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食品添加剂_食品化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性质 BHA为白色或微黄色蜡样粉末,稍有异味,它通常 是3-BHA和2-BHA两种异构体的混合物,熔点为57~65℃, 随混合比不同而异。 对热相当稳定,在弱碱的条件下不易皮坏。 BHA的抗氧化作用,其用量在0.02%比0.01%的抗氧 化效果高10%左右,但增高到超过0.02%以上,则其抗 氧化作用反而降低,而且3-BHA的可以和效果比2-BHA 强1.5~2倍,两者混合后有一定的协同左右。
3. 用量 VE适用于婴儿食品,疗效食品及乳制品等食品的抗氧 化剂或营养强化剂使用。全脂奶粉、奶油或人造奶油可添 加0.005%~0.05%,动物油脂可添加0.001~0.5%,植物油脂 添加0.03~0.07%,在肉制品、水产加工品、脱水蔬菜、果 汁饮料、冷冻食品、方便食品等食品中,其用量一般为该 食品油脂含量的0.01~0.2%左右。每日允许摄入量ADI为 0~2mg/kg。
三、生物膨松剂
酵母,用于面包、馒头中。 机理:酵母在发酵过程中,由于酶的作用,使糖类 发酵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使面团发起、体积增 大,经烘烤定型从而使面包形成蜂窝状膨松体并 具有弹性,同时产生醛类、酮类和酸类等特殊风 味物质。酵母本身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糖、脂肪 和维生素,提高了面包的营养价值。
第六节 发色剂和发色助剂
(四)
生育酚(VE) 1. 结构
2. 性质 生育酚为黄褐色,无臭的透明粘稠液体,相 对密度为0.933-0.955,溶于乙醇,不溶于水,可 与油脂任意混合。许多植物油的抗氧化能力强, 主要是含有生育酚。如大豆油中生育酚含量为最 高,大约0.09%-0.28%,其次是玉米油和棉籽油, 含量分别为0.09~0.25%和0.08~0.11%
天然食品添加剂种类少、价格较高 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种类齐全、价格低、用量少 一般天然食品添加剂毒性比化学合成添加剂毒性弱 天然食品添加剂是食品工业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三、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要求
①经食品毒理学安全性评价,证明在使用限量内长期使用对人 体安全无毒 ②应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并批准执行的使用卫生标准
及污染变质的食品添加剂 ⑥未经卫生部允许婴儿及儿童食品不得加入食品添加剂
四、食品添加剂的卫生管理 (一)我国对食品添加剂的卫生管理 1、制定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和法规 2、执行新食品添加剂审批程序 3、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和使用的管理:
三、常见的油溶性抗氧化剂
(一)丁基羟基茴香醚 又称叔丁基羟回香醚(BHA) 1. 结构
一、常见碱性膨松剂
(一)碳酸氢钠 碳酸氢钠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咸; 在潮湿空气中或热空气中即缓慢分解,产生二氧 化碳,如加热至270℃失去全部二氧化碳,易溶 于水,不溶于=乙醇。 碳酸氢钠分解后残留碳酸钠,使成品呈碱性, 影响口味 ,使用不当还会使成品表面成橙黄色斑 点。
(二)碳酸氢铵
碳酸氢铵为白色粉末状结晶,有氨臭,对热不稳定, 在空气中风化。固体在58℃水溶液在70 ℃分解出氨和二 氧化碳,稍有吸湿性,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 碳酸氢铵分解产生气味比碳酸氢钠多,其发能力大, 但易使产品过松,同时产品还会残留一些氨气,而影响 产品风味,所以用量要适宜。 一般多于碳酸氢钠配合使用,可以减弱各自的弱的, 此外一些维生素在碱性条件下也容易破坏。 但碱性膨松剂具有价格低廉,保存性较好,使用时稳 定性较高等优点。因此在糕点、饼干生产中广泛使用。
食品乳化剂是食品加工中使互不相溶的液体 (如油与水)形成稳定乳浊液的添加剂。 根据油在水中分散或水在油中分散的不同 性质,乳化剂大体上可分为水包油型乳化剂和油 包水型乳化剂两大类。
一、常见的乳化剂
(一)单硬脂酸甘油酯 微黄色的蜡状固体,凝固点不低于56℃,不溶于水, 但与热水强烈震荡混合时可分散在水中,可分为水/油及 油/水乳化剂。 (二)大豆磷脂 精 制的大豆磷脂为半透明的粘稠物质,稍有特异臭, 在空气中或光照下迅速变成黄色,逐渐变成不透明的褐色, 不溶于水,在水中膨润呈胶体溶液。溶于氯仿、乙醚、石 油醚、四氯化碳,有吸湿性。 (三)其他 蔗糖脂肪酸脂、丙二醇脂肪酸脂、山梨醇酐脂肪酸脂 等。
第七节 漂白剂
