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论礼与法

先秦诸子论礼与法
先秦诸子论礼与法

先秦诸子论礼与法

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社会经济政治急剧变动的时代,也是哲人辈出的时代,又是中国古代政治哲学兴盛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国家天下靠什么来治理,建立怎样的社会秩序才是最好的社会等问题是先秦诸子普遍关心和广泛讨论的问题。参政者的社会政治经济变革的实践活动,刺激了思想人物做深入的思考,由此而引出诸多的思想和理论。道德、仁义、礼法、刑政等成为思想界广泛关注和探讨的政治哲学范畴。一方面,久有传统的“礼”早就具有“法”的意义,以自然与道德为存在的前提,始终受到执政者的重视;另一方面,新兴的“法”层出不穷,逐渐发展,不断融入具有法的规定性的“礼”。于是,先秦诸子纷纷对“礼”和“法”的起源及其表现方式、功能作用,以及对“礼”与“法”、“礼”与“刑”的关系等着书立说,发表意见,反映了当时思想界不同的政治倾向和主张,成为先秦思想史上的重要内容。考察先秦诸子对“礼”与“法”的观念的论述,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中国古代礼的观念中所包含的“法”的意义,进一步了解所谓“法出于礼”、“礼归于法”的历史演变过程。

古人论及先秦诸子,习惯于以学派分疏为线索,或分论六家之要旨,或罗列十家之着述。这一思路实源出于《荀子?非十二子》篇和《庄子?天下》篇,也成为直至今日我们研究诸子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这确实反映着思想发展的源流与脉络,各家各派自有其特征可以言说。但是,思想本身又不能完全以门户相对立而固守一说,而是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特别是在面对相同的社会政治问题时,古代哲人们所进行的思考及所得出的答案,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补充,相互吸收,这不仅表现在同家而不同派的思想中,而且也表现在不同家的思想中。以法家而论,就有儒法家(李悝、商鞅、吴起、韩非)、道法家(慎到、申不害)、名法家(尹文)的分别。在对礼与法的议论中,也同样反映出这种情形。因此,我们不妨仍

以学派分疏为线索,兼及思想本身的内在联系,来考察一下先秦诸子对“礼”与“法”以及其相互关系的论述,从中可以看出诸家思想的异同。

一儒家:以先王之礼为法的价值尺度

以儒家而论,从孔子开始就明确提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民耻且格。”[1]孔子言“礼”,自然有“礼意”、“礼仪”、“礼制”、“礼法”等多重含义,而他所说的“殷因于夏礼,周因于殷礼”的“礼”和“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礼乐征伐”,无疑都具有“法”的意义,是一种历史的传承。在孔子那里,先王礼乐制度的传统也就是“法”的传统,礼的秩序也就是“法”的秩序。如《论语?卫灵公》记载:“颜渊问为邦,子说: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此所言以时令、舆服、乐舞为代表的传统制度,是于其时所必须遵行的,所以既是礼又是法。他所说的“克己复礼”,实际上就是要恢复传统的、上承有自而充满仁德的“法”的秩序,故而说:“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他又有“上好礼,则民易使”、“修己以安百姓”和“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之论,都有着执政者必先奉礼遵法才能推行政令的意味。同时,“德治”的广布最终也必须通过礼法的推行来实现。

从历史的实际上说,制度之礼本身就是法。《左传》哀公十一年记有鲁季孙氏欲征田赋,使冉有问于孔子,孔子对冉有以礼论之,实为孔子以礼论法的一个例证。孔子说:“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如是则以丘亦足矣。若不度于礼,贪冒无厌,则虽以田赋将又不足。且子季孙若欲行而法,则周公之典在。”杜预注说:“丘,十六井,出戎马一匹牛三头是赋之常法。”可见,孔子虽没有明言法,而此处的礼就是法。孔子是不主张改变旧有的礼法的,包括赋税。凡行礼法当以周公旧典为依据。孔子也有直接涉及法的言论,如他

说:“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又,刑罚本是法的组成部分,

故孔子以为“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礼乐是根本法的原则和精神,刑罚则是具体法的规定,两者不可或缺。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孔子才有“礼云礼

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的感叹。礼乐的精神既在于道德,也在于法。由是,而“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孔子的“德治”和“为仁”就是道德与法互为基础和保证所体现的政治理想。

孟子承继孔子学说,主张德治而倡言“仁政”,故而说:“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天下。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故说: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诗云:不愆不忘,率由旧章。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他还说:“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可为也,是故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以史言之,则有“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夏说校,殷说序,周说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又:“昔文王之治岐也,耕者九一,仕者世禄,关市几不征,泽梁无禁,罪人不孥”。孟子多言古代先王的制度,而先王之制度就是先王之礼法,有其合理性和可继承性。所以孟子又申论其主张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均,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经界既正,分田禄可坐而定也”[10]。可以说,孟子是借助对古代先王制度的论说来表述他的礼法思想乃至政治理想,而且又是以“率由旧章”和“遵先王之法”为中心,以“施仁政”为表现的。

荀子是继孔孟之后出现的大儒。当其时,法家已成气候,对于荀子也多有影响。因此,他对礼与法的论述最为丰富。他在进一步引申和阐发礼的思想的同时,对法的思想也有论述,特别对法家的“法”有所批评指摘。是先秦时期对礼法思想

论述比较充分的思想家。荀子不仅有《礼论》之专篇论述礼的思想,而且在其他篇章中也多有涉及。其所谓“礼”,有不少具有法的意义。

荀子论礼,有几个层面的内容,又有礼、礼义、礼法等多种的提法。概言之,他对观念之礼、制度之礼、行为之礼都有比较明晰的论述。而重点则在礼的观念与制度上。首先,荀子认为“礼”是一种承自先王的即定的标准尺度,它既是道德的标准,又是法的标准,政治的标准。于前者多称为“礼义”,于后者多称为“礼法”。“礼法”的功能在于“分”,即所谓“制礼义以分之”[11];“礼义”的作用在于“化”,即所谓“明礼义以化之”[]。这就是礼所具有的道德意义和法的意义(政治意义)的双重表现。

从“礼”的即定性来说,礼是上承有自的,无论观念之礼(道德)还是制度之礼(法)。荀子明确提出,因为人之本性“恶”导致人们为欲求而纷争,产生混乱,于是,圣王发现和确立的具有规范和节制作用的“礼”就成为普遍的行为标准,也是圣王制定法度的依据。即:“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性情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性情而导之也。使皆出于治,合于道者也。”又“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13]。荀子是以此论点来直接反对孟子的“性善说”的,与商鞅所讲的礼法起源论在思路上至为相近,反映出其思想的时代意义。简言之,以“礼”为标志的道德秩序和法的秩序,都是古代圣王为后世的治乱和安危所设定的标准尺度。故说:“礼者,表也;非礼,昏世也”[14]。又:“礼之于正国家也,如权衡之于轻重也,如绳墨之于曲直也。……国家无礼不宁”[15]。

荀子进一步指出,道德之礼的作用(或礼的道德功能)就是对人的本性加以矫饰和规范而使之向善的。所以说:“孝子之道,礼义之文理也。……顺情性则弟兄争矣,化礼义则让乎国人矣”[16]。从个体行为来说,礼义是一种道德修养,即所谓“积礼义而为君子”[17],“忠信以为质,端悫以为统,礼义以为文”[18];又

“礼者,所以正身也”[19]。就礼义的社会性而言,它又是人际关系的伦理规范,所以说:“夫行也者,行礼之谓也。礼也者,贵者敬焉,老者孝焉,长者弟焉,幼者慈焉,贱者惠焉”[20]。从国家政治的角度来说,礼义既是使民向善的一种手段,又是德治天下的标志,所以说“刑政平而百姓归之,礼义备而君子归之”[21]。又“礼义之谓治,非礼义之谓乱”[22]。这是古代圣王所开创的政治传统,为后世人主所效法。

另一方面,荀子还揭示出作为制度之礼所具有的“法”的意义,其中既包括礼仪规范,又包括多种法定制度。诸如,所谓“郊止乎天子,社止乎诸侯,道(禫)及士大夫”,讲的是祭祀之礼。所谓“有天下者事七世,有一国者事五世,有五乘之地者事三世,有三乘之地者事二世,持手而食者不得立宗庙”,讲的是宗庙之礼;所谓“天子之丧动四海,属诸侯;诸侯之丧动通国,属大夫;大夫之丧动一国,属修士;修士之丧动一乡,属朋友;庶人治丧合族党,动州里;刑余罪人之丧,不得合族党,独属妻子”,讲的是丧葬之礼。所谓“三年以为隆,缌、小功以为杀,期、九月以为间”,讲的是丧服之礼[23]。所谓“天子祩裷衣冕,诸侯玄裷衣冕,大夫裨冕,士皮弁服”,讲的是服饰之礼。还有,所谓“量地而立国,计利而畜民,度人力而授事,使民必胜事,事必出利,利足以生民,皆使衣食百用出入相揜,必时藏余,谓之称数,”讲的是建邦立国之礼。如此等等,都是法定的礼数,是必须遵行的。概言之,“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故德必称位,位必称禄,禄必称用。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故自天子通于庶人,事无大小多少,由是推之。故说,朝无幸位,民无幸生。此之谓也。”在这里,与其说是在强调礼数的重要,不如说是在确立一种立法原则。所以他说:“节用以礼,裕民以政,……上以法取焉,下以礼节之”;“其百吏好法,其朝廷隆礼,其卿调议,是治国已”[24]。在荀子看来,理想政治就是礼与法并举,他认为“隆礼至法则国有常”[25],惟其如此,他在充分论述“礼”与

