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卤代烃消除反应(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子内脱去 1分子HCl生 成烯烃。
这种在分子内脱去一个简单分子如 H2O、 HX等形成不饱和结构的反应称为消除反应 (Elimination)。
R-CH-CH-CH-CH-R HXXH
KOH- 醇 R-CH=CH-CH=CH-R + 2NaX + 2H2O
Hβ X + 2NaOH X
Hβ '
乙醇
+ 2NaX + 2H2O
5
+
苄基正碳离子中,
存在着p-共轭,电子云
离域,使正电荷分散至
苯环而稳定。
苄基卤中的卤素原子也非常活泼,能在室温 下与硝酸银醇溶液反应生成卤化银沉淀。
可见:对于烯丙基型卤代烯烃来说,卤原 子反应活性最高,所以无论发生SN1还是SN2,活 性都大。
3.孤立式卤代烃 RCH=CH(CH2)2-X
(n≥2)
CH3CH2CH=CHCH3 + CH3CH2CH2CH=CH2
Br
69%
31%
2-溴戊烷
2-戊烯
1-戊烯
仲卤代烷烃
主要产物
主要产物是由卤代烃分子中的卤原子X和含氢较少 的β-C上的H原子脱去HX。
查依采夫规律Saytzeff Rule: 消除反应主要产物是双键C原子上连有最多烃基的烯烃 (即较为稳定的烯烃)。
轭,π电子离域的结果使正电
荷不再集中于一个C上,使正电
荷得以分散,正碳离子趋向稳
定而易生成
烯 丙 基 氯 (CH2 = CH-CH2-Cl) , 容 易 离 解 成烯丙基C+和Cl-,因而表现出按SN1反应的活 泼性;有利于亲核取代反应的进行。
烯丙基型卤代烃在室温下就能与硝酸银醇 溶液发生反应,生成卤化银沉淀。
第1步——生成正碳离子
α α
sp3
sp2
第1步决定反应速率,只有1种分子发生共价 键的异裂,单分子消除反应E1。
试剂B
α sp2 β
sp3
αsp2 β
sp2
sp2
α
β
第2步,试剂B进攻β-C上的H原子,使β-C失去质 子后也转变为sp2杂化状态,2个相邻sp2杂化C原子的p轨 道平行重叠形成π键,生成烯烃,决定产物组成的步骤。
生成新的化合物。
3
小结 对E1反应而言,碳正离子的稳定性 叔碳正离子 > 仲碳正离子 > 伯碳正离子
对E2反应而言,生成的烯烃稳定性: 叔卤代烷 > 仲卤代烷 > 伯卤代烷
不论是E1机制和E2机制,不同卤代烷的消 除反应活性次序相同:
叔卤代烷 > 仲卤代烷 >伯卤代烷
五、卤烷的亲核取代反应与消除反应的关系
因为卤原子与双键C相隔1个以上C原子,不 能形成p-π共轭,C-X键因较强的极性而容易断 裂;断裂后生成的碳正离子也不如烯丙基型或 苄基碳正离子稳定。
孤立型卤代烯烃中的卤素活性与卤代烷相 似,在加热条件下,能与硝酸银醇溶液反应而 生成卤化银沉淀。
不同烃基的卤代烃与AgNO3-醇溶液反 应, 烯丙基型卤代烯烃>孤立型卤代烯烃(n>1) >乙烯型卤代烯烃
例如:2-溴丁烷与乙醇钾的E2反应
E2和SN2都是一步反应,往往相伴产生。 E2和SN2的过渡态相似。2种机制的差别:
:B代表碱性试剂;L代表离去基团
在E2反应中,试剂进攻β-H,使该H原子成 为质子与试剂结合而脱去;同时,卤原子在溶剂 作用下带着一对电子离去,在α-C和β-C之间形 成双键。
在SN2反应中,试剂进攻α-C,分子中的卤 原子成为离去基团,试剂取代卤原子与α-C结合
六、不饱和卤代烯烃的取代反应
不饱和卤代烃根据卤素与π键的相对位置不 同,可分为:
