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进展复习 梦丽姐

病理学进展复习 梦丽姐
病理学进展复习 梦丽姐

病理性进展

1.简述现代病理学方法有哪几类?请例举两种你熟悉的现代病理学方法,简述其原理、优势和不足。

(1)细胞的表型——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原理:根据抗原抗体反应和化学显色原理,组织切片或细胞标本中的抗原先和一抗结合,再利用一抗与标记生物素、荧光素等的二抗进行反应,前者再用标记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或碱性磷酸酶(AKP)等的抗生物素(如链霉亲和素等)结合,最后通过呈色反应或荧光来显示细胞或组织中化学成分,在光学显微镜或荧光显微镜下可清晰看见细胞内发生的抗原抗体反应产物,从而能够在细胞爬片或组织切片上原位确定某些化学成分的分布和含量。基本原理: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可用于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肿瘤的分型,肿瘤起源的判断,靶向药物的筛选,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判断病原体的检测等。

优势:相比于其他蛋白检测方法,免疫组化具有特异性强,定性灵敏度高、定位较直接准确的优点,是定位检测分析首选方法。尤其对于有些因子的转位研究十分有用。

不足:操作比较复杂,对技术要求较高。

(2)细胞的基因型变化:

●肿瘤染色体不平衡分析:

?CGH

用不同荧光标记体系标记待测基因和正常基因的全基因组DNA,各取等量标记产物制成混合探针,与足够量的同一种属来源的Cot-I DNA预杂交以封闭重复序列,然后与正常中期分裂相进行染色体原位抑制杂交,测试分析。优点:1.做单一的一次杂交即可检查肿瘤整个基因组的染色体拷贝数量的变化。2.此法不仅适用于外周血、培养细胞和新鲜组织样本的研究,还可用于对存档组织的研究,也可用于因DNA量过少而经PCR扩增的样本的研究。缺点:CGH 技术所能检测到的最小的DNA扩增或丢失是在3-5Mb,故对于低水平的DNA扩增和小片段的丢失会漏检。此外在相差染色体的拷贝数量无变化时,CGH技术不能检测出平等染色体的易位(就是姐妹染色单体同源序列的互换)

?FISH

如果被检测的染色体或DNA纤维切片上的靶DNA与所用的核酸探针是同源互补的,二者形成杂交体,将核酸探针的某一种核苷酸标记上报告分子如生物素、地高辛,可利用该报告分子与荧光素标记的特异亲和素之间的免疫化学反应,经荧光检测体系在镜下对待测DNA进行定性、定量或相对定位分析。优点:①安全、快速、灵敏度高;②探针能较长时间保存;③多色标记,简单直观;④可用于中期染色体及间期细胞的分析;⑤可应用于新鲜、冷冻或石蜡包埋标本以及穿刺物和脱落细胞等多种物质的检测。缺点:不能达到100%杂交,特别是在应用较短的cDNA探针时效率明显下降

●肿瘤等位基因不平衡分析

●肿瘤DNA 不稳定性分析

●肿瘤的单克隆性分析

(3).随访检验

(4).形态学——电子显微镜技术

2.例举你所感兴趣的现代病理学前沿领域的动态:领域、现状、问题所在、现有的解决办法、可能的解决方案。

结直肠癌(CRC)属危害严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率约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0%-15%,是西方国家导致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疾病。目前,中国CRC 发病也逐年上升速,每年新增病例高达40 万。研究显示,K-ras基因是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中重要的“开关”,从而影响肿瘤的生长和扩散。K-ras基因可以是正常状态(野生型)或异常状态(突变型),约有35%结直肠癌患者为K-ras突变型。

如今新兴的一个药物是爱必妥,爱必妥是抗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单克隆抗体(单抗),用于治疗结直肠癌的生物靶向治疗药物。但是K-ras基因编码异常的蛋白,刺激促进恶性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并且不受上游EGFR 的信号影响,所以对爱必妥治疗效果差。

解决方法:K-RAS 基因检测则是了解结直肠癌患者癌基因状况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只有KRAS 基因未发生突变的患者才适合使用EGFR 靶向药物治疗。因此,K-RAS 基因检测可以筛选出EGFR 受体靶向药物治疗有效的CRC 癌患者,实现患者的个体化治疗,从而获得良好的预后,延长患者的生命。更为重要的是,此检测能够帮助早期症状不明显的结直肠癌患者尽早得知病情,实现癌症的早发现、早治疗,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3. 现代癌症研究中的重要人物科学上有哪些贡献?

Weinberg 发现了第一个癌的抑制基因RB。

Vogelstein B 等人从分子水平上建立了解释导致肠癌发生的模型。

Vogelstein 和Lengauer合作发表肠癌细胞中染色体得到和失去的显著性提高,并提出染色体的不稳定早于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突变之前。

第一个病毒癌基因的发现:Duesberg PH 是发现者之一。经过紧20 年的反潮流研究,几乎被踢出美国NIH 的Duesberg于90 年代末和他的学生们提出了癌变的非整倍体假说。Reid 识别出人体子宫颈癌和肠癌的周期性的非整倍体模式。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怀特黑德研究所的A.Weinberg 提出:“5、6个不同的调节系统必须依次受到干扰后,才能使正常细胞生长成为癌症。”——Weinberg 是标准模式的创立者之一。

乳腺癌——张伟

1.乳腺癌目前常用的组织学分级系统?如何分级

改良Scarff-Bloom-Richardson分级系统。腺管形成的比例、细胞的多形性和核分裂象计数。

腺管形成:低倍镜下腺管有明确的中央腺腔;细胞核的多形性:观察肿瘤中多形性最显著的区域:1级: 大小一致,<1.5(正常乳腺上皮),核仁不明显、2级: 轻-中度多形,1.5-2倍(正常乳腺上皮),小核仁、3级: >2倍(正常乳腺上皮),泡状核,核仁明显;核分裂象计数:计数肿瘤中增殖最活跃的区域。

乳腺浸润性癌的危险评估体系中,低级别是低度危险指标,中级别和高级别是中度危险指标。

2.乳腺癌相关分子标志有哪几类?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目前乳腺癌分子标志大致以下几类: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Her-1,Her-2,c-myc,ras,p53,muc1

【Her-2:编码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跨膜生长因子受体P185蛋白(即Her-2),参与调控细胞生长、增殖和分化;Her-2状态是除淋巴结转移外对乳腺癌预后最有价值的标记;原发性乳腺癌中20-25%过表达,预后较差,有中-高度的复发和转移风险。】

增殖与凋亡相关标志:Ki67,p27,bcl2,CyclinD1

与侵袭性和转移性相关的因子:VEGF,CD44,nm23

激素受体:ER,PR

【激素受体:乳腺是性激素的靶器官,正常情况下存在ER和PR两类受体。

?当癌变时ER、PR会全部或部分消失

?如乳腺癌表达ER、PR,表明肿瘤受内分泌调节,可采用内分泌治疗

?疗效和预后:性激素受体阳性的肿瘤普遍好于性激素受体阴性的肿瘤。

?ER:ERα——用于临床诊断,对预后提示弱,对疗效评价有显著意义。

ERβ

?ERα、PR均阳性疗效高于ERα单独阳性】

特异性蛋白:Telomerase(端粒酶), MG(乳腺珠蛋白)等

【?尝试术前诊断——端粒酶在正常组织阴性,乳腺癌中高表达

?与预后:研究发现端粒酶的表达与淋巴结阳性和Ki-67的表达呈正相关

?近来有研究尝试应用端粒酶抑制剂如AZT及核苷类似物来抑制肿瘤生长,有望成为新的治

疗靶点。】

3.什么是乳腺癌的分子分型?基本的分型有哪些?

将成千上万个基因的表达状况即大规模基因表达谱作为其特征性的“分子标签”,建立全新的肿瘤分子诊断和分型系统,这在乳腺癌的分型中得到应用。

以肿瘤分子表达差异为基础的乳腺癌分子分型的提出对于解决肿瘤的异质性、分期的合理性、预后判断的准确性及个体化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五型:

?管腔A型(Luminal A)

管腔B型(Luminal B)

Her2 过表达型

基底细胞样型(Basal-like)

?正常乳腺样型(normal breast-like)

4.乳腺微浸润癌?

乳腺真正的癌仅只浸润性癌,不再分浸润性癌和非浸润性癌两大类。将非浸润性癌(包括导管内癌和小叶原位癌)划入癌前期病变类;不设早期浸润癌类;微小浸润癌(Microinvasive Carcinoma):在非浸润癌的背景上,在小叶间间质内出现1个或几个镜下很小的清楚的微小浸润灶。

5.三阴性乳腺癌。

ER、PR和Her-2均为阴性表达

乳腺癌中占10-17%

好发于40岁以下妇女

预后极差,5年生存率<15%

病理学特征:导管癌、高组织学分级

易发生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

预后与肿瘤大小和淋巴结状况无关

与基底样乳腺癌极相似

内分泌和抗Her-2治疗无效,化疗是唯一选择

结肠癌——徐恩萍

1.结直肠癌的扩散和转移途径有哪些?

