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心理学

合集下载

健康心理学的定义是什么?

健康心理学的定义是什么?

健康心理学的定义是什么?
健康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和行为对个体健康和疾病产生影响的科学领域。

它探索心理因素在身体健康和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

健康心理学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促进健康:健康心理学研究如何通过积极的心理因素(如乐观态度、适应性应对方式等)促进个体身心健康。

它探索如何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幸福感和心理福祉。

2. 预防疾病:健康心理学研究如何通过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来预防疾病。

它探索如何改变不健康的行为和惯,促进健康生活方式和预防疾病的发生。

3. 应对疾病:健康心理学研究如何帮助个体应对患病和医疗过程中的心理压力和情感困扰。

它探索如何提高患者对医学治疗的依从性,缓解心理不适和促进康复。

4. 促进医疗利用:健康心理学研究如何提高人们对医疗资源的
利用和督导。

它探索如何改善患者与医疗保健提供者之间的沟通,
促进协作和满足双方的需求。

总结而言,健康心理学是研究心理与健康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旨在提高个体的身心健康水平,预防疾病的发生,并促进患者的康
复和医疗利用。

它的研究范围广泛,涉及多个领域,对于维护和改
善人们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健康心理学

健康心理学

心理健康的评估标准
评估心理健康的十标准(郭念锋): 1、心理活动强度:指对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
遭遇精神打击时,不同的人对于同一类精神刺激反应各不相同
2、心理活动耐受力:长期经受精神刺激的能力; 3、周期性节律:心理活动的内在节律性; 4、意识水平
心理健康的评估标准
评估心理健康的十标准(郭念锋): 5、暗示性
第三节 压力与心理健康
压力源
压力与压力适应 压力的临床后果与中介系统
压力引发疾病的机制
体质、压力论(Sternbach) 压力和个体的身体素质对疾病的发生同时起作用;
压力容易导致身体脆弱的器官或系统出现疾病;
器官敏感论(Engle) 在应对压力时,反应最敏感、活动强度和频率最高的 器官最容易患病;
压力源至临床相的逻辑过程
对压力的响应阶段
中介系统的增益或消解过程 认知系统
社会支持系统
生物调节系统
生物调节系统
功能状态好,可以防止或降低应激后果的躯体化症状 生物调节系统 神经内分泌系统 免疫系统
中介系统的总体功能,由三个子系统各自的 功能状态决定
压力源至临床相的逻辑过程
由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引起;
痛苦情绪间断或不间断地持续时间在两个月以上或 半年以下;
遭受刺激时,可能会短暂地失去理性控制;
反应对象被泛化;
神经症性的心理问题
可疑神经症:接近神经症或是神经症早期。 诊断条件:
病程
总分为4-5分为可以病例
—— 1 分 2分 3分
压力的种类
破坏性压力(极端压力):战争、大地震、空难等。 创伤性应激障碍 灾难症候群 惊吓期——“失魂落魄”; 恢复期——逢人便诉说自己的遭遇; 康复期——心理重新达到平衡;

健康心理学考试重点

健康心理学考试重点

健康心理学考试重点健康心理学定义:健康心理学是研究认知,情感,意志以及个性等心理活动和心理社会压力与生理健康,亚健康和疾病的因果关系的理论体系。

心理-生理中介机制:一 .条件反射机制: 1.条件反射理论:经典条件反射,工具条件反射2.皮层- 内脏相关条件反射通道二.心理动力机制: 1.心理动力学理论:意识与潜意识的冲突理论,人格结构的冲突理论2.性与自我冲突的通道3.焦虑通道三.心理生理中介机制: 1.心理生理学理论 2.植物神经系统通道 3.内分泌神经-体液通道 4.神经免疫通道归因维度:一 . 内外因维度二.可控性维度三.稳定性维度知信行模式:改变人类健康相关行为模式之一,将人类行为的改变分为获取知识,产生信念及形成行为三个过程,用 F 式表示。

F 式:知识-信念-行为卡特尔特质说:独特特质:是单个个体具有的特征共同特质:是群体所有成员共有的特质表面特质:是能够直接从外部行为中观察到的特质,是直接与环境接触的特质,比较容易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呈现出多样性。

根源特质:是隐蔽在表面特质深处并制约着表面特质的特质,它是内在的因素,是个人行为的最终根源。

自我意识维度:一 . 自我认知:自我概念自我感觉自我观察(分析,评价)二. 自我体验:自尊心自信心三. 自我调节控制:对自己行为,活动,焦虑的调控,包括自我检查,监督,控制不合理信念特征:一 .绝对化要求二.过分概括化三.糟糕至极心身疾病:精神紧张能引起植物神经和内脏功能的一系列变化,这种变化是可逆的,生理性的,称为心理生理反应。

当这些心理生理变化发生于某些具有易患倾向的个体身上时,这些变化可持续发展,形成病理性改变,故称为心身疾病。

相关因素: 1.生活事件 2.精神应激和情绪反应 3.个体易感性 4.行为模式常见几种心身疾病: 1.睡眠障碍 2.性功能 3.支气管哮喘 4.消化性溃疡情绪的成分:一.主观体验,是大脑的一种感受状态,是心理活动中的独特知觉或意识。