RCH CHCH2 X; CH2X
RX
RCH CH(CH2)n X; (CH烯丙基型卤代烯烃 孤立型卤代烯烃(n>1) 乙烯型卤代烯烃
卤代烯烃分子中卤素的活泼性取决于卤素 与键的相对位置。
乙烯型卤代烃不易发生取代反应,与硝酸银 醇溶液共热,也无卤化银沉淀产生。
2.烯丙基卤代烃和苄基卤代烃
CH=CHCH2-X(C6H5-CH2-X)
在烯丙型卤代烃中,卤原子与双键间不存 在共轭效应。由于卤原子的电负性较大,为吸 电子基,卤原子获得电子离去后生成的是稳定 的烯丙基正碳离子。
+
烯丙基正碳离子中,C+空p 轨道能与相邻的键形成p-共
2 双分子消除反应(E2)机制(Elimination Bimolecular) 叔丁基氯在碱性条件下E2消除反应
sp3 sp3
sp3
sp2 sp2
亲核试剂进
攻卤代烷的 β-H
H以质子的形 式与试剂结合 而脱去
卤原子则在溶剂作用下
带着一对电子离去,α和 β-C之间形成C=C,生成 烯烃。
E2特点: 新键的形成与旧键的断裂同时发生; 反应速率与反应底物和亲核试剂均有关; 决定反应速率的一步有卤代烷和亲核试剂2种分 子参加,因此为双分子反应机制。
KOH, EtOH
H2C CH CH CHCH(CH3)2 5-甲基-1,3-己二烯
共轭烯烃
NOT
H2C CHCH2CH C(CH3)2
5-甲基-1,4-己二烯
1-苯基-2-氯丙烷
1-苯基-1-丙烯
不同的卤代烃脱卤化氢的活性不同。
含相同卤素、不同烃基的卤代烷的消除反应 的活性顺序为:
叔卤代烷>仲卤代烷>伯卤代烷
由于上述消除反应所消除的是α-C上的X原 子和β-C上的H,故又称β-消除反应。
β-消除的特点: 1. 在相邻的2个C原子上的原子或基团被消除,
形成不饱和键。 2. β-C上必须有H才能发生β-消除反应。
2 查依采夫规律 ( Saytzeff Rule )
β
β KOH,乙醇
CH3CH2CH2CHCH3
多数情况下,卤代烷 的消除反应和亲核取代反 应同时发生,且相互竞争。
当反应对亲核试剂OH-攻击α-C δ+有利, 则亲核取代反应为主;对攻击β-H δ+有利,则 消除反应为主。
卤烷烃的亲核取代反应与消除反应总是 处于相互竞争之中,究竟哪方面的反应占 优势呢?
与卤代烷分子本身的结构、溶剂的极性、 试剂的碱性、反应温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对烃基相同、卤素不同的卤代烷来说,其脱 卤化氢的活性顺序为:
R-I > R-Br > R-Cl
四、消除反应的机制
研究卤代烷消除反应的动力学,发现:
当反应速率仅与卤代烷的浓度有关,为单分 子消除反应,以E1表示;
当反应速率不仅与卤代烷的浓度有关,还 与碱的浓度有关,为双分子消除反应,以E2表 示。
1 单分子消除反应机制(E1) (Unimolecular Elimination)
2-丁烯 1-丁烯
2 个 C-Hσ 键 与 π 电 子 云 发 生 σ-π 超 共轭,
6个C-Hσ键与π电子云发 生σ-π超共轭,电子离域的 程度较高, 2-丁烯稳定为主
要产物。

2-甲基-2-丁烯
2-甲基-2-溴丁烷(叔卤代烷)

2-甲基-1-丁烯
2-甲基-1-丁烯结构中只有5个C-Hσ键与π 电子云发生σ-π超共轭;
E1 和SN1机制的共同点: 第1步均生成正碳离子
E1 和SN1类反应常常同时发生,至于何者 占优势,主要看正碳离子在第2步反应中消除质 子或与试剂结合的相对趋势。
2
例如:2-甲基-2-溴丁烷的(E1)消除反应机制
