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意识形态批判

合集下载

如何理解哲学家们只是有不同的方式改变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如何理解哲学家们只是有不同的方式改变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如何理解“哲学家们只是···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对“改变世界”的推崇究竟是出于什么考虑?它主要是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首先,这是马克思的哲学理想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在《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中指出:“哲学把握了整个世界以后就起来反对现象世界。

”这里的反对既不是逻辑的反对也不是道德的反对,而是“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

因为“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

马克思的哲学理想就是在这种实际的批判中实现“哲学的世界化”或“在现实中实现哲学”。

其次,这也是马克思从事意识形态批判的需要。

我们知道,意识形态的批判乃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一个十分重要也十分突出的特点,这也正是其真正的优势之所在。

这种“批判”既包括对历史上意识形态根源的揭露(马克思的理论建构本身所做的工作),也包括对意识形态根源的消解(马克思主张诉诸实践的批判)。

马克思之所以提出意识形态批判,当然是有其思想史前提的。

马克思不满意于黑格尔及青年黑格尔派的逻辑批判,也不满意于费尔巴哈的道德批判,所以,他必须找到扬弃并超越这两种均有致命缺陷的批判方式的第三种可能性,那就是马克思所主张的“实践批判”。

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就已经指出:“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

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

”黑格尔及青年黑格尔派所采取的逻辑批判的姿态,并不能真正触动现存事物,而且把问题局限于思辨的范围之内也不可能发现意识形态本身的“秘密”,所以它不可能摆脱唯心主义的羁绊和桎梏。

而费尔巴哈则从人本主义立场出发,进行道德的批判。

但正如恩格斯所讽刺的那样:“他本人除了矫揉造作的爱的宗教和贫乏无力的道德,拿不出什么积极的东西来和黑格尔体系的百科全书式的丰富内容相抗衡。

”由于没有发现并揭开意识形态的秘密,无论是黑格尔的思辨哲学还是费尔巴哈的人本哲学,它们本身都没有能够摆脱意识形态的蒙蔽。

这恰恰是它们的不彻底性之所在,也恰恰是它们仍然囿于唯心主义的语境之中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德意志意识形态》对意识形态的批判与超越

《德意志意识形态》对意识形态的批判与超越

中图分 类号 : A 8 1 1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6 7 2—9 9 9 4 ( 2 0 1 4) 0 3— 0 0 8 8— 0 3
在马克思 、 恩格斯合著的第二部著作 《 德意志
还是德国“ 真正的社会主义” , 他们之 间的论争从
意识形态》 中, 他们彻底清算 了旧的哲 学信仰 , 向 德 国青年黑格尔派及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宣告决 裂的同时, 首次全面、 系统地阐发了新历史唯物主 义世界观 。在《 形态》 中, 马克思列举 了当时德 国 思 想界 的种种 意识 形 态 , 但纵观全文 , 他 没 有 对 意
识形态下一个明确的定义 , 这就引发了当今学界对
未真正超出黑格尔的哲学体系, “ 他们和黑格尔的 论战以及他们之间的论战 , 只限于他们当中的每一 个人都抓住黑格尔体系的某一个方面, 用它来反对 整个体系 , 也反对别人所抓住 的那些方面” 【 2 】 。换
句话说 , 黑格尔哲学体系中思维与存在本末倒置的 特质 , 必然造成了后来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家们的哲
用 具体 经验 的方法 进 行革命 斗 争 。 因此 ,, 反而由于理论 的神秘性 , 使 自身陷入到 自我的宗教迷雾之中。 第二 , 意识形态 的颠倒性 。马克思指出 , 意识 形态颠倒了思维与存在、 思想与现实。它将意识 、 观念抬到至高无上的地位 , 把社会 中的一切事物本 末倒置 , 使之脱离历史 的发展进程。马克思彻底批 判了意识形态的颠倒性 , 并将颠倒的社会再次颠倒 过来 : 即 不 是从 消 极 、 幻 想 的 观 念 出发 , 而 是 从 经
性是意识 形态的本质特征 。 宗教性 、 颠倒性、 阶级性是它的三个具体表现。同时 。 马克思站在新唯物主义历 史观 的立场。 科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马克思主义与西方哲学的对话与批判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马克思主义与西方哲学的对话与批判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马克思主义与西方哲学的对话与批判马克思主义是一门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理论体系,构建了一种独特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深刻地影响了当代世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

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和学问体系,马克思主义的成立不仅对西方哲学产生了影响,也受到了西方哲学的诸多质疑和批判。

本文将从复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入手,探索马克思主义与西方哲学的对话与批判。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1. 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强调事物的发展是由矛盾推动的,主张对事物进行全面、历史和发展的认识。

辩证唯物主义不同于西方哲学中的机械唯物主义,后者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线性、单向的。

2. 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的。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制度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的,从而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3. 阶级斗争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是阶级斗争,强调社会发展是一种历史的规律性现象。

马克思主义主张无产阶级革命,通过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二、马克思主义与西方哲学的对话1. 哲学唯物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的对话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观点与西方哲学中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形成了对话。

马克思主义强调物质世界的存在决定人的意识,而主观唯心主义则认为人的意识决定物质的存在。

这种对话引发了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论。

2. 自由意志与历史必然性的对话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与西方哲学中的自由意志观点形成了对话。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是由历史的必然性推动的,而自由意志观点强调个体的选择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这种对话引发了关于人的自由与社会历史必然性的争论。

三、马克思主义对西方哲学的批判1. 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的本质是剥削和压迫,强调资本主义制度的不稳定性和不可持续性。

什么是意识形态批评

什么是意识形态批评

什么是意识形态批评意识形态(Ideology)是指一种观念的集合。

法国哲学家特拉西创制了“意识形态”这一新概念,试图为一切观念的产生提供一个真正科学的哲学基础。

但真正运用意识形态理论来进行社会和艺术批判的,还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发展了特拉西关于意识形态“观念学”的思想,从社会深层结构角度对意识形态的内涵进行了拓展。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把意识形态看作阶级社会中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社会意识形式,是为当下社会合理性进行阐释和辩护的意识。

