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同化和顺应
幼儿学数学的同化和顺应
幼儿学数学的同化和顺应一、同化与顺应的概念1. 同化- 在幼儿数学学习中,同化是指幼儿将新的数学知识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当中。
例如,幼儿已经认识了数字1 - 5,当他们学习数字6时,如果他们能够理解6也是一个表示数量的符号,并且和之前认识的数字在数概念体系中有类似的意义(都是用来计数、表示物体的数量等),那么这就是同化的过程。
- 以形状认知为例,幼儿先认识了圆形。
当他们看到盘子、车轮等圆形物体时,就建立了圆形的概念。
之后看到一个新的圆形的硬币,他们能很快把硬币的形状归到圆形这个概念里,这就是对圆形概念在新事物上的同化。
2. 顺应- 顺应是指当幼儿现有的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的数学知识时,他们需要改变已有的认知结构来适应新的知识。
例如,幼儿最初认为所有能滚动的东西都是圆形的。
当他们看到圆柱体(如易拉罐)时,发现它虽然能滚动,但和之前认识的圆形有不同之处(有两个圆形底面和一个曲面)。
这时候幼儿就需要改变他们原有的“能滚动的就是圆形”这种认知结构,建立起关于圆柱体的新认知,这个过程就是顺应。
- 再幼儿在学习数的大小比较时,他们一开始可能只是通过直观的物体数量多少来判断。
但当学习到负数概念时,他们原有的比较大小的认知结构(多的数大,少的数小)就无法适用了,需要调整认知结构来理解负数的大小比较(在数轴上,越往左的数越小等),这就是顺应的过程。
二、同化和顺应在幼儿数学学习中的具体体现1. 数概念学习- 同化- 幼儿在学习数的顺序时,先学会了1、2、3的顺序,当学习4、5、6时,如果他们能够按照之前的数数规律(每次增加1)来理解这些数字的顺序,这就是同化。
他们把新的数字顺序知识纳入到已有的按顺序数数的认知结构中。
- 在认识数的组成方面,幼儿如果已经知道2可以分成1和1,当学习3的组成(3可以分成1和2、2和1)时,能根据对2的组成的理解方式(把一个数分成两个部分)来理解3的组成,这也是同化的表现。
- 顺应- 当幼儿从认识自然数扩展到认识分数时,他们原有的数概念认知结构(一个物体就是一个整体,用1表示等)就需要改变。
同化和顺应
同化和顺应同化和顺应是皮亚杰发生认识论中另外的两个基本概念,皮亚杰所下的定义是“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叫做同化;内部图式的改变,以适应现实,叫做顺应。
”[3]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在认识过程中,同化是把环境因素纳入主体已有的图式之中,以丰富和加强主体的动作,引起图式的量的变化;顺应则是主体的图式不能同化客体,必须建立新图式或调整原有图式,引起图式的质的变化,使主体适应环境。
在皮亚杰的早期著作中,“把有机体的元素”,“同环境的元素”“结合在一起的关系”称为“同化关系”,把“环境施加压力的结果”称为“顺应”。
在皮亚杰的学术生涯中,对于同化和顺应,早期和后期的观点是相当一致的。
在他后期的重要著作《皮亚杰的理论》一书中,他以新的形式详细说明了同化与顺应的概念,皮亚杰说:“从生物学的观点来看,同化就是把外界元素整合于一个机体的正在形成中或已完全形成的结构内。
”[4] “生物的同化如果没有它的对立面——顺应,从来不会自身单独存在。
……我们把同化性的图式或结构受到它所同化的元素的影响而发生的改变称为顺应。
”[5]皮亚杰指出,同化与顺应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作为适应的两种机能,它们是不可分割的,没有顺应就没有同化,没有同化同时也就没有顺应。
同时他指出,同化和顺应不是两个独立机能,而是适应的两种机能的极点,“同化是客体对主体的适应,而客体同时丧失自己的特征。
相反,顺应是主体过去已经形成的反应对客体的适应,并且向新的反应方式过渡。
”[6]皮亚杰认为,同化和顺应是同时发生,共存发展的,并且二者相互包含。
他认为人们认识事物必须依赖原先已经形成的图式。
皮亚杰描述说,凡能在行为中可以重复和概括的东西,我们称之为图式。
他把图式假定为人们表征、组织和解释自己的经验和指导自己行为的心理结构,一个图式即一个思维或动作的模式,是一种组织起来的处理信息、分析经验、指导行动的心理蓝图,“智力在把某些新的因素纳入到先前的图式之中的同时,又不断地改变着这些后来形成的图式,以便调整它们,使之适应新的情况。
什么是同化和顺应
什么是同化和顺应皮亚杰理论体系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是图式。
图式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
我们可以把图式看成是心理活动的框架或组织结构。
图式的形成和变化是认知发展的实质。
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受三个基本过程影响的:同化、顺化和平衡。
1、同化:同化是指个体对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的过程。
也就是说,个体在感受到刺激时,把它们纳入到头脑中原有图式之内,是其成为自身的一部分,就像消化系统将营养吸收一样。
2、顺应:顺化是指有机体调节自己内部结构以适应特定刺激情境的过程。
当个体遇到不能用原有图式来同化新的刺激时,便要对原有图式加以修改和重建,以适应环境,这就是顺应的过程。
浅论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对少年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在儿童心理学史上,历来有遗传论与环境论的争论。
遗传论者认为,儿童的发展是由遗传决定的。
英国的高尔顿曾用家谱法来研究天才遗传的问题,他得出的结论是,名人的亲族易成名人,这便足以证明血统有力地影响着个人的发展,也就是说,天才基本上是遗传的。
环境论者持相反的论点。
在他们看来,遗传只是给予了某种可能性,唯有环境和训练才能决定其发展的结果。
有的甚至认为环境决定一切,根本否认遗传因素。
行为主义的创始者华生就曾说过:“给我一打健壮的孩子,在我的特别环境里教养他们,我可以担保任择一个训练,可以使之成为任何专家——医师、律师、画家、企业家,同样可使之成为乞丐盗贼,不管他们祖先的才能、嗜好、品性和种族是怎样。
