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历史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理念下历史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背景分析是教学活动的起点。教学关注教师、学生、内容等,那么,教学背景分析也应该从这些方面考虑教学前的实际状况。例如,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已经达到何种程度?也就是要从学生的原来认知水平、认知态度和认知能力上来认识教学对象。再如,在教学环境上已经有了哪些准备?

环境包括软、硬两方面,也有主、客观方面的。硬环境一般是指教学媒体设施等,软环境通常指教学理念、教学风格、学生学习氛围等部分。备课时,教师首先就要分析教学背景。

2、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内容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载体。以往备课也分析教学内容,但仅仅关注教材分析,较少关注与学习教材内容有密切关系的认知和心理因素,以及教材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过去的教案有时也有“学生分析”一栏,但许多只是泛泛而谈,形式而已。实际上,分析学生是为了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难点,完成教学任务。备课时应该认真考虑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定教学设计方案。

3、教学目标的确定与叙写

与传统的教案相比,教学设计中对于目标的理解和陈述,有较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一是目标的主体和维度不同。传统的教案所体现的主体是教师,而教学设计以学生的学习目标为依据,主体是学生;传统的教案较多地关注知识教学,而教学设计在知识目标之外,还关注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二是目标的陈述功能有区别。传统的教案关于目标的陈述往往比较简略,缺乏分层次的表述,也缺少可操作性和可评价性,而现代教学设计则比较关注目标的可操作性,关注目标的细化等。

4、教学方法选择

面对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哪些应优先考虑?这些方法又该如何有机地组合在一起?这些都是要思考的。以往设计教学方法,存在不重视学法以及缺少针对性等问题。还有就是对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学方法缺乏研究。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学,不可能完全照搬已有的教学方法,这没有人否认,但是,基于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学方法到底是什么样子?颇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

5、教学过程设计

现代教学更关注学生的参与,提倡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中,在情感体验中学习知识,完善人格。一方面,教学不再是单一的教师传授知识,学生纯粹接受与掌握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教学不再是封闭状态下的活动,教学更趋于多维的、开放的教学形态的呈现。在这样的理念下,教学过程的设计与以往教案编写应有较大的不同,它的每个教学环节不仅注意知识的呈现,而且

还要考虑教学意图、活动主体(学生?老师?还是他们共同参与?)、行为方式(思考、讨论、参观、调查等)、媒体运用以及教学的预期效果等等。

6、教学反思

应该说,教学反思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但反思内容和过程的叙写,通常是在一堂课上完以后。过去写得比较好的教案,在最后也有“课后分析”或“教学后记”等等,类似于现今的教学反思。

新课程理念下历史教学设计的书写:

1、书写内容:

(1)教学设计说明:写出本教学设计的意图和整体思路;(2)教学分析:包括教学内容分析和学情分析;(3)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4)教学策略:包括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与媒体等;(5)教学过程;(6)教学反思。

2、书写说明:

(1)书写形式。

(2)教学设计的书写

(3)除了简单地说明教学重点、难点等内容外,更重要的是考虑如何突出和强化重点,化解难点。

(4)说明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哪些教学媒体,特别是媒体的使用方法及预期的结果等。

(5)作为教学设计来说,最后的教学反思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和环节。

3、书写示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2、难点:

(三)教学方法

(四)教学准备

1、教材分析

2、学情分析与设计理念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2、新课教学

3、小结:

4、巩固练习:(七)教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