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有机化学基础》专题4《酚的性质与应用》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酚的性质和应用》说课稿
各位专家、各位老师:
大家早上好,我叫,来自中学,我说课的主题是《酚的性质和应用》,选自苏教版《有机化学基础》专题4第二单元第一课时。我将从思考、实践、反思三方面完成说课。
一、我的思考
环绕着本课题,我从以下5个方面作了分析与思考
1.教学价值
①学科知识的建构价值
《有机化学基础》介绍了常见几类有机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并建立它们之间的联系,《酚》作为重要的一类有机物,它的出现可以完善有机物知识体系,丰富学生对有机物的认识。
②学科方法的发展价值
酚继醇之后出现,同官能团性质却有较大差异的事实,让学生认识到有机物性质不仅取决于孤立基团的性质,还要考虑相互影响,丰富发展了结构决定性质的内涵,为以后复杂有机物性质的学习提供了方法指导,这是酚教学的最大价值。
③学科认知的情感价值
酚可以造福人类,酚的不当使用也会污染环境,如何解决?关键还是靠化学本身,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化学的发展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酚》的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在原有认知基础上生长出的新的知识。
2.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学生已学芳香烃和醇,掌握了苯环和羟基的性质。
能力基础:学生已了解有机物学习的重要思想,结构、性质、用途之间的关系,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
潜在困难:对结构决定性质的理解比较片面,大部分同学对于基团之间是否存在着相互影响以及如何影响不清楚;实验方
案设计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比较薄弱。
基于对教材内容和价值的理解,结合《化学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学情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
了解酚的结构特点;掌握苯酚的性质,并能准确书写相应方程式;了解苯酚的常见用途;知道酚对环境的影响;知道基团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事实。
②过程与方法
经历从结构预测性质,用实验探究性质的过程,认识苯酚的性质;通过实际生活中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了解苯酚的用途及对环境的影响;应用对比分析、类比迁移、归纳总结等方法,形成基团间相互影响的观念。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提高化学学习兴趣;通过基团相互影响的学习,树立事物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是物质世界普遍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
这里重点体现过程与方法目标,因为只有在一定的过程和方法中才能落实知识、锻炼技能、提升情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具体我将在实践环节渗透介绍。
4.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苯酚化学性质的学习
教学难点:分子内基团间相互影响观念的形成
如何突破重难点,如何达成具体的教学目标,要选择一定的教法学法作为支撑。
5.教法学法
教法:通过情境创设,任务驱动、协作交流等形式,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完成知识的自我构建。
学法:通过小组合作、实验探究、对比分析、归纳总结等学习方法自主形成概念,构建知识,发展观念。
这是我选择的教法和学法,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教师则是帮助者、促进者角色。
以上是我的5点思考,接下去我重点介绍我的教学实践。
二、我的实践
本课教学我将从以下四个环节展开:
第一环节:情境导入——引出概念
问题1:回忆什么叫做醇?
问题2:请给酚下个定义?
问题3:写出最简单酚的结构简式。
创设情境1,什么叫醇?唤醒原有的认知经验,醇含有羟基官能团。创设情境2,也含有羟基,为何叫酚?引发认知冲突,必然促使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分析、思考得出酚含有羟基和苯环,且要直接相连,从而引发认知结构的重组,完成概念的顺应。
发现了酚的本质特征后,学生自然能写出最简单的酚——苯酚的结构简式。苯酚是酚的代表物质,它有何性质?本课进行到第二环节。
第二环节:结构分析——预测性质
用结构指导性质的学习是有机研究的重要方法?教师提示新旧知识
联系的线索:哪些物质含有苯环?学生想到了和CH3
,哪些
物质含有羟基?学生想到了CH3CH2OH、H2O。进而提出一个驱动性的任务:根据苯酚的结构,写出你认为苯酚具有的所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说明理由。唤醒学生原有认知经验,发现学生认知困难。
学生经过交流、讨论、展示、补充、质疑、调整等过程,使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达到了相近的高度,形成一些共识,学生认为苯酚应该易溶于有机溶剂,而在水中溶解度意见出现分歧,有些同学认为含有羟基,所以易溶,有些基于原有经验,含有苯环一般难溶,也有些同学认为两者都有影响,可能微溶。这是物理性质上的认知困难。
对于化学性质,学生则写出了许多方程式:
显然,学生将苯酚中的羟基同化为醇中羟基,将苯酚中的苯环,同化为苯,苯酚的性质是苯和醇性质的加和。对于这些反应是否全部都能发生以及有无其它反应学生不大了解,这是化学性质上的认知困难。
如何解决?实验就是一把最好的钥匙,本课推进到第三环节
第三环节:实验探究——归纳性质
环绕着苯酚溶解性的分歧,采用分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由于之前猜想的分歧,所以学生是带着强烈的学习动机进入到探究活动中去的,更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引发思考。
通过实验,学生得出苯酚易溶于有机溶剂,而在水中溶解度不大的规律,同时基于好奇心和本能,学生会主动看,会闻,也发现了其它的物理性质。经历整个探究过程,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锻炼了技能,也感受到了探究的乐趣。
性质反映结构,如何理解苯酚水溶性与结构的关系?通过反思策略,学生感悟到苯酚的水溶性不是由羟基和苯环单独决定的,而是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初步建立基团影响的观念。
化学性质我不急于实验探究,而是设置如下三个疑问:
①苯酚中羟基的性质与醇的性质完全相同吗?
②苯酚中苯环的性质与苯的性质完全相同吗?
③苯酚的性质有无不同于苯和醇的特殊性质?
这三个问题正是学生的认知困惑,于是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此时教师再提供实验支持,学生则通过观察宏观的实验现象,分析微观的反应本质,并尝试用化学符号——反应方程表示,经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协作交流,寻找必要的学习材料,从而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