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考语文总复习鉴赏诗歌的形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是诗人运用诗化的语言反映社会现实生活表现出来 的思想感情、生活态度、个人理想、政治倾向等。本考点包括概括主旨,简析作品 的政治意义、思想意义、人生意义,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人生哲理和 艺术风格,指出局限性等。
纵观近几年新课标全国卷本考点的命题情况,具有以下方面的特点: 1.从命题的选材上来看,大都选取一些非名家的名篇。如 2010 年江总的《雨 雪曲》,2011 年周朴的《春日秦国怀古》。 2.从命题的形式上来看,大都设置两道简答题,第一道简答题为 3 分,第二 道题为 4 分。 3.从命题的考查角度来看,这两道小题,基本上涵盖了考纲对诗歌鉴赏规定 的各个方面。
【答案】 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 造访、无人洒扫的隐居生活,(步骤一)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情怀。(意 思对即可)(步骤二)
【技法指津】 (一)解题方法 1.借助意象、重要词语或典故,运用想象,感知形象。 如杜甫的诗《江汉》:
江汉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要分析人物形象,则要分析“片云”、“孤月”、“落日”这几个意象,还要 了解“老马识途”的典故。本诗塑造了一个漂泊异乡、孤苦无依、年老多病仍然不 忘报国思用的儒士形象。诗人不但用“片云”、“孤月”写自己孤独漂泊之苦,还 用“落日”比喻自己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尾联用“老马识途”的典故表明还可为 国家效力,也含有对朝廷的怨愤。作者借这一形象抒发了怀才见弃的不平之气和虽 已晚年仍报国思用的慷慨情怀。
2.鉴赏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 (2010 年福建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访隐者 [宋]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①寒云抱泉石。 山翁②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 ①坞:山坳。②山翁:此处指隐者。 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能力层级为 D。本诗以写景为主, 前两句是写其居住的自然环境,“隐者”住在一个山坳中,通向此山只有一条小路, “寒云”二字则写出了住处之高峻。三、四句则写人的活动,也就是隐者的生活, 在这里喝酒不出门,幽静无打扰。答题时要结合“注释”来理解,注释②点明了“山 翁”与隐者的关系。明确了这些后,在答题时要通过自己的分析概括对人物形象进 行定位。
(2)①触景生情;②寓情于景;③写哀景抒哀情。
三、(2011 年山东)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1)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在名满天下的黄鹤 楼,送别自己的知心朋友。诗人把朋友送上船,目送船顺流而去,人影模糊,只见 船帆;最后连船帆都消失了,只有一江春水浩浩荡荡流向天际。诗人久久伫立在江 边,心里充满了对朋友的留恋、牵挂和祝福。
【答案】 这两句是诗人眼中所见之景。透过这种情景,可以看到一个久久伫 立在江边,目送朋友征帆远去,直到帆影在天边消失,仍然极力远眺,对远去的朋 友依依不舍的诗人形象;透过这个形象读者更感受到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谊。
(2)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满涧平池之能的同时,又表现了山泉恬 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泊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
第一节 鉴赏诗歌的形象
李梦阳登高赋诗 秦川
明孝宗弘治三年,十七岁的甘肃才子李梦阳,来到京城参加会试。各地举人云 集考场,主考官指着其旁的一楼梯捋须笑曰:“今日先试试各位诗才,请登高到顶 拟七言绝句一首,哪位学子愿先显才?”在场举子面面相觑。李梦阳道:“诸位仁 兄如此谦让,小弟失敬了。”说完报过姓名籍贯,大步走至楼梯口,抬脚而登,刚 登数步,返首吟出两句:“一步一步登高楼,登上高楼摘北斗。”
此题的确很难,因为不论史书《三国志》,还是小说《三国演义》,都只字未提 这个关夫人。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材料,如何“歌功颂德”呢?不 过,纪晓岚毕竟是纪晓岚。只见他略一思索,就抑扬顿挫地吟道:
生何年,殁何月,皆无从考; 夫尽忠,子尽孝,岂不谓贤? 妙!关夫人的事迹,书无所载,史无从查,自然是生和死“皆无从考”了,然 而,既然其夫大忠、其子大孝,那么她理所当然可以称为“贤”了。乾隆皇帝听后 龙心大悦,重赏了纪晓岚。
主考及各地举子发出轻蔑的哄笑声。 再登数级,李梦阳朗声诵出:“不是青天遮眼目,望尽天下十八州。” 众举人顿时肃然起敬,主考官也大加赞赏,说:“诗路一转,如风起云涌,气 度不凡啊!”
