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附子中乌头碱等3种成分的含量(精)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参附注射液及市售黑附片中乌头碱的含量
r 实验方法学r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参附注射液及市售黑附片中乌头碱的含量薛 燕 李 农 谢 丽1(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物研究所,北京 100050)2000209210收稿,2001205207修回1北京联合大学中医药学院,北京 100013作者简介:薛 燕,女,博士后,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的研究。
T el:010*********(O),E 2mail:ljj 2xy @中国图书分类号 R 28411;R 4461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21978(2001)0520585203摘要 目的 测定参附注射液及市售黑附片中乌头碱的含量。
方法 用RP 2HPLC,流动相为乙腈2醋酸铵缓冲液(pH 1015),紫外检测波长230nm,流速018ml #min-1。
结果对照品的线性范围1139~22124L g(r =019997);市售黑附片中的乌头碱比参附注射液中的高3倍。
结论 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以作为样品的检验方法。
关键词 乌头碱;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参附注射液由红参、黑附片组成,是由雅安三九药业有限公司研制而成。
由于对原料药黑附片采取了特殊的加工工艺,从而使注射液中的乌头碱等二萜双酯类剧毒成分明显低于市售黑附片的含量,提高了在临床使用时的安全性。
为了更准确地测定出参附注射液中乌头碱的含量,同时监控市售附片的特殊加工效果,我们采用RP 2H PLC,选择专门用于碱性物质分离的XTerra RP 18色谱柱,测定参附注射液、市售黑附片中乌头碱的含量,从而建立一个出峰快,分离效果好,结果准确性又高的乌头碱测定方法。
1 材料Waters Alliance HPLC 系统,组成:Waters 2690分离单元;Waters 996二极管阵列检测器;Waters MillenniumTM32色谱管理系统;色谱柱为WatersXTerra RP 18(319@150mm,5L m)。
附子的研究——Ⅵ.附子中乌头碱及其有关化合物的药理作用
附子的研究——Ⅵ.附子中乌头碱及其有关化合物的药理作用周远鹏;江京莉
【期刊名称】《中药药理与临床》
【年(卷),期】1992(000)005
【摘要】迄今已查明附子中含40多个成分,大致可分为二萜类生物碱、异喹啉生物碱、Dopamine类生物碱、脂类、有机酸及其它等。
它们的毒性、药理和生理活性不尽相同,本文仅对具有生理活性的二萜类生物碱综述如下: 双脂型脂溶性二萜类生物碱这类成分包括乌头碱(Aconitine,AC)、中乌头碱(Mesaconitine,MA)、下乌头碱(Hypaconitine,HA)、3-乙酰乌头碱(3-Acetylaconitine)、二-乙酰乌头碱(二-Acetylaconitine))三-乙酰
【总页数】5页(P45-49)
【作者】周远鹏;江京莉
【作者单位】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100050;北京 10009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
【相关文献】
1.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中药附子中乌头碱、中乌头碱和次乌头碱的含量 [J], 吴梓春;刘肖林
2.附子的研究——Ⅵ.附子中乌头碱及其有关化合物的药理作用(续) [J], 周远鹏;江
京莉
3.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附子中乌头碱等3种成分的含量 [J], 邓雅琼;刘荣华;邵峰;卢锋
4.附子中新乌头碱的含量测定 [J], 贾金艳;彭小冰;沈洲卿;杨卫平
5.附子中双酯型乌头碱类成分水解减毒机理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J], 洪波;仇永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附子中3组分的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附子中3组分的含量刘玉兰;刘世坤;裴奇;周于祿;杨丹丹【期刊名称】《中国药房》【年(卷),期】2006(17)16【摘要】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附子中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Hypersil C8,流动相为甲醇-0.04mol/L三乙胺(50∶50,磷酸调节pH值至6),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30nm,柱温为40℃.结果: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进样量分别在0.008μg~0.19μg(r=0.9 996)、0.00 159μg~0.40μg(r=0.9 998)、0.00 186μg~0.47μg(r=0.9 997)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4.2%(RSD=2.0%)、95.2%(RSD=1.3%)、96.4%(RSD=1.8%).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分离效果好、线性范围宽、灵敏度高,可用于本品的质量控制.【总页数】2页(P1255-1256)【作者】刘玉兰;刘世坤;裴奇;周于祿;杨丹丹【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药剂科,长沙市,410013;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药剂科,长沙市,410013;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药剂科,长沙市,410013;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药剂科,长沙市,410013;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药剂科,长沙市,41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27.2【相关文献】1.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庆大霉素C组分含量及各组分响应因子 [J], 于敏;张双庆;李佐刚;李波2.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苦檀子中β-谷甾醇的含量——基于正交试验优化的皂化反应法 [J], 孙倩男;王栋;周雪梅;张建平3.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菟丝子中咖啡酸的含量 [J], 赵光远;李强;靖彩霞;魏颖轩4.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决明子中蒽醌类组分含量的分析研究 [J], 尚冀宁5.分光光度法测定马钱子中士的宁含量时共存组分的干扰考察方法 [J], 张兰珍;张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附子中3种双酯型生物碱含量测定方法建立
附⼦中3种双酯型⽣物碱含量测定⽅法建⽴2 附⼦研究概况附⼦为亚门⽑茛科(Ranunculaceae)植物乌头(AconitumcarmichaeliDebx.)侧根(⼦根)的加⼯品,其性⼤热、⾟、⽢,归⼼、肾,⽣品极毒。
中医认为附⼦具有回阳救逆、补⽕助阳、散寒⽌痛、逐风通痹、温阳⾏⽔等功效。
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主风寒咳逆邪⽓,温中,⾦疮,破症坚积聚,⾎瘕,寒湿,拘挛膝痛,不能⾏步[1]。
2.1 附⼦化学成分研究国内外学者对附⼦化学成分的研究表明,附⼦的化学成分分为⽣物碱类物质、脂类物质和多糖类物质三⼤类。
其中⽣物碱类物质为其主要成分,包括脂溶性⽣物碱:乌头碱(aconitine),中乌头碱(新乌头碱mesaconitine),次乌头碱(下乌头碱、海帕乌头碱hypaconitine),塔拉乌头胺(talatisamine),和乌胺(higeramine)棍掌碱氯化物(coryneine chloride)[2],异飞燕草碱(isodelphinine),苯甲酰中乌头碱(benzoyl mesaconitine),新乌宁碱(neoline),北乌头碱(beiwutine),多根乌头碱(karakoline),去氧乌头碱(deoxyaconitine),准葛尔乌头碱(songorine);⽔溶性⽣物碱:江油乌头碱(jiangyouaconitine),新江油乌头碱(neojiangyouaconitine)、尿嘧啶(Uracil)[3]、附⼦亭碱(fuzitine)、消旋去甲基衡州乌药碱(demethylcoclaurine)[4]、、附⼦宁碱(fuziline)、去甲猪⽑菜碱(salsolinol)[5]等。
其中双酯型⽣物碱乌头碱(aconitine),中乌头碱(mesaconitine),次乌头碱(hypaconitine)为其主要成分,约占0.4%-0.8%,易溶于氯仿、苯、⽆⽔⼄醇和⼄醚,难溶于⽔,微溶于⽯油醚,既是附⼦的药效成分,⼜是毒性成分。
反相离子对高效液色法同时测定蒙成药嗄日迪—5中3种双酯类乌头碱的含量
】鸟头碱
匿 1 样 品 色 谱 匿
2
2 中鸟 岳 碱
3 挺鸟 舟碱 .