健康心理学完整版ppt课件

健康心理学完整版ppt课件
健康心理学完整版ppt课 件
欢迎来到健康心理学完整版ppt课件,本课程将带领你深入了解健康心理学的 基本概念和重要特征,以及身体健康心理对整体健康的影响。
什么是健康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学
健康心理学是研究心理与健康之间相互影响的学科。它关注身体、心理和社 会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以及如何促进健康生活方式和心理幸福。
身体感知和健康心理
正念饮食
通过正念饮食来增强对身体 需求和食物摄入的意识,保 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身体扫描冥想
通过冥想习惯,提高对身体 感觉和健康状况的觉察度。
瑜伽
瑜伽练习可以促进身体灵活 性、平衡感和身心健康。
身体健康心理问题的干预方法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改变不健康的思维和 行为模式来解决身体和心 理问题。
心理教育
提供相关知识和技能,帮 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管理 身体健康心理问题。
社会支持
通过获得他人的支持和理 解,减轻身体健康心理问 题的负面影响。
总结和展望
健康心理学作为一门关注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学科,为我们提供了深入理解和 干预身体健康心理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和应用这 些知识,促进人们的整体健康与幸福。
行为影响
良好的身体健康心理可 以促进积极的健康行为, 如定期锻炼、良好的饮 食习惯和规律作息。
心理影响
身体健康心理与心理幸 福感、积极情感和自尊 等心理因素密切相关。
减压技巧和身体健康
1
深呼吸
通过缓慢、深入的呼吸来放松身心,减轻压力。
2
运动
适量的运动可以释放压力,提升心情和免疫力。
3
冥想
通过冥想练习来放松大脑,增强专注力和抗压能力。

健康心理学期末考试重点

健康心理学期末考试重点

健康心理学期末考试重点1健康心理学含义:健康心理学也称卫生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因素对于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所发挥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他阐述人的行为与健康的关系,是心理学与预防医学相结合而成的一门综合性前沿学科,属于现代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这里的行为既包括人的外显行为(可观察到的行为),还包括思想、态度、认识和观念等内隐行为。

2健康心理学的研究内容:行为与健康的关系。

关注的是有关健康的所有心理学方面的问题;健康心理学还关注疾病预防和治疗的心理学方面的问题;健心对寻找病因和诊断与健康、疾病以及相关功能失调的联系产生兴趣;健心十分强调健康的促进和维护,生活质量的提高,社会关注的持续性以及医疗保健费用等问题,并在分析和促进健康服务体系和健康政策制定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9我国古代健心思想:①两个来源:一是古代哲学家的论述,如老子孔子庄子思想;二是历代医学思想家的著作,如《易经》的八卦、对立统一,《黄帝内经》的天人合一。

②四方面内容:修心养性—首位,良好的品德修养有益于健康长寿,应在品德休养中求取养生延年;清静养神—使心理保持平衡,情绪保持稳定的一种心理养生方法;清心寡欲—对欲望(感官欲望和物质利益)保持节制知足常乐,而非以为压抑;调节情志—调节七情,使人体恢复五行相生,阴平阳秘的和建状态。

③治疗主张“不治已病治未病”。

对疾病的观点:“内伤七情”“外感六淫”。

1健康:1989年WHO(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品质的良好状态。

”2影响健康的因素:环境(生物、物理、化学、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习惯(饮食、风俗、不良嗜好、交通事故、体育锻炼、情绪、精神紧张等)、卫生医疗服务(社会卫生医疗设施和制度的完善状况)、遗传(影响较小,一旦出现则不可逆)。

3健康行为:广义:积极和消极的健康行为。

①积极:有利于良好的健康状态有关的行为,指人们从事的任何保持和促进健康的活动,不管他们感觉到的健康状况怎样和这种行为是否达到了目标。

健康心理学的概念

健康心理学的概念

健康心理学的概念
健康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因素对个体健康和疾病发生发展的学科,它涉及到心理、生理、社会等多个层面。

健康心理学旨在探讨心理因素如何影响人们的健康行为、应对疾病的能力以及康复过程。

此外,健康心理学还关注如何通过调整心理因素来促进个体的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健康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
1.心理因素与健康行为:如饮食、运动、睡眠等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2.心理干预:研究如何运用心理治疗方法帮助人们应对压力、改善心理健康,以及预防疾病的发生。

3.康复心理:研究疾病康复过程中患者的心理需求和心理干预策略,以促进患者更好地恢复健康。

4.心理社会因素:探讨社会环境、家庭背景、人际关系等心理社会因素对个体健康的影响。

5.健康教育:研究如何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人们的健康素养,培养健康行为。


健康心理学在我国的发展日益成熟,对于提高全民健康水平、预防疾病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等手段,有助于培养人们的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心理应对能力,预防
心理疾病的发生。

健康心理学的名词解释

健康心理学的名词解释

健康心理学的名词解释健康心理学是一门以健康心理学理论知识为基础,多学科交叉学科为载体,探讨人们追求身心健康,实现个人及全社会发展的科学学科。

一般来说,健康心理学是关注身心健康的科学研究,它借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关注身心健康的发展过程,研究影响健康的各种内在和外在因素,以及改善身心健康的各种策略。

健康心理学主要关注的研究领域有:心理健康、疾病心理学、护理心理学、个体情绪管理、健康行为研究、人格心理学、生活质量研究、家庭关系研究、社会心理学、营养心理学、心理康复学等。

其中,心理健康涉及到人们心理素质的发展、心理适应性与自我调适能力、情绪调节、自尊与自我控制能力以及健康认知等;疾病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对慢性疾病患者心理变化的影响及预防策略;护理心理学着重于研究实施护理有效的策略;个体情绪管理涉及到人们情绪调节、情绪维持及情绪调节的策略;健康行为研究主要关注促进健康的行为如何实施,以及影响行为改变的因素;人格心理学则是研究人们基本特性,如个性、特质以及健康行为的相互关系,以及这些定义和行为如何影响人们的发展;生活质量研究着重于分析影响生活质量的内在和外在因素;家庭关系研究侧重于家庭气氛、家庭关系及家庭功能的研究;社会心理学则注重社会环境和个体心理之间的互动;营养心理学涉及到营养偏差、肥胖等研究;心理康复学包括心理治疗、职业康复等技术,研究面向康复技术的有效性和实施机制等。

