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管直肠常见疾病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③向下至两侧坐骨直肠窝淋巴结,穿过肛提肌至 髂内淋巴结。下组包括外括约肌、肛管和肛周皮 下淋巴网,经会阴部流入腹股沟淋巴结,至髂外 淋巴结。
▪ 肌肉 ▪ 肛门外括约肌、即皮下部,浅部和深部 ▪ 肛门内括约肌、 ▪ 肛提肌和纵形肌
▪ 肛管直肠环 由外括约肌深浅两部,纵形 肌、内括约肌以及耻骨直肠肌所组成,起 括约功能。肛门部手术时必须注意环的部 位,若不慎切断,可造成肛门失禁。
形成的小溃疡。
病因:
便秘引起的肛管机械性创伤。 感染引起的肛管局部抵抗力的下降。 解剖学因素。
临床表现:
症状:排便时肛门呈周期性疼痛,伴有
大便带血、便秘、形成恶性循环。
体检:肛管后方梭形裂口,裂口远端有
皮垂,裂口近端肛乳头肥大。(即肛裂三 联征)
诊断:
典型症状 + 肛裂三联征可确诊。
鉴别诊断:与Crohn病、溃疡性结肠炎、结核相
区别。
治疗:
治疗原则:1)解除括约肌痉挛 2)中断恶 性循环 3)促进愈合。
非手术治疗法:1、保持便后肛门局部清洁, 可用1:5000pp温水坐浴。2、软化大便:麻仁 丸、槐角丸、液体石蜡口胶,多吃粗纤维事物。 3、局麻下扩肛。
手术治疗:肛裂切除术;肛门内括肌切除术。
错误扩肛法
正确扩肛法
第四节:肛管直肠周围脓肿 (Perianorectal abscess)
▪ 直肠瓣 ▪ 直肠柱(肛柱) ▪ 肛瓣 ▪ 肛窝(隐窝) ▪ 肛乳头 ▪ 齿线
▪ 神经 肛管属体神经系统的阴部内神经(骶2~
4),分布于肛提肌、肛门外括约肌,肛管和肛周 皮肤,可控制肛门括约门肌功能。直肠属植物神 经系统,交感神经纤维来自胸11到腰2脊髓神经, 经腹下神经丛与副交感神经(骶2、3、4)相连, 分布至直肠止于齿线,交感神经有抑制直肠蠕动, 并使肛门内括约肌收缩,副交感神经有增加直肠 蠕动,促进分泌和内括约肌松弛,齿线以上直肠 粘膜一般无痛感,肛管和肛周皮肤则感觉敏锐, 炎症或手术后刺激可引起剧痛,还可引起的反射 性肛提肌和肛门外括约肌痉挛,发生排尿困难和 尿潴留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简称肛周脓肿),是指 在肛管直肠周围间隙发生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并 形成脓肿,脓肿自行溃破或切开后常形成肛瘘。 脓肿是急性炎症期,肛瘘为慢性期。
病因: A. 多由肛腺感染引起,如腹泻便秘易引
起肛窦炎。 B. 继发于肛周皮肤感染,损伤,药 物注射,罗克恩病,溃疡性结肠炎,血液病。C. 雄性激素分泌旺盛。
▪ 肛管直肠周围间隙 对临床有重要意义,
又称外科解剖间隙。肛提肌上有骨盆直肠 间隙,在腹膜返折以下,直肠两侧,左右 各1个;直肠后间隙,在直肠和骶骨之间, 也在肛提肌上方,可与两侧骨盆直肠间隙 相通;肛提肌下为坐骨直肠间隙,在肛管 两侧,左右各一个。
▪ 齿线的临床意义 ▪ ①表层不同引起癌变不同,线上为直肠癌,多为
外痔(external hemorrhoid)
由直肠下静脉丛形成,齿线下方,表面被 肛管皮肤所覆盖。
混合痔(mixed hemorrhoid)
由直肠下静脉丛相互吻合,迂曲,扩张, 位于齿线上下,表面覆盖黏膜与皮肤。