2d 空 白对 照 液 的制 备 : 处 方 比 例 及工 艺 自制 不 含 制 草 . 按 乌 的空 白样 品 . 样 品 液 的 制 备方 法 制 各 , 定 结 果 见 图 按 测
?。
蒙 成 药 嘎 日迪一 5中 0种 双 酯 娄 乌 头碱 。 结 果 : 3种 髓 酯 娄 生 糟 碱 均 在 0 5 2u / 之 间 王 良好 践 性 关 系. 牧 率 均 高 于 ~ 0g mf 回 9 . S 均 小 于 4 。结 论 : 方 法 分 离条 仁 较 温 和 (H 5 . 离性 , 5 RD % 谊 p )分 选择 性 好 . E 作 为 谊 药品 时质 量 标 准 之 一 可 上 关 键词 : 日迪 5丸 ; 相 离子 ; 嘎 反 高致 渍 相 色谱 法 : 头碱 : 鸟 中乌 击碱 : 鸟 共碱 次
提
一
要: 目的 : 文 建 立 了嘎 日迪 一 本 5中所 旨 3种 双酯 熹鸟 头碱 的 反 相 离子 对 高 技 液 相 色谱 _ 定 法 。 法 : 用 S i - p c C C 刹 方 采 hm- a k L 0 S柱 为分 离柱 , 甲醇一 木 醋 酸一 乙胺 ( 5:3 0 0 0 2 作 流 动 相 ( H6 5 . 测 波 长 2 5 m . 时 分 离 和 测 定 了 D 以 水一 三 6 5: 6 . ) P )检 3n 同
9f O
11 仪器 : . 岛律 l c— lA 液 相 色谱 仪 . 津 S D1 A 可 见 O 岛 P 0 紫 外 检 测 器 , 津 C—R7 e数 据 处 理 仪 , I ] Ax 岛 A SI , 0 l自动 进样器 。 12 试 药 : 照 品 . 头 碱 (2 — 90 ) 中 乌 头 碱 ( 9 . 对 乌 70 46 、 79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附子及其炮制品中三种双酯型生物碱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附子及其炮制品中三种双酯型生物碱王瑞;孙毅坤;王耘;乔延江【期刊名称】《现代生物医学进展》【年(卷),期】2007(007)007【摘要】本文建立了一种能同时检测附子及其炮制品中乌头碱、新乌头碱和次乌头碱含量的HPLC-DAD检测方法.采用的色谱柱为Hepersil BDS C18分析柱(150 mm x 4.6 mm ID,5μm),流动相为40 mmol/L乙酸铵(浓氨水调pil10.0)(A)-乙腈(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40 nm,流速为1 mL/min.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232-2.32 μg、0.0216-2.16 μg、0.0214-2.14μg(r=0.999976、0.999992、0.999994,n=6);加样回收率为96.4-103.5%(n=6),RSD均小于2.3%.测定结果表明7批不同产地附子生品及16批由同一产地生附子制得的炮制品中三种双酯型生物碱的含量差异悬殊,该方法为附子质量标准和炮制工艺规范的制定及进一步的药效学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和方法学平台.【总页数】3页(P1078-1080)【作者】王瑞;孙毅坤;王耘;乔延江【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北京,100102;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北京,100102;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北京,100102;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北京,1001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4.2;TQ283【相关文献】1.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化风丹药母中3种双酯型生物碱含量 [J], 曹国琼;张永萍;徐剑;高莉;廖小刚2.HPLC法测定附子与其炮制品中双酯型生物碱 [J], 朱日然;李启艳;朱宗敏;黄超3.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生附子中3种双酯型生物碱含量 [J], 杨海宁; 文瑾; 孙筱林; 王登才; 张宇佳; 郑稳生4.高效液相色谱和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乳制品中三聚氰胺含量的对比 [J], 冯小丽5.HPLC测定附子及其炮制品中3种双酯型生物碱的含量 [J], 刘芳;于向红;李飞;谈钰元;乔延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采收期的附子中三种乌头碱的含量比较
不同采收期的附子中三种乌头碱的含量比较【摘要】目的考察不同采收时间的附子中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和乌头碱的含量。
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A:乙腈-四氢呋喃(25:15);流动相B:0.1mol/L醋酸铵溶液,检测波长:λ=235nm;流速:1ml/min;柱温:25℃。
结果不同采收时期附子中三种乌头碱的含量发生了明显变化,随着时间(7 ~ 9月份)的推移,新乌头碱的含量呈下降趋势,次乌头碱、乌头碱的含量呈上升趋势。
结论此方法简单、易行,可为附子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附子;新乌头碱;次乌头碱;乌头碱;高效液相色谱法[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ontent mensuration of Hypaconitine,Mesaconitin and Aconitine of Aconite root in different period of harvest.Methods The Diamonsil C18 column (150mm×4.6mm,5μm) was used,and mobile phase was composed of CH3CN - C4H8O (25:15)and 0.1 mol/L of ammonium acetate solution,detection wavelength was at 235 nm; the flow rate was 1.0ml/min;column temperature was at 25℃.Results The content mensuration of three types of aconitine of aconite root in different period of harvest has chenged apparently,the content of hypaconitine appears to be decline tendency,instead,thecontent of mesaconitin and aconitine is ascent tendency from July to September.Conclusion This method is not only easy but also practical,it could be the evidence of further research of aconite root.[Key words] Aconite root; Hypaconitine;Mesaconitin;Aconitine;HPLC附子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之功效,为回阳救逆之要药[1]。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附子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研究★★
