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临床护理路径128例报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临床护理路径128例报道
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临床护理路径128例报道
【摘要】目的:探索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

方法:自2010年1-12月我院收治单侧CVI(n-82)为对照组,自2011年1-6月收治单侧CVI(n=46)例为实验组。

结果:术前住院天数、术后住院天数、总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高质量、低消耗的护理方式。

【关键词】临床路径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护理
临床路径(Clinic Pathway,CP)是一种为病人提供高品质、高效率、低成本的医疗健康服务模式,是以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为指导来促进治疗组织和疾病管理的方法,最终起到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变异、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作用,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应用日益广泛,将是21世纪临床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学者和医院纷纷就CP模式进行了尝试。

我院结合血管外科学科地域优势,自2011年1月对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VI)CP进行尝试,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共128例,自2010年1~12月我院收治单侧CVI 82例为对照组,自2011年1~6月收治单侧CVI 46例为实验组。

所有病例均表现为典型的下肢CVI的症状和体征。

所有病例均经下肢彩色多普勒或/和下肢静脉顺行造影明确CVI诊断后行下肢静脉腔内激光治疗术,术后均恢复良好。

对照组82例,其中男5O例,女32例;左下肢44例,右下肢38例;年龄34~73岁,平均年龄(51.54土10.76)岁。

实验组46例,其中男28例,女18例;左下肢26例,右下肢2O例;年龄35~67岁,平均年龄(48.74士9.15)岁。

对照组与实验组性别、肢体患侧、年龄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2.临床护理路径
对照组病例均采用传统护理,实验组采用CP。

2.1成立临床护理路径小组
依据护理班次、护士年资和经验、护工年资和经验,并根据护理人员和病例的意愿组成护理路径小组,以便更好的医护配合和医患配合。

患者入院后,选择进入CP的患者,由护士向患者及家属介绍临床路径的特点和优势,根据患者和家属自由选择是否进入CP,医疗小组其他各部门对CP的实施提供协助和支持。

2.2入院评估
实验组入院开始就进入CP,应用制订好的路径进行护理。

患者疾病信息必须在入院评估过程中获得并予以甄别,记录有价值的疾病信息,为制定下一步的护理路径提供依据。

2.3术前护理
(1)心理干预:一般病人都会对手术产生恐惧心理,术前心理干预要尽可能的消除病人的手术恐惧心理,争取患者和其家属的全力配合,是手术顺利进行的保障。

(2)皮肤准备:严重的CVI患者常伴有患侧下肢由于长期慢性淤血致皮肤营养障碍,一旦损伤不易愈合,应防止继发性损伤。

对于并发水肿者,应予卧床休息,抬高患肢2O~30。

,减轻水肿,利于手术和术后的恢复。

(3)术前饮食准备:术前12 h禁食,6h禁饮。

2.4术后护理
(1)手术当天,护理人员应该与手术室护士详细交接,监测生命体征,做好详细的术后指导。

2)体位:术后取去枕平卧位,患肢抬高15~3O°,利于静脉回流,防止术后下肢水肿。

(3)术后饮食:术后6 h如无麻醉反应,可进食流质,并逐渐过渡到半流质和普食,食物应多样化,注意补充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以利于伤口愈合,保证水份的摄入,保证大小便通畅。

(4)术后活动:是防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护理措施。

术后24h即应鼓励病人下床活动,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

活动时注意保护患肢,避免过久站立,下肢不要过早负重,避免静坐或静立不动。

(5)护理观察:密切观察患肢远端的皮肤色泽、温度、感觉、动脉搏动,以了解下肢动脉和静脉通畅情况观察敷料是否整洁,有无渗出。

如果出现肢体肿胀、皮肤瘀紫、皮温下降或静脉怒张、应考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首先应制动,绝对卧床,立即通
知医生。

(6)出院指导:出院前ld,对患者进行出院宣教,告知办理出院步骤。

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弹力袜,根据患者足踝周径、小腿周径选择合适的弹力袜型号和品牌,坚持穿着3个月,给予正确的指导,教会患者正确穿袜方法、保养方法。

术后3个月内应避免剧烈运动,告知患者复查的时间。

3. 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包括术前住院天数、术后住院天数、总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患者及家属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V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两组年龄;术前住院天数、术后住院天数、总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比较使用t检验。

计数资料:两组性别、肢体患侧比较;患者及家属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使用。

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 结果
5.1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肢体患侧比较见。

5.2 两组患者术前住院天数、术后住院天数、总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比较。

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前住院天数、术后住院天数、总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比较P< 0.01,两组有显着性统计学差异。