”①这种自信来自于他用实验方法直接控制环境因素的动物研究。
随着遗传论与环境论的论辩,可以说他们在一定程度上都放弃了激进的观点,并在一定程度上将对方的观点吸收到自己的阐释框架中。
也就是说,强硬的遗传论者或环境论者均相应变成了温和的遗传论者或环境论者。
大家都认识到,儿童发展是由遗传与环境(包括教育与文化等)两种势力交互作用和共同决定的。
有的学者将遗传比作种子,把环境比作土壤。
有土壤无种子固然长不出植物来,有种子而无土壤也不可能发育成长。
举例说明同化和顺应
举例说明同化和顺应好嘞,今天咱们聊聊“同化”和“顺应”,这两个词听起来很复杂,其实生活中到处都是例子,咱们慢慢说来,绝对让你会心一笑。
先说同化吧,想象一下,你在一个新地方工作,刚开始的时候,周围的同事都喜欢喝咖啡,你却偏偏是个爱喝茶的人。
可是没多久,你就发现,大家的工作时光都是在咖啡香中度过的,聊着聊着,你的茶也渐渐没了存在感,最后你也开始跟着他们一起喝咖啡。
你一开始可能觉得这不太对劲,但慢慢地,你也开始爱上那浓郁的味道,甚至每天都忍不住要喝几杯。
就这样,你在不知不觉中同化了,融入了这个新的环境。
也许你不再是个茶迷,变成了咖啡控,但这就是生活嘛,谁还没点妥协呢?再说顺应。
想象一下,你家附近的新开了一家餐馆,菜做得可不错,但服务员总是很忙,没时间照顾你。
你习惯点一份经典的牛排,结果却发现,他们家主打的是寿司。
开始你可能会想,“这又是何必呢?”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就开始尝试那些奇怪的卷寿司,意外地发现,哇,居然味道还不错。
顺应就是这个意思,你在适应新环境的时候,不得不调整自己的想法和习惯,接受那些原本不在你舒适区的东西。
这时候,你或许会感觉到,生活的乐趣原来就是在于不断尝试新事物呀。
说到这里,顺应和同化其实是相辅相成的。
就像生活中的很多事物,我们都在不断地调节自己。
为了融入一个团体,你可能需要放下自己的坚持,选择接受那些你原本觉得不太喜欢的东西。
这不就是顺应嘛?而当你越来越融入其中,就会出现同化的现象,慢慢地,你甚至会开始喜欢原本不太感冒的事情。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魔幻?但生活就是这么神奇啊。
举个更生活化的例子,想象一下你在外地旅游。
刚到那儿,你可能会觉得语言不通、食物奇怪,心里默默想着:“我才不想尝试这道什么怪东西呢!”可是,不久后,你的好奇心战胜了顾虑,尝试了当地的美食,哇,居然味道好得让你刮目相看。
可能第一口时你有点抗拒,第二口就不自觉地开始点头,第三口,你已经停不下来了。
慢慢地,你从一个外来者变成了当地的美食探险家。
同化与顺应区别的例子
同化与顺应区别的例子
同化与顺应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过程,虽然它们都与个人适应和融入社会有关,但是它们的方式和目的是不同的。
在本文中,我将探讨同化和顺应的区别,并且给出不同的实例来解释这两个概念。
同化是指一个个体在融入不同文化背景的时候,逐渐丧失原有身份,文化、价值观等,在行为、语言及思维方式上与新文化逐渐趋同的过程。
也就是说,当一个个体进入到一个新的文化群体中时,他或她会慢慢地放弃原有的文化和价值观,去学习并适应新的环境。
这种变化相对迅速,是一个类似“消化”的过程。
同化过程中,个体和群体之间的关系是不对等的,通常是前者被迫适应后者。
例如,当一个外国人长时间居住在中国,他或她会逐渐学会说中文、习惯中国的饮食习惯、并逐渐了解和接受中国的文化。
这个过程中,该个体放弃了原有身份的许多特征,逐渐融入到当地文化之中。
相反,顺应则是个体和群体彼此的适应和交互的过程。
它体现了个体对社会期望和规范的适应和认同。
相较于同化,顺应更是一种双方互动的过程,个体和群体之间不存在不平等的关系。
例如,当一个年轻的学生进入一个新的学校时,他或她需要适应并接受新的校规和学生行为准则。
这个过程中,个体需要对学校制度进行理解,并且遵守学校规定,来获得更好的学习经验和社交机会。
这是个体和群体多次接触和交流的过程。
总而言之,同化和顺应的区别在于前者一般是一种单向的、被动的适应过程,而后者是一种充满互动和合作的过程,对个体和社会来说都更有利。
适应一个新的环境的过程容易让人感到迷茫和困惑,但是通过学习,了解和接受当地文化和规则,我们可以更好地融入新环境。
举例说明同化顺应的例子
举例说明同化顺应的例子
摘要:
1.什么是同化和顺应
2.同化和顺应的例子
3.同化和顺应的区别
4.总结
正文:
一、什么是同化和顺应
同化和顺应是心理学中常见的两种认知过程。
同化是指个体在接触到新的信息或知识时,将其与已有的认知结构相融合,从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而顺应则是指个体在遇到新的信息或知识时,对其作出适应性调整,从而在原有认知结构上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二、同化和顺应的例子
1.同化的例子:一个小朋友,父母教他天上飞的、白色的、有翅膀的叫鸟。
某天,天空飞来一架飞机,小朋友见了,大声喊大白鸟、大白鸟!这就是同化的例子,因为小朋友将飞机与已有的认知结构中的鸟相融合,形成了新的认知结构。
2.顺应的例子:一个小朋友,在父母教他认识鸟后,某天在公园看到一只孔雀,虽然孔雀与常见的鸟有所不同,但小朋友仍然能够将其识别为鸟,并称赞其为漂亮的鸟。
这就是顺应的例子,因为小朋友在遇到新的信息(孔雀)时,能够对其作出适应性调整,从而在原有认知结构上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三、同化和顺应的区别
同化和顺应的主要区别在于,同化是将新的信息与已有认知结构相融合,而顺应是在遇到新的信息时作出适应性调整。
同化强调的是信息的融入,而顺应强调的是信息的调整。
四、总结
同化和顺应是认知过程中常见的两种方式,它们帮助个体在面对新的信息和知识时,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同化是将新的信息与已有认知结构相融合,而顺应是在遇到新的信息时作出适应性调整。
皮亚杰同化和顺应的例子
皮亚杰同化和顺应的例子
皮亚杰的同化和顺应是指个体在接受新信息时,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新信息进行理解和解释的过程。
