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咳嗽的中医治疗探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咳嗽的中医治疗探讨

发表时间:2019-09-11T09:26:13.673Z 来源:《航空军医》2019年7期作者:孟豪王小艳杨秋宇何成诗

[导读] 慢性咳嗽[1]通常是指咳嗽时间超过8周,X线胸片无明显异常,以咳嗽为唯一症状或主要症状。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摘要:慢性咳嗽是呼吸科门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咳嗽症状时轻时重,迁延难愈,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给患者带来经济负担。中医药治疗慢性咳嗽具有特色,疗效较好,通过探讨各医家对慢性咳嗽诊疗经验,为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关键词:慢性咳嗽;病因病机;辩证论治;临床诊疗经验

慢性咳嗽[1]通常是指咳嗽时间超过8周,X线胸片无明显异常,以咳嗽为唯一症状或主要症状。中医学并无慢性咳嗽的病名,但可将其归纳为“久咳”、“久嗽”、“顽咳”的范畴。中医认为咳嗽的发生与肺脏宣降功能失调密切相关,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冲击气道而发声为咳,常伴咳吐痰液。咳嗽是肺系疾病中最常见的症状,各医家在慢性咳嗽的诊疗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咳嗽的治疗有独到的见解,为我们诊治慢性咳嗽提供参考,丰富了咳嗽的诊疗思路。

1.病因病机

关于咳嗽的论述最早见于《内经》,如《素问·宣明五气论》云:“五气所病......肺为咳”。咳嗽的发生与肺脏密切相关,病位在肺。中医重视整体观念,强调各脏腑紧密联系,生理上相互为用,病变上相互影响。《素问·咳论》中提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说明咳嗽不仅与肺相关,与五脏六腑也有密切的联系。五脏六腑病变,人体气机失调,导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气冲喉道形成咳嗽。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提出了“十种咳”,即风咳、寒咳、支咳、肝咳、心咳、脾咳、肺咳、肾咳、胆咳、厥阴咳。不同的类型的咳嗽,其发病机理不同,临床表现各异。张景岳在《景岳全书》提出“咳嗽之要,止惟二证。何为二证,一曰外感,一曰内伤而尽之矣。”简明扼要地将咳嗽病因分为外感和内伤两类,外感咳嗽多为外邪侵袭皮毛,由表及里伤及肺系,内伤咳嗽多为脏腑功能失调,通过脏腑相互联系使肺脏受损,两者都导致肺的气机失调,发为咳嗽。程钟龄在《医学心悟》中提出“肺体属金譬若钟然,钟非叩不鸣。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自外击之则鸣,劳欲情志饮食炙爆之火,自内攻之则亦鸣”形象得描述咳嗽的发生机制,即六淫邪气从外侵袭,损伤肺系,或饮食情志失常,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内邪干肺,导致肺失于正常的宣发肃降功能,气逆于上,冲击气道,而引起咳嗽。慢性咳嗽的病机相对复杂,病程较长,还需注意病程中虚实寒热变化。

2.辩证论治

中医对于疾病的诊疗强调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五脏系统生理和病理上都有密切的联系。慢性咳嗽发生发展过程中因各脏腑病变主次不同,导致疾病的病机各异,因此在慢性咳嗽的治疗上需要抓住疾病发生的本质,才能获得更好的疗效。

咳嗽的产生主要是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所致,无论病变是否在于肺脏,一定程度上都引起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失调,形成咳嗽,如《医学三字经》提到“咳嗽不止于肺而亦不离于肺也”,故慢性咳嗽治疗过程中治肺尤为关键。肺为娇脏,喜润恶燥,燥易伤肺系,各种原因导致肺失津液、宣降失常而引起咳嗽,主要以干咳、少痰、口鼻干燥为临床表现,临床治疗上应注意滋养肺阴,同时宜使用平缓滋润之品,并可适当配以引经药。吕虎[2]总结陈勇毅经验中提出强调养阴润燥治疗慢性咳嗽,喜好用地黄、紫菀、百部、麦冬、石斛、五味子等滋润之品。邹密沂[3]等人总结王伟临床经验中提出其在临床治疗咳嗽重用沙参、玉竹、天冬、麦冬、玄参、生地等滋阴润肺药,以求直捣病所。肺为水上之源,参与津液代谢,津液运行失调形成痰湿,停留于肺,导致肺的宣降失调,主要以咳嗽、痰多、胸闷为主要临床表现,临床治疗使用化痰止咳药物,达到祛除痰湿,恢复肺脏功能,咳嗽则止。汪欣[4]认为陈华在临床上将慢性咳嗽分为风痰阻肺、痰湿蕴肺、痰热郁肺等证,经验自拟方中运用杏仁、前胡、枳壳、桔梗、法半夏、射干、浙贝母等药物祛除痰湿,临床上都收到较好的疗效。耿立梅等[5]提出郭纪生从肺脏论治慢性咳嗽,经验方中运用炙麻黄、杏仁、甘草、前胡、白前、炒苏子、射干、炙杷叶、浙贝母、紫菀、款冬花、石膏等宣肺止咳、清热利咽,临床疗效可靠。

