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112例的观察与护理

反复刺激呼吸道, 定时 翻身拍背。若 患者 清醒 , 给予 超声雾 可
化吸人 , 湿化气道 , 日2 , 每 次 连续 3 , 天 鼻饲患者 防止食物 返
流入呼吸道 , 鼻饲后 0 5h内抬高床头 3 。 . 0 左右。 2 24 消化 道护理 .. 术后 3d仍 昏迷不能进食者 , 给予 留置 胃管鼻饲高热量流质饮 食 , 鼻饲 前抽取 胃内容物 观察颜 色和 性质。因应激性溃疡是脑 出血 急性 期常见并发症。因为脑出
高血压病史 , 经头颅 C T明确诊 断。采 用高倍显微镜 下微 创脑 内血肿清除术 、 侧脑室外引流术 。本组病例死亡 1 , 6例 死亡率
为 1.% 。6个月后随访 , 42 生活能 自理 6 2例。
2 护理
食, 停用皮质激 素 , 予 胃黏膜 保护剂 如奥美拉 唑 、 托拉唑 给 泮
展针对性的心理指 导。首先护理 人员要 态度端 正 , 给患 者以
失, 脱水剂应用 , 手术麻醉插管 刺激 , 导致分泌 物增 多或粘稠 ,
应及时吸痰 , 时要严 格无菌操 作 , 吸痰 吸痰动 作要轻柔 , 避免
染性高热。高热可使 病情加 重危 及生命 , 理上要 给予足够 护 的重视。中枢 眭高热 为下 丘脑体温 调节 中枢 受 累所致 , 体温
22 2 引流管护理 ..
保持 引流管 通 畅, 防止 折 曲 、 受压 和滑
超过 3 9℃ 一 0℃ , 4 药物降温效果不佳 , 主要靠物理 降温 、 眠 冬
1 2h — 观察 1 , 次 以后根据病情 而定 。高血压脑 出血患者无创 血压监护 , 使血压维持在 2 2. /2—1. P 0~ 13 1 33k a为宜 。绝对
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进展

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进展高血压脑出血是指由于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血压引起的脑内动脉破裂出血的疾病,是脑血管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类型,具有病情严重、病死率高的特点。
随着微创手术技术的发展,微创血肿清除术逐渐成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一种重要方法。
本文旨在综述微创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中的临床研究进展。
微创血肿清除术是一种局部减压和降低颅内压的手术方法,通过钻孔或切口进入颅腔,将血肿内的积血逐渐清除,减轻颅内压力,并排除血肿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
与传统开颅手术相比,微创血肿清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微创血肿清除术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研究结果显示,微创血肿清除术能够有效地清除血肿,减少颅腔内压力,改善脑灌注,缓解颅内压过高的局部和全身症状。
一项针对28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研究显示,微创血肿清除术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开颅手术组,且恢复期疾病评分也较好,表明微创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微创血肿清除术还可以应用于高龄、合并症患者以及急性期患者。
一项针对高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研究表明,与传统开颅手术相比,微创血肿清除术能够降低手术创伤,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微创血肿清除术还可以配合药物治疗,如纠正血压异常、抗凝治疗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微创血肿清除术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术中操作技巧对手术效果起着重要作用,需要经验丰富的手术医生来进行操作。
血肿清除的彻底性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血肿的大小、位置等来决定,术前明确手术指征十分重要。
微创手术后的康复治疗也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需要患者和医护人员共同努力。
高血压脑出血的微创手术治疗课件

2.许某 男 47岁
3.赵某 30岁 男性,昏睡
• 医乃仁术,好自为之 • 青年医生不要局限于专业的束缚,要广泛涉猎多 科室知识,不单单是医学知识,要学会社会。心 理。医学模式的思维 • 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惜架上药生尘 • 希望所有医者都始终如一的怀着仁慈之心,尽我 们的全力解除每个患者的痛苦,更希望社会更加 理解医生这个职业,我们不是天使,天使不食人 间烟火,我们是行者,是苦行僧,为了理想与誓 言在一直前行!
