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育活动中幼儿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教育活动中幼儿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本,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理论中也有同样的论述。皮亚杰认为,儿童在不断地探索并企图理解周围的事物。儿童通过他们自己的活动,逐渐建立分化的和理解的认知结构。他认为,真正的学习并不是教师传递给儿童,而是出字儿童本身,这是一个主动发现的过程。教师不应企图将知识硬塞给儿童,而应该找到能引起儿童兴趣,刺激儿童的材料,而后在教师的指导,让儿童自己去解决问题。可见,教育活动中幼儿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是何等的重要。

很久以来,幼儿园一直强调集体教育,忽视个性教育,强调执行刻板的作息时间表,忽视宽松环境的创设;强调课堂教育,忽视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这种教育模式,往往容易把作为教育主体的幼儿置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幼儿的思维被禁锢了,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被限制了。这与改革开放条件下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格格不入的。不转变这一陈旧的思想观念,不改变这一呆板的教育模式,培养开拓型人才将是一句空话。从这一视角看问题,我们更能感觉到活动中幼儿进行、主动性的哈会是多么重要。因为它是整个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向现代化转变的根本体现。《规程》和《新纲要》的精神实质也正在于此。我们要把教育的目标和儿童的发展目标真正地统一起来,把教育的着眼点放在幼儿身上。当我们面对幼儿群体的时候,也看到了每个幼儿不同的个体。让每个幼儿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就需要每个幼儿的积极参与、积极活动和积极思考。

那么,如何在教育活动中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呢?

首先,要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儿童发展无疑有自身的规律,但教师遵循规律加以适当的引导,就会给幼儿的发展以正确的导向。美国的教育方式和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不同,他们更多强调儿童的个人积极性。但是即使如此,他们也不是说教师不用教。他们也认为,脱离教师的主导,单方面强调幼儿个人积极性是不适宜的。只有在教师正确发挥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充分发挥。因为幼儿对外界事物的探索认识水平处于萌芽时期,他们在实践中经常会碰到困难和挫折,而遇到解不开的难题,在无法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求知欲就会受到阻碍,产生沮丧情绪。如果此时教师能给予正确的指导、点拨,引导幼儿克服困难、继续探索,这样幼儿就能继续积极、主动地参加活动,主动获得发展。

其次,要创设发挥幼儿积极性、主动性的条件。为了激发幼儿内在的学习与动机,就需要给他们创设动手动脑的机会,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我们既要提供丰富的活动材料,又要提供活动的机会,还要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幼儿的思维处于直觉动作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阶段。这种思维离不开物质材料与动作形象的支持,材料的丰富多彩能促使幼儿思维活跃。反之,其思维活动减少,兴趣降低,主动性就大大减弱。比如,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对那几样单调的玩具已厌倦时,他们便无所事事起来,即使老师挖空心思地充当角色诱发出新的情节,新的活动内容,他们也只是机械地随老师的思路动一动,仍然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因为那毕竟不是幼儿的经验,不是幼儿的兴趣,幼儿还是被动的。当“百宝箱”出现以后,情况就完全不同了。“百宝箱”里应有尽有,孩子们可以依据自己游戏小需要来选择,利用这些材料作为替代玩具。孩子们有的用彩色皱纸配置成药水,有的用绳子代替自来水管冲刷汽车,有的用橡皮泥把毛线一头粘在积木上,一头粘在墙上当电话。孩子们用丰富的物质材料,在游戏中尽情想象,充分表现了自己的才能。而在游戏评价时,他们会很自豪地说:这是我做的,这是我想出来的。还有,在教育活动中采用多种形式,也能为幼儿提供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的机会。活动的形式可以是班级活动,也可以是分组活动;也可以班级与分组或个别活动相结合。如果为了能在最短时间内取得最大面积的提高,则可以采用班级活动的形式。如通过孩子到新村周围寻找“春天”后,老师组织全班幼儿进行谈话,让孩子将看到的,感受到的,进行反馈,并通过教师的归纳,让孩子知道春天的主要特征,并学会一首反映春天的儿歌。如果孩子在智力、能力、体力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就应从幼儿实际考虑,按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开展分组活动,给幼儿创设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避免由于过多班级活动给孩子带来的压抑感,让孩子自由选择,自由结伴,促进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分组活动一般有两类:一类是从难易考虑,使发展水平不平衡的幼儿分别在原有的基础上开始活动,从而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也就是教育内容相同,但根据难度要求的不同分成两组或几组进行活动;另一类是从材料和空间考虑,使每个幼儿都能充分运用材料和场地施展自己的才能,充分表现自己,也就是教育内容不同、要求不同的交叉分组,轮流进行活动。如果要让幼儿随意选择和转换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使他们轻松、愉快、自由、主动地玩,并在玩中学,可采用个别活动的形式,也就是角落活动的形式教师就能充分观察、了解幼儿的实际水平,并进行指导。

再次,幼儿的注定性还必须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因为脱离亲身感受,远离幼儿的经验水平,幼儿的主动性是无从谈起的。例如在教儿歌“数高楼”时,由于儿歌内容本身不是幼儿的平时经验,学习时只能机械地背诵,而当老师带他们散步观察后,结合他们自己的经验感受再来学这首儿歌时,幼儿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把自己散步时观察的东西编进了儿歌。孩子们特别喜欢自己新编的儿歌,学得又快又好,记得也牢。这样的活动以孩子的经验为基础,幼儿的主体性充分得到了体现,教师因势利导,尽量把教育和幼儿的自我要求联系起来,很自然地把强制性要求转化为幼儿的需要,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得到了充分发挥。此外,教师还要为幼儿提供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无论是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集体教育活动,还是自由、结构松散的生活游戏活动,教师都不要框得太死,要给孩子留有自由活动表现的时间和机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