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处理TIME原则.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伤口管理的TIME原则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伤口愈合概念
伤口愈合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从凝血开始,经坏死组织 、异物和细菌的清除等一系列过程,以新生组织形成并填补 伤口缺损结束,最终转化为瘢痕。伤口的愈合涉及机体局部 和整体的反应,并受多种内源性和外源性因素的影响。
一、伤口床的准备
通过伤口的全面评估,可以局部判断该伤口是否能够如期愈合。 如果预期伤口能够顺利愈合,这种伤口称为简单伤口。
T = 软组织的处理 (Tissue Management)
在这一步骤中,需评估非存活组织和 伤口特性,同时进行清创。伤口清创是基 本的处理原则,只有将坏死组织和腐肉清 除干净,才能使肉芽组织顺利生长。
伤口清创是基本的处理原则
清创方法: 外科清创或锐利刀片 保守的外科清创 酶——使用酶制剂促进坏死组织、血块和纤维组织溶解 自溶清创——使用水合或保湿敷料 机械清创——干或湿的敷料,加压冲洗 化学性清创——含碘产品等 生物/寄生虫清创——虫卵治疗
I = 感染/炎症的控制 (Infection or Inflammation Control)
伤口感染是影响伤口愈合的重要因素和障碍。根据伤口内细 菌数量,把细菌在伤口内的侵袭的过程分为以下几步:
污染 (Contamination ) 定植 (Colonisation ) 严重定植 (Critical colonisation ) 感染( infection )
I = 感染/炎症的控制 (Infection or Inflammation Control)
伤口内细菌侵害的程度可分为: 污染——伤口内存在着非复制
的细菌,但不影响伤口愈合。
定植——存在可复制的微生物,
但没有引起宿主的反应。
I = 感染/炎症的控制 (Infection or Inflammation Control)
“创床”的准备
清创的处理 渗出液处理
1、伤口引流
1、手术清创 2、使用高吸收性敷料
2、自溶性清创 3、机械性清创
伤口床准备完成
4、溶酶性清创
5、化学性清创
简单创面
抗感染处理
1、全身抗感染治疗 2、局部抗感染治疗
严重定植——伤口内细菌负荷增长, 愈合过程受影响。 软组织特性: 愈合停止 渗出增加 灰白或深红色肉芽组织
肉芽脆弱,接触就会出血 肉芽过度增生 组织坍塌 创缘由锐利变钝
I = 感染/炎症的控制 (Infection or Inflammation Control)
感染Infection 局部伤口红、肿、热、痛,伤口脓性分泌物或渗出物、
恶臭。 定期体温监测、实验室检查
M = 湿润平衡 (Moisture Balance)
促进伤口愈合就要保持伤口适宜的湿润环境,这是湿性愈合理 论的重要核心内容。
处理的目标:促进伤口的湿润平衡,选择适合的敷料能对渗液 进行有效管理,可以在伤口表面保持一定的湿度,还可控制水 分的吸收和蒸发。
E =伤口边缘 (Edge of wound)
伤口干燥时,伤口边缘的上皮化和再修复就会迟缓,伤口边 缘就会出现坏死组织和结痂。
肉芽过度增生——也会影响上皮化。需要去除诱发因素(最 常见的是菌群失衡或创伤)
变钝或破坏的创缘可能提示菌群失衡。
伤口床准备学说
病因治疗
复杂创面
1、伤口被黑色或黄色组织覆盖 2、伤口渗出液多
3、伤口存在感染征象 4、影响伤口愈合的多种因素存在
二、伤口管理的原则(TIME)
TIME 首字母缩写词, 概括了伤口管理的原则: T = Tissue assessment and the management of nonviable
tissue or tissue deficits 伤口组织的评价和组织坏死、组织缺损的处理。 I = Infection or inflammation control 控制感染或炎症 M = maintenance of Moisture balance 保持伤口的湿润平衡 E = the promotion of epithelial advancement of wound Edges 促进伤口边缘的上皮化进程
伤口床的准备
如果预期有各种不确定因素影响伤口的愈合,这种伤口称为复杂伤
口。
伤口处理的目的和过程:
复杂伤口
简单伤口
促进伤口愈合
这一过程称为伤口床的准备
伤口床的准备
