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概论复习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什么是美学
人类在长期的审美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经验经过概括形成了美学理论。
第一节:美学学科的发展史
一、美学学科的早期思考
1、古希腊
毕达哥拉斯学派:从形式角度,美是和谐
柏拉图:《大希匹阿斯》坚信“美”本身的存在
亚里士多德:《诗学》对“美”的现象的哲学思考
普洛丁:神(好比太阳)是一切美的本质
2、中国的孔子:把美与善联系起来
3、文艺复兴和启蒙时期
达芬奇、莎士比亚:肯定自然界本身的美和美感的正当性(艺术是镜子);
狄德罗:美是关系---真实的美、相对的美;
休谟:美不是事物的性质,美即美感;
博克:美是事物的客观性质,唤起爱或类似爱的情感,小巧、光滑、娇柔。
二、美学学科的形成
1、维柯:《新科学》对“诗性智慧”的发现
2、鲍姆加登:《美学》对“美学”的设定
3、康德:《判断力批判》对美学学科的界定
“趣味判断”四原则奠定了审美判断的独立基础,划定了美学的研究领域
三、美学学科的探索
1、古典美学
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费尔巴哈:“自然界和人”替代“绝对精神”,
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
2、三个论美模式
美在自然属性;美在现象之后的本质;美在关系,美是生活
第二节:美学研究什么
审美现象的复杂性
A、美的现象是属人的现象
B、审美经验是美的现象的唯一见证
C、美的现象的历史性
第三节:学习美学的目的
A、从审美活动认识人的自由
B、从审美活动理解人的完善
C、培养审美能力,创造美好生活
第二章:审美活动的发生和发展
第一节:巫术直观与世界的象征化
一、巫术和巫术直观
1、巫术
是原始人类按照自己的生命活动特征来构建世界的一种方式,核心是把人自己的生命活动的力量看作是世界的普遍力量
2、巫术活动的特征
A、人的生命与万物的生命不分离,是相互影响的
B、人的生命与外部世界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沟通的
C、巫术世界是一个“存在”与“非存在”不分的世界
D、巫术世界是一个隐喻的世界,也是一个受魔法支配的世界
3、巫术直观
表现为一种人与神或神秘的事物进行沟通的能力,即巫术直觉
二、世界的象征化和神话、语言、符号
1、世界的象征化
实质是人的生命活力将自己外化为万物的本性
2、巫术符号与神话、语言、艺术
巫术世界的符号形式,分为巫术符号、神话、语言、艺术
A、巫术符号
包括图腾符号、占卜符号、祭祀符号、装饰符号
巫术符号的神奇魔力来自巫术活动的世界象征化
(1)每个事物背后有自己的灵魂和神奇魔力
(2)灵魂和魔力可以转移
B、神话
神话思维的特征:
a它是“万物有灵论的”或“泛神论的”
b神话中的形象是完整的、超凡脱俗的形象,即象征化的形象
c神话形象是超越时空的,
d神话形象可以在不同的东西之间转换
C、语言
语言起源于巫术的符号活动之中,最初行为是“命名”
D、原始艺术
a绘画、雕塑
按照所用媒介可分为三类:岩画、器物画、身体装饰画
b诗、乐、舞
诗乐舞主要出现在祭祀、祝神、节日、庆典等场合
第二章:审美活动的发生和发展
第二节:审美活动的诞生
一、理性的崛起与巫术活动的分解(B)
诗性直观:就是巫术直观中所包孕的人自身生命活力的直接穿透力和生命呈现的力量理性思维:是按照概念的实质性含义和具有普遍效力的顾虑进行论断的推理活动二、诗性直观的脱颖而出
两个方面同时进行:
A、在理性思维的领域,不断地驱逐巫术的力量,把诗性直观分离出来
B、相对独立的艺术从巫术-神话中逐渐分离了出来
独立的艺术领域的出现在中国有三个标志:
(1)出现了独立的诗,《诗经》的出现是诗形成的标志
(2)出现了独立的为怡情悦性而演奏的音乐和独立的音乐理论
(3)出现了独立的艺术家
诗性直观脱离了巫术活动,成为一个独立的、人类创造的领域-审美活动和艺术活动第三节:审美活动起源的其他理论(A)
一、本能说
审美起源于人类某种本能的需求和活动
亚里士多德:人在模仿这种本能活动中,便产生一种形式感的满足。
柏克、达尔文:人类基本情欲是审美经验的根源
尼采:人类自然本能的强力、活力,即生命力是审美的起源
弗洛伊德:审美作为一种快感,是性力冲动目的的实现的结果
二、游戏说
席勒:审美作为一种游戏,是对“自由形式”等观照和喜爱,其心理机制是一种想象力的自由活动、游戏冲动
三、符号说
卡西尔:艺术以情感为一种构成力量,凭借想象赋予情感以形式,创造激发美感的形式,使情感外形化和符号化。审美就起源于为情感创造符号形式活动,只有靠这种构造活动,才能发现自然事物的美
四、劳动说
马克思:审美能力和审美感受根源于人的劳动
普列汉诺夫:审美能力和审美趣味是自然性和社会性、心理本性和生产技术操作性的统一第三章:审美活动的本质
审美活动的本质即美的本质
对美的本质必须尽可能地按照马克思对美的理解进行界说。
第一节:美的本质
1、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劳动”:
劳动不仅改造着外在自然界,而且历史地改造着自身
A使主体与客体开始分化;
B使身体器官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
C创造了人格化的世界:在产品中再现了人的意志和力量。
2、人化自然和自然的人化(c)
A人化自然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必然结果
B人化自然在实践中不断扩大
C美的规律:劳动实践是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的,美的规律就是生产中的造型规律
3、劳动创造美:(B)
A、劳动创造了美的事物
B、劳动创造了具备审美素质的人
C、劳动创造了主客体的审美关系
4、美的本质的尝试性回答:(A)
A、美从哪里来?美是人类生产劳动实践的产物。
B、美怎样产生?劳动使人获得了社会的、自由的本质,又将其物化在客观世界中;创
造了美的事物,创造了审美的人及其美感。
C、美是什么?“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便体现了美的本质。
5、西方美学家对美的本质的思考(B)
从客观精神上找美的本质
从主观精神上找美的本质
6、中国美学家对美的本质的思考(B)
朱光潜: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蔡仪:美是物的属性,美在客观事物本身
李泽厚:美的本质和根源是真与善、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