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反思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国内贸易国有化;

2.余粮收集制;

3.实物配给制;

4.劳动义务制;

5.全部工业国有化;

影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战争条件下被迫采取的.它对战胜国内外敌人和保卫苏维埃政权具有重大积极意义.但是,它作为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尝试则未能奏效.

二、新经济政策

1.农业方面:以固定的粮食税替代余粮收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由农民自己支配。

2.工业方面:关系到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

3.流通方面:由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

4.分配方面:废除平均主义的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

影响: 1.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1921年春天的危机迅速消失,生产稳步恢复.它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受到广大农民工人的欢迎.巩固了工农联盟,使苏维埃政权日益巩固.

2. 探索了在小农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方法,推动了生产力的

发展,为在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条件.

3.它的一些原则和经验,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三、斯大林模式的特点:

经济方面的特征是:以行政命令来管理经济,否定价值规律,排斥商品和市场。

政治方面的特征是:权力高度集中,党政不分,缺少群众监督,忽视民主和法制。

积极影响:

1.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的行列,为后来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2.“斯大林模式”创立是取决于当时苏联极为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可行方式,在苏联迅速赶上和超过西方发达国家的过程中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存在的弊端:

1.经济上忽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否定市场机制的作用,造成经济效益低下;经济计划统得过死,妨碍了地方和企业积极性的发挥;

2.政治上权力过于集中,民主法制被忽视,最后形成了个人的高度集权。

四、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

(1)农业方面: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

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大规模开垦荒地,提高粮食产量,提倡种植玉米。

(2)工业方面:废弃部门管理体制,将部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加盟共和国;给企业部分权利;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

五、勃列日涅夫改革:经济改革重点:重工业

评价:

未能突破斯大林模式

反而使这一体制更加僵化

六、戈尔巴乔夫改革内容

(1)指导思想推行多元化

(2)政治上推行多党制和议会政治

(3)经济上推行私有化

(4)军队建设上推行非党化、非政治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