伤口床的准备:为了加速自体愈合或增强其他治疗手段疗效而进 行的伤口管理。 这一概念是2000年由一位美国学者提出,它为难愈伤口提供 了一种系统的、有步骤的治疗方法。 作为一个完整的伤口床准备过程应包括清创、抗感染、渗液的 管理和伤口边缘的处理,即按照TIME原则来进行。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伤口愈合概念
伤口愈合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从凝血开始,经坏死组织 、异物和细菌的清除等一系列过程,以新生组织形成并填补 伤口缺损结束,最终转化为瘢痕。伤口的愈合涉及机体局部 和整体的反应,并受多种内源性和外源性因素的影响。
一、伤口床的准备
通过伤口的全面评估,可以局部判断该伤口是否能够如期愈合。 如果预期伤口能够顺利愈合,这种伤口称为简单伤口。
T = 软组织的处理 (Tissue Management)
在这一步骤中,需评估非存活组织和 伤口特性,同时进行清创。伤口清创是基 本的处理原则,只有将坏死组织和腐肉清 除干净,才能使肉芽组织顺利生长。
伤口清创是基本的处理原则
清创方法: 外科清创或锐利刀片 保守的外科清创 酶——使用酶制剂促进坏死组织、血块和纤维组织溶解 自溶清创——使用水合或保湿敷料 机械清创——干或湿的敷料,加压冲洗 化学性清创——含碘产品等 生物/寄生虫清创——虫卵治疗
I = 感染/炎症的控制 (Infection or Inflammation Control)
伤口感染是影响伤口愈合的重要因素和障碍。根据伤口内细 菌数量,把细菌在伤口内的侵袭的过程分为以下几步:
污染 (Contamination ) 定植 (Colonisation ) 严重定植 (Critical colonisation ) 感染( infection )
I = 感染/炎症的控制 (Infection or Inflammation Control)
伤口内细菌侵害的程度可分为: 污染——伤口内存在着非复制
的细菌,但不影响伤口愈合。
定植——存在可复制的微生物,
但没有引起宿主的反应。
I = 感染/炎症的控制 (Infection or Inflammation Control)
“创床”的准备
清创的处理 渗出液处理
1、伤口引流
1、手术清创 2、使用高吸收性敷料
2、自溶性清创 3、机械性清创
伤口床准备完成
4、溶酶性清创
5、化学性清创
简单创面
抗感染处理
1、全身抗感染治疗 2、局部抗感染治疗
严重定植——伤口内细菌负荷增长, 愈合过程受影响。 软组织特性: 愈合停止 渗出增加 灰白或深红色肉芽组织
肉芽脆弱,接触就会出血 肉芽过度增生 组织坍塌 创缘由锐利变钝
I = 感染/炎症的控制 (Infection or Inflammation Control)
感染Infection 局部伤口红、肿、热、痛,伤口脓性分泌物或渗出物、
恶臭。 定期体温监测、实验室检查
M = 湿润平衡 (Moisture Balance)
促进伤口愈合就要保持伤口适宜的湿润环境,这是湿性愈合理 论的重要核心内容。
处理的目标:促进伤口的湿润平衡,选择适合的敷料能对渗液 进行有效管理,可以在伤口表面保持一定的湿度,还可控制水 分的吸收和蒸发。
E =伤口边缘 (Edge of wound)
伤口干燥时,伤口边缘的上皮化和再修复就会迟缓,伤口边 缘就会出现坏死组织和结痂。
肉芽过度增生——也会影响上皮化。需要去除诱发因素(最 常见的是菌群失衡或创伤)
变钝或破坏的创缘可能提示菌群失衡。
伤口床准备学说
病因治疗
复杂创面
1、伤口被黑色或黄色组织覆盖 2、伤口渗出液多
3、伤口存在感染征象 4、影响伤口愈合的多种因素存在
二、伤口管理的原则(TIME)
TIME 首字母缩写词, 概括了伤口管理的原则: T = Tissue assessment and the management of nonviable
tissue or tissue deficits 伤口组织的评价和组织坏死、组织缺损的处理。 I = Infection or inflammation control 控制感染或炎症 M = maintenance of Moisture balance 保持伤口的湿润平衡 E = the promotion of epithelial advancement of wound Edges 促进伤口边缘的上皮化进程
伤口床的准备
如果预期有各种不确定因素影响伤口的愈合,这种伤口称为复杂伤
口。
伤口处理的目的和过程:
复杂伤口
简单伤口
促进伤口愈合
这一过程称为伤口床的准备
伤口床的准备
伤口床的准备:为了加速自体愈合或增强其他治疗手段疗效而进 行的伤口管理。 这一概念是2000年由一位美国学者提出,它为难愈伤口提供 了一种系统的、有步骤的治疗方法。 作为一个完整的伤口床准备过程应包括清创、抗感染、渗液的 管理和伤口边缘的处理,即按照TIME原则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