• m线:耳眦线 内眦与外耳孔中点的连线
二:手术步骤:
• • • • • • • • • 1麻醉• 2体位 •3依据定位选择穿刺点以及方向• 4透皮器切开皮肤 •5钻颅,扩孔• 6刺破硬膜 •7置管引流• 8固定 •9依据复查ct结果决定是否应用尿激酶
三:手术时机的选择
• • • • 出血6小时内尽量不做 12小时后可以做 24小时后应该做 有时候不得不做(脑疝,体质差,病情复 杂危重为抢救而行)
• 2.如果入院ct不是标准基线的怎么办呢 • 我们就要对图像做整理,要选出标志性的 层面,因为人脑相当于球体,横切球体时 中心部分相对恒定,这就是我们所需要的 层面
我们掌握了基础知识后,就是如何 把ct信息反应到体表上
• 以上两张图像的结合就是我们需要做的, (要对颅脑立体与平面的结合有一个充分 的认识): • OD线:正中线 • OC线:血肿最大层面平行基线(相当于血 肿最大层面)
高血压脑出血的微创手术治疗
概述
• 高血压脑出血(俗称脑溢血,也称脑中风),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 实质内的出血,是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的疾病。随着社会 的进步,城市化、生活节奏的加快,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其死亡率随 着出血部位的不同也有所差别(约50%左右),致残率几乎达90%以 上,严重影响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脑 出血患者的死亡率与致残率一直是神经外科专业研究的重点。临床上 常见的脑出血,出血部位可位于脑实质、脑室和蛛网膜下腔等。外科 手术的微创化一直是外科发展的方向和趋势。针对传统脑出血治疗的 种种弊端,我科利用微创钻颅器械应用于临床,其优点在于有效、快 速、微创、经济、安全,出血量少,再出血和颅内感染的发生率低, 术后意识、肢体活动恢复快等优点。同时针对不同部位的出血、不同 的血肿形态和不同的出血量,微创手术后尿激酶局部应用的量、应用 的速度和应用的间隔进行了标准化和个体化
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PPT课件

-
微创引流术—双侧入路
A 术 前 ( 岁 )
-
91
微创引流术—双侧入路
A 术 后 小 时 ( 岁 )
- 24
91
微创引流术—双侧入路
A 术 后 复 查 ( 岁 )
-
91
微创引流术—额颞部双入路
术 前
B-
B-
微创引流术—额颞部双入路
术 后
额颞部双侧手术入路:对于病情危重、血肿量大、占位效应
明显,需要紧急抢救患者生命的,我们往往“双管齐下”。
术 前
B-
B-
微创引流术—额部入路
术 后
额部手术入路:对血肿呈类圆形或椭圆形,位置 偏于额部者,我们采用额部入路。
微创引流术—颞部入路
术 前
A-
微创引流术—颞部入路
术 后
A-
微创引流术—颞部入路
B 术 前
-
微创引流术—颞部入路
B 术 后
颞部入路:对于血肿位置偏后,基底较宽,额部入路路
径较远者,我们采用颞部入路。
A-
脑出血开颅术前
术 前 2014-01-04 15:40
A-
脑出血开颅术后
术 后 2014-01-06 08:19
A-
基底节脑出血开颅术前
术 前 2014-04-03
术 后 2014-04-04 08:13
小骨窗开颅术前
术 前
A-
小骨窗开颅术后
术 后
脑出血的微创手术治疗
目前,我们主张超早期或早期手术,一般应在24小 时内完成手术。因发病6小时内,手术易发生再出血, 一般在发病6小时后就可以手术,且6-12小时内进行 微创术是最佳时间,对入院时病情危重或患肢瘫痪 较重的患者,为抢救生命或降低伤残程度,也可选 择在发病6小时以内进行微创手术。在发病24小时后 进行手术者,虽然可以缩短病程,但神经功能缺损 较重,预后较差。因此,我们多在脑出血发病后624小时进行手术。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摘要】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是一种新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
本文对该术式的临床效果进行了研究和评价。
在术前评估方面,患者需接受临床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以确定手术的可行性。
手术操作技术精湛,能够准确清除血肿,保护周围组织。
术后并发症较少,患者康复快速。
临床效果评价显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具有明显的优势,疗效显著。
长期随访结果显示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神经功能得到良好的恢复。
未来,还可以进一步研究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范围和优化技术细节,以提高手术效果。
通过本研究,展望未来微创技术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广泛应用。
【关键词】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效果、手术评估、并发症、长期随访、优势、未来研究、治疗效果、患者康复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通常发生在高血压长期不合理控制的患者中。
这种情况下,脑血管壁的损伤和血管痉挛导致的血压急剧升高,最终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
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带来了严重威胁。
本研究旨在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
1.2 目的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常常导致患者出现昏迷、偏瘫等严重后果。
目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有限,传统的手术治疗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
本研究旨在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的临床效果,评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提供更为有效的治疗选择。
通过对术前评估、手术操作技术的优化,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处理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旨在总结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的优势和不足,为进一步完善该治疗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本研究,希望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详实的临床数据支持,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方法。
