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高压综合征ppt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7
百度文库
腹内压增高分级:
.
8
IAH分类
超急性IAH:仅持续数秒或数分钟,如大笑、咳嗽、喷嚏时
急性IAH:发生于数小时内,如创伤或任何原因引起的腹腔 内出血(如腹主动脉瘤破裂)、腹腔镜操作中腹腔内充气
亚急性IAH:发生于数天内,大多由医源性引起,例如液体 复苏和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
慢性IAH:发生于数年至数月,如肥胖,腹腔内肿瘤(如卵 巢囊肿),慢性腹水(肝硬化或长期腹膜透析),妊娠
.
3
测压方法
间接测压的“金标准”——膀胱内测法: 在膀胱内置入一根foley导管,排空膀胱内尿
液,注入50~100ml生理盐水,通过导管与压力转 换器相连,在病人完全平卧位,消除腹肌收缩的 影响下,以腋中线为零点,取呼气末的数值
直接测压的“金标准”——穿刺入腹腔,通过压 力换能器直接测量
.
4
流行病学
Biancofiore,ML,Intensive care med,2003
.
5
概念
腹腔内高压(intra-abdominal hypertension,IAH): 间隔4~6小时分别进行的至少3次标准测压中记录到的数值 稳定≥12mmHg,伴或不伴APP≤60mmHg
腹腔间室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 ACS):腹腔内高压(在间隔1~6小时分别进行的至少3 次标准测压中,腹腔内压力逐渐稳定上升,并≥20mmHg) 伴或不伴APP≤50mmHg,同时合并单个或多个脏器功能 衰竭
.
9
ACS分类及病因
根据导致病变的部位可分为腹壁型、腹腔型和腹膜后型
腹壁型 最常见的病因是腹部大面积烧伤、焦痂形成等导 致腹壁顺应性降低,活动受限,腹腔内容积相对减小, IAP升高时腹壁的缓冲作用消失所致
腹腔型 常见于腹部创伤,特别是腹部钝器伤所致肝和(或) 脾破裂,腹腔内大出血使腹腔容积扩大。此外严重的肠胀 气、肠梗阻、小儿巨结肠及乙状结肠扭转等也可造成lAP 增高。
慢性ACS包括腹腔巨大肿瘤、腹水、妊娠及慢性非卧床腹 膜透析等情况,lAP缓慢增加,腹壁逐渐被牵张,lAP增高 不显著,对机体的影响远较急性轻。
.
11
ACS分类及病因
据不同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原发性ACS可直接由腹膜炎、肠麻痹和腹腔、盆腔创伤引 起。
继发性ACS是由①输入大量晶体液,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 低,组织水肿;②休克复苏后,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一 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突出表现为炎症、水肿,临床上常见 继发性ACS患者肠管壁和肠系膜水肿、增厚;③腹部外科
手术后勉强关腹所致。
.
12
病理生理
ACS的基本病理变化是lAP异常升高,压 迫脏器、大血管等导致器官功能损害。此外, 休克复苏后缺血/再灌注损伤使继发性ACS与 全身炎性反应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进一 步加重脏器损伤,最终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死亡。
.
13
病理生理
心血管系统 lAP增高可以引起心排血量减少,尤其是当 lAP≥27 cm H20时,心排血量明显减少;虽然外周血管阻 力指数明显增加,但体循环血压无明显改变,肺动脉血压、 中心静脉压、肺毛细血管楔压则逐渐升高;若此时给予静 脉输液进行复苏,与复苏前相比,体循环血压明显升高,
.
14
病理生理
泌尿系统 少尿和无尿是ACS突出的临床表现。对肾功能 的不良影响包括肾前性和肾性两个方面。肾前性因素指心 脏功能受损,心排血量降低使肾血流减少,肾注压和肾小 球滤过率降低。肾性因素指肾静脉压力及肾实质压力升高
腹膜后型 指原发于腹膜后的疾病导致的ACS,如重症胰
腺炎、骨盆骨折、腹膜后出血和感染等。于腹膜后间隙狭
窄,病变可以引起腹膜后压力急剧升高,使肾脏及血管受
压,严重影响肾功能
.
10
ACS分类及病因
根据起病的急缓可分为急性和慢性
急性ACS 可分为:①自发性:重症急性胰腺炎、腹膜炎、 肠梗阻(特别是肠扭转)、腹主动脉瘤破裂等;②创伤后: 腹腔内或腹膜后出血、空腔脏器穿孔等;③手术后:术后 腹膜炎、腹腔脓肿、肠麻痹等;④医源性:过量灌肠、腹 腔填塞止血、腹腔镜手术中的气腹及腹壁高张力下关腹等
Malbrain ML,Crit care med,2005
.
6
概念
腹腔间室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是由不同原因导致腹腔内压 力(IAP)非生理性、进行性、急剧升高影响内 脏血流及器官功能,并进一步引起一系列病理 生理改变所形成的一种临床症候群
腹内高压与腹腔间室综合征
.
1
历史
Marey(1863),Burt(1870)——提出腹内压概念,注 意到其升高对呼吸有影响
Heinricius(1890)——腹内压升高至27和46cm水柱时动 物死亡
Emermon(1911)——动物模型中腹内高压导致心血管 功能异常
Wendt(1913)——首次提出腹内高压与肾功能不全的关 系
中心静脉压亦随之升高,但外周血管阻力指数明显下降。
呼吸系统 ACS时膈肌上抬,使肺容积缩小,顺应性降 低,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和缺氧。
IAP可使动脉血pH值降低,CO2分压增高,血HCO3浓度 降低。ACS对肺功能的损害不仅仅是由于IAH造成的,在 继发性ACS中,肺的缺血/再灌注损伤也是使肺功能受损 的重要机制之一。
多中心研究中,平均IAP为(9.8±4.7)mmHg。其中内科 病人IAH发生率为54.4%,外科病人则高达65%,总体而 言,IAH发生率高达58.8%,有8.2%的病人确诊为ACS
Malbrain ML,Intensive care med,2004
在异体肝移植病人IAH发病情况的前瞻性研究中,IAH (定义为IAP≥25mmHg)发生率为32%
.
2
概念
腹腔内压力(intra-abdominal pressure,IAP): 指腹腔封闭腔隙内稳定状态下的压力,主要由腹
腔内脏器的静水压产生,它的数值随呼吸而变化,吸 气时上升(膈肌收缩),呼气时下降(膈肌松弛)。 正常腹内压在5mmHg左右,肥胖及术后会相对高一 些。
腹腔灌注压(abdominal perfusion pressure,APP) =MAP(平均动脉压)-IA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