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课件
仪器分析 课件ppt

THANKS
感谢观看
保障人类健康
仪器分析在保障人类健康方面具有重 要意义,如环境监测、食品药品安全 检测等。
仪器分析的发展历程
早期仪器分析
早期的仪器分析方法比较简单, 如比重法、折光法等。
20世纪发展
20世纪是仪器分析发展的重要时 期,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的 仪器分析方法不断涌现,如光谱
法、色谱法等。
现代仪器分析
现代仪器分析已经进入了一个全 新的时代,各种高灵敏度、高分 辨率、高自动化程度的仪器不断 涌现,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提
工业生产控制
总结词
仪器分析在工业生产控制中是重要的工具,能够监测 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参数。
详细描述
仪器分析通过实时监测和控制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温度、 压力、流量、浓度等参数,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产 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能耗。
05
仪器分析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Chapter
提高仪器分析的灵敏度与准确性
结合纳米技术、生物技术、信 息技术等新兴领域,开发新型 仪器分析工具。
探索微型化、便携式仪器分析 设备,满足现场快速检测的需 求。
实现仪器分析的自动化与智能化
通过自动化技术实现仪器分析流 程的连续性与高效性,降低人为
误差和提高分析效率。
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算法对 仪器分析数据进行处理、建模和 预测,提高分析的智能化水平。
气相色谱法
总结词
基于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 系数差异而建立的分析方法。
详细描述
气相色谱法是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 相之间的分配系数差异进行分析的方法,通 过分离和检测混合物中的各组分来测定各组 分的含量。该方法具有分离效果好、分析速 度快、应用范围广等优点。
仪器分析课件—仪器分析

海盗者1号说明
1‰ 10 %
0.2g
~mL
~mg
~μL
• 2.效率高 3.选择性好;4.满足特殊要求 • 火星探测器中带有多种分析装置。
• 5.准确度相对较低5%;
• 6.一般仪器价格较贵,维修使用成本较高 800MHz NMR~120万美元。
五.分析方法的选择
•对样品了解:
1.准确度、精确度要求;
2.可用样品量;
仪器分析
分析化学与其它学科关系
第一章引言
• 分析化学:是化学表征与测量的科学,也是研 究分析方法的科学。
• 分析化学包括: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两个部分 定性分析:测定样品中的原子、分子或官能团的
信息。 (qualitative analysis:An analysis in which we
determine the identity of the constituent species in a sample.) 定量分析:测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 (quantitative analysis:An analysis in which we determine how much of a constituent species is present in a sample.)
信号发生器:产生可以反映待测物存在及浓度的装置,多半为离子或 化合物自身 AES中 激发态原子 电化学 pH H+活度 检测器:光电转换器 电位计 信号处理:运算放大 输出:记录仪、计算机
四、仪器分析的特点
• 1.灵敏度
浓度
误差
称量
体积
化学分析
mg/L
仪器分析 ppm(10-6) 10-9~-12mol
一.分析化学的发展
仪器分析技术PPT教学课件

CH3-SH
δ=2.000
CH3-C≡N
δ=1.98
CH3-OH (CH3)3C-OH ﹡1H谱的其它测定常数
δ=3.99 δ=1.95
耦合常数与结构的关系等
﹡1H-NMR波谱解析步骤 ——要保证被测样品足够纯 ——要设法获得分子式, 计算不饱和度 ——化合物分子中化学同核的组数大于或等于1H-NMR波谱中
不饱和C-H面外弯曲振动段
掌握哪些基团有哪些振动,对判断有机化合物有很大益处。
﹡红外分光光度计的组成
