案要点: 电子传播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信息量大、质量高,达到了系统化、科学化(2分);传播媒体多样化、多媒化(2分);传播方式,除口耳相传、读写训练外,又有了人机对话(2分);传播中使用的感官,是视、听觉并用(2分)。 2、简述教育传播学研究的对象。 答案要点: 教育传播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有: (1)教育传播系统的研究(1分)。 (2)教育传播过程和模式研究(1分)。 (3)教育传播内容的研究(0.5分)。 (4)教育传播符号的研究(0.5分)。 (5)教育传播通道和媒体研究(1分)。

跨文化传播学理论笔记(1)

跨文化传播学理论笔记 1、爱德华·霍尔的非语言传播理论 1955年在《科学美国》(Scientific A merican)发表了第一篇跨文化的非语言传播论文,即《举止人类学》(The Anthropology of Manners),通过日常沟通行文来分析文化。扩展此文章思路,形成通俗读物《沉默的语言》(The Silent Language)。他将文化看作是“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他们所习得的行为模式、态度和物质的总和”,并认为他从深层持续稳定地控制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也掩藏着人们行为方式的很多层面。 分析方法:通过定义文化的基本单位或“元素”(isolate),然后把这些元素联系到生物基础上,这样就能在不 同文化间进行对比,从而建立统一的文化理论。 核心意义:学习理解眼意识层面的交流过程,即理解我们的潜意识文化(unconscious culture),因为“理解和洞见他人心理过程的工作比我们多少人愿意承认的困难得多而且情况也严重得多。”霍尔所揭示的作为文化隐藏之物的无声的语言——声调、手势、表情、时间与空间等,无不蕴藏这跨文化交流过程中的文化心理,尤其是非语言传播的文化无意识特点。 其他著作:《潜藏的层面》(The Hidden Dimension,1966)、《超越文化》(Beyond Culture 1976)、《理解文化差异》(Understanding Cultural Difference: Germans, French and Americans, 1990)等。 归纳出两种奠基性的跨文化传播学思想与方法: 1、将人类学对单一文化的研究扩展为比较文化研究,关注不同文化的人之间如何互动。最具启发的思想是:文 化是人类之间的联系纽带,也是他们与他者互动的方式。(这成为后来文化差异与互动研究的理论来源,如丁允珠的“面子协商”理论) 2、将文化研究从宏观视野转为微观视野转向了微观分析,其中最重要的是界定了文化的“基本讯息系统”(Primary Message Systems),即互动、联合、生存、两性、领土、时间、学习、消遣、防卫、利用,构成了对文化的立体化理解。其空间行为模式(proxemics)把空间当做文化的特殊表现方式,认为来自不同的感官世界中,一种文化中的人根据其文化感知模式而获得的体验会完全不同于其他文化。同时,在文化身份确认笼罩下的人们往往把他者视为他们自己的不可预测的、不可控制的一部分,从而形成交流障碍,为此,必须超越文化,把自己从潜意识中的文化网络中解脱出来。 2、霍夫斯特德的“文化差异的维度” 荷兰学者霍夫斯特德(Greet Hofstede)在20世纪70年代末,进行了一次迄今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文化价值调查研究,调查了66个国家117000位IBM员工

传播学史笔记

传播学史 一种传记式的方法 E.M 罗杰斯 引言 思考:什么是传播学?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传播学是自19世纪末以来逐步形成的,20世纪40年代初具规模,二战后得到迅速发展。传播学史本质上是社会科学史.(与五大社会科学领域关联紧密: 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人类学) 我们对传播学的印象 先驱者:对传播学做出了重要的思想贡献,但是并没有把自己看作是传播学学者,他们的学生也不这样看,他们也没有通过在大学里建立传播学院或传播系是这个领域机构化(施拉姆的划分 奠基人:没有受过传播学的正规教育,但是从事传播研究,并在这个新的领域培养的新一代的传播学学者。 三大学派:法兰克福学派芝加哥学派帕洛阿尔托学派 传播学史的主线 欧洲起源 三个学派 四个先驱者 集大成者施拉姆 第一部分欧洲起源 19世纪的三大智者 查尔斯·达尔文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卡尔·马克思 《物种起源》精神分析理论批判学派 他们每一个人都以其关于人类行为和人类社会的革命思想改变了这个世界的精神在某种精神的意义上,这三人都是创造性的叛逆者,都反抗他们所处的欧洲社会规范,并都为他们的理智激进主义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大学模式的建立 1450年后的欧洲大学在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型的欧洲型大学产生于天主教教会)。 研究性大学的样板是创建于1737年的格廷根大学(德国)。 由此开始了这样的思想:教授应该从事研究以便发现新知识,而不仅仅是将他们领域的传统科研成果传授给他们的学生。要求学生在其学习中发挥积极作用,而不仅仅是聆听和背诵他们所听到的知识。 研究性大学模式的建立迅速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两个不同的大学模式:一是大学的本科生的模式,即自由的艺术教育模式。 二是注重研究生学习的研究性大学的德国模式。