以上是关于健康心理学的名词解释,从研究方向上看,健康心理学研究了身心两个层面的发展,旨在改善身心健康,帮助人们实现个人及社会发展,是一门极具前景的科学研究。

健康心理学的实践也十分广泛,它融入到国家的大健康心理学实施计划中,关注人们身心健康的问题,推动安康、调节、协调、评价整个公共卫生系统,加强优质健康服务,提升社会、国家健康水平,参与社会发展等。

例如,在疾病咨询方面,健康心理学专家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结合专业的心理知识,为患者做出客观的评估,提出健康的心理调节策略;在健康教育领域,健康心理学家也可以根据不同的个体特征,采用个性化的教育方式,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以求达到最优的健康效果。

健康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健康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健康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健康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以下哪一方面?A. 心理健康B. 心理疾病C. 心理因素与身体健康的关系D. 心理治疗技术2. 根据健康心理学,以下哪项不是压力的来源?A. 工作压力B. 人际关系C. 个人兴趣D. 经济问题3. 以下哪种情绪状态被认为是健康的?A. 持续的焦虑B. 适度的乐观C. 长期的抑郁D. 极端的兴奋4. 健康心理学认为,以下哪种行为不利于健康?A. 定期锻炼B. 均衡饮食C. 吸烟D. 充足睡眠5. 以下哪项不是健康心理学中提到的健康行为?A. 避免过度饮酒B. 定期体检C. 过度工作D. 保持良好的社交关系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健康心理学的定义及其研究范围。

7. 描述压力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并给出应对策略。

8. 阐述乐观态度如何促进个体健康。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心理社会因素如何影响个体的身体健康,并给出实例。

10. 分析健康心理学在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

答案一、选择题1. C2. C3. B4. C5. C二、简答题6. 健康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心理因素如何影响个体的身体健康和疾病预防。

其研究范围包括压力、情绪、认知、行为等心理因素与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改善心理状态来促进健康和预防疾病。

7. 压力可以引起身体的生理反应,如心跳加速、血压升高等,长期压力还可能导致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

应对策略包括:时间管理、放松训练、积极思考、寻求社会支持等。

8. 乐观态度有助于个体更好地应对压力,减少负面情绪的影响,促进身心健康。

乐观的人更有可能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规律锻炼、健康饮食等,从而降低患病风险。

三、论述题9. 心理社会因素,如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社会支持等,可以通过影响个体的情绪状态和行为习惯,进而影响身体健康。

例如,良好的社会支持可以减轻压力感,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健康心理学考试大纲

健康心理学考试大纲

健康心理学考试大纲一、健康心理学概述1. 健康心理学的定义与历史发展2. 健康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3. 健康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与方法4. 健康心理学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与意义二、健康行为与心理因素1. 健康行为的心理学基础2. 健康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3. 健康行为的测量与评估4. 健康行为的促进策略三、心理应激与健康1. 应激的概念与类型2. 应激对健康的影响机制3. 应激管理与应对策略4. 应激相关疾病的心理学干预四、情绪与健康1. 情绪的心理学理论2. 情绪对身体健康的影响3. 情绪调节的技巧与方法4. 情绪障碍的识别与干预五、认知与健康1. 认知过程与健康行为2. 认知偏差与健康决策3. 认知行为疗法在健康心理学中的应用4. 认知功能衰退与健康六、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1. 社会支持与健康2. 社会排斥与健康3. 社会身份与健康行为4. 社会心理干预在健康促进中的作用七、生活方式与健康1. 健康生活方式的构成2. 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3. 健康生活方式的促进与教育4. 健康生活方式的障碍与克服八、健康促进与疾病预防1. 健康促进的概念与策略2. 疾病预防的心理学视角3. 健康教育与健康传播4. 健康促进计划的设计与评估九、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1. 儿童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2. 成年人的心理发展与健康3.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4. 特殊需求群体的心理健康服务十、健康心理学的伦理与实践1. 健康心理学研究的伦理问题2. 健康心理学实践的伦理原则3. 健康心理学服务的伦理挑战4. 健康心理学专业人员的伦理责任十一、健康心理学的前沿与未来1. 健康心理学研究的新趋势2. 健康心理学的跨学科整合3. 健康心理学在公共卫生中的作用4. 健康心理学的未来发展展望考试要求:- 理解健康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 掌握健康行为、心理应激、情绪、认知、社会心理因素等方面的心理学原理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 能够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健康相关问题。

健康心理学(全套课件163P)课件

健康心理学(全套课件163P)课件

社会意识
强调将心理健康列入社会议程,提高全民心理健康意识。
3
个人责任
鼓励每个人在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方面承担个人责任。
总结
知识总结
回顾健康心理学课程中学到 的重要知识。
应用实践
思考如何将所学应用于实际 生活,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
持续学习
鼓励继续学习心理学并探索 更多关于心理健康的知识。
学习如何通过积极的行为 和心态来保持良好的心理 健康。
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处理方法
焦虑症
探索焦虑症的症状和管理方法, 包括放松技巧和认知行为疗法。
抑郁症
压力管理
了解抑郁症的影响,并探索自我 关怀和心理治疗对抑郁症的帮助。
探索如何应对压力,如时间管理 和自我调节技巧等。
心理咨询和心理疗法的作用
1 咨询和治疗
健康心理学(全套课件 163P)课件
欢迎来到健康心理学课程! 在这里,我们将探索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常见的心 理问题,以及如何保持心理健康。让我们一起开始吧!
什么是健康心理学
1 定义和目的
2 影响因素
3 保持心理健康
学习健康心理学的意义, 为维护心理健康提供指导。
了解心理健康的各种因素, 包括社交、环境和遗传等。
了解心理咨询和心理疗法的定义和目的。
2 心理支持
探索如何寻求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支持,并为个人成长提供帮助。
3 变革和恢复
了解心理咨询和治疗对个人变革和心理康复的作用。
正念和冥想的实践方法
1 正念的意义
探索正念的概念和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它。
2 冥想技巧
学习不同类型的冥想技巧,如呼吸冥想和身体扫描。
3 心灵宁静
通过正念和冥想实践培养内1 相互关系