文章编号: 049026756(2006)0120165205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附子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研究项 杰1,王阳雪1,侯大兵2,陶宗娅1,张 宏1,3(1.四川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成都610068;2.西南科技大学科技处,绵阳621000)摘要:运用RP 2HPLC 测定不同地区附子药材中3种酯型生物碱———新乌头碱、乌头碱和次乌头碱的含量.实验以RP 2C 18色谱柱为固定相,乙腈20.1%的乙二胺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梯度洗脱程序:乙腈和0.1%的乙二胺水溶液的比率0~17min 为46∶54,17~37min 为82∶18;37~50min 为46∶54,流速为1.0mL/min ;紫外检测波长为230nm.新乌头碱、乌头碱和次乌头碱的标准曲线范围分别是5.62×10-6~5.062×10-5mol/L 、2.614×10-6~2.614×10-5mol/L 和4.348×10-6~4.348×10-5mol/L (r =0.9996,0.9995,0.9999,n =6);检测限分别是5.048×10-8mol/L 、6.504×10-8和4.348×10-10mol/L ;加样回收率为96.7%~105.3%,RSD 小于1.5%.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子;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中图分类号:O657.7+2 文献标识码:A 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 )的子根.李时珍谓:“附乌头而生者为附子,如子图1 3种生物碱的化学结构 Fig.1 The structure of mesaconitine ,aconitine and hypaconitine附母也.”常分布于海拔850~2150米的草坡灌丛中,栽培于平地肥沃的沙质土壤或肥土壤中.[1]其主要成分是乌头类生物碱,主要为C 19的双酯型二萜类生物碱,如乌头碱(Aconitine ),新乌头碱(中乌头碱Mesaconitine ),次乌头碱(下乌头碱Hypaconitine )等(图1).药理研究表明:附子为常用中药,有止痛、强心、利尿、促进新陈代谢等作用,其中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既是有效成分也是其毒性成分,且毒性极强[2,3].乌头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有酸性染料比色法[4]、滴定法(药典法)[5]、一阶导数光谱法[6]、薄层扫描法[7]、高效毛细管电泳法[8]和高效液相色谱法[9].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快速简便、准确性好、灵敏度高等优点,是物质含量分析的一种常用方法.1 实验1.1 仪器与试剂美国waters 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 515HPLC Pump 、waters 2487检测器、Model 100柱温箱、固定收稿日期:20052032313通讯联系人.E 2mail :zhanghong651@2006年2月第43卷第1期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Feb.2006Vol.43 No.1相为Alltech Apollo C 18(250mm ×4.6mm ,5μm )];KQ3200B 型超声波清洗器;Milli 2Q (licel )超纯水器;滤膜为SERIAL NO.0952;北京普析通用UV 21800紫外2可见分光光度仪;ES J 12024万分之一和JD30023千分之一天平.乌头碱(批号:1107202200409)、次乌头碱(批号:079829403)、新乌头碱(批号:079929403)对照品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附子样品由西南科技大学提供.乙腈、二氯甲烷为色谱纯(美国Fedia 公司),其他药品为分析纯.1.2方法1.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Alltech Apollo C 18(250mm ×4.6mm ,5μm );流动相:0~17min ,乙腈20.1%乙二胺(46:54);17~37min ,乙腈20.1%乙二胺(82:18);37~50min ,乙腈20.1%乙二胺(46:54);流速:1mL/min ;柱温:30℃;检测波长:230nm.1.2.2标准溶液的配 精密称取新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标准品适量,分别用二氯甲烷(色谱纯)定容至5mL ,配置成新乌头碱溶液(1.262×10-3mol/L )、乌头碱溶液(6.504×10-4mol/L )、次乌头碱溶液(2.174×10-3mol/L ).摇匀,作为对照品储备液.1.2.3 标准曲线的绘制 分别精密吸取上述对照品储备液(新乌头碱2mL 、乌头碱2mL 、次乌头碱1mL )到10mL 容量瓶中,用二氯甲烷定容,配置成标准品混合液.分别从标准品混合液中精密吸取0.2mL 、0.4mL 、0.8mL 、1.2mL 、1.6mL 、2.0mL 溶液于10mL 容量瓶中,分别用二氯甲烷定容.在上述色谱条件下,进行测定,进样体积为10μL.以峰面积(A )为纵坐标,进样浓度(mg/L )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1.2.3 精密度和检测限的测定 分别选取上述对照品混合溶液,在上述色谱条件下测定日内和日间精密.精密度用RSD 表示,其计算方法如下:RSD =[标准偏差/平均值]×100%.精密量取上述标准曲线中浓度最小的混合对照溶液适量,加二氯甲烷逐步稀释后,进样10μL ,直到峰高约为基线噪声的3倍,分别得出新乌头碱、乌头碱和次乌头碱的检测限.1.2.4 样品制备 精密称取样品0.5g 左右,置于10mL 容量瓶中,滴加氨水(p H 为10)2~3mL 浸润,再加入适量的二氯甲烷,超声波清洗仪中超声处理45min ,用二氯甲烷定容至10mL.在上述色谱条件下进样,进样体积为10μL ,根据峰面积计算样品中3种乌头碱的含量.1.2.5 加样回收率的测定分别准确称取一定量的样品于10mL 容量瓶中,分别加入新乌头碱、乌头碱和次乌头碱对照品各0.150mg 、0.150mg 和0.550mg ,滴加氨水(p H 为10)2~3mL 浸润,再加入适量的二氯甲烷,超声波清洗仪中超声处理45min ,用二氯甲烷定容至10mL.在上述色谱条件下进样,进样体积为图2 乌头碱标准品紫外可见光谱图Fig.2 The UV 2Vis spectra of mesaconitine ,a 2conitine and hypaconitine10μL.根据测定结果和计算值得出加样回收率.2 结果与讨论2.1 检测波长的选择在紫外分光光度仪中扫描新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混合对照品溶液时,确定它们的最大吸收峰为230nm ,扫描图见图2.因此,我们采用230nm 作为最佳检测波长.2.2 色谱条件的优化2.2.1 固定相的选择 乌头类生物碱是一类极性较强的生物碱,我们在实验中选择反相C 18柱作为分离乌头类生物碱的固定相.同时由于乌头类生物碱的碱性较强,在实验中需要加入一定碱改善分离效果,而一般的C 18柱p H 值的使用范围为4~7,不能满足实验需要,因此,我们选择了p H 值的使用范围为4~10的反相C 18柱作为固定相.661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43卷2.2.2 流动相的优化 由于新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的极性由强到弱,采用等度洗脱方式不能在适当的时间内将它们三者全部洗脱下来,因此,在实验中采用梯度洗脱的方式进行分析.在反相高效液相中,由于醇2水系统热力学和可压缩性因素,在梯度洗脱时,易导致基线漂移[10],同时甲醇的洗脱能力不强,使次乌头碱在很长的时间内都不能被洗脱,因此,在实验中选择了洗脱能力较强的乙腈作为流动相.由于生物碱呈碱性,为防止分离过程出现拖尾现象,在流动相中加入乙二胺以达到改善色谱峰形和提高分离度的目的.实验考察了不同浓度的乙二胺~水溶液,最终确定0.1%乙二胺水溶液(p H 8)作为流动相.我们考察了不同配比乙腈20.1%乙二胺水溶液对新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保留时间、分离度及峰形的影响.