以下是几个例子:
1. 小明学习新的英语单词时,将其与已知的单词和语法规则相匹配,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2. 小红在做家务时,发现新洗衣机的按钮布局与以前不同,但通过观察和操作,她很快就适应了新的洗衣机。
3. 一个文化不同的旅游者在国外旅游时,他会根据当地的风俗和文化变得更加适应当地的环境,并尝试使用当地的语言和食物。
这些例子说明,同化和顺应是个体适应新环境和新知识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学习和适应的必要条件。
同化和顺应的概念
同化和顺应的概念在人类社会中,个体和群体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些联系在不同的文化、社会和历史背景下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其中同化和顺应是两种常见的群体关系。
同化是指不同的群体在接触和交流的过程中,强制或自愿地接受其他群体的文化、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使得不同的群体融合成为一个整体。
顺应则是指在接触和交流的过程中,不同的群体通过相互理解、尊重和包容,逐渐调整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以达到和谐共处的目的。
本文将探讨同化和顺应的概念、特点、利弊以及如何在实践中选择适当的方式。
一、同化的概念和特点同化是指不同的群体在接触和交流的过程中,强制或自愿地接受其他群体的文化、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使得不同的群体融合成为一个整体。
同化通常发生在不平等的社会关系中,被强势群体主导和控制。
同化的特点包括:1、强制性。
同化通常是由强势群体主导和控制,强迫弱势群体接受其文化、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2、单向性。
同化通常是从强势群体向弱势群体传递文化、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而不是相互交流和融合。
3、文化失落。
同化会导致被同化群体原有的文化、价值观和行为方式逐渐失落,被强势群体的文化所替代。
4、文化冲突。
同化可能会引起被同化群体对强势群体的反感和抵抗,导致文化冲突和社会不稳定。
二、顺应的概念和特点顺应是指在接触和交流的过程中,不同的群体通过相互理解、尊重和包容,逐渐调整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以达到和谐共处的目的。
顺应通常发生在平等的社会关系中,需要双方相互尊重、理解和包容。
顺应的特点包括:1、相互尊重。
顺应的前提是双方相互尊重和理解,接受彼此的文化、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2、相互包容。
顺应需要双方相互包容和容忍,接受彼此的差异和不同。
3、双向性。
顺应是双方相互交流和融合,而不是单向传递。
4、和谐共处。
顺应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和谐共处,建立互利互惠的关系。
三、同化和顺应的利弊同化和顺应都有其利弊,需要在实践中选择适当的方式。
同化的利弊:1、加速融合。
同化和顺应的概念
同化和顺应的概念在人类社会中,人们常常需要适应不同的环境和文化,而同化和顺应成为了两种常见的适应方式。
同化是指一个群体或个体在接触到不同的文化或环境时,通过改变自身的行为、思想或习惯,以达到与所接触的文化或环境相似的程度。
而顺应则是指在接触到不同的文化或环境时,个体或群体不改变自身的本质特征,但会采取一些适应性行为,以适应所接触的文化或环境。
同化和顺应都是人类适应不同环境和文化的方式,但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同化是一种主动的适应方式,它要求个体或群体在接触到不同文化或环境时,主动地改变自身的行为、思想或习惯,以达到与所接触的文化或环境相似的程度。
而顺应则是一种被动的适应方式,它要求个体或群体不改变自身的本质特征,但会采取一些适应性行为,以适应所接触的文化或环境。
同化和顺应的适用范围也有所不同。
同化通常适用于两种文化或环境差异较大的情况下,比如移民到一个完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
在这种情况下,个体或群体需要主动地改变自身的行为、思想或习惯,以适应新的文化或环境。
而顺应则适用于两种文化或环境差异不大的情况下,比如在同一国家或地区的不同城市或地区之间。
在这种情况下,个体或群体不需要改变自身的本质特征,但需要采取一些适应性行为,以适应新的文化或环境。
同化和顺应也存在着一些优缺点。
同化的优点是可以帮助个体或群体更好地适应新的文化或环境,从而获得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但同化的缺点是可能会造成个体或群体失去自身的独特性和文化认同感。
而顺应的优点是可以帮助个体或群体在适应新的文化或环境的同时,保留自身的独特性和文化认同感。
但顺应的缺点是可能会造成个体或群体在新的文化或环境中难以融入,从而影响其适应能力。
在实际生活中,个体或群体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同化或顺应的适应方式。
如果个体或群体发现自身与所接触的文化或环境差异较大,可以选择同化的适应方式。
如果个体或群体发现自身与所接触的文化或环境差异不大,可以选择顺应的适应方式。
顺应和同化的例子
顺应和同化的例子
顺应和同化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它们指的是个体或群体为适应自身的环境,与环境中的其他个体或群体融合或调整自己的行为、观念、习俗等。
以下是几个顺应和同化的例子。
1. 饮食习俗的变化: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同地域的食品和饮食习俗逐渐发生变化。