“礼义”的意义的同时,又强调“法”的地位和作用,常常礼法并提。这一点与法家人物慎到以及管仲学派的一些思想有相近之处,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当论及礼的道德意义时,荀子既主张“积礼义、尊道德”,又强调“立法施令”[26];当论及礼的法的意义时,则强调礼的人伦意义,他说:“礼者,人主之所以为群臣寸、尺、寻、丈检式也,人伦尽矣”[27];兼而论之时,则说:“人君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28]。荀子认为“法”和“礼”一样,有其传统的继承性所谓“三代虽亡,治法犹存”[29],“循其旧法,择其善者而明用之”[30]。作为国家政治的基本秩序,有着古今一贯性质。所以说“传说:农分田而耕,贾分货而贩,百工分事而劝,士大夫分职而听,建国诸侯之君分土而守,三公总方而议,则天子共己而已矣。出若入若,天下莫不平均,莫不治辨,是百王之所同也,而礼法之大分也。”[31]有时荀子也以“法”言礼,如“修百王之法,若辨黑白;……行礼要节而安之,若生四枝”[32]。不过,在荀子的论说中,“礼”只有“礼”和“非礼”之分,“法”则有“王者之法”、“霸者之法”和“亡国之法”的差别。究其意义,还在于礼重于法。

荀子又以为,对国家政治来说,土地与人口,秩序和法律是至关重要的,而最重要的,莫过于君子的存在。所谓“无土则人不安居,无人则土不守,无道法则人不至,无君子则道不举。故土之与人也,道之与法也者,国家之本作也;君子也者,道法之总要也,不可少顷旷也。得之则治,失之则乱;得之则安,失之则危;得之则存,失之则亡。故有良法而乱者有之矣,有君子而乱者,自古及今未尝闻也”[33]。这里的“道”就是秩序,“法”就是保证秩序的有效手段。“道法”连称则可以视为“法的秩序”。但是在荀子看来,立法、执法较法本身更为根本,所以他说:“有乱君,无乱国;有治人,无治法”[34]。本来,人治或法治,并非是一种绝对的政治体现。法是人所制定的,并由人来执行和遵守的。荀子注意到,立法者如果是君子,则法得其人,是为良法;执法者如果是君子,则良法又得其人,是

为善政。其首要的前提条件还在人,所以说:“禹之法犹存,而夏不世王。故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遍矣。无君子,则法虽具,失先后之施,不能应事之变,足以乱矣”[35]。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礼义,荀子也有相类似的说法,如《荀子?王制》说:“天地者,生之始也;礼义者,

治之始也;君子者,礼义之始也。”可见,无论是道德还是法,都是以人为本,以君子为本的。

荀子认为,知法行法又是做人处事的最一般的标准,所以说:“好法而行,士也;笃志而体,君子也;齐明不竭,圣人也。人无法则伥伥然,有法而无志其义则渠渠然,依乎法而有深其类然后温温然”[36]。又说:“不知法之义,而正法之数者,虽博,临事必乱”[37]。显然,这里所说的“法”,是具有广泛意义的,它和具有广泛意义的礼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诚然,在荀子的观念中仍保留有“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士庶等级观。所以,他才一再强调以礼义法度与政令为不同的政治手段,分别用来治理士以上与庶民百姓的。诸如“凝士以礼,凝民以政;礼修而士服,政平而民安”[38];“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39];“刑政平而百姓归之,礼义备而君子归之”[40]。实际上,这里的礼不过是法观念下的具体礼数而已。

荀子作为一个在政治上既充满理想而又关照现实的思想人物,最终以“法”的思想观念充实了儒家传统的“礼”的思想。同时,他在立法思想方面又有相当的理论贡献,从而使“礼”所具有的“法”的意义进一步得到张扬,为后世政治思想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引导和思维模式。

二墨家:崇先王而近儒,非道德而近法

墨子法“天”,具有鲜明的自然法思想。《墨子?法仪》说:“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虽至士之为将相者,皆有法,虽至百工从

事者,皆有法。百工为方以矩,为圆以规,直以绳,正以县。无巧工不巧工,皆以此为法。……若百工从事皆有法度。今大者治天下,其次治大国,而无法所度,此不若百工。”可见,此所谓“法”,就是社会生活上的行为准则,又是治理国家的政治原则。而且,墨子所说的“法”是依乎自然,取法于“天”的“法”,所以说“奚为治法而可,故说莫若法天。天之行广而无私,其施厚而不德,其明久而不衰,故圣王法之。既以天为法,动作有为必度于天,天之所欲则为之,天之所不欲则止。”接着,墨子以自己所理解的自然法则为依据申述其主张说:“天何欲和恶者也,天必欲人之相爱相利,而不欲人之相恶相贼也。……爱人利人者,天必福之;恶人贼人者。天必祸之。说:杀不辜者,得不祥焉。”《墨子?尚同中》也说:“当若天降寒热不节,五谷不孰,六畜不遂,疾灾戾疫,飘风苦雨,荐臻而至者,此天之将罚也,将以罚下人之不尚同乎天者也。”由此说来,墨子所说的“法”,与儒家所说的“礼”自有相通之处,都是以自然法则为依据的。

在言及“礼”的时候,墨子说“昔者尧舜有茅茨者,且以为礼,且以为

乐”[41]。又“古之民始生,未有正长之时,……天下之乱也,至如禽兽然,无君臣上下长幼之节,父子兄弟之礼,是以天下乱焉”[42]。此与儒家所言并无不同。而当墨子倡言“尚同乎天”的时候,又将祭祀之礼与政治联系在一起,他说: “古者圣王,明天鬼之所欲,而避天鬼之所憎,以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是以率天下之万民,齐戒沐浴洁,以为酒醴粢盛,以祭祀天鬼。其事鬼神也,酒醴粢盛不敢不蠲洁,牺牲不敢不腯肥,春秋祭祀不敢失时机,听狱不敢不中,分财不敢不均,居处不敢怠慢。”[43] 在《墨子?节用中》里,墨子历数“古者圣王制为节用之法、饮食之法、衣服之法、节葬之法”,此所谓“法”,实际上就是“礼”。

在与儒者的争论中,墨子反对儒者所强调的道德之礼,而有关治国之手段则直以“法”论之。所以,从政治思想的角度来说,墨子大体是主张法治的。诸

如:“贤者之治国也,蚤朝晏退,听狱治政,是以国家治而刑法正。……故唯昔三代圣王尧舜禹汤文武,之所以王天下正诸侯者,此亦其法也。”又“昔者圣王制为五刑,以治天下”[44]。还有“天子亦为发宪布令于天下之众”[45],“法令不急而行”[46],“刑政之治”[47],等等,讲的就是法令刑罚之

治。

此外,墨子也有言及成文法者,如《墨子?非命上》说:“盖尝尚观于先王之书,先王之书,所以出国家,布施百姓者,宪也。”《墨子?经上》还论述“法”的意义说:“法,所若而然也。”又《墨子?小取》说:“效也者,为之法也。所效者,所以为之法也。故中效,则是也;不中效,则非也。”

可以说,先秦时代的礼法思想,墨家自然占有一席之地。其论说既有与儒家相通者,又有与后起的法家不谋而合之处,总体上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在政治思想领域里思想家们所关心和所探讨的问题的一致性。立场与出发点自有不同,观点却多殊途而同归。究其原因则在于,思想家们都务求其思想的现实性和有效性,因为现实才是通向理想的必由之路。

三道家:弃礼重道以为法,自然无为以为则

道家老子以“道”与“无为”论政治,故有问于天下执政者说:“爱民治国,能无为乎,”[48]他既认为“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49]又认为“法令滋彰,盗贼多有。”[50]所以主张放弃礼法。他还看到了“礼”的外在制约性,指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51]。在老子看来,“礼”不过是道德沦丧,仁义失落的产物,所谓“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52]然而,正是老子开创的道家却派生出所谓的道法家来。其原由何在呢,这固然与他以“道”为核心范畴的整体理论所支撑的冷静而又无情、深邃而又玄远的历史哲学(或历史理性)有关。然而,细究其实他所说的“道”又何尝不与“法”有关呢,所以他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53]“道”乃是出于

自然,关乎社会的根本大法。“道”的秩序就是“法”的秩序。这与儒家的“礼”的秩序就是“法”的秩序的思想理路是一致的。

庄子承继老子学说,进一步阐明“无为”而“法自然”的政治主张,他

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大美而大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54]又说:“一而不可不易者,道也;神而不可不为者,天也。……何谓道,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类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天道之与人道也,相去远矣,不可不察也。”[55]和老子一样,庄子也视“礼”为外在的、强加的制约,而非出于人的本性,所以成为乱患之原,所谓“礼相伪也,……礼者,道之华而乱之首”[56]。必须指出,荀子在论及礼时所说的“礼义法度者,是生于圣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57],这固然与老庄的看法有相同的一面,但老庄是以“圣人行不言之教”来反对外在的礼义法度的。其实,就礼的外在性来说,庄子也没有做别样的解释,不过是当时通行的解释,即所谓“信行容体而顺乎文,礼也”[58],只是他坚持“礼乐遍行,则天下乱矣”的观点,而与儒家相对立,并视儒家之礼为“世俗之礼”[59]。

