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之闺怨诗

合集下载

《闺怨》鉴赏

《闺怨》鉴赏

《闺怨》鉴赏闺怨是古代诗歌中的一种题材,通常用来表达女性内心的哀怨和无奈。

这种诗歌形式于唐代首次出现,盛行于宋代。

闺怨主要以女子内心独白的方式呈现,以表达女性对婚姻、爱情和家庭生活的矛盾情感和不满。

本文将对一首闺怨诗进行鉴赏,以展现这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闺怨》绿窗红烛隔窗纱,明月满庭花影斜。

几度相思何堪受,寂寞峨眉无限嗟。

绡帐不御幽梦苦,青袍已成断肠花。

思君郁郁伤心切,思君万缕泪满家。

诗中忧思悠悠,妇人犹自含羞。

第一句“绿窗红烛隔窗纱,明月满庭花影斜。

”用意于表现女子关在闺房之中,只能透过窗纱观赏窗外的明月与花影,而无法亲身感受自然的美好。

这种与外界隔绝的状态也象征了她的孤独和无奈。

第二句“几度相思何堪受,寂寞峨眉无限嗟。

”用意于强调女子内心的相思之苦,她多次思念着心爱的人,却无人可倾诉,只能将寂寞与惆怅藏于心中。

峨眉指女子的双眉,寂寞峨眉则象征了她内心深处的悲伤。

第三句“绡帐不御幽梦苦,青袍已成断肠花。

”暗示女子的幽梦缠绵,她不再能够控制自己的情感,一次又一次地陷入相思之痛。

青袍与断肠花合为一体,则表达出了她对爱情的追求和追求带来的伤痛。

最后一句“思君郁郁伤心切,思君万缕泪满家。

”则集中了女子对心爱之人的深情思念,她的心被牵动,几丝愁思一直执着于她的心头,悲伤已经成为她家中最常见的景象。

在这句诗中,作者通过简洁的语言和形象的表达,展示了女子内心深处的哀愁与无奈。

这首《闺怨》采用了清新朴素的语言和形象,抓住了女性内心的痛苦,以及她们在封闭的环境中所承受的压力和苦闷。

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使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她们的哀怨情感。

诗歌以苦、孤、悲为主旨,表现出了女性在古代封建社会中长期受到束缚和压抑的心理状态。

总之,《闺怨》展示了古代女性的心路历程,通过深情款款的文字和形象感染读者。

它是对女性内心情感表达的一种方式,也是对女性在特殊社会环境下所受压抑的体现。

这种诗歌形式流传至今,一方面反映了古代女性的命运,另一方面也启示了现代社会中女性争取平等权益的重要性。

高考古诗鉴赏:闺怨诗和送别诗

高考古诗鉴赏:闺怨诗和送别诗

高考古诗鉴赏:闺怨诗一、闰怨诗分类:1、宫怨诗专写古代帝王宫中宫女以及失宠后起的怨情。

2、闻怨诗则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的优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

二、闺怨诗所抒写的内容情感1、表现国中女子的后悔、怨恨;表现闺中人的寂寞、孤独、冷清;2、表现对游子(文夫)的苦苦相思、团聚的渴望;表现对丈夫的关切、牵挂;3、表现宫中女子对自由被禁锢、遭人冷落的怨恨,表达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4.表达官女在幽禁生活中白白消磨青春的哀怨之情;昔日承恩,今日冷落,美人迟暮伤情而生幽怨悲愤5抒发王朝酩衰之感(通过宫女的变化来反映),抒发宫女寂寞无聊情怀。

6诗人每以失意的宫女自況,感収个人身世。

A、以相思寓渴望报效国家朝廷B、以美人迟暮寓壮志未酬功业未就C、以空闺寂寞寓怀才不遇D、以冷落薄情寓遭排挤打击三、常见意象1、月、梦、泪、雁、寒蝉、更漏、笛声等言愁意象2、织布、捣衣、缝衣、登高、凭栏等行为类意象;3、灯、烛、帘、被、团扇、床枕、帷幕、帏、镜等室内内用具类意象;4、高楼、官殿、玉阶、窗等庭院建筑类意象。

高考古诗鉴赏:送别诗1、内容及主题倾向:(1)直接抒写离别之情的。

(2)借诗吐胸中积愤或明心志的。

(3)重在劝勉、鼓励、安慰的(4)综合型的,既含离别之情,又有身世命运之感,或兼劝慰警示之意2、常见意象的寓意:(1)杨柳。

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古人喜欢折柳送别,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

(2)日暮。

送别诗中常出现"日日暮”、“斜阳“、“暮雪“、“暮钟”等表明傍晚时分的词语(3)月。

月也是送别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月光给人的感觉是矇胧胧、迷离、苍凉的,这与深邃悠长、委婉忧伤的离情别绪是一致的;再则,月亮含有思乡、思亲的象征义,因而古人常借月抒怀怀。

通过月亮的烘托,抽象的别情更显得动人深长。

(4)长亭。

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钱饯别送行。

(4)南浦。

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它成为送别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与屈原“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句有很大关系。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分类专题精讲专题02闺怨诗含解析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分类专题精讲专题02闺怨诗含解析

