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眼神经麻痹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临床特征:一侧球后或眼眶剧烈疼痛, 第Ⅲ 、Ⅳ、Ⅵ颅神经损害,Ⅴ1、2支损害,瞳 孔和视神经可有损害,症状可持续数天或 数月,间隔数日或数年后复发,肾上腺皮 质激素治疗有效。除外海绵窦附近病变。
22
• 本病男女发病率相等,30~40岁多见。急性或亚急 性起病,病前多有上呼吸道感染,开始为眶上及 眶内顽固性疼痛,单侧为主,数日后出现眼肌麻 痹。主要表现为动眼(Ⅲ)、滑车(Ⅳ)、外展(Ⅵ)和 三叉神经第一支(Ⅴ1)麻痹,动脉周围交感纤维及 视神经也可受损。持续数日或数周后可自行缓解 ,数月或数年后可再发,有些病例经1~6月,即 使未治疗症状也可消失,但也可能遗留持久的动 眼神经、视神经或视网膜损害。脑血管造影见颈 内动脉虹吸部狭窄以及眼上静脉和海绵窦间闭塞 ,但脑血管造影和手术探查均不能发现海绵窦外 部病变。
11
• 动眼神经核性麻痹 • 动眼神经位于中脑导水管腹侧中央灰质中,是一个
核团,眼内肌与眼外肌神经核分开。眼内肌与眼 外肌多不同时受损,支配眼外肌的动眼神经核支 配双侧眼肌,故核性很少损害一眼,多为双侧完
全或不完全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麻痹。由此提示:
• 如果一侧动眼神经所支配的眼内、外肌完全麻痹, 面对侧眼肌完全正常,多为非核性损伤。
19
临床表现
动眼神经麻痹表现为上睑下垂,眼球外斜, 向上外、上内、下内、同侧方向运动障碍, 瞳孔散大,对光反应及调节反应消失.
20
21
鉴别诊断
• 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Tolosa-Hunt综合征 )
• 病因未明。可能与免疫机制异常有关,病理 见海绵窦充满肉芽组织,损伤Ⅲ、Ⅳ、Ⅵ 、Ⅴ1颅神经。
3
• E-W核(动眼神经副核):位于正中核的背 外侧,中脑导水管周围的灰质中,发出动眼 神经副交感纤维(内脏运动纤维)入睫状 神经节换元,节后纤维支配瞳孔括约肌和 睫状肌,参与缩瞳和调节反射。
4
5
• 滑车神经 • 运动性纤维,起自中脑动眼神经核下端,四
叠体下丘的导水管周围腹侧灰质中的滑车 神经核,其纤维走向背侧顶盖,在顶盖与 前髓帆交界处交叉,经下丘下方出中脑, 绕大脑脚至腹侧脚底,穿过海绵窦外侧壁, 与动眼神经伴行,经眶上裂入眶,支配上 斜肌。
动眼神经麻痹
1
解剖
• 动眼神经为运动性神经,含有躯体运动和内 脏运动两种纤维。躯体运动纤维起于中脑 动眼神经核,一般内脏运动纤维起于动眼 神经副核。
2
• 动眼神经自中脑脚间窝下外侧壁出脑,经 大脑后动脉与小脑上动脉间穿过,向前 与后交通动脉伴行,越过小脑幕游离缘 前端的内侧,在后床突的外侧穿硬脑膜 进入海绵窦侧壁上部,再经眶上裂入眶 ,立即分为上、下两支。上支细小,支 配上直肌和上睑提肌;下支粗大,支配下 直肌、内直肌和下斜肌
• 如果动眼神经支配的一部分眼肌受损,眼内肌保 持正常,同时有对侧眼外肌不全受损,则可能是 核性损害。
12
• 总之,动眼神经核性损害临床表现特点:动眼 神经麻痹多为双侧性、不完全性和其他中 脑病损的体征等。
• 动眼神经纤维自该核发出至脑干前的一段 神经纤维病损特点:因为在此部动眼神经 纤维较分散,故表现为不完全性损伤,完 全性损伤少见;此处病变多合并有其附近组 织病损的症状,如红核、黑质和该部的锥 体系常被损伤。常见有三个综合征:
周围性眼神经麻痹 颅内动脉瘤、动脉瘤、结核霉菌与化脓性 炎症引起的颅底脑膜炎、外伤、糖尿病、 海绵窦疾病、眶上裂与眶尖综合征、痛性 眼肌麻痹
9
分类
