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行为标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效教学行为标准

(1)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

2)所谓“有效”指教师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进步与发展。“教学”指教师引起、维持或者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

3)有效教学的核心标准是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包括阶段性教学目标达成度、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

4)促进有效教学的5种关键行为:

A、清晰授课

◆讲授要点便于学生理解

◆讲授清晰的解释概念,使学生能按逻辑的顺序逐步理解

◆教师口齿清楚不含糊,没有分散学生注意力的特殊习惯

B、多样化教学

◆教师具备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技巧

◆教师通过变化目光接触、语音和手势来展示热情和活力

◆教师经常变化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

◆教师能混合使用奖励和强化的手段

◆教师能把学生想法和参与纳入教学的某些方面,使用学生的意见来教学教学

◆教师经常变化提问类型

C、任务导向性强

◆教师有单元和课时计划,明确单元与课时目标

◆教师能有效处理各种干扰,能提前预见干扰,并巧妙排除

◆教师能以最小代价,制止或阻止不当行为

◆教师能为教学目标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模式

D、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

◆教师能在教学刺激之后立即诱发理想行为

◆教师能在一种非评价性的气氛中提供反馈机会

◆教师常使用个人活动或小组活动方式

◆教师使用有益的口头表扬,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学习过程并保持积极性

◆教师监察课堂作业,在独立练习期间频繁地检查进展情况

E、确保学生成功率

◆教师所教内容反映先前学习内容

4范正确答案,并告诉学生如何获得正确答案

◆教师把教学内容划分为小块,使学习者在当前水平上较易消化

◆教师使每一节课看起来都像是先前课时的延伸

5)几种无效教学行为

A、教师突然改变教学程序,如从教学转向课堂管理

B、教师当众训斥学生

C、教师为打发空余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做作业以消磨时间,防止学生闹事

D、教师随便发表意见或声明,而如果实施这些意见或声明的话,其结果很可能是荒谬可笑的

E、教师在课堂上不是为了达到明确的教学目标,而是表现自己

有效教学有五个标准:1.师生共同参与创造性活动,以促进学习;2.语言发展——通过课程发展学习者的语言,提高学习者的素质;3.学习背景化——把教学与学生的真实生活联系起来,以此创造学习的意义;

4.挑战性的活动——教学生复杂的思维技能,通过思维挑战发展学生的认知技能;

5.教学对话——通过对话进行教学。

教育永远是个公众性的话题,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推进,“减负”口号深入人心,探讨什么样的教学有效、什么样的教学高效,不仅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积极实践研究的课题,也成为当今社会方方面面所关注的焦点。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教学称之为有效教学呢?它的标准有哪些?具体要求又是什么?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追本溯源,先对有效教学的定义作一番界定:

一、有效教学的定义

有效的教学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践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具体说,教学的有效性包括如下三重意蕴:

1.有效果:

指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的评价;

2.有效率:

教学活动本身是一种精神性生产活动,沿用经济学概念,可将教学效率表述为:

教学效率=教学产出(效果)/教学投入或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100%

3.有效益:

指教学活动的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具体说,是指教学目标与特定的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是否吻合及吻合程度的评价。“是否吻合”是对教学效益的规定,“吻合程度”是对教学效益量的把握。

教学有效性的三重意蕴及相互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传统的“有效性”理解

教学效率

教学投入——教学产出——教学目标——教学需求

把传统的界定与现代的界定相比,我们可以看到,现代的有效教学更注重社会性,更体现个体的主体价值。不要小看这多走的一步,这一步是有效教学社会化、人性化的一次飞跃。

二、有效教学的标准

评判教学的有效性,有人曾用最简便的一句话加以概括:“一堂教学效率高的课,应达到这样两个70%,即70%以上的学生获得课堂输出 70%以上的信息量。”当然,以这句话的科学性,我们没有经过考证,而且除了量的规定外我们也看不到任何质的说明,但它至少也体现出了有效教学某些特点,即教学应该是面向全体的,应该是有效率的。