古诗鉴赏分类专题精讲专题02 闺怨诗闺怨诗就是写少妇、少女在闺阁中的忧愁和怨恨。

这种诗,有的是女人自己写的,还有一些是男人模拟女人的口气写的。

古来闺怨诗词非常多,多以弃妇、思妇为主要描写对象,以伤春怀人为主题,剖析女子们在特定社会情态、生活遭遇下或悲悼、或悔恨、或失落、或惆怅的复杂心理状态。

一、闺怨诗分类1、闺怨诗闺怨诗主要集中在唐代,因此唐代的闺怨诗比较发达。

比如,张仲素的《春闺思》: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这首诗实际上是一首很平常的诗,就是说春天桑叶泛青,一个女人去城外采桑叶,提着篮子心神恍惚,忘记了自己是来做什么的。

这是怎么啦,只因为昨夜做梦,梦见了渔阳。

唐代安史之乱的时候,很多战士去了渔阳。

这位女子的丈夫,想来也是其中的一个,梦见了远赴戎机的丈夫,心里当然是分外的惆怅,也就没心思采桑叶了。

在闺怨诗中,这样的事儿,这样的意境,应当说是很平常的。

唐代闺怨诗里,最值得一提的的还是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本诗采用欲抑先扬的写作手法,名为“闺怨”,却偏偏先铺排出一个不解世事无忧无虑的青春女儿形象。

“凝妆”者,可以看出她在衣容修饰上花了是很花了一番工夫的,“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翠楼”者,古代富贵人家的居所外墙多以青色砖瓦装饰,既然有闲情逸致于大好春光里盛妆上翠楼,可见这个女子年纪尚轻,不曾经过生活的波折,更无须耽温饱之虞。

那么作者是不是看走了眼,用错了主角呢?非也!原来是这女子一番登楼远眺惹出了事儿:游目瞩望,柳色萋萋。

前年今日,我为君妻。

去年今日,折柳雁离。

今夕何夕,相隔千里。

妾为蒲柳,茕茕何倚?君为我故,缰系功利。

久不得归,痛悔无极!游蝶荡莺,君休轻取。

妆楼绿窗,妾意依依。

从“不知愁”到“悔封侯”,变化如此微妙而突然,却又合情合理。

诗人妙用比兴,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将美丽的春景添上了感伤的一笔,浅而不白,怨而不怒。

《闺怨》原文及赏析

《闺怨》原文及赏析

《闺怨》原文及赏析《闺怨》原文及赏析《闺怨》原文及赏析1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