举个例子,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西方快餐文化在许多国家得到普及,人们开始接受汉堡包、薯条等西式快餐,这是一种饮食习俗的同化过程。
2. 语言融合:不同地区的语言存在差异,但随着人们的交流和迁移,语言之间的融合现象也不可避免。
例如,英语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使用,成为国际间的共同交流语言,许多人为了适应国际化的环境,学习并使用英语。
3. 社会价值观的调整:社会的价值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域会发生变化。
比如,同性恋权益的争取和认同在一些社会中逐渐得到了改善,这是社会价值观的顺应和同化的例子。
4. 科技进步的影响:科技的迅速发展对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们习惯了智能手机、社交媒体等新的科技产品和工具,这种改变是人们顺应科技发展的例子。
5. 文化交流的结果: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有助于促进民族间的和谐与发展。
许多国家在文化交流中借鉴他国的文化元素,创造出新的文化形式,这是文化同化的一个例子。
这些例子只是冰山一角,顺应和同化的现象在人类社会中随处可见。
它们既展示了人类适应环境、互相融合的能力,也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顺应和同化的概念
顺应和同化的概念
顺应和同化是两种社会文化交流和互动的方式。
顺应(Acculturation)是指一个文化群体在与其他文化群体接
触和交流时,借鉴并适应其他文化的元素并融入自己的文化中的过程。
这种文化融合往往是双向的,即每一方都会对另一方的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
顺应的过程可能是渐进的或者较快的,取决于不同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接受程度。
同化(Assimilation)是指一个文化群体在与其他文化群体接
触和交流时,放弃自己的文化特征和习俗,逐渐接受并融入其他文化中的过程。
这种文化融合往往是单向的,即一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另一方的文化,并在持续的接触中使后者逐渐丧失自己的特色。
同化可能是结果自愿的,也可能是被迫的。
顺应和同化的概念描述了文化交流和融合的不同方式,反映了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力量关系和交互作用方式。
在实际社会中,不同群体之间的文化交流往往会产生多种结果,包括顺应、同化以及部分保留和反抗等。
皮亚杰的同化和顺应的概念
皮亚杰的同化和顺应的概念皮亚杰是20世纪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和认知发展理论家,他提出了同化和顺应的概念,这两个概念在儿童认知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这两个概念的含义、作用及其在儿童认知发展中的应用。
一、同化和顺应的概念1. 同化同化是指个体通过将新信息与已有的知识结构相融合来理解新的事物或现象的过程。
简而言之,同化是将新信息与已有的知识融合在一起,使其适应已有的认知结构。
2. 顺应顺应是指个体通过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使其适应新的信息或环境的过程。
简而言之,顺应是通过调整认知结构来适应新的信息或环境。
二、同化和顺应的作用1. 同化的作用同化有助于个体将新的信息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从而使个体更好地理解新的事物或现象。
同化还有助于个体对新的信息进行分类和归纳,从而形成更加完整和稳定的知识结构。
2. 顺应的作用顺应有助于个体适应不同的环境和情境,从而使个体更加灵活和适应。
顺应还有助于个体发展新的认知结构,从而促进认知发展和成长。
三、同化和顺应在儿童认知发展中的应用1. 同化在儿童认知发展中的应用在儿童认知发展的早期阶段,儿童的认知结构比较简单和稳定,他们通过同化的过程来理解新的信息和现象。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认知结构逐渐复杂和多样化,同化的作用逐渐减弱。
在这个时候,顺应开始发挥重要的作用,帮助儿童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以适应新的信息和环境。
2. 顺应在儿童认知发展中的应用在儿童认知发展的中后期阶段,顺应的作用逐渐增强。
儿童开始接触更加复杂和抽象的知识和概念,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以适应新的知识和情境。
在这个时候,顺应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可以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还可以提高儿童的适应能力和灵活性。
四、结语同化和顺应是儿童认知发展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互为补充,共同促进了儿童认知的成长和发展。
在实践中,教育者和家长可以通过合理的教育和引导,帮助儿童更好地应用同化和顺应的原则,以促进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儿童的适应能力和灵活性。
同化与顺应名词解释
同化与顺应名词解释
同化和顺应是两个相关但不同的概念。
同化是指一个个体或者群体逐渐融入到一个特定的环境或者文化中,最终实现与这个环境或者文化的统一或一致。
在同化的过程中,个体或群体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和调整,包括价值观、行为方式、社会规范等方面的改变,以便与新环境或文化相适应。
同化可以发生在不同的层面上,例如个体融入到社区、移民融入到新国家的社会等。
