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疾病超声诊断47219
超声诊断学之肝脏疾病超声诊断课件
位性病变,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匀。
诊断要点
03
结合患者病史、实验室检查及超声表现,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
肝癌。
其他肝脏疾病的超声诊断
其他肝脏疾病的定义
除了脂肪肝、肝硬化和肝癌之外,肝脏还可能产生其他疾病。
超声表现
不同类型的肝脏疾病具有不同的超声表现,如肝囊肿、肝血管瘤 等。
诊断要点
根据患者病史、实验室检查及超声表现,结合其他辅助检查,综 合分析做出诊断。
02 妇产科检查
超声诊断学在妇产科领域广泛应用,如视察胎儿 发育、子宫附件等。
03 心血管系统检查
通过超声心动图等技术,可以视察心脏的结构和 功能,诊断心脏疾病。
超声诊断学的发展历程
1940年代
超声波技术开始应用于医 学领域。
1950年代
A型超声波扫描仪问世, 可以显示人体内部结构的 反射回声。
1970年代
脂肪肝的超声诊断
脂肪肝的定义
脂肪肝是由于肝脏内脂肪沉积过 多所引起的疾病。
超声表现
超声检查可见肝脏实质回声增强 ,细腻,肝静脉变细或不清,肝
脏后轮廓不清。
诊断要点
结合患者病史、实验室检查及超 声表现,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脂
肪肝。
肝硬化的超声诊断
肝硬化的定义
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原因引起肝脏损害,进而 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
定量分析
未来超声技术将进一步发展定量分析 方法,对肝脏疾病进行更精确的诊断 和评估。
普及化应用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普及,肝脏疾病的 超声诊断将在基层医疗机构得到广泛 应用,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 。
肝脏疾病超声诊断病例分享
06
与讨论
肝脏疾病超声诊断
相信相信得力量。20.11.22020年11月2 日星期 一2时4 8分16 秒20.11. 2
谢谢大家!
有一部分表现为低回声,体积大者常表 现为高低回声混杂的混合回声; 小的血管瘤周边或内部检测不到血流信 号,较大的血管瘤可检测到通入瘤体内 的静脉血流或瘤内点、条状静脉血流。
图例
⒋原发性肝癌
⑴肝内可见单发或多发的圆形或类圆形 实性肿块;
⑵周边可见低回声晕环绕,是肿瘤压迫 正常肝组织引起炎症反应的结果;
二、超声检查方法
检查前准备:无需特殊准备 体位:仰卧位 扫查方法:一般从肝左叶开始扫查,探
头依次置于剑突下、右肋缘下、右肋间, 进行连续的矢状、纵、横、斜切面扫查, 原则是要扫查到肝内每一部分。CDFI显 示肝脏血管。
三、正常超声表现
肝脏形态:楔形,右叶厚 而大, 向左逐渐变薄变小。
大小: 右叶最大斜径10-14cm, 右叶前后径8-10cm, 左叶长度小于9cm, 左叶厚度小于6cm。
回声、液平面或气体;
脓肿壁表现为厚薄不均的强回声,外壁光滑, 内壁不平整,后壁回声增强,侧壁清楚,无回 声失落现象;脓肿后方回声增强。
脓肿周围水肿带表现为环状低回声。脓腔的无 回声、脓肿壁的强回声和周围的低回声形成 “环中环征”。
图例
⒊肝血管瘤
肝内可见圆形或类圆形肿块; 边界清晰,但边缘不光滑,周边无声晕; 肿瘤内部回声:最常见的为强回声,也
谢谢大家!