gcs评分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术护理中的应用

gcs评分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术护理中的应用高血压脑出血是急性脑卒中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
传统开颅手术有着高风险和复杂程度的问题,因此微创清除术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
GCS评分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术护理中的应用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主要探讨GCS评分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术护理中的具体应用。
一、高血压脑出血的病情分析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生与高血压及其合并症密切相关,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该病是由于脑动脉破裂引起的颅内出血,导致局部脑组织受到严重损伤,患者可能出现头痛、呕吐、意识不清、颅内压增高、脑积水等症状。
二、微创清除术的特点和优势传统的开颅手术需要切开头皮,骨钻开颅骨和牵拉脑组织,对患者的创伤和风险都有较高水平。
微创清除术则可以通过针孔或切口,使用专业设备清除脑出血或脑积水,创伤小,恢复快,同时也避免了开颅手术中牵拉脑组织的问题,从而减少了手术的风险。
三、GCS评分的应用GCS评分是一种用于评估意识状态的工具,包括眼睛反应、语言表达和运动反应三个方面。
该评分系统以15分为最高分,评分越高,意识状态越好。
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术护理中,GCS评分有以下应用:1、评估患者意识状态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术前和术后,通过GCS评分可以对患者的意识状态进行评估。
术前评估可以作为手术方案制定的重要参考,同时术后GCS评分也可以提供患者术后治疗和护理的指导。
2、监测患者术后恢复情况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术虽然风险相对较低,但是术后恢复仍然需要时间。
通过GCS评分监测患者术后意识状态的变化,可以及时发现术后并发症,及时调整治疗和护理计划。
3、指导患者术后护理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术后,患者需要进行长时间的康复和护理工作。
GCS评分可以帮助护理人员对术后患者的状态进行及时评估和记录,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和护理方案。
同时也可以随时观察患者的状态变化,进行必要的调整工作。
四、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术护理中,GCS评分是一种重要的评估工具。
微创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58例临床观察

4 9 78
微创 术治 疗重 症 高血 压脑 出血5 例 临床 观 察 8
张国栋 ,石建军 ( 陕西省宝鸡市 中医院神经 内科 ,陕西 宝鸡 7 1 0 ) 2 0 1
[ 要】目的 :通 过颅 内血 肿微 创 术治 疗重 症高 血 压脑 出血 ,探讨 颅 内血 肿微 创清 除治 疗术 的临床 效果 。方 法 :回顾分 析5 例采 用 摘 8 微 创治 疗 的颅 内血 肿 ,在 头颅 C 的指 导 下 ,根据 患者 病 情采 用单 、双 针 血肿 穿刺 或侧 脑 室穿 刺 。结 果 :恢 复 良好 1例 ( 91% ),好 T 8 3. 3 转 2例 ( 21% ),无 效 4 ( . % ),死 亡 1例 ( 0 8 )。 结论 :颅 内血 肿 微创 治疗 操作 简 单易 行 、手术 时 间短 、适 应证 宽 、手 4 5. 7 例 86 9 2 2. % 6
手 术创 伤 大 、时 间长 、失 血 多 ,需 经 全身 麻 醉 ,手 术 创 伤 大 死
3 讨论
在 我 国脑 出血发 病 率 高 ,每年 为 5 0~8/0 ,死亡 率 高 , 01万
内科 保 守 治 疗 死 亡 率 达 5 % ~7 % ,外 科 开 颅 手 术 治 疗 死 亡率 0 0
宜 在发病 6 8h ~4 内进行 为宜 。有 研究 证 明 ,高血压 脑 出血在 最初 数 小时 内血肿 迅 速增 大 ,8 2 脑水 肿进 行性 加 重 ,出现周 围脑 ~4 h
1 资料与方法
1 一 般 资 料 :5 例 脑 出血 患 者 中 ,男 3 例 ,女 2 例 ;年 龄 . 1 8 2 6 3 8~8 岁 ,平 均 6 岁 。所 有 患 者 既 往 均有 高血 压 病 史 ,经 头 部 2 1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目的对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间收治的8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及对照组42例。
观察组采取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10%,观察组总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要短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要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共出现并发症3例(7.14%),对照组共出现并发症9例(21.4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较好,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the minimally invasive intracranial hematoma removal technique in treatment of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Methods Convenient selection 84 cases of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from May 2013 to May 2015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42 cases of observational group and 42 cases of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inimally invasive intracranial hematoma removal technique,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hematoma