顺应是指个体或群体为了适应不同的环境或者文化,主动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和观念,以确保与环境或文化之间的和谐与协调。
在顺应的过程中,个体或群体不一定完全融合或统一于环境或文化,而是通过一定的调整和妥协,确保自己的需求与环境或文化之间的平衡。
顺应可以发生在个人生活中的日常事务中,也可以发生在社会或国家层面上的政策制定和规范遵守中。
同化和顺应在某种程度上都涉及到个体或群体的变化和调整,但两者的差别在于:
1. 目的:同化的目的在于实现与环境或文化的一致,个体或群体需要遵循环境或文化的规范和价值观;而顺应的目的在于适应环境或文化,个体或群体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做出一定的调整。
2. 自主性:同化往往强调个体或群体的被动性,他们需要按照环境或文化的要求来改变自己;而顺应更强调个体或群体的主
动性,他们可以选择如何适应环境或文化。
3. 程度:同化通常需要较大的变化和调整,要求个体或群体彻底地融入到新的环境或文化中;而顺应可以是一种相对较小的调整,个体或群体可以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前提下适应新的环境或文化。
总的来说,同化和顺应都是为了适应新环境或文化,但在目的、自主性和程度上有所不同。
同化强调个体或群体与环境或文化的统一,而顺应强调个体或群体对新环境或文化的适应和调整。
同化与顺应
同化与顺应引言:在人类社会中,同化和顺应是两个相互联系但却截然不同的概念。
同化意味着一个个体或团体在融入某一整体时失去其个性和独立性,而顺应则表示适应自然环境或社会条件而不失去个体特性。
在日常生活中,同化和顺应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无论是在个人层面还是社会层面。
本文将探讨同化和顺应的含义、影响和应用,并深入讨论它们对个体和社会的意义。
一、同化的含义和影响1. 同化的定义和范围同化是指一个个体或团体在融入某一整体中时,逐渐失去其个性和独立性的过程。
在社会学领域,同化常常指向少数群体融入主流文化或社群的过程。
2. 同化的影响同化对个体和社会都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
对于个体而言,同化可能会导致文化身份的丧失、社会压力的增加以及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
对于社会而言,同化可能会导致文化多样性的减少,减弱社会的包容性和创新力,甚至引发社会冲突和不公正现象。
二、顺应的含义和影响1. 顺应的定义和范围顺应是指一个个体或团体适应自然环境或社会条件的过程。
顺应可以包括从个人层面到群体层面,从适应环境到适应社会的各个方面。
2. 顺应的影响顺应对个体和社会同样产生了重要影响。
对于个体而言,顺应可以提高适应能力,增强心理韧性,促进个体的成长和发展。
对于社会而言,顺应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和进步,促进社会和谐和共同发展。
三、同化与顺应的应用1. 教育领域在教育领域,同化和顺应有着广泛的应用。
同化教育强调将学生纳入主流文化或价值体系中,以融入社会。
顺应教育则更注重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应对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
2. 组织管理在组织管理中,同化和顺应也有着不同的应用。
同化管理强调统一规范、集中控制,以提高组织的效率和一致性。
顺应管理则注重灵活性和适应性,强调员工的参与和创新能力。
3. 跨文化交流在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交流越来越重要。
同化和顺应在跨文化交流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同化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和相互理解,但也要注意避免文化冲突和文化侵略。
顺应 同化
同化就是把新的知识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是对原来认知结构的补充,是认知主体征服认知客体的表现。
顺应就是新的知识与原来的认知结构相冲突,不能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为了达到认知的平衡,主体会通过创建新的认知结构以缓和冲突,是认知客体征服认知主体的表现。
在化学教学中同化与顺应的例子很多。
同化的例子:高中化学“醛”一节中描述了乙醛的结构, 概括了乙醛的性质, 但较抽象笼统。
在有机物的转化中, 而醛基的氧化还原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 可以抓住新旧知识间的密切联系, 联系学生已掌握的烯烃的碳碳双键结构特点, 然后分析碳氧双键的结构特点, 促使学生掌握乙醛的加氢还原; 再分析碳氢易断裂, 从而插入氧发出氧化反应, 最后落到加氢、加氧升华到氧化还原反应, 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一化学的基本原理。
顺应的例子:在高中盐类水解这一节中,同学们已有的知识,在组织“盐类水解”的教学中,可以设计以下问题:①常见的酸、碱、盐都有哪些?②酸溶液显酸性,碱溶液显碱性,那么盐溶液是不是也显一定的酸碱性?③把锌片投入盛有氯化铵溶液的烧杯中,会产生什么现象?通过上述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并能大体了解到学生已有的关于盐的观念,甚至是错误的,为下一步教学打下基础。
在回答完上述三个问题后,利用实验创设A、B、C三组问题情境:A.分别蘸取不同的盐溶液(多种)滴在PH试纸上,看试纸的颜色变化。
B.同时,将与A实验相同的盐的晶体颗粒放在PH试纸上,看试纸有无颜色变化。
C.把锌片投入盛有氯化铵溶液的烧杯中,观察现象。