《传播学对中国的影响》

传播学对中国的影响 姓名:柴宇学号:N20814022 摘要:经过一个学期的传播学课程学习,我对传播学有了大致的了解。本文主要从传播学的基本概念、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其中的部分代表理论着手,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自己的见解。关键词:知识沟;本土化,亚洲中心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简言之,传播学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传播学又称传学、传意学等。 传播学是本世纪30年代以来跨学科研究的产物。传播学和其他社会科学学科有密切的联系,处在多种学科的边缘。由于传播是人的一种基本社会功能,所以凡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语言学、语义学、神经病学、等等,都与传播学相关。它运用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新闻学、人类学等许多学科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来研究传播的本质和概念;传播过程中各基本要素的相互联系与制约;信息的产生与获得、加工与传递、效能与反馈,信息与对象的交互作用;各种符号系统的形成及其在传播中的功能;各种传播媒介的功能与地位;传播制度、结构与社会各领域各系统的关系等。 此外,传播学还要借鉴自然科学中的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所以,人们称它为边缘科学,意思是处在多种学科的十字路口。各种社会学科的理论又往往成为传播学理论的一部分。但是,传播又有它自身的理论,是其他社会科学所不能代替的。 传播学研究的重点和立足点是:人与人之间如何借传播的作用而建立一定的关系。 它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而其中又以大众传播为主。 研究传学其实就是研究人:研究人与人,人与其它的团体、组织和社会的关系;研究人怎样受影响,增养互相受影响;研究人怎样报告消息,怎样接受新闻与智据,怎样受教于人,怎样消遣与娱人。首先了解人于人怎样建立关系。 “知识沟”假想 知识沟理论的提出,反映了人们对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问题的重视。信息社会所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是如何防止和解决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的两极分化以及由此带来的新的社会矛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传播事业飞速发展,报刊、广播、电视的普及程度不断提高,在接触大众传媒方面,城乡和地区之间的信息差距大大缩小。 但是,在新传播媒介领域(例如电脑、网络、移动电话),城市和农村、沿海和内地、东部和西部之间的差距则很明显。这不能不引起重视。 另一方面,在媒介使用能力方面,社会各阶层或群体之间的差距也正在出现并呈扩大的趋势。不少调查表明,中国电脑和网络的用户主要集中于男性、青少年、高收入、高学历阶层中,而女性、中老年、低收入、低学历者对电脑的利用则很少;在拥有电脑的家庭中,许多人还只是作为“电子游戏机”来使用,而未能较全面地发挥它们的信息处理功能。 针对以上现象,中国的传播学在致力于两个方面的研究:1、新闻媒介的普及过程研究。 2、地区开发和社会发展的研究。 1、普及研究主要从人们获得信息和知识的物质手段——信息接收和处理设备的普及过程调查人手,来分析社会各阶层间的信息沟乃至知识沟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 2、地区开发和社会发展的研究。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教育事业和信息落后的地区。以便找到更好的对策来缩小知识鸿沟。 亚洲传播学的现状还有未来的发展趋势 可以说在传播学的发展中,西方话语和研究范式取得了“普遍性”的地位和权力,它规定和控制着传播学研究的方法、理论体系以及思维和表达方式。然而,普遍性并不意味着普适性,这种普遍性是在于“特殊性”的斗争中不断取得“真理性”地位的,它不能否定,更

第十五章 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

第十五章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 导言:传播学的研究方法问题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方法论体系的问题(与研究人员的世界观、社会观和传播观有着密切联系);二是调查研究程序或技术的问题 第一节传播学与调查研究 调查:指的是一种为获得关于某一事物或现象的科学知识,通过一定的客观程序进行数据或资料的收集、记录、统计、分析,以探索和揭示其现状、过程、构成要素或运动变化规律为目的的研究活动 一、传播学调查研究的类型 1、14种不同分类: ①基于调查对象的分类:内容分析、传播者调查、受传者调查 ②基于调查对象选定方法的分类:全员调查、抽样调查 ③基于数据收集方式的分类:文献调查、观察(自然观察和实验观察)、个别面访调查、集体调查、留置调查、邮寄调查、电话调查等 ④基于实施顺序和性质的分类:预备调查、正式调查 ⑤基于调查空间范围的分类:国际调查、全国调查、地区调查 ⑥基于调查时期的分类:事前调查、事后调查、追踪调查 ⑦基于调查次数的分类:单次调查、时系列调查 ⑧基于有无控制条件的分类:实验室调查(控制实验)、实地调查 ⑨基于对象数或有无量化操作的分类:事例研究、统计调查 ⑩基于调查或测试工具的分类:自然观察、实验、问卷、心理测试 11 基于面接深度的调查:指示性面接、详询面访、自由访谈 12 基于媒体类型的分类: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电影、新媒体等 13 基于传播过程的调查:媒体接触调查、知觉实验、认知调查、行动调查、信息或影响的“流程”调查等 14 基于内容类型及其要素的调查:广告调查、节目(栏目)调查、明星调查等 以上14种类型中所列的每一项调查都在程序和技术上具有不同的要求和特点,也可以说是规定现实中实施的每一次调查的具体性质的各个侧面 2、应用范围:调查的应用范围涵盖传播者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的所有领域 二、调查研究的基本过程 1、准备阶段: ①首先要确定调查研究课题(课题可分为理论研究型和实务型,实务型调查大多是调研专家或机构接受媒体、企业或团体的委托进行的) ②选择恰当的调查方法 ③制定切实可行的调查方案(方案包括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调查范围、调查方法、数据分析和处理技术、实施日程、费用预算等) 2、实查阶段: ①主要工作:根据调查方案实际选出和接触调查对象,从事数据收集工作 3、数据处理阶段:

