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狂想曲音乐欣赏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森林狂想曲》教案
一、教学内容:
欣赏《森林狂想曲》
二、教学内容分析
《森林狂想曲》是苏少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第二单元的一首欣赏曲,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台湾乐曲。是台湾留美制作人吴金黛及其团队深入台湾山林实地录音,耗时5年,共收集台湾鸟类、蛙类、蝉类、虫类、猕猴、飞鼠、溪流…等近100种自然声音,与音乐巧妙地结合,使乐曲中的自然音源与音乐的节奏、调性相互吻合,奏出了一首优美的森林狂想曲,同时也表现了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其乐融融的景象。是自然声音与音乐融合的一部佳作。
乐曲由A、B、C三段旋律组成,在乐曲的开始、中间、结尾处插入了真实的“音效”。
第一乐段,羽调式。在一片森林鸟声的背景中,笛子奏出了轻快的主题,旋律清新、跳跃,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受。这个主题由上下两个乐句构成,旋律基本相同,只是在最后一小节的结束音上不同,第一句结束在mi上,第二句结束在la上。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二乐段与第一乐段前半句的节奏基本相同,由于旋律向上进行到了sol,所以比第一乐句的情绪略加高涨。
第三乐段的节奏有了很大的变化,较为舒展,特别是连续两拍的最高音la,并加进了丰富又热闹的鸟鸣,把情绪推向了高潮。
整首乐曲就是由这三段旋律的反复构成的,其间插入音效,使乐曲显得更加生动、活泼。全曲的结构为:
音效 A A B A B C A音效A B A B C A音效
三、教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音响、、笛子、打击乐器、蛙鸣筒等
四、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感受乐曲轻松欢快的情绪。
2、在音乐活动中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为画面配音乐,获得美的情感体验。
2、通过听、唱、动结合记忆主题,分辨乐曲的结构,并演唱第一主题。
3、通过音乐活动,使学生加深对乐曲的理解。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够为画面配乐。
2、能分辨乐曲的结构。
3、能听辨乐曲的音色,感受乐曲的情绪。
五、教学过程
一、初听乐曲
[阶段目标:初步感受乐曲,了解乐曲的背景。]
1、为情景影片片段配乐
[阶段目标:通过为情景配乐记忆主题,并感受乐曲主题欢快的情绪]
教师:同学们,音乐通过旋律、节奏、音色等要素可以表现出一种情绪,根据这种情绪可以联想到一定的情景。反过来,某种情境也可以用适当的音乐来表现。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游戏,请你们当一次导演,为一段影片配乐。
教师:我们先来听两段音乐。(A段是《森林狂想曲》第一主题;B段是《命运》主题)
学生活动:听音乐并感受音乐的情绪。
教师:我们再来看一看这段影片。(播放无声的大森林的情景影片)。想一想用哪段音乐为影片配乐呢?要说出你们的理由。
学生:(用A段配乐,因为其中有鸟叫的声音,音乐的情绪很很轻快,适合表现森林优美的景色。)
教师:为什么B段音乐不适合呢?
学生:(B段音乐太沉重了,和影片画面的情绪不相配等。)
教师总结:你们回答的都很好,那你们能为这段音乐起一个合适的名字吗?
学生:小溪边的故事、山谷交响曲、美丽的大森林、森林的早晨、森林交响曲、森林的夜晚、大自然交响曲,林间漫步。
教师:你们起的名字都很好,很适合音乐的表现,有的还很有诗意。这段音乐就是我们今天要欣赏的《森林狂想曲》的第一主题。关于这段音乐还有个故事呢?
2、介绍乐曲创作背景完整欣赏乐曲
[阶段目标:完整的欣赏乐曲,了解乐曲的背景。]
教师:台湾有位音乐制作人,他非常热爱大森林。于是就组织了一个团队,深入到台湾的大森林中,用了5年的时间录制了100种森林里的声音,有鸟类、蛙类、蝉类、虫类、山羌、猕猴、飞鼠…等。更奇妙的是他把这种自然的声音与
音乐巧妙的结合起来,这些自然的音源与音乐的节奏、调性非常吻合,奏出了一首优美的森林狂想曲。现在我们完整的来听一听这首乐曲,特别要注意其中的“音效”。听一听都有哪些声音?(播放CD)
学生活动:完整欣赏乐曲
学生回答:流水声、鸟叫声、青蛙叫等。
二、欣赏第一乐段主题
[阶段目标:听辨主题的乐句,演唱并记忆第一主题。]
1、听辨乐句
[阶段目标:通过聆听,分辨第一主题的两个乐句。]
教师:你们听得真准,这首乐曲中第一乐段主题轻快、活泼,使人心情舒畅,在旋律上很有特点。我给你们弹奏一下这个主题,请你们仔细听听这段旋律有几个乐句?有什么特点?用了哪种创作方法?
教师操作:慢速弹奏主题。
学生:这个主题有两个乐句。这两个乐句的旋律很相似。
教师:请你们再听一遍,听一听结尾处分别是什么音?(教师弹奏)
学生:这两个乐句的结尾有所不同。第一个乐句的结尾是mi,第二个乐句的结尾是la。
教师:哪一个有结束感呢?
学生:第二个乐句的结尾la有结束感。
教师:作曲家用了什么样的创作方法呢?
学生:使用了基本重复的方法。
教师:对,这段旋律非常流畅,作曲家用了基本重复的创作方法,所以很容易就记住了。轻快、活泼的情绪好像表现了早晨森林里百鸟争鸣的生动景象。
2、演唱第一主题
[阶段目标:通过演唱,记忆第一主题。]
教师:那我们跟着琴用啦轻轻地演唱一下。(出示谱例)
学生:轻声演唱主题。(教师进行指导)
教师:要表现轻快的情绪,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演唱。
学生:可以用跳跃一些的声音演唱。
教师:在演唱时还要注意每句结尾时四拍的时值要唱满。
学生活动:演唱第一主题。
3、听辨音色
[阶段目标:听辨主题的音色,使学生懂得音乐的音色影响情绪。]
教师:音色在音乐的表现中有重要的作用,不同的乐器音色可以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现在我们再来欣赏这个主题,你们仔细听一听,这个主题分别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播放笛子主题和小提琴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