by craniotomy,compared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observational group was 97.62%,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control group was 88.10%,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observationa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0.05);The operation time of the observational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amount of bleeding during the operation was less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There were 3 cases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al group,and 9cases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complication rate of observational group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具有可比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发表时间:2015-07-02T13:32:25.187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8期供稿作者:任建国
[导读] 高血压脑出血是我国老年人常见多发病之一,常造成患者严重功能障碍,甚至死亡。
任建国
(湖北省黄石市第四医院 435006)
【中图分类号】R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8-0147-02 高血压脑出血是我国老年人常见多发病之一,常造成患者严重功能障碍,甚至死亡。
目前手术治疗方式多种多样,手术效果也有较大差异,我院自2006—2014年共对8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微创钻颅血肿碎吸术,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86例男性60例,女性26例,年龄38—82a,平均64.2a。
均有高血压病史,入院时血压均明显增高。
1.2 病情分级
按临床常用高血压脑出血五级分类法[1]标准对患者病情分级,Ⅰ级10例、Ⅱ级38例、Ⅲ25例、Ⅳ16例。
入院时GCS评分9~12分32例,6~8分46例,4~5分8例。
1.3 出血部位及出血量
基底节区78例,丘脑6例,皮层下2例,其中血肿破入脑室者18例。
出血量[2]按多田公式(∏⁄6LS×层面数=血肿量ml)计算,平均出血量30~80ml74例,80ml12例。
1.4 手术材料及方法
手术材料采用北京万福特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针径3mm,针长3cm、5cm二种型号,根据血肿部位深浅选用不同型号)。
手术方法:本组病例均采用CT扫描定位。
局麻后在最接近血肿的脑非功能区,直接钻颅穿刺血肿。
对血肿破入脑室患者同时行脑室外引流术。
昏迷有呕吐误吸、呼吸道内有较多分泌物患者术后常规行气管切开术。
术中采取振荡手法首次抽吸液态血肿30%~50%,术后常规应用尿激酶1~2万U+生理盐水5ml胭肿腔灌注并夹管4h后开放引流,2~3万/d,置管时间5~10d,每日引流管接口及穿刺部位消毒1次,根据病情动态复查头颅CT,病情好转血肿大部分引流干净,破入脑室者待脑室引流管引流液清亮,夹管24h 无异常后拔出引流管,缝后瘘口,并尽早行高压氧舱治疗。
2.结果
接ADL(日常生活能力)⑵评价疗效Ⅰ级,完全恢复日常生活能力20例,Ⅱ级部分恢复可独立生活38例,Ⅲ级需人帮助扶拐可行走12例,Ⅳ级卧床但意识清楚10例,Ⅴ级植物生存2例,死亡4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3例,基底节血肿出血破入脑室,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1例)。
3.讨论
3.1 ①发病机理[3]
长期高血压引起脑动脉尤其是脑内穿通动脉的玻脑样或纤维样变性,形成局灶性缺血坏死和⁄或微小动脉瘤,血压骤升时可引起血管坏裂处漏血或微小动脉瘤破裂形成脑出血。
脑出血一方面使出血部位的脑组织遭受直接破坏,大的血肿尚压迫其周围脑组织导致局部微血管缺血,痉挛性梗阻和坏死;另一方面血肿分解产物的毒性作用使血肿周围脑组织由近及远发生水肿变性、出血、坏死,并进一步影响脑功能活动。
血肿本身的占位效应及其周围脑水肿,脑血液循环障碍结果导致颅内压增高,严重者甚至发生脑疝和继发性脑干功能损害[3]。
3.2 手术优点
①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采用钻一体化设计,具有硬通道技术,不切割神经,颅骨自锁固定技术,具有专用血肿针型血肿粉刺器,便于术后注药及灌注引流,管腔不易堵塞;②手术创伤小,术中患者仅受一次性直径约3mm点状穿刺损伤,时间短无出血,20~30mm即可完成,手术中无出血,避免了全麻开颅手术费时长,创伤大,术中失血多部分高龄严重心肺疾病患者不能耐受手术麻醉的缺点;③术后可根据病情选用药物注射,持续灌洗引流处理残留血种;④由于避免了大切口,去骨瓣的缺点,便于术手患者护理,基本无伤口感染,也避免了由于患者躁动,颅压变化大,及局部脑组织受压移位引起继发性出血。
3.3 缺点
对活动性脑出血,血肿位于侧裂血管附近,出血原因为动静脉畸型或动脉瘤破裂引起。
此外,血管淀粉样变性引起的出血,由于血肿与脑组织混杂,不易引流,需慎用该方法。
3.4 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效果因素较多[4]
术后相关病症的处理也十分重要①ICU动态监测血压、脉搏、呼吸及血氧饱和度,严密调控血压,避免血压过高再出血及血压过低脑灌注不足;②降低颅内压,控制体温减少氧耗;③控制血糖,维持水电角质平衡;④防止脑血管痉挛;⑤预防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的发生;⑥防止上消化道大出血;⑦加强营养支持治疗。
【参考文献】
[1]吴承远,刘玉光.临床神经外科学〔M〕.第1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530.
[2]金虎,曹作为,等.重型高血压脑出血超早期手术治疗〔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3,8⑴:61—62.
[3]李义召,张东君,等主编.脑血管病治疗学〔M〕.第1版.山东大学出版社,1998:39—40.
[4]焦保华.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后疗效的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1999,4⑴: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