应该说,目前有关有疚教学标准的研究国内外都是很多的,其中也不乏善陈,但总的说来,除了基本准则相似外,国内外研究是有区别的。国内典型的研究如下表所示:

基础性发展性

1.是否能把握教学内容的定位1.是否能灵活运用和编制教学计划

2.是否注意个别差异。(课堂里有没有符合2.是否运用启发式方法使学生积极投入到个别需要的分组教学,看学生能否自主学习);课堂教学。(如开放性提问,适当的幽默等)

3.教师的表述是否清晰,包括语言概念式的老师能否尊重学生,唤起学生的自律意识,能否容许学生个体专长的课外开放 3.课堂教学能否体现互动和开发的要求,表述、案例领悟式的表述和图式结构式的表述

4.是否有效地使用教育资源4.是否具有科学思维和创造性

从上可以看出,它把课堂的有效教学分基础性与发展性两个纬度,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至教学方法各呈列了四项标准,显得简洁明了。但我们从中也可看到国内研究的一种通病,它首先表现在研究的视点上,即把有效教学的研究过多地囿于课堂教学的范畴,就课堂教学谈课堂教学,我们从中看不到教学与其他外界系统(如政策、管理乃至社会的方方面面)的联系。以上的标准既可评判教学的有效性,更可用于教师业绩等第考评。其次,标准仍过于宽泛,缺乏可操作性与指导性。鉴于上述原因,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项有效教学的国际研究。作为最新的研究成果,它反映了国际教学研究方面一种发展的趋势与方向。无论对于研究者还是第一线的教师而言都是很有参照与借鉴价值的。

研究最终提炼了五条标准:

标准1:师生共同参与创造性活动以促进学习。

当师生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协同努力时,学习是最有效的。它能激发学习者之间互相帮助。“提供帮助”,是教学的一般定义,然而,师生共同参与创造性活动(JPA)能使教与学的效果达到最大化。因为师生一起工作能使教学交流大大增加,相互间能及时传递语言、意义与价值。

此类“指导”与“做中学”,在父母育儿、幼儿教育、大学教育、成人学习、职业学习、岗位培训是很常见的,但在传统的一般中小学教学中却不多见。很少设计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让师生共同发展知识与理解。运用“正式的”、“学校的”、“科学的”观点解决现实问题,把学校的经验与日常生活相联系起来。

师生共同参与创造性活动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教学标准,尤其当师生不处于同一背景时更显得重要。根据这个标准,为教师提供了若干的教学指导:

1.设计需要学生共同完成的教学任务;

2.要让创造性的活动与可用时间相匹配;

3.妥善安排班级座次,以便学生可根据个别与小组的不同需要相互交流、协同工作;

4.积极与学生的创造性活动;

5.学生的小组分配宜采用多样化方式,如根据学牛间的友谊、不同的学习能力、语言、项目或兴趣,以提高生生间的互动;

6.与学生共同设计小组工作方案,从一个活动顺利过渡到另一个活动,如从全班介绍到小组活动等;

7.师生共同学习教材与技术,促进共同活动;

8.用正确的方式指导学生合作。

标准2:语言发展一一通过课程发展学习者的语言,提高学习者的素质

通过教学发展学生的能力是学校所有教学活动的基本目标。不论是单语教学还是双语教学,学生的识字、阅读、语言能力总是最基本的,知识与思维都不能离开语言。日常的交际语、正式的学术语言与学科的专业术语无论对学生还是对学校的成功都很关键。

不论是非正式的,还是正式的(学术的),各种水平的语言发展都应该通过应用与师主间有目的的、深思熟虑的交谈未加以培养,而不是通过机械的、无背景的训练来完成。读和写既要设立专门的课程也要把它们综合到每个内容领域中去。

语言的发展在各门学科中都能实现,不论是科学、数学,历史、艺术,还是文学,如有效的数学学习是建立在一定的“数学语言”的基础上,不同的课程均有赖于对其教学语言的掌握,听、说、读、写在各门学科中都可教。标准1师生共同活动更是学生语言发展的良机。

教学指导中教师应做到如下几点。

1.倾听学生谈论他们熟悉的话题,如家庭与社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