不过,也许庄子并非总是全然生活在理想之中,尽管是以无可奈何的态度来加以看待,却多少透露出一些对现实的真实感受,故而对现实存在的礼和法的作用也是深知的,且视之与事物、德义、天道并存,都有着“不可不”的性质,所以《庄子?在宥》中说:“粗而不可不陈者,法也”;“节而不可不积者,礼也;”又

说:“应于礼而不讳,齐于法而不乱。”这或许是庄子后学的看法,在此则不能深究了。庄子关于礼与法也有更为现实的观点,这突出地反映在《庄子?大宗师》中。他说:“以刑为体,以礼为翼,以知为时,以德为循。以刑为体者,绰乎其杀也;以礼为翼者,所以行于世也;以知为时者,不得已于事也;以德为循者,言其与有足者至于丘也,而人真以为勤行者也。”这到底是天的作为,还是人的作为呢,

显然是人的作为。至多只能说是在“天道”的自然法之下的人的政治行为。可见,庄子也是不能不面对现实的。

最终,我们通过庄子的言论可以认识到:或许庄子的现实目标并不在礼法政治上,不过是以一种玩世不恭的态度,以礼法为手段以求混世的吧。又或许,在庄子看来,为何非要担负这不该担负又难以担负的政治责任呢,因为从政治思想的角度来说,庄子思想本是现实批判主义再加上无可奈何的自保主义或遁世主义的。更明确地讲,庄子向往的是无知无欲、素朴自然的无政府的社会。

四名家:名辨礼法以归于大道

名家作为名辩思潮的中坚学派,在先秦思想史上有其特殊的地位。名家的政治思想学说往往是从“名实之辩”中引申出来,又以其“名实观”加以论证的。这在名家代表人物之一尹文的学说中即有体现。尹文,《汉书?艺文志》名家类中,列有“《尹文子》一篇”,班固注说:“说齐宣王先公孙龙。”今存《尹文子》,虽有后人窜入的文句,大体可以视为其传世之作[60]。其中也有论及礼与法的内容[61]。

尹文倡言“名法”,故犹如春秋末的邓析,可以称为“名法家”。但在论及“礼”与“法”时,他首先注重的是“法”。所以,他说:“故人以度审长短,以量受多少,以衡平轻重,以律均清浊,以名稽虚实,以法定治乱,以简治烦惑,以易御险难,万物皆归于一,百度皆准于法。归一者简之至,准法者易之极。如此,顽嚚聋瞽可与察慧聪智同其治也。”[62]在这里,“法”作为政治上的标准和尺度,是治与乱的决定性因素。行法、合法者之为治,非法、违法者之为乱。实际上,此与“礼”有着同样的意义,即如《礼记?经解》中所说:“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规矩之于方圆也。”

尹文也提到礼乐的政治功能。他说;“圣人知人情之易动,故作乐以和之,制礼以节之。在下者不得用其私,故礼乐独行;礼乐独行则私欲寝废,私欲寝废则遭

贤之与遭愚均矣。若使遭贤则治,遭愚则乱,是治乱续于贤愚,不系于礼乐。”又“礼义成君子,君子未必须礼义;名利治小人,小人不可无名利。”[63] 尹文又以“道”与“法”相对比,指出法治的不足。他说:“道行于世,则贫贱者不怨,富贵者不骄,愚弱者不慑,智勇者不陵,定于分也:法行于世,则贫贱者不敢怨富贵,富贵者不敢陵贫贱,愚弱者不敢冀智勇,智勇者不敢鄙愚弱。此法之不及道也。”[64]其实,这里的所谓“道”,毋宁说就是儒家的具有“法”的意义的“礼”,而所谓“法”则又不外乎刑罚一类的手段而已。

在论及君臣关系时,尹文说;“庆赏刑罚,君事也;守职效能,臣业也。君料功黜陟,故有庆赏刑罚;臣各慎所任,故有守职效能。君不可与臣也,臣不可侵君事。上下不相侵与,谓之名正。名正而法顺也。”[65]如此的话语,显然与孔子所倡“君君、臣臣”之论[66]和由“必也正名乎”所引申的“名正”、“言顺”、“礼乐兴”、“刑罚中”[67]的政治理想的表述是完全一致的,都是在注重“名实”关系的基础上肯定君权政治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而对当时政治上的“君不君、臣不臣”的现实深感忧虑,认为只有“君君、臣臣”才是法的秩序,才是礼的秩序。于此,则进一步显出尹文所讲的“法”与孔子所讲的“礼”的相通之义。具体到“法”本身,尹文特将“法”进行了分类。故《尹文子?大道上》说:“法有四呈:一说不变之法,君臣上下是也;二说齐俗之法,能鄙同异是也;三说治众之法,庆赏刑罚是也;四说平准之法,律度权衡是也。”其中的“不变之法”和“齐俗之法”,其实就是“礼”的另一种表述而已。又《尹文子?大道下》说:“仁义礼乐名法刑赏,凡此八者,五帝三王治世之术也。故仁以道之,义以宜之,礼以行之,乐以和之,名以正之,法以齐之,刑以威之,赏以劝之。……用得其道则天下治,失其道则天下乱。”这样,在名辩的名义之下,尹文最终倡明了他的政治理想,礼与法,刑罚与道德,都成为实现其政治理想的必要手段了。这实在是非儒家而近于儒家。

对于“俗”,尹文与法家慎到的看法不同,不是“礼从俗”,而是“以法矫俗”。所以《尹

文子?大道上》又说:“世之所贵,同而贵之谓之俗。世之所用,同而用之谓之物。苟违于人,俗所不与,苟忮于众,俗所共去。故心皆殊而为行若一,所好各异而资用必同。此俗之所齐、物之所饰。故所齐不可不慎,所饰不可不择。……故俗苟沴,必为法以矫之;物苟溢,必立制以检之。累于俗,饰于物者不可与治也。”确实,“礼”存在的意义还表现为“礼”与“俗”的关系。一般说来,“俗”表现为一定地域范围内共同生活的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行为习惯和行为方式。当这些行为习惯和行为方式被社会集团的权力核心以普遍意志的名义确立为社会共同的行为准则而必须加以遵守时,这种习俗就上升为“礼”,而有了人为法的性质。另一方面,在早期国家权力机关出现之后,当由官方确立和颁布的“礼”广泛普遍地贯彻到社会生活的最基础层面时,这种具有“法”的意义的“礼”又化为“民之日用而不知”的习惯、习俗,即儒家的所谓“化民成俗”。再一方面,当国家政治秩序出现动荡变乱,“礼崩乐坏”,从而导致原有的“礼法”难以循行时,重建礼法则必须要到社会习惯、习俗中寻找线索,即儒家的所谓“礼失而求诸野”。然而,由于“礼崩乐坏”,在有些方面“俗”也不免偏失其正道,“以法矫俗”也就有了十分现实的意义。慎到的“礼从俗”强调的是“礼”的包容性,尹文的“以法矫俗”讲的是法??也就是礼??的规定性,儒家的“化民成俗”强调的是礼的道德教化功能,他们均各有所重,各因时事而有其政治的意义。五法家:从礼法并重到以法代礼法家以重“法”而称于世。梁启超说:“其发生甚早或竟在儒家前”,其确立则在儒墨道之后[68]。春秋至于战国,其代表人物多直接参与政治,为相于各诸侯国,如管仲、子产、李悝、吴起、申不害、商鞅等。而立言者则有慎到、韩非,又“《管子》、《商君书》虽非管仲、商鞅所作,然皆战国末之法家言者之所推演荟集,其价值亦与儒家之戴记埒也。”[69]法家从思想倾向上说已如前面所言,有着

儒法家、道法家、名法家的分别。又因其思想学说传播分布的地域不同而有三晋(韩、赵、魏)之法家、秦法家和齐法家的分别。这后一种分别更令人思索,在学派分流演化上可以说既是结果,又是原因。既有本自地域文化的历史传统与现实的政治实践而发生者,是为三晋之法家和齐法家;又有为寻找其思想之归宿,觅风气所向趋而往之,最终落地生根者,是为秦法家。此三派法家的代表人物均有就礼与法的关系的论述,特别体现出与儒家礼法思想的联系与区别。

法家有论礼与法之关系者,当首推早期法家慎到。慎到,与孟子同时,班固言其“先申韩,申韩称之。”从仅存的篇章来看,慎到论法,以“法”为治国的依据和尺度,明言“大君任法而弗躬,则事断于法,法之所加,各以分。……有权衡者不可欺以轻重,有尺寸者不可差以长短,有法度者不可巧以诈伪”[70]。主张“官不私亲,法不遣爱,上下无事,唯法所在”[71]。又说:“法虽不善,犹愈于无法,一人心也。”[72]然而,在慎到观念里,所谓“法”是和“礼”相并行的,如他强调指出:“法制礼籍,所以立公义也。凡立公所以弃私也。明君动事分功必由慧,定赏分财必由法,行德制中必由礼”[73]。又说:“礼从俗,政从上,使从