在这个意义上,意识形态并不代表全面、真实的社会意识,而仅仅是部分的和虚假的。

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里•伊格尔顿(《意识形态》)解释说:“马克思的思想一开始就在意识形态的两种大相径庭的意义之间存在着张力。

一方面,意识形态有目的、有功能,也有实践的政治力量;另一方面,似乎仅仅是一堆幻象,一堆观念,它们已经与现实没有联系,过着一种与现实隔绝的明显自律的生活。

”正是意识形态的这种充满张力的矛盾,才使我们在研究文学艺术这一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上,不得不注意到文学艺术本身作为意识形态所具有的二重性。

意大利的马克思主义者葛兰西(《狱中札记》)也从现实性和理论性两方面分析了意识形态。

他认为:“必须区别历史上固有的意识形态,也就是一定基础所必需的意识形态与随意地,合理化的,设想出来的意识形态。

”前者是现实的,必然的,后者仅仅是理论的,论战的。

因此,为了使科学从空想到行到,他提出了著名的“实践哲学”,强调革命行动中所谓“领导权”的重要性。

这个“领导权”表现在文化思想领域就是统治阶级所掌握的“文化霸权”。

因此,葛兰西认为,革命斗争应该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

他提出了“民族-人民”文学的概念,认为文学批评不能仅仅来自某种理论的想象,而应该来自更丰富的社会生活。

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当代价值

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当代价值

维范围下否定和批判历史和现实。 在马克思看来, 黑格尔哲学 根本 办 法 就 是彻 底消 灭 异化 劳 动 和私 有制 。
既 有 唯 心主 义 非批 判 的性 质 , 也包含 了辩 证 法 的 合 理 内核 , 但 第三 , 批 判 了资 产 阶 级经 济 学 家把 剩 余 价 值与 利 润 相 混
《 精神现 象学》中用预先的抽象思维、 共相 的尺度剥离了感性 闻, 这 是 由他 们 的 阶 级 立 场 决 定 的 。 马克 思 指 出 “ 工 资 是异 化
现 实 及 其历 史 , 使 它 们成 为在 抽 象概 念 之 中 的历史 , 也 就 是 说 劳 动 的直 接 结 果 , 而 异 化劳 动 是 私有 财 产 的直 接 原 因。 凶此 , 用 自己思 维 的尺 度来 衡 量 和 规 范现 实 的历史 , 进 而 在 这种 纯 思 随 着 一 方衰 亡 , 另 一方 也 必 然 衰 亡 。 ” 马 克思 认 为 解 决 问题 的
认 为 两人 都继 续 停 留在 黑 格尔 思辨 的范 围 内。 费 尔 巴哈把 感 性 和 地 租 那 种 特 殊 形 式 上 进 行 考 察 ” , 而 以前 的 经 济 学 家 , 如 同精 神对 立 起 来 , 使 唯 物 主义 重 新 登上 了历史 的 宝座 。 费 尔 巴 詹 姆 士 ・ 斯 杜 亚 是 从 流 通 领 域去 探 寻 剩 余 价 值 的来 源 的 ; 重 农 哈 把 形而 上学 的 绝 对 精神 归结 为 以 自然 为基 础 的现 实 的人 , 并 主义 者 把探 寻 的 方 向指 向了生 产 领域 , 认 为地 租 是 剩余 价值 的 以此 完成 了对宗 教 的批 判 。 然而 , 马克思 指 出, 由于费尔 巴 哈没 唯 一 的形式 ; 亚 当・ 斯密 却把 剩 余价 值和 利 润视 为 同一 个东西 , 有 把 人 的活 动 本 身理 解为 感 性 活 动 , 不 了解 “ 革命 的”、“ 实 践 并 把 剩余 价 值 的 概念 扩 大 到 社 会劳 动 的一 切 部 门; 大 ・ 李嘉 批 判 的”活 动 的意 义 , 因 此 ,“ 当费 尔 巴哈 是 一 个 唯 物 主 义 者 图与斯密一样混淆剩余价值和利润; 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社

意识形态批评

意识形态批评

(3)倾向性内涵的发展: A、马克思、恩格斯:作家的政治倾向性 具体体现为作品的意识形态性。 B、普列汉诺夫:把倾向性、政论性、阶 级意识联系起来。 C、列宁:作家的倾向性和艺术创作之间 是矛盾的,作家本人的意识形态方面的倾 向性,决不等同于艺术作品里客观显示出 来的倾向性。
Hale Waihona Puke 第二章 意识形态批评第二章 意识形态批评
3、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则运用意识形 态的概念来批判资本主义文化和思 想形态。(比如葛兰西强调意识形 态的实践功能,认为正是意识形态 创造了主体并使他们行动。)
第二章 意识形态批评
二、意识形态文学批评的内涵 1、意识形态批评的理论前提: 马克思主义的反映论模式: 生产力——生产关系以及围绕它而运作 —— 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政治体制、制 度、法律设施和国家权利等)——意识形 态(体现前者利益的哲学思想、历史观念、 价值导向、道德理想、审美趣味、文学艺 术等)
D、巴赫金:任何艺术符号都充斥着倾向 性,都是意识形态角斗的战场。 E、阿尔都塞、马歇雷:倾向性是意识形 态的二元性:日常生活的意识形态与艺术 文本中的意识形态。
第二章 意识形态批评
2、离心结构 文学文本具有内在不协调的离心结构特征。 (1)理论思路: 作家生活在特定的意识形态氛围中, 并不是自己自发地产生意识形态,而是无 意识地接受社会意识形态观念。当他创作 时,就与这个意识形态氛围产生一种材料 加工的关系。在这个加工过程中,社会意 识形态在他的视野下成为一种客体对象, 加工的结果已经不再是日常生活的意识形 态,而成为艺术作品的意识形态。
第二章 意识形态批评
4、后现代主义文学意识形态批评形态: 代表人:伊格尔顿、杰姆逊 主要思想:认为文学是一种意识形态的生 产,特别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的生产;然 而,文学并非直接反映意识形态,它与意 识形态的关系是一种文化生产的关系。

