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_原子的构成 完整版课件PPT

合集下载

原子的结构ppt课件

原子的结构ppt课件
13.关于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A. 离子带电,所以不能直接构成物质B. 氯离子的质子数比电子数多1个C. 离子是带电粒子,所有带电粒子一定是离子D. 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原子核不发生变化
14.下列关于、 两种粒子的判断,正确的是( )
C
①核电荷数相同 ②核外电子数相等比 稳定 ④质量几乎相等⑤质子数相等A. ①③⑤ B. ②④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A
B
C
11.下图形象地表示了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B
A. 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B. 钠原子与钠离子都不显电性C. 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形成氯离子D. 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12.某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D
A. 若 ,则该粒子是阴离子B. 若 ,则该粒子是原子C. 若 ,则该粒子是阳离子D. 若 ,则该粒子是由一个原子得到2个电子形成的
5、相同的原子层结构化学性质相似相同的原子层结构:
化学性质相似:
电子层数相同,切每层上电子数相等
条件:最外层电子数认为最终的结果是( )A.Na原子与Cl原子都无法构成相对稳定结构B.Na原子与Cl原子都构成了相对稳定结构C.Na原子与Cl原子只有一方构成了相对稳定结构
小练习:试着写出下面的离子示意图代表什么
Al3+
S2-
5、离子符号的意义
Al3+
3Al3+
表示一个铝离子
表示3个铝离子
表示一个铝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
6、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由离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由离子保存
如:NaCl由Na+和Cl-构成,所以化学性质由 Na+和Cl-保持。

原子的结构完整版PPT课件

原子的结构完整版PPT课件

工业领域应用
放射性同位素可用于材料 检测、无损探伤、辐射加 工等。
其他领域应用
放射性同位素还可用于科 学研究、环境保护、农业 生产等领域。
放射性同位素对环境影响及安全防护措施
对环境影响
放射性同位素衰变产生的射线会对环境和生物体造成危害,如污 染空气、水源和土壤等。
安全防护措施
为了保障人类和环境安全,需要采取一系列安全防护措施,如合 理选址、屏蔽防护、废物处理等。
放射性同位素概念及来源
放射性同位素定义
01
具有相同原子序数但质量数不同的同位素,能自发地放出射线
并转变为另一种元素。
放射性同位素来源
02
天然放射性元素和人工合成放射性元素。
放射性同位素衰变类型
03
α衰变、β衰变和γ衰变。
放射性同位素在医学、工业等领域应用
医学领域应用
放射性同位素可用于诊断 和治疗疾病,如放射性碘 治疗甲状腺疾病、PET扫 描等。
过渡元素位于周期表中间部分, 包括3~12列的元素。它们具有 多种氧化态和丰富的化学性质, 是构成众多合金和催化剂的重要
成分。
稀有气体元素
稀有气体元素位于周期表的最右 侧,它们具有稳定的8电子构型 (氦为2电子构型),化学性质 极不活泼,一般不易与其他物质
发生化学反应。
04
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 力
化学键类型及特点
分子间作用力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
分子间作用力主要影响物质的熔点、沸点、密度、硬度等物理性质。一般来说,分子间作用力越强,物质的熔点 、沸点越高,密度越大,硬度也越大。例如,氢键的存在使得水的熔沸点异常高,范德华力则主要影响由分子构 成的物质的物理性质。
05
原子光谱与能级跃迁

原子的构成PPT课件(30)

原子的构成PPT课件(30)
课题2 原子的构成
原子的构成示意图
一、原子的结构
质子(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原子核

(居于原子中心)

(带正电) 中子(不带电)