君”[74]。可见,慎到不仅“尚法”,而且重视“礼”??具有法的意义的制度之礼。他说的“礼从俗”,则颇有孔子所谓“礼失而求诸野”的意味。在某种意义上又超越儒家“礼不下庶人”的训戒。加之他主张的“官不私亲,法不遣爱”也不免冲破“刑不上大夫”的律条,最终形成与儒家的分歧。其后,荀子从儒家传统出发,主张“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75],因而批评慎到是“尚法而无法,不循而好作,上则取听于上,下则取从于俗”[76]。应该说,慎到虽为法家早期代表,却不似后来的商鞅、韩非那样地摒弃“礼”,表现出其思想的兼容性。或许这与他并未直接参与当时的政治实践,故在思想上显得温和而有所兼容有关。

商鞅,作为倡导和主持变法实践的代表人物,从现实的政治实践出发,明确提出了以“法”代“礼”的主张。与孔子的“上好礼”之论正相对应。商鞅说:“君好法,则臣以法事君;……

君好法,则端直之士在前”[77],充分显示出其以法代礼的主旨来。他针对现实政治中的“盗贼上犯君上之所禁,下失臣民之礼”的局面[78],与儒家的“德主刑辅”的主张有别,而强调“德生于刑”[79],主张“力生强,强生威,威生德,德生于力”的强力政治[80]。所以,“法”和“刑罚”在商鞅的观念里始终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如果说,儒家孔孟荀是主张“礼本论”和“民本论”的话,那么,法家尤以商鞅为代表则是强调“法本论”和“君本论”的。一方面,商鞅说:“民本,法也,故善治者,塞民以法”[81]。又说:“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所以备民也”[82],从而确立了“法”在现实政治中的根本地位。另一方面,绝对君权又是商鞅所特别强调的,他明确地讲“权者,君之所独制也”、“权制断于君则威”[83],又说:君主的“秉权而立,垂法而治”才是治国治民的关键所在[84],从而为后世的君主****政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具体到“礼”与“法”的关系,商鞅从历史中寻找根据,指出:“三代不同礼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故知者作法,而愚者制焉;贤者更礼,而不肖者拘焉。拘礼之人不足与言事,制法之人不足与论变”[85],又从现实的政治实践中总结经验说:“效于古者,先德而治;效于今者,前刑而法”[86],又说:“礼法以时而定,制令各顺其宜”[87]。可见,商鞅并没有全然否定先王之礼法制度,只是要根据时势对其加以变革更替。实际上,在法家人物具体的政治实践中,先王之礼法制度已经逐渐演变发展成为律令之法。不过,在商鞅的观念里,“法”才是现实的,道德或许只是理想,甚或是幻想。所以,他最现实的目的就是要以法定之礼来代替儒家所强调的道德之礼。因此,商鞅以儒家的道德之礼即“仁义礼智孝悌”等为“六虱”,称“法已定矣,而好用六虱者亡”[88],又以为“礼乐,淫佚之征

也”[89]。在儒家那里,制度之礼本身就具有法的性质,商鞅对制度则只不过是明确地以“法”而论,所以说:“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也,治法不可不慎

也”[90]。就法治而言,他说:“制度时,则国俗可化,而民从制。……夫圣人之立法、化俗,而使民朝夕从事于农也,不可不知也”[91]。又说:“故圣人之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察国事本则宜。不观时俗,不察国本,则其法立而民乱,事剧而功寡”[92]。这里的“观俗立法”,与尹文的“以法矫俗”有相同的意味,若结合商鞅变法的形势则更能明晰其义,如《韩非子?奸劫弑臣》中说:“古秦之俗,君臣废法而服私,是以国乱兵弱而主卑,商君说秦孝公以变法易俗而明公道。……当此之时,秦民习故俗之有罪可以得免,无功可以得尊显也。故轻犯新法。”正是在这样的情势下,商鞅主张的“观俗立法”才显出其意义来。所谓“立法化俗”,则是以“法”代“礼”,或者说是以法之礼、制度之礼来代替道德之礼,终与儒家以道德的“化民成俗”相区别开来。然而,礼治与法治的交汇点也就在于此。商鞅的变法实践奉行的是“明世俗之变,察治疗民之情”和“不法古,不修(循)今”的原则,所以说“因时而为之治,度俗而为之法。故法不察民之情而立之,则不

成”[93]。又在商鞅看来,世俗民情自有其必须通过法治加以矫正的地方,所谓:“民之求利,失礼之法;求名,失性之常。”[94]。可见,以商鞅为代表的法家是典型的政治实用主义。其所关注的就是辅助其君以成就霸业,所以是霸道政治。而这正是春秋战国以来政治演进的现实局面。

固然,商鞅所倡导的法治又是以刑罚为其保证的,因为“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95],所以刑罚就成为保证“必须如此”的“法”得以贯彻实施的必要手段。反观儒家,又何尝不是以刑罚作为礼治或礼乐之治的保证手段的呢,所不同者在于,商鞅法治下的刑罚对象是不以“礼”的等级性与道德性为限度,因而显得苛酷。故《商君书?赏刑》说:“所谓壹刑者,刑无等级,自卿相将军以至大夫庶人,有不从王令、犯国禁、乱上制者,罪死不赦。有功于前,有败于后,不为损

刑。有善于前,有过于后,不为亏法。忠臣孝子有过,必以其数断。守法守职之吏有不行王法者,罪死不赦,刑及三族。”

正是由于法家如商鞅者所倡导的法治是以刑罚为其保证的,法治也有就了近乎刑治的意味。如果说,像《尔雅?释诂》所训的“刑,法也”是合乎法治本身所包括的内容的话,那么,

像《说文》所训的“法,刑也”就不能不说是后世一种历史的印象的反映了。其实,在“礼

者,法也”的事实前提之下,礼治和法治早已达成了一致,即所谓“必须如此”。那么,“刑”

自然就成为必不可少的。在这个意义上,儒家和法家的现实政治倾向恐怕又是一致的。

先秦诸子选读名句默写精粹

《先秦诸子散文选读》文学常识及名句默写检测 一、文学常识: 1、孔子是家学派的创始人,与苏格拉底、佛陀、耶稣并称四大圣人。孔子思想核心是“”,其理想人格的核心是。孔子还有一个重要思想是,孔子张扬之德,即。反对“过”与“不及”。其代表作是语录体著作,此书与、、并称为“四书”。 2、《民为贵》选自,作者,被后世称为亚圣,和他均继承了儒家思想,但在人性论方面的主张却刚好相反。其学说包含三个内容:其一,在人性上他张扬;其二,在君、国、民方面,他宣扬;能反映此思想的语句是,,。其三,在治民方面,他提倡。在《乐民之乐,忧民之忧》一课中,能体现此思想,并与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语意相近的语句是:,。,。,,,。 3、在先秦诸子中,最奇特的一部著作是,又称,此书充满了意出尘外的想象,善用异彩纷呈的 来说理。作者庄子,是的另一位巨擘,他继承了的思想学说,他主张人要,。其基本底蕴是对。此书共33篇,分为,,。相传《内篇》是其本人所作,其中最著名的篇章是,追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和超脱。在《无端崖之辞》一课中,讲了许多寓言故事,比如成语,比喻处在困境中,急待救援的人。如成语,比喻手法熟练,技艺高超,在此则寓言故事中,他举匠石和郢人的故事,抒发了知音难觅的感慨,请再举几个相似的例子,, 。 4、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立者,他的核心思想是,他鼓吹天有意志,人间有鬼神并且灵验,其宗旨是促使人们兼相爱、交相利。 5、韩非子,是先秦学说当之无愧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荀子的,常常用自己对人性的认识,来论证、以及势治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6、荀子是先秦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他有极强的,他弘扬了孔子的思想,并试图把伦理道德规范落实到法制当中。 7、提出“有无相生”观点的人是,姓,名,字,著有一书。此书又称,分上、下篇。上篇三十七章,又称,下篇四十四章,又称。《老子》思想的核心是“”。它是宇宙中的终极存在,它创造了万物;同时它还是一种的东西。9、先秦诸子的议论文之所以富有魅力,首先一个原因是,其次一个原因是。 二、名句默写: 1、子曰:“,则远怨矣!” 2、子曰:“由,,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3、子曰:“饭疏食饮水,,乐亦在其中矣。,。” 4、子曰:“,不悱不发。,则不复也。” 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其何以行之哉? 6、孔子论述“学”与“思”关系的两句是:,。 7、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 8、,非道弘人。 9、子曰:“,是谓过也。”10、岁寒,。 11、子在川上曰:“,。”12、君子去仁,。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13、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 14、,。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15、天时不如地利,。 16、,。寡助之至,亲戚畔之;,。17、,。敬人者,人恒敬之。18、,,天下可运于掌。 19、,,:此之谓大丈夫。20、,。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21、故有之以为利,。22、,跨者不行,,自是者不彰,;自矜者不长。 23、知人者智,。,自胜者强。24、大小多少,,,为大于其细。25、,生于毫末;九层之台,;千里之行,。26、是以兵强则灭,。,柔弱处上。27、,。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28、民之从事,。,则无败事。29、其安易持,,,其微易散。 30、默写: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1、《论语》中体现小人和君子学习礼乐后有差异的语句是,。 2、在《论语》中,论述好学精神和教学态度的语句是,。

