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学课件 第十四章农业宏观调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四章 农业宏观调控
农业经济学 2015年高教版
目录
Contents
第一节 农业宏观调控的依据 第二节 农业宏观调控的目标、内容和手段 第三节 农业宏观调控的政策框架
学完本章,你应该做到
本章要点
➢ 了解农业宏观调控的概念; ➢ 掌握实行农业宏观调控的依据; ➢ 掌握如何实行农业宏观调控; ➢ 掌握农业宏观调控的内容,以及所要达到的目标。
3
强调政府干预经济的必要性
第一节 农业宏观调控的依据
一、政府干预经济理论演变
(一)农业的外部性
二、农业宏观调控的理论依据
三、农业宏观调控的现实依据
概念:某种经济活动能够使社会上的其他成员得到附带的利益或者
受到损害,而经济主体却不能获得相应的报酬或无需承担相应的赔
偿。
对生态的外部性
农业外部性
对社会的外部性 对经济的外部性
(二)第二个阶段(2004年至今)
➢ 第二阶段主要是通过宏观调控政策实现对我国农业的支持和保护。
第三节 政策框架
一、我国农业宏观调控的演进
(一)农业支持政策
二、我国现行农业宏观调控政策的框架
1
农业结构调整政策
2
农产品质量安全政策
3
农业税收政策
4
农业补贴政策
5
农产品流通政策
6
农业科技政策
7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政策
第一节 农业宏观调控的依据
一、政府干预经济理论演变
二、农业宏观调控的理论依据
(二)农业的公共物品性
三、农业宏观调控的现实依据
概念:公共物品是指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
由于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其不适合通过市 场来供给,必须以政府为主导进行调控。
第一节 农业宏观调控的依据
一、政府干预经济理论演变
第二节 农业宏观调控的目标、内容和手段
一、农业宏观调控的目标
二、农业宏观调控的主要内容
三、农业宏观调控的手段
保证农产品有效供给 农产品市场供求平衡
促进农民增收 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保护农业资源 改善生态环境
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增长
第二节 目标、内容和手段
一、农业宏观调控的目标
二、农业宏观调控的主要内容
三、农业宏观调控手段
农业经济学 2015年高教版
第一节 农业宏观调控的依据
一、政府干预经济理论演变
二、农业宏观调控的理论依据
(一)重商主义(15—17世纪中叶)
三、农业宏观调控的现实依据
概念:重商主义是最早的关于政府干预经济的理论和政策主 张,是资本主义曙光时期即工业革命以前的经济纲领。 内容:重商主义体系的基本是出口垄断主义、外汇管制和贸 易顺差。
2
加强以植树种草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
3
加强农村公共设施建设
第二节 目标、内容和手段
一、农业宏观调控的目标
二、农业宏观调控的主要内容
三、农业宏观调控手段
(六)健全农业保护制度和粮食储备制度
当前,要在稳定完善强化行之有效政策的基础上,着力构建“三农” 投入稳定增长长效机制,确保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
重商主义的国家干预经济的目标是单一的。
第一节 农业宏观调控的依据
一、政府干预经济理论演变
二、农业宏观调控的理论依据
三、农业宏观调控的现实依据
(二)自由放任主义思想(1776年—20世纪20年代)
1776年“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的《对国民财富的性 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的出版,猛烈抨击了 重商主义学说,提出反对政府干预经济,主张自由放任的经 济思想。
(四)加强农业的科研、教育和技术推广
加快农业科学成果的转化
调整农业科研的方向和重点
加强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 加强农村的基础教育
三、农业宏观调控手段
1 2 3 4
第二节 目标、内容和手段
一、农业宏观调控的目标
二、农业宏观调控的主要内容
(五)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
三、农业宏观调控手段
1
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二、我国现行农业宏观调控政策的框架
(一)第一个阶段(1985-2004年)
➢ 1985-1991年:取消农产品统购统派制度、实行粮棉合同定购政 策和生产资料奖售政策以及预购定金发放政策。
➢ 1992-2004年:进一步深化国有粮食流通体系和供销合作社改革 和建立粮食收购保护价、建立粮食和副食品风险基金制度。
二、农业宏观调控的理论依据
(三)市场的不完全性
三、农业宏观调控的现实依据
在实际的市场中都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完全性,市场本身 不能调节这种不完全性,使得市场对资源配置的调节受到 限制。在这种情况下则需要政府充当“看不见的手”,对 市场进行宏观调节,将不完全性控制在最小的限度内。
第一节 农业宏观调控的依据
一、政府干预经济理论演变
二、农业宏观调控的理论依据
(四)市场机制调节的事后性
三、农业宏观调控的现实依据
市场自身的调节往往是在一瞬间完成 的,但是农业生产是一个生产周期较长的 过程,使得农业生产者在市场中处于被动 的位置,不能有效地对未来发展进行预测 和估计,所以农业生产者的市场行为具有 一定的局限性和盲目性,难以保障国民经 济的协调发展。
在市场经济中,政府制定经济发展计划是对经济发展目标、发展途径的 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经济发展目标的具体化,是通过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 的各种手段,使市场主体的自主选择和政府发展目标相符合。
第二节 目标、内容和手段
农业经济学 2015年高教版
第三节 农业宏观调控的政策框架
一、我国农业宏观调控政策的演进
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
第一节 农业宏观调控的依据
一、政府干预经济理论演变
二、农业宏观调控的理论依据
三、农业宏观调控的现实依据
(三)国家干预主义(20世纪30—50年代末期)
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 与货币通论》(简称《通论》)的出 版,意味着凯恩斯革命的开始。以扩 张为主要政策方向,主张通过扩张性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增加有效需求, 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