实验表明,当乙腈的比例过小时(乙腈∶乙二胺=45∶55),虽然生物碱的分离度好,但出峰时间太长,超过了45min ;当乙腈比例过大时(乙腈∶乙二胺=80∶20),出峰时间较短但分离度不好;当采用梯度洗脱时(乙腈2乙二胺水溶液比例为46∶54~82∶18),分离效果较好,最终实验确定采用梯度洗脱分离新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其梯度洗脱程序为:0~17min ,乙腈∶0.1%乙二胺水溶液=46∶54;17~37min ,乙腈∶:0.1%乙二胺水溶液=82∶18;37~50min ,乙腈∶0.1%乙二胺水溶液=46∶54.图3 乌头碱类化合物的色谱图Fig.3 Chromatogram spectra of Radix Aconitine(a )标准品(standard );(b )样品(sample )新乌头碱(Mesaconitine ):t R =14.312min ;乌头碱(Aconitine ):t R =26.532min ;次乌头碱(Hypaconitine ):t R =35.576min 2.2.3 柱温的选择 在实验中当柱温为25℃时,分离的时间较长,且流动相的传质阻力较大,导致泵的压力较高.当柱温为40℃,乌头碱的分离度不好,当温度为30℃时,获得了较好的分离度和最适当的分离时间.最后将柱温确定为30℃.在实验中最终确定了最佳色谱条件,色谱图见图3.2.3 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及检出限在上述最佳色谱条件下,采用逐步稀释法测得新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的检出限.它们的标准曲线方程、线性范围、线性关系及检出限见表1.2.4 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分别以新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标准溶液(浓度分别为3.029×10-5、1.561×10-5、2.609×10-5mol/L )测定日内和日间精密度,结果见表2.2.5 样品处理条件的选择由于被测样品的溶解性和碱性的性质,参考相关的文献资料[11,12],我们选择用p H 值为10的氨水浸 图4 不同产地附子和乌头中3种乌头碱含量的直立方图 Fig.4 The concentration of Mesaconi 2tine Aconitine Hypaconitine in Radix Aconitine and Aconite泡后直接用二氯甲烷超声提取45min 的方法进行提取,可以获得较好的结果.2.6 回收率以编号为MR 的样品作加样回收实验(新乌头碱、乌头碱和次乌头碱的含量分别为0.042%、0.037%和0.190%).加样回收的测定实验表示,该方法的回收率在96.7%~105.3%之间,表明该方法的测定结果是可信的.实验结果见表3.2.7 不同产地附子和一个产地乌头中3种酯型乌头碱的含量测定 在上述最佳色谱条件下,对10种不同产地的附子和一个产地川乌的3种酯型生物碱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结果见图4.761第1期项杰等: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附子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研究表13种生物碱的标准曲线方程、线性范围及检出限(n=6)Table1 The standard curves,linear range and the limit of detection of the three alkaloids对照品线性方程线性关系(R)线性范围(mol/L)检测限(mol/L)新乌头碱Y=0.006+0.062X0.9996 5.048×10-6~5.062×10-5 5.062×10-8乌头碱Y=0.487+0.103X0.9995 2.614×10-6~2.614×10-5 6.504×10-8次乌头碱Y=0.014+0.096X0.9999 4.348×10-6~4.348×10-6 4.348×10-10表2 精密度测定结果(n=5)Table2 The results of inter and intra accuracy峰面积(×105)日内精密度RSD(%)峰面积(×105)日间精密度RSD(%)新乌头碱2.84532.89642.76892.91252.82472.022.84532.79133.01102.92142.76823.47乌头碱1.78391.79911.80171.84211.78291.331.78391.68211.81321.83241.69913.85次乌头碱3.56193.61423.51983.58913.49891.343.56193.47283.71093.68293.51272.91表3 加样回收率测定结果(n=3)Table3 The results of the average recovery样品重量(mg)样品中的含量(mg)对照品加入量(mg)测得量(mg)回收率(%)RSD(%)新乌头碱0.1200.1500.275103.3285.1乌头碱0.1050.1500.25096.7 1.31次乌头碱0.5420.550 1.08999.5新乌头碱0.1250.1500.279102.7297.0乌头碱0.1100.1500.25697.30.67次乌头碱0.5640.550 1.10999.1新乌头碱0.1230.1500.281105.3293.9乌头碱0.1090.1500.25698.00.40次乌头碱0.5580.550 1.10198.73 讨论本实验数据中样品AS0612AS070的产地分别是北川、布拖、青川、陕西勉县、陕西城固、湖北竹山、湖北竹溪、平武、江油、安县,MR为江油产川乌.由图可知,不同产地的乌头中3种酯性生物碱———新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的含量有显著差异,其中陕西、湖北的乌头中3种乌头碱的含量较少,而川附子和川乌中的3种酯性生物碱的含量均较高.附子的生长习性为喜温暖湿润气候及充足的阳光;土壤要求肥沃疏松,土层深厚,且以灌水排除良好861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43卷的砂质壤土为好[13].四川的5个产地中除布拖位于四川西南外,其余都位于四川盆地北部,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5℃左右,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具备良好的自然条件.陕西城固和陕西勉县属于陕南地区的汉中盆地的中心地带,年平均气温为13~15℃,土壤主要为黄泥巴土[14].而湖北竹溪和湖北竹山位于鄂西北边陲,气温升降剧烈,盛夏闷热晴旱,冬季寒冷少雨,年平均气温为15~17℃[15].综合对比这些地方的生态环境不难看出,四川的气候条件较其他两省的4个地区更适合附子的生长.因此,气候土壤等因素,也成为道地和非道地药材的评价标准之一.参考文献:[1] 陈幸,夏文娟,肖小河,等.中药材,1994,17(8):38-39.[2] 王洪章.天津中医药,2003,20(6):64-65.[3] 郭爱华.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1995,5(2):65.[4] 李云霞,孙照,郭艳玲.中成药,2000,9(9):662-663.[5] 何军,祝林,奉建芳.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3,6(17):20-22.[6] 龙沛霞,王玉珍.中草药,1996,9(27):531-532.[7] 李焕容,张荣华,崔健,等.中草药,1996,1(27):58-59.[8] 孙爱民,陈德华,毕培曦.色谱,1999,1(1):67-69.[9] 柳文媛,刘静涵,张正行,等.西北药学杂志,1998,1(13):8-9[10] 周玉新.中药指纹图谱研究技术[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11] 赵永芳.生物化学技术原理及应用[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12] 邹恩济,等.中成药[J ].1992,14(2):17[13]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中草药栽培技术[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14] 朱玉,陕情要览[M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15] 戴松年,徐伦虎,曹玲泉.北京:中国旅游地理[M ].