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必修一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辛亥革命的结局
1、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2、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3、辛亥革命的失败
2、革命爆发
1911年10月10日晚, 武昌起义发动,当 夜起义军占领楚望 台军械库
1911年10月11日, 武昌成立湖北军政 府
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
北京
★武昌
武昌起义后全国 十几个省宣布独立
一、武昌起义——革命的酝酿与爆发
2、革命爆发
二、中华民国的成立
1、中华民国的成立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三、辛亥革命的结局
1、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2、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3、辛亥革命的失败
一、武昌起义——革命的酝酿与爆发
1、辛亥革命的背景与条件
(1)时代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严重 (2)社会基础: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失败 (3)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5)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条件、 武器、中心、代表) (6)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兴中会、同盟会等 (7)军事基础: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
一、武昌起义——革命的酝酿与爆发
1、背景与条件
2、革命爆发
二、中华民国的成立
1、中华民国的成立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三、辛亥革命的结局
1、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2、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3、辛亥革命的失败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主权在民
1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2 、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1)内容: 3、关于国民权利的规定
革命的功绩
1、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 甲:共和体制确立,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乙:封建传统仍有影响。丙:他们既崇拜孔孟,又崇拜孙中山和华盛顿,说明当时的社
会正处于新旧交替之中。
2、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4、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5、是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推动力量
三、辛亥革命的结局
1、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2、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3、辛亥革命的失败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资产阶级革命政权
概况:
时间: 1912年1月1日 总统: 孙中山
国旗: 五色旗 国都: 南 京
纪元: 公 历,民国纪年
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五色即代表汉、满、蒙、回、藏五个民族,象征“五族共和”
国
帝号纪年
国
清代龙旗
民国纪年
三.革命余波里的“ 新象”
国
1917年,张勋拥护溥仪
1916年,袁世凯称帝,历时仅83天 复辟称帝,历时仅12天
清宣窃统取帝溥了仪。宣布退位的诏书(原件存中国国家博物馆)
一、武昌起义——革命的酝酿与爆发
1、背景与条件
2、革命爆发
二、中华民国的成立
1、中华民国的成立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三、辛亥革命的结局
1、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2、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3、辛亥革命的失败
2、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革命的性质 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三、辛亥革命的结局
1、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2、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3、辛亥革命的失败
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帝国主义的支持
革命派软弱、缺乏实 力
立宪派等的拥护
对 清:逼宫退位
对革命派:迫孙中 山让位
依托:在军队中的影响
1911921年2年2月3月12,日袁,世清凯朝在最北后京一就位任皇临帝时宣大统 (总旁统立。者辛)亥下革诏命退的位胜,利封果建实君被主袁制世度凯结束。
1905月年8
B、地点:
日本东京
三民主义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E、主要领导人: 孙中山、黄兴
F、机关刊物: 《民报》
G、性质:
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H、意义:
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核心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推翻清政府统治
推翻君主专制,建 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解决土地问题
镇南关起义 1907年12月 孙中山.黄兴
萍浏醴 起义
黄花岗 起义
浙皖 起义
一、武昌起义——革命的酝酿与爆发
1、背景与条件
2、革命爆发
二、中华民国的成立
1、中华民国的成立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连战敬谒中山陵
百年历史,三次巨变,三大伟人。孙中 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实现了第一次巨变。
辛亥革命的概念
广义的辛亥革命是指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 派为推翻清王朝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全过 程
因武昌起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人们把武昌起义称为 狭义的辛亥革命
一、武昌起义——革命的酝酿与爆发
1、背景与条件
(8)革命条件:武汉成为革命的摇篮 (9)有利时机:四川保路运动使武汉兵力空虚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1、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 2、根本目的:维护统治 3、直接目的:平内乱、消外患、固皇位 4、客观影响: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
条件(经济、阶级)
同盟会的建立及意义
A、时间:
1、辛亥革命的背景与条件
2、爆发: (1)时间:
1911年10月10日
(2)主力: (3)结果:
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
攻克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 改号中华民国
(4)影响:
全国十几个省区相继宣布独立; 清王朝统治土崩瓦解。
一、武昌起义——革命的酝酿与爆发
1、背景与条件
2、革命爆发
二、中华民国的成立
1、中华民国的成立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自由平等
5、实行责任内阁制
三权分立
(2)性质: 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3)目的: 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 (4)意义: 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一、武昌起义——革命的酝酿与爆发
1、背景与条件
2、革命爆发
二、中华民国的成立
1、中华民国的成立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钦 定 宪 法 大 纲
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 国,万世一系,永永尊 戴;君上神圣尊严,不 可侵犯。 ——《钦定宪法大纲》 1908年
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 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 属于国民全体。 ——《中华民国临时约 法》1912年
中 华 民 国 临 时 约 法
国