通过学生的观察或动手实验,学生会产生一连串的疑问:为什么盐的溶液也会显一定酸碱性?为什么盐的溶液会与金属锌反应并放出气体?这时学生头脑中的已有化学知识与新的问题发生强烈的认知冲突,动摇了已有知识,特别错误的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的地位,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索的兴趣和弄清疑惑的内驱力,①实验A中那几种盐可能看成是由哪种酸和哪种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的?②盐的水溶液可能呈现怎样的酸碱性?③同样是盐溶液为什么会呈现不同的酸碱性?然后通过盐类水解这一内容的学习解决疑惑。
同化与顺应
同化与顺应是皮亚杰用于解释儿童图式的发展或智力发展的两个基本过程。
皮亚杰认为"同化就是外界因素整合于一个正在形成或已形成的结构",也就是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
也可以说,同化是通过已有的认知结构获得知识(本质上是旧的观点处理新的情况)。
顺应是指"同化性的格式或结构受到它所同化的元素的影响而发生的改变。
"也就是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
也可以说改变认知结构以处理新的信息(本质上即改变旧观点以适应新情况)。
皮亚杰以同化和顺应一释明主体认知结构与环境刺激之间关系,同化时主体把刺激整合于自己的认知结构内,一定的环境刺激只有被个体同化(吸收)于他的认知结构(图式)之中,主体才能对之作出反应。
或者说,主体之所以能对刺激作出反应,也就是因为主体已具有使这个刺激被同化(吸收)的结构,这个结构正具有对之作出反应的能力。
认知结构由于受到被同化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就是顺应,不作出这种改变(顺应),同化就无法运行。
简言之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叫做同化,而内部结构的改变以适应现实就叫做顺应。
同化与顺应之间的平衡过程,就是认识的适应,也即是人的智慧行为的实质所在。
同化是把环境因素纳入主体已有的图式之中,以丰富和加强主体的动作,引起图式的量的变化;顺应则是主体的图式不能同化客体,必须建立新图式或调整原有图式,引起图式的质的变化,使主体适应环境。
在皮亚杰的早期著作中,“把有机体的元素”,“同环境的元素”“结合在一起的关系”称为“同化关系”,把“环境施加压力的结果”称为“顺应”。
同化不能改变或更新图式,顺应则能起得这种作用。
但皮亚杰认为,对智力结构的形成主要有功的机能是同化。
顺应使结构得到改变,但却是同化过程中主体动作反复重复和概括导致了结构的形成,从中可以看出一旦结构已经改变,反复训练的重要了。
认识和智力是在一种“同化于已”和“顺应于物”的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的。
同化和顺应的区别语言学
同化和顺应的区别语言学同化和顺应都是语言学中用来描述语音变化的概念。
它们都是指在一些特定的语音环境中,某些音位的发音会受到周围音位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然而,它们在具体的变化规律和影响范围上有所不同。
我们来看同化。
同化是指在一定的语音环境中,一个音位的发音会受到其相邻音位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使得两个相邻音位在发音上变得相似或相同。
这种相似或相同的发音可以是声音特征、调值或音系成分等方面的变化。
同化可以分为前向同化和后向同化。
前向同化是指一个音位的发音受到其后紧邻的音位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例如,在英语中,词尾的/t/音在接连的/m/音后会发生鼻化,如"cat" [kæ̃m]。
这里的/t/音在接连的/m/音后发生了鼻化,即/t/变为了/n/音,这就是一种前向同化的现象。
后向同化则是指一个音位的发音受到其前面紧邻的音位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例如,在法语中,词尾的/n/音在接连的/l/音前会发生音位鼻化的变化,如 "un livre" [œ̃n livʁ]。
这里的/n/音在接连的/l/音前发生了鼻化,即/n/变为了/ŋ/音,这就是一种后向同化的现象。
与同化相比,顺应的概念稍微复杂一些。
顺应是指一个音位的发音会受到其前后相邻音位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使得整个音序列在发音上更加协调一致。
顺应可以分为协同顺应和调序顺应。
协同顺应是指一个音位的发音会受到其前后相邻音位的某些特征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以便使得整个音序列在发音上更加协调一致。
这种特征可以是音调、音量、音长等。
例如,在汉语中,某些连续的高平调音节在发音时会发生调值缩短的变化,如"妈妈" [mā'ma]。
这里的第一个高平调音节在发音时发生了调值缩短的变化,以便与后面的高平调音节在音调上更加协调一致。
调序顺应则是指一个音位的发音会受到其前后相邻音位的调序关系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以便使得整个音序列在发音上更加协调一致。
顺应和同化选择题
顺应和同化选择题
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个体需要不断地适应和同化,以便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
以下是几个关于顺应和同化的选择题,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
1. 什么是“顺应”?
A. 坚持自己的观点和方式
B. 适应并接受外部环境和文化
C. 拒绝改变和接受新事物
D. 从不妥协或调整自己的行为
答案:B。
顺应是指适应并接受外部环境和文化,以适应社会变化和要求。
2. 什么是“同化”?
A. 保持自己的独特性和文化
B. 融入并拥抱新的文化和社会习惯
C. 拒绝改变和接受新事物
D. 从不妥协或调整自己的行为
答案:B。
同化是指融入并拥抱新的文化和社会习惯,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
3. 什么是“文化差异”?