孟子荀子人性论浅析及其异同比较

1、“性”所指不同。孟子“性善论”中“性”主要指人的社会属性。“性者,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尽管他提到过一些人的自然属性,但却不承认这是本性中的性。而荀子“性恶”论中的“性”则主要是指人先天遗传的自然属性。“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正名》),荀子所讲的人性,是人的自然机能和性情。 2、对“性”本源的认识不同。孟子将普通的道德属性加在了“天”上,把“天” 看成是一种抽象的道德规范,天道、人性合一。荀子提出了“天明人之分”的观点,“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并从理论上论证了要从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同时,他还用天人之分的观点去论证了“性伪之分”: “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 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荀子性恶》) 3、孟子强调先验的道德观,荀子强调后天的极伪而成。孟子通过“四端” 论,说明了人的本性已经具有仁义礼智的“善端”,道德观念即是善端的扩充。同时,孟子还提出了良知良能来补充“四端”,同样“良能”也是生而就有的能力。而荀子指出“人之学者其性善”,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因此,他反复强调道德观念是后天学习积累而成的。从大方面说,孟子的性善论是站在历史事件已达到的静态成果角度,而荀子的性恶论则是站在动态的历史实践的追求过程角度。 1、人性追求目标同一为“善”。孟子不仅认为人生来本善,而且也认识到后天教育环境的不同导致最重的人性差异。基于此,他提出了追求善的人性目的论“明人 伦” ,即“父子有亲,君臣有父,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样才会达到善的目的。可见孟子是以善为人性追求的最终目标的。荀子的性恶论虽然主张人性是生来为恶的,但他的性恶论追求的目标也是善而不是恶。“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这里不难看出他不仅提出了人性善的问题,而且还有一种追求善的倾向。他指出,“古之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执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重刑罚以禁之,是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荀子性恶》)由于认为人性恶,所以荀子要求通过圣人教化、用礼义法度引导人不断进步,从而达到最高境界——人人为善,合于善也。由此可见,荀子的“礼义之化”同孟子所追求的善有殊途同归、异曲同工之妙。这充分表现了孟荀人性论在追求目标上的一致性。 2、修养人性的方法同样为教育。孟荀在人性最好追求上都归结于善,在达到此目标的途径上,也都选择了通过教育来修养人性。前者是扩充善端,后者是化性为伪。

礼学课程第一课——礼学的基本知识汇总

礼学系列课程之第一课——礼学的基本知识 礼学系列课程之第一课——礼学的基本知识 作者:殘石散人(李冠云) 整理人:姚近复 时间:孔子二五六六年岁次乙未九月廿一日壬午 耶稣2015年11月2日 全国高校国学联盟诸君:受邀于今日与诸兄共同学习礼学,前几日也曾说过,本群在诸君未来之前,已经说过不少礼学内容了,但现在只有再次重新开始。 今天,我们涉及三个内容:什么是“礼学”?从古至今为什么这么多人穷首皓经研究礼学?以及礼学的大体历史传承。——抛砖引玉,与诸君商榷。 礼者,履也,体也。实践谓之履,即人生行为之法则;立本谓之体,乃民族、国家、人群之秩序。“礼”,是中华文化的核心要素,是一种寓教于“美”的文明教化方法,是华夏文明所特有之人文内涵与形式。礼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象,她蕴含中国古代文化、历史、政治于其间,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之几乎所有面向。中华文明之渊薮,一切莫不由是而发端。 儒家提倡道德礼治,反对专任刑罚,儒家所有的重要理念均是通过“礼”来体现。这个问题在儒学元典里面随处可见。那么,礼是什么? 《礼记?曲礼》云:“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如前所说,礼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象,她蕴含中国古代文化、历史、政治于其间,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之几乎所有面向。中华文明之渊薮,一切莫不由是而发端。礼,在中国文化里面,非但文明与野蛮的区别,更是一切社会活动的规范准则、伦理准则。《礼记?曲礼》云:“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此之谓也。 孔子删订六经,其中之一就是《春秋》。是书在中国历史上尤其著名、尤其重要。后世所谓“孔子作春秋,乱臣贼子俱”是也。 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中,最后写了一篇《太史公自序》,其间,有关于孔子为何作《春秋》之讨论,有兴趣者可以查阅。太史公认为:孔子作《春秋》,本意在于以史为鉴、

13.7.25《先秦诸子论学八则》北京课改版

《先秦诸子论学八则》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文中实词、虚词的用法。 2.能将课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二、过程与方法: 1.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2.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文章思想内容,借鉴良好学习方法和态度。 教学重点: 积累字词,朗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 教法:阅读法 教具:多媒体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 三、正音 四、指导朗读 五、正确规范朗读课文 六、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周天子失去了实际的权力,各个诸侯国之间战争不断。社会的动荡使这一时期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着辉煌灿烂的思想文化。而追溯中华文明的根源,则大部分来源于先秦时期。由于目睹社会的动荡,一些有识之士纷纷抒发言论,希望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拯救万民。虽然这些行为并没能改变纷乱的时局,但其影响却远比他们所预期的深远。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这些贤人们用毕生的思考所留下的,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今天,我们先来学习一些关于先贤们对学习态度的言论,看看对我们是否有所启发。 二、检查预习 通过同学们的预习,我们应该对这八则语录有了基本的了解了。那么我先检查一下预习的情况。 1、教师请学生介绍孔子、孟子、荀子生平以及创作,及作品《吕氏春秋》,

还可请查阅资料的同学补充。但要求学生主要掌握课本所及内容。 2、读课文,注意读音与停顿。 三、正音。 诵读时要读准字音,告诉学生文言文中破音异读、古今异读、通假异读的现象。教文言文时,学生读音准确,可以更好地理解词意,这是准确、规范诵读课文的必要步骤。 强调重点读音: 一通假字,“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说”读“yuè”;“学而不思则罔”中的“罔”通“惘”;“日知其所亡”中的“亡”通“无”; 二是多音字,“不亦乐乎”中的“乐”读“lè”;“可以为师矣”中的“为”读“wéi”;“可谓好学也已矣”中的“好”读“hào”?;“锲而舍之,朽木不折”中的“舍”“折”分别读“shě”、“zhé”;“物固莫不有长”中的“长”读“cháng”. 三是解释《论语》的“论”读“lún”。论是议论之意,语是答述。此书是记孔子平日与门下弟子讲学、论治相问答的言语,所以叫“lún”语。 四、指导:主要从语音、语气、停顿三个方面对学生朗读提出要求。 1、语音。教师范读,要读出轻重音,培养学生读文言文的语感。 2、停顿。课文所选文言文都加上了标点符号,朗读时可以从语音和意义两方面来停顿,总的原则是不能读破。 3、语气。朗读时一般按句末标点符号和语气词,读出句子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 五、正确、规范朗读课文。 六、尝试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文中实词、虚词的用法。 2.能将课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二、过程与方法: 1.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2.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文章思想内容,借鉴良好学习方法和态度。 教学重点: 积累字词,朗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 教法:讲授法

先秦诸子精华论文

姓名:学号:院系:专业:先秦诸子精华

听课笔记 仁者情怀,万世师表--孔子与《论语》 在宋人的笔记里面,记载这样一件事,有人在一个小旅馆里面,看见了两句话,写在墙上面,这两句是:“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后来被朱熹引用,流传很广。反映了人们对孔子,我们中华名族圣人的崇敬之情,说明孔子的地位之重要,他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人物。其实,孔子不仅仅是中国的圣人,可以说他是人类圣人之一,美国最高法院东山墙上的浮雕,正义,他是自由的守护者。这个雕塑的中央站了三个人,左边的是孔子,中间的是摩西,右边的是梭伦,他们是人类的立法者,代表了人理道德,信仰和法律。 孔子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从论语和史书记载知道,孔子这个人很壮,力气很大,能文能武,射箭射的也很好。不像一般人认为的很严肃,他很幽默,具有亲和力。孔子提倡“仁”,以人为本。仁的境界很高,要达到仁很难。“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意思就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违背仁,始终把仁放在心上。有一次,马厩失火,孔子第一句话问人怎么样了,而不是关系马损失了没有,这就是仁,这就是恻隐之心,仁者情怀。孔子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学是一种非常轻松的对话方式,不举行考试身体力行,知行合一,在具体的情景当中来进行对话,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且没有标准答案,没有统一的模式。 兼爱非攻舍身救世——墨翟与《墨子》 在先秦时期,墨家是一个很显赫的学派,影响很大。在墨子书里面有墨学十论,就是《墨子》的基本纲领,这个纲领就是《墨子》的十篇文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兼爱》:“天下之乱,皆起于不相爱”;提倡“兼相爱,交相利”;“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墨子在当时是一个坚定的反战主义者,在《非攻》里面就讲了反对战争的例子。《尚贤》就是要举拔贤人,不论贫富贵贱。尚贤了以后建立的这个国家应该怎么治理呢?墨子强调国家里的各个层级要与上层保持一致,《尚同》:“层层上同,上之所是,必亦是之,上之所非,必亦非之”。《天志》:“天子为善,天能赏之;天子为暴,天能罚之”。墨子告诫君主,不要以为自己是老大,在你们上面还有天,人在做,天在看,而且天会惩罚你们的。《明鬼》:鬼神之罚,不可为富贵众强。勇力强武,坚甲利兵,鬼神之罚必胜之。意思是不管世上的人有多大的本事,鬼都比你们厉害,鬼要惩罚你们的,所以告诉世上的人,不管你有多邪,你也要有一个惧怕,通过明鬼,也是来给世上的权贵,设置一个惧怕的东西。墨子在讲天志和明鬼的同时,却反对命,反对有命运这回事,《非命》:执有命者之言曰:’命富则富,命贫则贫,......虽强劲何益哉?’墨子还反对礼乐,认为儒家的礼太繁琐,儒家重视这个音乐太浪费。在丧葬问题上,墨家主张不要厚葬,要薄葬。 尽心知性保民而王——孟轲与《孟子》 孟子的个性气质:“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不管别人对我怎么看,我很自得,充满自信,就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他的文章里面有一句:“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可以看出孟子对于有权有势的人,非常藐视,不要把他们看得非常了不起,不要以为他们高高在上,我就在他面前低人一等。“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如果真想平治天下的话,我是当仁不让的,他就是一种大丈夫的精神。他的这种个性气质表现在文章上,

