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原理与实务课程教学大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事诉讼法原理与实务》课程教学大纲
一、《民事诉讼法》课程说明
(一)课程代码
02231003
(二)课程英文名称
Principle and Practice of Civil procedural law
(三)开课对象
法学院专科专业学生
(四)课程性质
是为培养和检验学生的民事诉讼法理论知识和运用民事诉讼法进行诉讼的实践能力而设置的专业基础课。民事诉讼法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中国的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实践。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有: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等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后续课程有:刑法学、行政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等专业基础课。
(五)教学目的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系统掌握了解民事诉讼法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程序法意识,增强法制观念,树立公正民主的法律意识;熟悉各种民事诉讼规范,正确理解民事诉讼各种程序的规定,提高运用民事诉讼法进行诉讼、处理民事纠纷的能力。(六)教学内容
本课程主要包括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管辖、当事人、民事诉讼证据和证明、调解、一审程序、二审程序、再审程序、特别程序、民事执行等几个部分。通过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达到各章中所提的基本要求。讲授时应注意与现行法律及司法解释的协调。
(七)学时数、学分数及学时数具体分配
学时数:48学时
(八)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为主,组织模拟法庭为辅。
(九)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
考核方式为考试。学生期末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分别占总评成绩的40%和60%。
二、讲授大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章、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
教学要点:正确理解民事诉讼法的地位、作用、性质;掌握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对象、学科体系及学习研究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要求和方法;了解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特点和要素、以及不同的诉讼法律关系主体在诉讼中地位和作用的差异。了解诉权的含义、诉权学说的历史发展和诉权与诉讼权利的区别;了解取得诉权的条件、丧失诉权的原因及行使诉权的要求;掌握诉的种类和构成要素;掌握反诉的特征和要件。
教学内容:民事纠纷与民事诉讼、民事之诉、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与相邻部门法的关系
第二章、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教学要点:掌握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含义、功能及其内容
教学内容: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概述;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同等原则与对待原则;法院调解自愿与合法原则;辨论原则;处分原则;检察监督原则。
第三章、民事审判的基本制度
教学要点:掌握各项基本制度的具体内容;正确适用基本制度的法律规定。
教学内容:基本制度概述、合议制度;陪审制度;回避制度、公开审判制度;两审终审制度
第四章、主管与管辖
教学要点:了解法院主管民事案件的范围以及处理法院主管与其他机关、社会组织主管相互关系的原则和具体方式;明确法院管辖与法院主管的关系、确定管辖的原则以及管辖的种类和分类;掌握各种管辖的具体内容,正确适用管辖的法律规定。
教学内容:民事诉讼主管、管辖概述、级别管辖、地域管辖、裁定管辖、管辖权异议
第五章、当事人和诉讼代理人
教学要点:了解当事人含义、特征和类型;了解当事人的诉讼权利能力和诉讼行为能力;明确正当当事人的确定标准;了解当事人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的具体内容;掌握当事人更换和诉讼承担的具体规定。了解诉讼代理制度的本质和作用;掌握诉讼代理人的特点和不同种类诉讼代理人的区别;正确适用诉讼代理的法律规定。
教学内容:当事人概述、当事人的认定、当事人主体资格、诉讼代理人
第六章、多数当事人
教学要点:了解共同诉讼的概念和特征、必要共同诉讼和普通共同诉讼的概念、特征和两者的区别;掌握第三人诉讼的特点、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和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概念、特征以及两者的区别;了解代表人诉讼的特点和两种诉讼代表人进行诉讼的具体规定。
教学内容:共同诉讼、诉讼代表人、诉讼第三人
第七章、民事诉讼证据
教学要点:了解民事诉讼证据的特征、作用、种类和分类;领会证据能力的含义和确定我国民事诉讼证据证明力的规则。
教学内容:民事诉讼证据概述、民事诉讼证据在理论上的分类、民事诉讼证据的种类、证据保全
第八章、民事诉讼中的证明
教学要点:解证明对象的概念、作用和范围;明确证明责任的概念及分配;掌握民事诉讼证明标准并了解我国关于证明责任的立法规定;掌握法院对证据的审核判断的原则和方法。教学内容:证明对象、证明责任、证明标准、证明过程
第九章、法院调解与当事人合解
教学要点:了解法院调解的性质、特征和意义;明确法院调解的适用范围和组织形式;掌握法院调解的原则和程序;正确理解调解协议的效力和学会调解书的制作;掌握调解与和解的区别。
教学内容:法院调解概述、法院调解的原则、法院调解的程序、法院调解书的制作、法院调解的效力、当事人和解、调解和解与审判的关系
第十章、诉讼保障制度与程序
教学要点:了解期间的含义、意义、种类及期间与期日的区别;掌握计算期间单位、方法及耽误期间的补救措施;明确送达的特点和效力;正确理解和适用法律规定的各种送达方式。了解财产保全的种类、条件、范围、措施及发生错误的补救办法;明确先予执行的适用范围、条件和申请人败诉的责任;掌握并正确适用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的程序规定。明确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构成和种类;了解民事诉讼强制措施的性质、特点、作用以及与刑事诉讼强制措施的主要区别;掌握各种强制措施的正确适用。理解诉讼时效的概念特征效力、适用范围和分类;熟练掌握诉讼时效期间的开始、中止、中断、延长及期限的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期间、送达、保全程序、先予执行程序、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