测绘出版社,1986.Determination of the E ffective Compositions of R adix Aconitine by RP 2HPLCX IA N G Jie 1,W A N G Y ang 2x ue 1,HOU Da 2bi ng 2,TA O Zong 2ya 1,ZHA N G Hong1(1.College of Life Science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 610068,China ;2.Southwe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Sichuan Mianyang 621000,China )Abstract :The level of mesaconitine ;aconitine and hypaconitine in Radix Aconiti Lateralis was determined by a Waters analytical HPLC system equipped with 515HPLC pump ,a UV 2Vis Waters 2487Double λAbsorbancedetector and a Alltech Apollo PRC 18Column (250mm ×4.6mm I.D.,5μm )and WDL 295Chromatographic workstation.Gradient elution was applied with the solvent system containing methyl 2cyanide (A )and 0.1%aqueous diethylamine (B )at 30℃.The gradient program used was as follows :0~17min ,A ~B (46∶54);17~37min ,change to A ~B (82∶18);and at 37min there was a return to the initial conditions.The sample size was 20μL and the flow 2rate was kept at 1.0mL ・min -1while the detective wavelength was 230nm.The calibration curves for mesaconitine ;aconitine and hypaconitine were linear within the con 2centration range of 5.062×10-6~5.062×10-5mol/L ,2.614×10-6~2.614×10-5mol/L and 4.348×10-6~4.348×10-6mol/L (r =0.9996,0.9995and 0.9999,n =6),respectively.The limit of detec 2tion of them was 5.04810-8mol/L 、6.504×10-8and 4.348×10-10mol/L ,respectively.The average re 2covery was within 96.7%~105.30%.RSD was below 1.5%.K ey w ords :High 2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Radix Aconites ;Aconitine ;Mesacontine ;Hypaconitine961第1期项杰等: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附子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研究。
附子不同组织中生物碱含量的测定
Vol. 24 No. 1 M ar. 2009
附子不同组织中生物碱含量的测定
侯大斌 赵祥升 王 惠 许 源
(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四川绵阳 621010)
摘要 :对附子不同组织中乌头总碱和 3种双酯型生物碱 —新乌头碱 、乌头碱和次乌头碱的含量进行了测定 。用酸性 染料比色法测定乌头类总生物碱的含量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新乌头碱 、乌头碱 、次乌头碱的含量 ,色谱柱为 : Zorbax extend - C18 (150 mm ×4. 6 mm , 5. 0μm ) ,流动相为乙腈 —0. 1%乙二胺 ,梯度洗脱 ,流速为 l mL /m in,检测波 长为 240 nm ,柱温 30 ℃。结果表明 :附子不同组织中生物碱的含量呈现明显的差异性 。子根 、茎秆 、叶 、须根和母 根中乌头类总生物碱含量分别为 : 5. 53, 3. 81, 14. 77, 8. 87和 4. 58 mg/ g; 3种双酯型生物碱含量在不同组织中的含 量顺序为 :须根 >子根 >母根 >叶片 >茎秆 。该研究可为附子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 关键词 :附子 新乌头碱 次乌头碱 乌头碱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中图分类号 : R282; S567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671 - 8755 (2009) 01 - 0098 - 04
附子中新乌头碱的含量测定
附子中新乌头碱的含量测定贾金艳,彭小冰,沈洲卿,杨卫平【摘要】目的成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附子中新乌头碱含量的方式。
方式采纳Welchrom-C18 色谱柱(5 μm , mm×250 mm),以甲醇-水-三乙胺(75∶25∶)为流动相,流速为 ml·min-1,检测波长为233 nm,柱温为30℃。
结果新乌头碱在 4~ 8 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 9;平均回收率为%,RSD=%。
结论该方式操作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附子中新乌头碱的含量测定。
【关键词】附子;新乌头碱;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子根的加工品,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的功效[1]。
附子的要紧成份是乌头类生物碱,可分为单酯类、双酯类和胺基醇类生物碱。
其中以双酯型类生物碱如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成份毒性较大,但又同时是附子的药性成份。
历代医家都超级重视附子的毒性及其用量[2]。
为保证用药的平安性,本文在参考有关文献的基础上[3,4],对附子生品中的新乌头碱进行含量测定,希望能够为其在质量操纵方面提供必然的依据。
1 仪器与试药仪器岛津LC-20A高效液相色谱仪,HS10260D超声洗洁器,XS205电子天平(十万分之一),JT1003电子天平(千分之一)。
试药新乌头碱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供含量测定用,批号: 110799-200404);甲醇为色谱纯;三乙胺、乙醚为分析纯;盐酸;氨水;纯净水。
2 方式与结果色谱条件色谱柱: Welchrom-C18 (5 μm , mm×250 mm);流动相为甲醇-水-三乙胺(75∶25∶);流速: ml·min-1;检测波长:233 nm;柱温:30℃。
进样量:5 μl。
在该色谱条件下,新乌头碱与杂峰分离良好。
结果见图1~ 2。
溶液的配制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周密称取新乌头碱对照品适量,配制成·ml-1的对照品溶液,再周密吸取此对照品溶液,,,,,,, ml别离定容于5 ml容量瓶中。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附子中3组分的含量
中国药房 2 0 0 6年第 1 卷第 1 7 6期
Chi a Ph r a y 0 6 Vo . 7 n a m c 2 0 1 1 No. 6 1
。1 55。2
维普资讯
5 , ml 振荡使之溶解 , . 0 4 m微孔滤膜过滤 , 取续滤液 1/ , 0 l供 1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 。 2 5 线 性关 系考 察 .