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 识。20. 11.220. 11.2Mo nday , November 02, 2020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1 4:48:16 14:48:1 614:48 11/2/20 20 2:48:16 PM
肝脏疾病的超声诊断ppt课件
肝血管瘤
• 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实质性肿瘤! • 病理分为四型:海绵பைடு நூலகம்血管瘤、硬化性 血管瘤、血管内皮瘤和毛细血管瘤。 • 最常见的是海绵状血管瘤,为肝内的毛 细血管局部过度增生所致。
41
海绵状血管瘤的声像图特征
• 肿瘤形态:较小者呈圆球状,较大者呈椭圆形或 不规则形。 • 回声类型: • (1)高回声型:最多见,多出现在较小的血管瘤 ,内部回声均匀、致密,有小的筛孔状改变。不 能显示血流。 • (2)低回声型:较少见,多见于较大的肝血管 瘤,或者是脂肪肝背景下的血管瘤,瘤体实质回 声以低回声为主,多数不均匀。边缘或较大血窦 处可显示血流信号。 • (3)混合回声型:见于更大的肝血管瘤,实质 内有粗网络状或蜂窝状结构,分布不均匀,回声 强弱不等。 42
23
• 6.肝门区和脾门区静脉海绵样变性:门 静脉及其分支或脾静脉及其分支部分或 全部受阻后,其周围形成大量侧支循环 ,超声可在肝门或脾门区显示网状扭曲 的管状无回声,类似海绵样结构; • 7.胆囊改变:胆囊壁增厚呈双环状改变 ,黏膜尚光滑,胆汁无回声多清晰; • 8.脾脏肿大:脾脏增大,包膜回声增粗 增高,脾实质早期回声多较均匀,后期 因脾索增宽、纤维化、脾窦扩张淤血使 回声增强、增密; • 10.腹水。
22
• 4.门静脉主干扩张,达到或超过1.3cm,当 其内出现血栓时可在管腔内见到条片状或 团块状的弱回声或等回声;脾静脉和肠系 膜上静脉亦可扩张,前者的内径超过0.7cm ,后者超过0.6cm。肝内的门静脉分支可增 宽或者变细、扭曲和管壁回声增强; • 5.侧支循环开放:胃底及食管静脉曲张、 脾门与左肾之间静脉曲张;肝圆韧带内脐 静脉重新开放等;
15
16
17
18
10种肝脏疾病超声诊断
10种肝脏疾病超声诊断实时超声诊断法是肝脏疾病的首选影像学诊断方法。
其目的的主要在于:① 确定肝内占位性病变并提示定性、定位诊断;② 对某些弥漫性肝脏疾病或肝弥漫性疾病的某种阶段作出明确诊断;③ 鉴别细胞性黄疸和阻塞性黄疸。
正常肝脏一.正常肝脏声像图图3-1-1 正常肝脏声像图:左图为肝右叶肋间切;右图为肝左叶剑下纵切图3-1-2 正常肝脏声像图:肝右肋缘下斜切图3-1-3 正常肝脏声像图:M型超声(右图)示靠近第二肝门附近的肝实质随心动周期变化而有伸缩,提示肝质地柔软二.肝脏的正常值正常肝脏左叶厚度和长度分别不超过60mm和90mm,右叶横径不超过100mmm,右叶最大斜径为100 ~ 140mm 。
肝脏弥漫性疾病肝脏实质内的弥漫性病理改变称弥漫性肝疾病,常见的有肝炎、慢性血吸虫肝病、脂肪肝、淤血性肝病、肝硬化。
一.肝炎肝炎是由病毒、药物、化学物质等引起的肝脏弥漫性炎症性病变,其基本病理变化为肝实质细胞变性坏死为主,同时伴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肝细胞再生和纤维组织增生。
按其病程长短不同分为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
图3-1-4 慢性肝病,肝静脉变细二.慢性血吸虫性肝病慢性血吸虫肝病是由血吸虫卵随门静脉血抵达肝内汇管区形成慢性虫卵结果,既而大量纤维组织增生,导致汇管区纤维化所致。
(一) 慢性血吸虫性肝病声像图肝脏左叶增大,右叶缩小,肝实质回声分布不均匀,呈斑块状、网络状或地图样回声分布。
肝内门静脉管壁明显增厚,内径变细,门静脉走向扭曲,肝质地中等。
图3-1-5 慢性血吸虫性肝病(二) 临床意义为慢性血吸虫性肝病的诊断提供客观依据,并利用其特有的声像图特征,不难于其他弥漫性肝病相鉴别。
(三) 鉴别诊断典型慢性血吸虫性肝病与慢性肝炎根据声像图表现不难鉴别。
轻度或不典型慢性血吸虫性肝病患者,则二者难以鉴别。
慢性血吸虫性肝病还需与肝占位病变鉴别。
三.淤血性肝病淤血性肝病是右心衰竭下腔静脉回流受阻,继而肝静脉回流受阻而引起的肝脏淤血。
肝脏疾病的超声诊断【101页】
2021/4/27
13
.