健康心理学完整版

健康心理学完整版

健康心理学的核心概念——健康
一、健康的生物医学定义 常识:“健康就是没有疾病” 贝克尔认为:健康是“一个有机体或有机体的 部分处于安宁的状态,它的特征是机体有正常 的功能以及没有疾病” 健康的生物医学标准: 二、健康的社会学定义 帕森斯认为:“健康是已经社会化的个人完成 角色和任务的能力处于最适当的状态” 健康的社会学标准:
第二节健康心理学的发展
健康心理学诞生于1978年,标志是1978年美国 心理协会正式将健康心理学看成一个分支(38) 不久,George Stone和他的同事合编了第一本 健康心理学著作 1982年,第一本健康心理学杂志正式出版 Joe Matarazzo提出第一个健康心理学定义: 健康心理学是对促进和维护健康、防治生病、 辨别健康、生病和相关功能失调的病因和诊断 联系,以及对分析和促进健康服务体系和健康 政策形成的融教育、科学和心理学学科专业贡 献为一体的结合体
健康心理学绪论
• 五、健康的三维立方体模型 1.基本假设 完美的健康只是一种理想,我们只讨论正常的健康 我们把健康的三个方面中的每一个方面的范围限定 为健康和疾病两个范畴 所有这三个方面在确定个人健康状态时所起的作用 大体相同 健康或有病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个过程导致一种 不断变化的状态 由此产生的综合结果(健康状态)被看做是理想的 类型。理想的类型在现实中可能并不存在,但在被 看做由强调典型行为的某些方面所形成的抽象观念 时可能是有用的
健康心理学绪论
6. 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 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 能适度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9. 在符合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度 地发挥自己的个性 10. 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 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
健康心理学绪论

健康心理学名词解释

健康心理学名词解释

健康心理学名词解释健康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与身体健康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以下是对健康心理学常见名词的解释:1. 健康:健康指的是身体和心理的良好状态。

在健康心理学中,健康被看作是身体和心理的完整性,而不仅仅是缺少疾病。

2. 健康行为:健康行为是一系列有益于身体和心理健康的行为。

例如,均衡的饮食、适当的运动、良好的睡眠和应对压力的方法,都被认为是健康行为。

3. 促进健康行为:促进健康行为是指通过教育、宣传和行为策略来增加人们参与和坚持健康行为的意愿和能力。

例如,推广健康习惯的公共广告和社区健康促进活动。

4. 疾病预防:疾病预防是指通过采取措施来避免或减少疾病的发生。

在健康心理学中,疾病预防强调个体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以及教育和干预的有效性。

5. 应激:应激是指对身体和心理的压力或挑战所做出的反应。

在健康心理学中,应激的研究重点关注不同应激事件对个体身心健康的影响,以及应对和适应应激的策略。

6. 压力:压力是指个体对外界环境的需求和要求所做出的身体和心理反应。

在健康心理学中,压力被视为潜在的身心健康威胁,并研究了压力对生理与心理功能的影响,以及个体如何适应和缓解压力。

7. 应对策略:应对策略是个体为了减轻或解决压力而采取的行为和心理机制。

在健康心理学中,研究了不同应对策略对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选择和培养有效的应对策略。

8. 心理干预:心理干预是通过心理学理论和方法来帮助个体改善身心健康的过程。

在健康心理学中,心理干预包括了多种方法,如认知行为疗法、应激管理和生活方式改变等,以促进健康行为和缓解压力。

9. 自尊:自尊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能力、价值和自我价值的评价。

在健康心理学中,自尊与身体和心理健康密切相关,高自尊有助于个体的自我肯定和积极心态,促进健康行为的展开。

10. 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指的是个体在情感、认知和行为方面的良好状态。

在健康心理学中,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个体的整体健康状况。

健康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健康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健康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健康心理学定义中,以下哪项是正确的?A. 仅研究心理疾病B. 关注心理健康与生活质量的关系C. 只研究身体健康对心理的影响D. 专注于药物治疗的心理影响答案:B2. 心理健康状态的评估通常不包括以下哪项因素?A. 情绪稳定B. 社会适应能力C. 饮食习惯D. 认知功能答案:C3.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健康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身体健康B. 心理健康C. 社会幸福D. 所有以上方面答案:D4. 压力管理中,以下哪种方法不属于常见的压力缓解技巧?A. 良好的睡眠习惯B. 定期进行体育锻炼C. 持续的过度工作D. 与亲朋好友的社交活动答案:C5. 心理治疗中,认知行为疗法主要关注改变个体的哪些方面?A. 行为模式B. 认知模式C. 情绪反应D. 所有以上方面答案:D二、填空题1. 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认知、情感和__________方面处于良好状态,能够有效地应对日常生活的压力,实现自我潜能,工作生产力和有贡献于社区。

答案:社会适应2. 心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不仅需要药物治疗,也需要心理社会__________的支持。

答案:干预3. 积极心理学强调人的积极品质和潜能,包括__________、希望、乐观和感恩等。

答案:幸福感4. 在心理咨询中,__________是一种通过非指导性倾听来帮助个体探索和解决自身问题的方法。

答案:人本主义疗法5. 心理韧性是个体面对逆境时能够__________和恢复的能力。

答案:适应三、简答题1. 简述健康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答:健康心理学主要研究如何通过心理学的方法和理论来促进个体和群体的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它关注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如何通过改善心理状态来预防和治疗疾病,以及如何通过提升心理健康来增强个体的适应能力和生活满意度。

2. 描述心理健康对个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答:心理健康直接影响个人的情绪状态、认知功能和社会适应能力。