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

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

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

翻译院无风,柳丝垂,闺人昼寝。

闺人安静昼寝之际,起风,庭院柳条摇摆。

微风吹,汗味透香气,薄衫生凉意。

凉衫子散出清淡的汗香气。

红润的手端起了盛有冰块拌藕丝的小碗。

盛有冰块拌藕丝的小碗冰冷了她红润的手。

郎笑碗中的藕丝太长了。

闺人一边吃长丝藕,一边又嘲笑她的情郎。

注释柳庭风静人眠昼:院无风,柳丝垂,闺人昼寝。

昼眠人静风庭柳:闺人安静昼寝之际,起风,庭院柳条摇摆。

香汗薄衫凉:微风吹,汗味透香气,薄衫生凉意。

凉衫薄汗香:凉衫子散出清淡的汗香气。

手红冰碗藕:红润的手端起了盛有冰块拌藕丝的小碗。

藕碗冰红手:盛有冰块拌藕丝的小碗冰冷了她红润的手。

冰:古人常有在冬天凿冰藏于地窖的习惯,待盛夏之时取之消暑。

郎笑藕丝长:郎笑碗中的藕丝太长了。

“藕丝长”:象征着人的情意长久。

在古典诗词中,常用“藕”谐“偶”,以“丝”谐“思”。

长丝藕笑郎:闺人一边吃长丝藕,一边又嘲笑她的情郎(担心他薄情寡意不如藕丝长)。

译文及注释译文院无风,柳丝垂,闺人昼寝。

闺人安静昼寝之际,起风,庭院柳条摇摆。

微风吹,汗味透香气,薄衫生凉意。

凉衫子散出清淡的汗香气。

红润的手端起了盛有冰块拌藕丝的小碗。

盛有冰块拌藕丝的小碗冰冷了她红润的手。

郎笑碗中的藕丝太长了。

闺人一边吃长丝藕,一边又嘲笑她的情郎。

注释柳庭风静人眠昼:院无风,柳丝垂,闺人昼寝。

昼眠人静风庭柳:闺人安静昼寝之际,起风,庭院柳条摇摆。

香汗薄衫凉:微风吹,汗味透香气,薄衫生凉意。

凉衫薄汗香:凉衫子散出清淡的汗香气。

手红冰碗藕:红润的手端起了盛有冰块拌藕丝的小碗。

藕碗冰红手:盛有冰块拌藕丝的小碗冰冷了她红润的手。

冰:古人常有在冬天凿冰藏于地窖的习惯,待盛夏之时取之消暑。

郎笑藕丝长:郎笑碗中的藕丝太长了。

“藕丝长”:象征着人的情意长久。

在古典诗词中,常用“藕”谐“偶”,以“丝”谐“思”。

闺怨诗高考题型分析及鉴赏

闺怨诗高考题型分析及鉴赏
道: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 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2 宫怨诗 最为的诗作 张祜 何满子故国
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 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3 征妇怨诗 征妇可以说是边塞战争的附属产物;她们不仅要饱尝
一般思妇的相思之苦 离别之恨;而且还得时刻牵挂边关丈夫的冷 暖安危 一边是对久戍边疆的丈夫朝思夜想;一边对边关的那些无 能将领颇有怨恨之情 沈佺期 杂诗中写出了一个征妇的怨辞:闻
⒊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盐城市 2008届高三六所名校联考 宫 词 武衍 梨花风动玉阑香;春色沉沉锁建章 唯有落红官不禁;尽教飞舞出宫墙 注建章:宫殿名 ⑴你认为这首诗第二句中诗眼是哪个字 为什么 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4分
锁字是诗眼 锁字形象地表明了满庭春 色闭锁在高墙之内;无法泄露;而宫女 的年华;也锁于重门之内;白白消逝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
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 古代写闺怨诗的多数为男人;为什么
• 多用来暗喻自己怀才不遇或渴望被重用的 心理
探讨:
1总结该类诗的主题范围 2罗列该类诗的意象 3总结该类诗的语言特色 4罗列该类诗的表达技巧
总结主题:
点明时间和地点;写宁静的春宫夜深;花香 袭人;本为乐景;在此以反衬宫中人的怨情
⑵请结合全诗;评析诗中的人物形象 4分
诗中写的是一位幽闭深宫的少女;作者 用一连串的动作反映了她曲折复杂的 内心活动;在宫中花香月色无边的春夜; 她百无聊赖地卷珠帘斜抱琴瑟;凝望昭 阳宫;写出了幽闭深宫的深深怨情
⒉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苏州市 第三中学20072008第一学期测试卷 点绛唇 李清照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 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 人何处 连天芳草;望断归 来路 1首句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中的愁字贯穿全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题材-爱情闺怨诗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题材-爱情闺怨诗

爱情闺怨诗——红妆对镜哭翠楼,喃燕双飞月如钩爱情闺怨诗诗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这首诗运用民歌常用的手法,先写眼前水恋山的景象,然后再用它来作比喻,抒写愁绪,从而形象地描绘出人物的内心情感。

全诗比喻新颖别致,形象感强。

闺怨唐·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首诗采用的手法,先写少妇“”,后面才说她“”,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

无题(九)唐·彦谦杨柳青青映画楼,翠眉终日锁离愁。

杜鹃啼落枝头月,多为伤春恨不休。

这首诗以杨柳的盎然春意闺中思妇的愁眉紧锁,杜鹃悲啼催得月落,闺中思妇春恨绵绵。

寒闺怨(白居易)寒月沉沉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影。

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

这首诗尾联运用了的手法,“冷”即指剪刀上寒冷,传达到了手上,也只这种寒冷传达到了心上,写出闺中女子内心的寂寞凄凉。

【练习】应天长韦庄绿槐阴里黄莺语,深院无人春昼午。

画帘垂,金凤舞,寂寞绣屏香一炷。

碧天云,无定处,空有梦魂来去。

夜夜绿窗风雨,断肠君信否?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前两句运用动静描写,以“黄莺语”反衬出春昼午后沉寂一片。

B.庭院沉寂,闺室也悠然。

精妙的画帘低垂,微风吹来,凤凰迎风起舞。

C.在这深闺之中,女主人公慵懒而寂寞,环境的幽寂更加衬托出人的孤独。

D.“空”在诗歌中含义独特,此词中“空”与王维的“空山新雨后”相同。

E.“君信否”即“君知否”,此句反问,描写出独居孤处的女主人公极端苦闷的心情。

2.请结合下片中的句子分析作者是如何描写女子的相思之情的。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纳兰性德(清)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生若只如初见”指初相遇的时候,一切都是美好的。

闺怨王昌龄赏析优选份

闺怨王昌龄赏析优选份

闺怨王昌龄赏析优选份闺怨王昌龄赏析 1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译文:闺阁中的少妇,从来不知忧愁;春来细心打扮,独自登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新绿,心里难受;呵,悔不该叫夫君去觅取封侯。

王昌龄《闺怨》赏析1:这首闺怨诗、描写了上流贵妇赏春时心理的变化。

王昌龄善于用七绝细腻而含蓄地描写宫闺女子的心理状态及其微妙变化。

诗的首句,与题意相反,写她“不知愁”:天真浪漫,富有幻想;二句写她登楼赏春:带有幼稚无知,成熟稍晚的憨态;三句急转,写忽见柳色而勾起情思:柳树又绿,夫君未归,时光流逝,春情易失;四句写她的省悟:悔恨当初怂恿“夫婿觅封侯”的过错。