1.肝脏的解剖
5、右肋缘下斜切可显示肝静脉汇入下腔静脉处,即第二肝门。此切面可显示肝静 脉左、中、右三支,将肝脏分为肝左内叶,肝左外叶,肝右前叶,肝右后叶
2021/4/27
14
.
1.肝脏的解剖
6、右肋缘下斜切也可显示门静脉主干(第一肝门)及其左右分支,门静
脉左支经过横部、矢状部到达囊部。门静脉矢状部走行在肝左叶间裂中, 将肝脏分为左内叶、左外叶;横部走行于肝尾叶和肝左内叶之间。
肝脏疾病的超声诊断
2021/4/27
1
.
目录
1.肝脏的解剖 2.肝脏超声检查方法 3.肝脏正常声像图表现 4.肝脏疾病超声表现(占位性病变、非占位性病
变)
2021/4/27
2
.
1.肝脏的解剖
肝脏是身体内以代谢功能为主的一 个器官,并在身体里面起着去氧化、 储存肝糖、分泌性蛋白质的合成等 作用。肝脏也制造消化系统中之胆 汁。肝脏是人体内脏里最大的器官, 位于人体中的腹部位置,在右侧横 隔膜之下,位于胆囊之前端且于右 边肾脏的前方,胃的上方。肝脏是 人体消化系统中最大的消化腺,成 人肝脏平均重达1.5公斤。肝脏是尿 素合成的主要器官,又是新陈代谢 的重要器官。
2021/4/27
25
.
2.肝脏超声检查方法
3.右肋间肝脏右叶切面
2021/4/27
26
.
2.肝脏超声检查方法
3.右肋间肝脏右叶切面
2021/4/27
27
.
2.肝脏超声检查方法
4.右侧肋间斜断(肝脏右叶断面)
2021/4/27
28
.
2.肝脏超声检查方法
4.右侧肋间斜断(肝脏右叶断面)
医学影像学:肝脏疾病的超声诊断
肝右叶肋缘下斜切面:显示右、中、左肝静脉
肝右叶肋缘下斜切面:通常以该切面测量右叶最大斜径(<14cm)
肝右肋间经胆囊纵切面
肝右叶腋前线纵切面
一、脂肪肝
• 临床病理:肝细胞内含有过量的甘油三酯 (肝脏脂肪含量超过5%)
• 超声表现: ➢弥漫性脂肪肝:肝脏体积增大,实质回声增
强,血管纹理变细或显示不清。 ➢局灶性脂肪肝:肝内局灶性(一叶或数叶)
➢ 肿块呈圆形或类圆形
➢ 肿块以低回声为多见,或呈“镶嵌样”
➢ 边界清楚,可有低回声晕,或高回声包绕
➢ 后方可有回声增强
➢ 彩色多普勒:肿块内点状血流信号,高速高 阻动脉血流或门静脉样血流频谱
肝癌继发声像图表现
• 肝脏肿大,形态失常 • 较大原发病灶周围散在卫星结节 • 肿块附近的血管绕行、抬高、受压和和中断 • 血管内癌栓:肝静脉、门静脉、下腔静脉 • 胆道系统受压:受压以上肝内胆管扩张,胆
(4)等回声型,较少见,易漏诊
五、肝囊肿
• 临床病理:多为先天性,随年龄增长发生率
逐步增高,囊肿可单发、多发、大小不等,囊 内为液体,有无症状取决于囊肿的大小,生长 的部位及有无并发症。
• 超声表现:肝内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呈圆
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无回声暗区;囊壁稍高 回声,后方回声增强;常伴侧方声影;部分囊 肿内伴分隔;囊内出血或合并感染时囊液出现 不均质回声,透声差
肝脏疾病的超声诊断
肝脏解剖概要
肝脏分叶和分段:根据格利森系统(Gleason系统)和肝静脉
• Ⅰ段:尾状叶 • Ⅱ段:左外叶上段 • Ⅲ段:左外叶下段 • Ⅳ段:左内叶 • Ⅴ段:右前叶下段 • Ⅵ段:右后叶下段 • Ⅶ段:右后叶上段 • Ⅷ段:右前叶上段
肝脏疾病超声诊断
肝脏1、肝的测量肝右叶最大斜径:10~14cm;肝右叶前后径:8~10cm肝右叶横径:≤11cm;左半肝厚度:≤6cm;长度:≤9cm2、肝内胆道测量门静脉主干不超过14mm 肝左静脉内径5mm左右肝右静脉和肝中静脉10mm左右肝内胆管内径为伴行门脉的1/3肝内动脉一般难以显示3、肝脓肿(1)早期:病变呈不均匀,边界不清的低回声,由于水肿和炎症可呈低回声。
(2)肝脓肿液化后,呈边缘清晰的无回声,壁厚。