直接浸润:肿瘤对周围组织的浸润

沿肠壁上下纵形扩散;沿肠壁周经水平方向环行浸润;沿肠壁深层浸润——从粘膜—粘膜下—肌层—浆膜;最后穿透肠壁侵入邻近器官。如乙状结肠——癌常侵犯膀胱、子宫、输尿管。横结肠癌可侵犯胃壁,甚至形成内瘘。

淋巴转移:主要途径

结肠上,结肠旁,中间组,中央组

向上:直肠旁肠系膜下淋巴结

侧方:前面直肠阴道隔或前列腺

后面直肠后骶前淋巴结

两旁直肠中动脉髂内淋巴结

向下:肛提肌以下坐骨直肠窝脂肪组织两侧腹股沟淋巴结

依次转移,少数呈跳跃式

血道转移:肝、肺、脑、骨

结直肠静脉回流至门静脉——肝转移——体循环——肺、骨、脑

种植转移:上段直肠癌较多

?从肠壁浆膜面脱落,种植脏层或壁层腹膜,大部分集中盆腔底

?腹壁切口种植,往往是腹膜种植的一小部分

?吻合口种植

2.什么是微卫星不稳定(MSI)?

与正常组织相比,在肿瘤中某一微卫星由于重复单位的插入或缺失而造成的微卫星长度的任何改变,出现新的微卫星等位基因现象。

3.阐述Fearon和Vogelstein 在1990年提出的大肠癌发生的分子模型。

※a multi-gene and multi-step process 多基因多步骤的

※involving activation of oncogenes and inactivation of tumor suppressor genes 原癌基因激活,抑癌基因灭活

4.阐述Wnt信号通路在大肠癌发生中的作用

当没有Wnt信号时,β-Catenin大部分与E-cadherin粘附连接在细胞胞膜上,极少部分存在于细胞浆中。在细胞浆中的β-Catenin与APC、Axin、Gsk-3β、CK1α形成破坏复合体,复合体中的CK1α可使β-Catenin的Ser45残基磷酸化,后者有助于GSK-3β对β-Catenin的Ser33/37、Thr41残基磷酸化,磷酸化后的β-Catenin相继被泛素连接酶复合体E3的亚单位β-TrCP识别并泛素化,然后通过蛋白酶体降解使胞浆和胞核内的β-catenin处于低水平

在Wnt信号的刺激下,APC或β-Catenin的突变使胞浆内的β-catenin积累。Dishevelled (DSH) 是细胞膜相关Wnt受体复合物的关键成分,它与Wnt结合后被激活,并抑制下游蛋白质复合物,包括axin、GSK-3、与APC蛋白。axin/GSK-3/APC 复合体可促进细胞内信号分子β-catenin的降解。当“β-catenin 降解复合物”被抑制后,胞浆内的β-catenin得以稳定存在,得以积累,部分β-catenin进入细胞核与TCF/LEF转录因子家族作用并促进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肿瘤发生。

临床病理科概貌及泌尿病理进展-任国平

1.病理科的业务内容(最终诊断,为临床积累资料)

①常规病理检查及诊断(包括特殊染色)

②术中冰冻切片诊断

③细胞学诊断

④分子病理学诊断,如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基因突变等

⑤尸体剖验(三甲医院)

2.与病理科相关的现代医院必须遵循的原则

①任何从病人身体采取的组织标本必须有病理报告

②任何组织标本只有在病理医师检查后允许的情况下才能用作其它用途(如教学、研究)

③报告必须由具资质的病理医师签发

3.肾细胞癌中,VHL是最常见的遗传突变,简述病理机制

①肾细胞癌中,VHL是最常见的遗传突变[1]

②VHL基因所表达的蛋白对降解缺氧诱导因子(HIF)起着重要的作用

③当VHL基因丧失功能时,HIF将不能被降解,结果导致HIF水平增高

④HIF的高水平导致VEGF和PDGF的过度表达,肾细胞癌是VEGF和PDGF高度表达的肿瘤

4、前列腺癌分子分型

原发性前列腺癌包括:

①ETS rearranged

②TMPRSS2-ERG

③PTEN deleted

④SPOP mutant

前列腺治疗新策略:等待治疗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

?前列腺癌病人常有PSA水平升高

?正常的PSA水平-4ng/ml

--PSA﹤4 15%有前列腺癌

--PSA 4-10 25%有前列腺癌

--PSA﹥10 67%有前列腺癌

?但一些良性的疾病(炎症和前列腺增生)也可能导致PSA水平升高

邓红可见内容:癌相关成纤维细胞

●上课提到:

●肿瘤间质的组成: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F)、内皮细胞、炎症细胞、血管、胶原等

1.癌相关成纤维细胞的形态结构、免疫表型及功能

癌相关成纤维细胞

像成纤维细胞,不是成纤维细胞,胖梭形,能合成胶原,胞浆丰富,核淡,SNA,肌上皮表达阴性;SMA,又像平滑肌细胞,肌纤维母细胞,通过证实和排除

纺锤形或星状,浅嗜酸性胞浆,核仁较小,ECM丰富,缝隙连接

CAF 的表型和基因水平的变化:

CAF 可能来源包括: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上皮间转换作用)、纤维细胞(骨髓来源

) 梭形或星形

胞浆淡染、嗜酸性

细胞外基质丰富 核呈泡状,细长,核仁小

平滑肌纤维表达,CAF 不表达

皮肤成纤维细胞表达,CAF 不表达

粗面内质网活跃

高尔基体产生胶原

外周肌丝

2.肿瘤与间质相互作用的方式有哪些?可能的机制?

肿瘤细胞与CFA相互影响,形成反馈环:CFA可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肿瘤细胞分泌相关物质促进CAF生长。

作用方式:

缝隙连接(细胞连接,直接接触最有效);

接触依赖的信号;

自分泌、旁分泌;

内分泌;

神经突触释放神经递质,

中枢神经系统思考题:

1. Alzheimer病的病理特点?

答:神经细胞内神经原纤维缠结和细胞外淀粉样物质沉淀为主要特征的神经变性疾病。

神经原纤维以直或双螺旋状形式在神经元细胞体以及轴突和树突内聚集缠结形成神经原纤维包含体,损害细胞骨架,从而导致神经元死亡。

形成老年斑:Alzheimer病时患者脑内出现的以Aβ-淀粉肽沉淀为主要成分的老年斑,被营养不良性肥大的轴突、神经纤维网细丝以及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的突起包裹的病理斑块。大量老年斑的形成损害神经元。

2. Parkinson病的病理特点?

病理变化是在黑质致密部、苍白球、纹状体和蓝斑等处的多巴胺(DA)能神经元严重缺失,多巴胺递质生成障碍,以黑质最明显,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胶质细胞增生。残留的神经元胞浆内出现同心形的嗜酸性包涵体,称Lewy 体。

3. 脑组织中蛋白质异常聚集的机制有哪些?哪些疾病可能有蛋白质异常聚集

脑组织中蛋白质异常聚集可见于一大类脑神经细胞退行性变性疾病中,如AD、PD、亨廷顿病(Huntington disease,HD)、海绵状脑病(Creutzfeldt Jokob disease,CJD)

等。蛋白质的异常聚积与基因变异、蛋白质合成后的异常修饰、脑组织慢病毒感染、脑老化和环境毒素中毒等多种因素有关。具体机制如下:

(1)基因异常:已发现多种基因异常参与神经细胞的退行性变性。例如,在PD患者有ot-synuclein,parkin和park3基因突变,a-synuclein基因第209位的核苷酸发生了G-A 错义突变,使其蛋白质第53位的丙氨酸(Ala)变成了苏氨酸(Thr),变异的蛋白质是PD患者神经细胞胞浆中特征性嗜酸性包涵体,即路易(Lewy)小体的重要成分;已发现有30多种不同parkin基因缺失和点突变与早发性PD有关,改变的parkin蛋白可导致依赖泛素的蛋白降解过程异常,促使parkin蛋白聚集。在AD患者,已发现5个相关基因突变,所编码的蛋白质依次为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早老蛋白-1(presenilin-1,PS-1)、PS-2、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和α2-巨球蛋白(α2-macro谷氨酸bumin)。其中,APP、PS基因突变和ApoE基因多态性可导致APP异常降解,产生大量B淀粉样多肽(AB),过量产生的Ap不断在神经细胞间聚集形成老年斑,同时可导致过氧化损伤(损伤生物膜、破坏细胞内钙离子稳态、抑制星形胶质细胞、使一些关键酶失活)、炎症反应和神经细胞死亡。

