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史纲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零.绪论
0.1 汉族概说
华夏诸族五六千年前生活在黄河中游一带的诸多民族或部落从旧石器时代进入新石器时代,历经母系和父系氏族公社。约在公元前3000年,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融合,兼容周边一些部落而形成一个较大的族体,后世看作“华夏族”的祖先。
前21世纪开始,夏、商、西周相继出现,华夏诸族从黄河流域发展到淮河、长江流域。西周已出现“华”、“夏”、“华夏”等族名,以别于蛮、夷、戎、狄。
春秋战国时期,“华贵夷贱”观念越来越强,华夏族内部的民族认同感不断增强。
秦汉时期,四百多年里社会相对稳定和统一,人口、政治、经济等得到较大发展,民族认同感进一步增强,为了区别于其他族群,“汉人”这一称呼出现。例:
①单于使贵人故汉人卫律说武,武不从,乃设以贵爵,重禄尊位,终不听。(刘向《新序》)
唐朝文献中出现“汉族”,例:
②禅师法讳慧昭,俗姓崔氏,其先汉族……(清·陆心源辑《唐文拾遗》)
此时期内,汉族人众虽然大大增加,但还是集中在黄河、淮河流域,其他地方汉人稀少。
六朝时期,“五胡乱华”,汉族人口大量南迁,进入长江和珠江流域,民族融合广泛发生。
唐代,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疆域大大扩展,汉族人向云南和中亚地区发展。
明清时期,大量汉族人向周边及境外迁徙,“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成为人口迁徙的代表性事件。
汉族
前身—华夏诸族
构成—诸多族群融合而成
发祥——黄河中下游
形成时间——汉朝
汉朝以来两千多年里,由于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优势,汉族先后融合了其他许多民族,或者说,其他许多少数民族全部或部分融入汉族之中,充实了汉族,使其越来越强大。
民族融合遗迹:
北方汉人带有较多的北方少数民族的遗传基因,身材相对高大,胡须较多;南方汉人带有较多的南方少数民族的遗传基因,身材较为瘦小,胡须较少;南北文化和语言也形成一定的差异。
0.2 汉语史概说
夏—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朝代,出土陶器上出现文字符号
商—产生较为成熟的文字甲骨文,汉语的基本要素已基本奠定。
周—金文,跟甲骨文在结构和词汇上都很接近;诸侯兼并,形成少数较大的方言;产生共同语:雅言(雅-正;雅-夏,中国之人)河南一带语音成为标准音
春秋战国—诸侯之间方言差别显著,交往和杂居又使共同语得以传播发展
秦—移民、戍边等措施促进共同语的传播;“书同文”政策促进书面语统一
汉—方言向共同语集中,广泛传习儒家经典促进共同语发展;洛阳语音保持标准音地位
魏晋南北朝—北方多民族杂居,汉语推广,洛阳语音继续充当标准音;南方方言受“北音”影响,更为复杂;移民聚居,时代习用祖先的语言(如客家话)
隋唐—古文运动继承发扬共同书面语,出现许多韵书和音义之书,促使汉语规范化和传播;
宋—语言上与唐朝大体相同,洛阳、开封语音被称作“中原雅音”
元明—共同语标准音仍为中原语音,谓之“正音”,北京语音谓之“北音”,二者相对。清—北京音逐渐接替中原音而成为汉族共同语的标准音
现代—国语和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0.3 研究汉语史的目的和方法
目的:
弄清不同历史时期语音、词汇、语法的基本面貌和特征,了解汉语的发展变化,探索发展原因,揭示发展规律。