显 电 性
电子 (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原子核外)
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叫核电荷数
对于原子来说: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观察表格
原子种类 氢 碳 氧 钠 氯 铁
标准碳原子质量的1/12
注意点:
1 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是一个比值 2 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略去不写)
找规律: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与该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的关系
原子种类
氢 碳 氧 钠 氯 铁
质子数
1 6 8 11 17 26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0
1
6
6
8
8
12
11
18
17
30
26
相对原子质量 (近似值)
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原子的质量绝大部分集中在原子核上,核外 电子的质量忽略不计
归纳: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 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绕核 作高速运动的电子构成的;原子核 在原子中只占很小的体积,但集 中了原子的绝大部分的质量;原 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的数, 它们数量相同电性相反,所以原 子不带电
二、相对原子质量
4、阳离子:带正电荷的原子叫做阳离子。 如: H+ 、Na+、 Mg2+ 、Al3+
氯化钠的形成
Na
Cl
Na+
Cl-
NaCl
化学反应中的离子:
NaCl
元素的性质与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原子的构成PPT

原子的构成PPT

练习
1、碳的相对原子质量(B )
2、查A、找1钠2、g 镁B、、1铝2、硫C相1对.6的7×原1子0质26 量㎏(四D位1有12效数字)
钠:22.99 镁:24.31 铝:26.98 硫:32.07
3、相同质量的钠、镁、铝哪种金属的原子个数最多?哪 个最少?
钠最多,铝最少.
4、我国著名的化学家张青莲教授,测定核电荷数 为49的铟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为115,则铟的
一个碳原子质量
1 x 12 =
1.993 x10-26 Kg
1.67x10 -27 kg 相对质量为1
一个氢原子质量
为 1.66x10-27kg 相当于
因此,相对质量为1
一个氧原子质量
为 2.657x10-26 kg 有16个 为
因此相对质量为16
构成原子的各种粒子的质量和 相对质量
粒子种类
质量
-1 1836
观察表格(表4-2 ) ,思考下列问题
原子种类 氢 碳 氧 钠 氯
质子数
1 6 8 11 17
中子数
0 6 8 12 18
核外电子数
1 6 8 11 17
核电荷数
1 6 8 11 17
1、不同种原子之间有哪些区别? 不同原子的质子数、电子数不同。
2、所有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吗? 氢原子的中子数为0,因此,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
分子是(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 )的最小微粒 原子是(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 再分
原子虽小,却还 有原子核,那么, 原子的结构到底
怎样?
原我 子国 弹成 的功 图爆 片炸
第 一 颗
讨论题:
▪ 1、原子是一个实心球体吗? ▪ 2、原子若能分,分成哪两个部分? ▪ 3、原子是由哪些粒子构成?不同粒子有

《原子的构成》课件

《原子的构成》课件

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 于其原子的电子排布 ,特别是最外层的电 子数。
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 称为同位素,它们的 核内质子数相同但中 子数不同。
05
原子与化学反应
化学键的本质
共价键
原子之间通过共享电子形成的化 学键,决定了化合物的性质和稳
定性。
离子键
原子之间通过电子转移形成的化 学键,决定了离子化合物的性质
原子核的半径约为整个原子半 径的几千分之一,但集中了几
乎所有的原子质量。
电子
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其数量与质子数相等,以维持整 个原子的电中性。
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因为电子的得失和共享 决定了元素的化学键合。
电子的运动速度极快,其轨道是不确定的,通过量子力 学描述其运动状态。
电子在原子中的排布遵循能量最低原理和泡利不相容原 理。
如塑料、橡胶和纤维。
陶瓷材料
03
通过控制原子在晶体中的排列,可以制造出各种陶瓷材料,如
耐高温、高硬度的陶瓷刀具。
在能源领域的应用
核能
原子核分裂和聚变过程中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可用于发电和制造 核武器。
太阳能电池
利用光电效应将光能转化为电能,主要材料是硅原子。
燃料电池
通过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其中的燃料(如氢气)由原 子组成。

金属键
金属原子之间通过自由电子形成 的化学键,决定了金属材料的物
理和化学性质。
化学反应的实质
电子转移
化学反应中,原子之间的电子转移导致物质的结 构发生变化。
原子重组
化学反应中,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物质。
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表现为反应 热或光等。
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

原子结构ppt课件

原子结构ppt课件
原子不带电的原因:
表3-1 几种原子的构成
原子序数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1