(2)蛋白质合成后的异常修饰:正常时,蛋白质合成后的不同加工修饰赋予蛋白质不同的结构和功能,是蛋白质结构和功能多样性的基础。蛋白质的异常修饰导致其结构异常、功能降低或丧失。在AD患者,发现细胞骨架蛋白tau被异常磷酸化(phosphorylation)、异常糖基化(glycosylmion,酶促反应)、异常糖化(glycmion,非酶促反应)和异常泛素化(ubiquitilation)修饰,异常修饰的tau蛋白沉积在神经细胞中形成神经原纤维缠结。关于tau 蛋白异常糖基化、异常糖化和异常泛素化的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AD患者tau蛋白被异常磷酸化可能与蛋白磷酸酯酶(proteinphosphatase)和蛋白激酶(protein kinase)调节失衡有关。蛋白磷酸酯酶催化蛋白质去磷酸化,AD患者脑中蛋白磷酸酯酶的活性明显降低,使tau 蛋白去磷酸化减弱,导致AD患者脑中tau蛋白异常过度磷酸化。蛋白激酶催化蛋白质磷酸化,在AD患者,大脑颞叶皮层多种蛋白激酶的表达量或活性比对照者显著增强。上述磷酸化系统失衡导致tau蛋白异常过度磷酸化,异常修饰的tau在神经细胞内聚集是AD患者神经细胞退化的重要机制。

(3)脑组织慢病毒感染:最常见的由慢病毒感染引起的人类中枢性疾病为CJD,是由一种具传染性的朊蛋白(prion protein,PrP)所致。这种PrP类似于病毒可传播疾病,但与已知病毒不同是,它没有任何可检测到的核酸序列。人类PrP蛋白有两种异构体,分别是存在于正常细胞的PrP(PrPc)和引起朊蛋白病的PrPsc(PrP scrapie)。两种异构体的序列并无差别,但蛋白质的空间构型不同。PrPc是一种细胞内膜结合蛋白,PrPsc不仅存在于细胞内膜,还存在于朊蛋白病患者神经细胞外的淀粉样蛋白纤丝和斑块中;prpsc可促进PrPc转化为PrPsc。在人体内,PrPsc的增殖是通过一分子PrPc与一分子PrPsc结合形成杂二聚体,此二聚体再转化成两分子PrPsc,PrPsc便依此呈指数增殖。有朊蛋白基因突变时,细胞中的PrPc。更易从α-螺旋转变成β-片层,此时更容易与PrPsc结合,导致PrPsc增殖和聚集。

病理学综述

微卫星DNA不稳定性与胃肠道恶性肿瘤的研究新进展 姓名:樊健慧学号:2011511 摘要:近年来胃肠道恶性肿瘤日益增多及其病因学和诊断备受学者们的关注,不少学者发现微卫星DNA不稳定性(MSI)与消化道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关系密切。本文就MSI的发生机制和MSI与胃癌和结直肠癌的关系以及影像学检查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关键词:微卫星DNA不稳定性;胃癌;结直肠癌;影像学检查。 目前,胃肠道恶性肿瘤的研究备受关注,其中微卫星DNA不稳定性与胃肠道肿瘤之间的关系是近年来肿瘤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产生微卫星DNA不稳定性的机制及其与肿瘤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有学者认为微卫星DNA不稳定性是肿瘤形成又一机制,目前已有研究表明MSI与胃癌、结直肠癌等有明显关系且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提高其的检出率。 一、微卫星DNA不稳定性的发生机制 普遍学者认为MSI是指由DNA复制错误引起的简单重复序列的改变,表现为肿瘤组织与其相应的非肿瘤组织DNA结构性等位基因的大小发生改变。据报道MSI 最早在1993年发现于遗传性非息肉性结肠癌,后又陆续在胃癌、胰腺癌、小细胞肺癌、膀胱癌、鼻咽癌、甲状腺癌等肿瘤中发现。迄今为止,几乎每一类型的肿瘤都已被证明有MSI存在。产生MSI的主要原因是MMR功能缺陷,不能正常地发挥错配修复作用,增加了整个基因组的不稳定性,从而促进肿瘤的发生。 三、微卫星DNA不稳定性与胃癌的关系 胃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因大部分病人发现该病时已是中、晚期,故病死率高,其发生发展可能由多基因突变引起,并经历多个阶段的演变过程,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胃癌微卫星不稳定性与胃癌临床病理密切相关。冯艳玲2009年研究:FHIT基因作为一个新的抑癌基因,其失活与许多上皮性恶性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MSI、hMLH1和FHIT基因与胃癌的发生进展有很大的关系,是胃癌多步骤发生过程中的分子事件【1】。杨永成2009年研究:兰州地区胃癌患者中MSI检出率很高,MSI可能是该地区胃癌高发的另一种分子致癌机制, 并可以作为胃癌诊断的一个较为敏感的指标【2】。闻旭阳2011年总结分析:MSI 胃癌有着特殊临床病理学特征:老年女性,胃窦部位,肠型,较少浆膜侵犯,淋巴侵犯罕见,hMLH1基因启动子CpG 岛甲基化,有较好的预后。因此可以得出结论,hMLH1 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和微卫星不稳定在胃癌中有显著相关性,在胃癌早期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对胃癌的鉴别诊断、预后评价、特殊临床干预具有重要的意义,可能成为胃癌早期诊断、评价预后、指导化疗的分子标志物【3】。 四、微卫星DNA不稳定性与结直肠癌的关系 由于微卫星序列具有数量众多,多态信息含量高,自身突变率低,且呈稳定的孟德尔遗传的特点,自1992年起,人们将微卫星序列作为标记物之一用于基因作图。许多肿瘤的基因变化可以通过微卫星多态性改变来反映。在结直肠癌中M S I 已成为筛查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 PCC) 的重要分子指标, 但在散发性结肠癌

我国常见肿瘤病理学研究进展

我国常见肿瘤病理学研究进展 关键词:常见肿瘤病理学 近年来肿瘤病理学的发展非常快,根据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预见从分子水平去阐明病理,特别是肿瘤组织发生学将有越来越多新发现。现就食管癌、胃癌、大肠癌、乳腺癌、鼻咽癌等我国常见肿瘤病理学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1癌的组织发生学和发病机制 1.1胃癌:胃粘膜上皮癌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组织发生癌变之前常表现为多年持续的癌前病变,一些学者认为从正常胃粘膜经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到肠型胃癌,是胃粘膜多步骤的渐进发展过程,前两者属于癌前状态,异型增生则属于癌前病变。我国病理工作者提出隐窝型异型增生、再生型异型增生、球样异型增生和异型腺体囊性扩张具有癌前病变性质。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分子杂交技术发现,C-Haras基因点突变与胃癌的发生有关。C-erbB-2基因的扩增主要见于高分化腺癌,而Sam基因扩增则见于低分化腺癌和硬癌。癌旁肠化生的rasp21、Fesp85癌基因产物含量明显增加。表明肠化生与胃癌发生有密切关系。 1.2食管癌:文献报道1185例食管粘膜〔3H〕dThd标记的材料,平均标记指数依次为正常上皮3.6%,棘细胞增生为3.6%,慢性食管炎为4.6%,不典型增生为4.7%,癌为6.5%。从食管粘膜的核仁组成区嗜银颗粒(AgNORs)特征来看:正常上皮为 2.1%,轻度不典型增生为2.4%,中度不典型增生为2.7%,重度异型增生为 3.0%,鳞癌为3.5%。这两种现象是一致的,均代表细胞的DNA活性。说明从形态学的正常→不典型增生→癌是一个谱系过程。从细胞生物学的角度也表明慢性食管炎与食管上皮的不典型增生密切相关。在100例进展期食管癌的连续切片中,发现底层细胞癌变与原位癌高达94%,提示食管癌是多中心发生的。通过系统的研究显示,食管癌是来自多潜能的基底细胞。首先发生底层细胞癌变。慢性食管炎是食管粘膜癌变的基础条件之一。在此基础上,通过某些致癌物的作用,导致上皮细胞癌变。有关研究显示,食管粘膜上皮的癌变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一个谱系过程。重度不典型增生,其DNA合成非常旺盛,标记指数接近原位癌,已具备早期癌的某些生物学特征,在临床上应作为早期癌处理。 1.3大肠癌: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发现大肠正常组织含有短链Lewisx抗原,而大肠癌及大肠腺瘤型息肉除有短链Lewisx外还含有长链Lewisx及涎腺化Lewisx抗原,并在大肠腺癌中的出现随癌前病变的加重而增多。 1.4鼻咽癌:根据鼻咽癌癌旁病变的观察说明,至少一部分鼻咽癌的发生是多中心的。但发生癌变的几个中心灶之间十分靠近,常位于一个相对限定的小范围内,故表现为单发性。又发现癌旁常可见上皮的异型增生和异型化生,并往往在此基础上发生癌变。因此认为异型增生和异型化生,特别是中、重度者是一种癌前病变。 1.5乳腺癌:相当例数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导管内癌有C-erbB-2的过度表达,其基因产物主要位于细胞膜。 上述例子已经证明,人体成癌过程是多阶段、渐进的过程。现有资料表明,大多数肿瘤细胞有多种染色体的异常;癌基因存在于一切正常细胞的瘤性细胞中,如果能证实某一癌基因的过度表达是导致肿瘤发生的原因,那么癌基因的检测对癌前病变、组织发生的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 近年来,已发现多种抑癌基因,如P53、Rb等。这些表明肿瘤的发生不仅仅和癌基因的激活有关,也受抑癌基因的缺失或失活的影响。这些发现为肿瘤的发生学展示了更广阔的研究前景。 2癌的诊断、分类及有关预后因素 2.1癌的诊断:①细胞学诊断:沈琼等通过食管拉网的细胞学检查,发现大量的早期食管癌,因而使术后5年存活率大大提高。阚秀等报道8123例乳腺针吸活检,发现细胞学诊断正常