实验证明,双键上烷基多的烯烃稳定性 大,能量低,相应地其过渡态所需的活化能较 小,因此反应速度较快,其产物所占比例也较 多,其择向符合查依采夫规则。
2-甲基-2-丁烯结构中有9个C-Hσ键与π电 子云发生σ-π超共轭,σ-π超共轭效应较强, 电子离域的程度较高。
2-甲基-2-丁烯稳定,易生成,主要产物。
1
卤代烯烃或卤代芳烃脱卤化氢时,消除方向 总是优先生成共轭烯烃 (π-π共轭) 产物。
H2C CHCH2CHCH(CH3)2
Br 5-甲基-4-溴-1-己烯
七、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形成 卤代烷可与Li、Na、K、Mg、Al、Cd等金属
反应,生成有机金属化合物。例如:
Grignard试剂中C-Mg键极性较强,性质活 泼,强亲核试剂,能与醛酮反应制备各 种醇。
利 用 Grignard 试 剂 与 CO2 反 应 可 以 制 备 羧 酸,生成了新的碳碳键,生成多1个C原子的羧 酸 。 副 产 物 Mg(OH)X 不 稳定, 将 分 解 为MgX2和 Mg(OH)2。
不同烃基的卤代烃与AgNO3-醇溶液反应, 根据生成卤化银沉淀的快慢来测得其活性次序。
R-X + AgNO3

RONO2 + AgX
烯丙基型卤代烯烃>孤立型卤代烯烃>乙烯型卤代烯烃
CH2=CH-CH2-X CH2=CH-(CH2)n-X
(或C6H5-CH2-X) (或C6H5-(CH2)n-X)
常温下反应
加热反应
CH2=CH-X (或C6H5-X)
加热
生成AgX↓
生成AgX↓
无AgX
为什么乙烯型卤代烃反应活性最弱, 而烯丙基型卤代烃反应活性最强呢?
1.乙烯型卤代烃(R-CH=CHX )
sp2
sp2
电负性: C(sp2 ) 大于C(sp3 ) ,卤原子不易从C 处获得电子成为阴离子而离去;
p-键共轭效应:C-X电子云密度增加,X与C结合 得更加牢固,卤原子极不活泼;
分解
分解
含活泼氢的 化合物
烷烃
注意:制备Grignard试剂必须用无水溶剂,在操 作时也要采取隔绝空气中湿气的措施。
6
作业
P94
(作业本) 4(单数)、5 (单数)、 8、 10、12、 (自己做)6、9、11、13
7
三 卤代烷消除反应(消去反应 Elimination)
卤代烷中X诱导效应使得αC带部分正电荷,易受亲核试剂 进攻,发生亲核取代反应;
卤代烷中X诱导效应βC上的H显酸性,易受碱进 攻,失去H+而发生消除反应。
1 消除反应 (Elimination)
R-CH-CH2 + NaOH 醇 HX
R-CH=CH2 + NaX + H2O
卤代烷 卤原子被-OH取代

亲核取 代反应
卤代烷
消除反应
烯烃
3.试剂的碱性和亲核性的影响 试剂的碱性愈强对消除反应愈有利,消除反
应常用试剂为:KOH/乙醇溶液。 碱性增强,反应对E2更有利。
试剂的亲核性愈强对亲核取代反应更有利。 亲核性增强,反应对SN2更有利。
4
4.反应温度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提高温度更有利于消除,例如:
1. 卤代烷结构的影响
伯卤代烷与强亲核试剂主要发生SN2亲核取 代反应;
叔卤代烷与强碱性试剂主要发生E2消除反 应;仲卤代烷的活性介于两者之间。
卤代烃的支链愈多,对消除反应愈有利。
2. 强极性溶剂有利于卤代烷的亲核取代反应
实验证明:对相同的卤代烷,以水为溶剂 时,有利于取代反应;以醇为溶剂时,则有利 于消除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