(3)脓腔内出现不同的回声(液化程度不同):无回声、细点状回声、分隔样回声混杂回声。
4、肝海绵状血管瘤(1)表现多样,直径3cm左右呈高回声或筛网状,境界清晰,无声晕。
(2)小的血管瘤呈低回声,边界清晰,内可见血管断面。
(3)5cm以上的血管瘤为混合性回声,内可见无回声及钙化。
(4)病灶内血流缓慢,多普勒血流信号不丰富。
5、肝囊肿(1)囊肿形态:圆形或椭圆形的无回声区(2)囊壁为菲薄的强回声,轮廓光滑整齐(3)囊肿后方回声增强(4)囊肿合并出血感染时:囊腔内出现漂浮点状回声,囊壁厚(5)较大的囊肿肝内临近管腔常有受压挤、扭曲、移位改变6、脂肪肝(1)肝大小可正常或轻中度增大,边缘钝(2)肝组织前段增高,远区衰减,呈弥漫性(3)肝内管道结构显示不清、模糊7、肝硬化(1)肝切面形态失常、肝缘变钝、肝叶比例失调(2)肝表面不光滑(3)肝实质回声弥漫性增粗增强,深部回声衰减,可见再生结节(4)肝内外的血管:门静脉增宽,血流速度减低,肝动脉血流量增多,侧支循环开放;肝静脉血管变细,走向显示不清(5)脾大8、原发性肝癌(1)内可见单个、多个或弥漫性肿块,外周有声晕(2)多呈不均匀高回声团块(3)癌周可见卫星结节,多呈低回声(4)可见静脉内癌栓、肝内管道移位或胆管外压扩张(5)肿瘤内部及周边可见丰富的血流信号9、肝转移癌(1)声像图表现多种多样,肝内可见多个结节(2)可为均匀或不均匀的高回声、低回声或混合性回声(3)腺癌转移多为高回声或等回声(4)肿瘤坏死时可见无回声,巨大时可出现压迫征象胆囊1、胆囊测量胆囊长径7~9cm 胆囊前后径3~4cm 胆囊壁厚径2~3mm2、胆囊结石(1)典型结石:胆囊腔内出现形态稳定的强回声团伴有声影,改变体位时,结石回声团依重力方向移动(2)泥沙样结石:囊内细小强回声光点群,后方伴有声影(3)WES征:结石填满胆囊时,胆囊无回声区消失,前半部呈强回声,后方有声影(4)壁内结石:壁内可见强回声光斑,后方呈彗星尾征或伴声影3、肝外胆管结石(1)有结石的胆管一般都扩张。
肝脏疾病超声诊断正常值及意义
肝脏疾病超声诊断正常值及意义肝脏疾病超声诊断正常值:①右肝最大斜径:不超过12.14厘米。
以右:即静脉注入下腔静脉的肋下缘斜切面声像图为标准。
②肝右叶前后径:不超过8-10厘米,在肋间切面声像图上测量得到的肝脏前后缘的最大垂直距离。
③左半肝厚度和长度:厚不超过5-6厘米,长度不超过5-9厘米。
④肝尾叶长度和厚不超过4.5厘米。
通过下腔静脉纵切面声像图,上为肝左静脉近端,下为门静脉左支横部,宽不超过4.0厘米,厚不超过2.0厘米;通过门静脉左支的斜切面测量下腔静脉与门静脉左支之间的尾叶厚度。
正常声像图:1、肝脏形态规则,被膜光滑,膈面呈弧形,回声强。
2、肝实质表现为中等回声细小光点,分布均匀。
3、肝内管道系统清晰显示。
肝脏疾病超声诊断临床意义:异常结果(声像图特点):肝囊肿:在肝内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的暗区,囊壁很薄,轮廓平整光滑与周围组织界线清楚,其后方回声明显增强。
多囊肝:肝脏弥漫性肿大,表面不规则,肝内有多发的大小不等的液性囊腔囊间肝实质回声增强。
常合并多囊肾。
肝脓肿:病变与周围组织的界线不清,边缘常不整齐,欠规则。
有时在脓肿周围有数毫米宽的环形低回声,代表炎症反应区。
肝脏局部肿大、畸形。
膈肌运动受限。
肝血管瘤:约70%为单发,以肝右叶最多见,一般位于肝周边部位。
该肿瘤具有包膜,所以与周围正常肝组织分界清楚。
声象图表现为园形的强回声团,轮廓完整,与肝实质的界线极为分明。
约有1/10为弱回声。
但包膜仍然清楚。
原发性肝重症:声像图上可分为三型:1、巨块型:表现为肝内巨大的占位性病变,多数为园形、椭圆形或分叶状,边界不规则,边缘有弱回声的带,又称弱回声晕,边界模糊不清。
肿块呈较强回声或弱回声,粗而不均或其间杂有回声区,中心可坏死液化区。
有时可见块中之块。
肿大、形态不正常。