何谓哲学意义的“批判”

何谓哲学意义的“批判”

何谓哲学意义的“批判”-学术研究论文何谓哲学意义的“批判”贺来内容摘要在哲学的视野里,究竟何谓“批判”?当我们使用“批判”这一话语时,其严肃和深层的哲学内涵和意蕴是什么?“批判”是一切真正哲学的灵魂,是我们时代的思想和现实亟需培育和倡导的精神向度。

正因为此,对“批判”概念本身进行批判性的考察与探讨,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批判是一种“厘定界限”的哲学活动,同时又是一种谦逊的内在超越活动,二者最集中地体现了哲学最深层的价值归宿,那就是对生命的自由和丰富性的辩护。

生命的“自由”与“丰富”,是哲学批判最为根本性的价值旨趣。

这意味着:哲学批判并非流俗所理解的消极被动的“否定性”和“拒斥性”活动,而是呈现出十分自觉和鲜明的建设性和肯定性向度和意蕴。

关键词哲学批判划定界限内在超越生命的自由和丰富作者贺来,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长春130012)无论是在日常语言,还是哲学研究中,“批判”都是最常见和常用的话语。

然而,在哲学的视野里,究竟何谓“批判”?当我们使用“批判”这一话语时,其严肃和深层的哲学内涵和意蕴是什么?对此,人们却经常疏于考察和深究。

这种状况是与“批判”在哲学中具有的重要地位不相称的。

毫无疑问,“批判”是一切真正哲学的灵魂,是我们时代的思想和现实亟需培育和倡导的精神向度。

但正因为此,对“批判”概念本身进行批判性的考察与探讨,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批判”是一种“厘定界限”的哲学活动批判首先是一种“厘定界限”的哲学活动。

通过“界限”的厘定,祛除抽象观念和抽象力量对人的思想和现实生活的扭曲和遮蔽,从而推动思想解放与人的解放,这是哲学“批判”的重要内涵和基本工作方式。

在人类思想史上,最早从哲学视角对“批判”概念进行自觉和深刻论述的哲学家无疑是康德。

在《纯粹理性批判》第一版序言中,他说道:“我之所谓批判非指批判书籍及体系而言,乃指就理性离一切经验所努力寻求之一切知识,以批判普泛所谓理性能力而言。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各条解析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各条解析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各条解析费尔巴哈是19世纪德国哲学家和经济学家,被誉为唯物主义的奠基人之一。

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观点。

以下是关于费尔巴哈的几个重要观点的解析。

一、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解析费尔巴哈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他认为,人的本质不是抽象的、理性的个体,而是社会关系的产物。

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实现自己的本质,个人的存在是社会关系的体现。

二、费尔巴哈对宗教的批判费尔巴哈对宗教持批判态度,认为宗教是一种幻觉,是人们对现实的错误理解。

他认为,宗教是人类对自己的投射,是对现实的逃避和幻想。

费尔巴哈主张通过科学的方式来认识和改造世界,而不是依赖宗教。

三、费尔巴哈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费尔巴哈对资本主义持批判态度,认为它是一种剥削和压迫的制度。

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财富分配不平等,导致了社会的不公正和不稳定。

费尔巴哈主张通过社会主义来解决这些问题,实现社会的公平和稳定。

四、费尔巴哈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贡献费尔巴哈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奠基人之一。

他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的表现形式。

他强调了经济因素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认为社会的变革是由经济矛盾的发展推动的。

五、费尔巴哈对意识形态的批判费尔巴哈对意识形态持批判态度,认为它是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进行意识控制的工具。

他认为意识形态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反映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

费尔巴哈主张通过解放思想,揭示意识形态的真实本质,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

六、费尔巴哈对人的解放的思考费尔巴哈认为,人的解放是通过社会的变革来实现的。

他主张实现社会主义,消除剥削和压迫,实现社会的公平和自由。

他强调了人的自由意志和创造力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在自由的环境中,人才能够实现自己的潜能和价值。

费尔巴哈是一位具有重要影响的哲学家和经济学家,他对人的本质、宗教、资本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意识形态和人的解放等问题提出了独特的观点和理论。

解释学:意义的理解还是意识形态批判?

解释学:意义的理解还是意识形态批判?

伽达默尔秉承德国浪漫主义思想的精神余绪,他以生命的经验抗争启蒙主义的理性。经验一词从施莱尔马赫、狄尔泰到伽达默尔都被理解为人的生命体验。它同传统的关系不同于理性同传统的关系。理性总是处于对传统和偏见的自觉审视和批判地位,而经验总是在与传统的互动中接纳传统,经验不可能是自主的自觉的,因此不可能接受自觉的反省和批判,它无法转变为完全的自我意识,不属于先验反思的理性建构。哈贝马斯反对以经验来消弱理性。他认为,无论如何,只要它把解释学的经验绝对化,没有认识到反思的超越作用,解释学的自我反思就把自己卷入到非理性主义中去了。〔11〕
对传统和理性、语言和反思这一内在的统一的辩证结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伽达默尔的解释学范式来得到理解。伽达默尔认为不同语言翻译可以作为说明其解释学理论的范式。翻译,尤其是不同语言翻译问题类似于两种不同文化的相互理解问题。我们在翻译时不可能借助外语单纯地理解异域文化,然后再用母语来表达。因为语言不是单纯的工具,母语的学习就是人的社会化过程,通过学习我们不仅习得一种语言,而且还接受了语言中积淀的传统。母语及其渗透在里面的传统是我们无法摆脱的前理解结构,它总影响着我们对其它传统的理解,因此,只有那种能把语言带到本文所指向的地方,翻译才能成功,这意味着发现一种既是自己的,又同原作相匹配的语言〔3〕。 成功的翻译意味着两种语言传统的相互交融。这样,语言和传统代替了理性主义的个人意识而成为理性的主体。传统的理性主义试图追求无前提的知识是不可能的,任何一个人都是生存在一定的视界之中,无法抛弃自己的视界进入别人的视界,成功的解释只能是视界融合,在这里既不可能有非历史的主体和批判者存在,也没有自明的不变的本文存在,理解永远是本文的传统和理解者本身的传统之间张力的和解。因此,理性无法置身于传统之外来反思和批判传统,传统本身的偏见和局限性只能靠传统本身来克服。