病理学基础简答题知识交流

病理学基础简答题

《病理学基础》 一、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1、简述萎缩的原因及类型。P6 答:萎缩一般可分为生理性萎缩和病理性萎缩两个类型。 生理性萎缩见于更年期后妇女的子宫和卵巢的萎缩、老年人的各器官的萎缩、青春期的胸腺萎缩等。 病理性萎缩按其发生原因可分为以下类型。 (1)营养不良性萎缩 (2)压迫性萎缩 (3)失用性萎缩 (4)去神经性萎缩 (5)内分泌性萎缩 2、简述细胞水肿的病例变化。P9 答:肉眼观察:病变器官体积增大,重量增加,包膜紧张,切面隆起,边缘外翻,颜色变淡, 似开水烫过一样。 镜下观察:细胞体积增大,HE染色胞质内出现许多细小的淡红色颗粒(电镜下为为肿胀的 线粒体和内质网)。若水肿进一步发展,可发展为气球样变。 3、简述脂肪变性的病例变化。P10 答:肉眼观察:脂肪变性的器官体积增大,包膜紧张,呈淡黄色,切面触之有油腻肝。

镜下观察:脂肪变性的细胞体积增大,胞质内出现大小不等的脂滴。 4、简述坏死的病理变化。P11-12 答:镜下观察:(1)细胞核的变化:细胞核的变化是细胞坏死的重要标志,主要有三种形式: ①核固缩②核碎裂③核溶解 (2)细胞质的变化:胞质中RNA丧失及蛋白质变性,致使胞质红染;胞质结 构崩解,致使胞质呈颗粒状,进而细胞膜破裂,整个细胞 完全崩解消失,溶解、吸收而消失。 (3)间质的变化:基质崩解,胶原纤维肿胀、崩解、断裂、液化,最后坏死 的胞核、胞质及崩解的间质融合成一片模糊的颗粒状、 无结构的红染物质。 肉眼观察:失活组织的特点是:1、失去原组织的光泽,颜色变苍白、浑浊; 2、失去原组织的弹性,捏起或切断后组织回缩不良; 3、失去正常组织的血液供应,摸不到动脉搏动,针 刺或清创切开时无新鲜血液流出; 4、失去正常组织的感觉和运动功能等。 5、简述坏死的类型。P12 答:根据坏死的形态变化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凝固性坏死(2)液化性坏死(3)纤维素样坏死(4)坏疽

病理检查报告怎么看

病理检查报告怎么看 病理报告大家都知道,去看病,医生抽血检查,出报告。你知道病理报告的看法是有哪些步骤的。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病理检查报告怎么看的信息,供大家阅读! 一般情况下,病理医生根据对病理诊断的把握程度而分为以下4种类型: (1) 直接诊断。当病理医生对病理诊断有100%的把握时,可直接签发诊断名称,如甲状腺乳头状癌,胃低分化腺癌等,这样的报告可信度高,临床医生收到此类报告可以直接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 意向诊断。当病理医生对疾病诊断基本明确,但又不能完全肯定时,会在诊断名称前加“考虑……”、“倾向于……”、“符合……”“不除外……”或“……可能性大”等的词语。这样的报告,临床医生需要根据病理诊断,结合自己掌握的实际临床情况,做出相应的诊断进行治疗;或者再进一步检查如“低分化癌,倾向于腺癌”,表明“低分化癌”是肯定的,但“腺癌”是意向性诊断,需要进一步检查才能确诊。 (3) 描述性诊断。若送检组织不能满足对疾病或病变的诊断要求,如全为血凝块或坏死等情况,只能按照所观察到的形态进行描述。如“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多量以淋巴细胞为主的单核细胞浸润”。患

者或者临床医生对这样的诊断报告经常感到困惑,但这并不是病理医生水平差,而是由送检标本的质量及其本身性质所决定的。病理医生只是实话实说,对镜下所见进行客观描述。 (4) 无法诊断。当送检组织过小,或因牵拉、电烧灼、挤压等,或没有及时而正确的固定时,病变无法辨认,病理报告只能简要说明不能诊断的原因,这种情况只能是“建议必要时再次活检”。有些病理报告不是肯定性诊断,病理医生对此也是如梗在喉,但由于取材局限或病变复杂不得不发此类报告。 不管是何种病理诊断报告,患者均应尽快找临床医生寻求下一步诊治方案,对于病理诊断方面的疑问也可咨询签发报告的病理医生或相关专家。有些患者上网查资料、甚至查专业病理书籍,想要自己搞明白病理诊断报告中的诊断术语,这样做不但可能会对病理诊断报告有误解,甚至有可能耽误下一步治疗。 病理检查报告主要写法第一部分 病理报告的第一部分是活检组织的肉眼观察。包括活检组织的全貌、活检部位、可疑癌肿的形状、边缘是否清楚;还应叙述活检组织的大小,如直径或长度、重量(用公制单位表示,如厘米、克)。若习惯用标准计量单位,则2.5 厘米等于1英寸,454克约等于1磅。 第二部分 病理报告的第二部分是叙述镜下观察到的结果。包括病理科医生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现象,在分子水平上对活检组织进行比较专业性描述。“非典型”是一个术语,表示细胞看上去就不正常。细胞不同

病理学检查规定与流程

南木林县卫生服务中心手术部位识别标示制度 为了确保手术患者的医疗安全,防止手术过程中患者及手术部位出现识别差错。根据国家卫生部《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等文件精神,制定手术患者识别标识制度。请各科室认真贯彻执行,切实保证手术患者安全。 一、临床医生在医疗活动中要严格执行《术前讨论制度》及《围手术期管理制度》。 二、手术病人术前必须做好识别标识。术前由手术医师用甲紫(龙胆紫)在手术部位进行体表标识,以“+”号作为识别标识;主动邀请患者及家属参与对手术患者及手术部位共同确认。 三、涉及有双侧、多重结构(手指、脚趾、病灶部位)、多平面部位(脊柱)的手术时,对手术侧或部位应做标记。 四、对于不便在体表作手术部位识别标识的患者,则在手术患者左腕加一红色腕带,并于该腕带上注明患者姓名、性别、临床诊断和手术名称。 五、责任护士遵医嘱对手术患者进行查对(内容包括: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手术名称、手术部位),经查对确认无误后,对手术区域进行皮肤准备。在患者手腕上戴上腕带;标明床号、姓名、手术名称、双侧手术部位注明左、右。六、术前一日夜班护士认真检查手术患者的术前准备情况,核对患者腕带标识是否与医嘱相符。

七、接病人时,手术室人员依据手术通知单和病历,与病房护士及患者或家属三方共同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疾病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体表标识,确认无误后双方签字,将患者送到手术室。若无标示,禁止将患者接到手术室。 八、手术医生、麻醉师、手术室护士在麻醉开始前和手术开始前,严格按照《手术安全核查制度》进行三方核对,查看即将手术的患者身体切口位置是否有标示,并查对术前切口标示是否和患者即将的手术部位一致,特别是涉及相邻的部位,再次确认手术患者及手术部位体表标识。经反复核对后,方可开始麻醉、手术。若无标示或标示与手术部位不一致,麻醉医生拒绝为患者进行麻醉手术,直至经治医生标示清楚方可进行麻醉。 九、术后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再次核查实际手术方式是否与手术患者及部位相符。切实做到手术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患者离开手术室前“三确认”。 十、各类有创操作的标识参照本制度执行。 附: 手术部位识别、标识工作流程图 手术患者