晚清基层政权的掌控者:乡绅
民《 国民 基国 层双 的流 选县 举志 自》 治
1、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2、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3、辛亥革命的失败
2、革命爆发
1911年10月10日晚, 武昌起义发动,当 夜起义军占领楚望 台军械库
1911年10月11日, 武昌成立湖北军政 府
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
北京
★武昌
武昌起义后全国 十几个省宣布独立
一、武昌起义——革命的酝酿与爆发
2、革命爆发
二、中华民国的成立
1、中华民国的成立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三、辛亥革命的结局
1、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2、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3、辛亥革命的失败
一、武昌起义——革命的酝酿与爆发
1、辛亥革命的背景与条件
(1)时代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严重 (2)社会基础: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失败 (3)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5)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条件、 武器、中心、代表) (6)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兴中会、同盟会等 (7)军事基础: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
一、武昌起义——革命的酝酿与爆发
1、背景与条件
2、革命爆发
二、中华民国的成立
1、中华民国的成立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三、辛亥革命的结局
1、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2、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3、辛亥革命的失败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主权在民
1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2 、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1)内容: 3、关于国民权利的规定
革命的功绩
1、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 甲:共和体制确立,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乙:封建传统仍有影响。丙:他们既崇拜孔孟,又崇拜孙中山和华盛顿,说明当时的社
会正处于新旧交替之中。
2、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4、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5、是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推动力量
三、辛亥革命的结局
1、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2、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3、辛亥革命的失败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资产阶级革命政权
概况:
时间: 1912年1月1日 总统: 孙中山
国旗: 五色旗 国都: 南 京
纪元: 公 历,民国纪年
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五色即代表汉、满、蒙、回、藏五个民族,象征“五族共和”
国
帝号纪年
国
清代龙旗
民国纪年
三.革命余波里的“ 新象”
国
1917年,张勋拥护溥仪
1916年,袁世凯称帝,历时仅83天 复辟称帝,历时仅12天
清宣窃统取帝溥了仪。宣布退位的诏书(原件存中国国家博物馆)
一、武昌起义——革命的酝酿与爆发
1、背景与条件
2、革命爆发
二、中华民国的成立
1、中华民国的成立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三、辛亥革命的结局
1、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2、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3、辛亥革命的失败
2、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革命的性质 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三、辛亥革命的结局
1、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2、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3、辛亥革命的失败
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帝国主义的支持
革命派软弱、缺乏实 力
立宪派等的拥护
对 清:逼宫退位
对革命派:迫孙中 山让位
依托:在军队中的影响
1911921年2年2月3月12,日袁,世清凯朝在最北后京一就位任皇临帝时宣大统 (总旁统立。者辛)亥下革诏命退的位胜,利封果建实君被主袁制世度凯结束。
1905月年8
B、地点:
日本东京
三民主义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E、主要领导人: 孙中山、黄兴
F、机关刊物: 《民报》
G、性质:
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H、意义:
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核心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推翻清政府统治
推翻君主专制,建 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解决土地问题
镇南关起义 1907年12月 孙中山.黄兴
萍浏醴 起义
黄花岗 起义
浙皖 起义
一、武昌起义——革命的酝酿与爆发
1、背景与条件
2、革命爆发
二、中华民国的成立
1、中华民国的成立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连战敬谒中山陵
百年历史,三次巨变,三大伟人。孙中 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实现了第一次巨变。
辛亥革命的概念
广义的辛亥革命是指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 派为推翻清王朝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全过 程
因武昌起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人们把武昌起义称为 狭义的辛亥革命
一、武昌起义——革命的酝酿与爆发
1、背景与条件
(8)革命条件:武汉成为革命的摇篮 (9)有利时机:四川保路运动使武汉兵力空虚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1、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 2、根本目的:维护统治 3、直接目的:平内乱、消外患、固皇位 4、客观影响: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
条件(经济、阶级)
同盟会的建立及意义
A、时间:
1、辛亥革命的背景与条件
2、爆发: (1)时间:
1911年10月10日
(2)主力: (3)结果:
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
攻克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 改号中华民国
(4)影响:
全国十几个省区相继宣布独立; 清王朝统治土崩瓦解。
一、武昌起义——革命的酝酿与爆发
1、背景与条件
2、革命爆发
二、中华民国的成立
1、中华民国的成立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自由平等
5、实行责任内阁制
三权分立
(2)性质: 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3)目的: 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 (4)意义: 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一、武昌起义——革命的酝酿与爆发
1、背景与条件
2、革命爆发
二、中华民国的成立
1、中华民国的成立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钦 定 宪 法 大 纲
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 国,万世一系,永永尊 戴;君上神圣尊严,不 可侵犯。 ——《钦定宪法大纲》 1908年
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 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 属于国民全体。 ——《中华民国临时约 法》1912年
中 华 民 国 临 时 约 法
国
晚清基层政权的掌控者:乡绅
民《 国民 基国 层双 的流 选县 举志 自》 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