试样池
光源
参比池
单色器
检测器
放大器 记录仪
——光源:能发射高强度连续红外波长的高温黑体物质,一般采 用近于黑体物质的白炽能斯特灯或硅碳棒
——吸收池:用岩盐窗片制成 如NaCl、KBr、AgCl等 有透明度要求
对照(Sadtler Nuclear Magnetic Kesonance Spectra)
﹡位移试剂
不增加外加磁场强度而能增加化学不等同核化学位移差别
的试剂。稀土元素的β-二酮络合物.一般是正三价铕离子(Eu3+)和 镨离子(Pr3+)的β-二酮络合物
﹡13C-NMR波谱 13C谱的优点
——有机化合物分子骨架主要由C骨架构成,13C-NMR能更全面地 提供有关分子的骨架,特别是一些不与H相连的基团,如=C=O 等用途更广泛。
——常规的1H的化学位移不超过20,(一般为10) 而13C的化学位移不超过200,每个C原子结构上的微小变化可引起 δ值得明显变化,每一组化学等同核都可望显示一独立谱线。 ——13C核的天然丰度很低,可忽略13C核之间的耦合 13C-NMR破谱的灵敏度 ——与磁旋比有关(原子核的性质)与r3成正比 同摩尔数的H、C, 13C核的共振灵敏度只有1H核的1/63
《仪器分析》课件

汇报人:
样品保存:选择合适的保存方法, 如冷藏、冷冻、真空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样品处理: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如 清洗、干燥、粉碎等
样品运输:确保样品在运输过程中 的安全和完整性
实验准备: 仪器、试 剂、样品 等
实验步骤: 按照实验 规程进行 操作
实验记录: 详细记录 实验数据、 现象和结 果
实验分析: 对实验数 据进行分 析和解释
PART SIX
实验结果的图形表示:如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 数据的统计分析:如平均值、标准差、置信区间等 实验结果的解释:如误差分析、相关性分析等 实验结果的应用:如预测、决策等
实验结果的准确性: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是解读实验结果的前提 实验结果的可靠性: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是解读实验结果的关键 实验结果的重复性:确保实验结果的重复性是解读实验结果的基础 实验结果的解释:根据实验结果,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得出结论
声学原理:声波、声 速、声压等
电磁学原理:电磁场、 电磁波、电磁感应等
信号处理:傅里叶变换、快速傅里叶变 换等
统计分析: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
数值计算:数值积分、数值微分等
优化算法:梯度下降法、牛顿法等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概率分布、参数估 计等
线性代数:矩阵运算、向量空间等
PART FOUR
样品采集:选择合适的样品,确保 其代表性和完整性
食品农药残留检 测:检测食品中 的农药残留含量
药物成分分析:确定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和杂质 药物质量控制:确保药物的质量和稳定性 药物代谢研究: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 药物相互作用研究:研究药物与药物、食物或其他物质的相互作用
环境监测:监测大气、水质、土壤等环境因素 食品检测:检测食品中的添加剂、农药残留等 药物分析:分析药物成分、药效、副作用等 材料科学:分析材料的成分、结构、性能等
《仪器分析实验》课件

异常情况处理
遇到异常情况时,应冷静处理, 及时调整实验方案。
仪器使用与维护
正确使用仪器,注意仪器的保养 与维护。
实验结束阶段
数据整理与分析
对记录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结果汇报
以报告形式汇报实验结果,包括数据、图表和 结论。
仪器清洁与归位
清洗并整理实验器具,确保仪器归位。
04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意义。
误差来源分析
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产 生的误差来源,如仪器 误差、操作误差、环境
因素等。
误差传递与控制
研究误差在数据处理过 程中的传递规律,采取 有效措施减小误差对结
果的影响。
05
实验总结与展望
实验收获与体会
实验技能提升
01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们掌握了多种仪器分析实 验技能,包括实验操作、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