• 动眼神经核上性麻痹 • 动眼神经核性麻痹 • 动眼神经周围性麻痹
10
• 动眼神经核上性麻痹
• 动眼神经为双侧大脑半球支配,故核上性病 变不发生动眼神经麻痹
6
• 展神经 • 运动性纤维,起自脑桥中部背盖中线两侧的
展神经核,其纤维从脑桥延髓沟内侧部出 脑,向前上方走行,越颞骨岩及鞍旁海绵 窦的外侧壁,在颅底走行较长行程,由眶 上裂入眶,支配外直肌。
7
8
病因
核性动眼神经麻痹 脑干出血、梗死、肿瘤、炎症、 多发性硬 化、 梅毒、先天性动眼神经核发育不全
17
• 动眼神经中的副交感神经纤维从脑干发出 后,到达海绵窦段位于动眼神经的上部,故 天幕疝时最先损伤的是动眼神经中的副交 感纤维而表现为瞳孔的异常表现。体征为 动眼神经麻痹的早期表现。
18
• 动眼神经核下性(周围性)麻痹 • 动眼神经自中脑脚间窝下外侧壁出脑,经大
脑后动脉与小脑上动脉间穿过,向前与后 交通动脉伴行,越过小脑幕游离缘前端的 内侧,在后床突的外侧穿硬脑膜进入海绵 窦侧壁上部,再经眶上裂出颅,入眼眶支 配眼外肌。(上述通路任何部位病变均引 起动眼神经麻痹,多为完全性麻痹。)
13
• 中脑背盖综合征(Benedict综合征):动眼 神经髓内根丝一部分自红核中穿过,大部分 由红核的后侧向内侧迂曲而行,故动眼神 经麻痹多为不完全性。因此病变损伤中脑 背盖导致动眼神经束和红核受累,表现为 周侧动眼神经麻痹+对侧肢体震颤(有节律 的粗大震颤、舞蹈和共济失调)
14
• 动眼神经与锥体交叉综合征(Weber syndrome):本征在中脑病损中为最常见的 一种,病变位于中脑腹侧和大脑脚底部,如 肿瘤、炎症和外伤等。临床表现:同侧动 眼神经麻痹和对侧肢体瘫痪。
15
• 眼肌麻痹-小脑共济失调综合征 ( Nothnagel综合征):损伤位于中脑背盖 偏外导致红核、动眼神经、小脑上角联系 纤维受累,表现为:同侧动眼神经麻痹+对侧 肢体震颤+小脑共济失调。
16
• 动眼神经核性与核下性的病损鉴别 • 动眼神经核群在中脑内分布的区域较大,因
此核性病损时眼肌呈不完全性麻痹,瞳孔 括约肌往往不受影响,由于两侧动眼神经 在中脑内相距很近,故核性损伤常为双侧 动眼神经麻痹,或呈不完全性麻痹。核下 性动眼神经麻痹常为单侧且都为完全性。
23
• 眼肌麻痹性偏头痛(ophthalmopllegic migraine) 通常发生在年轻成年中,有阵发性 中等程度的一侧头痛,常在头痛开始减轻 后出现同侧眼肌麻痹,并在头痛消退后仍 持续相当时间。必须指出眼肌瘫痪性偏头 痛,常有颅内器质性病变为基础,必须注 意鉴别,必要时可作CT或脑血管造影检查。
22
• 本病男女发病率相等,30~40岁多见。急性或亚急 性起病,病前多有上呼吸道感染,开始为眶上及 眶内顽固性疼痛,单侧为主,数日后出现眼肌麻 痹。主要表现为动眼(Ⅲ)、滑车(Ⅳ)、外展(Ⅵ)和 三叉神经第一支(Ⅴ1)麻痹,动脉周围交感纤维及 视神经也可受损。持续数日或数周后可自行缓解 ,数月或数年后可再发,有些病例经1~6月,即 使未治疗症状也可消失,但也可能遗留持久的动 眼神经、视神经或视网膜损害。脑血管造影见颈 内动脉虹吸部狭窄以及眼上静脉和海绵窦间闭塞 ,但脑血管造影和手术探查均不能发现海绵窦外 部病变。
11
• 动眼神经核性麻痹 • 动眼神经位于中脑导水管腹侧中央灰质中,是一个
核团,眼内肌与眼外肌神经核分开。眼内肌与眼 外肌多不同时受损,支配眼外肌的动眼神经核支 配双侧眼肌,故核性很少损害一眼,多为双侧完
全或不完全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麻痹。由此提示:
• 如果一侧动眼神经所支配的眼内、外肌完全麻痹, 面对侧眼肌完全正常,多为非核性损伤。
19
临床表现
动眼神经麻痹表现为上睑下垂,眼球外斜, 向上外、上内、下内、同侧方向运动障碍, 瞳孔散大,对光反应及调节反应消失.