马克思主义对意识形态的批判

马克思主义对意识形态的批判

马克思主义对意识形态的批判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具有深远影响的思想体系,它对意识形态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分析。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意识形态是一种特殊的思想模式和观念体系,它通过对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操控,为统治阶级提供合法性和思想上的控制。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意识形态的定义、马克思主义对意识形态的批判以及意识形态的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历史背景19世纪末,欧洲正处于准备工业革命的时期,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当时的人们开始对旧有的制度和传统进行了质疑,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和观念。

在这种背景下,马克思诞生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新的解释社会现象和制度的理论。

二、意识形态的定义意识形态是由一系列信仰、观念、价值和观点组成的思想体系,它通过对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引导,影响和塑造着社会的文化、政治和经济现象。

意识形态可以是宗教、哲学、道德、科学等各种形式的信仰和观念。

三、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地位而制定和传播的一种思想工具。

它掩盖了社会阶级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为统治阶级提供了一种合法性和思想上的控制手段。

首先,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

不同阶级的人们对于社会现象和制度会有不同的认识和观点,而意识形态往往是统治阶级的利益的集中体现。

通过传播特定的意识形态,统治阶级可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并对人们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

其次,马克思主义指出意识形态是虚幻和片面的。

它往往以一种扭曲的形式存在,模糊了现实的本质和阶级矛盾。

通过这种手段,统治阶级可以使被统治阶级接受并认同自己的统治地位,进而维护社会的稳定。

最后,马克思主义还指出意识形态的变化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在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革的时期,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通过改变意识形态,统治阶级可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四、意识形态的实际应用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批判对于理解现实和社会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应用中,意识形态的批判成为了改变社会阶级和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武器。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批判及其意义——《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意识形态批判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批判及其意义——《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意识形态批判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批判及其意义——《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意识形态批判思想<P class="acontentlist"><B></B></P><P class="list1"><SPAN lang=EN-US><o:p>&nbsp;</o:p></SPAN></P>一、“从天上降到人间”是德意志意识形态虚假性的根源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对德意志意识形态虚假性及其虚假性产生的根源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提出了以市民社会为出发点、完整地理解意识形态产生及发展过程的认识基础和思维逻辑。

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反复指出,德国哲学是“从天上降到人间”,其意识形态的诞生遵循着从“天上”到“人间”的思维逻辑。

通过检视1842~1845年德国思想领域的更替与喧嚣,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短时间内,整个德国哲学要么是从“现实的宗教和真正的神学”出发,要么是从“黑格尔的逻辑范畴”出发,迅速地以一种解释世界的观念代替另外一种观念,尽管热闹非凡,但无非都是把观念、思想和意识看作是统治现实世界的力量,并且这种意识形态变迁都发生在纯粹的思想领域,终究不过是“源于精神的精神”罢了,马克思恩格斯因此称之为“虚假的观念体系”和“幻想的宗教呓语”。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论是批判“虚假的观念体系”,还是探究意识形态的真实来源,都应当遵循一条“从人间到天国”的思考路径。

即只有把“市民社会”和“现实的生活过程”作为出发点,才能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意识形态产生发展的过程及其实践意义。

“这个市民社会是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可以看出过去那种轻视现实关系而局限于言过其实的重大政治历史事件的历史观何等荒谬。

”[1]32“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理论的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

哲学和意识形态的关系

哲学和意识形态的关系

哲学和意识形态的关系哲学和意识形态是两个相互关联又有着较为复杂关系的概念。

哲学是一门探索普遍真理和根本原因的学科,而意识形态则是一种关于社会、政治、经济等问题的系统观念或信仰体系。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哲学是意识形态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支撑。

哲学对于意识形态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通过对世界、人类和存在的基本问题的思考,提供了一种普遍性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框架。

这种思维方式和框架,往往成为意识形态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导向。

例如,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就深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其核心观点和基本原理都是在哲学思考的基础上形成的。

意识形态也会对哲学产生影响。

意识形态往往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信仰体系的总和。

这种特定的社会环境和价值取向,会对哲学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一定的影响。

例如,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强调个人权利和自由,这种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现代哲学中关于人的自由意志和个体权利的思考方式。

哲学和意识形态之间还存在着相互渗透和相互借鉴的关系。

哲学思想可以为意识形态提供理论支持和思维工具,而意识形态的实践和社会反馈也可以为哲学提供新的问题和研究方向。

这种相互借鉴和渗透,促进了哲学和意识形态的共同发展。

总的来说,哲学和意识形态是两个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概念。

哲学为意识形态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理论支撑,而意识形态则影响着哲学的发展和演进。

两者之间的相互渗透和借鉴,推动了人类思想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对于个体来说,理解哲学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思考社会现象和问题,从而更好地参与社会和历史的进程中。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一条解读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一条解读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一条解读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一条是《德国意识形态哲学批判》中的一条重要内容,主要涉及到宗教与哲学之间的关系。