诗无刻意写怨愁,但怨之深,愁之重,已裸露无余。

王昌龄极善言情。

如果说李白的诗如奔泻的瀑布,那么王昌龄的诗则如蜿蜒流淌的溪流。

他以精炼的语言、新颖独特的构思,含蓄委婉的笔法,留给人们悠长的艺术享受。

诗贵曲而忌直,一览无余不是好诗。

王昌龄的这首七绝含蓄、曲折,深得其妙。

通篇叙别情而不着别字,言离愁而无愁字,写法极经济,意韵极深婉,可以说以最少的文字容纳了最多的语意。

短篇小说往往截取生活中的一个横断面,加以集中表现,使读者从这个横断面中窥见全豹。

绝句在这一点上有些类似短篇小说。

这首诗正是抓住闺中少妇心理发生微妙变化的刹那,作了集中的描写,使读者从突变联想到渐进,从一刹那窥见全过程。

这就很耐人寻味。

此诗流传广泛,脍炙人口,其特色可以归纳为两点:一是有来历,二是有新意。

说它有来历。

主要是指“闺怨”是一种传统题材。

梁代何逊有《闺怨》诗二首,抒发闺人“枕前双泪滴”和“独对后园花’’的孤独感伤,唐代贞观(627—649)初,“以赋著称的谢偃,《全唐诗》收其诗四首,其中一首题作《乐府新歌应教》,其诗云:“青楼绮阁已含春,凝妆艳粉复如神。

细细轻裙全漏影,离离薄扇讵障尘。

樽中酒色恒宜满,曲里歌声不厌新。

紫燕欲飞先绕栋。

黄莺始咔即娇人。

撩乱垂丝昏柳陌,参差浓叶暗桑津。

王昌龄《闺怨》原文及赏析

王昌龄《闺怨》原文及赏析

王昌龄《闺怨》原文及赏析唐代诗人王昌龄描写上流贵妇赏春时心理变化的一首闺怨诗。

唐代前期,国力强盛。

从军远征,立功边塞,成为人们“觅封侯”的重要途径。

诗中的“闺中少妇”和她的丈夫对这一道路也同样充满了幻想。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王昌龄《闺怨》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闺怨唐代: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译文一闺中少妇未曾有过相思离别之愁,在明媚的春日,她精心装扮之后兴高采烈登上翠楼。

忽见野外杨柳青青春意浓,真后悔让丈夫从军边塞,建功封侯。

译文二闺阁中的少妇从来不知忧愁;初春来临细心装扮,独自登上翠楼。

忽然见到路边杨柳新绿,心中一阵忧愁,悔不该叫夫君去从军建功封爵。

注释闺怨:少妇的幽怨。

闺,女子卧室,借指女子。

一般指少女或少妇。

古人"闺怨"之作,一般是写少女的青春寂寞,或少妇的离别相思之情。

以此题材写的诗称“闺怨诗”。

"不知愁"一作"不曾愁",则诗意大减。

凝妆:盛妆。

陌头:路边。

觅封侯:为求得封侯而从军。

觅,寻求。

悔教:后悔让赏析唐代诗人王昌龄描写上流贵妇赏春时心理变化的一首闺怨诗。

唐代前期,国力强盛。

从军远征,立功边塞,成为人们“觅封侯”的重要途径。

诗中的“闺中少妇”和她的丈夫对这一道路也同样充满了幻想。

题称“闺怨”,一开头却说“闺中少妇不曾愁”,似乎故意违反题面。

其实,作者这样写,正是为了表现这位闺中少妇从“从曾愁”到“悔”的心理变化过程。

丈夫从军远征,离别经年,照说应该有愁。

之所以“不曾愁”,除了这位女主人公正当青春年少,还没有经历多少生活波折,和家境比较优裕(从下句“凝妆上翠楼”可以看出)之外,根本原因还在于那个时代的风气。

在当时“觅封侯”这种时代风尚影响下,“觅封侯”者和他的“闺中少妇”对这条生活道路是充满了浪漫主义幻想的。

从末句“悔教”二字看,这位少妇当初甚至还可能对她的夫婿“觅封侯”的行动起过一点推波助澜的作用。

高考诗歌鉴赏----闺怨宫怨诗

高考诗歌鉴赏----闺怨宫怨诗

3.表现闺中人的别离苦情,及独处的冷清寂寞。
玉阶怨 李 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玉阶:用白色大理石砌成,像玉一般的台阶。罗袜:用丝罗 做成的袜子。却下:放下的意思;水晶帘:指用水晶做成的帘子。 玲珑:晶莹剔透的样子。
翻译:玉砌的台阶在寒夜里已滋生了白露,深夜久久伫立,露 水浸湿了我的罗袜。寒冷的我,只好回到室内放下了水晶帘子, 仍然隔着透明的帘子凝望秋夜中那一轮圆月。
菩萨蛮 唐 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 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 双双金鹧鸪。
小山眉的眉妆漫染,叠盖了部分额黄,鬓边发髻蓬松如云,将 我洁白的香腮似雪欲盖未盖。我懒洋洋得起来,画一画蛾眉,整一 整衣裳,梳洗打扮,慢吞吞,意迟迟。照一照新插的花朵,对了前 镜,又对后镜,镜中的鲜花与我的容颜,交相辉映。穿上刚贴上装 饰的绫罗裙襦,我只爱这裙襦上绣着的一双双金鹧鸪。
译:我像长门宫的阿娇盼望重被召幸,尽管约定了佳期,而皇上却一再延 误,都只因太美丽遭人嫉妒。我纵然用千金买了司马相如的名赋,这一份脉脉 深情向谁倾诉?奉劝嫉妒我的小人不要得意忘形,难道没看见玉环、飞燕都化 作了尘土。闲愁折磨人最苦。不要去登楼凭栏眺望,一轮就要沉落的夕阳正在 那令人断肠的烟柳迷蒙之处。
此诗写一位妇女寂寞和惆怅的心情。前两句写久等显示人的痴 情;后两句以月亮的玲珑,衬托思妇的寂寞幽怨。
4、表现思妇怨战、厌战的情绪 秋闺思 张仲素
秋天一夜静无云, 断续鸿声到晓闻。 欲寄征衣问消息, 居延城外又移军。
简译:秋天的夜空一片寂静不见浮云,断断续续的大 雁声直到天亮尚清晰可闻。由鸿声我想要给边塞亲人寄 征衣,但不知寄到哪儿去。一打听,唉,听说居延城外 戍守的丈夫又开始随大军调往别处。

