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调整与创新提纲

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提纲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年)—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一)背景:苏俄政治、经济形势严峻:

国外:资本主义国家武装干涉;

国内:资产阶级(境内叛军)的叛乱;国内物资匮乏,经济受到严重破坏;

(二)主要目的:

(1)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

(2)道路探索:直接过渡到纯粹的社会主义经济形式。

(三)内容:

A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核心;

B工业: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将大中企业收归国有,对小企业实行监督;

C商业:取消自由贸易取消商品贸易,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集中分配;

D分配:强制劳动,实行平均主义配给制;

(四)评价:

(1)积极:它是苏维埃政权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实行的,在当时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

(2)消极:

A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引起农民的不满;

B脱离了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违背客观经济规律,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五)实质:幻想以此直接过渡到纯粹的社会主义经济形式。

(六)特点:(1)以余粮征集制为核心;(2)排斥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机制;

(3)采用军事与行政命令管理经济;(4)具有“战时”性和过渡性。

二、新经济政策(1921—1927年)—间接(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一)背景:政治危机:农民的不满,暴动频繁发生;

经济危机:(1)国内战争结束后,急需恢复遭到战争严重破坏的经济;

(2)国家没能力直接领导和组织所有企业的生产。

(二)目的:为了解决国内经济困难与政治危机。

(三)确立: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的召开。

(四)内容:

A农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核心;

B工业: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中小企业和国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

恢复私人小企业;

C流通:允许自由贸易,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D分配: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制。

(五)评价:

(1)实践:得到农民和工人的支持;巩固了工农联盟;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结果---------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2)理论:找到了一条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六)特点:

(1)是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2)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3)实行按劳分配,利用物质利益调动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七)实质:国家资本主义,即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来扩大生产,巩固工农联盟,并逐步地、间接地过渡到社会主义,最终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八)新经济政策主要“新”在:(1)承认商品货币关系;(2)按经济规律办事。

三、“斯大林模式”(1936—1991年)—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斯大林模式”概念:“斯大林模式”是在外部受到资本主义国家包围和战争威胁,国内受到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与历史传统制约的情况下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这一体制形成于斯大林执政时期,因此,被称为“斯大林模式”。斯大林的个人因素也起了某种作用。

(一)背景:国外:苏联处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封锁之中;国内:苏联经济和文化的落后;

根本原因:苏联小农经济占优势的经济结构决定的。

(二)形成过程

(1)优先发展重工业—国民经济发展的五年计划(一五计划1928—1932年);

(2)实行农业集体化(1929-1937);

背景:工业的需求;1926年,苏联开始出现粮食供应困难;斯大林的个人因素。

评价:积极意义:为苏联的工业化的实现提供了条件;

弊端:严重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破坏了农业生产力,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3)确立标志—1936年通过《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三)特征(表现):

所有制形式: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何集体所有制;管理体制: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调节手段:排斥市场,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管理手段: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四)实质: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五)评价:

积极:(1)这一模式,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探索和创新);

(2)形成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实现工业化;

(3)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奠定了物质基础。

消极:(1)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2)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3)国家从农民那里拿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

(4)长期执行计划指令,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5)超越了苏联生产力水平,越来越阻碍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6)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日益僵化,成为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

国际影响:二战后诞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大都照搬“斯大林模式”。

(六)特点:(1)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排斥商品货币关系,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2)牺牲农业保证工业化实现;(3)独立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外的经济体系。

(七)经验教训:

(1)国民经济应按比例协调发展;(2)注重调动广大人民的劳动积极性、创造性和主人翁精神;

(3)要从本国的国情出发,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4)马克思主义理论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5)必须将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结合起来;(6)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7)遵循经济发展规律;(8)政策正确与否的依据在于是否有利于广大人民长远的根本利益

(9)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具有艰巨性、曲折性和复杂性;

(10)“斯大林模式”是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创新,但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