20
21
鉴别诊断
• 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Tolosa-Hunt综合征 )
• 病因未明。可能与免疫机制异常有关,病理 见海绵窦充满肉芽组织,损伤Ⅲ、Ⅳ、Ⅵ 、Ⅴ1颅神经。
3
• E-W核(动眼神经副核):位于正中核的背 外侧,中脑导水管周围的灰质中,发出动眼 神经副交感纤维(内脏运动纤维)入睫状 神经节换元,节后纤维支配瞳孔括约肌和 睫状肌,参与缩瞳和调节反射。
4
5
• 滑车神经 • 运动性纤维,起自中脑动眼神经核下端,四
叠体下丘的导水管周围腹侧灰质中的滑车 神经核,其纤维走向背侧顶盖,在顶盖与 前髓帆交界处交叉,经下丘下方出中脑, 绕大脑脚至腹侧脚底,穿过海绵窦外侧壁, 与动眼神经伴行,经眶上裂入眶,支配上 斜肌。
动眼神经麻痹
1
解剖
• 动眼神经为运动性神经,含有躯体运动和内 脏运动两种纤维。躯体运动纤维起于中脑 动眼神经核,一般内脏运动纤维起于动眼 神经副核。
2
• 动眼神经自中脑脚间窝下外侧壁出脑,经 大脑后动脉与小脑上动脉间穿过,向前 与后交通动脉伴行,越过小脑幕游离缘 前端的内侧,在后床突的外侧穿硬脑膜 进入海绵窦侧壁上部,再经眶上裂入眶 ,立即分为上、下两支。上支细小,支 配上直肌和上睑提肌;下支粗大,支配下 直肌、内直肌和下斜肌
• 如果动眼神经支配的一部分眼肌受损,眼内肌保 持正常,同时有对侧眼外肌不全受损,则可能是 核性损害。
12
• 总之,动眼神经核性损害临床表现特点:动眼 神经麻痹多为双侧性、不完全性和其他中 脑病损的体征等。
• 动眼神经纤维自该核发出至脑干前的一段 神经纤维病损特点:因为在此部动眼神经 纤维较分散,故表现为不完全性损伤,完 全性损伤少见;此处病变多合并有其附近组 织病损的症状,如红核、黑质和该部的锥 体系常被损伤。常见有三个综合征:
周围性眼神经麻痹 颅内动脉瘤、动脉瘤、结核霉菌与化脓性 炎症引起的颅底脑膜炎、外伤、糖尿病、 海绵窦疾病、眶上裂与眶尖综合征、痛性 眼肌麻痹
9
分类
• 动眼神经核上性麻痹 • 动眼神经核性麻痹 • 动眼神经周围性麻痹
10
• 动眼神经核上性麻痹
• 动眼神经为双侧大脑半球支配,故核上性病 变不发生动眼神经麻痹
6
• 展神经 • 运动性纤维,起自脑桥中部背盖中线两侧的
展神经核,其纤维从脑桥延髓沟内侧部出 脑,向前上方走行,越颞骨岩及鞍旁海绵 窦的外侧壁,在颅底走行较长行程,由眶 上裂入眶,支配外直肌。
7
8
病因
核性动眼神经麻痹 脑干出血、梗死、肿瘤、炎症、 多发性硬 化、 梅毒、先天性动眼神经核发育不全
17
• 动眼神经中的副交感神经纤维从脑干发出 后,到达海绵窦段位于动眼神经的上部,故 天幕疝时最先损伤的是动眼神经中的副交 感纤维而表现为瞳孔的异常表现。体征为 动眼神经麻痹的早期表现。
18
• 动眼神经核下性(周围性)麻痹 • 动眼神经自中脑脚间窝下外侧壁出脑,经大
脑后动脉与小脑上动脉间穿过,向前与后 交通动脉伴行,越过小脑幕游离缘前端的 内侧,在后床突的外侧穿硬脑膜进入海绵 窦侧壁上部,再经眶上裂出颅,入眼眶支 配眼外肌。(上述通路任何部位病变均引 起动眼神经麻痹,多为完全性麻痹。)
13
• 中脑背盖综合征(Benedict综合征):动眼 神经髓内根丝一部分自红核中穿过,大部分 由红核的后侧向内侧迂曲而行,故动眼神 经麻痹多为不完全性。因此病变损伤中脑 背盖导致动眼神经束和红核受累,表现为 周侧动眼神经麻痹+对侧肢体震颤(有节律 的粗大震颤、舞蹈和共济失调)
14
• 动眼神经与锥体交叉综合征(Weber syndrome):本征在中脑病损中为最常见的 一种,病变位于中脑腹侧和大脑脚底部,如 肿瘤、炎症和外伤等。临床表现:同侧动 眼神经麻痹和对侧肢体瘫痪。
15
• 眼肌麻痹-小脑共济失调综合征 ( Nothnagel综合征):损伤位于中脑背盖 偏外导致红核、动眼神经、小脑上角联系 纤维受累,表现为:同侧动眼神经麻痹+对侧 肢体震颤+小脑共济失调。
16
• 动眼神经核性与核下性的病损鉴别 • 动眼神经核群在中脑内分布的区域较大,因
此核性病损时眼肌呈不完全性麻痹,瞳孔 括约肌往往不受影响,由于两侧动眼神经 在中脑内相距很近,故核性损伤常为双侧 动眼神经麻痹,或呈不完全性麻痹。核下 性动眼神经麻痹常为单侧且都为完全性。
23
• 眼肌麻痹性偏头痛(ophthalmopllegic migraine) 通常发生在年轻成年中,有阵发性 中等程度的一侧头痛,常在头痛开始减轻 后出现同侧眼肌麻痹,并在头痛消退后仍 持续相当时间。必须指出眼肌瘫痪性偏头 痛,常有颅内器质性病变为基础,必须注 意鉴别,必要时可作CT或脑血管造影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