01
实验目的明确
了解实验的目标,
为后续步骤提供指
02
导。
仪器检查与准备
确保所有仪器干净 、完好,处于正施准备
确保实验环境安全
03
,穿戴必要的防护
装备。
试剂准备
根据实验需求,准 确配置所需的试剂
。
实验进行阶段
操作规范
按照规定的步骤和注意事项进行 实验操作。
数据记录
实时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和现 象。
数据筛选与取舍
将不同量纲或不同单位的数据转换为 统一标准,便于比较和分析。
异常值处理
识别并处理异常值,排除实验误差和 异常情况对结果的影响。
数据归一化处理
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筛选关键数据 ,合理取舍无关紧要的数据。
结果讨论与误差分析
《现代仪器分析》课件

现代仪器分析是一门前沿的科学技术,通过使用现代化的仪器设备,对样品 进行分析和测试,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课程简介
介绍《现代仪器分析》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包括仪器使用的基本原理、实验操作技巧和数据分析方法。
现代仪器分析的基本概念
1 仪器选择
根据不同的分析需求选 择适合的仪器,如质谱 仪、色谱仪等。
环境样品测试
对环境中的污染物进行分析和 检测,保护环境和生态安全。
药物分析
对药物的质量和安全性进行分 析和评估,确保药物的有效性 和可靠性。
结论与总结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们深入了解了现代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为今后的科学研究和实 践打下了坚实的物理和 化学原理,理解分析手 段和方法。
3 仪器操作
学习正确使用和操作仪 器,保证实验结果的准 确性和可靠性。
常见现代仪器分析技术
质谱技术
通过质谱设备,对样品中的 化合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环境 科学等领域。
光谱技术
利用不同波长的光与物质相 互作用的特性进行分析,如 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等。
数据分析与处理
1
数据获取
通过仪器获得样品分析的原始数据,包括光谱图、质谱图等。
2
数据处理
对原始数据进行数据清洗、信号提取和数据变换等处理,以获得有用的信息。
3
数据解释
根据分析结果和相关背景知识,对数据进行解释和评估。
案例分析
化学分析
通过现代仪器对化学反应和反 应产物进行分析,帮助解决实 际问题。
色谱技术
通过分离样品中的化合物, 达到定性和定量分析的目的, 如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等。
仪器分析ppt课件

完整版ppt课件
31
㈢ 材料变形与断裂动态过程的原位观察
1. 双相钢 F+M双相钢拉伸过程的动态原位观察: (a)图:F首先产生裂纹,M强度高,裂纹
扩展至M受阻,加大载荷, M前方F产生裂纹; (b)图:载荷进一步加大, M才断裂,裂纹连接
继续扩展。
完整版ppt课件
32
完整版ppt课件
33
2. 复合材料 Al3Ti/(Al-Ti)复 合材料断裂过程原位观 察: Al3Ti为增强相,裂 纹受Al3Ti颗粒时受阻而 转向,沿着颗粒与基体 的界面扩展,有时颗粒 也断裂。
化合物聚对苯二 甲酸乙二酯中三 种完全不同的碳 原子和两种不同 氧原子1s谱峰的 化学位移
完整版ppt课件
14
UPS
以紫外光为激发源致样品光电离而获得的光电子能 谱。
目前采用的光源为光子能量小于100eV的真空紫外 光源(常用He、气体放电中的共振线)。这个能量范 围的光子与X射线光子可以激发样品芯层电子不同, 只能激发样品中原子、分子的外层价电子或固体的 价带电子。
完整版ppt课件
2
XPS能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基本原理就是光电效应。
能量关系可表示:
hv EbEkEr
电子结合能 电子动能
原子的反冲能量
Er
1M
2
ma*2
忽略 E r (<0.1eV)得
hvEk Eb
完整版ppt课件
3
对试样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由于电子能谱测量要在超高真空中进行,测 量从样品表面出射的光电子或俄歇电子。所 以对检测的试样有一定的要求:即样品在超 高真空下必须稳定,无腐蚀性,无磁性,无 挥发性
1 Spurr and Myers: XR= 1+ K IA IR
仪器分析概述培训课件

03
常用仪器分析方法