A. 不同社会的人们都具有相同的文化和价值观
B. 不同社会的人们之间存在明显的文化和价值差异
C. 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仅仅是表面现象
D. 文化差异只存在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之间
答案:B。
不同社会的人们之间存在明显的文化和价值差异,这些差异可能涉及到食物、语言、宗教、礼节等方面。
4. 为什么顺应和同化在社会中非常重要?
A. 可以帮助个人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生存
B. 可以帮助个人保持自己的独特性和个性
C. 可以帮助个人在社会中获得更高的地位和权力
D. 可以帮助个人逃避社会责任和义务
答案:A。
顺应和同化可以帮助个人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生存,进而实现成功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同化和顺应
皮亚杰理论体系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是图式。
图式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
我们可以把图式看成是心理活动的框架或组织结构。
图式的形成和变化是认知发展的实质。
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受三个基本过程影响的:同化、顺化和平衡。
1、同化:同化是指个体对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的过程。
也就是说,个体在感受到刺激时,把它们纳入到头脑中原有图式之内,是其成为自身的一部分,就像消化系统将营养吸收一样。
2、顺应:顺化是指有机体调节自己内部结构以适应特定刺激情境的过程。
当个体遇到不能用原有图式来同化新的刺激时,便要对原有图式加以修改和重建,以适应环境,这就是顺应的过程。
浅论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对少年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在儿童心理学史上,历来有遗传论与环境论的争论。
遗传论者认为,儿童的发展是由遗传决定的。
英国的高尔顿曾用家谱法来研究天才遗传的问题,他得出的结论是,名人的亲族易成名人,这便足以证明血统有力地影响着个人的发展,也就是说,天才基本上是遗传的。
环境论者持相反的论点。
在他们看来,遗传只是给予了某种可能性,唯有环境和训练才能决定其发展的结果。
有的甚至认为环境决定一切,根本否认遗传因素。
行为主义的创始者华生就曾说过:“给我一打健壮的孩子,在我的特别环境里教养他们,我可以担保任择一个训练,可以使之成为任何专家——医师、律师、画家、企业家,同样可使之成为乞丐盗贼,不管他们祖先的才能、嗜好、品性和种族是怎样。
”①这种自信来自于他用实验方法直接控制环境因素的动物研究。
随着遗传论与环境论的论辩,可以说他们在一定程度上都放弃了激进的观点,并在一定程度上将对方的观点吸收到自己的阐释框架中。
也就是说,强硬的遗传论者或环境论者均相应变成了温和的遗传论者或环境论者。
大家都认识到,儿童发展是由遗传与环境(包括教育与文化等)两种势力交互作用和共同决定的。
有的学者将遗传比作种子,把环境比作土壤。
有土壤无种子固然长不出植物来,有种子而无土壤也不可能发育成长。
有的则把遗传和环境分别比作燃料和氧气,要想燃烧起来,燃料和氧气缺一不可。
同样道理,儿童要实现发展也需要遗传与环境的协同作用。
不过,遗传论者与环境论者所达成的这种共识是相当笼统的,对于遗传与环境在儿童发展中是通过怎样的一种机制发挥作用这一问题,大家尚未达成共识。
浅论早期依恋对未来心理发展的影响
什么是依恋?心理学对依恋问题的研究最初是从对母婴分离而造成的巨大影响的探讨开始的。
它源于与爱意双亲的最初亲密关系的情感安全与情感温暖,我们可以从它出发,去勇敢地面对快成功生活中无可避免的风风雨雨。
总之,婴儿与其照看者间的心理亲密关系居于人类生活的核心。
依恋理论所探讨的就是这些关系;它们如何形成、与养育双亲的最初亲密关系中的方方面面、及其对随后成长的影响。
而儿童早期是接受教育最快,可塑性最大,智力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
据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的研究发现,如果一个人的智力,以17岁的水平作为100%,其发展过程是:4岁前,发展达50%,8岁时达80%,12岁,发展达92%,17岁时几乎达到100%成熟。
由此可见,儿童智力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在婴幼儿时期所受的熏陶和教育。
在这一时期儿童能与父母建立安全依恋,对促进智力的发展至关重要。
依恋问题的研究,深受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
约翰?鲍尔比就曾是佛洛伊德学派的追随者,在研究依恋问题时,
才逐渐转变为注重发展的生物学基础、注重行为与特定的生态小环境紧密相关的“习性学家”。
现在,依恋问题倍受心理学家的重视(习性学理论也因此研究而被发展心理学所接受),并受到心理分析、社会学习、认知等多派发展心理学家们的关注。
所有这些研究的成果大大丰富了人们对依恋问题的认识,给予现代人多方面的思考。
首先,在依恋研究中,人们始终特别关注早期亲子依恋关系即时和长远的社会意义。