5.3 两组护理质量满意度比较。

6. 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是为具有特定诊断和治疗(手术)的患者群体制定的一种清晰明确的常规护理模式,是一种具有时间性和顺序性的整体服务计划。

是一种高效、低耗、程序化、标准化、有时间性、有计划性的先进的管理模式。

依据循证医学发展而来的疾病CP管理,是由CP内成员根据某种疾病或某种手术方法制定的一种治疗模式,让患者由住院到出院都依此模式接受治疗。

路径完成后,CP内成员再根据CP的结果分析和评价每1例患者的差异,以避免下1例患者住院时发生同样的差异或错误,依此方式来控制整个医疗成本并维持或改进医疗质量。

CP源于企业路径管理模式,2O世纪8O年代中期,由美国波士
顿的新英格兰医疗中心成功将引入到医院的医疗护理管理模式中。

Healy wL在通过大量人工膝关节置换的病人采用临床路径模式可明显减少病人的平均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目前世界发达国家已普遍采用临床路径模式,并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CP护理模式在我国还处于探索、尝试阶段,为了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卫生部在2010年1月开始组织各地医院进行试点工作,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关CP的报道纷纷出现。

CP是相对于传统路径而实施的,传统路径也即是每位医师的个人路径,不同地区、不同医院,不同的治疗组或者不同医师个人针对某一疾病可能采用的不同治疗方案。

采用CP后,可以避免传统路径使同一疾病在不同地区、不同医院,不同的治疗组或者不同医师个人间出现不同的治疗方案,避免了其随意性,提高了费用、预后等等的可评估性。

CP通过设立并制订针对某个可预测治疗结果病人群体或某项临床症状的特殊的文件、教育方案、患者调查、焦点问题探讨、独立观察、标准化规范等,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执行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

本院外科在CVI的诊治具有明显的地域优势,适合升展专项CP。

本研究为了严谨的开展CP的尝试,更好的评价CP的作用和效果,选择病例严格,坚持单侧CVI的唯一病种,将复发的病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病例,合并有其他的疾病的病例排除在研究之外。

同时考虑年龄、性别,肢体患侧的研究干扰因素。

本研究显示,CVI的患者从入院即实施CP,按一套完整、全面的医疗护理计划为其服务,可以明显缩短了总住院天数,进一步分析,术前住院天数和术后住院天数均有所短,并具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说明从患者一入院即进入CP模式是必要的。

同时观察到,CP模式显着的降低了该病种的总医疗费用,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也顺应了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降低医疗成本的趋势。

与此同时,患者和其家属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两组之间也有差异,说明CP模式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CP模式护士是主动、有计划性、针对性和预见性地进行护理工作,不再是被动、机械地执行医嘱,这种从被动到主动护理模式转变培养了
护士的积极性、自律性,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

CP实施体现了患者的知情权,护理方案的制定更加个性化、人性化。

应用CP对下肢CVI患者进行护理,可规范护理人员的行为,减少了其随意性,促进了医护沟通、护患沟通,使各项护理措施落到实处。

增加了患者及家属对护士的信任,减少了护理纠纷的发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不仅如此,在施行CP模式期间,由于分工清晰、责任明确,医疗、护理、药房、医技、后勤等部门工作效率和积极性较以往有明显的提高,大幅度的减少了以往相互推诿的现象。

随着医疗费用的降低,患者和其家属满意度提升,医院内部工作效率提高,医疗纠纷也随之下降。

CP模式对某一种疾病的治疗护理程序,较之传统护理计划更具科学性,可有效避免由于个体能力差异导致的差错、事故。

CP模式使疾病各个阶段的护理目标明确措施具体,避免了年轻护士盲目机械地执行医嘱,遗漏观察项目。

CNP基于循证医学和持续质量改进等理论,是深化整体护理的一种工作模式。

通过系统培训,使护士全面系统地掌握健康教育CNP的相关理论和实施方法,学会运用循证护理理论指导临床实践,寻找和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因此,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培养了护士评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在本研究也发现CP模式存在适用范围有限的不足。

CP并不适合所有的病人,而一般以高容量、高费用、治疗护理有一定的模式可寻、变异较少、病员充足、治疗结果和住院天数较明确的疾病或手术为对象。

要想能够成功地实施临床路径模式,还必须依赖先进、成熟的医疗技术和高效的医疗管理模式,目前CP只能作为一种重要的护理管理工具,不可脱离当代新的医学知识孤立使用。

总之,CP模式医患双方均可从中获益,这种高质量、低消耗的护理方式正逐渐的被人们所接受,所以护理工作者应根据当地的条件,因地制宜的开展,充分发挥CP的优势,改进其不足,使其不断完善,以更好适应当地专科护理的进展,顺应医疗改革的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