《人性论浅析》

读《人性论》札记 什么是人性?有两个解释,一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制度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品性;或者为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感情和理智。简言之,人性就是人的本性,是从根本上决定并解释着人类行为的那些人类天性。 为什么要讲求人性?人类的本性、天性是人之为人的基础,是上帝赐予我们的本质。出于众多的原因,人类在历史上很长的一段时间是漠视人性,甚至是摧残人性的。西方的“原罪说”所催生的对儿童的严酷体罚以及中国古代对妇女欲求的苛责等等都是很好的例证。随着文明的进步,人越来越受到重视,人性越来越得到尊重,人不在被有意无意地看做是一个工具,而是自身天性的自然发展和自身价值的实现。 为何鲜花芳草不生长在沙漠?为何苍蝇要长那样的眼睛?为何“兔子不吃窝边草”?为何狐狸要吃鸡、老虎要吃人?为何……穷究而论,全在于它们要求生存。这就是“求我生存”的物性;人是从物进化人来,人性必然和物性有相通之处。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人不仅具有种属性还具有类属性,换言之就是人不仅具有动物性,更具有社会性。举个例子:你让猪吃饱喝足了它就睡觉,人呢?你让人吃饱喝足了他就去“老老实实”地睡觉吗? 但是,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国家太过强调人的社会性而漠视了人的动物性。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来说就是基本需要没满足就要求我们必须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休谟说:我们一旦知道了某种欲望无法得到满足,这种欲望本身就会立即消失。我们当今的社会给我们强加了太多了欲望,而又剥夺了我们实现欲望的能力,没有能力去实现的欲望本该立即消失,但这个物欲横流、娱乐至死的社会却又动用它全部的功力让这些欲望悬挂在我们头顶,任人摆布的我们的人性变得乖张,暴戾。挥向孩子的利刃、吃进肚子里的毒药、娱乐至上的癫狂等等,一切都得从人性谈起。网上有句话说得好:“在我们这个信仰匮乏的国度里,家庭一直扮演着宗教的角色,而爱情几乎是个体生命唯一的心灵慰藉,家庭伦理的失范和爱情信仰的消解,必然导致这一代人的肆无忌惮和无所敬畏。无所敬畏的同时,伴生着无所皈依,无所依恋,已经无所依恋的人,往往容易成为社会的破坏力量戕害他人,抑或自憎、自残。”

论先秦诸子人性论

论先秦诸子人性论 关于人性论,先秦诸子有比较丰富的论述,但大致可分为三种观点:性善论、性恶论、无善无恶论。 一性善论 主张“性善论”的代表人物是战国中期人孟子,他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和发展人,是他创造了儒家哲学的唯心主义理论体系。他认为人生来就具有天赋的“善端”,具有一种先验的道德观念的萌芽,这是人异于禽兽、高于禽兽的本质的特征。因为人心天赋是善的,所以人性也是善的。他也认识到道德观念的形成与后天的培养有一定关系,人心有与生俱来的善端,但要发展这种善端,就必须存心、养性;存心就是存养这些善端,养性就是培养这种善端,使其不断发挥完善。所以他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的性善论作为儒家的正统思想,传播广泛,影响深远,以至宋代启蒙读物《三字经》开篇就云:“人之初,性本善。” 二性恶论 主张“性恶论”的是代表人物战国中期人荀子(荀卿),他认为,人生来性就是恶的,后天教育可以由恶变善。他认为由于人人都有欲望追求,这是性中自有,这种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就决定了人的性恶。所以他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纵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矣。”荀子的两个著名的门徒李斯、韩非子等,是性恶说的坚定支持者。尤其韩非子,更是坚定地认为人性本恶,并由此毫不余力的主张用严刑峻法来安民定国。 三无善无恶论 主张“无善无恶论”的代表人物是战国中期人告子(告不害)。他认为人性无善恶,人们生来的性既不是善,也不是恶,善与恶是社会环境造成的。所以他说:“性无善与无不善也……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该说认为人之初始,人心都是空如白纸的,根本不存在善与恶的问题。 四人性论的思考 通过先秦诸子关于人性论的学习,我的观点是:首先;人生来就具有“善”和“恶”这两种不同的自然属性,这两种属性是先天具有的,与生俱来的。按照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来说,人源于动物,又超出了动物,人的自然属性与生理需要同动物相比,也有根本的区别。由此,人性既具有低级动物的本性,有具有高级动物的人性。动物的与人的区别就是动物仅仅具有本性,而人不仅具有动物普遍本性,更具有人性。动物的普遍本性(兽性)放大到社会就是恶,实际到社

中外教育史论文——先秦诸子教育思想探究

先秦诸子教育思想探究 (政教101 10040130 缪利丰) 摘要:先秦时代,即春秋战国时期,是个诸侯争霸战乱不休的的分裂时期,可是同时也是一个百家争鸣文化繁荣的黄金时期。各国统治者为了达到富国强兵的政治军事目的,为了在诸侯争霸中取得优势,纷纷礼贤下士招徕人才,这导致了各家各派普遍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思想。在此期间,各个学派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的教育思想,其中比较具有影响性的有孔子的“有教无类”,老子的“自然无为”,墨子的培养“兼士”的功利主义教育观以及韩非子的“以法为教”的法治教育思想。 关键词:有教无类;自然无为;兼士;以法为教 先秦时期,是个思想文化高度繁荣的年代,诸子百家都各自提出了自己的思想观点,在他们的思想中,教育思想往往都是其中相当重要的部分,这当然与宣传教化的客观需要也是分不开的。与其他思想一样,先秦时期的教育思想也奠定了后世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深深地影响了后人的教育观点,对后世的教育事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在先秦教育思想中,最具代表性和影响性的莫过于儒墨道法四家。这四家的教育思想即使在思想科技高度发达的今日亦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和作用。 一、儒家教育思想 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不仅是后期儒家政治伦理思想的源头,也为后期的儒家教育思想奠定了基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后期儒家的教育思想只是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上延伸和拓展,从未背离过孔子的教义。孔子的教育思想大体上可以分为教育的作用、教育的目的、教育的对象、教育的内容和教育的原则与方法五个五个部分。 教育的作用:孔子认为教育对社会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庶、富、教)之一。庶与富是教的先决条件,只有在庶与富的基础上展开教育,才能取得成效。国家要富强首先要庶富继而对民众进行教育。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德政”,孔子强调以教育作为施政的基本手段,加强仁与礼的教育,为政治服务。这可以看出,孔子主张对民众进行政治伦理说教,转变人们的思想,有助于国家社会对社会发展进行自上而下的整顿,朝着恢复周礼的政治目标前进。在如今看来孔子的主张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还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的。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对人民进行教育,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然而教育能在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建立在教育对人的发展有重要作用的认识基础上的。孔子肯定教育对人的发展所起的关键性作用。孔子在中国历史上首先提出“性相近,习相远也”1,认为每个人的天赋资质都是相近的,只是由于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作用,才造成人的发展有重大的差别,这也成为人人有可能接受教育、人人都应当受教育的理论依据。因此,孔子十分 1《论语·阳货》

《老子》中的人性论

《老子》中的人性论 分类:默认栏目 《老子》中的人性论及其意义 关键词:老子人生哲学人性论意义 内容提要:文章立足于《老子》原文出发,寻求蕴涵其中的人性理论(人性之说),力求从其人生哲学中归纳《老子》中的人性内容,并从其人生哲学决定于其人性理论的角度去剖析《老子》之言对于人的关注,并思考其人性理论对于老子哲学及现代人生哲学的意义,从而为解决人在社会生活中寻得自我与本真,进一步适应社会生活,以求更好的生存状态提供一定的认识和参考。 道家哲学在中国文化甚至世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是毋庸质疑的。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学者尤其是道学专家都给予了它极高的评价。“儒家道家,乃中国思想史里两条大主流。”[1]“……道学思想特别是老子的‘道法自然’、‘人道合一’,庄子的‘道通为一’、‘无以人灭天’的思想曾经引起了欧洲、美国、日本、印度等国的很多人文科学家和自然科学家的重视。例如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德国海德格尔、量子力学家薛定谔、美国科学家卡普勒、印度化学家P.赖易、日本科学家汤川秀澍等在阐述他们的科学哲学和历史著作中都援引了道家的思想和著作,并肯定了道家思想的科学性、现代性和普世性。”[2]“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柢在道教。”