健康心理学的理论及应用

健康心理学的理论及应用

健康心理学的理论及应用健康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之一,而心理健康则是健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和幸福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健康心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心理学分支,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对健康心理学的理论及应用进行探讨。

一、健康心理学的概念健康心理学是研究心理与健康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强调心理行为对健康的影响。

它旨在探索心理行为与身体健康之间的联系,以及如何通过调整心理行为来促进身体的健康。

二、健康心理学的理论1. 健康信念模型健康信念模型是一种流行的健康理论,主张人们的健康行为主要取决于他们的信念和观念。

人们的健康信念是指他们对健康和疾病的认知,影响他们健康行为的动机和行为。

2. 应对-恢复模型应对-恢复模型认为,当人遭遇生活中的压力和困难时,会采取一些应对策略来应对。

而这些策略可能是积极的或消极的,进而影响他们身体的恢复和健康。

3. 生态学模型生态学模型认为,人的行为和健康不仅受个人因素的影响,如基因和行为,还受到其所处的社会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因此,只有在全面的环境背景下,人们才能真正实现身心健康。

三、健康心理学的应用1. 健康促进健康促进是健康心理学的一项应用,旨在通过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和积极行为来提高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例如,通过教育和宣传,可以提高人们对健康行为的认知和促进积极行为的采取。

2. 心理治疗另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是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旨在通过心理行为干预和心理健康教育来帮助人们改变他们的不健康行为和消极想法。

对于一些心理疾病患者,心理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疾病症状而无需使用药物。

3. 应对和适应健康心理学的另一个应用是帮助人们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适应不同的环境。

通过强调积极思维和强大心态的重要性,健康心理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一些生活事件,如失业,失恋,婚姻问题等。

四、结论健康心理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身心健康之间的相互关系。

理解健康心理学的理论和应用,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促进自己的身心健康,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健康心理学基础知识

健康心理学基础知识

健康心理学基础知识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对于人类的心理和行为进行研究,其中健康心理学是一个重要的分支。

健康心理学旨在探索和促进个体的身心健康、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健康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包括定义、重要概念和研究方法。

一、健康心理学的定义健康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与身体健康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个体的身心健康,探索人类心理因素如何影响身体健康,以及身体健康如何影响心理状态。

二、重要概念1. 心身一体性(Mind-Body Connection):健康心理学认为心理和生理是相互关联的,人的心理状态会影响身体健康。

例如,长期的精神压力可能导致身体上的疾病。

2. 健康促进(Health Promotion):健康心理学强调提升个体的整体健康水平,通过积极的心理干预和行为改变,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和维持。

3. 应激与适应(Stress and Adaptation):健康心理学研究人们在面对生活中各种压力和挑战时的应激反应和适应能力。

这对于预防和治疗心理和生理方面的问题非常重要。

4. 幸福感(Well-being):幸福感是一个人主观感受到的满意度和生活的质量。

健康心理学探索了幸福感与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提高个体的幸福感。

三、研究方法健康心理学采用多种研究方法来探索心理和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方法:1. 观察性研究:研究者观察和记录个体的行为和心理状态,分析其与健康的关联。

例如,观察长期感到孤独的人是否更容易出现抑郁和身体疾病。

2. 实验研究:研究者通过对个体进行控制和干预,来确定心理因素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例如,实验组接受正念训练,而对照组不接受,比较两组人的压力水平和身体健康状况。

3. 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大量的数据,了解人们的心理和身体健康状况,分析相关因素和变量。

例如,通过调查大规模人群的睡眠时间和心理健康状态之间的关系。

4. 纵向研究:追踪个体或群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心理和身体健康状态的变化,以揭示其之间的关系。

健康心理学

健康心理学
移民或丧失
对分离的恐惧
家庭关系
家庭结构
4.物质滥用的表现
精神依赖性
躯体依赖性
耐受性
饮酒行为失控
各种躯体并发症(烟草滥用)
典型的戒断症状:
☆客观体征:如血压升高、脉搏增加、体温升高、鸡皮疙瘩、喷嚏、发热、瞳孔扩大、流涕、震颤、腹泻、呕吐、失眠等
☆主观症状:如恶心、肌肉疼痛、骨头疼痛、腹痛、不安、食欲差、无力、疲乏、发冷、渴求药物等。(药物滥用)
3.标准:(1)理论上的标准
①统计学的标准
②偏离理想的状态
③文化的标准
(2)实践的标准
①主观痛苦感
②功能丧失
4.如何看待心理健康状态:
①心理疾病不等于道德品质:道德品质与心理健康虽然有关,但不能简单判断二者的关系。
(1)有些心理疾病有道德属性
(2)有些心理疾病与道德自律程度有关
(3)良好的道德修养有利于某些方面的心理健康
2.睡眠障碍分类:失眠症、嗜睡症、睡眠-觉醒节律障碍、睡行症、夜惊、梦魇
七、应激
1.应激:应激是个体对那些感到紧张的事件或环境刺激产生的一种生理的反应和主观反映。
应激源:引发人们产生应激反应的日常生活事件和环境刺激,是应激反应的前提条件。按事件的属性分为躯体性应激源、心理性应激源、社会性应激源、文化性应激源。
一、什么是健康心理学
1.健康心理学是研究在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问题上的心理因素作用规律的科学。
2.健康心理学的工作领域:躯体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过程的心理学问题防御压力和治疗反应性心理障碍中的心理学问题培养和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心理问题
3.健康心理学:一个工作的定义
心理学在健康领域的主要意义在于保持健康而不是生病之后治疗疾病,在这点上,心理学与医学和医疗的原则是相同的,与医学不同的是:医学研究的是特异性疾病,而心理学则关注于广义的行为而不是特异性疾病和健康问题。心理学对健康的贡献在于改变一些与慢性疾病有关的行为,除了改变不健康的行为外,心理学家还运用一定手段和技术来减轻疼痛,降低应激、提高医疗服务、帮助病人和他的家庭成员共同抵抗疾病。