最新病理学典型试题

典型试题: 一、选择题(单选题) 1、营养不良萎缩多累及全身多器官,首先发生萎缩的组织或器官是: A. 肌肉组织 B.脂肪组织 C. 肝、肾 D. 脑 E. 心肌 答案B 分析:在营养不良时,相对次要的器官先行萎缩,然后才累及重要的器官,具有一定代偿适应的意义。如饥饿时首先利用身体脂肪组织提供能量,因此最早发生萎缩,然后再累及其他重要脏器。 2、属于病理性增生和肥大的是: A. 妊娠期子宫肥大 B. 哺乳期乳腺肥大 C. 高血压引起的心肌肥大 D. 运动员肌肉肥大 E 长期体力劳动者的心室肥大 答案C . 分析:妊娠期子宫肥大、哺乳期乳腺肥大是正常内分泌引起的生理性肥大,运动员肌肉肥大、长期体力劳动者的心室肥大是由相应器官功能负荷加重引起的,是正常生理范围内的代偿性肥大。 3、心肌细胞不会发生: A.萎缩B. 变性 C. 坏死 D. 增生 E. 肥大 答案D 分析:心肌细胞属于永久性细胞,出生后不能再生增生,遭受破坏后即成永久性缺失。至于萎缩、变性、坏死和肥大与其他类型细胞一样都可以发生,不是心肌细胞的特点。 4、支气管上皮鳞化属于哪种改变? A. 分化不良 B. 异型增生 C. 不完全再生 D. 癌前病变 E. 适应性改变 答案E 分析:鳞状上皮化生常见于支气管和气管黏膜上皮。这是一种适应性表现,一般具可复性,但若刺激因素持续存在,鳞化则成为支气管、气管鳞癌发生的基础。 5、肠上皮化生的概念是: A. 原来无上皮的部位出现肠上皮 B. 肠上皮转变为其它上皮

C. 肠上皮转变为胃粘膜上皮 D. 胃粘膜上皮转变为肠上皮 E. 呼吸道上皮转变为肠上皮 答案D 分析:肠上皮化生常见于胃,此时胃体或胃窦部的黏膜腺体消失,表面上皮的增生带由胃小凹移位于黏膜基底部,并出现小肠型或大肠型黏膜上皮。见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黏膜腺体消失或胃溃疡及胃糜烂后黏膜再生时,这种肠上皮化生可成为肠型胃癌的基础 6、对各种损伤最敏感的是: A. 粗面内质网 B. 光面内质网 C. 线粒体 D.中间丝 E. 溶酶体 答案C 分析:线粒体是细胞能量来源和呼吸的主要场所,是各种细胞器中最为敏感的。 7、缺氧时最易受损伤的细胞器是: A. 内质网 B. 高尔基体 C. 线粒体 D. 溶酶体 E. 核糖体 答案C 分析:缺氧时首先引起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过程障碍,其他细胞器也相继发生改变。 8、脂肪心和虎斑心的区别在于: A. 脂肪的质不同 B. 脂肪的量不同 C. 脂肪存在的部位不同 D. 脂肪的质和量均不同 E. 以上皆不是 答案C 分析:脂肪心的脂肪存在于心肌间质,虎斑心的脂肪存在于心肌细胞内。 9、“虎斑心”是指: A. 心肌发生水样变性 B. 心肌脂肪浸润 C. 心肌细胞脂肪滴明显增多 D. 心肌脂褐素沉着 E. 心肌含铁血黄素沉着 答案C 分析:心肌细胞正常情况下可含有少量脂滴,脂滴明显增多时则发生脂肪变性。“虎斑心”是对心肌脂肪变性的大体描述。 10、细胞水肿好发生于肝、心、肾,这是由于这些脏器: A. 容易发生缺氧 B. 容易发生中毒 C. 容易发生感染 D. 实质细胞富于溶酶体 E. 实质细胞富于线粒体,代谢旺盛 答案E

病理组织学检测

病理组织学检测 收集检测病料,各种典型病变的组织器官,用10%福尔马林溶液固定,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取材:选择刚死的新鲜的组织;采取样品的时候要注意,将动物剖检之后,要尽快的的采取相关组织的材料;采样的刀片一定要锋利,切取组织块时避免前后过度的拉动或用力挤压,以防止造成组织结构变形或人为损伤。 (2)固定:将采集好组织样品固定于10%的中性福尔马林溶液中,过夜固定或者至少固定24h。(市场技术人员只需采集病料,并用10%的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后,室温存放,直接送检。注:用封闭好的瓶子存放样品,防止福尔马林外流。) (3)组织修块及水冲:将福尔马林溶液固定好的组织进行修整,选好病变部位组织的切面,尽量修的薄一些,将修整好的组织块放在流动的自来水下冲洗10-16h,以便去掉组织中的甲醛。 (4)脱水:将修好的组织块依次放入70%、80%、85%、90%、95%以及100%(一和二)梯度酒精中进行脱水处理。脱水的具体程序及时间为:70%酒精2h→80%酒精2h→85%酒精2h→90%酒精1h→95%酒精30min→无水乙醇(100%)I 45min→无水乙醇(100%)II 45min。 (5)透明及浸蜡:组织块完全脱水后,将其分别浸入二甲苯中进行透明,具体透明时间因组织块厚薄而异。将透明好的组织块,放在55℃左右的恒温箱中,进行浸蜡2-4h。 (6)包埋:将70℃融过的石蜡倒入铁制的包埋框内,整齐的摆放组织块,一段时间后再进行修切。 (7)切片:先将切片机调至3mm厚度,开始切片。 (8)展片及粘片:将切好的组织片取下放到40℃的温水中,利用酒精将之展开。 (9)烤片:将捞出的组织切片放于37℃培养箱中烤片2h或者过夜。 (10)HE染色:按照下面的时间及顺序进行。首先二甲苯Ⅰ15min→二甲苯Ⅱ10-15min→酒精/二甲苯3-5min→无水乙醇3-5min→95%酒精3-5min→85%

(完整word版)临床病理学

一、乳腺癌 1、病因:多因素 ①饮食: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饮食同时缺乏体力活动 ②生育 ③激素失衡 ④特殊环境暴露等 ⑤家族史:乳腺癌相关基因 BRCA1:(染色体17q21)45%遗传学乳腺癌和80%乳腺癌伴卵巢癌BRCA1基因突变 BRCA2:(染色体13q21)突变与1/3家族性乳腺癌相关 2、绝大多数乳腺癌实际上均发生在同一部位,即乳腺终末导管小叶单位。 3、双侧乳腺癌——两个月内双侧乳腺发生原发癌。预后较差 4、术后病理分期(pTNM):根据术后病理标本检查获得的资料对临床分期的补充和修正。 意义:帮助更精确地制定治疗方案、判断预后和评价疗效、为个体化治疗乳腺癌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5、预后因素及预测因子:包括年龄、妊娠、肿瘤大小、炎细胞浸润、淋巴结状况、组织学分级、淋巴管和血管浸润、分子标记和基因表达情况等 6、癌前病变:包括小叶性肿瘤(包括小叶原位癌)、导管内增生性病变(包括导管原位癌)、微小浸润癌、导管内乳头状肿瘤 7、肿瘤播散 ①途径:淋巴道转移、血道转移、直接侵犯周围组织 ②转移部位:常见于骨、肺、肝等。少见部位如腹膜表面、腹膜后、胃肠道、卵巢等生殖器官。浸润性小叶癌转移到少见部位的几率比其他组织学类型多见 8、预后 ①组织学相关因素:组织学类型、组织学分级、肿瘤细胞增殖状态、淋巴结专业和血管神经侵犯情况、机体反应(淋巴细胞的浸润、肿瘤间质纤维化等) ②临床相关因素:年龄、是否妊娠、肿瘤部位和大小等 ③分子标记基因表达相关因素:ER、PR和ERBB2阳性状态、P53表达、LOH等 ④目前多联合应用免疫组化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指标来评估预后 ⑤有利:ER、PS2+、nm23高表达、P27高表达等 不利:Ki-67、PCNA、Her-2、P53基因突变、CEA等 9、微浸润的定义 乳腺间质中出现一个或多个清晰而独立的肿瘤细胞浸润灶,每个灶的最大径≤1mm 微浸润常见于广泛高级别DCIS伴有显著导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的背景中 10、组织学分级 目前采用最广泛的浸润性癌病理分级系统是改良Scarff-Bloom-Richardson分级系统 腺管形成的比例、细胞的多形性和核分裂象计数 11、乳腺肿瘤分期: ①使用AJCC/UICC TNM分期系统 ②作用:用于判断复发的危险性,决定治疗方案的选择 12、肿瘤分子标志:肿瘤分子标志是指肿瘤组织和细胞产生的异常表达的生物活性物质,能反映肿瘤生长、浸润、转移及发生发展等方面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大致分类: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Her-1,Her-2,c-myc,ras,p53,muc1 增殖和凋亡相关标志:ki67,p27,bcl2,CyclinD1

