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内部控制研究.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企业内部控制研究

【摘要】强化的内部控制已经成为公司治理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内部控制的概念进手,对内部控制作了多层面的分解,并结合实例指出我国电力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必要性和重点,具体了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主要,以期抛砖引玉。

近年来,电力企业陆续表露出不少上违法违纪的题目,给企业的经济和声誉都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固然这些违法犯罪活动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企业的内控制度不完整,治理失控。为建立和完善企业制度,进步企业的效益和效率,建设一批具有一流经济实力、一流治理水平和一流竞争能力的电力企业,国家电力公司自1999年以来,先后颁发了《一流电力公司考核标准(试行)》(国电发305号)、《创建国际一流电力公司考核标准(试行)》(国电发189号)、《关于新形势下建设一流企业的原则意见》(国电发691号)、和《关于建设国际一流电力公司审计的指导意见》(国电审568号)等一系列文件。但笔者以为,单纯依靠这些制度进行考核,往往是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要做到标本兼治,必须在防范上下功夫,尤其要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进步企业竞争力。

一、企业内部控制的内涵

(一)内部控制的概念

内部控制一词,最早出现在1936年美国师协会发布的《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的审查》文告中,定义为保护现金和其它资产,检查簿记事务的正确性而在公司内部实施的手段和。内部控制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尚无同一的定义,比较典型的主要有:

1.内部控制由组织体制的设计和企业治理职员制定的所有协调制度组成,就实在用方面而论,是为取得确定的治理目标,促进企业的业务有秩序和有效率地进行,保证资产的安全、会计记录的可靠和及时地提供正确的财务资料。(1976年,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审计推荐草案》)

2.内部控制作为完整的财务和其它控制体系,包括组织结构、方法程序和效果性,保证治理决策的贯彻,维护资产和资源的安全,保证会计记录的正确和完整,并提供及时的、可靠的财务和治理信息。(1986年,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在第十二届国际审计会议上发表的《总声明》)

3.企业内部控制结构包括为公道保证企业特定目标的实现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1988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的《审计准则文告第55号》)

从以上的定义可以看出,尽管各个国家和组织对内部控制的定义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均包括两个基本方面:保证会计信息正确可靠、资产安全完整和促进企业经营治理。我国权威部分目前也没有对内部控制的同一概念。一般以为,内部控制是在内部牵制的基础上,由企业治理职员在经营治理实践中创造,并由审计职员而逐步完善的自我监视和自行调整体系。

(二)企业内部控制内涵的分析

内部控制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有不同的内涵。以电力企业为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电力企业的控制模式为实现国家计划服务。由于国家计划规避了大部分市场风险,电力企业的控制方式具有浓厚的行政治理色彩。在新的形势下,谈到企业内部控制,有两种倾向值得留意:一是一部分人习惯于甚至满足于传统的经营治理方式,以为只要能够规范化操纵就行了,不必考虑是否先进。这就混淆了不同经济性质的企业在服务对象和控制方式上的不同。二是固然大家意识到改革的必要性,但是轻易片面夸大改革组织结构的重要性,忽视了控制方式的跟进和强化。这就使公司的改革同微观治理机制相脱离。不论是维持传统的经营治理方式,还是片面地以改革取代控制的观念,都是不可取的。

为了深进把握内控的实质内涵,加强内控工作,需要首先明确内控与治理的关系。笔者多年从事电力企业内审工作,在检查监视的过程中,时常发现被查单位的治理层对内控熟悉比较肤浅,也不甚了解内控与治理是什么关系。有人以为治理就是内控,抓了治理,内控就到位了,因而也没有必要特别夸大内控。因此,很有必要搞清内控与治理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