2、结节型:肝内可见多个圆形或椭圆形占位病变,其直径多在2~3CM,轮廓较整齐,多有1至数毫米宽的弱回声晕,与肝实质分界清楚。
《肝脏疾病超声诊断》课件
肝脏超声图像的误诊与鉴别
由于肝脏超声图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以及医生解读的主观性和经验不 足等因素,可能会出现误诊的情况。
对于一些不典型的肝脏超声图像,需要进行鉴别诊断,排除其他可能的 疾病。
肝脏超声图像的误诊与鉴别需要医生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 同时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得出准 确的诊断结论。
利用超声波的回声原理,通过高频探头发射超声波到人体内,遇到不同组织界 面时产生回声,回声信号被探头接收并转换为图像信号,从而形成肝脏超声图 像。
肝脏超声诊断的设备与技术
超声诊断仪
包括高频探头、显示器、控制面 板等部分,其中探头是核心部件 ,用于发射和接收超声波。
肝脏超声检查技术
包括常规超声检查、彩色多普勒 超声检查、谐波成像等技术,可 根据不同需求选择合适的检查技 术。
02
肝脏超声诊断的疾病分类
肝囊肿
总结词
肝囊肿是一种常见的肝脏良性病变,通常无症状,多在体检 时发现。
详细描述
肝囊肿由囊壁和囊内液体组成,可单发或多发,大小不一。 超声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无回声区,壁薄、光滑。肝囊肿 一般无需特殊治疗,但需定期复查,观察病情变化。
肝血管瘤
总结词
肝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多无明显症状,常在体检时发现。
VS
详细描述
肝癌时,肝脏内出现形态不规则、边界不 清的肿块,超声表现为低回声或高回声团 块,内部回声不均匀。肝癌需综合治疗, 包括手术切除、化疗、放疗等措施。
03
肝脏超声诊断的图像分析
肝脏超声图像的特点
肝脏超声图像是通过高频超声波扫描 肝脏表面得到的,能够清晰地显示肝 脏的形态、大小、结构以及病变情况 。
肝脏疾病的超声诊断课件
肝脏占位性病变的B超、CT和 MRI的主要目的是:
(1)发现病变; (2)病变定性; (3)B超为首选。
23
胆囊(gallbladder)
•形态:多数呈梨形(pear-shaped) •分部:底(fundus)、体(body)、
颈(neck) •胆汁:无回声区(anechoic area)
24
胆囊(gallbladder)
多数伴胰周或腹腔内积 液,胰周因渗出可出现不规 则低回声区。
33
间接征象 胰腺肿胀明显时, 可压迫胆总管、主 胰管及周围血管。
34
黄疸概述
n 定义:黄疸是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 致使皮肤、粘膜和巩膜发黄的症状和 体征。
n 按病因分类:
• 溶血性黄疸: • 肝细胞性黄疸: • 胆汁淤积性黄疸:
n 胆汁淤积性黄疸可分为肝内性和肝外性,肝内性又可分为肝内 阻塞性胆汁淤积和肝内胆汁淤积。
肝胆胰脾疾病超声诊断
1
摘要
n 肝脏疾病的超声诊断 n 胆道疾病的超声诊断 n 胰腺疾病的超声诊断 n 黄疸的鉴别诊断 n 脾脏疾病的超声诊断
2
肝脏解剖概要
肝脏大体形态
n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 脏器,由肝包膜、肝实质 和管道结构 (门静脉、肝 静脉、肝动脉分支和肝内 胆管)所组成。
n 第一肝门:有门静脉、肝管、 肝动脉等出入。
4、十二指肠壁内段 此段斜行 穿入十二指肠降部内后侧壁, 开口于十二指肠乳头。在开 口前形成膨大的乏特氏壶腹, 胰管常在此与其汇合。
26
胆囊结石系常见病,以胆固醇结石最常见,其次为混合结石。