临床表现:便血:(滴下、喷射状)血与大
便不混合,无痛感。 痔块脱出;疼痛;瘙痒。
鉴别诊断:直肠癌,直肠息肉,直肠脱垂。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
特点:
1、肛提肌上间隙脓肿以全身中毒症状为 主,局部症状不明显。
2、肛门周围间隙脓肿以局部症状为主, 而全身中毒症状较少且轻。
诊断: 症状 + 体征 + 超声 + 肿块穿刺
有脓。
治疗:
非手术治疗:抗生素;温水坐浴;局部 理疗。
手术治疗:脓肿切开引流术。
第五节:肛瘘(Anal fistula)
时钟定位记录
乙状结肠镜检:
镜长15~30cm有硬管、软管两种。 检查前先用3%皂液500ml灌肠清洁肠道准备。 选膝为扩肛后入镜,遵守循腔进镜原则,避 免损伤。
纤维结肠镜检:
1、检查前服肠道清洁剂3000ml,以清洁肠道。
2、有直肠疾病如息肉、肿瘤等常规要求检查全部 结肠。
3、纤结镜既有疾病诊断价值,又有对大肠息肉 (电灼摘除),大肠吻合口良性狭窄扩张的治疗 作用。
诊断方法:确定内口位置是诊断的关键点。
1、染色法:用美兰溶液+双氧水各1ml自 外口注入瘘管。
2、探针法。 3、造影法:用碘油造影。
治疗:
瘘管不能自愈,必须手术。
手术原则:找准内口,切开瘘管,敞开引流, 促进愈合。
手术关键:尽量减少括约肌损伤,防止肛门失 禁,避免瘘复发。
手术方式:1、瘘管切开术 2、肛瘘挂线术(用 于高位肛瘘,最大优点是不会造成肛门失禁) 3、 肛瘘切除术。
腺癌。线下为肛管癌,多为鳞状细胞癌,手术时 前者应探查肝有无转移,后者查腹股沟淋巴结转 移否; ▪ ②齿线是粘膜皮肤的分界线,手术时应认真保护 这一关系,若手术破坏,交界线下移,粘膜可翻 出肛门外,分泌物污染衣裤,给患者造成痛苦; ▪ ③神经分布不同,对疼痛反应不同,齿线上内痔 冷冻、结扎,注射治疗都不会疼痛,齿线下肛裂, 感染,血栓外痔等,均可剧烈疼痛; ▪ ④排便中作用,当粪便下行达齿线时,产生便意 感。一旦遭到破坏,将影响排便感,容易使粪便 积滞于直肠内。
肛瘘是指肛门周围的肉芽肿性管道,有内 口瘘管外口三部分组成。
肛瘘分类:
1、按肛管位置高低分类(临床较常用) 低位肛瘘:瘘管位于外括约肌深部以下。
低位单纯性肛瘘;低位复杂性肛瘘;
高位肛瘘:瘘管位于外括约肌深部以上。
高位单纯性肛瘘;高位复杂性肛瘘。
2、按瘘管与括约肌关系分类 (Shafik.1979)
分类:(以肛提肌为界,分为上下两部)
肛提肌上脓肿:骨盆直肠间隙脓肿(左右各
一),直肠后间隙脓肿(骶前间隙),高位肌间 脓肿。
肛提肌下间隙:坐骨直肠间隙脓肿(左右各
一),肛门周围间隙脓肿(又分深浅间隙)。
临床表现:局部症状:肛周红肿热痛,肿块
并有压痛波动感。
全身中毒症状:寒战、发烧、出汗、
乏力、血相高、头痛、纳差。
肛门直肠疾病
东汽公司花果医院 孙福堂
第一节 概述
一、解剖概要
肛管与直肠 肛管起于齿状线,下止肛门缘,长2~3厘米, 由肛门内外括约肌和肛提肌围绕。肛管向上向后与直肠成 80~90°角,前壁比后壁较长。肛管为皮肤所复盖,齿 线下方有一光滑区,称痔环,其下界叫白线,位置相当于 肛门内括约肌的下端,活体呈浅兰色,触诊有一浅沟,直 肠上接乙状结肠,下连肛管,长约12~15厘米,起自第 三骶椎平面,沿骶骨凹向下向前,到尾骨尖又转向后,形 成两个弯曲,这对临床做乙状结肠镜检查时必须注意,以 免损伤肠壁。直肠上1/3前面和两侧有腹膜,中1/3的腹 膜向前返折成直肠膀胱或直肠子宫陷凹、腹膜返折距会阴 部皮肤7~8厘米,女性较低。下1/3无腹膜。直肠腔上段 较窄,下面扩大成直肠壶腹。肌层是不随意肌,内环外纵,