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
用于分析气体和挥发性物质, 如烃类化合物、有机氯等。
高效液相色谱法
用于分析热不稳定、分子量较大 、难以气化的物质,如蛋白质、 核酸等。
毛细管电泳法
用于分析离子型样品,如氨基酸、 多肽等。
质谱法
有机质谱法
用于鉴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和分子量。
无机质谱法
用于测定元素的同位素和原子序数等。
仪器分析的优缺点
• 优点 • 高灵敏度:可以检测到低浓度的物质,甚至达到分子级别。 • 高选择性:可以针对特定的化学物质进行检测和分析。 • 快速: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样品的测量和分析。 • 缺点 • 高成本:通常需要精密的仪器和专业的操作人员,因此成本较高。 • 需要样品制备:需要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和制备,以满足仪器的要求。 • 可能产生误差:由于操作人员的主观因素和仪器的误差,可能会影响分析结果。
化工生产过程控制
仪器分析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温度、压力、流量等工艺参数 的监测和控制,保证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产品的质量。
环境监测领域
01
大气污染监测
仪器分析可以测定大气中各种有害物质的含量,如二氧化硫、氮氧化
物、颗粒物等,为大气污染治理提供数据支持。
02
水质监测
通过仪器分析手段可以检测水体中的各种污染物,如重金属离子、有
卫生监督
通过仪器分析方法可以对食品、饮用水等开展卫生监督 工作,确保公众的健康安全。
其他领域
材料科学
仪器分析在材料科学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材料结构表 征、性能测试等,为新材料的研发提供支持。
生物技术
仪器分析在生物技术领域的应用包括蛋白质组学、基因组学 等方面,为生物技术的深入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仪器分析课件

仪器分析课件第1章:仪器分析概述1.1 仪器分析的定义1.1.1 仪器分析的概念1.1.2 仪器分析的历史发展1.2 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1.2.1 仪器分析的基本概念1.2.2 仪器分析的分类和特点1.2.3 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1.3 仪器分析的应用领域1.3.1 生物医药领域中的仪器分析1.3.2 环境监测中的仪器分析1.3.3 食品安全领域中的仪器分析1.3.4 能源领域中的仪器分析1.3.5 其他领域中的仪器分析第2章:常见仪器分析方法2.1 光谱分析法2.1.1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法2.1.2 红外光谱分析法2.1.3 质谱分析法2.1.4 核磁共振光谱分析法2.2 色谱分析法2.2.1 气相色谱分析法2.2.2 液相色谱分析法2.2.3 离子色谱分析法2.2.4 薄层色谱分析法2.3 电化学分析法2.3.1 电解法分析法2.3.2 电位法分析法2.3.3 极谱分析法2.3.4 电化学分析中的仪器设备2.4 质谱分析法2.4.1 质谱基本原理2.4.2 质谱原理及应用第3章:仪器分析的操作流程3.1 样品准备3.1.1 样品采集3.1.2 样品制备及处理3.2 仪器操作3.2.1 仪器的打开与关闭3.2.2 仪器的参数选择和调整 3.2.3 仪器的操作注意事项3.3 数据处理与分析3.3.1 数据采集与记录3.3.2 数据处理软件的使用 3.3.3 数据分析与解释第4章:仪器分析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4.1 仪器故障与维护4.1.1 仪器常见故障原因4.1.2 仪器故障的排除方法4.1.3 仪器维护的注意事项4.2 数据异常及其处理4.2.1 数据异常的原因分析4.2.2 数据异常的处理方法4.3 实验误差及其控制4.3.1 实验误差的分类4.3.2 实验误差的产生原因4.3.3 实验误差的控制方法第5章:仪器分析的发展趋势5.1 仪器分析技术的创新5.1.1 新兴仪器分析技术的引入5.1.2 前沿仪器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5.2 仪器分析技术的应用推广5.2.1 实验室仪器的普及与应用5.2.2 仪器检测技术的应用领域扩展5.3 仪器分析技术的发展趋势5.3.1 仪器分析技术的自动化与智能化5.3.2 仪器分析技术在快速检测中的应用结语通过本课件的学习,你将了解到仪器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熟悉常见的仪器分析方法和操作流程,掌握解决仪器故障和数据异常的方法,了解仪器分析的发展趋势。