研究方法:
1.归纳从许多语言事实中概括出一般原理
2.比较比较某些语言现象而得出一定的结论
3.统计对研究对象的数据进行搜集、整理、计算和分析
4.实证列举大量实例以证明某种语言现象存在
5.探源探明某种语言事实的起源及其演变,以了解其发展线索和规律
6.转换通过句型的变换来解释某一语言现象
7.推演利用一般存在的语言事实,推论出某种语言现象可能存在
0.4 研究汉语史的依据
1.历代保存下来的书面语言(经、史、子、集)
2.前人的研究成果(字、词、音韵)
3.外语借词和亲属语言
4.现代汉语方言
0.5 汉语发展史的分期
吕叔湘(二分)1. 古代(商—唐五代); 2. 近代(宋以后)
王力(四分)1. 上古公元三世纪以前(商周秦汉)2. 中古四—十二世纪(魏晋—宋) 3. 近代十三—十九世纪(元明清)4. 现代二十世纪(五四以后)
太田辰夫(五分)1.上古:(商—汉)2.中古:(魏晋南北朝)3.近古:(唐宋元明)4.近代:(清)5. 现代:(民国以降)
高本汉(瑞典著名汉学家,1889-1978)(五分):1.太古:《诗经》以前2.上古:《诗经》到东汉3.中古:六朝到唐4.近古:宋代5.老官话元明
向熹(四分):1.上古:商周秦汉(前18—3世纪)2.中古:六朝唐宋(4—12世纪)3.近代:元明清(13—20世纪)4.现代:“五四”以后
0.5 参考书推介
王力《汉语史稿》,(上、中、下),科学出版社,1957、1958.
向熹《简明汉语史》(上、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太田辰夫著,蒋绍愚、徐昌华译《中国语历史文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第一部分汉语语音史
第一章上古汉语语音系统
1.上古汉语声母系统
1.1 研究上古声母系统所依据的材料:
a. 中古声母比照中古韵书、韵图所归纳的声母
b. 形声字的声旁80%以上的汉字为形声字,其声旁可用来研究读音,如:非→匪、菲、排、徘
c. 异文同一个字的不同写法,如“匍匐”、“扶服”、“扶伏”、“蒲伏”。
d. 读若、读如如《说文•水部》:“沖、涌摇也,读若动。”
e. 声训(用音同或音近的字解释词义,探求事物得名之由。如《释名》:“邦,封也。”“马,武也。”
f. 现代方言、古代外语借词如:赣、湘方言中“无”读mào.
1.2 上古声母系统(28)中古声母系统(36)
1.唇音: 1.唇音:
帮滂并明重唇帮滂并明
轻唇非敷奉微
2.舌头音: 2.舌音:
端透定泥余来舌头端透定泥
舌上知彻澄娘
3.舌面音: 3.齿音:
章昌船书禅日齿头精清从心邪
4.齿音:正齿照穿床审禅
精清从心邪 4.牙音:见溪群疑
5.牙音: 5.喉音:晓匣影喻
见溪群疑
6.喉音: 6.半舌音:来
晓匣影7.半齿音:日
1.3 上古声母的特点
第一、古无轻唇音
钱大昕(清)首先提出,中古汉语有轻唇音(唇
齿音)“非、敷、奉、微”,上古没有。通过以下证明:
a.异文伏羲-庖羲、汾水-盆水、文水-门水
b.声训负,背也。房,旁也。望,茫也。
c.读若娓,顺也,读若媚。纷,读若豳。
d.直音负音佩。苻音蒲。繁音婆。
e.反切冯,皮并反。方,蒲郎反。便,方连切。
f.形声字“浦、匍、铺、捕”重唇,“辅、敷”轻唇。
“逼、楅、偪”重唇,“富、福、副”轻唇。
g.方言厦门话:方、飞、饭、妇、尾—b
芳、藩、帆、浮、缝—p
问、物、晚—m
第二、古无舌上音
徐用锡(清)提出,钱大昕详细论证,上古没有“知、彻、澄”三母。例证:
a.读若《说文》:冲读若动。《释文》:古读直如特,冲子犹童子也。
b.声训古音陟如得。《诗》“陟其高山”,郑玄笺:“陟,登也。”登、得声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