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诗的缘起及声韵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格律诗的缘起及声韵要求

杨斌

(二○○九年四月十一日培训班讲稿)

咱们的交流学习班第一讲由我来进行,想起个抛砖引玉作用。我想谈的主要内容是《格律诗的缘起及声韵要求》。为什么谈这个问题?因为诗的格律化是传统诗词走上高峰的一个表现,是传统诗词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后,锤炼出的一个规范化的经验总结。今天我们写诗,不一定非写格律诗,但诗的格律知识应该较好的把握,这既是学习古代传统诗词曲的佳作所必须的;同时也是写作词、曲所必须的。因为词曲总体比格律诗后出,都是基本格律化了的。某种意义上说,格律诗是齐言句的词,而词则是长短句的诗,而曲则是词的变种。我们许多诗友已经掌握了诗的格律,那我们就一起温习一下,有的诗友掌握还不够,那就贯一点耳音吧。

(一)

格律诗不是突然出现的,它有一个发展过程。所以今天我们想从头谈起,通过更好的了解格律诗产生发展的的脉络,便于更好的把握它。

中华传统诗词源远流长。远古尧舜时代据说就有不少民谣类的诗歌,其中流传下来的一首古朴的《击壤歌》就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出于周朝,汇集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五百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最初称《诗》,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十五《国风》,一百六十篇;大、小

《雅》一百零五篇;《周颂》、《商颂》、《鲁颂》四十篇。这些诗篇,就其原来性质而言,是歌曲的歌词。《史记〃孔子世家》说:“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十五《国风》就是十五个地方的土风歌谣。雅是“王畿”之乐,也就是周天子直接统治的地区,周人称之为“夏”,“雅”和“夏”古代通用。雅又有“正”的意思,当时把王畿之乐看作是正声。相对而言,就有“郑、卫淫声”。《颂》是专门用于宗庙祭祀的音乐。《毛诗序》说:“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诗经》比较传统的说法是原有三千多篇,是当时的官府陆续采风收集上来,又经过统一整理,否则从语音和形式上不可能那么整齐划一。到孔子时已经比较散乱了,又经孔子删削整理成305篇。当然也有人认为孔子之前三百篇就形成了。秦始皇焚书时诗经也被焚毁。到汉初有四家诗出现,即齐诗、鲁诗、韩诗和毛诗,据说前三种都是口授纪录的,被列为“官学”只有毛诗有古本,被认为是“私学”。但到南宋,其它亡佚,就剩毛诗一家了。

《诗经》之诗,本来一是在各种典礼仪上唱奏,二是娱乐,三是匡正时事。但到后来,《诗经》成了文化节教育中普遍使用的教材,学习《诗经》是提高贵族士子们文化素养的保证,它可以使人的语言高雅。特别在外交场合,《诗经》起到了一种“圣经”、“公理”的作用,被普遍的运用。这在《左传》中可以看的很清楚。《论语》记孔子的话说:“不学《诗》,无以言。”

《诗经》作为精湛的文学作品,二千多年来一直熠熠生光。不光是内容,它从形式上也成为中国传统诗词的“范模”。规定了诗之为诗:1、语句大体整齐;2、必须押韵;3、基本为偶句;4、节奏整齐。这几乎是后来传统诗词的共性,起了奠基的作用。从辞句技巧上看,《诗经》的诗具备:1、诗言诗语;2、有起有合;3、有声有色;4、重复

烘托。前三项传之后世,最后一点在后世的歌辞中仍有继承。

在创作体裁和手法上,它的“风、雅、颂,赋、比、兴”六义,一直为后世所继承发展。风者:警示、规劝世时;雅者:气度正大,杜绝油滑;颂者:赞美崇高,感恩造化。后世的诗词基本走的这个路子。“赋”,用朱熹《诗集传》的解释,是“敷陈其事而直言之”。“比”,用朱熹的解释,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诗经》中用比喻的地方很多,手法也富于变化。“赋”和“比”都是一切诗歌中最基本的表现手法,而“兴”则是《诗经》乃至中国诗歌中比较独特的手法。“兴”字的本义是“起”,也有人用作“起兴”的,用朱熹的解释,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可简言之为“由彼及此”。总括之,“赋者,直陈其事;比者,以彼状此;兴者,由彼及此,这三种手法为《诗经》的文学性抹上了亮丽的色彩。

举实例,诗经中第一篇“关关雎鸠”、及“桃之夭夭”就是“兴”,是“由彼及此”;而象“硕鼠”“氓”等则应该是“比”,也就是“阴喻”,是“由彼状此”;象“生民”、“绵”、“文王”等即是赋,史事类,敷陈较多。

《诗经》从内容整体上看有四个特点:1、以舒情诗为主;2、强烈反映现实;3、浓厚的政治道德色彩;4、克制的情感。这些都成为后世诗歌发展的方向。总之《诗经》以其延续时段长、搜集范围广而具备了后世诗的几乎所有特点。

到了战国时期,传统诗歌产生了一种变体,一般称做《楚辞》或“骚体”,因为它是以屈原的作品《离骚》为代表的。《楚辞》的实辞已在《诗经》四言的基础上达到了六言,有了很大进步。

汉魏晋是古体诗发展的时代。古体诗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古风,也称古诗。如汉高祖的《大风歌》,项羽的《垓下歌》,曹操的《短歌

行》,古诗十九首等;另一类是乐府歌辞,是汉武帝时设立乐府收集民间歌辞,配以音乐成为乐府歌辞。如《燕歌行》、《陌上桑》等。通过魏晋到南北朝,诗歌的发展向五言诗靠拢。这个时候值得一提的是汉武帝的“柏梁台诗”和魏文帝曹丕的《燕歌行》。这两首诗都是七言,都是每句押韵,有人认为“柏梁台诗”是伪造的,因为那时候还不可能出现标准的七言诗。所以曹丕的这首诗就是七言第一首了。这种诗因为每句押韵,读起来有点别扭。

南朝齐梁时期竟陵八友之沈约、谢朓、王融等永明体诗人又发明了“四声”学说,包括写诗中的“八病”,这就为近体诗的形成准备了条件。“四声”就是“平上去入”,以此来确定声韵,是永明体诗人的一大特点,这也是格律诗的发端。所谓“八病”,指作五言诗时,在运用四声方面所产生的毛病。1.平头:五言诗的第一、二字不能与第六、七字声调相同。2.上尾:第五字与第十字不能声调相同。3.蜂腰:指一句内第二字与第四字的声调不能相同;4.鹤膝:第五字与第十五字的声调不能相同。5.大韵:两句之内不能有与韵脚同韵部的字。6.小韵:两句各句之间不能有同属一个韵部的字。7.旁纽:指五言诗中两句各字不能同声母。8.正纽:五言诗两句内不能杂用声母、韵母相同的四声各字。很明显,按四声避八病所写的诗离格律诗就不远了。其中的第四后世避了一半,第七、八避的不严格。因此,一些人说,永明体已经使用了律句,尚不算是律诗。虽然后世对永明诗人多有批评,但在诗的发展上的贡献是相当大的。

到了唐初诗格句法也日趋规范化,并出现了一些诗格类书。终于在初唐的沈佺期、宋之问手里产生了完整的格律诗。并且把“四声”分为“平、仄”两部分,简化了韵律,却深化了声律,特别是完善了七言律诗。如果此前散乱的七言诗顶多还算是乐府歌辞的话,到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