Si u t ne u nt nt D e e m i m la o s Co e t r nato o tne, i n of Ac nii Hypa o tne a d M e a onii n Fuz y H PLC c nii n sc tne i ib
ABS TRAC T OBI ECTl VE:Toe t bih a P eh dfrsmut n o sc n e td tr n to fa o ii e m ea o iie, sa l nH LC m t o o i l e u o tn ee mi ai no c n tn , s c n t s a n
2 3 内标 溶 液 的 制 备 . 准确称取阿普唑仑 1 .mg 置于 5 ml 02 , 0 容量瓶 中, 加水溶
仑 对照品均 由中国药 品生物制 品检定所提供 ;甲醇为色谱纯 , 水 为超纯水 , 三乙胺 、 磷酸等试剂均为分析纯。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附子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研究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附子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研究项杰;王阳雪;侯大兵;陶宗娅;张宏【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06(043)001【摘要】运用RP-HPLC测定不同地区附子药材中3种酯型生物碱--新乌头碱、乌头碱和次乌头碱的含量.实验以RP-C18色谱柱为固定相,乙腈-0.1%的乙二胺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梯度洗脱程序:乙腈和0.1%的乙二胺水溶液的比率0~17 min为46:54,17~37 min为82:18;37~50 min为46:54,流速为1.0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30 nm.新乌头碱、乌头碱和次乌头碱的标准曲线范围分别是5.62×10-6~5.062×10-5mol/L、2.614×10-6~2.614×10-5mol/L和4.348×10-6~4.348×10-5mol/L(r=0.9996,0.9995,0.9999,n=6);检测限分别是5.048×10-8mol/L、6.504×10-8和4.348×10-10mol/L;加样回收率为96.7%~105.3%,RSD小于1.5%.【总页数】5页(P165-169)【作者】项杰;王阳雪;侯大兵;陶宗娅;张宏【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成都,610068;四川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成都,610068;西南科技大学科技处,绵阳,621000;四川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成都,610068;四川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成都,61006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57.7【相关文献】1.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0.06%甾烯醇微乳剂中有效成分含量方法研究 [J], 曹磊;顾爱国;王莉2.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0%甲维盐·甲虫肼悬浮剂中有效成分含量方法研究 [J], 顾爱国;曹磊;王莉3.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附子中乌头碱等3种成分的含量 [J], 邓雅琼;刘荣华;邵峰;卢锋4.山蜡梅颗粒剂中4种有效成分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 [J], 周斌;崔小弟;程丹;李洁;王平;郑鹏武5.基于超高效液相-四极杆飞行质谱联用技术的牛黄清感胶囊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J], 庄岩;遆铁军;霍金海;朱立刚;赵雪莹;周有财;王伟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附子中次乌头碱的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附子中次乌头碱的含量[ 08-06-03 17:07:00 ] 作者:叶震强张辉珍编辑:studa20【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摘要:目的建立附子中次乌头碱的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色谱柱为Hypersil ODS2,5 μm,4.6 mm×250 mm;流动相为0.2%冰醋酸(用三乙胺调pH 6.25)乙腈(63∶37);流速:1.0 ml/min。
结果次乌头碱在0.151~1.208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加样回收率为98.13%,RSD为1.14%。
结论该法可作附子的质量控制指标之一。
关键词:附子;次乌头碱;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子为毛莨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子根的加工品,依炮制方法不同有盐附片、黑顺片、白附片等饮片规格。
《中国药典》2000版Ⅰ部附子项下未收载含量测定方法。
附子中含双酯型生物碱,主要有乌头碱、次乌头碱和新乌头碱等。
文献报道酯型生物碱含量测定有酸性染料比色法[1~2]、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3~5]和薄层扫描法[6]。
本文采用HPLC对附子中酯型生物碱进行分析,经预试验附子中乌头碱的含量极低或未能检出,新乌头碱的含量也很低,,次乌头碱的量最大,而且次乌头碱是酯型生物碱毒性显著降低的水解产物,故以次乌头碱的含量作为定量指标,作为附子质量控制指标之一。
1 仪器与材料1.1 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HP1050);色谱柱:Hypersil ODS2,5μm,4.6 mm×250 mm。
1.2 材料附子(购自广东省药材公司中药饮片厂、广州市药材公司经营),次乌头碱(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乙腈为色谱纯,其他试剂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2.1 色谱条件确定2.1.1 检测波长的选择次乌头碱的甲醇溶液分别进行紫外扫描,结果均在235 nm处有最大吸收,与文献报道[3]的测定波长一致,故采用235 mm 作为检测波长。
附子总生物碱提取物中3个双酯型和3个单酯型乌头碱成分的含量测定
附子总生物碱提取物中3个双酯型和3个单酯型乌头碱成分的含量测定刘敏;张海;蔡亚梅;陈啸飞;朱臻宇;柴逸峰【摘要】目的提取附子总生物碱,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附子总生物碱提取物中苯甲酰新乌头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次碱、新乌头碱、乌头碱和次乌头碱6个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85%的乙醇回流提取附子药材,经大孔吸附树脂柱分离后,制得附子总生物碱提取物,采用Waters Terra C18色谱柱(3.0mm×100mm,3.5μm);流动相为A:乙腈,B:水(5 mM醋酸铵),梯度洗脱,A相随时间的变化:15%~26% (0~ 10 min),26%~30%(10 ~ 20min),30% (20 ~25 min);流速0.5 ml/min;检测波长235 nm;柱温25℃;进样量5μl.结果 6个生物碱成分苯甲酰新乌头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碱、新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在20 min内实现完全分离,在11.40~114.0、10.22 ~ 102.2、10.36 ~ 103.6、6.250 ~62.50、13.50 ~135.0、15.12~151.2 μg/ml的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0.999).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日内日间精密度,最低检测限和定量限的范围均符合含量测定的要求,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104.52%(RSD=2.0%)、103.43%(RSD=1.6%)、101.92% (RSD =2.3%)、99.45% (RSD =2.7%)、97.67%(RSD=1.9%)、101.15%(RSD=3.4%).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附子提取物中6个乌头碱成分的含量测定.