[3]这些高度评价无疑证明道家哲学的博大和精深及其能够广泛流传并影响世界文化的巨大的生命力。 一、老子与《老子》 老子为道家鼻祖,通常为世所公认。对老子其人的考证,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习惯和训诂学的角度看,都认为是确有其人。但是,目前已经有很多人对此表示疑问,其中尤以钱穆先生运用文史资料及诸子百家著述中的思想脉络线索断言老子乃为老年学者之通称,非有老子其人,实因著者不祥乃借用此一称谓而已。(这一借用带有《老子》乃是多人创造之嫌。作者)也进一步推论《老子》一书成书应在庄子、惠施、公孙龙之后。并认为《老子》实乃荟萃了诸子百家之说。对老子其人的考证,其意义在于更准确地理解《老子》其义,但无论如何《老子》五千言是黑纸白字呈现在那儿的,高度的概括与综合,其深邃的思想带着震撼人心的力量。文中谈及此的目的在于解剖的只是《老子》而非老子。 二、《老子》中的人生哲学与人性理论 “认识自我乃是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这是众所公认的。在各种不同哲学流派之间的一切争论中,这个目标始终未被改变和动摇过:它已被证明是阿基米德点,是一切思潮的牢固而不可动摇的中心。”[4]连怀疑思想家蒙田也认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认识自我。”在认识自我的这一问题上,中国的传统文化并不输于西方文化的,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著述无一不体现出人文精神和

先秦诸子论德八则练习

先秦诸子论德八则练习 第一则:(1)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 季氏》) 1、回忆关于《论语》、孔子的知识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论语》是孔子的再传弟子辑录孔子及其学生的语录,是儒家经典著作。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2、重点实词: 聪: 貌: 忿: 难: 得: 义: 3、翻译: 4、概括第(1)则大意: 第二则:(2)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 1、重点词: 实词:得: 处: 恶: 去: 虚词:是: 之: 以: 之: 2、重点句式: 判断句式:……(者);……也。 例句: 3、翻译: 3、概括第(2)则大意:第三则: (3)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 告子上》) 1、了解关于《孟子》的知识。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战国中期鲁国邹人。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之门人。是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的仁政思想,"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提倡"省刑罚、薄税敛"、"不违农时"等主张,在后来封建社会历史上,对于反对暴政,反对横行暴敛,要重视人民的穿衣吃饭问题,有很好的影响。 《孟子》一书翔实地记载了孟子的思想,言论和事迹。在《孟子》一书中,反映最突出的是仁义思想。他有句名言,即"舍生取义"。 2、重点词: 实词:得: 兼: 虚词:而(顺连,就) 3、重点句式:判断句式:……(者);……也。 例句: 4、翻译: 5、概括第(3)则大意: 第四则: (4)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孟子* 告子上》) 1、重点词: 实词:恻隐:羞恶: 是非: 虚词:皆: 2、重点句式:判断句式:……(者);……也。 例句: 3、翻译: 4、概括第(4)则大意:

《七年级 语文 先秦诸子论德八则》《陋室铭》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先秦诸子论德八则》《陋室铭》 [教学目的] 1、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 2、掌握一些文言词语。 3、学习古人高洁的品格和情操。 [教学重点] 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疏通文言语句,分析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 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先秦诸子论德八则》 一、关于诸子百家: 1、诸子百家的思想: 我国自古就被誉为礼仪之邦,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中,有些具有相对的普遍性和持久性,如诚心、廉耻、坚忍等,有些在不同时代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这些道德规范,在今天仍然能够激励人们努力向上,奋进不息,成为传统美德。本文所选的八则,反映了先秦诸子在义利、仁爱、信诚、意志等方面的看法。 2、关于老子: “引车买浆之流”有云:「好话不在言多」。中华民族上下几千年文明流传下来的遗产,尽管汗牛充栋,但论及能总括中华民族的基本传统、思想与精神“一言以蔽之”者,无容质疑,首当数老子的《道德经》〔亦或直呼为《老子》〕。其精炼的九九八十一章,仅以简洁优美的五千文字,洋洋洒洒深邃博大地构造出了一个朴素、自然、豁达、飘逸的宇宙观、人生观、方法论的宏大框架。影响所及,不但融汇于儒、释铸成三位一体的华夏文明基本肌骨,随着中华民族的走向世界,《老子》也被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所推崇。若比《老子》为我们的《圣经》,想必绝无过誉之嫌。《老子》第七十八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二、课文分析: 第一则: 1、重点词的理解: 色思温:色,脸色貌思恭:貌,神情态度事思敬:事,做事忿思难:难,后患,后果见得思义:得,所得 2、内容:孔子在道德修养方面提出了九个方面的考虑。 第二则: 1、重点词的理解: 不以其道得之:以,凭借;道,正当的方法手段。不处也:享有不去也:摆脱(贫困) 2、内容:提出求取富贵要凭借道义。 第三则:

先秦诸子论德八则译文

先秦诸子论德八则 (1)原文:君子有九思: 译文:品德高尚的人有九个方面的问题经常思考: 原文:视思明,听思聪, 译文:观察事物,要想着尽量看明白;听到人谈话,要想着尽量听清楚; 原文:色思温,貌思恭, 色:脸色貌:神情 译文:与别人相处,要想着脸色尽量温和;神情态度要恭敬; 原文: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 事:做事 译文:说话,要想着一定忠诚老实;做事,要想着一定认真敬业;有了疑惑,要想着一定虚心 向别人请教。 原文: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 难:后患,后果得:所得 译文:在气愤时,要想到患难和后果,见到可得的利益,要想一想是否合乎道义。 (2)原文: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以:凭借道:正当的方法手段享有 译文:富与贵,这是人们想要得到的,如果不是凭道义得到的富贵,品德高尚的人 是不会享有它的; 原文: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 摆脱(贫困) 译文:贫与贱,这是人们所憎恶的,但如果不是凭道义得到富贵,品德高尚的人不 会借以摆脱贫贱的。 (3)原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译文:鱼,是我想要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要得到的, 原文: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也。 得:能够兼:同时占有 译文:如果这两样不可能同时得到,就舍弃鱼,选择熊掌。 原文: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译文:生命,是我想要得到的,道义,也是我想要得到的, 原文: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译文:如果这两样不可能同时得到,就舍弃生命,选择道义。

(4)原文: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同情羞恶:羞耻、厌恶 译文:同情苦难者的心思,人人都有;憎恶邪恶万物的心思,人人都有; 原文: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译文:恭敬待人的心思,人人都有;明辨是非的心思人人都有。 原文: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 译文:有同情苦难者的心思,就是“仁”;有憎恶邪恶事物的心思,就是“义”; 原文: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孟子·告子上》) 译文:有恭敬待人的心思,就是“礼”;有明辨是非的心思,就是“智”。 (5)原文:君子养心莫善于诚。 养心:陶冶思想性情莫:没有什么善于:比,,更好、更重要 译文:君子要陶冶思想性情,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没有什么比诚心更重要的了。 原文:致诚则无它事矣,唯仁之为守,唯义之为行。(《荀子·不苟》)致诚:达到诚唯:只,只要之为:助词,无义守:恪守行:奉行 译文:要达到诚心诚意,无须做别的事,只要恪守仁爱,奉行道义,就可以了。 (6)原文: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修身》) 果:成果 译文:意志不坚强的人,不能充分发挥他的聪明才智;说话不守信用的人,他所做 的事情就不会取得成功。 (7)原文: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士:志士宏毅:宽广、坚毅 译文:有志之士不可以不心胸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们肩负的责任重大。 原文: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以:把为:作为 译文:把实行仁爱作为自己的责任,不是很重大吗? 原文: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与泰伯》) 已:停止 译文:毕生为之努力,要走的路不是很远吗? (8)原文: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老子》第十八章)之:代水 译文: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了,然而冲击坚强的东西没有什么能够胜过它,因为 没有什么能够代替它。

先秦诸子精华

《先秦诸子精华》 课堂笔记 主管教师:李阅民 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专业:工程造价 学号:20121200232 姓名:王连龙