最后,农产品大多具有易腐性,不耐储存,且储存费用高,所以 收获后应立即出售,即使市场价格低廉也必须出清。
第一节 农业宏观调控的依据
一、政府干预经济的演变
二、农业宏观调控的理论依据
(三)我国农业的具体国情
三、农业宏观调控的现实依据
取得的进展
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农业宏观调控的依据
农业经济学 2015年高教版
第二节 目标、内容和手段
一、农业宏观调控的目标
二、农业宏观调控的主要内容
三、农业宏观调控的手段
(三)行政手段
行政手段是指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 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按照下级服从 上级的要求执行原则,直接制约经济活动,控制经济运行。
(四)计划手段
(一)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是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使结构效率、结构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农业产业结构效益优化
农业产业结构演进过程 中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转换能力优化
农业产业结构对技术进 步、社会资源供给状况和市 场需求状况变化的适应能力 的优化。
第二节 目标、内容和手段
一、农业宏观调控的目标
二、农业宏观调控的主要内容
1
2
3
加大农业补贴力度
改善农村金融服务
鼓励社会资本投向新农村建设
第二节 目标、内容和手段
一、农业宏观调控的目标
二、农业宏观调控的主要内容
三、农业宏观调控手段
(六)健全农业保护制度和粮食储备制度
为了国家粮食储备和维护的安全保障,为了粮食市场稳定和繁荣,目前 主要任务是:
1、进一步完善粮食储备制度,大力增强宏观调控能力; 2、进一步调整省级粮食储备规模,大幅度收缩县级储备规模,快速形成 中央一级粮食储备体系; 3、优化粮食储备区域结构,完善储备体系; 4、建立粮食储备管理的信息系统;
第一节 农业宏观调控的依据
一、政府干预经济理论演变
二、农业宏观调控的理论依据
三、农业宏观调控的现实依据
(四)新自由主义(20世纪70年代) 新自由主义强调自由化、私有化和市场化
1 自由化:主张推行自由贸易,放松甚至取消金融管 制,全面开放金融领域;
2 私有化,主张一切财产应属于私人,对国有 企业及公共服务实行普遍私有化;
(二)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质量检测体系建设
三、农业宏观调控手段
借鉴发达国家农业宏观调控的经验,加快农业行业标准和重要农产品 质量标准的制定与修订完善,创建一批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区和标准化生产 示范基地。同时,要完善农产品、农用生产资料和农用生态环境质量安全 的检测手段,提高监测能力和技术水平。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立法,并 加强其执法监督。
8
农村金融政策
9
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政策
第三节 政策框架
一、我国农业宏观调控的演进
(二)农业保护政策
1
农产品价格保护政策
2
农产品贸易政策
3
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政策
4
农村扶贫开发政策
二、我国现行农业宏观调控政策的框架
第三节 政策框架
谢 谢!
第二节 目标、内容和手段
一、农业宏观调控的目标
二、农业宏观调控的主要内容
(七)严格保护和治理农业自然资源和环境
1
依法实行各项农业资源和环境保护制度
2
加强对农业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管理
3
加强农业创新
4
强化法治建设
三、农业宏观调控手段
5
加强农业生物资源、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和保护研究力度
第二节 目标、内容和手段
第一节 农业宏观调控的依据
一、政府干预经济的演变
(一)农业的脆弱性
二、农业宏观调控的理论依据
三、农业宏观调控的现实依据
(二)农业的波动性
首先,由于农业的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交织在一起,使 得农业受自然条件影响很大。
其次,由于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或不景气,对农业造成冲击。
再次,由于土地等自然条件的限制、动植物本身生物学 特性的制约,使得农产品短期供给的弹性比较小。
3 市场化,反对政府干预,主张让市场机制自发调节包括 生产要素、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在内的一切社会资源。 第一节 农业宏观调控的依据
一、政府干预经济理论演变
二、农业宏观调控的理论依据
(五)新凯恩斯主义(20世纪70年代以后)
三、农业宏观调控的现实依据
1
强调工资和价格的粘性而非完全刚性
2
说明了企业的最优定价行为及其宏观经济含义
第二节 目标、内容和手段
一、农业宏观调控的目标 二、农业宏观调控的主要内容
三、农业宏观调控的手段
(二)法律手段
1、运用法律形式保护农业要素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水、森林、草 原等自然资源,防治结合;
2、运用法律制度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其经济 利益;
3、运用法律制度规范市场秩序,保障农产品交易的正常进行,逐步实现农 业的现代化,创造公平合理的市场环境;
一、农业宏观调控的目标
二、农业宏观调控的主要内容
(八)建立健全农业法律体系
法律是农业宏观调控有效运行的保障
三、农业宏观调控手段
1、健全法律体系; 2、完善法律条款;
第二节 目标、内容和手段
一、农业宏观调控的目标
(一)经济手段
二、农业宏观调控的主要内容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三、农业宏观调控的手段
价格政策
第二节 目标、内容和手段
一、农业宏观调控的目标
二、农业宏观调控的主要内容
(三)提高农业信息服务能力
1
硬件短缺、简陋,技术手段落后
三、农业宏观调控手段
2
用于软件开发和维护的经费缺乏保障
3
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较差
4
信息加工分析能力不足
第二节 目标、内容和手段
一、农业宏观调控的目标
二、农业宏观调控的主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