【期刊名称】《药学实践杂志》【年(卷),期】2013(031)003【总页数】4页(P181-184)【关键词】附子总生物碱;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作者】刘敏;张海;蔡亚梅;陈啸飞;朱臻宇;柴逸峰【作者单位】南京军区联勤部药品仪器检验所,江苏南京210002;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药材科,上海200438;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上海200433;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上海200433;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上海200433;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上海2004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2.710.3附子(Aconiti Lateralis Radix Preparata)为毛莨科(Ranunculaceae)乌头属(Aconitum)植物乌头(Aconiturmn carmichaelii Debx.)子根的加工品,其味辛、甘、性热、有毒,入心、脾,肾经,具有回阳救逆、温补肾阳和祛寒止痛等功效[1]。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附子中乌头碱等3种成分的含量(精)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附子中乌头碱等3种成分的含量(精)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附子中乌头碱等3种成分的含量作者:邓雅琼,刘荣华,邵峰,卢锋【摘要】目的测定附子中乌头碱、新乌头碱和次乌头碱的含量。
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PR-HPLC)法,使用UltimateTM XB-C18柱(4.6 mm×250 mm, 5μm);流动相为乙腈-0.2%冰醋酸(浓氨水调节pH值为7.29);检测波长:230 nm;流速1.作者:邓雅琼,刘荣华,邵峰,卢锋【摘要】目的测定附子中乌头碱、新乌头碱和次乌头碱的含量。
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PR-HPLC)法,使用UltimateTM XB-C18柱(4.6 mm×250 mm, 5μm);流动相为乙腈-0.2%冰醋酸(浓氨水调节pH值为7.29);检测波长:230 nm;流速1.0 ml·min-1;柱温为35℃。
结果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31.258X+5.794,r=0.999 9;Y=17.418X+5.236 9,r=0.999 8;Y=18.989X+6.186 6,r=0.999 7。
三者的线性范围分别为:3.3125~106μg/ml;0.735 7~23.541 9μg/ml;1.966 1~62.916 4μg/ml。
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可用于附子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附子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Abstract:ObjectiveTo develop 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ree principal alkaloids in aconite root. Methods(4.6mm×250mm, 5μm)column by isocratic elution using Acetonitrile -0.2%Glacial acetic acid (adjusted to pH 7.29 with concentrated ammonia).ResultsThe average recovery of the three alkaloids were analyzed simultaneously with UltimateTM XB-C18 ratesobtained were in the range of 98.93-100.5%for RSD below 2.0%.The linear ranges of aconitine; hypaconitine; mesaconitine were respectively 3.312 5~106 μg/ml, 0.7357~23.5419 μg/ml,1.9661~62.9164μg/ml (r=0.999 9, r=0.999 8, r=0.9997).ConclusionThe contents of alkaloids in aconite root varied significantly from species; hence quality control of aconite root is very necessary.Key words:Aconite root; RP-HPLC; Aconitine; Hypaconitine; Mesaconitine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子根加工品[1]。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中药附子中乌头碱、中乌头碱和次乌头碱的含量
中药 附子 为毛茛科植物乌头 ( A c o n i t u m c a r mi c h a e l i d e b x . ) 3 . 3 5 4  ̄ 1 0 3 + 0 . 0 1 5  ̄ 1 0 ( r - = O . 9 9 9 6 ) ,次乌头碱 回归方程 Y = I . 3 2 9  ̄ 子根 的加工品 , 主根为川乌和 草乌的子根l 1 l 。附子 中以乌头碱 、 中乌头碱 、 次乌头碱为主 , 还分离出了具有生理活性 的氯化 甲基 多 巴胺 、 消旋去 甲乌药碱等旧 。附子具有回阳降逆 、 补火 助阳、 逐 风寒 湿邪之功效 , 主要用 于治疗亡 阳虚脱 、 阳痿 、 宫冷等日 。附子 2 . 0 3 1 t x g 、 0 . 1 5 2 ~ 1 . 3 5 2  ̄ g范围内线性关系 良好 。 - 2 . 5精密度考察 : 吸取“ 2 . 2 ” 项下 的混合对 照品溶液 , 按照色谱条 件连续重 复进样 6 次进行成分分析 , 测定乌头碱 、 中乌头碱和次
新乌头碱、乌头碱与次乌头碱在附子不同炮制法中含量变化的实验研究
新乌头碱、乌头碱与次乌头碱在附子不同炮制法中含量变化的实验研究赵永堂【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炮制方法的炮制品中新乌头碱、乌头碱与次乌头碱含量变化.方法分别采用江西建昌帮法、樟树帮法与<中国药典>2005年版法制备附子炮制品,通过HPLC色谱法测定其中新乌头碱、乌头碱与次乌头碱含量.结果 3种炮制方法的炮制品中新乌头碱、乌头碱与次乌头碱的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建昌帮法:(2.13±0.26),(6.78±0.18),(11.26±0.97)μg/g;樟树帮法:(2.35±0.39),(3.23±0.88),(8.09±0.92)μg/g;中国药典法:(1.43±0.18),0,(1.68±0.23)μg/g.结论建昌帮煨制附子中新乌头碱、乌头碱与次乌头碱总含量比另外两种方法的总含量要高,这为建昌帮炮制技术的研究提供了科学根据.%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ontent of new aconitinc. Aconitine and hypoaconitine in products processed by different approaches. Methods Aconite processed products were prepared with Jiangxi Jianchangbang method, Zhangshubang method and method provided in Chinese Pharmacopeia (2005 edition). And the content of new aconitine, aconitine and hypoaconitine in the products were detenrimed with chromatography (HPLC) method. Results Average quality scores of new aconitine, aconitine and hypoaconitine processed with the three methods were as follows: With jianchangbang method, the contents were (2.13±0.26), (6.78±0.18), fll.26±0.97)μg/g, respectively; with Zhangshubang method, the contents were (2.35±0.39), (3.23±0.S8), (S.09±0.92)μg/g, respectively; with method provided In Chinese Pharmacopeia, the contents were (1.43±0.18), 0,(1.68±0.23)μg/g,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Contents of new aconitine, aconitine and hypaconitine are higher when processed with Jianebang method than processed with the other two methods, which provides scientific evidence for further Investigation of Jianchangbang method.【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年(卷),期】2012(009)014【总页数】2页(P27-28)【关键词】炮制;附子;生物碱【作者】赵永堂【作者单位】安徽省毫州市华佗中医院,安徽毫州,2368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4.1附子是临床常用的急救类中药材,性味辛、甘、大热,有毒,功能为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具有“回阳救逆第一品药”之称[1],药物分类学中属于毛莨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子根加工品,临床上多用其炮制后的产品。