健康心理学论文【最新5篇】

健康心理学论文【最新5篇】

【健康心理学】健康心理学论文【最新5篇】健康心理学论文篇一从积极心理学出发,提出从以下方面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以增进学生的积极体验和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品质为核心确定课程目标,以积极、生动、实用的内容为主体丰富课程内容,以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模式、提升教师的积极素质,创建积极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种新的研究思潮,它利用心理学较为成熟、完善的实验测量方法,研究人类积极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潜能等积极方面。

积极心理学强调关注普通人的积极力量,提倡以一种积极的观念重新解读人的心理现象,并在该过程中挖掘个体在现有条件下获得幸福感受的各种因素。

积极心理学相信人性的优点和价值,主张用积极的理念审视人的潜力与价值,使人的积极品质得到培养,人固有的正向力量得到激发,人格优势和心理潜能得到充分发挥,真正获得美好幸福的生活。

积极心理学的本质与目标就是寻求人类的人文关怀与终极关怀,它以关怀全人类的福祉为宗旨,展示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对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改革和完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笔者认为,作为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该吸收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要素,着眼于全体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进一步提高课程的实效性。

课程目标不仅是课程建设的出发点,也是课程建设的归宿。

课程目标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方向具有规范作用,它指导着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程评价等。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明确指出,能够时常体验到幸福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

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目标就是帮助人们增进主观幸福感,获得幸福体验。

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不仅仅是矫治心理缺陷、预防心理问题,更主要的是挖掘大学生的各种外显和潜隐的积极体验,并在实践中扩展和深化这些积极体验,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品质和积极人格,使大学生能够学会以欣赏的态度对待生活,提升创造幸福的能力,增进大学生的幸福感。

健康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健康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健康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健康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A. 心理疾病的预防与治疗B. 心理状态对健康的影响C. 心理因素与生理健康的关系D. 心理健康的评估与促进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健康心理学的研究领域?A. 压力管理B. 疼痛控制C. 睡眠障碍D. 药物依赖答案:D3. 健康心理学认为,以下哪项不是影响健康的心理因素?A. 情绪状态B. 个性特征C. 社会支持D. 遗传因素答案:D4. 根据健康心理学的观点,以下哪项不是促进健康的行为?A. 规律运动B. 健康饮食C. 吸烟酗酒D. 积极社交答案:C5. 健康心理学中,以下哪项不是应对压力的策略?A. 问题解决B. 情绪调节C. 逃避现实D. 寻求支持答案:C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6. 健康心理学在以下哪些领域有应用?A. 教育B. 工作场所C. 医疗保健D. 社区发展答案:ABCD7. 健康心理学研究的生理健康问题包括:A. 心血管疾病B. 免疫系统功能C. 慢性疼痛D. 肥胖症答案:ABCD8. 以下哪些是健康心理学中提到的心理干预方法?A. 认知行为疗法B. 放松训练C. 正念冥想D. 药物治疗答案:ABC9. 健康心理学认为,以下哪些因素可以作为健康行为的促进因素?A. 知识教育B. 技能培训C. 环境支持D. 个人动机答案:ABCD10. 健康心理学中,以下哪些是评估心理健康的指标?A. 情绪稳定性B. 应对能力C. 社交能力D. 身体健康状况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1. 健康心理学只关注心理健康,不涉及生理健康。

(错误)12. 健康心理学认为,心理状态和生理健康之间没有直接联系。

(错误)13. 健康心理学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改善自己的健康状况。

(正确)14. 健康心理学的研究仅限于实验室环境,不涉及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错误)15. 健康心理学关注的是疾病状态下的心理问题,而不是健康状态下的心理问题。

健康心理学大一试题及答案

健康心理学大一试题及答案

健康心理学大一试题及答案健康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个体如何通过心理活动来维持和促进身体健康的学科。

以下是一套健康心理学大一的试题及答案,供参考。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健康心理学主要研究的领域包括以下哪项?A. 心理疾病治疗B. 心理与身体健康的关系C. 心理健康教育D. 心理测量工具的开发答案:B2. 以下哪个不是健康心理学的研究方法?A. 观察法B. 调查法C. 实验法D. 统计分析答案:D3. 以下哪个是健康心理学中常见的心理干预措施?A. 药物治疗B. 认知行为疗法C. 外科手术D. 放射治疗答案:B4. 健康心理学认为,以下哪个因素对个体健康影响最大?A. 遗传因素B. 环境因素C. 心理因素D. 生理因素答案:C5. 以下哪个是健康心理学中的压力应对策略?A. 逃避B. 否认C. 积极应对D. 消极应对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健康心理学与临床心理学的区别。

答案:健康心理学关注个体如何通过心理活动来维持和促进身体健康,而临床心理学则侧重于心理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健康心理学更注重预防和健康促进,而临床心理学更侧重于治疗和康复。

7. 描述心理应激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答案:心理应激可以引起生理反应,如心跳加速、血压升高等,长期应激还可能导致免疫系统功能下降、慢性疾病风险增加等。

此外,应激还可能影响个体的行为,如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进一步影响身体健康。

8. 阐述积极心理干预在健康促进中的作用。

答案:积极心理干预,如认知行为疗法、正念冥想等,可以帮助个体建立积极的心态,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减少负面情绪的影响,从而促进身心健康。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健康心理学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

答案:健康心理学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广泛,包括健康促进、疾病预防、患者教育、健康政策制定等。

通过研究心理因素与健康的关系,健康心理学家可以为公共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开发有效的健康促进策略,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健康心理学一、健康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定义:运用心理学原理,探求健康、疾病和功能失调的原因,分析并促进社会保障系统的发展和健康政策的制定,以促进和维护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

