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馈原理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馈原理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和学的稳定和平衡,最佳教育目标的达到,主要是靠反馈控制来实现的。因此,课堂教学中能否科学地运用反馈是关系教学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课堂教学的反馈具有双重性:一是反馈给教师。教师随时接受学生学习结果的反馈信息,从而对前一数学步骤进行查漏补缺,对新的教学内容、方法、进度等进行适当的调整。若回收的信息能增强教师课堂教学的控制、主导作用,就称之为正反馈,反之,就称之为负反馈。二是反馈给学生,通过验证,发现缺陷,及时弥补,进行自我调节,使之完善。教学过程中应用反馈原理,对学生来说,反馈信息可以强化正确,改正错误,找出差距,便于调节思维方式,改进学习方法;对教师来说,反馈信息可以及时掌握教学效果,有利于及时调节教学活动的安排,改进教法;同时也便于对学生各自不同教学现象进行分析,因材施教。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都要主动、积极地利用信息反馈来控制和调节教和学。而在当前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单独控制课堂反馈,学生处于极为被动的地位,课堂上的提问与回答只是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发挥反馈的作用。

怎样在数学教学中应用反馈原理,使师生的信息及时相互传递,并使信息的内容和数量得到控制,以取得最佳效果,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呢?下面谈三点做法与体会。

一、注重“及时评定”,促进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接受信息的水平是不一致的,学

生反馈来的信息有的要强化,有的要调整,有的要矫正。如果没有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输送出评价信息,学生就不知道自己理解或解答得正确与否,因此教师应对学生关键性的反应及时作出评价,让学生明辨正误,进而强化正确,消除错误。

“及时评定”的方法有:一是教师评定;如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肯定或者否定,给出计算的最后答案等。二是集体评定,如订正其他同学错误的回答或板演等;三是学生自己评定,如将答案代入原题,进行验算等等。

信息的及时反馈,有助于学生不断改善自己的思维品质,进行自我调节,改进学习方法。

比如,教学“角的分类”时:我设计了一道判断题:“大于90°的角叫钝角”。当学生误以为正确时,根据这一反馈信息,我及时提问:“等于180°的角叫什么角?它是不是钝角?”学生自己发现回答得不全面,还遗漏了“小于180°”这一限制条件,从而觉察到自己的思维缺乏周密性。

应用反馈原理,促进学生自我调节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信息的反馈要及时,课上信息要课上评价,每个环节信息的评价也不可拖延到下一个环节。但教师对信息的评价不是越早越好,而要启发学生积极参加评价活动,留有充分的评价时间,允许发表不同的意见,然后才给出教师的评价。

2.信息的反馈要准确。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是对是错,教师的态度要明朗。对那些似是而非的意见,要善于指出错误所在,切

不可含混其词。

二、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节教学程序,改进教学

课堂教学中,难以预料的情况随时都会发生,所以,教师上课不能照着答案只管自己讲,而应该随时注意学生的反应。学生掌握得好,就加快教学进度;反之,如果学生出现迷惑不解的神情,说明没有听懂,就应该慢一些,重复一遍或多举几个例子。同一教学内容,运用同一教学方法,在不同班级中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节教学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对反馈信息的处理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根据学生听课时的反应及时调节教学方法。注意学生的表情变化,从学生的表情变化反馈的信息中,了解教学实际。学生的表情变化从一定意义上讲是学生内心的外在反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期望和困惑,是学生思维的外现。根据学生“写”在脸上的表情:误者正之,深则浅之,难则易之,快慢适中,详略得当,疏密有度。要用自己的目光与学生的目光进行畅快的“对话”,将学生的活动“尽收眼底”,用目光施加影响。对表情变化进行科学性分析和归纳处理,能及时把握教学现状,及时对教学做出科学的调整。在大多数学生对教学内容表现出心领神会时,可以适当加快教学进度。反之,则要减缓教学进度或换一个角度加以解释,以求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比如在教学“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这一内容时,学生由于错觉总认为角的边越长角度越大。我一方面减缓教学进程,另一方面,由学生亲自测量两个角度相等而边长不相

等的角的度数,从而得出结论。

2.根据学生完成课内练习的情况,及时调节课外练习的数量和难度。如果课内练习完成的情况较好,则可以适当提高课外作业的综合性和灵活性。比如我在进行“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时,课堂作业正确率较高,在布置课外作业时就提高作业的综合性和灵活性。其中有一题是“用分数表示图的阴影部分”大部分学生写成二分之一,也有的学生写成四分之二,还有的学生写成八分之四;如果课内作业完成得不好,则要降低课外作业的要求。

3.根据实际的教学效果,及时改进课时教案的设计。如教学相遇应用题时,按照现行传统的教法,分四课时进行。即“第一课时教两物体运动相遇求路程”应用题,第二课时教“两运动物体相遇求时间”应用题,第三课时……,第四课时……。学生对每一类题目掌握得还可以,但到了综合练习时就混淆不清了。这一反馈信息说明,内容联系紧密的教材,如果分得太细,一些不动脑筋的学生就会滋长按例题套解的坏习惯。于是我在另一班教学时,就将教材重新组合,进行整理。教学生抓住同时运动的时间和运动路程的对应关系进行分析,并且在教学时把求相距路程,改成求相遇时间与速度,通过一题转换,整组进行教学。这样不但使学生对相遇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有了整体认识,知识能融会贯通,而且在解题时,学生思路更为灵活,收到了举一反三的效果。

4.通过课堂板演获取反馈信息。学生的板演较为直观地展示出一个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课内练习较及时地把学生的学习情况

反映出来。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板演和课内练习来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板演和课内练习,教师必须兼顾上、中、下三种学生,严防以偏概全,造成教学的失误,并且在这两种反馈信息的形式中,教师应坚持把习题、解题、评议、订正等几个过程有机结合,提高解决问题的效果。

三、发挥“前馈”作用,减少错误发生

运用反馈原理于教学有许多长处,但有一个常见的弱点:“事后诸葛亮”。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充分发挥“前馈”作用。

“前馈”挖掘是根据经验和预期分析以获取预测信息,使系统在偏差发生之前加以纠正的方法。有经验的教师,常常能预测学生学习某项知识容易在何处出错,从而有针对性地给予前馈信息。如在教学“三位数乘多位效”时,课前了解学生对“三位数乘多位数的计算法则”掌握情况,收集前馈信息。如教学“两位数除多位数”时,课前了解学生“一位数除多位数的计箅法则”等前馈信息。这样就减少错误发生或将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提高教学效率。

几年来,由于我在教学中注意应用反馈原理,促进掌握学习,教学质量明显上升,获得了大面积丰收。这说明自觉学习运用反馈原理,实施掌握学习的策略,就能把数学教学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四、适当地运用及时反馈或者延时反馈

反馈不可能实时反映出结果,总是带有一定的滞后性。但是滞后的时间如果过长,就是时过境迁,因此反馈要非常注重实效,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