“心主血脉”,“肺主气,助心行血”,两者在气血运行有着密切联系,相互协调促进气血正常运行。“久咳耗气,久病入络”,慢性咳嗽患者后期常夹瘀。久病耗伤正气,心主行血功能失调,无力推动血行而为瘀,临床上治疗慢性咳嗽需辩证使用活血化瘀药物促进血脉正常运行。何飞等[6]提出王会仍在治疗慢性咳嗽时主张从“气、痰、瘀”同治,力倡加入当归、川芎、丹参等活血之品。心属火,肺属金,心与肺之间病理上为乘侮关系,心火亢盛则灼伤肺之津液,肺的津液亏虚,肺失濡养,气机运行失调,发为咳嗽。临床上此类患者常感夜间咳嗽明显、焦虑、五心烦热、失眠多梦等。陶飞宝[7]总结出徐斌临床上常用导赤散加减治疗此类咳嗽,以达宁心止咳之效。

脾与肺生理病理上有着密切的联系,脾属土、肺属金,脾与肺之间为母子关系。肺主行水,脾主水谷,两脏在津液代谢中密切相关,津液运化失常,内聚为痰饮水湿,导致肺的宣降功能失调,两者在病理上常相互影响。“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在慢性咳嗽的治疗过程中,我们不能局限于治肺,也需要调理脾胃。临床上表现为咳嗽、痰多、纳食欠佳等可从脾胃论治。刘远婷[8]总结臧力学临床经验时提出,在此类慢性咳嗽治疗中运用健脾化湿之法,多用茯苓、白术、薏苡仁、麦芽等药物达到健脾化湿祛痰,以达止咳的目的。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对于体质虚弱,反复咳嗽,迁延难愈者,也需补益脾胃,通过调补脾胃以扶助正气,驱邪外出达到止咳。《脾胃论》中提到“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表明了脾胃失调在疾病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蔡骏逸[9]提出刘友章认为肺气的正常与否依赖脾气的滋养,在慢性咳嗽治疗中更应该注意肺脾并治,调畅气机,健脾化痰。陈晶晶[10]总结出张念志运用培土生金法贯穿此类咳嗽治疗始末,临床上注重调补脾胃,常选用黄芪、党参、白术、麦芽、陈皮、茯苓等补气固表、健脾之品。

“肝主左升,肺主右降”,两者相互为用调畅全身气机,肝主疏泄,以升为顺,肝气上升则肺气得降。两者在病理上也密切联系,若肝脏疏泄太过或不及都可导致肺宣降失常,临床上因肝病致咳者并不少见,临床上常表现为咳嗽、胁痛、易怒、口苦等症,症状轻重常随情绪波动。姜振君[11]提出朱佳将此类咳嗽的基本病机归纳为肝郁气火,情志为病,治疗上以理肺疏肝止咳为基本方法,临床上常用小柴胡汤宣畅气机、旋覆代赭汤疏肝降逆、乌梅丸寒热通调等辩证治疗。朱海[12]认为此类咳嗽的病机可分为:肝失疏泄,肺气不利;肝火上炎,灼伤肺金;肝气郁滞,痰瘀阻肺等。治疗上常用香附、郁金、苏子、枳壳、柴胡、川楝子等疏肝,栀子、青黛等清肝,四逆散加桃红四物汤调肝,玄参、地骨皮、女贞子、墨旱莲养肝。谢先余[13]总结出韩明向治疗此类咳嗽时先将其病机分虚实:虚者为肝阴亏虚、肝血不足,实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