1
0
1
6

6
6
6
8

8
8
8
11

11
12
11
17

17
18
17
①不是所有原子都有中子;②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原子序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③原子种类由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氢、氘、氚)④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原 子
(带正电)
(不带电)
(带负电)
(带正电)
(不带电)
讨论:原子中存在着带电的粒子,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一、原子的构成
由于原子核内质子所带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所带 负电荷数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不显电性。 可见,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核电荷数)就等于 核内质子数,也等于核外电子数。
原子中存在着带电的粒子,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能量低能来自高离核近离核远
(用圆圈表示)
(用“+”和数字表示)
(用弧线表示)
(用弧线上的数字表示)
第一层
第二层(最外层)
原子结构示意图:
(最外层电子数)
K层
L层
第一周期
第二周期
第三周期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①第一层最多排2个电子,第二层最多排8个电子;②最外层最多排8个电子(如果只有一层,最多排2个)③排满第一层,再排第二层,以此类推;④每个电子层最多排2n2个电子,次外层不超过18个电子
观察表格,得出什么规律?

原子的构成ppt课件

原子的构成ppt课件

科学模型在科学
18.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相等数量的镁原子、铝原子,其质量比为
有的镁、铝原子的个数比为
8∶9 ;等质量的金属镁、铝含
9∶8 。
(2) 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akg,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6,已知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为24,则一个镁原子的质量为 1.5a kg。
(3) 已知某原子的实际质量为akg,相对原子质量为m,另一种原子的实际质量为
D. 分子、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
8. (2022·重庆江津期中)一个甲原子的质量为akg,其相对原子质量为64,乙的相
对原子质量为32,则一个乙原子的质量为(
A.

2
B. 2akg
C.

kg
2
C )
D. 32kg
9. 分子、原子与物质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1) 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多种,有些物质由
质由
D. 原子呈电中性是因为原子中不含带电的粒子
3. (2023·保定竞秀期中)科学家研发出用铝镓合金制备氢气的新工艺。镓原子的质
子数为31,中子数为39。镓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 31
B. 39
C. 70
A )
D. 101
4. (2022·青岛质检)考古学家对有关遗址出土文物用测定其中碳14的含量来推测其
B. 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原子质量与一种碳原子质量的比值
C. 原子的实际质量越大,相对原子质量就越大
D. 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g”
15. 如图所示为某原子结构模型的示意图,其中a、b、c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
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 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 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子质量为:
A M/12
=
12A M
课堂练习
学完本课我知道了
1.原子的构成:
核外电子:每个带1单位负电荷
原子
质子:每个带1单位正电荷
原子核
中子:不显电性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2.Ar: 以1个C—12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 它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
相对原子质量Ar=质子数+中子数
体积占原子体积的几
千亿分之一。
观察原子构成的示
意图,你能得到什么
核外电子绕核作
信息?
高速无规则运动。
质子、中子、电子的电性和电量怎样?
1个质子带一个 单位正电荷
中子不带电
在原子中: 质子数=电子数
1个电子带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单位负电荷
原子种类 质子数