现代仪器分析课件ppt

校正方法: 用邻近非共振线校正背景 连续光源校正背景 塞曼 效应校正背景 自吸效应校正背景
在 整 堂 课 的 教学中 ,刘教 师总是 让学生 带着问 题来学 习,而 问题的 设置具 有一定 的梯度 ,由浅 入深, 所提出 的问题 也很明 确
在 整 堂 课 的 教学中 ,刘教 师总是 让学生 带着问 题来学 习,而 问题的 设置具 有一定 的梯度 ,由浅 入深, 所提出 的问题 也很明 确
贫燃火焰:指助燃气大于化学计量的火焰,它的温度 较低,有较强的氧化性,有利于测定易解离,易电离 元素,如碱金属。
在 整 堂 课 的 教学中 ,刘教 师总是 让学生 带着问 题来学 习,而 问题的 设置具 有一定 的梯度 ,由浅 入深, 所提出 的问题 也很明 确
2、非火焰原子化器(石墨炉原子化器)
Ni / N0 = gi / g0 exp(- Ei / kT)
统计权重 表示能级 的简并度
激发能
Boltzman 常数
热力学 温度
在 整 堂 课 的 教学中 ,刘教 师总是 让学生 带着问 题来学 习,而 问题的 设置具 有一定 的梯度 ,由浅 入深, 所提出 的问题 也很明 确
二、原子吸收光谱轮廓
消除办法:配制与被测试样组成相近的标准溶液 或采用标准加入法。若试样溶液的浓度高,还可采用 稀释法。
在 整 堂 课 的 教学中 ,刘教 师总是 让学生 带着问 题来学 习,而 问题的 设置具 有一定 的梯度 ,由浅 入深, 所提出 的问题 也很明 确
2.化学干扰
化学干扰是由于被测元素原子与共存组份发生化学反 应生成稳定的化合物,影响被测元素的原子化,而引起 的干扰。
《现代仪器分析技术》PPT课件

精选PPT
10
色谱分析
定义:
最早的色谱分离方法是俄国的植物学家茨 维特于1906年首先提出来的。他把植物色素的 石油醚抽提液到入一根装有碳酸钙吸附剂的竖 直玻璃管中,并再加入纯的石油醚,任其自由 下流,结果在管内形成不同颜色的谱带,即溶 液中不同的色素得到了分离,“色谱”一词因 而得名。后来这种方法逐渐地用于无色物质得 分离,但“色谱”一词却沿袭析
定义: 通常将利用物质对光的选择吸收和被测
溶液对光的吸收程度与溶液中组分浓度 之间存在的定量关系,采用紫外可见分 光光度计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统称 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或紫外可见吸收 光谱法。
精选PPT
12
红外光谱分析法
红外辐射泛指位于可见光和微波段之间的那一部分电 磁波谱.对有机化学家最有实际用处的是只限于 4000—666厘米-1(2.5-15.0微米)之间的范围.最近, 对近红外区14290—4000(0.7一2.5微米)和远红外区 700—200厘米-1(14.3—50微米)的兴趣正在增加.在 红外光谱分析中,一个十分简单的分子也可以给出一个
• (三)分析速度快 由于电子技术 计算机技术和激光技术的应用,分析 结果可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出。例如发射光谱法可在2—3分钟内,同时测 定20—30种元素。傅立叶红外光谱法可在1—2秒中之内完成一个化合物 的红外谱图测定。气相色谱法可在5—20分钟内完成,对一个多组分复杂 有机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定量分析。
精选PPT
5
仪器分析发展趋势
• 一机多用或多机连用是今后的发展趋势,充分发挥各 种分析方法的优点,从而提高分析的效能,成为分析 复杂样品的有利工具。如GC—MS、GC—IR、HPLC—MS 等仪器,已实现了联机并应用于分析测试。
仪器分析 ppt课件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电学分析法(21学时)
1.电分析化学导论(2学时) 2.电位分析法(6学时) 3.电解和库仑分析法(5学时) 4.极谱法及伏安法(7学时) 5.电导分析法(1学时) (单元测验)
ppt课件
19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色谱分析法(22学时) 1.液相色谱法(6学时) 2.气相色谱法(8学时) 3.高效液相色谱法(6学时) 4.毛细管电泳法(2学时) 其他分析方法和技术(4学时) (单元测验)
ppt课件 20
参考书