典型声像图 •囊内有一或多枚强回声团 (bright echo) •后方声影(acoustic shadow) •强光团随体位改变而移动 (gravity transfer sign)
超声诊断学之肝脏疾病超声诊断
超声诊断学之肝脏疾病超声诊断引言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内脏器官之一,起着重要的代谢、分解、排泄和合成功能。
肝脏疾病是世界范围内的常见问题。
超声诊断作为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在肝脏疾病的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肝脏疾病的超声诊断方法。
常见肝脏疾病肝囊肿肝囊肿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多数呈良性。
超声诊断肝囊肿时,可见圆形或椭圆形液性低密度占位,边界清晰,内部无实质性回声,常伴有后声阻尼效应。
肝脂肪变性肝脂肪变性是指肝细胞内脂质代谢紊乱,导致肝脏内脂肪沉积增多。
超声检查肝脂肪变性时,可见肝脏回声增强,回声深而均匀,肝实质回声减低。
肝血管瘤肝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血管性病变,多呈良性,但也有恶性变。
超声检查可见肝内圆形或卵圆形回声,边界清晰,常伴有混合回声或强回声。
肝包虫病肝包虫病是由于摄入了犬绦虫的卵而引起的肝脏寄生虫感染疾病。
超声诊断可见囊肿样回声,内部常有充盈性结构,囊壁明显,并伴有包虫卵沉积。
肝癌肝癌是恶性肿瘤中的一种,多来源于肝细胞,也可来源于其他细胞。
超声检查肝癌时,可见肿块内部回声不均匀、边界模糊,肿块形态不规则,并伴有血流信号。
超声诊断技术B超检查B超是超声诊断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
通过检测超声波在体内的反射程度,可以生成人体内部的图像。
在肝脏疾病的超声诊断中,B超检查可以提供肝脏的形态、大小、边界、内部结构等信息。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提供血流信息。
在肝脏疾病的超声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帮助检测肝脏内的血流情况,了解肝脏血管的畸形或肿瘤的血供情况。
弹性成像弹性成像是一种新兴的超声技术。
它可以评估肝脏组织的硬度,并对硬度异常的区域进行定量评估。
在肝脏疾病的超声诊断中,弹性成像可以辅助鉴别肝硬化、肝纤维化等疾病。
超声诊断的优势超声诊断作为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具有以下优势: - 安全无损伤:超声波无辐射,对人体无损害。
- 相对便宜:与其他检查方法相比,超声诊断的成本相对较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肿瘤内部回声:最常见的为强回声,也 有一部分表现为低回声,体积大者常表 现为高低回混杂的混合回声;
小的血管瘤周边或内部检测不到血流信 号,较大的血管瘤可检测到通入瘤体内 的静脉血流或瘤内点、条状静脉血流。
编辑ppt
22
图例
编辑ppt
23
⒋原发性肝癌
⑴肝内可见单发或多发的圆形或类圆形 实性肿块;
肝脏疾病超声诊断
华北油田公司总医院超声室 赛汉
编辑ppt
1
内容
一、解剖 二、超声检查方法 三、正常超声表现 四、常见疾病超声诊断
编辑ppt
2
一、解剖
编辑ppt
3
肝脏的分段:目前国际上较为通用的库 氏(Couinand)分段法,通过左、中、 右肝静脉和门静脉走向,将肝脏分为八 段,分别命名为S1-S8。
