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汇部分古今词义的演变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菜:古今所表示的范围很不一样。 古代的“菜”是专指蔬菜(形符从 艸),不包括肉类、蛋类等在内。
• 《说文》:“菜,艸之可食者,从 艸,采声。”(可供食用的草。) 这是“菜”的古义。
• 例如:古书上常见的“菜羹”、 “菜色”,这些“菜”都是指的蔬 菜。
• 直到宋代,“菜”还是不包括肉食 等副食品。
• 例如《史记·商君列传》:“孝公既 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
• 又如宋代欧阳修的《秋声赋》:“童 子莫对,垂头而睡。”(就是耷拉着 脑袋打盹儿,也是“坐寐”。童子不 知道如何回答,低下头打瞌睡。)
• 中古以后引申为“睡觉”义。如白居 易《长恨歌》:“云鬓半偏新睡觉。” 此句中的“睡”是“睡觉”,“觉” 是“睡醒”。
• 又如“娘”的母亲义,先秦是没有 的,魏晋以降,始见此义。
• 《篇·女部》:“娘,母也。”
• 《广韵·阳韵》:“娘,母称。”
• 这也是古无今有的现象。段玉裁说: “古今无定时,周为古则汉为今, 汉为古则晋宋为今”。(《说文解 字注》“谊”字下)
• (二)语词义项的古今变化
• 从某个词某一义项的古今变化来看, 主要存在着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 小、词义的转移和词义的易色等四 种情况,另外还有词义程度的轻重 和词义有所侧重等情况。
• ——颜师古注:凡言除者,除故官 就新官也。即拜官授职、任命的意 思。引申义。
• (3)德佑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 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文 天祥《指南录后序》)
• ——除:拜受官位。
• (4)御史大夫张忠辟(孙)宝为属, 欲令授子经,更为除舍。(《汉 书·孙宝传》)
• ——颜师古注:除,谓修饰扫除也。 引申义。除舍:整修、打扫房舍。 表示恭敬待客之意。辟:征召。
• 第一,词义的扩大。
• 一个词的某一义项内涵较大而外延 较小,后来随着词义的发展变化, 该词义减少了内涵,由具体变抽象 了,从而扩大了外延,于是词义所 指的范围扩大,我们称之为词义的 扩大。
• “睡”的本义是“坐着打瞌睡”。
• 《说文》:“睡,坐寐也。从目垂。”
• 《段注》:“知为坐寐者,以其字从 垂也。目垂者,目睑垂而下,坐则尔 (如此)。”
• 又如“池”: • (1)东门之池,可以沤麻。(《诗
经·陈风·东门之池》)
• ——池:池塘,本义。沤:长时间 地浸泡。
• (2)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孟子·公孙丑下》)
• ——池:护城河,引申义。
• 第二,某个词某些义项的古无今有。
• 例如现代汉语里“池”有“旁边高中 间平洼的地方”义,如“舞池”,这 是古代汉语里“池”所不具有的。
也,池非不深也。”
• 现代指池塘。
• “池”在先秦就既有“护城河”的 意义(如《孟子·公孙丑下》: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但同时也有“池塘”的意义(如 《孟子·梁惠王》:“数罟不入洿 池。”)。
• 可见,词义的演变,应该从两个方 面来分析:
• 一是从某个词某些义项的古今增减 来看
• 二是从某个词中某一义项的古今变 化来看
• (一)古存今废和古无今有
• 从某个词某些义项的古今增减来看, 主要存在着两种情况:古存今废和 古无今有。
• 第一,某个词某些义项的古存今废。 例如“除”的本义和主要引申义有:
• (1)扶辇下除,触柱折辕。(《汉 书·苏武传》)
• ——除:台阶,为本义。
• (2)上乃曰:“君除吏尽未?吾亦 欲除吏。”(《汉书·田蚡传》)
• “宫”的本义是“房屋,住宅”。
• 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记载了这 样一则故事。仇泰然对一幕僚说: “某为太守,居常不敢食肉,只是 喫菜;公为小官,乃敢食肉,定非 廉士。”这里,肉和菜的区分是非 常清楚的。
• 一些字从形符上也可以看到后代词 义有所扩大。
• 如“雌雄”,本指鸟的性别,后来 泛指一切动物的性别;
• “轟”本指群车声,后引申为响声 大,如“雷声轰鸣”等;
• “轻”本指轻车,后来泛指一切事 物的重量轻;
• “驰”本指赶马快跑,后来泛指其 他事物速度快,如“风驰电掣”;
• “驚”本指马惊,后来泛指其他动 物的惊,如“打草惊蛇”、“惊弓 之鸟”、“大吃一惊”等;
• “醒”本指酒醒,后来泛指醒悟、 睡醒等。
• 第二,词义的缩小。
• 一个词的某一义项内涵较小而外延 较大,后来随着词义的发展变化, 该词义增加了内涵而缩小了外延, 于是词义所指的范围缩小了。
• (5)微风清扇,云气四除。(嵇康 《杂诗》)
• ——吕向注:除,去也。引申义。
• (6)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 耻除矣。(《战国策·燕策三》)
• ——除:清除,去掉。
• 又如: • 根除(彻底铲除); • 除恶务尽(清除邪恶势力,务必彻
底);
• 消除(使不存在,除去)。
• 现代汉语里“除”只保留了“清除; 去掉”义。这是本义(台阶)和某 些引申义(除“清除;去掉”义外 的引申义)的古存今废。
词汇部分
一 古今词义的演变
• “城”古代指城墙,都邑四周用作 防御的高墙。一般分两重,里面的叫 城,外面的叫郭。城字单用时,多包 含城与郭。城郭对举时,只指城。如:
• “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 李白《送友人》:“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东城。”
• “城”现代指城市。
• “池”古代指护城河,如: • 《孟子·公孙丑下》:“城非不高
• “响”的本义是“回声”。 • 《玉篇》:“响,应声也。” • 贾谊《过秦论》:“天下云集响
应。”
• 引申为“声音”。 • 《说文》:“响,声也。” • 段玉裁注:“浑言之也。”
• 如《水经注·江水》:“空谷传响, 哀转久绝。”
• 又如苏轼《石钟山记》:“桴 止响 腾,余韵徐歇。”
• “响”由“回声”义发展为“声音” 义,内涵缩小而所指范围扩大了。
• “丈人”,原指一般的老人。
• 《论语·微子》:“丈人曰:‘四体不 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 后世则指岳父。
• 《敦煌变文集·丑女缘起》:“丈人丈 母不知,今日浑成差事。”
• 《刘知远诸公调》第二:“新近亡却丈 人丈母,尔怎敢饮酒。”
• 《水浒传》第八回:“只见众邻舍并林 冲的丈人张教头都在府前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