1.仪器分析,方惠群等,科学出版社,2002年 2 月第一版。(主要参考书) 2. 仪器分析,赵藻藩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年5月第一版。 3.仪器分析教程,北京大学化学系仪器分析教学 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第一版。 4 .基础仪器分析,金文等,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3年12月第一版。 5 .仪器分析,高鸿等,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7年2月第一版。
联用分析技术:
1.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2.气相色谱—质谱法—质谱法(GC—MS—MS) 3.气相色谱—原子发射光谱法(GC—AES) 4.气相色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GC-FTIR) 5.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 ) 6.液相色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LC-FTIR) 7.液相色谱—核磁共振波谱(LC-NMR)
ppt课件 15
分析化学的作用
分析化学又是一门工具科学,在科学研究
上,起着眼睛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用。
ppt课件
16
分析化学在医药卫生领域中的作用
临床医学、法医学、预防医学和药学 都以分析化学的理论和技术作为基础 和研究手段。如配合诊断和治疗疾病 的临床检验;协助侦破刑事案件的法 医检验;药物的质量检验及药物在体 内代谢产物的检验;预防医学领域内 的环境监测、职业中毒检验、食品的 营养成分和卫生分析、毒物检验等。
大学仪器分析教学课件(概述)

课程内容与结构
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常用仪器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02
01
实验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
析
03
实验设计与优化方法
04
05
仪器分析在各领域的应用实 例
课程学习方法与建议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多进行实际操作和实验
加强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小 组活动
多阅读相关文献和资料, 了解最新的研究动态和应 用进展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分析过程包括样品处理、进样、分离、检测和数据处理等步骤。
04
仪器分析实验操作与注意事项
仪器分析实验操作与注意事项
• 仪器分析实验是大学化学、生物 、环境等专业的重要实验课程之 一,通过实验操作,学生可以掌 握各种仪器的原理、操作方法以 及数据分析技巧,提高实验技能 和科学素养。本课件旨在为学生 提供全面的仪器分析实验指导,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实验 操作和注意事项。
积极参与课外拓展活动, 如科研项目、学术竞赛等 ,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 实践能力。
注重培养自己的实验设计 和数据处理能力,提高分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02
仪器分析基础知识
仪器分析基本概念
01
02
03
仪器分析
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通 过测量物质的物理或化学 性质来研究物质组成、结 构和性能的分析方法。
05
仪器维护与保养
仪器日常维护与保养
仪器清洁
定期清洁仪器表面,保持仪器整洁,防止灰尘和污垢 对仪器性能的影响。
仪器润滑
对需要润滑的仪器部件进行定期润滑,保证仪器正常 运转。
仪器检查
定期检查仪器的各项性能指标,确保仪器处于良好的 工作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eflection losses Incident Beam, P0
Solution Scattering losses
Emergent Beam, P The emerging beam has less power than the incident beam.
• Absorption: certain frequencies (energy match) is selectively removed, the energy of radiation is transferred to particles (atoms, ions or molecules).
