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家庭教育问题对策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家庭教育问题与对策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1)10-0216-02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迁移,其子女的教育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其中家庭教育问题更显突出。如果不妥善解决这一问题,不符合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以此为出发点,本文将初步探索和分析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务工子女家庭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剩余劳动力资源得到了重新配置,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城镇迁移,“民工潮”成为城市化进程的伴生现象。近亿的进城务工人员的背后,数百万务工子女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目前,作为儿童最重要的教育方式——家庭教育,成为务工子女成长过程中的重大缺失。分析我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思考弥补进城务工子女家庭教育缺失的有效对策,对于不断完善我国教育体制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现状及原因分析

1、家庭经济环境条件差

从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城市生活境况看,生活不稳定的谋生角色弱化了家庭教育。“城市边缘人”的角色使进城务工人员经常处于生存的压力之中。务工人员收入近年来有明显增长,但仅是少数,

大部分进城务工人员的收入仍然偏低,据调查表明,农民工家庭一般每月可支配收入为1000—2000元,且多数依然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极个别家庭因经济不稳定,居无定所,甚至难以支撑家庭与子女教育的开支。低水平的物质生活,不仅限制了对子女教育的投资,而成长环境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缺乏学习的物质保障。由于经济贫而不能为孩子提供必要的或充分的书籍,学习用具、玩具和其他物质条件。

⑵学习场所欠缺。农民工出于房租低廉或就业方便的考虑,多数居住在城乡结合部或近郊的工棚、集体房、租赁房里。调查显示,57%的家庭没有其子女学习的专用桌子和读书角,94%的家庭不能为孩子提供学习用的电脑。不仅如此,恶劣的家庭环境还可能造成家庭紧张和情绪冲突。

⑶成长环境恶劣。所处的社区环境脏乱差,人口复杂,学习气氛缺乏,不利于孩子的教育与成长。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家庭居住地社会环境的乱复杂,客观上削弱了家庭教育的影响,造成家庭教育前功尽弃。据调查,进城务工人员居住的出租房内不能给孩子提供安静的学习场所,而周边黑网吧等等不利于孩子学习成长的场所却出入方便。

⑷父母空闲时间少,难以指导孩子学习和成长。务工人员因大多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通常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根本无时间和精力来顾及孩子和指导孩子学习,甚至不重视,致使孩子基本处于放任自流状态。

⑸多子女家庭对子女教育力不从心。子女多依然是我国目前农村家庭的普遍现象,甚至一个家庭有6个孩子之多,而其中较多突出的一个现象是每个孩子年龄差距不大,几个孩子的出现让本已顾及生计的务工人员更加力不从心,每个孩子应受到的家庭教育比重严重降低。加上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在进城务工农民家庭中的存在,使得在家庭教育上出现严重失衡。个别特别严重的家庭,只让女孩读到小学毕业,有的甚至不让女孩读书,女孩还要帮助父母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学习时间不充分,导致孩子学习兴趣不浓,中途辍学现象时有发生。

⑹因家庭经济困难而造成孩子健康较差,从而影响身心发展。

2、家长文化素质偏低,家庭教育观念落后。

父母文化水平的高低与家庭教育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进城务工农民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高中学历占少数,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的比例极小。由于文化水平劣势不利于指导,较多发生对子女听任自便的情况,对子女督促也遭到反感。

相当多的农民工家庭教育存在着盲目性和随意性。农民工期待自己的子女能够跳出“农门”,彻底摆脱农民身份。然而,这种“望子成龙”的心情与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相连时,反而产生了严重的后果。多数农民工教养子女还是以家长式的权威和命令主义为主,以家长为中心,过分强调其子女服从,孩子的个性受到了严重压抑,积极创造性受到严重挫伤,甚至形成了孤僻性格。家长只求成才而忽视了孩子首先成人,忽视了人与环境、活动的交互作用,孩子的

天赋、个性爱好、能力倾向被埋没和严重忽视。同时,有的农民工家长平时不注意自己的言行,行动鲁莽,说话粗俗,没有在孩子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这对长期生活在他们身边的孩子来说影响很大。

多数家长家庭教育目的单一。被调查者认为,孩子的学习成绩是最关心的占65%,其次才是“思想品德”,占37%,对学生的“行为习惯”、“个性特长”,“心理素质”,“交往能力”等关注较少。在家长心目中“好孩子”的首选标准是“学习成绩好”,占83%。可以看出,对孩子在成长所需其他素质关心不够,或根本没有考虑。

大部分农民工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不当,自身的教育素质有待提高。调查表明:虽然家长认识到到孩子学习困难,应尽力辅导、帮助,但在实际行为中,并非如此。习惯说教批评、责备或打骂体罚形式进行教育的占66.7%,用“沟通”、“交谈”、“表扬”等民主激励,情感等方法的占34%,做出榜样教育占19%。专横型、冷酷型教育方式是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的主流,这种简单粗鲁方式不仅不能说服孩子,还可能引发冲突,造成孩子心理负担,,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严重的还会导致人格障碍。

值得注意的是,家长文化程度的高低对孩子的志向还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在国外的一些调查表中,其母亲的文化水平与子女求学的期望之间有着相应的关系。其受过高等教育的母亲,其子女有读研究生的抱负比只受过初等教育的母亲的子女要高出四倍,反之,只受过初等教育母亲的子女,只想读到中学毕业的比例,比具

有高等教育水平母亲的子女要高出四倍。文化水平较低的家长,其教育价值观念方面会有相当多的缺陷,这导致种种途径影响他们的子女,并使之产生相应的教育价值观和受教育态度。所以,以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等于送进了“保险箱”,培养和教育孩子的责任只属于学校是完全错误的。这种观念将会对子女的成长造成严重的偏离。

3、家长对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认识失衡。

大多数农民工认为,把孩子送进学校,就等于进了“保险箱”,培养和教育孩子属于学校的应尽之责。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推给了学校,家长不主动与学校沟通,对孩子的学习和表现不闻不问,不与学校配合,习惯替子女说话,庇护孩子的缺点和错误。使得家庭教育与学校缺乏配合和协调,造成了家庭教育的封闭,决定了家庭教育效率低、质量差,致使学校教育工作很难取得成效。

家庭对子女的控制是多维的,是学校不可替代的。学校对学生的控制,主要是通过认识和章法的纽带来实现。而在家庭中,父母对子女的控制是通过经济和情感来实现。一方面,家庭是社会中的最基本消费单位,未成年子女的物质文化各种需求都需要家庭获得满足。这种经济依赖关系,使得子女和父母的联系成为利益攸关的依赖关系,这种关系也体现在对子女的控制方式上。另一方面,父母和子女的关系更具有情感色彩,更富有人情味。父母的爱,尤其是母爱,在子女的成长是一种特殊的伟大的力量。它常常使子女处于安全感和幸福感当中。子女对父母有一种特殊的信任感,父母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