1

6

8

11

17
中子数
0 6 8 12 18
电子数
+11
-
-
--
氯原子
-
-- -
-
+17
-
--
-
-
-
--
--
钠离子
氯离子
--
-
--
+11
--
-
--
质子数= 11 > 电子数= 10
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Na+
-
-
-
--
--
-
-
+17
-
---
-
-
-
-
质子数= 17 <电子数==18
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Cl-
静电作用形成化合物
-
-
--
-
--
-
--
--
-
+11
1 6 8 11 17
讨论: 通过此 表,可 以获得 哪些信 息?
1.不同种类原子具有不同的质子数 2.原子中 质子数=核电荷数=电子数
3.质子数≥1,中子数≥0,不是所有原子的原 子核内都有中子(例氢原子中没有中子) 4.质子数与中子数不一定相等
• 思考:原子是否带电?为什么?
不带电,因为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每一
原子核 电子层 最外层电子数
核电荷数
2.核外电子分层排布规律:
A.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排 满第一层才能排第二层,排满第二层才排第三 层.
B.第一层最多可排2个电子
C.第二层上最多可排8个电子
D.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第一层为最外层时, 不超过2 个)
你会确定氧原子每层上的电子数吗?
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每一个电子带一个 单位的负电荷,中子不带电,因此原子中的正电 荷数与负电荷数相等,电性相反,正负互相抵消, 所以原子不带电(不显电性或呈电中性)
推断下列有关的“数”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电子数 分子种类
H
10 1
H2
质子数 中子数 电子数
2
0
2
C
66 6
O2
16 16 16
氢的相对原子质量= 1×1.67×10-27Kg =1
1.67×10-27Kg
碳的相对原子质量= 12×1.67×10-27Kg =12
1.67×10-27Kg
氧的相对原子质量= 16×1.67×10-27Kg =16
1.67×10-27Kg
即:若一个R原子的实际质量为A,一个
碳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则该原子的相对
表示两个镁离子
二、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 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值, 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
一个碳原子的质量≈ 12×1.67×10-27Kg
标准=
1 12
×12×1.67×10-27Kg
≈ 1.67×10-27Kg
氢原子质量
氢的相对原子质量= 1 1×1.67×10-27Kg = 1.67×10-27Kg 标准
-
--
-
-
--
-
-
质子数=电子数=17
不带电
Cl
钠原子
-
--
-
-
-
+11
-
-
--
氯原子
--
--
--
-
+17 - - -
---
-
钠原子
---
-
+11
-
-
--
氯原子
-
--
--
--
+17
-
--
-
-
--
-
-
钠原子
-- - +11 - -
--
氯原子
-
---
-
- +17
-
-
--
-- -
-
-
钠原子
---
-
练习:画出以下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C
1、He Ne Ar 2、C S Cl 3、Na Mg Al
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4个,易失去电子; 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4个,易得到电子; 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He为2个)。
(稳定结构)
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最外层电子数 得失电子的情况
金属 元素
一般少于4个
易失去最外层电子而达稳定 结构(化学性质活泼)
非金属 一般等于或多 易得到电子而达稳定结构
元素 于4个
(化学性质活泼)
稀有气 8个(氦为2个) 不易失去也不易得到电子(
体元素
稳定结构)(化学性质稳定)
【结论】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
结构 决定 性质
三、离子的形成
思考:为什么会形成离子
N
77
7
CO2
22 22 22
O
88 8
CH4
10 6 10
Na
11 12 11
H2O
10 8 10
Al
13 14 13
H2O2
18 16 18
Cl
17 18 17
Al2O3
50 52
50
• 原子的结构
复习
电子在核外的空间里做高 速的运动。它们会相互碰 撞打架吗?电子在核外的 排布会有什么特点?
原子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热水一中:王国云
1.如何描述物质的组成?【以水为例】 2.什么是分子、原子?二者的区别是什么?
3.分子、原子有哪些特点?如何证明? 4.如何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的实质及联系?
一、原子的构成:
原子
质子 原子核 中子 核外电子
原子核半径小于
原子半径的万分之一
-
+17
--
-
-
---
--
-
-
-
-
NaCl
四、小结:离子的形成
1、离子 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2、离子分类
阴离子 (电子数>质子数) 阳离子 (电子数<质子数)
3、离子的表示——离子符号

X
离子带正或负电
离子所带电荷数(得失电子 数;当n=1时略去不写 )
离子符号的意义(数字2的意义)
表示每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 2Mg2+ 的正电荷
1、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 2、离子的分类: (1)阳离子:带正电的离子叫阳离子 (2)阴离子:带负电的离子叫阴离子 思考:阳离子中,质子数大还是电子 数大?为什么?阴离子呢?它们与其 所带的电荷有什么关系?
钠原子
----
-
+11
-
-
--
质子数=电子数=11
不带电
Na
氯原子
-
--
--
--
+17
原子核
质子 中子
核外电子
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示意图
二、核外电子的排布
1、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电子层:1 2 3 4 5 6 7
离核:近

能量:低

能量低的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能量高的在 离核远的区域运动
想一想
能否用一个更简 明的图形来表示 原子的结构及原 子核外电子的排 布特点呢?
原子结构示意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