肝内管道结构: 门静脉管壁厚回声强 肝静脉管壁薄回声低 肝内胆管与门静脉伴行 肝动脉
编辑ppt
9
四、常见疾病超声诊断
肝脏弥漫性病变: ⒈脂肪肝 ⒉肝硬化
肝脏局灶性或占位性 病变:
⒈肝囊肿 ⒉肝脓肿 ⒊肝血管瘤 ⒋原发性肝癌 ⒌转移性肝癌
编辑ppt
10
⒈脂肪肝
肝脏形态大小:形态 饱满,体积增大
⑷肝内血管回声:门静脉主干和左右支增粗, 分支扭曲变细;肝静脉系统变细,走行迂曲、 僵直,甚至闭塞消失。
编辑ppt
15
⑸门脉高压征象: 门脉主干和属支内径增粗:门脉主干内
径>1.3cm,脾门静脉内径>0.9cm。 门-体侧枝循环形成:较明显的为胃冠状
静脉曲张和脐旁静脉开放。 脾肿大 腹腔积液 胆囊壁水肿增厚
编辑ppt
16
图例
编辑ppt
17
图例
编辑ppt
18
⒈肝囊肿
肝内圆形或椭圆形无 回声区;
囊壁薄、光滑,前壁 和后壁显示为强回声, 侧壁回声失落;
囊肿后方回声显示为 狭长带状强回声(后 方回声增强)。
编辑ppt
19
⒉肝脓肿
肝内可见低回声或无回声肿块; 边界模糊不清,边缘不整齐; 内部回声不均匀,常可见点片状低回声、絮状
⑵周边可见低回声晕环绕,是肿瘤压迫 正常肝组织引起炎症反应的结果;
⑶肿瘤内部回声可有低回声、强回声、 混合回声;
编辑ppt
24
⑷肝内血管受压或肿瘤周边绕行;
⑸压迫肝内胆管使远端胆管扩张;
⑹门静脉、肝静脉 、下腔静脉、胆管内 瘤栓;
⑺肝门部、腹主动脉旁、下腔静脉旁肿 大淋巴结。
编辑ppt
25
编辑ppt
26
编辑ppt
27
⒌转移性肝癌
肝内多发实性结节,多个结节相互融合聚集时 形似葡萄(葡萄串征);
内部回声常表现为强回声、低回声、混合回声; 典型者可表现为结节小、中央强回声、周边有
较宽的低回声晕包绕,形似牛眼(牛眼征), 常见于乳腺癌肝转移; 结肠癌肝转移灶钙化时表现为钙化强回声结节, 后方伴有声影。 黑色素瘤肝转移灶表现为多发低回声结节,结 节中心多个点状强回声。
边缘轮廓:轮廓不清, 边缘变钝
实质回声:细密增强
肝内血管:变细,回声 增强
编辑ppt
11
图例
编辑ppt
12
图例
编辑ppt
13
图例
编辑ppt
14
⒉肝硬化
⑴肝脏形态大小:早期肝脏增大,形态正常; 后期肝脏萎缩变形。
⑵边缘轮廓包膜:早期表面尚光滑;后期表明 凹凸不平,呈锯齿状或波浪状。
⑶肝实质回声:早期肝实质回声改变不明显; 中晚期肝实质回声弥漫性增粗、增强,分布不 均匀,有结节感。
编辑ppt
4
S1-尾叶 S2-左外叶上段 S3-左外叶下段 S4-左内叶 S5-右前叶下段 S6-右后叶下段 S7-右后叶上段 S8-右前叶上段
编辑ppt
5
编辑ppt
6
二、超声检查方法
检查前准备:无需特殊准备 体位:仰卧位 扫查方法:一般从肝左叶开始扫查,探
头依次置于剑突下、右肋缘下、右肋间, 进行连续的矢状、纵、横、斜切面扫查, 原则是要扫查到肝内每一部分。CDFI显 示肝脏血管。
编辑ppt
7
三、正常超声表现
肝脏形态:楔形,右叶厚 而大, 向左逐渐变薄变小。
大小: 右叶最大斜径10-14cm, 右叶前后径8-10cm, 左叶长度小于9cm, 左叶厚度小于6cm。
肝脏边缘轮廓:右叶边缘 圆钝,左叶边缘锐利。
编辑ppt
8
包膜(表面):光滑的 线样强回声。
肝实质:细小点状中等 回声,分布均匀一致。
编辑ppt
28
编辑ppt
29
编辑ppt
30
编辑ppt
31
编辑ppt
32
总结
编辑ppt
33
回声、液平面或气体; 脓肿壁表现为厚薄不均的强回声,外壁光滑,
内壁不平整,后壁回声增强,侧壁清楚,无回 声失落现象;脓肿后方回声增强。 脓肿周围水肿带表现为环状低回声。脓腔的无 回声、脓肿壁的强回声和周围的低回声形成 “环中环征”。
编辑ppt
20
图例
编辑ppt
21
⒊肝血管瘤
肝内可见圆形或类圆形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