下面将对该提纲进行解读,论述费尔巴哈对宗教与哲学的分析和批判。

费尔巴哈认为宗教是人们最为发展和形式化的思维方式。

在人类的认识发展中,宗教起到了一个重要的媒介作用,满足了人们对于超越自然、超越有限存在的无穷思维和无限欲望的需求。

宗教提供了人们与神性之间的纽带,成为了人们信仰的对象和见证。

费尔巴哈也指出,宗教的思维方式是人们对自己本性的幻想和夸张。

他认为,宗教的本质是将人类自己的本性投射到神性上,并将神性与人的本质混为一谈。

宗教在神圣化自然、物质和人类之间的关系的同时,也割裂了人与自然的联系。

宗教使得人们将自身的力量和能力外化到神明之中,导致人们对于解决问题和改变现实世界的自我能力缺乏信心与勇气。

费尔巴哈进一步指出,宗教的幻想和虚构性使其成为了对于现实的掩饰剂,它试图通过超验的存在给予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获得的安慰和希望。

然而,宗教作为人类的集体幻想和精神幅剪,存在着严重的过度精神劳动和神秘主义的倾向,追求的是虚幻的理想和超验的存在,而非现实的实践和现实的利益。

对于宗教与哲学之间的关系,费尔巴哈认为宗教与哲学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

宗教作为人类思维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形式,是对于人类无限欲望和无限思维的满足和响应。

而哲学则是对于宗教思维方式的反思和超越。

哲学试图通过理性思维和辩证法的方法来解构宗教中的神圣和神秘,并从中找到更为本质和真实的存在方式和思维方式。

费尔巴哈也批评了哲学在宗教批判中出现的问题。

他认为,哲学的批判往往仅仅停留在形而上学的层面上,没有真正从根本上消除宗教思维方式的影响。

这是因为哲学也受制于社会和阶级的利益,往往停留在意识形态的层面上,没有真正触及到现实社会存在中的问题和矛盾。

综上所述,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一条对宗教与哲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批判。

费尔巴哈认为宗教虽然满足了人们对无限欲望和思维的需求,但它也存在着幻想和虚构的问题,使人们远离了现实生活的关切和真正解决问题的能力。

法兰克福学派的意识形态批判及其存在论视域

法兰克福学派的意识形态批判及其存在论视域

法兰克福学派的意识形态批判及其存在论视域前言法兰克福学派是20世纪前半段德国的一群左翼哲学家的集合,他们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和批判,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观点和理论。

在许多人看来,法兰克福学派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思想框架,用以解释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状况。

但是,这种意识形态在实践中也遭遇了许多批判和质疑。

本文将对法兰克福学派的意识形态进行批判,并以现实的几个例子来证明此观点。

一、法兰克福学派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法兰克福学派的思想可以追溯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批判理论。

尽管他们不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信徒,但他们仍然认为资本主义是一种剥削性和不合理的社会形态。

基于这个前提,他们提出了许多看法和思想。

例如,法兰克福学派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由一种消费主义意识驱动的,人们的内在需求得到满足的方式。

他们认为,在这种社会中,人们追求物质财富和享乐的过程中,常常忽视了自己的内在本质和价值,这导致了精神上的贫乏和虚无感。

此外,法兰克福学派还强调了机器工业和技术进步对社会的影响。

他们认为,机器工业所贡献的生产效率和利润往往导致了劳动力的使用方式,从而加重了工人的体力和精神负担,造成了人类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剥夺和破坏。

二、问题在哪里?尽管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在很多方面是正确的,但我们还必须意识到,它在某些方面存在致命的缺陷。

首先,他们似乎忽视了自由市场经济的重要性。

尽管资本主义可能存在一些缺点,但事实上却还是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

市场的自由度不仅可以促进科技的进步和知识的传播,而且还可以为人类提供更广泛的选择和更高的效率。

其次,法兰克福学派似乎过于关注社会的阴暗面,而忽视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成就。

尽管人类社会存在某些问题和困难,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人类经历了许多发展和变革,如工业革命、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等等,都为人类的生活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和机遇。

因此,完全否定现代社会的贡献似乎是不公平的。

三、实例证明1. 那些被剥夺的社会阶层尽管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中为广大受剥夺社会阶层发声,但这些社会阶层很难从他们提出的理论中获得实际的帮助。

费尔巴哈哲学的主要观点

费尔巴哈哲学的主要观点

费尔巴哈哲学的主要观点
1.唯物史观:费尔巴哈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的,他认为唯有解决经济基础问题,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自由和平等。

2.批判式人类学:费尔巴哈认为,宗教、哲学、文学等所创造的武器,让人类疏远了本性,被奴役了思想,所以需要批判性的人类学来解放人类
的本性。

3.哲学基础的唯物主义:费尔巴哈认为,物质是存在的,是唯一的,
对立的两种物质形式只不过是物质的关系与运动间之间的不同。

4.意识形态批判:费尔巴哈用“意识形态”这个概念来剖析虚假现象。

他认为列宁成功地用意识形态阐明了国家的本质,并推进了世界革命。

5.人的本质和人类历史的意义:费尔巴哈认为,人是自己的生命本体。

人类历史的最终目标是令个人变得完整,因此在历史尽头人类将回归自由
的本原状态。

再谈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观的三大批判

再谈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观的三大批判

再谈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观的三大批判陈永盛提要:批判性是贯穿于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观的显著特征,并由此形成哲学批判、政治批判和政治经济学批判三大批判。

通过哲学批判,马克思终结了传统哲学,完成了哲学革命;通过政治批判,马克思敲响了资本主义的丧钟,开启了共产主义革命;通过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揭秘了资本逻辑的统治,实现了政治经济学的革命性变革。

哲学批判、政治批判和政治经济学批判虽然各不相同,但又是有机联结在一起的,它们共同构成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观的有机整体。