研究内容:主要研究行为卫生;生活方式;健全人格的形成;影响健康的各种心理社会因素。

目的:把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应用于预防医学,即保持和促进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

主要任务: 疼痛控制;慢性病的调整;对医师指示的顺从性;与疾病有关的应激。

相关学科:医学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心身医学、行为医学发展史:✧古代健康思想----中国人:阴阳平衡;古希腊:体液学说✧生物医学模式,公元2 世纪:疾病是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健康被狭义地定义为疾病的匿迹。

✧生物-心理-社会模式:20 世纪初期,心理学已与人们的健康问题联系起来。

生物、心理与社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1978 年在美国首先出现的;1988 年日本成立健康心理学会。

目前的状况和面临的问题:✧疾病谱和死亡率的变化:传染性疾病下降;肿瘤、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上升。

✧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工作习惯;饮食习惯✧医疗政策面临的考验:医疗方针、保险政策✧病人的自我决定权:早期做法、现代做法健康和健康评估:健康和疾病的界定;健康的评估---马丁的健康行为指数;陪思和哈斯的健康状况评价量表;儿童健康评价生命质量评估:医学结果研究简表----生理功能、社会角色、疼痛、情绪、心理健康;欧洲生命质量表----机动、自理、日常活动、痛苦、焦虑或抑郁。

二、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生物、社会、心理†应激源:当刺激事件打破了个体原有的秩序与平衡,超出了个体的承受范围及能力所及,这种刺激就成了应激源。

†应激源分类:内在应激源----来自个体内部的因素✧躯体疾病:疼痛、死亡的恐惧✧动机冲突:4 种✧挫折:挫折是个体在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个人行为动机不能实现,个人需要不能满足时的情绪体验。

外在应激源:天灾人祸等突发事件;重要生活变动;慢性、长期的烦扰。

†对应激源的反应:心理反应:✧认知:知觉范围过窄、思考的灵活性变差✧情绪:振奋、斗志昂扬/忧虑、愤怒✧行为:退缩或奋争生理反应——三个阶段✧报警反应期:短暂的生理唤醒期,使躯体为能够有力行动做好准备。

✧抵抗期:如果应激源持续下去,进入抵抗期。

机体可以忍受并抵抗长时间的应激源所带来的消耗作用。

✧衰竭期†对应激源的应对:应对---个体为处理自认为超出自己能力、资源范围的特定内外环境要求,做出的不断变化的认知和行为努力.应对过程:初级评估---判断紧张刺激的严重性;二级评估---资源评估与方案选择。

†应对方式分类:问题指向的应对;情绪指向的应对†自我调适方法:认知调控法:认知调控方法是指当个人出现不适度、不恰当的情绪反应时,理智地分析和评价所处的情境,理清思路,冷静地作出应对的方法。

活动调适法:是指通过从事有趣的活动,以达到调节情绪,促进身心健康的一类方法。

包括读书、写作、绘画、雕塑、体育运动、听音乐、歌唱、舞蹈、演戏、劳动等多种活动方式。

合理渲泄法:倾诉、书写、运动、哭泣身心放松法:一般身心放松法、想象性放松、精神放松练习法、渐进性肌肉放松法、深呼吸放松法†心理防御机制:压抑、否认、退行、置换、投射、反向形成、抵消、升华固着†自我知觉与心理健康:对自我认识不清晰、不精确,自知力不强,不能正确对待自我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易导致误判自我,或自负、自卑,从而导致诸多心理问题或人格障碍。

†自我:指一个人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自己认识自我的一切。

包括四个方面: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和品德自我。

†自尊:是个体对自己的整体评价,它反映了个体对自己是否满意。

影响自尊的因素----生活中的成败经验;社会比较得来的信息;自己的内部标准。

†提升自尊的方法:向下社会比较;选择性遗忘;有选择地接受反馈;缺陷补偿;自我防御性归因:强调对自己好结果,缩小自己的坏结果;自我设障:感到失败不可避免时积极搜寻乃至制造不利因素的过程。

†影响心理健康的其他因素:社会文化大环境;早期经验与家庭环境;特殊的人格特征三、学习、工作与健康:†学习态度问题:主要是指愿不愿意学习的问题。

包括由于学习动机不强、缺乏自信心等引起的学习问题。

†学习动机:缺乏的原因:学生的自身需要与目标结构;学生的性格特征和个别差异;学生的志向水平和价值观;家庭环境与社会舆论;教师的榜样作用。

改善方法:提高认识;培养兴趣---积极的自我强化、运用积极的自我暗示、带着问题去学;树立目标†动机:某种需要所引起的有意识的行动倾向。

它是激励或推动人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在动因。

†学习自卑:原因:对自己认识不足,过低估计自己;消极的自我暗示抑制自信心;挫折的影响。

调节方法:正确估计自己,培养自信心理;与自己较量,选准突破口,获得成功;积极补偿,以勤补拙;克服学习无助感,提高自我效能感†学习技巧问题指:解决学习的方式方法、技巧等问题。

包括:记忆力减退:✧原因:不良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学习动机过强,目标过高;不了解记忆规律等影响记忆效率;注意力不集中,精力过于分散。

✧调节方法: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掌握最佳记忆时间;动员多种感官参加学习和复习活动;了解遗忘规律,及时复习;不断变换记忆的起始位置;善于把知识总结归类;防止过度学习注意力涣散:注意是将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一定的事物。

一个人同时注意几件事的能力是极为有限的,只有高度的专注才能适应高效率学习的需要。

✧原因:学习动机不强;个体情绪因素;生理状况;环境因素影响。

✧调节方法:明确目标集中注意力;用期限效果集中注意力;应用报酬效果集中注意力;各种环境下强制训练注意力。

考试焦虑:考试焦虑是一种常见学习心理问题,是由于面临考试而引起的不安、忧虑、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状态。