一、轴心时代百家争鸣——先秦诸 子和他们的时代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光辉的时代。 在这个时期发生什么变化呢?这个变化对思想社会文学都有一定的影响。这个变化可以用《诗经》里的一句话来描述:“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这个时期也是中国思想领域出现了重大的突破的时期,可以把这个时期称之为哲学的突破。在这个时期产生了一大批中国历史上最富有创造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 不仅在中国是一个特别的时期,根据德国的一个思想家卡尔雅斯贝斯的说法,在整个人类时期上也是一个特别的时期,他称之为‘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其实在这个时期之前就有一定的文化积累。孔子也讲过:周鉴乎二代郁郁乎文哉。 这个时期由于经济和政治结构的变化,出现了这样的局面,春秋战国社会背景;圣王不作,礼崩乐坏;王官失守,学术下放。在东周时期,周天子势微,就出现了诸侯争霸的现象。乐师和官员就离开了周天子,开始在民间和边远的地区讲授知识,开创民办学校,就出现了新的阶层“士”。 在“士”这个阶层里面有贫穷的人,也有富有的人。如苏秦,他就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后来一步步变得富有。这同时吸引了一批知识分子(希望自己能够摆脱贫穷)。 “得士则昌,失士则凶之秋。”在战国时期,士的地位越来越高。燕昭王、秦孝公招募士人,“千金买千里马”就算是“死马”也愿意买。如四公子也非常仰视智者。这就出现了一个状况:“学术自由,百家争鸣;显学虽有,但无独尊。”(儒家、墨家被称为显学) “稷下学宫”,在这个地方各大学术派都讲过课,有相同的观点,也有不同的观点。当时的君主对不同的学说是‘兼而礼之’。这个情况在汉代就有了一定的限制,失去了学术自由的特点。 这就对我们有一定的启示:在自由的学术环境下,对于思想和文化的发展是很重要的。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一种比较重视人事的现象:“以人为本,人能弘道;关注现实,理性主义。”这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 文化的转变:从神文到人文。先秦诸子的流派:《庄子天下》、《荀子非十二子》、司马谈《论六家要旨》(阴阳、儒、墨、名、法、道)、班固《汉书艺文志》(九流十家)。在同一学派中,不同的人物,思想也不一样。 《吕氏春秋·不二》:“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关尹贵清,子列子贵虚,陈骈贵齐,阳生贵己,孙膑贵势,王廖贵先,倪良贵后”。

七年级语文《先秦诸子论学八则》学习要点

《先秦诸子论学八则》学习要点 先秦时期是中国思想文化史的重要开端,也是思想文化史上辉煌灿烂的时期。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无论其内容形式和学风,都对秦汉以后的中国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先秦诸子论学八则》论述了有关学习的问题。 关于《论语》和孔子 《论语(lún)》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其弟子间的相互讨论,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把它与《大学》、《中庸》和《孟子》合为“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曾大力宣传“仁”的学说,在世界观上,对殷周以来的鬼神宗教迷信活动采取存疑态度,认为“未知生,焉知死”,提出“敬鬼神而远之”的见解。在认识论和教育思想方面,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提出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而知新”等观点,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自汉以后,孔子的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 一、字 1. 给加红字注音 论语不愠殆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假人之长尧禹 2. 给下列通假字注音并解释 说通“悦”yuè:高兴,愉快。 罔通“惘”wǎng:迷惘,这里是不能解决疑难问题的意思。 亡通“无”wú:指不知道的东西。 二、词 解释下列词语 子:孔子 习:实习 朋:朋友 乐:快乐

知:了解 愠:恼怒 君子:有学问有道德有修养的人。 罔:迷惑(不能解决疑难问题) 官:器官 锲:雕刻 镂:雕刻 假:借助 固:本来 三、课文分析 (一)朗读、理解、背诵 1.孔子说:“学过了,按一定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共同研究学习),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你(的学问、才能),却不恼怒,不也是君子吗?” 2.孔子说:“温习旧知识,不断吸取新的知识,就可以为人师了。” 3.孔子说:“学习却不思考就不能解决疑难。只思考却不学习也不能解决疑难。” 4.子夏说:“每天知道所未知的,每月复习己所能,可以说是好学了吧。” 5.心这个器官是思考问题的,思考就能有收获,不思考就无所收获。 6.雕刻(器物)中途舍弃,即使是糟朽的木头也雕不折。雕刻(器物)一直不放弃,即使是金石也可以雕成花纹。 7.事物都有长有短,人也是这样。所以善于学习的人能借助、吸取别人的长处,用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8.能培养自己的品德,能自强,就可以和尧、禹齐名。 (二)思考: 1.诵读八条语录。注意下列字、词在本课的读音 说yuè乐lè亡wú锲qiè镂lòu

论先秦思想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在中国传统思想史的研究中,先秦诸子的思想是一笔丰富的资源。大到世界,小到国家,乃至企业、个人,都从中能得到自己所需要的那份财富。当然,先秦时代在学术上的成绩粲然可观,但事实上,任何东西都有它缺憾的一面,那么就需要我们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找到自己所信仰的那些理论,会对自己的成长之路有着莫大的推动作用。那么,我就浅浅的谈论一下自己在先秦思想中所获得的启示,它对我现在以至于未来成长的重大影响。 二、先秦诸子对人才的看法 尽管先秦诸子对人才的看法不尽相同,但都非常重视学习对于人才成长的重要作用,都认为“学而知之”是人才成长的根本途径。 孔子在其教育活动中,就十分重视学习的重要性。他曾对弟子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学也,禄在其中矣”(《论语·卫灵公》)。他的弟子子夏则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更加强调了学习对政治人才成长的决定作用。 孟子虽然认为人的各种道德品质是先天就有的,但也认为只有经过学习,人才能免除外界的干扰,保持住自己的善性。“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孟子·滕文公上》)。人只知道吃饭、穿衣、睡觉、玩乐,就与兽没有多大差别了。学习不学习又成了动物与人的分水岭。子思则说:“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说苑·建本》) 荀子也十分重视学习,他认为人性是恶的,不学习就无法改变天生的这种恶性。“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荀一子·劝学》)“我欲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可乎?曰:其为学乎!”(《荀子·儒效》)在荀子看来,学习与否不仅决定了一个人是做人还是当禽兽,而且还能决定一个人的贫富贵贱和智力的高低。 墨家很重视学习在人才成长中的作用。“有游于墨子之门者,身体强良,思虑绚通,欲便随而学。子墨子曰:‘姑学乎,吾将仕之。’劝于善言而学。”墨子不仅劝他的弟子学习,还要像好美、欲富贵一样强为之,不要看别人怎么做。 法家也认为教育与学习对人才的成长很重要,只不过他们提倡的学习的目的和内容与儒、墨有所不同。韩非子说:“明国之主,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韩非子·五蠢》)学习现行法律。在他们看来,教育和学习是培养法家所需人才的重要途径。 学习在人才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个,我是非常非常的赞同。就比如吧,道家的思想和理论相当高深,一个人要了解道家思想,掌握其理论精髓,不刻苦学习能行吗?所以,对于我来说,虽然现在已经考上了自己的短时段的目标——大学,但是,要想长才,即便是没有真正的成才,但也要往成才这条路上面靠拢,要学而时习之,要活到老学到老,学习不仅仅对自己的知识面扩充,让自己有更深厚的内涵,更加深远的影响就是它升华了自己的思想,让自己对一般事物与他人有着不同的见解,有着更加深刻,更加有深度的见解。 总之,虽然先秦诸子在人才观和学习观上各持己见,甚至相互抵触,但在学习与人才成长的关系上则从不同角度表达了相同的观点,即学习在人才成长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观点和思想在今天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先秦诸子的人生观 人所必然遭遇的是个人修身、处世的人生问题。先秦诸子由于人性论价值观的差异,对这个问题亦有各自不同的见解。 孔子对人事特别重视,以为人所以有贤、不肖的差异,关键在“习”。孔子特别重视学,孔子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孔子发下“有教无类”的宏愿。仁是一切行为的最高表现,生命过程中最有价值、最值得努力以赴的就是仁德的实践。仁是“克已复礼”,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仁是克制自我、放弃私心,而遵循中节中矩的行为规范。这是孔子对修身、处世最

先秦诸子人性论

先秦诸子人性论之比较 学丽 (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从古至今,人们对于人性的讨论似乎从来没有终止过。先秦关于人性的说发很多,归纳总结大致可以分为4类,分别是:战国初期世硕的“有善有恶论”、战国中期告子的“无善无恶论”、战国中期孟子的“性善论”以及战国中期荀子的“性恶论”。 1、世硕的“有善有恶论” 战国初期,诸侯混战,战争频繁,礼乐崩坏,社会出现大动荡。在这样的环境下,是说提出了“有善有恶论”。他主张人生来就有善和恶两种不同的自然属性,善和恶是天生就有的,与生俱来的。他虽然认为人生来就有善和恶两种不同本性,但要保持和发扬这两种先天的本性,则在于养。后天养之善性,则善性不断增长,后天养之恶性,则恶性不断增长。 世硕的“有善有恶论”强调的是后天教化以及人自身的能动作用。要求人们在“后天养之善性”的前提下,是人的善性不断发扬,而“避免养之恶性”。它要求人们重视教育,重视是自身的调节发展,用这些来“扬善避恶”。 2、告子的“无善无恶论” 战国中期,算是比较和平的时期,各国疲于战争,需要调整,但社会整体仍是不安定、不和谐的。战国中期的告子,“提出了无善无恶论”。他认为人性无善恶,善与恶是社会环境造成的,所以他说:“性无善与不善也,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不分善与不善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大概意思是:人性没有善于不善的分别,人性犹如急流的水,在东边开个口子,则水向东流;在西边开个口子,则水向西流。人性无善恶之分,就好像水不分往东往西流一样。 告子的“无善无恶论”强调了生存环境是影响人性的决定性因素。这种理论倡导要建立和谐的社会环境,引导人们向善,对于当时的社会上层与下层都有一定的触动作用。它要求社会安定平稳,给人以发展善性的空间而不应该是动荡不安。这对于社会来说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