父母与儿童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有利于儿童把父母作为安心学习语言的“语言基地”。
我们在自身第一个紧密关系中体验到的依恋(通常是母-婴关系),为随后发生的大量事件奠定了基础。
我们在亲密的背景中被爱、被照料--我们形成对此体验的心理表征。
在这种表象形成之前,我们必须生活在照看者身边,以保持从事游戏和独立所必须的安全感。
在形成这种心理表象之后,我们为自己所享有的亲近、爱、及安全创造出了移动式提示物。
因而,我们能够更经常、更长久地与照看者相分离。
成人之后,我们的最早期依恋体验为我们留下了一套有关身处爱关系之中自己的信念、表象、及情感系统。
在理想情况下,这些认知成分表示我们被爱并会爱人。
一旦经历过理想爱,我们就会信任爱的可能性,并把它带入新的人际关系中。
精神分析理论家把依恋看作是早期儿童对能够满足其生理需要、提供快乐与舒适的父母形成的一种情感联系。
因为依恋本质上是一种情感关系,并且这种情感关系对儿童现在和将来的人际关系,甚至认知、人格的发展都将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其次,早期依恋对社会性发展具有长期的影响。
我们可以预测他们在幼儿期乃至成人期的行为。
安全依恋的婴儿到了幼儿期仍然保持积极的心理品质,乐于与人交往、乐于探索、自信、对周围环境有着很好的控制感。
而不安全依恋的儿童则较多的发展为退缩、交往能力差、不自信、情绪不稳定等特点;对大学生而言,早期依恋安全感的学生的焦虑和敌意行为比不安全依恋的学生少得多,他们孤独感也较少,与情侣也通常形成早期依恋相似得情感联系。
另外,早期依恋对认知发展具有长期的影响。
安全依恋的儿童能够热情主动地接近问题,解决问题时遇到挫折表现出消极情绪较少,坚持性较好,并能及时听从成人求助寻求合作,能主动调节自己的行为,以便能听从成人的安排,解决问题。
他们信任他人,保持积极的社会相互作用,而不安全依恋的儿童会恰好相反,没有形成有关他人的积极的工作模式,容易出现社会交往障碍。
总之,要使儿童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形成对他人和周围世界的信任感,就要建立安全依恋,培养儿童的独立自主性。
因此父母对孩子的早期依恋的“爱”是旁人无法代替的!
浅论早期依恋对未来心理发展的依恋影响
依恋的心理学定义可以表述为个体为寻求更多的心理安全而靠近庇护人。
人类婴儿的依恋源于进化的先天机制,而且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形成对照料者的依恋,但是依恋的性质有差别。
安斯沃斯等人在1969年发明“陌生情境”实验程序考察婴儿依恋的类型。
安斯沃斯认为,如果依恋发展得好,婴儿视母亲为安全保障,那么他(她)就能与母亲在场的游戏室里安心他所,而当母亲离开时,婴儿将表现出分离性焦虑,陌生成人的安慰也一定不及母亲出现有效,等等。
基于陌生情境实验,安斯沃斯和后来的心理学家发现了四种主要的依恋类型:即安全型,这类婴儿大约占到了65%—70%,安全型依恋是安全类的唯一一种,其他三种类型的依恋都是不安全类的;回避形的婴儿约占20%;矛盾型又名反抗型,这以类婴儿大约占10%—15%;紊乱型的婴儿通常是一些受到虐待的儿童,其行为不易理解、难以预测,而其余三种依恋的行为一般是可以理解的、可以预测的。
总的来说,安全型依恋是良好的、积极的,其余都是消极、不良的,而紊乱型依恋是最成问题的。
婴儿或者儿童形成哪一种依恋,最主要的因素在于成人对待他们的方式。
良好的积极的依恋的形成,并不仅仅在于满足儿童的基本生物需要,如吃饱、穿暖、睡足和干净,还在
于肌肤相亲的温暖和爱抚、面对面的亲子逗弄、言语刺激——哪怕婴儿还不会说话,以及帮助儿童解决困难——哪怕未必成功。
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的婴儿无疑是幸福的,因为他(她)们从出生开始,其母亲就被要求对刚刚出生的孩子进行抚触,让婴儿避免出现肌肤“饥渴”等。
事实上,不论儿童对父母的依恋是何种类型的,他们对父母都有所期望。
但是期望形成以后,儿童的依恋类型不同,则心理和行为也不同。
安全型依恋的儿童比较自信能得到所期望的东西,因此往往有更加乐观的情感。
他们乐观的内心期望和明白的要求行为在他们入学后将转换成信任教师和同学,积极地与教师、同学相沟通,结果往往会得到教师和同学的积极反应,这反过来又促进安全型依恋儿童继续生成乐观的期望、继续作出明白要求的行为,于是形成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社会交往的良性循环,他们将变得越来越有自尊、有社会才干、对他人的需要更敏感,更合群,心理和人格的发展就越健康。
在工作实践中,教育工作者常常感到,学生们的家庭教养有风格、方式的不同,因此在自己的教育对象中出现各种依恋类型的学生也是难免的,但是如果教师承认教育要促进所有儿童的健康发展,那么就得格外重视不安全依恋类型的学生。
教师应该理智地对待这些学生,从心理上做好准备,要有足够的耐心,要充分地理解他们,做“春风化雨”的工作,循循善诱,切实鼓励这些学生表达自己的愿望,一时难以做到,教师还应该动员其他学生甚至是协同家长来做工作,在亲密无间的活动中慢慢融化不良依恋类型儿童内心疑虑之冰,使他们能够依恋同学群体,依恋教师,依恋家长,依恋学校生活,帮助他们健康发展。
由于依恋心理的实质在于使依恋者觉得依恋对象能为自己提供身体和心理的安全保障,而教师是儿童的学校监护人,因此小学教师尤其应该独立地培养学生对自己的依恋感。
这方面,教师之间要互相配合,才能更好地达到教育的效果。
总之,重视早期的依恋,加强后天的依恋培养,对学生的行为和心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