检查肛管直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无压痛、肿块位置、大小、硬 度、活动度、狭窄度。
经肛诊可发现痔、肛瘘、直肠息肉、直肠前 突、肛管、直肠癌、前列腺炎、骶前肿瘤。
肛门镜检:
1、肛门镜长度一般为7cm。肛门镜检体位可选择左 侧卧位、膝胸位。
2、镜检前先做肛门指诊,,局部有炎症、肛裂,月 经期应停检。
3、肛周病变记录方法是时钟定位记录法,并表明体 位。
影像学检查:
X线:结肠气钡双重造影或排粪造影,对截直 肠肿瘤、便秘等有重要诊断价值。
腔内超声:对直肠癌分期或前列腺疾病诊断 有重要价值。
CT:对直肠癌的诊断、分期、淋巴转移、肠 外侵犯判断有重要意义。
肛肠测压:判断肛管功能,对巨结肠有重要 判断价值。
第三节:肛裂(Anal fissure)
定义:肛裂是指齿线下肛管皮肤层裂伤后
▪血管
▪ 直肠上动脉 ▪ 直肠下动脉 ▪ 肛管动脉 ▪ 骶中动脉:直肠上静脉丛
直肠下静脉丛
▪ 淋巴分布 淋巴引流以齿线为界,淋巴液可流
向三个方向:
▪ ①向上经直肠后骶骨前淋巴结,再经乙状结肠系 膜根部淋巴结,最后流入主动脉周围淋巴结;
▪ ②直肠下端可向两侧经肛提肌上淋巴结,再经闭 孔淋巴结流入髂内淋巴结;
治疗:
1、一般治疗:增加粗纤维饮食,改变不良排 便习惯,坐浴,痔疮膏外涂。
2、注射疗法:用于1、2期内痔的治疗,硬化 剂——消痔灵。
4、手术疗法: 外痔切除+内痔结扎术 PPH术:此术优点无痛苦,出血少,不会
造成便失禁。
谢谢大家!
二、检查方法
▪(一)体位 根据病情选择体位,常用:
(二)检查步骤
▪ 1.肛门视诊 ▪ 2.直肠指诊 ▪ 3.肛镜检查
三项检查上述发现的病变,采用顺时钟定 位法予以记录。如检查时取截石位,则肛 门后正中6点,前方中点为12点,例如检 查时在肛门前方偏右见一痔团,应记录 “截石位11点或胸膝位5点”处有痔一个,
肛管括约肌间型:约占70%,为低位肛瘘。
经肛管括约肌型:约占25%,可为低位或
高位肛瘘。
肛管括约肌上型:少见,约占4%,为高位
肛瘘。
肛管括约肌外型:极少见,仅占1%,外伤、
肿瘤、克隆病引起,治疗较为困难。
Goodsall定律: 在两坐骨结节中点划一横线,若外口在横
线后方,瘘管常是弯型,且内口常在肛管 后正中处。若外口在横线前方,瘘管常是 直型,内口常在附近的肛窦中。
第六节:痔(Hemorrhoid)
病因:肛垫下移学说 静脉曲张学说
排便习惯不良 饮酒和辛辣食物 (肛垫由静脉血管、平滑肌、弹性纤维、结缔组 织组成) 分类:
内痔(Internal hemorrhoid) 由直肠上静脉丛形成,齿线上,表面覆盖直
肠粘膜。
分四期: 1、排便时出血,痔核不脱出肛门外; 2、排便时痔核脱出肛门外,便后可自行还 纳; 3、痔脱出肛门外需手法还纳; 4、痔脱出不能还纳,还纳后立即脱出;
见图表示(图2-102)。
意义:
1、肛诊是简单而又重要的临床检查方法; 2、75%直肠癌经直肠指诊被发现; 3、85%病例中由于未做肛诊而延误直肠癌诊断。
要求:
作好检查前解释工作,杜绝在病人无思想准备下 贸然进行。
注意几个步骤:
右手戴手套并涂润滑油(石蜡油)。