护理专业病理学基础考试试题及答案

护理专业病理学基础期中考试试题 班级:姓名:考号:成绩: 一、填空题(每题0.5分,共10分,答案填在横线上) 1、高血压病时脑部病变包括、和。 2、损伤主要有、。 3、结核病的病变特点是、。 4、肿瘤的转移途径有、、。 5、炎症局部临床表现有红、肿、热、痛和。 6、肾性水肿早期容易发生在。 7、血栓形成的条件有、、。 8、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性反应包括萎缩、、、。 9、根据血浆渗透压的不同可将脱水分为、和等渗性脱水。 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70分,答案必须涂黑,否则不给分。) 1、下列哪项描述不符合大叶性肺炎 A、多由肺炎双球菌引起 B、病变的肺叶常发生实变 C、肺泡壁损伤破坏 D、肺泡腔内渗出大量纤维素 2、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改变是 A 细胞膜的改变 B 细胞浆的改变C细胞核的改变D细胞器的改变 3、脑梗死属于 A凝固性坏死B液化性坏死C干酪样坏死D坏疽 4、支气管粘膜上皮由原来的纤毛柱状上皮转化为鳞状上皮,属哪种病变? A增生B化生C萎缩D再生 5、下列哪一种细胞的再生能力强 A神经细胞B心肌细胞C骨骼肌细胞D肝细胞 6、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性反应不包括 A 化生 B 萎缩 C 再生 D 肥大和增生 7、上皮组织较浅的局限性组织缺损称为: A.糜烂B.溃疡C.空洞D.窦道 8、门静脉回流受阻时,可引起下列哪个脏器淤血 A肝B肾C脾D膀胱 9、最常见的栓子是 A 血栓栓子 B 空气栓子 C 肿瘤栓子 D 羊水栓子 10、出血性梗死常发生于 A.脾、肾B.心、脑C.肾、肺D.肺、肠 11、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为

A 假膜性炎 B 浆膜性炎 C 化脓性炎 D 卡他性炎 12、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是 A.组织、细胞的变性坏死B.组织的炎性充血和水肿 C.红、肿、热、痛、功能障碍D.病变组织变质、渗出、增生 13、肿瘤恶性程度的高低取决于: A肿瘤体积的大小B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C肿瘤的生长速度D肿瘤异型性14、一期愈合应具备的条件是 A组织缺损少、创缘整齐、无感染 B 组织缺损少、创缘不整齐、无感染 C 组织缺损少、创缘不整齐、有感染 D 创缘整齐、组织缺损大、无感染 15、动脉粥样硬化好发部位 A 全身大、中型动脉 B 全身毛细血管 C 全身细小动脉 D 肾脏入球小动脉 16、高血压时心脏产生的向心性肥大是指 A左心室心肌肥厚而心腔不扩张B左心室心肌肥厚而心腔扩张 C左心室壁厚度正常而心腔明显扩张D左心室左心房心肌明显肥厚 17、大叶性肺炎的病变实质为 A肺的纤维素性炎 B 肺的出血性炎C 肺的化脓性炎D 肺的肉质变 18、诊断门脉性肝硬化时,下面哪项对其诊断最可靠 A 脾大 B 蜘蛛状血管痣 C 白蛋白/球蛋白比值倒置 D 肝穿刺活检,镜下可见假小叶形成 19、某患者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有腹水,呕血,腹壁浅静脉曲张出现海蛇头。则形成此症状的原因是 A.胃出血B.各种原因引起的门脉高压C.肺淤血D.肝炎 20、急性化脓性炎症的早期,炎症部位浸润的炎细胞主要是: A巨噬细胞B中性粒细胞C淋巴细胞D嗜酸性粒细胞 21、酷暑劳动只饮水可发生 A等渗性脱水B低渗性脱水C高渗性脱水D水中毒 22、高渗性脱水时 A 细胞外液明显增加 B 细胞内液明显减少 C 细胞内液明显增加D细胞内液正常 23、输入大量库存过久的血液易导致 A代谢性碱中毒B低钾血症C高钾血症D低钠血症 24、低钾血症可出现 A 反常碱性尿 B 反常酸性尿 C 中性尿 D 碱性尿 25、缺氧、中毒、感染等引起水肿主要因为 A 钠水潴留 B 毛细血管血压升高 C 淋巴回流受阻 D 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 26、血液PH的高低取决于血浆中的 A 碳酸氢盐浓度 B Paco2 C 标准碳酸氢盐 D 碳酸氢跟与碳酸比值 27、反应血浆碳酸浓度变化的指标是 A 血ph B Paco2 C SB D BB 28、下列哪种不符合肿瘤性生长: A常形成肿块B生长旺盛C相对无限制生长D增生过程中需致癌因素持续存在

(完整版)病理学

一、某男,70 岁,以“胸闷、气短一小时”为主诉入院,诊断为“冠心病?”,给予扩 冠、营养心肌等治疗,病情略缓解,之后突然出现呼吸、心跳停止,经抢救无效死亡。患者家属认为死因不明,对医院的诊断和治疗提出疑问。请问:在这种情况下,应如何处理? 二、答案;1 医院许保留完整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志和各项辅助检查结果。 2 对家属有疑问,发生医疗纠纷的病例,应做尸体解剖。尸检必须由医院和死者法定监护人双方 同意,签字后方可进行。尸检应在死者后48 小时以内,由卫生部门指定医院病理解剖技术人员进行,有条件的应请当地法医参加。 二、男性,67 岁,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25 年。尸检见:左、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且以左支为重,左心室壁厚1.5cm ,有苍白色病灶。镜下大片心肌细胞核溶解消失,胞浆均质红染,病灶周围部分心肌细胞体积增大,染色变深,部分心肌细胞体积缩小,核周有褐色颗粒样物。心肌间质中脂肪组织丰富,由心外膜伸入至心肌细胞间。脾小体中央动脉和肾入球小动脉管壁增厚、均匀粉染,管腔狭窄。请问该心脏、脾脏和肾脏发生了哪些基本病变?参考答案: 该患者心脏发生了心肌坏死(心室壁苍白色病灶,心肌细胞核溶解消失,胞浆均质红染)、心肌细胞肥大(左心室增厚,心肌细胞体积增大,染色深)、萎缩(心肌细胞体积缩小)、病理性色素沉积(心肌细胞周有褐色颗粒,为脂褐素)、心肌脂肪浸润(脂肪组织伸入心肌细胞间)。肾脏、脾脏发生玻璃样变(心、小动脉管壁增厚、均质红染)等基本病理变化。 三、患者,男性,46 岁。因腹痛、腹胀、发热并呕吐及便秘5 天入院。入院时腹部明显膨隆,叩诊呈鼓音。右下腹可扪及14cm*19 cm 包块,有明显压痛,腹部其他部位有轻压痛,肌稍紧张,肠鸣音微弱。诊断为阑尾脓肿合并肠麻痹。行保守治疗。 3 天后,腹痛加重并出 现明显中毒症状而再次住院,即行剖腹探查,术中见腹腔有血性混浊液500ml ,右下腹有8 cm*5 cm 之脓肿,脓肿边缘有约20 cm 的小肠段呈黑色。此坏死肠管之两端扭曲折叠粘连成团块,行手术切除。切除呈黑色18 cm 小肠。剖开肠管肠内容物呈血性。 问题:该病例诊断是?引起此类坏疽的常见原因有哪些,机制是?此类环疽最佳处理方式是?如不及时处理可能造成什么严重后果?试解释病人为什么出现上述临床表现。 缺血性肠坏死 四、患者男,37 岁,以“规律性上腹痛2 年,加重一周”为主诉入院。查体:上腹部剑突下偏左有压痛。胃镜检查提示“胃窦部溃疡” 。经给予甲氰咪胍等制酸剂和氢氧化铝凝胶等胃粘膜保护剂治疗,症状逐渐缓解,6 周后复查胃镜见胃溃疡已愈合。请问:在胃溃疡愈合过程中都有哪些组织的再生?其中哪些组织的再生属完全再生?哪些是不完全再生?参考答案:该患者的病理诊断为胃窦部消化性溃疡。溃疡为皮肤、粘膜较深的坏死性缺损。 发生在胃的消化性溃疡通常穿越粘膜下层,深达肌层甚至浆膜层,因此粘膜至肌层甚至浆膜层的组织可完全被破坏。溃疡修复时,将有粘膜上皮、结缔组织、平滑肌等组织的再生,其中粘膜上皮可完全再生,粘膜下层至肌层、浆膜层则由肉芽组织增生来修复,整个过程需要4~8 周时间。