表现为过分担心考试结果,对自己信心不足;考前拼命看书,夜以继日,导致严重失眠,头昏脑胀;有的同学甚至在考试中出现“晕场”、思维阻碍等。

✧产生原因:过大的压力导致过大的动机强度,然后导致考试焦虑。

一般来讲,最佳水平为中等动机强度。

比较简单的课题其最佳水平为较高的动机强度,复杂的课题,其最佳水平为较低的动机强度。

✧调节方法:减轻压力,放下包袱;端正动机,改变认知;劳逸结合,有张有弛;学会放松。

†职业枯竭的定义与表现:又称“工作倦怠”,是指在工作重压下的一种身心疲惫的状态,厌倦工作的感受,是一种身心能量被工作耗尽的感觉。

职业枯竭可表现为身体疲劳、情绪低落、创造力衰竭、价值感降低,工作上的消极状态还会进而影响整个生活状态。

高发人群为IT、广告、销售、律师、教师、咨询员等。

经历过程:蜜月期、适应期、先期厌倦期、后期挫折期、淡漠期产生原因:✧社会大环境因素✧组织内部:工作机制;超量的工作要求;加班文化的恶性循环;其他因素:文化因素,规则不明。

✧员工个人因素:个人价值评价与现实差距;缺乏理性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企业员工价值观念的扭曲;其他的一些因素。

应对措施:✧个人:做好职业生涯开发和管理;改变自身,完善充实自我;缓解压力。

✧组织:定期评估;完善机制†职业女性的工作压力:性别歧视、角色冲突、性骚扰四、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良好的人际关系---安全感和归属感.;不良的人际关系---压抑和紧张.†增进人际交往的技巧:克服人际认知的偏差:✧首因效应:最初获得的关于对象的信息✧近因效应:最近的印象对人的特性评价所起的作用✧晕轮效应:一个事物如果被标明是好的,就能被肯定,并被赋予更多的好的特性;相反地,如果被标定是坏的,就被评定更多的负性特性。

✧刻板印象:对于某类事物或人物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的类化的看法。

努力提高人际吸引力:✧接近因素:接近因素主要指空间距离、兴趣态度、职业背影等等因素的接近。

✧互补因素:双方的在能力特长、人格特质、需要欲求、思想观念等构成互补。

✧能力、品格:对于才华的敬仰是绝大多数人的天性。

树立恰当的自我意识:不过低估价自己;也不高估价自己。

注意交谈对话艺术:不要随意打断他人谈话;不要迫使他人再次重复谈过的话题。

不要连续发问,以致他人难以应付;不要对他人的提问漫不经心,言谈空洞;不要轻率地下断语,借以表现自己是内行;不要将话题固定在自己感兴趣的方面上去。

†表达的技巧:一语双关、巧借谐音、巧借反语、假戏真做†异性交往的问题与调适:青春期的感情问题:单恋、追星、早恋学生恋爱的特点:恋爱的浪漫色彩浓厚、恋爱的自主性较强、恋爱的盲目性较大 学生恋爱的类型:慰藉型、友情型、理想型、志趣型、功利型、情欲型学生常见的异性交往问题:异性恐惧症;失恋---理智型、升华型、自责型、闭锁型、报复型失恋心理辅导:认真倾听,引导渲泄;共同讨论,分析原因;适当情绪调节和转移。

婚姻问题:择偶、婚姻疲劳、夫妻沟通问题、婆媳关系、子女的教养、离异†网络人际交往的特点:人际交往的广泛性;隐匿性;平等性;时空的超越性。

†网络人际交往的心理问题:成瘾性、网络诱发人格障碍、攻击性行为、与现实的脱节五、自杀:†自杀:是个体蓄意或自愿采取各种手段以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

†自杀动机:摆脱痛苦、逃避现实、实现精神再生;为了某种目的或信仰牺牲自己;保持自己道德上或人格上的完美;作为一种表达困境、向外界寻求帮助和同情的手段等。

†自杀的分类:涂尔干的分类---利他型:为了某种信仰、信念、正义事业或社会道德而自杀;利己型:为了表白自己,惩罚别人,给别人造成痛苦内疚或终生遗憾而自杀;失范型:由于社会的动荡不安,人们迷茫、不知所措,加之各方面的压力,易导致自杀;宿命型:这是个人因种种原因,受外界过份控制,他们感到命运完全非自己可以控制,从而感到绝望与无助。

美国精神卫生研究所自杀预防研究中心的分类:自杀意念:指有轻生念头,但无自杀行为。

自杀未遂:指非致死性蓄意自我损害。

自杀死亡:指已致死的自杀行为。

中国学者的分类:情绪型(冲动型)---偶发事件引发,情绪失控下发生。

理智型---有目的、有计划下进行。

自杀方式的分类:窒息性---煤气、溺水、上吊;自残性---刀枪、跳崖、跳楼、纵火;中毒性---服毒、服药、吞金、蛇咬。

†自杀的发生率:国外:男多于女国内:女多于男,且多在农村;每年有25万人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成为15至34岁人群的首位死因。

†自杀的特性:传染性:自杀的模仿性现象及潜意识引导确实存在---自杀者的亲属或后代的自杀率高于常人;报道自杀事件能导致青少年自杀率上升。

†报道的特征:详细报道自杀方法;对自杀而引致的身体伤残很少提及;忽略了自杀者生前长期有心理不健康的问题;将引发自杀的原因简单化;自杀者知名度高,社会影响大;使人误认为自杀会带来好处等。

†与自杀有关的因素:有关死亡的经历;精神疾病;遭受其他心理压力与应激事件;心理承受能力;宗教信仰与文化;家庭、婚姻状况;社会经济地位;年龄:青少年,老年†自杀的心理过程:自杀念头的萌生:遇到难以克服的应激事件,感到绝望,寻求解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