进行肛周适当按摩,使肛门松弛。
测试肛门括约肌松紧度,正常插入一食指并有 环缩感,可在肛管后方触及肛管直肠环,括约肌 间沟。
▪ 肌肉 ▪ 肛门外括约肌、即皮下部,浅部和深部 ▪ 肛门内括约肌、 ▪ 肛提肌和纵形肌
▪ 肛管直肠环 由外括约肌深浅两部,纵形 肌、内括约肌以及耻骨直肠肌所组成,起 括约功能。肛门部手术时必须注意环的部 位,若不慎切断,可造成肛门失禁。
形成的小溃疡。
病因:
便秘引起的肛管机械性创伤。 感染引起的肛管局部抵抗力的下降。 解剖学因素。
临床表现:
症状:排便时肛门呈周期性疼痛,伴有
大便带血、便秘、形成恶性循环。
体检:肛管后方梭形裂口,裂口远端有
皮垂,裂口近端肛乳头肥大。(即肛裂三 联征)
诊断:
典型症状 + 肛裂三联征可确诊。
鉴别诊断:与Crohn病、溃疡性结肠炎、结核相
区别。
治疗:
治疗原则:1)解除括约肌痉挛 2)中断恶 性循环 3)促进愈合。
非手术治疗法:1、保持便后肛门局部清洁, 可用1:5000pp温水坐浴。2、软化大便:麻仁 丸、槐角丸、液体石蜡口胶,多吃粗纤维事物。 3、局麻下扩肛。
手术治疗:肛裂切除术;肛门内括肌切除术。
错误扩肛法
正确扩肛法
第四节:肛管直肠周围脓肿 (Perianorectal abscess)
▪ 直肠瓣 ▪ 直肠柱(肛柱) ▪ 肛瓣 ▪ 肛窝(隐窝) ▪ 肛乳头 ▪ 齿线
▪ 神经 肛管属体神经系统的阴部内神经(骶2~
4),分布于肛提肌、肛门外括约肌,肛管和肛周 皮肤,可控制肛门括约门肌功能。直肠属植物神 经系统,交感神经纤维来自胸11到腰2脊髓神经, 经腹下神经丛与副交感神经(骶2、3、4)相连, 分布至直肠止于齿线,交感神经有抑制直肠蠕动, 并使肛门内括约肌收缩,副交感神经有增加直肠 蠕动,促进分泌和内括约肌松弛,齿线以上直肠 粘膜一般无痛感,肛管和肛周皮肤则感觉敏锐, 炎症或手术后刺激可引起剧痛,还可引起的反射 性肛提肌和肛门外括约肌痉挛,发生排尿困难和 尿潴留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简称肛周脓肿),是指 在肛管直肠周围间隙发生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并 形成脓肿,脓肿自行溃破或切开后常形成肛瘘。 脓肿是急性炎症期,肛瘘为慢性期。
病因: A. 多由肛腺感染引起,如腹泻便秘易引
起肛窦炎。 B. 继发于肛周皮肤感染,损伤,药 物注射,罗克恩病,溃疡性结肠炎,血液病。C. 雄性激素分泌旺盛。
▪ 肛管直肠周围间隙 对临床有重要意义,
又称外科解剖间隙。肛提肌上有骨盆直肠 间隙,在腹膜返折以下,直肠两侧,左右 各1个;直肠后间隙,在直肠和骶骨之间, 也在肛提肌上方,可与两侧骨盆直肠间隙 相通;肛提肌下为坐骨直肠间隙,在肛管 两侧,左右各一个。
▪ 齿线的临床意义 ▪ ①表层不同引起癌变不同,线上为直肠癌,多为
外痔(external hemorrhoid)
由直肠下静脉丛形成,齿线下方,表面被 肛管皮肤所覆盖。
混合痔(mixed hemorrhoid)
由直肠下静脉丛相互吻合,迂曲,扩张, 位于齿线上下,表面覆盖黏膜与皮肤。
临床表现:便血:(滴下、喷射状)血与大
便不混合,无痛感。 痔块脱出;疼痛;瘙痒。
鉴别诊断:直肠癌,直肠息肉,直肠脱垂。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