分子植物病理学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

中国科协第251次青年科学家论坛简报 2013年01月11日 分子植物病理学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 ——中国科协举办第251次青年科学家论坛 由中国科协主办,中国植物病理学会、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承办的第251次青年科学家论坛于11月19~22日在华中农业大学举行。 一、论坛基本情况 本次论坛邀请了来自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吉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西南大学、浙江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棉花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等22个单位的80余位青年科学家参会。论坛执行主席由中国农业大学孙文献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单卫星教授、南京农业大学王源超教授、华中农业大学姜道宏教授共同担任。 二、论坛主要议题 论坛围绕“分子植物病理学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这一主题展开。并就“功能基因组学与比较基因组学在植物病原致病机理的解析以及致病基因的大规模分离与鉴定中的应用”、

“与抗性基因调控网络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其对未来分子植物病理学发展的影响”、“三大粮食作物及重要的经济作物主要病原的效应蛋白在寄主中靶标的研究及其在分子设计育种中的潜在价值”、“重要植物病原菌致病性的调控机理及分泌途径研究”、“病原菌重要致病因子晶体结构的解析与药物靶标的选择”、“重要作物病害防控的新策略与新思路”等6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广泛而又深刻的学术讨论。 1、功能基因组学与比较基因组学在植物病原致病机理的解析以及致病基因的大规模分离与鉴定中的应用 随着生物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得基因组学尤其是功能基因组学成为研究病原物致病机理和致病相关基因克隆及其调控网络研究等快捷而有效的途径。中国农业大学彭友良教授长期从事稻瘟病菌的基因组学研究。在这次论坛上,他通过稻瘟菌致病因子的大规模筛选、分离与鉴定的实例,阐明了植物病原真菌基因组学的快速发展与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他还介绍了通过比较基因组学,研究稻瘟菌的遗传变异的规律与特点,揭示水稻抗病性易被克服的分子基础,为水稻持久、广谱抗性研究提供了新思路。福建农林大学王宗华教授也在稻瘟菌的功能基因组学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他对实验室近期的有关稻瘟病菌小酶的功能研究系列进展进行了交流并对学科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与预测。 近年来,水稻稻曲病与小麦赤霉病在我国主要的粮食产区大面积发生,已经严重地影响到我国粮食的安全生产;这两种病菌还有一个共同点,能在侵染寄主的过程中产生大量对人畜有害的毒素。中国农业大学孙文献教授对稻曲菌进行了基因组测序,在基因组水平上分析其可能存在的致病因子及侵染特性;分析了可能参与稻曲菌毒素合成的蛋白,从基因组水平上寻找合成稻曲毒素途径中的关键基因;另外,基因组学研究也为揭示稻曲菌的致病机理及其侵染循环等提供了大量的重要信息。浙江大学马忠华教授介绍了比较基因组学在赤霉菌的基因功能鉴定中的应用。通过赤霉菌与酵母基因组之间的比较,鉴定出两个物种保守的与特有的信号传导途径,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赤霉菌对敏感的机理。 华中农业大学的罗朝喜教授与郑露博士分别就病原真菌中线粒体细胞色素b(b)基因的进化特点和基于测序文库的全基因组序列拼接与基因预测的技术进行了汇报。通过对所有已发表的真菌基因组进行比较,发现b应源于一个共同的祖先基因,不同物种间b基因大小的差异是因为其内含子的位置与序列发生显著的变化。郑露博士总结了一套利用测序数据进行拼接的方法,获得了与测序几乎一致的拼接效果。该方法具有成本低,效果好的特点,为未来基因组学的发展与应用提供了技术基础。 2、与抗性基因调控网络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其对未来分子植物病理学发展的影响 重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抗病基因的发掘、克隆与应用一直是植物病理学关注和研究的焦点,这方面的研究对我国的粮食安全生产有着直接的影响。虽然,在模式植物拟南芥上,

病理学基础试题

病理学基础试题 一、名词解释: 1、病理学 2、坏死 3、淤血 4、肿瘤 5、原发综合症 二、填空 1、细胞核的变化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种形式。 2、左心衰竭可引起_________淤血,右心衰竭可引起_________淤血。 3、坏死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坏疽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5、血栓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6、栓塞中最常见的类型是___________。 7、梗死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8、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9、肿瘤的生长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10、肿瘤转移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11、病理学是研究人体疾病发生的原因___________、发展规律以及疾病过程中机体的形态结构、功能代谢变化和病变转归的一门基础医学课程。 12、肿瘤的生长方式为:___________、浸润性生长、外生性生长。 13、病毒性肺炎的诊断依据为:___________。 14、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的缺氧类型是___________。 15、结核病的病变特点为:___________、发热、消瘦。 三、单项选择题 1、实质器官最容易发生脂肪变性的是 A、心脏 B、肝脏 C、脾脏 D、肾脏 2、坏死组织经腐败菌作用后常可发生 A、栓塞 B、脂肪坏死 C、坏疽 D、梗死 3、肺结核可发生 A、凝固性坏死 B、液化性坏死 C、干酪样坏死 D、脂肪坏死 4、脑梗死属于 A、溶解坏死 B、脂肪坏死 C、细胞变性 D、液化性坏死 5、左心衰竭首先引起淤血的是 A、肝 B、脾 C、肺 D、肾 6、下列哪些脏器易发生血性坏死 A、心肝 B、脾肾 C、肺肠 D、脑心 7、股骨骨折可引起 A、空气栓塞 B、脂肪栓塞 C、氮气栓塞 D、血栓栓塞 8、潜水员浮水上升过程中可发生 A、血栓栓塞 B、氮气栓塞 C、空气栓塞 D、脂肪栓塞 9、恶性肿瘤的常见生长方式 A、外生性生长 B、浸润性生长 C、膨胀性生长 D、血管性生长

组织病理学技术

组织病理学技术 组织病理学技术 一. 实验综述 组织病理学切片技术是融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及技术、病理学及技术和临床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在当今不断发展、变革的社会中,在学科相互融合,知识相互渗透,技术不断发展、概念不断更新的时代,在时代要求综合素质人才辈出的今天,组织病理学切片技术的兴起尤为必要和重要。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获得和掌握学会观察人体重要器官的解剖学特征、组织学结构、病理学变化并联系相关功能,从而在形态上观察、机能上分析、综合上判断和科学上研究疾病。同时联系病变器官的代谢和机能的改变,探讨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病理变化与临床表现的内在联系和相互的关系。为由基础走向临床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实验目的 1. 掌握病理组织切片的基本制作过程步骤 2. 掌握病变器官的代谢和机能的改变 3. 明白病理组织切片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 了解病理切片的制作程序及仪器的操作和注意事项 二.实验材料 1. 实验材料:手术盘、镊子、手术刀、石蜡、小鼠病理组织、纱布、烧杯、脱水机、塑料包埋盒、水浴锅、切片机、染色机、载玻片、盖玻片、铅笔、标签 2. 实验试剂:福尔马林、酒精(50% 55% 70% 75% 80% 85% 95% 无水浓度)、二甲苯、苏木素、盐酸酒精、伊红染液、树胶 四.实验步骤 (一)取材 从尸体解剖材料或临床手术切除的待检材料上选取供作切片标本的病理组织切块,称为取材。 1. 取材要全面具有代表性,能显示病变的发展过程。为此要选取病变显著的区域和可疑 灶,在统一组织块中最好包括病灶及其周围的健康组织,并应包含该器官的主要结构部分。较大而重要的病变可从病灶中心到外周的不同部位取材,以反映病变各阶段的形态学变化。

病理学进展复习资料 (4)