Period T (s): time for 1 to pass fixed point Frequency (Hz): number of passing per s ( = 1/T ) Wavenumber (cm-1): number of per cm ( = 1/) Velocity v: Distance traveled per s In a vacuum: v = × = c = 2.99782108 m / s Refractive index: n = c/v > 1.00
电磁波谱
电磁波 波长范围 波数/cm-1
频率 MHz
能级
射线 X射线
5-140 pm 10-3-10 nm
21010-7107 1010-106
61014-21012 31014-31010
远紫外光 10-200 nm 106-5104 近紫外光 200-400 nm 5104-2.5104
31010-1.5109 1.5109-7.5108
• 张正奇 主编,分析化学,科学出版社,北京,2001
第一章 光分析基础
光分析:以光作为手段,通过光与 被测对象相互作用后性质的改变进 行定性或定量的分析方法
1-1 光的基本性质
波粒二象性
E h hc , p h h
c
Planck‘s Constant:h=6.62610-34 J·s
Wave properties
主要参考文献
• 汪尔康 主编,21世纪的分析化学,科学出版社,北
京,1999
• 赵藻藩 等编,仪器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
1990
• 武汉大学化学系 编,仪器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2001 • J.D. Ingle,S.R. Crouch 著,张寒琦,王芬蒂,
施文 译,金钦汉,刘明钟 审校,光谱化学分析,吉 林大学出版社,长春,1996
可见光 400-750nm 2.5104-1.3104 7.5108-4.0108
近红外光 0.75-2.5m 1.3104-4103 4.0108-1.2108
中红外光 2.5-50m 4000-200 远红外光 50-1000m 200-10
1.2108-6.0106 6.0106-105
微波 射频
仪器分析的特点
• 灵敏度高,样品用量少: g级,适合于微量和痕量 分析,而化学分析的样品用量为mg级。
• 选择性好:可以通过选择测定条件,或仪器组合进 行复杂成分分析。
• 信息量大。 • 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容易实现自动化。 • 相对误差较大:5~10%,不适用于常量和高含量分
析;化学分析误差小于千分之几,适用于常量和高 含量分析。 • 仪器价格比较昂贵。
• As a result, the particles are promoted from a lower energy state to higher energy state (excited state)
Vibrational energy lever
Rotational energy lever
0.1-100cm 1-1000m
10-0.01 10-2-10-5
105-102 102-0.1
核能级 内层电子能级
原子及分子的 价电子或成键 电子能级 分子振动
分子转动 电子、核自旋
1-2 光与介质的作用
Reflection and refraction
Radiation passes from one medium to another with different refraction index (n), direction changes:
仪器分析方法的分类
电化学分析法
质谱分析法
光分析法
色谱分析法仪器分析Leabharlann 热分析法仪器联用技术
电子/光谱分析法
本课程的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1. 要求掌握常用仪器分析方法的原理和仪 器的简单结构; 2. 要求具有根据分析的目的,结合学到的 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的特点、应用范围,选择 适宜的分析方法的能力。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 光分析法基础 第二章 分子光谱分析法-UV-Vis 第三章 分子发光—荧光和化学发光法 第四章 原子光谱分析法 第五章 电分析法基础 第六章 电位分析法 第七章 伏安法和极谱法 第八章 色谱法原理 第九章 气相色谱法 第十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
2 学时 2 学时 2 学时 4 学时 2 学时 3 学时 3 学时 3 学时 3 学时 4 学时
Reflection and refraction: sin1 / sin2 = n2 / n1 = v1/v2
On the interface, reflection occurs: Ir /I0 = (n2-n1)2/(n2+n1)2
I0 n1 1 1
Ir
n2 2
Absorption of radiation
Analytical ChemistryInstrumental Analysis
蔡青云 Phone: 13873161534 E-mail: qycai0001@
2011-3
Introduction
分析化学是人们用来认识、解剖自然的重要手段之 一,是研究获取物质的组成、形态、结构等信息及 其相关理论的科学: • 20世纪40年代前:分析化学=化学分析; • 20世纪40年代后:分析化学 = 化学分析+仪器分析 仪器分析:通过物理方法获取化学、物理信息 • 21 世纪: 分析化学→ 分析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