关键词: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观哲学批判政治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作者陈永盛,男,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哲学博士(北京100732 )。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观最突出的独特性是它的批判性或革命性,这种批判性或革命性贯穿于他 的整个哲学观,并形成哲学批判、政治批判和政治经济学批判三大批判。

这三个不同的批判构成了马 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观的核心内容。

虽然是三个不同的批判,但并不意味着它们是彼此独立和分离 的。

事实上,它们是相互联结在一起的。

哲学批判在一开始批判传统哲学时,就把诉求人类解放的政 治目的作为自己的主题和目的;政治批判不是黑格尔式的“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 性的都是现实的” ®把现存的一切神圣化,相反,马克思在哲学批判的高度上批判专制制度、警察国 家、司法、书报检查制度等的不“合乎理性”和不“现实”,并要求深人到现实的资本主义社会生活中,揭露它们的内在经济根源,从而实现根本性的批判;同样,政治经济学批判并不局限于只是对资本主 义经济运演规律的批判,它要求在哲学批判和政治批判的高度上使对资本逻辑的揭秘和对资本主义的 各种束缚的解脱相统一。

因此,哲学批判、政治批判和政治经济学批判相互联结在一起构成了马克思 新唯物主义哲学观的有机整体。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政治经济学批判与历史唯物主义研究”(17C Z X002)、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科研启动项目“马克思早期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研究”(2020YQ N Q D0064)的阶段性成果: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68页。

哲学和意识形态的关系

哲学和意识形态的关系

哲学和意识形态的关系1.引言1.1 概述哲学和意识形态是两个相互关联的概念,涉及到人类思考和信仰的根本问题。

哲学是一门探究真理和智慧的学科,通过对世界、人类和价值观念等的深入思考,试图解释宇宙的本质和人类存在的意义。

而意识形态则是一种系统化的观念体系,可以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思想方式和行为准则。

它在政治、社会和文化领域中起着重要作用。

哲学和意识形态的关系十分密切,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

哲学为意识形态提供了其基础和理论依据,而意识形态则对哲学的传播和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

简言之,哲学是意识形态的思想支柱,而意识形态则是哲学的具体应用。

1.2 目的本文的目的旨在深入探讨哲学和意识形态的关系,并通过揭示其本质和相互作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理解这两个概念。

我们将探讨哲学与意识形态的内在联系。

哲学作为一种探求智慧和真理的思辨性学科,通过推理和思考对宇宙、人类和价值观念等进行探索。

这些哲学观念可以被意识形态运用和传播,从而影响社会和个人的行为和价值观。

我们将研究意识形态对哲学的影响。

作为一种观念体系,意识形态对哲学的发展和实践起到重要作用。

它可以影响哲学家的价值观念、思想方式和研究兴趣,从而影响哲学的研究方向和结果。

我们将探究哲学和意识形态在社会和政治领域的具体表现。

哲学作为意识形态的思想支柱,是政治理论、社会伦理和文化观念的重要基础。

意识形态也通过它的政治、社会和文化方面的表达来影响、塑造和改变哲学的发展。

通过深入研究和讨论哲学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人类思考和信仰的根源,并从中获取智慧和真理。

这有助于我们理解和评价不同的观点和意识形态,并为现实世界中的决策和选择提供更明智的指导。

2.正文2.1 哲学对意识形态的影响在讨论哲学和意识形态的关系时,我们不可忽视哲学对意识形态的深远影响。

哲学为意识形态提供了理论基础。

理论基础是指对于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理念和观点,它们构成了意识形态的核心。

阿尔都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解读

阿尔都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解读

阿尔都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解读阿尔都塞是20世纪著名的法国哲学家和马克思主义者,他在哲学领域有着深刻的见解和独特的思考。

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对于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原则和思想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我们就来对阿尔都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进行解读。

阿尔都塞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批判性的思想方法,它的核心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和解放。

在他看来,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对于社会现象和现实的批判性思考,它致力于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不平等、压迫和剥削,以及寻找实现社会解放的路径和方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关注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描述,更重要的是关注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改变。

阿尔都塞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的批判性分析。

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着种种的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的控制,这种控制使得人们无法意识到自己的真正利益和自由,同时也剥夺了人们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和理解。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任务之一就是批判和揭示这种意识形态的控制,同时促使人们从现有的意识形态中解放出来,从而实现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和理解。

阿尔都塞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也体现在他对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重新阐释和解读上。

他关注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存在的种种矛盾和不足之处,并试图通过他的哲学思考和分析来解决这些问题。

通过重新阐释和解读,阿尔都塞试图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更加贴近当代社会的现实和问题,以及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更具有批判性和革命性。

阿尔都塞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社会的解放和人的自由。

在他看来,社会的解放和人的自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致力于追求的最高目标和最终意义。

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对社会现实进行深刻的批判和分析,同时也需要对社会现实进行积极的改变和革命。

只有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和批判,同时也只有通过对社会现实的积极改变和革命,才能最终实现社会的解放和人的自由。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内在逻辑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内在逻辑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Theses on Feuerbach)是卡尔·马克思在1845年撰写的一系列哲学批判,这些提纲是对路德维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的批判性反思。

马克思在这些提纲中提出了他对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并对费尔巴哈的哲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内在逻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批判抽象唯物主义**: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过于抽象,没有考虑到人类实践活动的主观能动性。

费尔巴哈将人的本质归结为一种抽象的“类本质”,而忽视了人在社会关系中的实践性。

2. **实践的重要性**:马克思强调实践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核心地位。

他认为,人的认识是通过实践活动不断发展的,而不仅仅是对客观世界的被动反映。

3. **历史唯物主义的提出**:马克思在提纲中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社会结构和国家形式。

这一理论强调了社会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

4. **意识形态的批判**: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是社会经济基础的反映,是统治阶级用来维护其统治地位的工具。