《闺怨》原文及翻译赏析

《闺怨》原文及翻译赏析

《闺怨》原文及翻译赏析《闺怨》原文及翻译赏析《闺怨》原文及翻译赏析1寒闺怨寒月沉沉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影。

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

翻译清冷的月光洒向宁静的小屋,梧桐的树影映在屋门口的珍珠帘子上。

秋霜欲下,玉手已经预先感到寒冷。

寒灯下,她握着冰冷的剪刀为远方戍守的丈夫缝制着冬衣。

注释洞房:深屋,位于很多进房子的后边,在古代通常是女眷的居住处。

真珠帘:真珠即珍珠,形容帘子的华贵。

赏析此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情。

其写情,是通过对事物的细致感受来表现的。

洞房,犹言深屋,在很多进房屋的后部,通常是富贵人家女眷所居。

居室本已深邃,又被寒冷的月光照射着,所以更见幽静。

帘子称之为真珠帘,无非形容其华贵,与上洞房相称,不可呆看。

洞房、珠帘,都是通过描写环境以暗示其人的身分。

“梧桐影”既与上文“寒月”相映,又暗逗下文“秋霜”,因无月则无影,而到了秋天,树中落叶最早的是梧桐,所谓“一叶落而知夭下秋”。

前两句把景写得如此之冷清,人写得如此之幽独,就暗示了题中所谓寒闺之怨。

在这冷清清的月光下,静悄悄的房屋中,一帘子里的人还没有睡,手上拿着剪刀,在裁缝衣服,忽然,她感到剪刀冰凉,连手也觉得冷起来了。

随即想起,是秋深了,要下霜了。

秋霜欲下,玉手先知。

暮秋深夜,赶制寒衣,是这位闺中少妇要寄给远方的征夫的。

天寒岁暮,征夫不归,冬衣未成,秋霜欲下,想到亲人不但难归,而且还要受冻,岂能无怨?于是,剪刀上的寒冷,不但传到了她手上,而且也传到她心上了。

丈夫在外的辛苦,自己在家的孤寂,合之欢乐,离之悲痛,酸甜苦辣,一齐涌上心来,是完全可以想得到的,然而诗人却只写到从手上的剪刀之冷而感到天气的变化为止,其余一概不提,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去体会。

虽似简单,实则丰富,这就是含蓄的妙处。

这种对生活的感受是细致入微的。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对一些事物的变迁,习而不察,但敏感的诗人,却能将它捕捉起来,描写出来,使人感到既平凡又新鲜,这首诗艺术上就有这个特点。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题材爱情闺怨诗课件27张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题材爱情闺怨诗课件27张

后宫词
白居易
泪湿罗巾梦不成, 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 斜倚熏笼坐到明。
3三、、常空见闺思独想守情的感思。亲之怨。
1、思妇空闺思夫、念远的哀伤。 2、红颜易逝,青春虚度的惆怅。 3、盼夫早归、夫妻团圆的渴望。
代春怨
唐·刘方平
朝日残莺伴妾啼,
开帘只见草萋萋。
庭前时有东风入,
杨柳千条尽向西。
。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 qièsì] 中,恩情中道绝。(《怨歌行》)
诗中用合欢扇秋至遭弃比喻君恩无常
先扬后抑 闺怨 唐·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首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后面才 说她“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 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
3、常见思想情感。
①夫妻相濡以沫的深厚感情。
②孤苦幽寂的命运之悲。主要为宫怨诗。
③空闺独守的思亲之怨。
④情梦难圆的遗憾怅惘。 ⑤阴阳两隔的悼亡之痛。 ⑥美人迟暮的哀伤。
皇权无上恩无常 男尊女卑夫为纲 别离迟暮源征商
人物身份 “怨”由
弃妇
年老色衰 丈夫情变 以夫为纲
征妇 丈夫戍边远征
思 商妇 丈夫为利远行 妇 游子妇 丈夫求学远行
总结:闺人怨物诗形中象的=“人怨物”形由象+“分怨析”与情概+“括身份”
比兴 (托物起兴)
触景生情
表 现
借景抒情
烘托、渲染、衬托、双关、 对比 、用典等
乐景衬哀情 手
抑扬
直抒胸臆 法
反衬
比兴(托物起兴):先从自然之物写起,然后用比喻、象征等手法引出所要表