df快速液相色谱法测定乌头类药材中三种生物碱成分的含量
快速液相色谱法测定乌头类药材中三种生物碱成分的含量1 范围本方法采用快速液相色谱法测定乌头类药材中的新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
本方法适用于乌头类药材中新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的含量测定。
2 实验材料和仪器2.1 试剂(除特殊注明外均为分析纯试剂)甲醇(色谱醇)、乙醚、氨水、乙酸铵。
2.2 仪器设备Agilent 1200系列高分离度快速液相色谱系统(RRLC),配有二元泵、自动进样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
3 分析条件3.1三种生物碱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和质控样品(QC )的制备分别精密称取新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对照品各约10 mg ,置于同一10 mL 量瓶中,加0.05%盐酸甲醇溶解并定容至刻度,摇匀,得1 mg/mL 的混合对照品储备液。
储备液经0.05%盐酸甲醇适当稀释得8个系列浓度的工作溶液。
质控样品也按上述操作制成低、中、高三种浓度的混标。
3.2 色谱分析条件色谱柱:Zorbax Extend C 18,(4.6 × 50 mm ,1.8 μm ,Agilent);柱温:30 ℃;检测波长:235 nm ;流速:2 mL/min ;进样量4 μL ;流动相:A :0.26%醋酸氨 (加2.5 mL 冰醋酸于1000 mL 水中,用氨水调pH 值至9.8),B :甲醇;梯度洗脱,如下。
时间 (min) B 相%(V )0 30 2.5 50 5 60 6 65 8 70 10 703.3 乌头类药材供试品溶液的制备乌头类药材,研磨成粉末,过40目筛,称取药材粉末约0.5 g ,置于50 mL 三角瓶中,加入1 mL 氨水浸润30 min ,加无水乙醚10 mL ,称重,超声30 min ,冷却至室温,补足减失的重量,将提取液转移至鸡心瓶中,残渣用无水乙醚洗涤3次,每次5 mL ,30 ℃水浴旋转蒸发至干,然后用适当体积的0.05%盐酸甲醇溶解残渣,0.45 μm 滤膜过滤,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附子中乌头碱等3种成分
的含量
作者:邓雅琼,刘荣华,邵峰,卢锋【摘要】目的测定附子中乌头碱、新乌头碱和次乌头碱的含量。
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PR-HPLC)法,使用UltimateTM XB-C18柱(4.6 mm×250 mm, 5μm);流动相为乙腈-0.2%冰醋酸(浓氨水调节pH值为7.29);检测波长:230 nm;流速1.
作者:邓雅琼,刘荣华,邵峰,卢锋
【摘要】目的测定附子中乌头碱、新乌头碱和次乌头碱的含量。
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PR-HPLC)法,使用UltimateTM XB-C18柱(4.6 mm×250 mm, 5μm);流动相为乙腈-0.2%冰醋酸(浓氨水调节pH值为7.29);检测波长:230 nm;流速1.0 ml·min-1;柱温为35℃。
结果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31.258X+5.794,r=0.999 9;Y=17.418X+5.236 9,r=0.999 8;Y=18.989X+6.186 6,r=0.999 7。
三者的线性范围分别为:
3.3125~106μg/ml;0.735 7~23.541 9μg/ml;1.966 1~62.916 4μg/ml。
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可用于附子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附子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
Abstract:ObjectiveTo develop 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ree principal alkaloids in aconite root. Methods(4.6mm×250mm, 5μm)column by isocratic elution using Acetonitrile -0.2%Glacial acetic acid (adjusted to pH 7.29 with concentrated ammonia).ResultsThe average recovery of the three alkaloids were analyzed simultaneously with UltimateTM XB-C18 rates obtained were in the range of 98.93-100.5%
for RSD below 2.0%.The linear ranges of aconitine; hypaconitine; mesaconitine were respectively 3.312 5~106 μg/ml, 0.7357~23.5419 μg/ml,1.9661~62.9164μg/ml (r=0.999 9, r=0.999 8, r=0.999
7).ConclusionThe contents of alkaloids in aconite root varied significantly from species; hence quality control of aconite root is very necessary.
Key words:Aconite root; RP-
HPLC; Aconitine; Hypaconitine; Mesaconitine
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子根加工品[1]。
附子性大热,味辛、甘,有毒,具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等功效,具有强心、降压、抗炎和镇痛等作用。
附子中生物碱主要有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等双酯型生物碱为剧毒化合物,附子经过炮制后,其生物碱的含量下降,为控制药物的毒性,检测附子中双酯型生物碱的含量是非常必要的。
附子生品有大毒,其中所含的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等双酯类生物碱既是有效成分,又是毒性成分,且治疗量与中毒量接近,经加工炮制后此类成分可转化为单酯型生物碱,从而减小毒性。
附子的毒性与炮制方法有关,炮制不及,则可中毒;炮制太过,则不能保证药效[2]。
目前并没有能够同时控制毒性和保证疗效的炮制工艺规范,也不能够表明附子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科学、量化的质量标准,造成各地附子炮制品的质量相差很大。
为此本研究建立了灵敏准确的检测方法,对附子炮制品中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进行了定量分析,为有效地评价和控制附子炮制品质量,规范炮制工艺提供科学依据。
1 仪器与试剂
1.1 仪器 Agilent 1200 高效液相色谱仪,G1314B VWD检测器,Agilent chmstation工作站;Sartorius分析天平,KQ-250VDB型双频数控超声清洗器。
1.2 试剂乌头碱(110720-200410)、新乌头碱(110799-200404)、次乌头碱(110798-200404)对照品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水为双蒸水(实验室自制),乙腈(HPLC级,Tedia,美国),甲醇(HPLC级,Tedia,美国),附子药材为四川布拖GAP种植基地购买(由江西中医学院生药组褚小兰老师鉴定),其他试剂为分析纯。
2 方法
2.1 混合对照品溶液的配制分别精密称取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对照品1.59,1.13,1.51 mg,置于10 ml容量瓶中,用乙腈溶解并定容至刻度线,摇匀,即得对照品储备液。
2.2 供试品溶液的配制取不同产地的黑附片适量,粉碎,过筛。
分别取黑附片粉末5 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加10%氨水5 ml,湿润0.5 h,再加入乙醚50 ml,超声提取10 min,密塞,放置过夜,过滤,再以5 ml乙醚分3次洗涤药渣,过滤,合并滤液,室温挥干,乙腈溶解残渣,用0.45 μm微孔滤膜过滤,定容至2 ml,摇匀,作为样品溶液。
2.3 色谱条件 UltimateTM XB-C18柱(4.6 mm×250 mm, 5 μm);流动相:乙腈-0.2%冰醋酸(氨水调pH为7.29),过0.45 μm滤膜;检测波长:230 nm;流速:1.0ml·min-1;柱温35℃。
2.4 测定方法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分别吸取混合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10μl,注入高效液色谱仪,记录色谱图,测定峰面积,按外标法计算各生物碱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