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幼儿教育的原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回归幼儿教育的原点

作者:

来源:《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2016年第11期

1.重新审视已有的教育活动目标

作为幼儿园教师,我们应该明晰制订教育活动目标是为了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拍球活动指向的是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以及专注、坚持等良好的学习品质的培养。至于最终孩子们能否如教师期盼般表演出令人震撼的篮球操,并不是该活动的本质诉求,而只是可能产生的一个外显结果。案例中教师组织拍球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看到别的幼儿园孩子精彩的拍球表演而感到震撼,所以也想让本园大班幼儿达到同样的效果,却忽略了本园、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在后期激励幼儿时,教师单方面地告诉幼儿花样拍球“可好玩了”,却没有关注到对幼儿内在动机的激发。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虽也将学拍篮球分为几个阶段分层进行,但如果该园在幼儿小班和中班时期并没有给幼儿提供球,也没有充分开展相关的球类活动,那么在大班一下子要求幼儿达到这么多目标还是有很大难度的。

另外,预设的教育活动目标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根据幼儿活动的效果进行调整。教师应始终追随孩子,观察他们的活动状态,若大多数孩子都觉得花样拍球太难了,且有明显的懈怠情绪,教师就要考虑是否降低难度,等孩子积累更多的玩球经验后再提出更高的目标要求。

2.反思教育教学方法

通过案例中教师“给每个孩子配备了一个篮球,每到户外活动时间,都要求孩子带上篮球去练习”,可以看出这是统一要求的练习,而且可能偏向于机械训练。最初幼儿可能因新材料的出现而兴致高涨,但随着拍球次数的增加和技能要求的提高,他们的兴趣会慢慢减弱,并出现懈怠情绪,这在很大程度上跟教育方法和活动形式单一有关。幼儿更适合在生活化、游戏化的情境中学习和发展,幼儿说“我们能不能不拍球了,玩点游戏好吗”,就体现了这一点。教师可巧妙地将教育目标蕴含在各种球类游戏中,使他们在游戏情境中不断挑战自我,获得成就感,而不是在机械训练中将玩球的乐趣消磨殆尽。

(陕西西安王春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