绪论 1.简述现代病理学方法有哪几类?请例举两种你熟悉的现代病理学方法,简述其原理、优势和不足。 形态、细胞表型、基因型、随访检验 (1)细胞的表型 一: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原理:根据抗原抗体反应和化学显色原理,组织切片或细胞标本中的抗原先和一抗结合,再利用一抗与标记生物素、荧光素等的二抗进行反应,前者再用标记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或碱性磷酸酶(AKP)等的抗生物素(如链霉亲和素等)结合,最后通过呈色反应或荧光来显示细胞或组织中化学成分,在光学显微镜或荧光显微镜下可清晰看见细胞内发生的抗原抗体反应产物,从而能够在细胞爬片或组织切片上原位确定某些化学成分的分布和含量。基本原理: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可用于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肿瘤的分型,肿瘤起源的判断,靶向药物的筛选,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判断病原体的检测等。 优势:相比于其他蛋白检测方法,免疫组化具有特异性强,定性灵敏度高、定位较直接准确的优点,是定位检测分析首选方法。尤其对于有些因子的转位研究十分有用。 不足:操作比较复杂,对技术要求较高。 (2)细胞的基因型变化: 肿瘤染色体不平衡分析:CGH FISH,肿瘤等位基因不平衡分析,肿瘤DNA 不稳定性分析,肿瘤的单克隆性分析。 二.FISH基因定位(FISHmapping) 原理:基因定位时,不但需要确定某段靶序列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尚需确定两个或两个以上靶序列在线性DNA 分子的排列次序和距离,才能绘出基因图。一般用同位素杂交:先确定每一靶序列在中期染色体上的位置,然后根据它们到端粒的距离确定出线形排列次序。而用FISH 方法,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探针能同时与中期染色体杂交,只要根据两种颜色杂交位点的相互位置,就能直接确定次序。但中期染色体是线形DNA 分子经过折叠和包装后形成的,若两个靶序列相距很近,例如间距小于1Mbp,受包装过程的影响,它们在线形DNA 分子上的排列与在中期染色体上的排列不一定相同,甚至可能完全相反。学者们发现,靶序列之间在间期核的平均相对距离与它们在线形DNA 分子上的距离呈正相关。利用间期核FISH 分析不但能排除染色体包装的影响,还能提高测距的分辨率。 优点:可帮助基因定位与基因制图,FISH 已经极大地加速了人类基因定位和基因制图的进程。可帮助基因诊断,更加精确、直观、明了。FISH 为研究基因的扩增和缺失提供了新的方法,能将基因扩增和染色体重复分开。 不足:虽FISH 基因定位已简化基因定位的步骤,提高了效率,但仍然成本较高,暂时不适合普及使用。 四.原位分子杂交 原理:是应用特定标记的已知核酸探针与组织或细胞中待测的核酸按碱基配对的原则进行特异性结合,形成杂交体,杂交后的信号可以在光镜或电镜下进行观察。 优势:由于核酸分子杂交的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定位精确、定量可能,因此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等各个领域的研究之中。 不足:限制于存在适合核酸分子杂交的组织中,且由于成本问题,不适合大规模临床推广。 (3)形态学着手点 三.电子显微镜技术 原理:是以电子束为照明源,通过电子流对生物样品的透射以及电磁透镜的多级放大后的荧

最新病理学基础简答题资料

《病理学基础》 一、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1、简述萎缩的原因及类型。P6 答:萎缩一般可分为生理性萎缩和病理性萎缩两个类型。 生理性萎缩见于更年期后妇女的子宫和卵巢的萎缩、老年人的各器官的萎缩、青春期的胸腺萎缩等。 病理性萎缩按其发生原因可分为以下类型。 (1)营养不良性萎缩 (2)压迫性萎缩 (3)失用性萎缩 (4)去神经性萎缩 (5)内分泌性萎缩 2、简述细胞水肿的病例变化。P9 答:肉眼观察:病变器官体积增大,重量增加,包膜紧张,切面隆起,边缘外翻,颜色变淡,似开水烫过一样。 镜下观察:细胞体积增大,HE染色胞质内出现许多细小的淡红色颗粒(电镜下为为肿胀的线粒体和内质网)。若水肿进一步发展,可发展为气球样变。 3、简述脂肪变性的病例变化。P10 答:肉眼观察:脂肪变性的器官体积增大,包膜紧张,呈淡黄色,切面触之有油腻肝。 镜下观察:脂肪变性的细胞体积增大,胞质内出现大小不等的脂滴。 4、简述坏死的病理变化。P11-12 答:镜下观察:(1)细胞核的变化:细胞核的变化是细胞坏死的重要标志,主要有三种形式: ①核固缩②核碎裂③核溶解 (2)细胞质的变化:胞质中RNA丧失及蛋白质变性,致使胞质红染;胞质结 构崩解,致使胞质呈颗粒状,进而细胞膜破裂,整个细胞 完全崩解消失,溶解、吸收而消失。 (3)间质的变化:基质崩解,胶原纤维肿胀、崩解、断裂、液化,最后坏死 的胞核、胞质及崩解的间质融合成一片模糊的颗粒状、 无结构的红染物质。 肉眼观察:失活组织的特点是:1、失去原组织的光泽,颜色变苍白、浑浊; 2、失去原组织的弹性,捏起或切断后组织回缩不良; 3、失去正常组织的血液供应,摸不到动脉搏动,针 刺或清创切开时无新鲜血液流出; 4、失去正常组织的感觉和运动功能等。 5、简述坏死的类型。P12 答:根据坏死的形态变化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凝固性坏死(2)液化性坏死(3)纤维素样坏死(4)坏疽 坏疽可分为三种类型:干性坏疽湿性坏疽气性坏疽 6、简述坏死的结局。P13 答:(1)溶解吸收(2)分离排除(3)机化(4)包裹和钙化 7、简述创伤愈合的类型及特点。P17 答:根据创伤程度、有无感染及愈合情况,创伤愈合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病理学 名词解释

biopsy 活体组织检查从病人身上可疑的病变组织上,取下一小块组织,送病理科惊醒细胞形态学检查的一种诊断方法。 pathology 病理学病理学是研究人体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生机制、发展规律以及疾病过程中机体的形态结构、功能代谢变化的一门基础医学课程。 hypertrophy 肥大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的增大 anemic infarct 贫血性梗死组织结构较致密的脏器发生动脉阻塞时,因侧支血管细而小,梗死形成时从侧支血管进入坏死组织的血量少,梗死区呈灰白色 henmorrhagic infarct 出血性梗死组织结构疏松且侧支血管丰富的脏器,单纯动脉阻塞一般不引起梗死,往往静脉淤血而有效侧支循环不能建立时才会发生,此时梗死区有明显的出血,呈红色 atrophy 萎缩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组织或器细胞浆内甘油三酯(中性脂肪)的蓄积。 官体积缩小。 metaplasia 化生是指一种已分化组织转变为另一种分化组织的过程。 degeneration 变性指细胞受损伤后细胞内或细胞间质内有各种异常物质或过多的正常物质的蓄积,并伴有功能下降。 hydropic degeneration 水样变性肿胀的线粒体、内质网破裂,胞浆内水分越来越多,胞浆呈疏松网状。 fatty degeneration 脂肪变性细胞浆内甘油三酯(中性脂肪)的蓄积。 lipofuscin 脂褐素又称老年素。沉积于神经、心肌、肝脏等组织衰老细胞中的黄褐色不规则小体,内容物为电子密度不等的物质、脂滴、小泡等,是溶酶体作用后剩下不再能被消化的物质而形成的残余体。 coagulation necrosis 凝固性坏死蛋白质变性凝固且溶酶体酶水解作用较弱时,坏死区呈灰黄、干燥、质实的状态 caseous necrosis 干酪样坏死在结核病时,因病灶中含脂质较多,坏死区呈黄色,状似干酪 liquefaction necrosis 液化性坏死由于坏死组织中可凝固的蛋白质太少,或坏死细胞自身及浸润的中性粒细胞等释放大量水解酶,或组织富含水分和磷脂,则细胞组织坏死后易发生溶解液化 hyaline degeneration 玻璃样变性血管壁、结缔组织、细胞内均质、红染、毛玻璃样半透明 metastatic calcification 转移性钙化由于全身性的钙、磷代谢障碍,引起机体血钙或血磷升高,导致钙盐在未受损伤的组织内沉积 pathologic calcification 病理性钙化除骨和牙齿外,在机体的其他组织发生钙盐沉着的现象 fibrinoid necrosis 纤维素样坏死发生在间质、胶原纤维和小血管壁的一种坏死。光镜下,病变部位的组织结构消失,变为境界不甚清晰的颗粒状、小条或小块状无结构物质,呈强嗜酸性,似纤维蛋白,有时纤维蛋白染色呈阳性 dry gangrene 干性坏疽大多是坏疽的一种, 常见为肢端组织缺血坏死,干枯变黑并向躯干发展,直到血液循环足以防止坏死的地方停止。 moist gangrene 湿性坏疽湿性坏疽多发生于与外界相通的内脏(肠、子宫、肺等),也可见于四肢(伴有淤血水肿时)。此时由于坏死组织含水分较多,故腐败菌感染严重,局部明显肿胀,呈暗绿色或污黑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