特点:
1、肛提肌上间隙脓肿以全身中毒症状为 主,局部症状不明显。
2、肛门周围间隙脓肿以局部症状为主, 而全身中毒症状较少且轻。
诊断: 症状 + 体征 + 超声 + 肿块穿刺
有脓。
治疗:
非手术治疗:抗生素;温水坐浴;局部 理疗。
手术治疗:脓肿切开引流术。
第五节:肛瘘(Anal fistula)
时钟定位记录
乙状结肠镜检:
镜长15~30cm有硬管、软管两种。 检查前先用3%皂液500ml灌肠清洁肠道准备。 选膝为扩肛后入镜,遵守循腔进镜原则,避 免损伤。
纤维结肠镜检:
1、检查前服肠道清洁剂3000ml,以清洁肠道。
2、有直肠疾病如息肉、肿瘤等常规要求检查全部 结肠。
3、纤结镜既有疾病诊断价值,又有对大肠息肉 (电灼摘除),大肠吻合口良性狭窄扩张的治疗 作用。
诊断方法:确定内口位置是诊断的关键点。
1、染色法:用美兰溶液+双氧水各1ml自 外口注入瘘管。
2、探针法。 3、造影法:用碘油造影。
治疗:
瘘管不能自愈,必须手术。
手术原则:找准内口,切开瘘管,敞开引流, 促进愈合。
手术关键:尽量减少括约肌损伤,防止肛门失 禁,避免瘘复发。
手术方式:1、瘘管切开术 2、肛瘘挂线术(用 于高位肛瘘,最大优点是不会造成肛门失禁) 3、 肛瘘切除术。
腺癌。线下为肛管癌,多为鳞状细胞癌,手术时 前者应探查肝有无转移,后者查腹股沟淋巴结转 移否; ▪ ②齿线是粘膜皮肤的分界线,手术时应认真保护 这一关系,若手术破坏,交界线下移,粘膜可翻 出肛门外,分泌物污染衣裤,给患者造成痛苦; ▪ ③神经分布不同,对疼痛反应不同,齿线上内痔 冷冻、结扎,注射治疗都不会疼痛,齿线下肛裂, 感染,血栓外痔等,均可剧烈疼痛; ▪ ④排便中作用,当粪便下行达齿线时,产生便意 感。一旦遭到破坏,将影响排便感,容易使粪便 积滞于直肠内。
肛瘘是指肛门周围的肉芽肿性管道,有内 口瘘管外口三部分组成。
肛瘘分类:
1、按肛管位置高低分类(临床较常用) 低位肛瘘:瘘管位于外括约肌深部以下。
低位单纯性肛瘘;低位复杂性肛瘘;
高位肛瘘:瘘管位于外括约肌深部以上。
高位单纯性肛瘘;高位复杂性肛瘘。
2、按瘘管与括约肌关系分类 (Shafik.1979)
分类:(以肛提肌为界,分为上下两部)
肛提肌上脓肿:骨盆直肠间隙脓肿(左右各
一),直肠后间隙脓肿(骶前间隙),高位肌间 脓肿。
肛提肌下间隙:坐骨直肠间隙脓肿(左右各
一),肛门周围间隙脓肿(又分深浅间隙)。
临床表现:局部症状:肛周红肿热痛,肿块
并有压痛波动感。
全身中毒症状:寒战、发烧、出汗、
乏力、血相高、头痛、纳差。
肛门直肠疾病
东汽公司花果医院 孙福堂
第一节 概述
一、解剖概要
肛管与直肠 肛管起于齿状线,下止肛门缘,长2~3厘米, 由肛门内外括约肌和肛提肌围绕。肛管向上向后与直肠成 80~90°角,前壁比后壁较长。肛管为皮肤所复盖,齿 线下方有一光滑区,称痔环,其下界叫白线,位置相当于 肛门内括约肌的下端,活体呈浅兰色,触诊有一浅沟,直 肠上接乙状结肠,下连肛管,长约12~15厘米,起自第 三骶椎平面,沿骶骨凹向下向前,到尾骨尖又转向后,形 成两个弯曲,这对临床做乙状结肠镜检查时必须注意,以 免损伤肠壁。直肠上1/3前面和两侧有腹膜,中1/3的腹 膜向前返折成直肠膀胱或直肠子宫陷凹、腹膜返折距会阴 部皮肤7~8厘米,女性较低。下1/3无腹膜。直肠腔上段 较窄,下面扩大成直肠壶腹。肌层是不随意肌,内环外纵,