_东学西渐_传播学本土化的新视野_第八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综述

第12期四川省社科院新闻专业2003级全体研究生 “东学西渐”:传播学本土化的新视野301  “东学西渐”:传播学本土化的新视野 ———第八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综述 四川省社科院新闻专业2003级全体研究生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新闻传播研究,四川成都 610072) 收稿日期:2004-11-10 作者简介:本文作者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新闻传播研究所2003级全体研究生。 2004年10月23日至2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共同主办的第八届全国传播学研讨会在清华大学召开。 与历届研讨会相比,是一次规模最大(正式和列席的人数达280人,共收到论文130多篇)、档次最高(如与会者中有新闻史学泰斗方汉奇先生、联合国全球新闻与媒介职业教育网Jour Nety 主席、大众传播研究国际协会I A MCRy 主席等国内外众多资深学者)、内容最丰富、效果最好的一次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围绕“传播学研究———融合与创新”这个主题,对传播学本土化,新闻传播教育、新闻实践的传播学审视、媒介产业与媒介经营管理、新兴传播媒体、文化与跨文化传播、危机公关与国际传播等专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 从提交的论文和会上的发言与争论看,既有传播学理论和范式的基础性研究,也有对解决传播实践中的棘手问题的策略探讨;既有对传播学传统理论的再审视,又有对传播学前沿问题的原创性发掘;既有宏观上的梳理与把握,也有个案的实证统计分析;既有对历史上传播经验的理论提炼、借鉴,也有对传播未来走势的科学预测以及运用传播理论解决现实政治、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探索。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次研讨会打破了我国传播学界“言必称西方”的惯例,开始注意对东方(例如日本、新加坡等东方国家)传播理论的考察以及对传播学研究方法的探讨。 下面对几个主要的专题探讨情况作一简介:一、关于传播学本土化的讨论 传播学本土化是这次大会重点探讨的问题。传播学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引进到中国大陆以来,两岸三地的传播学者一直在探索传播学的中国化问题,并为此召开了几次研讨会,得到了一个共识,即 传播学的中国化有两大任务:一是根据中国国情,把国外传播学理论运用于中国实践,解决中国传播问题;二是总结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在几千年的传播实践中产生的传播理论以丰富人类传播理论宝库。在如何完成第二个任务的思考上有两条思路:一是普通的思路,即从全部中国古代、近代和当代文献中系统收集、整理、提炼传播理论;另一条是1997年11月林之达研究员在厦门大学召开的有两岸三地学者参加的中国传统文化与传播学研讨会”上提出的新思路:考察我国传统文化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面临着什么特殊困难、特殊矛盾,他们是如何克服这些特殊困难、化解这些特殊矛盾而取得惊人的传播效果的。根据新思路,他找到中国传统文化传播者面临的第一个特殊传播困难、特殊传播矛盾就是:如何跨越万丈文盲、半文盲深渊,把深奥难懂的古代典籍中的思想观念传播并深入到处于文盲、半文盲的广大民众中,达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传播效果?经过几年的考察,他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传播者们探索出克服这一特殊传播困难、解决这一特殊传播矛盾的办法。当本次大会决定让他作这个专题的主题发言时,他就接着报告他在新思路上的第二 个探索成果,即揭示了在极不平等的传播关系(传播者地位卑下而受传者却至高无上并掌握着传者的生死祸福大权)中,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传播者们是遵循哪些传播原则、采用哪些传播手段、创造了哪些巧妙的传播方式方法而取得惊人的传播效果的。有的学者把传播学中国化放在东西文化相互冲突的背景下来考察,如厦门大学黄鸣奋教授通过比较古代东西方书面语言所引起的社会、心理的不同变革,指出,面对网络传播,西方语言“尽可以维系原有拼音文字的传统”,而中华文化却“处于强势的英语对方块字的挑战”,我们的社会性结构将发生什么变化?这就是传播学本土化研究的题中之义。张建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