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与翻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联理论视角下看《好了歌》的翻译

课程:语用与翻译

指导老师:侯建波

学院:英文学院

班级:2011级2班

姓名:杨焕

学号:1101010222

日期:2014年6月18日

摘要:自关联理论提出后,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其研究甚多,同样;研究《红楼梦》及其翻译的学者更是举不胜举。本文将两者结合起来,即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对《好了歌》进行名家英译对比研究,探索《红楼梦》中诗歌英译及鉴赏方法,从而提高我们的鉴赏水平和翻译技能。

关键词:关联理论;《好了歌》;英译

1.引言

《红楼梦》(曹雪芹的前八十回和高鹗的后四十回)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从清末被列为禁书到现在许多中外学者参与以“红学”为中心的研讨会以对其进行深入研究,足以表明它的价值所在。《红楼梦》可谓一部百科全书,上至天文,下达地理,中医常识、建筑特色、服装款式、饮食习惯、自然景观、宗教信仰等等,称得上包罗万象,尤以诗词歌赋吸引文人墨客的注意力。

诗歌以其典故、意境、审美、修辞等特点而成为一种典型的文学体裁,《红楼梦》中的诗歌同样凸显出不同角色的不同情感,若要将其翻译成英语,必将煞费苦心。历来备受人们推崇的《红楼梦》翻译版本当属杨宪益、戴乃迭夫妇以及霍克斯的英译版。

很少有学者用关联理论分析两篇译作,所以本文将从明示推理、语境效果、最佳关联等关联理论的基本概念着手,通过对比两篇译文,探讨译者对原作者明示行为的明示推理,以及译作赏析者对于译作的明示推理过程中最佳关联、语境、语境效果等方面的联系,以此来鉴赏《好了歌》的翻译技巧,从而对我们鉴赏和翻译诗歌有很好的启发作用。

2.关联理论简述

关联理论由语言学家Sperber和Wilson首次提出,它是关于交际的理论,也是认知语言学的基础。它不仅对语用学有很大的贡献,对翻译理论与实践、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贡献更是不言而喻,因此当今我国有关关联理论的论文层出不穷。

关联理论的主要内容有关联性、最佳关联、认知语境、明示推理、语境效果等。关联是一个假设或称命题同一系列语境假设或者认知假设的联系(何兆熊,2000:191)[1]。语

境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是关联理论的基础概念。广义上的语境包括话语所在语言环境;一个人的生存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认知环境:一个人的知识结构、认知能力等。语境效果就是明示交际行为或者信息与语境产生的一种联系。语境效果是关联的充要条件(“An assumption is relevant in a context if and only if it has some contextual effect in that context.”)(Speber & Wilson, 1986:122)[2]。明示推理是关联理论的核心概念。交际者在交际时,始终按照明示信息根据关联来处理信息,以实现思想的交流。明示行为的领悟能力取决于明示推理的准确度。人们的交际活动就是根据关联性借助动态变化的认知语境进行明示推理。

3.关联理论在《好了歌》翻译中的应用

3.1《好了歌》原诗及简析

下面是《红楼梦》中《好了歌》原诗歌内容:

好了歌[3]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下面是《好了歌》的简析:

《好了歌》和《警幻仙姑赋》、《葬花吟》等相比,内容浅显易懂,但与其他诗歌不同的是,它既是小说中的诗,也是诗中的小说[4]。《好了歌》出现在《红楼梦》第一回,出自一位道士口中。内容虽通俗,却有深刻的讽喻性,包含了某种深刻的人生哲理,堪称

全书之“纲”。《好了歌》分四段,分别指出功名、金钱、妻妾、儿孙的痴心追求必将以落空而告终。结构上,每一段都以“世人都晓神仙好”为起句,共四段,每段四句,每句七字,结构工整;韵律上,虽然这首七言诗用韵并不讲究,也并不要求严格工整的对仗,但每段都一“世人都晓神仙好”起句,而每句都是“了”字结尾,以甄士隐的话说就是“只听见些‘好’‘了’‘好’‘了’”。因此显得朗朗上口;选词用词上,虽有点“俗”,但全诗语言是大俗中见小雅,以调侃的语气叙述人间的“欲”与结果的“空”;从思想性来看,作者以朴素的辩证法解剖了封建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分析了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再现了封建末世统治阶级内部的剧烈争夺以及贵族之家兴衰变换、荣辱交替的历史画图,大大地讽刺了儒家思想中的“三纲五常”,有一种出世的道家情怀。在全书结构上,《好了歌》和《好了歌注》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透漏了小说情节发展的轮廓并预示了主要人物的结局[4]。

3.2两种英译版的作者简介: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和霍克斯(Hawks)

杨宪益和戴乃迭是40~90年代活跃在中国文坛的翻译界泰斗,更是一对惊才绝艳、绝无仅有的夫妻翻译大家。熟悉他们名字的外国人远多于中国人,因为他们是最早把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译成英文的作家之一,作品从先秦散文、诗经楚辞到《水浒》、《红楼梦》、《鲁迅全集》,以至现当代文学作品等百余种,蜚声海内外[5]。

大卫·霍克斯(David Hawks,1923-2009),早期在牛津大学研读中文,后成为北京大学研究生,并担任牛津大学中文教授,且成为牛津大学All Souls学院的研究员。作为一名汉学家,他翻译了《楚辞》(The Songs of the South),而他的译作The Story of the Stone更是

身为翻译家的非凡成就;为了全心致力于此翻译计划,于1971年辞去牛津大学中文系系主任一职。1951年,霍克斯回国后,开始了新的研究工作。他用10年时间,翻译了前80回,分别在1973、1977、1980年出版了英文版《红楼梦》分册,最后四十回,由霍克斯的女婿汉学家闵福德完成。由此,西方世界第一部全本120回的《红楼梦》便诞生了[6]。

英国翻译家戴乃迭和杨宪益合作翻译的《红楼梦》,在中国内地拥有影响力;而霍克斯版,则在西方世界一领风骚。

3.3 应用关联理论对两种英译版的对比分析研究

第一个版本是杨戴夫妇(下面简称“杨”)的译作,第二个是霍克斯(下面简称“霍”)的译作:

All Good Things Must End [7]

杨戴夫妇

All men long to be immortals,

Yet to riches and rank each aspires;

The great ones of old, where are they now?

Their graves are a mass of briars.

All men long to be immortals,

Yet silver and gold they prize

And grub for money all their lives,

Till death seals up their eyes.

All men long to be immortals,

Yet dote on the wives they’ve wed,

Who swear to their husband evermore

But remarry as soon as he’s dead.

All men long to be immortal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