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 重组质粒的构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重组质粒的构建
一、实验步骤
1.提取质粒DNA
2.酶切(EcoRI+SpeI)
注意事项:
①酶量,反应时间及体积: One unit of enzyme is defined as
the quantity needed to cut 1μg of DNA in 50ul in one
hour。
反应时间的选择。
一般酶切鉴定30分钟就可以了,如果酶
减少,可延长反应时间(16h);反应体系不应太小,常规的酶切一
般要维持在10-50ul。
酶的体积不要超过总体积的10%(甘油应在
5%以下)。
②酶的使用:酶应永远放冰上,应是最后一个被加入到反应体系中,
用完后及时放回冰箱
③DNA的制备:待切割的DNA应当已去除酚,氯仿,乙醇,EDTA, 去
污剂或过多盐离子等
④缓冲液:不同酶需不同离子强度缓冲液,使用前应将缓冲液完全
溶解并充分混匀。
⑤混匀:很重要,注意不可振荡
⑥反应温度:通常37 ℃
⑦终止反应:终止液,热失活,酚/ 氯仿抽提
⑧星号活性:在非理想条件下,内切酶切割与识别位点相似但不完全
相同的序列。
3.: 酶切产物纯化
4.连接
二、实验结果与分析
1.酶切结果检测
图1 EcoRI和SpeI双酶切GST-T及proB载体结果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图
注:M:DL5000DNAmarker;1号泳道;未酶切proB 质粒DNA;10、11号泳道:EcoRI和SpeI双酶切proB载体结果;16、17泳道:EcoRI和SpeI双酶切GST-T载体结果
分析:①由图1可知,1号泳道的未酶切proB质粒DNA未显示有条带,其原因可能是所点的未酶切proB标准品浓度过低,条带亮度过低难以识别。
②10和11泳道中大小约为5000bp的较亮条带是proB载体,但有轻微拖尾现象,条带呈圆弧型,应该是因为点样量较大。
经EcoRI和SpeI双酶切后,环状的质粒DNA被分成两个部分,分别为约5000bp和40bp的片段,其中40bp的小片段因分子量小,迁移速度快而跑出了琼脂糖凝胶,在图中无法看到。
本次实验回收的是约5000bp的条带。
③泳道16和17中约3000bp的较亮较粗条带是T载体,而约650bp的较细条带是被切下的GST,即本次实验回收的片段。
2..质粒DNA的浓度
经测定,本组的质粒DNA浓度如下表:
表1 提取的GST-T及proB质粒DNA浓度
质粒名称浓度(ng/μl)
GST-T 0.611
proB 6.175
分析:本次提取的质粒DNA浓度很低,proB质粒的浓度为6.175ng/ul;而GST-T质粒的浓度则低得多,为0.611ng/μl。
造成提取的质粒浓度过低的原因可能是:①在进行酶切时所加的质粒DNA样品浓度较低。
②在进行切胶回收时,未完全把DNA条带切下来,琼脂糖凝胶中残留了部分DNA条带。
③加入的Buffer DE-A量过少,凝胶块未完全熔化,影响了DNA片段结合到DNA 制备膜上的效率。
④DNA 凝胶回收试剂盒的回收率较低,可能是Buffer DE-B (结合液)不能创造高盐低pH的环境,导致硅胶膜选择性地吸附DNA的效果不理想;或者是Buffer W2 concentrate(去盐液)创造的环境未能达到低盐浓度高pH,导致硅胶模释放DNA的效果不好,仍有较多DNA吸附在膜上,影响了DNA的回收率,导致浓度偏低。
⑤加ddH2O洗脱时没有紧贴硅胶膜的正中央,膜没有完全被水覆盖,影响了DNA的洗脱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