他批判了费尔巴哈对宗教的批判,认为费尔巴哈没有看到宗教背后的社会经济根源。

5. **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提出,只有通过消除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将不再被异化,能够自由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和兴趣。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内在逻辑是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它标志着马克思从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转向了更为深刻的历史唯物主义和社会变革理论。

这些提纲为后来的《资本论》和其他著作奠定了理论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哲学意识形态批判哲学意识形态批判认知总论是每个文明时代的起主导和统领作用的意识形态,其已历经素朴哲理、哲学两种形态。

认知总论代表并主导着每个时代的文明意识形态的发展。

素朴哲理主导着古文明意识形态,而后在近代又被哲学所消解并建构自身的主导地位。

哲学是认知总论中影响最大的意识形态。

不过,从人类发展的趋向和时代需求看,哲学的主导地位将必然被统一信息论所取代,但这就需要我们首先解构并消解哲学。

一哲学的本质哲学这一概念被公认为源出希腊语philosophia ,意即爱智慧,但真正的哲学却是在近代以来产生的。

古代社会中的认知总论是无所不包的,可以说是各种意识形态的大杂烩;另外,古代认知总论主要是以自然、社会,文化等客体作为认知对象的,而不涉及或很少涉及对主体自我的认知。

而近代以来的认知总论是建立在对古代认知总论进行消解的基础上的,科学、文化、艺术、伦理等内容已从古代认知总论中分离出来,其认知总论主要限于形而上学部分,特别是着重于对主体自我的认知思考。

因此,无论就认知范围还是认知水平而言,近代认知总论与古代认知总论已经有很大的不同,更为重要的是:近代认知总论的理论抽象水平和认知层面也已大大超越了古代认知总论。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仍然把他们混为一谈,是不利于区分性研究和认知总论的发展的。

为此,《在之演化》中将古代认知总论和近代认知总论分别称之为素朴哲理和哲学。

(一)哲学是自觉高级主体程序通过内在运作而形成的对主体自我和主体与客体之间关系的一般性认知理论。

概念思维使人类赋予了沉思(思维)功能,自此,人类就可以通过其以概念为主要媒介的高级主体程序,进行独立的一般内在精神思考,由此而形成各种意识形态。

不过,只有其所运行的概念上升为作为概念符号的文字时,并通过一般性的思考,才能形成认知总论。

但简单的认知总论只能造就素朴哲理,人类的认识只有发展到真正理性认知到主体自我的时候,才可以最终形成哲学。

因此,哲学的形成需要人类意识有一个相对长期的思维成果的沉淀过程,只有经过这个过程,人类精神才能最终突破并消解蒙昧意识形态、素朴哲理,而最终导致哲学的诞生。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是人类第一个真正提出对主体自我进行理性思考和研究的命题,至此,人类才真正开启了哲学的先河,这同时也标志着近代的真正开始。

哲学是人类是通过主体性思考,对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再通过对自然知识、生命知识和人类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而得出的一般性的理论体系。

哲学包括世界观与方法论,是关于世界的本质、发展的根本规律,人的主体与客观存在的根本关系的理论体系。

不过,哲学的所有这些认知、思考、研究都只能通过自觉高级主体程序的运作才能形成,故哲学应该是建立于自觉高级主体程序之上的更为一般的思维成果。

哲学是自觉高级主体程序通过内在运作而形成的对主体自我和主体与客体之间关系的一般性认知理论。

(二)哲学的分析思维是通过运行人脑中的逻辑电路而形成的。

哲学之所以形成,在很大程度上还与近代经典文明意识形态的思维方式有关。

经典文明意识形态是通过分析思维对古代人的初级文明意识形态的解构而建立的,故具有对古代人思维成果的继承性,但这种继承是以变革的方式进行的。

经典文明意识形态是以分析思维为主要方法和手段,而分析思维主要特征是其能够对问题进行强大的细化功能和特别重视环节及过程,这就要求分析思维具有严格而缜密的逻辑性,这使其在基于实物分析的发展方面将会达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因此之故,经典文明意识形态将呈现人类历史上首个灿烂的思维春天,哲学就是这个思维春天最具代表性的主导性成果,哲学的思维特征也带有明显的分析思维特征。

分析思维其实就是逻辑思维,主要指遵循传统形式逻辑规则的思维方式,又称为“抽象思维”。

逻辑思维是主体自我的理性活动,是把感性认识阶段获得的对于事物认识的信息材料抽象成概念,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并按一定逻辑关系进行推理,从而产生新的认识。

逻辑思维以抽象的概念、判断和推理作为思维的基本形式,以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具体化作为思维的基本过程,从而揭露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性联系。

抽象思维不同于以表象为媒介的形象思维,它已摆脱了对感性材料的依赖。

逻辑思维具有规范、严密、确定和可重复的特点逻辑思维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反映现实的过程,是用抽象概念、范畴揭示事物的本质,表达认识现实的结果。

逻辑思维是确定的、前后一贯的,是有条理、有根据的思维,而不能自相矛盾。

逻辑思维要遵循逻辑规律,这主要是形式逻辑的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违背这些规律,认识就是混乱和错误的。

逻辑思维是分析性的,按部就班。

做逻辑思维时,每一步必须准确无误,否则无法得出正确的结论。

由此可见,人类的逻辑思维功能是极其复杂的,但无论多复杂,也离不开其自然基础,否则,人类的分析思维就无从谈起。

主体程序本身就是基于严格的逻辑运行的,人类的逻辑思维同样是基于能量子流而形成的“0”、“ 1”逻辑电路进行运行的,这是人类逻辑思维的自然基础。

可以设想,如没有主体性的存在,人体就是一部完全按照逻辑运行的机器。

由于人类高度复杂的主体性,此时的逻辑电路就不会如细胞一样,仅仅建立在有机大分子的基础上,而是把人脑中的神经中枢细胞作为电路单元而建立的逻辑电路。

另外,人脑中还有以概念、命题为思维单元的储存器共同协助逻辑运行,主体程序需要进行高效运作,使得整个思维活动就像有多台超级生物计算机共同协作高效运行,而运行的过程和结果都讲会储存到相应的储存器,或者通过相应的操作系统将思维运行的结果形成指令,交给相应的器官去执行。