鉴赏诗歌的形象是鉴赏诗歌的基础。鉴赏诗歌的形象,要求感受、理解诗中的 形象,进而准确概括形象所寓含的感情。诗中的形象可以是景,也可以是人,还可 以是物。而人物形象既可以是诗人自己,也可以是别人,但无论是人,还是景或物, 形象的背后一定有诗人站在那里,诗中刻画的形象只不过是诗人的感情寄托而已。
解析:(1)“映地为天色”从“色”方面写出山泉之清澈见底;“飞空作雨声” 从“声”方面写出山泉凌空而下水石相激的情形。另外,从上下文看,此联与前一 联形成欲扬先抑之势,同时为最后两句的称赞作了铺垫。
(2)分析山泉具有什么品格,需要逐句分析原诗,同时抓住关键词。1、2 句突出 山泉淡泊无名;3、4 句说它清澈可鉴,飞落如雨;5、6 句写它能使涧满池平;7、 8 句赞扬它恬淡自守。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再加以概括,答案就宛然可见了。因为 本诗是托物言志,“物”的品格清楚了,作者的“志”就容易推测了。
2.抓住描写分析。人物形象要注意诗人对诗中人物的描写,通过其语言、动作、 肖像,特别是细节描写,运用联想,体悟感情,定格形象。
如白居易的诗《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结合诗中“逢”、“伴”、“夜深坐”、“说着远行人”等动词,再联想当时 作者客居在外的情境,可以定格形象为:刻画了佳节之夜客居旅馆、彻夜难眠、思 念亲人的孤独的游子形象。
3.结合背景,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握形象。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一诗: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答案:(1)这两句从声与色的角度描写了山泉的情态。山泉平缓流淌时,清澈见 底,水面映照天光云色;凌空而下时,水石相激,作风雨之声。山泉虽然无名,却 有映地照天、兴风作雨的奇观。这两句与前面两句形成了先抑后扬 (欲扬先抑)的效 果。前两句写山泉的平凡无名,为抑;这两句凸现泉流山中的奇观,为扬。如此描 写也为最后两句称赞山泉作了铺垫。
专题十六 古代诗歌鉴赏
无中生有出妙联 张国学
纪晓岚满腹经纶,才高八斗,乾隆很想出个题难为他一下,以压压他的才气。 一天,君臣来到关帝庙,乾隆忽然灵机一动,想出了个怪题,对纪晓岚说:“纪爱 卿,关武帝君是个大忠大义之人,歌颂他的联语随处可见,可是从没有见过吟咏他 妻子的对联。朕命你吟一联,以颂扬关夫人的品德。”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这首七律,诗人通过望中所见,写出了春日黄昏之惨淡景色及由此触 发的国事兴亡之感。首联即为全诗定下感情基调。野郊四望,一片荒凉;泾水依傍 乡村旋绕曲折沉默无语。此时此景让诗人顿生“消魂”之情,“消魂”指心极其哀 愁也。颔联寓情于景:本应萋萋的春草却早已衰败,本应生机勃勃的田园却已残破, 让诗人更生愁思之心。颈联写出了天色的变化,残阳西下,远山、近树都笼罩在这 寂寥、惨淡的氛围之中,让人产生无限的哀愁。尾联则通过感慨“想当年秦国何等 强盛,看如今唐王朝国势日衰”借古讽今,揭示出全诗的主旨。
诗歌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高考考查鉴赏这三种形象的 试题都出现过。
一、鉴赏人物形象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又有两类:一是抒情主人公自身的形象,二是作品刻画的人 物形象。 1.鉴赏抒情主人公自身的形象。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诗的三、四两句塑造了诗人怎样的艺术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ຫໍສະໝຸດ Baidu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歌语言与其它文学作品的语言不同,诗歌语言更加凝练、简洁、含蓄并讲究 语言的变化,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省略句子成分等等,主 要目的是建立格律以造成音乐美,给读者留下艺术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而这些地 方,往往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了解诗歌语言组织的规律,就能迅速进入诗歌的语 境。
表达技巧是指诗人驾驭语言、表现思想、反映生活、创设意境、塑造形象的巧 妙技能。它主要表现为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三个方面。
(2)此题要求鉴赏诗歌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考生要明确三点:一是诗人的情 感是什么?二是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具有什么样的特点?三是情景相 生,二者是如何转化依托的?由上题可知诗人的情感是哀叹唐王朝的衰败,景物的 特点是荒凉残破。诗歌情与景关系的鉴赏术语为考生熟知。由此即可整合出答案。
答案:(1)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 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 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2012 高考新课标《考试大纲》和浙江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本考点总体要求 是“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同时做出两点具体要求: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 D,属于“鉴赏评价”范畴。 对本考点可作如下方面的理解: 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 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它包括景物形象、事物形象和人物形象三种。
一、(2012 年高考浙江卷待补) 二、(2010 年课标,二〈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③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 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②消魂:这里形容极 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