检查肛管直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无压痛、肿块位置、大小、硬 度、活动度、狭窄度。
经肛诊可发现痔、肛瘘、直肠息肉、直肠前 突、肛管、直肠癌、前列腺炎、骶前肿瘤。
肛门镜检:
1、肛门镜长度一般为7cm。肛门镜检体位可选择左 侧卧位、膝胸位。
2、镜检前先做肛门指诊,,局部有炎症、肛裂,月 经期应停检。
3、肛周病变记录方法是时钟定位记录法,并表明体 位。
影像学检查:
X线:结肠气钡双重造影或排粪造影,对截直 肠肿瘤、便秘等有重要诊断价值。
腔内超声:对直肠癌分期或前列腺疾病诊断 有重要价值。
CT:对直肠癌的诊断、分期、淋巴转移、肠 外侵犯判断有重要意义。
肛肠测压:判断肛管功能,对巨结肠有重要 判断价值。
第三节:肛裂(Anal fissure)
定义:肛裂是指齿线下肛管皮肤层裂伤后
▪血管
▪ 直肠上动脉 ▪ 直肠下动脉 ▪ 肛管动脉 ▪ 骶中动脉:直肠上静脉丛
直肠下静脉丛
▪ 淋巴分布 淋巴引流以齿线为界,淋巴液可流
向三个方向:
▪ ①向上经直肠后骶骨前淋巴结,再经乙状结肠系 膜根部淋巴结,最后流入主动脉周围淋巴结;
▪ ②直肠下端可向两侧经肛提肌上淋巴结,再经闭 孔淋巴结流入髂内淋巴结;
治疗:
1、一般治疗:增加粗纤维饮食,改变不良排 便习惯,坐浴,痔疮膏外涂。
2、注射疗法:用于1、2期内痔的治疗,硬化 剂——消痔灵。
4、手术疗法: 外痔切除+内痔结扎术 PPH术:此术优点无痛苦,出血少,不会
造成便失禁。
谢谢大家!
二、检查方法
▪(一)体位 根据病情选择体位,常用:
(二)检查步骤
▪ 1.肛门视诊 ▪ 2.直肠指诊 ▪ 3.肛镜检查
三项检查上述发现的病变,采用顺时钟定 位法予以记录。如检查时取截石位,则肛 门后正中6点,前方中点为12点,例如检 查时在肛门前方偏右见一痔团,应记录 “截石位11点或胸膝位5点”处有痔一个,
肛管括约肌间型:约占70%,为低位肛瘘。
经肛管括约肌型:约占25%,可为低位或
高位肛瘘。
肛管括约肌上型:少见,约占4%,为高位
肛瘘。
肛管括约肌外型:极少见,仅占1%,外伤、
肿瘤、克隆病引起,治疗较为困难。
Goodsall定律: 在两坐骨结节中点划一横线,若外口在横
线后方,瘘管常是弯型,且内口常在肛管 后正中处。若外口在横线前方,瘘管常是 直型,内口常在附近的肛窦中。
第六节:痔(Hemorrhoid)
病因:肛垫下移学说 静脉曲张学说
排便习惯不良 饮酒和辛辣食物 (肛垫由静脉血管、平滑肌、弹性纤维、结缔组 织组成) 分类:
内痔(Internal hemorrhoid) 由直肠上静脉丛形成,齿线上,表面覆盖直
肠粘膜。
分四期: 1、排便时出血,痔核不脱出肛门外; 2、排便时痔核脱出肛门外,便后可自行还 纳; 3、痔脱出肛门外需手法还纳; 4、痔脱出不能还纳,还纳后立即脱出;
见图表示(图2-102)。
意义:
1、肛诊是简单而又重要的临床检查方法; 2、75%直肠癌经直肠指诊被发现; 3、85%病例中由于未做肛诊而延误直肠癌诊断。
要求:
作好检查前解释工作,杜绝在病人无思想准备下 贸然进行。
注意几个步骤:
右手戴手套并涂润滑油(石蜡油)。
进行肛周适当按摩,使肛门松弛。
测试肛门括约肌松紧度,正常插入一食指并有 环缩感,可在肛管后方触及肛管直肠环,括约肌 间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