能破坏或抑制食品的发色因素,使 食品褪 色或使食品免于褐变所使用的添加剂称为漂白剂。 我国实际中常用的漂白剂主要有亚硝酸及其 盐类,如亚硝酸钠、焦亚硫酸钠等。
一、漂白机理
漂白剂可分为还原漂白剂及氧化漂白剂。 还原漂白剂的作用是使食品中的有色物质还 原呈现白色或无色,如,亚硫酸盐类和二氧化硫 等漂白剂; 氧化漂白剂则使食品中的有色物质氧化呈现 白色或无色,如,次氯酸钠或过氧化氢。
二、亚硫酸盐的作用
1. 漂白作用 亚硫酸盐能产生还原性的亚硫酸,亚硫酸在被氧化时 将着色物质还原,具有强烈的漂白作用。 2. 杀菌、防腐作用 (1)亚硫酸和微生物中的醛基发生加成反应,生产磺酸类 物质,使微生物的细胞液呈现酸性,造成微生物蛋白质 变性,使微生物生命活动受到抑制甚至死亡。 (2)亚硫酸盐还是强还原剂,能消耗组织中和氧,抑制好 气性微生物的活动。
3. 调节粘度作用 乳化剂降低粘度作用,因此可作为饼干、口香糖的脱 模剂,使制品表面光滑,巧克力生产中,乳化剂降低粘 度提高物料的流散性,便于生产操作。 4. 润湿和分散作用 奶粉、可可粉、麦乳精、速溶咖啡、粉末饮料和汤 味料等食品中使用乳化剂,可提高其分散性、悬浮性和 可溶性,有助于方便食品在冷水和热水中的速溶和复水。
一、 发色剂和发色助剂的概念 发色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添加适量的化学物 质,与食品中某些成分作用,使制品呈现良好 的色泽,这类物质称为发色剂或显色剂。 发色助剂:在使用发色剂的同时,通常加入一些 促进发色的物质,责机械物质称为发色助剂。
二、 发酵和发色助剂的组成
发色剂:硝酸盐、亚硝酸盐。 发色助剂:L-抗坏血酸、L-抗坏血酸钠、烟 酰胺
第九章
食品添加剂
一、食品添加剂(food additives)的定义: 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防腐和加工工艺 需要而加入食品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 1983年FAO/WHO的CAC定义:指本身不作为食品消费,也 不是食品特有成分的任何物质,而不管其有无营养价值 它们在食品生产加工、处理、包装、运输、贮存等过程 中为其技术目的而添加的物质
二、复合膨松剂
为了减少或克服碱性膨松剂的缺点,可用不同配方配制成 各种复合膨松剂。复合膨松剂一般由三种成分组成。 1. 碳酸盐类:常用的是碳酸氢钠,其用量约占20%~40%, 它的作用是与酸反应而产生二氧化碳。 2. 酸性物质:如柠檬酸、酒石酸、延胡索酸。乳酸、酸性 磷酸盐和明矾等。其用量约占35%~50%。 3. 淀粉、脂肪酸等,其用量约占10%~40%。 作பைடு நூலகம்:增加膨松剂的保存性,防止吸潮结块和失效;调节气 体产生速度或使气泡均匀产生等作用。
2. 性质 PG为白色至淡黄色粉末状结晶,无臭,稍有 苦味,其水溶液无味。易溶于乙醇、丙酮、乙醚, 难溶于氯仿、脂肪与水,对热比较稳定。 PG对猪油抗氧化作用比BHA和BHT强,PG加 入增效剂吗、柠檬酸后可使其抗氧化作用更强, 但不如PG与BHT和BHA混合使用时抗氧化作用强。
3. 用途 PG的使用范围和BHA大致相同,每日允许摄 入量ADI暂定为0~0.2mg/kg。允许最大使用量为 0.01%。与柠檬酸或酒石酸等混合使用,不仅起 增效作用,而且还可以防止由金属离子引起的呈 色作用。
四、常见水溶性抗氧化剂
(一)抗坏血酸及钠盐 抗坏血酸熔点在166~218℃之间,白带黄色结晶或粉 末状结晶,无臭,易溶于水、乙醇,但不溶于苯、乙醚等 溶剂。使用其作抗氧化剂,应在添加后尽快与空气隔绝, 否则,在空气中长时间放臵,则会氧化而失效,因此,该 品亦不能预先配制溶液放臵,只能使用前将其溶解并立即 加入制品中。正常剂量的抗坏血酸对人体无毒害作用,每 日允许量ADI为0~15mg/kg。
3. 用途 每日允许摄入量ADI暂定为0~0.125kg/kg,允 许最大使用量为0.02%。一般多于BHA合用,并 用柠檬酸或其他他、有机酸作为增效剂。 BHT和BHA混合使用时,总量不得超过 0.02%。如在植物油中:BHT:BHA:柠檬酸=2:2: 1。
(三) 没食子酸丙酯(PG)
• 又称叔丁基-4-羟基茴香醚。
5. 控制结晶作用 促进或阻碍结晶的生长。 6. 增溶作用 7. 抗菌、保险作用 蔗糖酯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可以作为 果蔬的涂抹保鲜剂。
第五节 膨松剂
膨松剂又叫疏松剂,是糕点、饼干生产中主 要的添加剂,通常在和面过程中加入,当烘烤 热时膨松剂受热分解,产生气体使面坯膨化, 在内部形成均匀致密的多孔性组织,从而使成 品具有酥脆疏松的特点。 膨松剂可分为碱性膨松剂和复合疏松剂两大 类。
3. 抗氧化作用 亚硫酸盐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由于亚硫 酸是强还原剂,它能消耗果蔬组织中的氧气,抑 制氧化酶的活性,所以对防止果蔬中VC的氧化 破坏有一定作用。 4. 护色作用 亚硫酸盐能抑制某些微生物生物活动所需氧 酶和氧化酶的活性,。所以亚硫酸盐可防止酶促 褐变;另外,亚硫酸盐与葡萄糖发生加成反应, 从而抑制非酶褐变。
你在享用食 物时,想过食 品的颜色、味 道是怎样产生 的吗?有的食 物为什么可以 存放很长时间 呢?
