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和椎管内肿瘤整理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颅内和椎管内肿瘤整理

●颅内肿瘤

●概述

●病理学分类

●组织学病理诊断+基因特征的“综合诊断”新模式

●标准化的诊断术语如“弥漫星形细胞瘤-IDH突变型”,“髓母细胞瘤-WNT激

活型”

●临床表现

●颅内压增高

●原因:脑瘤占位、瘤周脑水肿、脑脊液循环受阻

●头痛:多晨醒、咳嗽和大便时加重,呕吐后可暂时缓解

●呕吐:多清晨呈喷射状发作

●视神经乳头水肿

●神经功能定位症状

●原因:肿瘤直接刺激、压迫和破坏脑神经

●破坏性症状

●中央前后回肿瘤——一侧肢体运动和感觉障碍

●额叶肿瘤——精神障碍

●枕叶肿瘤——视野障碍

●顶叶下部角回和缘上回——失算失读失用及命名性失语

●语言运动中枢——运动性失语

●下丘脑肿瘤——内分泌障碍

●四叠体肿瘤——眼球上视障碍

●小脑蚓部——肌张力减退及躯干和下肢共济运动失调

●小脑半球肿瘤——同侧肢体共济失调

●脑干肿瘤——交叉性麻痹

●压迫症状

●鞍区肿瘤——视力视野障碍

●海绵窦区——肿瘤压迫Ⅲ、Ⅳ、Ⅴ、Ⅵ脑神经——病人出现眼睑下垂、

眼球运动障碍、面部感觉减退减退等海绵窦综合征

●癫痫

●脑肿瘤病人癫痫发病率高达30%-50%

●与肿瘤部位有关

●缓慢生长的脑肿瘤癫痫率>迅速生长的恶性脑肿瘤

●脑电图检测到癫痫发作期的棘波、棘尖波有诊断价值

●老年和儿童颅内肿瘤特点

●老年人脑萎缩,颅内空间相对增大,颅内压增高不明显,以幕上脑膜瘤

和转移瘤多见

●儿童以发生中线区肿瘤多见,幕下以髓母细胞瘤和室管膜瘤多见,幕上

以颅咽管瘤多见

●诊断

●头部CT和MRI扫描

●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PET)

●活检

●治疗

●药物抗癫痫

●降低颅内压

●术前有癫痫病史,术后一般药物抗癫痫3个月

●术前无癫痫病史,幕上肿瘤病人无需预防性使用,术后一般药物抗癫痫2

●手术治疗

●切除肿瘤、降低颅内压和解除对脑神经的压迫

●微骨窗入路、神经导航、术中磁共振、唤醒手术、术中电生理监测等

●放射治疗

●高度敏感:生殖细胞瘤、淋巴瘤

●低度敏感:垂体腺瘤、颅咽管瘤、脊索瘤、星形细胞瘤

●方法:

●全脑、全脊髓照射:易种植的髓母细胞瘤、生殖细胞瘤、胚胎性肿瘤

●瘤内放射治疗:适用于部分囊性颅咽管瘤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γ-刀,X刀

●化学药物治疗

●替莫唑胺:胶质母细胞瘤,间变性星形细胞瘤一线化疗

●卡氮芥或环己亚硝脲、VP16、VM26及铂类等:恶性胶质瘤二线治疗

●弥漫性胶质瘤

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

●发病率最高,治疗最复杂,难以治愈

●将IDH突变和染色体1q/19q缺失状态作为胶质瘤临床病理分型

●脑胶质瘤复发过程发挥重要作用:PTPRZ1-MET融合基因,预后不良

●O⁶-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启动子甲基化预示烷化剂(替莫唑胺等)化疗敏感

●胶质瘤中微小RNA家族microRNA-181是预测预后的分子标志物,提示替莫唑胺敏感

●分型

●低级别星形细胞瘤(WHO Ⅱ级)

●发病高峰中青年25-35

●多位于大脑半球,以额叶、颞叶多见

●星形细胞瘤生长缓慢,平均病史2-3年,缓慢进行性发展

●癫痫为首发症状,头痛

●诊断:

●CT低密度脑内病灶,占位不明显,无明显瘤周水肿

●MRI肿瘤一般不强化,与脑实质分界不清,少数可呈囊性

●治疗:手术治疗

●明确组织学和分子病理诊断

●缓解占位效应,改善症状

●降低瘤负荷,延缓生长

●预防肿瘤恶变

●未能完全切除或年龄>40,术后辅助性放疗

●高级别星形细胞瘤(WHO Ⅲ/Ⅳ级)

间变性星形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GBM)

●发病高峰中老年,间变性~46岁,胶质母~56岁

●高级别胶质瘤生长迅速,病程短,间变肿瘤平均病程15.7个月,GBM5.4

个月

●颅内高压+局灶性神经症状

●GBM是恶性程度最高的星形细胞瘤

●原发性:PTEN突变、EGFR扩增和或超表达等

●继发性:IDH突变和TP53突变,由Ⅱ级或Ⅲ级星形细胞瘤恶变而来

●诊断:

●CT呈低密度或不均一密度混合灶,占位效应明显,伴瘤周水肿

●MRI上90%-95%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可伴囊变,出血,肿瘤形态不

规则

●治疗:

●手术联合术后辅助放疗化疗

●原则:保留重要神经功能前提下最大程度切除肿瘤

●目的:瘤细胞减容,缓解占位效应和明确组织学和分子病理诊断

●新诊断的间变性胶质瘤标准化治疗方案:手术切除+放疗,根据肿瘤

MGMT甲基化状态考虑是否给予替莫唑胺化疗

●GBM标准化治疗方案:手术切除+放疗+替莫唑胺同步化疗

●少突胶质细胞瘤(WHO Ⅱ/Ⅲ级)

●发病高峰30-40岁

●肿瘤生长较缓慢,平均病程4年,以癫痫为首发症状

●确诊:IDH突变+1q/19q联合缺失

●最显著影像特征:钙化

●浸润性生长倾向,呈灰红色,质地柔软,界限清楚

●治疗方案:手术切除+化疗联合治疗;若发生间变可给予放疗。

●常用化疗方案:①PCV(丙卡巴肼+洛莫司汀+长春新碱)②替莫唑胺单

●脑膜瘤

●系脑外肿瘤,通常为良性,源于蛛网膜

●平均高发年龄45岁,多位于矢状窦旁、大脑凸面、蝶骨、鞍结节

●恶性少见,脑水肿严重,可转移至肺

●CT、MRI、脑血管造影(DSA),术前栓塞供血血管可减少术中缺血

●治疗:无症状随访,有症状手术切除;对于恶性脑膜瘤(WHO Ⅲ级)和复发的

不典型脑膜瘤(WHO Ⅱ级)放疗

●蝶鞍区肿瘤

●垂体腺瘤

●概述:源于腺垂体的良性肿瘤,发病年龄多30-50岁,绝大多数良性

●按照体积分类:垂体微腺瘤(直径<1cm)、大垂体瘤(直径≥1cm)、巨大

腺瘤(>4cm)

●是否侵犯海绵窦、神经、脑组织、鞍区骨质:侵袭性垂体腺瘤,非侵袭性垂

体腺瘤

●临床分类:

●按临床症状分:功能性/分泌性和无功能性

●按分泌激素分:

●催乳素细胞瘤(PRL细胞腺瘤):最常见,伴女性停经溢乳综合征,

男性性功能障碍

●生长激素细胞瘤(GH细胞腺瘤):成人肢端肥大症,儿童或青春期

巨人症

●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腺瘤(ACTH细胞腺瘤):可导致库欣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