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恨歌》第一课时预习案

学习目标

1、文学常识

2、掌握字词

3、整体感知课文

一、学习指导

这首诗是白居易的名篇,作于元和元年(806)。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本课听名家诵读,有感情朗读。

二、知识链接

1、作家作品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倡导新乐府,作品有讽谕诗、闲适诗、感伤诗等,作品多收录于《白氏长庆集》。白居易出身于仕宦之家,高祖、曾祖、祖父、父亲都是朝廷官员。他自幼聪明,他出生的年代是“中唐”时期五六岁便学写诗,九岁便能够辨别声韵,读书也特别刻苦。贞元十六年(800),29岁的白居易以第四名及进士第,结识元稹,遂成莫逆之交,他们被后人并称为“元白”。32岁步入仕途,被授校书郎。元和三年(808)拜左拾遗。他任拾遗期间,克尽职守,屡陈时政,难免使得皇上或权臣不满。后来曾被贬为江州司马。从白居易一生仕途看,虽多为官,但总不顺利,老是处于一种忧愤不安的状态中。但作为一个诗人,他的成就却极大。后人将他与李白、杜甫并称为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创作上,白居易最突出的贡献是从理论和实践上倡导了新乐府运动。他特别强调诗歌的“美刺”作用,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诗歌语言要“其辞质而轻,其言直而切”等一系列观点。他的诗存留下来将近3000首,诗风浅切平易,广为流传的有《长恨歌》、《琵琶行》等。

2、背景介绍

杨玉环是蜀州司户杨玄琰的女儿,随叔父杨玄珪入长安,嫁与玄宗第十八个儿子寿王李瑁为妃,时杨氏年16岁,李瑁也年约16岁,后为李隆基看中。李欲将杨占为已有,又碍于名分,于是,让她出宫做女道士,而后再迎归宫中,掩耳盗铃。李隆基早先励精图治,晚年逐渐松弛。得杨玉环后,更是沉湎酒色,荒废朝政。杨玉环则不仅自己得宠专房,身封贵妃,而且满门亲族也跟着沾光,如《长恨歌》所说是“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天宝后期,朝廷内部本已矛盾重重,李隆基对杨家的偏幸,更促进了矛盾的激化。天宝十四载(755),手握重兵的范阳节度使安禄山打着讨伐杨氏、以清君侧的幌子,发动了叛乱,兵临长安。李隆基偕杨玉环等仓皇出奔,西行四川。至陕西马嵬驿(今陕西省兴平县西),扈从禁军发难,求诛杨氏兄妹以谢天下。迫于情势,李隆基只得如请,“命高力士缢贵妃于佛堂前梨树下”,杨时年38岁。

三、自主学习

1、生字识记

回眸()凝脂()云鬓()骊宫()鼙鼓()城阙()千乘()花钿()萦纡()旌旗()龙驭()踌躇()马嵬()悄然()耿耿()衾()临邛()绰约()玉扃()参差()珠箔()仙袂()迤逦()飘飖()凝睇()人寰()擘()

2、解释生词

御宇多年求不得可怜光彩生门户云栈萦纡登剑阁东望都门信马归天旋日转回龙驭耿耿星河欲曙天其中绰约多仙子雪肤花貌参差是珠箔银屏迤逦开玉容寂寞泪阑干3、选择题

(1)下列称呼不是指称白居易的是()

A.香山居士B.醉吟先生C.白乐天D.白微之

(2)李、杨爱情悲剧的时代背景是()

A.贞观之治B.安史之乱C.宦官当权D.玄武门之变

(3)以下不是中唐“新乐府运动”代表作家的是()

A.韩愈B.元稹C.张籍D.白居易

(4)《长恨歌》的诗歌体裁属()

A.七言律诗B.七言近体C.七言歌行D.七言绝句

4、填空题

(1)与白居易并称“元白”的诗人是

(2)间关莺语花底滑,

(3),此时无声胜有声。

(4)其间旦暮闻何物?

(5)几处早莺争暖树,

(6),浅草才能没马蹄。

(7)足蒸暑土气,

(8),童稚携壶浆。

《长恨歌》第二课时探究案

学习目标

1、研习课文,整体把握全文框架

2、掌握诗歌写人、刻画人物内心所采用表现手法

3、了解长恨歌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创作风格

学习重点

1、多角度刻画人物形象及人物内心

学习难点

1、把握长恨歌的思想内容及主题

研习课文

一、分层赏读,内容把握

第一层:汉皇重色思倾国——尽日君王看不足

内容:

1、作者用“汉皇重色思倾国”开头有什么作用?

2、哪一句集中描写了杨玉环的美貌?运用了什么手法?

3、作者重墨渲染玉环受到的专宠意在表达什么思想感情

第二层:渔阳鼙鼓动地来——回看血泪相和流

补充材料:马嵬兵变

天宝十四年,安禄山起兵范阳,六郡附之。次年长安失守。玄宗率1300人和24名宫女出逃,大将陈元礼护驾。西行至马嵬驿,将士们怨恨杨氏兄妹不肯前进。诬说杨国忠通敌谋反而杀之,陈又对皇帝说“既然杨国忠通敌,杨贵妃也不宜留下”李隆基无可奈何,用白绫让其自缢。时38岁,已追随皇帝17年。

内容:

思考:诗人笔下的唐玄宗在马嵬兵变时有何表现?

第三层:黄埃散漫风萧索——魂魄不能入梦来

内容:

思考:分析玉环被杀后李隆基的感情是用什么手法表现出来的?找出诗歌中的景物描写,说一说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第四层:临邛道士鸿都客——此恨绵绵无绝期

内容:

思考:仙境中,玉环得悉汉皇派来使者后有何反应?表现了她怎样的情感?诗人用了什么手法?

二、解题:长恨歌

谁恨?

恨什么?

为什么恨?

怎么表现恨?

三、作业:熟读课文

《长恨歌》第三课时探究案

学习目标

1、把握长恨歌的思想内容及主题

2、学会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歌主题

3、了解长恨歌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创作风格

学习重点

1、多角度刻画人物形象及人物内心

学习难点

2、把握长恨歌的思想内容及主题

研习课文

一、主题分析

1、结合写作背景,分析主题。《长恨歌》主题的三种典型观点:

? 讽喻主题;

? 爱情主题;

? 双重主题。

元芳,你怎么看?

附录:写作背景

《长恨歌》是白居易诗作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作于元和元年(806),当时诗人正在盩厔县(今陕西周至)任县尉。这首诗是他和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的故事而创作的。在这首长篇叙事诗里,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叙述了唐玄宗、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他们的爱情被自己酿成的叛乱断送了,正在没完没了地吃着这一精神的苦果。唐玄宗、杨贵妃都是历史上的人物,诗人并不拘泥于历史,而是借着历史的一点影子,根据当时人们的传说,街坊的歌唱,从中蜕化出一个回旋曲折、宛转动人的故事,用回环往复、缠绵悱恻的艺术形式,描摹、歌咏出来。由于诗中的故事、人物都是艺术化的,是现实中人的复杂真实的再现,所以能够在历代读者的心中漾起阵阵涟漪。

三、布置作业

1、熟读全诗

2、选背喜欢的句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