二、食品添加剂的分类:
1.按添加剂来源分类 (1)天然食品添加剂:动植物中提取或微生物代谢产物。 (2)化学合成添加剂:化学方法合成品。 2.按功能分类:最常见分16类 (1) 防腐剂(2)抗氧化剂 (3)发色剂 (4) 漂白剂(5)酸味剂 (6)甜味剂 (7) 凝固剂(8)疏松剂 (9)增稠剂 (10)乳化剂(11)抗结剂 (12)品质改良剂 (13)消泡剂(14)着色剂 (15)香料 (16)其它 3.根据安全评价资料分为A、B、C三类 A类 A(1)类:经FAO/WHO的JEFCA认为已有ADI者或者安全无毒无需ADI者。 ADI者或者安全无毒无需ADI者。 A(2)类:JEFCA已制定暂定ADI者,但毒理学资 料不完善。 B(1)类:JEFCA曾进行过评价,由于毒理资料不足未制订者 B(2)类:JEFCA未进行评价者。 C(1)类:JEFCA根据毒理学资料认为在食品中不安全者。 C(2)类:JEFCA根据毒理学资料认为在食品中特殊使用者。
(二)植酸 植酸大量存在于米糠、麸皮及很多植物种 子皮层中,在植物中与镁、钙或钾构成盐类。 植酸为淡黄色或黄褐色的粘稠液体,易溶 于水、乙醇和丙酮,几乎不溶于无水乙醚、苯、 氯仿。对热比较温度。植酸有较强的金属螯合 作用。除具有抗氧化作用外,还有调节ph及缓 冲作用和除去金属的作用。
第四节 乳化剂
3. 用途 BHA可用于油炸食品、干鱼制品、饼干、速煮面、 干制食品和罐头等,每日允许摄入量ADI想、暂定为 0~0.5mg/kg,允许最大是使用量为0.02%。
(二)二丁基羟基甲苯
又称2,6-二叔丁基对甲酚,简称BHT。 1. 结构
2. 性质 BHT为白色结晶或粉末结晶,无味,无臭, 熔点为69.5~70.5℃,沸点为256 ℃,溶于水及甘 油,能溶于有机溶剂。 对热稳定,与金属离子反应不会着色,具有 升华性,加热时能与水蒸气一起蒸发。抗氧化作 用较强。用于长期保存食品与焙烤食品效果好。
和质量标准
③对营养成分不应有破坏作用
④食品添加剂摄入人体后,最好能参与人体正常的物质代谢或能 被正常解毒过程解毒后全部排出体外;在达到一定目的后,能够 经过加工、烹调或储存被破坏或排除 ⑤禁止以掩盖食品腐败变质或以掺假、掺杂、伪造为目的而使用
食品添加剂;不得经营和使用无卫生许可证、无产品检验合格证
二、乳化剂的作用
1. 乳化作用 2. 对淀粉和蛋白质的作用 乳化剂可与直链淀粉结合成稳定的络合物,因此淀粉制品 冷却后直链淀粉难以结晶析出,所以有助于延缓淀粉老化作用, 是淀粉柔软保鲜剂,可使面包、馒头、包子、蛋糕长时间保持 新鲜、松软和良好的切片性、 乳化剂和面粉中的脂类和蛋白质形成氢键和偶联络合物,起 到面团调理剂作用。加入乳化剂,强化了面团网络结构,提高 了面团的弹性和吸水性,增加了揉面时空气混入量,缩短发酵 时间,使面团制品蓬松、内心柔软、孔隙分布均匀,使面条煮 时不易碎烂。因此乳化剂广泛应用于面包、糕点、饼干、面条 等米面制品的淀粉食品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