这就是人类逻辑思维的一般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体性的存在赋予了人类包括创新思维的更高形式,但主体性也是基于逻辑电路而形成的,只不过被复杂性赋予了更高级的心理形式而已。

二哲学将被统一信息论消解意识形态是与人类自身的演化相适应的,而宇宙是不断正向演化,由于目前人类代表着宇宙演化最先进的方向。

故人类及其意识形态将不断按照从落后到先进的方向进行不断更新,而作为主导意识形态认知总论当然也是如此。

这样,作为代表近代经典文明意识形态的认知总论——哲学,也必将最终走向消解,而被作为新文明意识形态的认知总论的统一信息论所代替。

原因如下:(一)哲学的局限性和困境哲学具有较高的抽象水平和完善的逻辑体系,这使其曾一路领先并引导近代思想观念及科学的发展,具有相当强大的进步意义。

然而,哲学也具有非常明显的局限性,这局限性恰恰是表现在曾经自以为豪的抽象水平和完善的逻辑体系上,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局限性已日益突出。

1、哲学的抽象已远远脱离了现实。

人类所获取的概念起源于现实,且以能量子序列储存于相应的寄存器中,但概念仅仅是现实的符号,而不是现实本身,而哲学是在这个基础上又将概念进一步加工和提炼,以为其推理、判断而形成更为精炼的思维运作效果。

由此可见,哲学的概念、推理、判断等逻辑思维是有其客观内容相对应的,但哲学在进行概念加工、逻辑思维的时候,也不免会随着其抽象水平和思维运作程度的提高,而渐行渐远地远离现实。

更为重要的是,哲学工作者尤其是所谓的哲学大家们,还经常随心所欲地发明概念,而这些概念却不能通过明确的阐释而为别人所正确理解,这终会导致哲学的混乱。

这样,随着近代哲学原来包罗万象的知识体系开始分离,而仅仅剩下逐渐脱离现实的形而上学的时候;随着哲学的抽象水平逐步提高,而逐渐陷入了远离现实独立的沉思和思辨的时候;随着哲学已经无所研究,而不断走向畸形的时候,哲学便远远地脱离了现实。

2、哲学不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

由于受时代所限,特别是受科学的影响,哲学的视野仅仅局限于物质和精神层面,而无法深入到物质和精神的更基础或最基础层面,这使得哲学没有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上。

由于这个问题的存在,使得哲学不可能具备最全面的视野,也不可能使其获得不断完善性的发展。

不过,哲学本身却并没有意识到自身的窘境,而总自以为是地自视甚高。

并盲目地发展自己。

当哲学已经穷尽其所可能认知的所有领域时,而无法再有重大突破时,哲学的进一步努力将会使自己陷入畸形发展,此时的哲学将会对人类社会不断产生负面作用。

3、哲学的分析方法已经过时。

在自觉的主体程序阶段,思维方法的不同直接影响着相应时代的生产方式、知识方式、技术方式、意识形态方式的不同,导致了人类一系列方方面面的变化,这种变化是根本性的,而导致这种根本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基于主体思维方法的不同所致。

就方法性而言,无论国家、民族还是社会区域都有其适用性范围。

在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的古代人类社会,唯有相互紧密配合,才能够更好地生存,因而古代社会正是适合于整体主义思想的社会,但西方民族天然不具备这种气质,他们始终没有形成整体主义的传统。

古代西方国家曾经有过整体主义的辩证思想,但只昙花一现,并不占据主体地位。

因此,处于古代社会时期的他们始终不能超越自己而最终落后于同一时代的具有整体主义传统的东方。

但正是由于方法的适用性范围,西方萌生于古代的分析思维在近代得到了适用性的发展,这使得他们的生产力得到了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物质张力使他们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地超越了东方。

与此同时,由于对分析思维的不适应和无法运用,东方社会甚至不能够自然催生出一个近代社会来,他们在近代时期的落后也就可想而知了。

不过,分析的方法同样有其适用范围。

分析的方法尽管极大地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但其弊端从一开始就是非常明显的。

分析方法偏于一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思维方式,很不利于整体的发展,更不适合用于处理复杂的问题。

这样,当信息时代已降,人类社会、自然现象日趋复杂,人类合作日趋明显的情况下,分析思维就显得日趋落后了。

分析思维的另一个重大缺陷在于,在意识形态上,他们并不肯认可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因为这不仅意味着他们要放弃他们引以为荣的分析思维,而且意味着他们要放弃连带分析思维的西方主体的中心地位,他们宁可相信后现代思潮只是对西方近代理论的一种新的整合。

于是,有了结构主义对近代理论的解构,有了后现代主义对近代理论的批判,但所有这些都是围绕着企图对近代社会的整合和批判而进行的。

尽管有的后现代理论家也坦然承认了一个后现代时期的来临,但并没有对这个时期的特征进行形态性的刻画,而只是对此作了一些悲观的简单虚构。

这也正是分析思维的局限性。

但自觉的主体程序毕竟是要不断内化的,他最终要变革以近代分析思维为特征的仅处在中级阶段的经典文明意识形态。

由于主体程序的不断内化,信息时代的思维方法变革了近代社会的分析方法,从而具备了典型的系统方法特征。

这种变革是对分析方法主体地位的变革,因此,这并不是说系统方法全盘否定了其它所有的方法,而是在系统方法的主导下对其它方法的兼收并蓄、合理运用,这使得系统的方法形成了以系统方法为主导的方法论体系。

这种方法体系是前所未有的丰富和高效,它会迅速地推动信息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