闺怨诗歌鉴赏

闺怨诗歌鉴赏

闺怨诗歌鉴赏闺怨诗是古典诗歌中一个独特的类型,这类诗往往以女性的口吻来表达独守空闺的哀怨、寂寞以及对远方丈夫或情人的思念等复杂情感。

一、意象的运用1. 月- 在闺怨诗中,月是一个极为常见的意象。

例如“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

月亮总是高高地挂在天上,它的清冷和永恒就像女子无尽的等待。

它照着女子的闺房,也照着远方的征人或者游子。

女子在月下,可能会想起曾经和爱人一起赏月的美好时光,而现在只有自己孤单一人,于是对着月亮倾诉自己的哀怨。

这就像月亮是一个无声的听众,见证了女子从幸福到孤寂的转变。

2. 楼- 高楼常常出现在闺怨诗里。

女子住在高楼之上,看似高高在上,实际上是一种被困住的状态。

像“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中的翠楼。

高楼将女子与外界隔离开来,她只能从楼上眺望远方,等待爱人归来。

楼越高,她的孤独感就越强烈,因为她站得高却望不见爱人的身影,只能看到无尽的远方和自己的寂寞。

3. 柳- 柳谐音“留”,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

在闺怨诗中,柳就成了离别和思念的象征。

比如“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那如烟的杨柳,就像女子心头那挥之不去的离情别绪。

每看到柳树,就会想起爱人的离去,仿佛柳树也在为她的孤独而哀伤。

二、情感表达的方式1. 直接抒情- 有些闺怨诗是直接表达女子的哀怨之情的。

像“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直白地说出了对丈夫的思念,而且这种思念已经到了让自己容颜老去的程度。

这种直接抒情的方式就像女子在倾诉自己的心声,毫不掩饰自己的情感,让读者一下子就能感受到她的痛苦。

2. 间接抒情- 更多的闺怨诗是通过描写周围的环境或者自己的行为来间接表达情感的。

例如“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诗中没有直接说女子思念丈夫,而是通过她赶走黄莺这件事。

因为黄莺的啼叫会惊破她与丈夫在梦中相见的美梦,从这个小小的行为中,我们能深刻地体会到她对丈夫的思念之深。

《诗歌鉴赏之闺怨诗》课件(26张))-优秀课件

《诗歌鉴赏之闺怨诗》课件(26张))-优秀课件
思妇、征夫。(2分)
《诗歌鉴赏之闺怨诗》 课件 (26张))-精品课件ppt(完美版)
(2)“当年只自守空帷,梦里关山觉别离”包 《诗歌鉴赏之闺怨诗》课件(26张))-精品课件ppt(完美版) 含两重对比,请具体说明。(4分)
第一重对比是写当年自己甘愿与妻子离别独守空 帷,现在感受到别离之苦;
第二重对比是写梦境里历经千山万水和妻子相会, 醒来后两人仍处别离之中。(4分,正确写出一 重对比内容2分) (3)“漫漫轻云露月光”和“唯看新月吐蛾眉” 都写到月亮,各有什么作用?(4分)
1、题目:宫、闺、怨、思 宫词 朱庆余
寂寂花时闭院门, 美人相并立琼轩。 含情欲说宫中事, 鹦鹉前头不敢言。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2、人物:女子形象
3、常见意象
1、工具类意象:书信、剪刀、边衣、征衣、 更漏、沙漏、水漏、回文机等;
寄夫 陈玉兰 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3、室内用具意象:灯、烛、帘、被、团 扇、床枕、帷幕、帏、镜等;
玉阶怨 李白 玉阶生白露, 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 玲珑望秋月。
闺意上张水部 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4、庭院建筑意象:闺房、高楼、宫殿、 玉阶、窗等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诗歌鉴赏之闺怨诗》 课件 (26张))-精品课件ppt(完美版)
典型例题
玉楼春 欧阳修 去时梅萼初凝粉,不觉小桃风力损。梨花 最晚又凋零,何事归期无定准? 栏干倚遍重来凭,泪粉偷将红袖印。蜘蛛 喜鹊误人多,似此无凭安足信。 1、上片是如何写时序变化的?这样写有什么作 用?

王昌龄《闺怨》的全诗翻译及赏析

王昌龄《闺怨》的全诗翻译及赏析

王昌龄《闺怨》的全诗翻译及赏析王昌龄《闺怨》的全诗翻译及赏析《闺怨》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一首闺怨诗。

这首诗最绝妙之处在于端庄婉丽中见大唐气象。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王昌龄《闺怨》的全诗翻译及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闺怨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诗文解释】闺中少妇未曾有过相思离别之愁,在明媚的春日,她精心妆饰,登上高楼。

忽然看到陌头的杨柳春色,惆怅之情涌上心头。

她后悔当初不该让丈夫从军边塞,建功封侯。

【词语解释】闺:妇女所居内室。

凝妆:严妆。

翠楼:楼阁美称。

陌头:路口。

柳:谐留音,古俗折柳送别。

教:使。

觅封侯:从军建功封爵。

①凝妆:着意梳妆打扮,盛妆、浓妆。

②陌头:路旁。

田间东西路称陌。

③觅封侯:在边疆立下军功,可得封侯之赏。

这里指边疆从军。

简析:这首七言绝句从春日少妇情绪的变化,写出少妇的春怨与离愁——闺中少妇不曾感到什么是愁,春天来了,她着意梳妆打扮,到自家高楼上去观赏春景;忽然抬头看到路边的青青杨柳,想到与夫婿折柳相送,联想蒲柳先衰、青春易逝的现实,不由悔怨交加,当初不该教他去边疆寻求立功封侯。

这首诗的特点,是抓住了闺妇心理发生微妙变化的刹那,作了集中的描写,从突变联想到渐进,从一刹那窥见全过程,留下充分想象的余地,耐人寻味,乃素负盛誉之作。

明代顾逼涝唬“雍容浑含,明白简易,真有雅音,绝句中之极品也。

”【赏析】唐代前期,国力强盛。

从军远征,立功边塞,成为人们“觅封侯”的重要途径。

诗中的“闺中少妇”和她的丈夫对这一道路也同样充满了幻想。

本来要凝妆登楼,观赏春色的她在看到陌头的柳色之后反引起了一怀惆怅:青春易逝,韶华虚度,独守空房的寂寞与无奈,这一切怎能不让她因为让丈夫去「觅封侯」而后悔呢?此诗含蓄细腻,生动地表现出了少妇瞬间微妙的心理变化。

是闺怨诗中上乘之作。

王昌龄的一系列宫闺怨诗中《闺怨》尤为突出。

诗题为《闺怨》,起笔却写道:“闺中少妇不知愁”,紧接着第二句又写出这位不知愁的少妇,如何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凝妆”登楼远眺的情景。

高考诗歌鉴赏闺怨诗

高考诗歌鉴赏闺怨诗

• ⑵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 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 ⑶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
• ⑴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
• 思念远隔天涯的心上人的怅恨之情。
• ⑵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 分析。
• 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水看花,花自飘 零,无人怜惜。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 象。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西宫春怨(王昌龄) 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 斜抱云和初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 注: 云和——云和是出产琴瑟的地方,这里借指瑟。 昭阳——汉宫名,汉成帝宠妃赵飞燕、赵合德姐 妹居处。 问题:请结合全诗,评析诗中的人物形象。
答①案诗示中例写:的是一个因—被孤—幽独—闭寂—深寞—宫—而——宫的女—妃—子——。 ② 作者用一连串的—动—作———反映了她曲折复杂的内心活动,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 作用?
(1)你认为这首诗第二句中"诗眼"是哪个字?为什 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锁"字是诗眼。"锁"字形象地表明了满庭春 色闭锁在高墙之内,无法泄露;而宫女的 年华,也锁于重门之内,白白消逝。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反衬手法(答对比、衬托也可给分)。落花 能够飞出宫墙,无人禁止,而宫女们却身锁重门, 人不如花。这里以落红飞舞出宫墙反衬宫女的身不 由己。
• ⑶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
• 借景抒情。把天涯之思投向无边天际,以碧云摇曳表现心绪 的不宁,以碧云斜落表现心情的低沉。•江 Nhomakorabea子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

闺怨古诗王昌龄赏析

闺怨古诗王昌龄赏析

闺怨古诗王昌龄赏析王昌龄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作以抒发内心情感为主题,充满了对爱情和生活的感悟。

其中一首《闺怨古诗》更是成为了他的代表作之一。

本文将对这首诗进行深入赏析,探究其意境和艺术特点。

《闺怨古诗》全文如下: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看官心生一清凄婉之感,仿佛置身于那古代豪门世族之中,感受到了那少妇情思绵绵、内心纠结的苦闷。

通过描绘春日凝妆上翠楼,诗人展现了少妇内心的矛盾和纷乱。

诗中的“闺中少妇不知愁”一句,表达了少妇封闭的生活环境,她身处于一个富贵豪门之家,衣食无忧,却饱受丈夫的冷淡和忽视。

她对于外界的动态、风景毫不知晓,对于封侯富贵之事一无所知。

这样的悠闲生活表面上看似美好,然而,在这个豪门社会中,却充满了情感的困扰。

而诗中的“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则是少妇心底深处的真实写照。

她在闺房中孤独寂寞,对外界的现实世界一无所知,直到一日她偶然外出,见到了陌头的杨柳,才猛然醒悟。

她意识到自己曾经一心期待丈夫荣耀和富贵,希望他能谋求封侯之位,然而,这种渴望却只是少妇内心的一厢情愿,她的丈夫并没有向外界发展,而是沉湎于闺中生活的舒适与安逸。

王昌龄通过描绘少妇内心的矛盾和困扰,深情地抒发了他对于女性情感世界的关注和思考。

他通过揭示少妇内心的纠结,反衬出了封建社会对于女性的束缚和局限。

少妇身份尊贵,然而她的内心却被爱情和家庭问题所困扰,不能真正实现自我价值的发展。

这种写照不仅引起了读者的共鸣,也表达了王昌龄对于女性解放的呼吁。

从艺术角度来看,《闺怨古诗》的表现手法简洁而生动。

诗中通过描写少妇的内心情感和对外界事物的感悟,展现了她内心的挣扎和追求。

同时,诗人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手法,通过“春日凝妆上翠楼”和“陌头杨柳色”两个景物,表现了少妇的心情变化。

整首诗以言简意赅的表达方式,使读者能够迅速抓住诗中的主旨和情感。

此外,诗中还运用了对仗和押韵的手法,使诗的节奏更加鲜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那金闺万里愁
——诗歌鉴赏分类 之闺怨诗
一、产生原因
皇权无上恩无常 男尊女卑夫为纲 别离迟暮源征商
闺中人的身份
宦妇(官太太) 商妇 征妇 宫妇 游子妇 ……
宦妇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悔” 怨 思念
商妇
罗贡曲 刘采春 莫作商人妇, 金钗当卜钱。 朝朝江口望, 错认几人船。
西宫春怨 王昌龄 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 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 [注]云和,云和是出产琴瑟的地方,这里 借指瑟。昭阳,汉宫名,汉成帝宠妃赵飞 燕、赵合德姐妹居处。 ⑴诗中第一句“西宫夜静百花香”有什 么作用?(4分) ⑵请结合全诗,评析诗中的人物形象。 (4分)
(1)点明时间和地点,写宁静的春宫 夜深,花香袭人,本为乐景,在此以 反衬宫中人的怨情。
【参考答案】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 思念。首句起兴,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 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 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 【参考答案】关系是:“就砚旋研墨”暗指 以临窗滴下的泪水研墨,和泪作书。
二、闺怨诗所抒写的内容情感
1、抒发别离苦情、寂寞孤独。 2、描写美人迟暮的 。 3、表现闺中女子的后悔、怨恨 4、表现对远行人的思念、牵挂 5、借思妇闺情寄寓作者自己的人生感慨的。 A、以相思寓渴望报效国家朝廷 B、以美人迟暮寓壮志未酬功业未就 C、以空闺寂寞寓怀才不遇 D、以冷落薄情寓遭排挤打击
弃妇悲苦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江南词 李益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后悔怨恨
《行宫》 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宫词》 朱庆余
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 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2)这首诗刻画了一个想赏 春景而怕添愁怀,欲弹奏而只 能斜抱云和的百无聊赖、无限 幽怨的宫妃形象。
鉴赏人物形象
①找准形象。明确身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②分析形象;分析细节描写及反映人物 品格志趣的诗句,概括基本特征(外貌 仪表、性格特征、具体行为)。
③理解形象。环境描写对人物形象的烘 托;作者生平、时代背景和注释。
答题模式:①总括:刻画了一 个(特征1+特征2+身份)的形 象。②分析:结合是(词)句 具体分析特征的体现。③评价: 指出形象表现的情感和呈现的 意义。其中②③可糅合在一起 表述。
(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
思远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 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 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14.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 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 (4分) 15.“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 “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4分)
别离苦情
蝶恋花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 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 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 山长水阔知何处?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 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
思念、牵挂
新乐府·母别子
白居易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 苦。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 策勋。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 如花人。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 花眼中刺。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 君家留两儿:一始扶行一初坐,坐 啼行哭牵人衣。以汝夫妇新燕婉, 使我母子生别离……
作者在伤春吊古,借古讽今,但实际上是作 者将自己的忧国、怀才不遇之情隐藏在春残 花落,蛾眉遭妒的描写之中。
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何(恨)不相逢未嫁时。
此诗词浅意深,言在意外,含蓄地表达 了诗人的政治立场,有格调,有气节。
它们的语言都朴素自然、浅显易懂;“深”是 说它们的意境却往往能深婉悠长、含蓄无尽。)
比兴、对比反衬、借景抒情、用典
寒闺怨(白居易) 寒月沉沉洞房静, 真珠帘外梧桐影。 秋霜欲下手先知, 灯底裁缝剪刀冷。 (1)细读此诗,谈谈诗中所刻画的闺中女子心有 何“怨”。 (2)从表达技巧上看,此诗后两句妙在哪里?请 简要赏析。
• 【常见意象】
• 1、月、梦、泪、雁、寒蝉、更漏、笛 声等言愁意象;
• 2、织布、捣衣、缝衣、登高、凭栏等 行为类意象;
• 3、灯、烛、帘、被、团扇、床枕、帷 幕、帏、镜等室内用具类意象;
• 4、高楼、宫殿、玉阶、窗等庭院建筑 类意象。
三、 艺术特色和手法
• (一)浓重的感伤色调。 • (二)细腻的心理描写(情态、动作)。 • (三)恰切的比兴衬托。 • (四)“浅而能深”的艺术风格。(“浅”是指
①天寒岁暮,征夫不归,内心寂寞孤 独、对丈夫思念。 ②秋霜欲下,冬衣未成,心中焦虑。
①双关。“冷”即指剪刀上寒冷,传 达到了手上,也只这种寒冷传达到了 心上,写出闺中女子内心的寂寞凄凉。 ②侧面描写,诗人不直接写出主人公 内心的凄凉之意,而捕捉主人公细腻 的心理感受,表达女子内心之“怨”。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江苏扬州中学2007—2008高三模拟考试)
埋怨 后悔 盼归 思念
宫妇
后宫词 白居易 泪湿罗巾梦不成, 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 斜倚薰笼坐到明。
怨 思念
寂寞
“从来闭在长门者,必是宫中第一人。”
征人妇 子夜吴歌·秋歌
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思念 担忧 怨战 盼团圆
明确人物形象=“怨”由+“怨”情+身份
寂寞冷清/凄凉愁苦
士子以宫怨、闺怨寄托“士 不遇”的情怀。因为“放臣 弃妇,自古同情。守志贞居, 君子所托”
摸鱼儿·辛弃疾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 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 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 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 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 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 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