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同化和顺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同化和顺应
皮亚杰理论体系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是图式。
图式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
我们可以把图式看成是心理活动的框架或组织结构。
图式的形成和变化是认知发展的实质。
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受三个基本过程影响的:同化、顺化和平衡。
1、同化:同化是指个体对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的过程。
也就是说,个体在感受到刺激时,把它们纳入到头脑中原有图式之内,是其成为自身的一部分,就像消化系统将营养吸收一样。
2、顺应:顺化是指有机体调节自己内部结构以适应特定刺激情境的过程。
当个体遇到不能用原有图式来同化新的刺激时,便要对原有图式加以修改和重建,以适应环境,这就是顺应的过程。
浅论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对少年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在儿童心理学史上,历来有遗传论与环境论的争论。
遗传论者认为,儿童的发展是由遗传决定的。
英国的高尔顿曾用家谱法来研究天才遗传的问题,他得出的结论是,名人的亲族易成名人,这便足以证明血统有力地影响着个人的发展,也就是说,天才基本上是遗传的。
环境论者持相反的论点。
在他们看来,遗传只是给予了某种可能性,唯有环境和训练才能决定其发展的结果。
有的甚至认为环境决定一切,根本否认遗传因素。
行为主义的创始者华生就曾说过:“给我一打健壮的孩子,在我的特别环境里教养他们,我可以担保任择一个训练,可以使之成为任何专家——医师、律师、画家、企业家,同样可使之成为乞丐盗贼,不管他们祖先的才能、嗜好、品性和种族是怎样。
”①这种自信来自于他用实验方法直接控制环境因素的动物研究。
随着遗传论与环境论的论辩,可以说他们在一定程度上都放弃了激进的观点,并在一定程度上将对方的观点吸收到自己的阐释框架中。
也就是说,强硬的遗传论者或环境论者均相应变成了温和的遗传论者或环境论者。
大家都认识到,儿童发展是由遗传与环境(包括教育与文化等)两种势力交互作用和共同决定的。
有的学者将遗传比作种子,把环境比作土壤。
有土壤无种子固然长不出植物来,有种子而无土壤也不可能发育成长。
有的则把遗传和环境分别比作燃料和氧气,要想燃烧起来,燃料和氧气缺一不可。
同样道理,儿童要实现发展也需要遗传与环境的协同作用。
不过,遗传论者与环境论者所达成的这种共识是相当笼统的,对于遗传与环境在儿童发展中是通过怎样的一种机制发挥作用这一问题,大家尚未达成共识。
浅论早期依恋对未来心理发展的影响
什么是依恋?心理学对依恋问题的研究最初是从对母婴分离而造成的巨大影响的探讨开始的。
它源于与爱意双亲的最初亲密关系的情感安全与情感温暖,我们可以从它出发,去勇敢地面对快成功生活中无可避免的风风雨雨。
总之,婴儿与其照看者间的心理亲密关系居于人类生活的核心。
依恋理论所探讨的就是这些关系;它们如何形成、与养育双亲的最初亲密关系中的方方面面、及其对随后成长的影响。
而儿童早期是接受教育最快,可塑性最大,智力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
据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的研究发现,如果一个人的智力,以17岁的水平作为100%,其发展过程是:4岁前,发展达50%,8岁时达80%,12岁,发展达92%,17岁时几乎达到100%成熟。
由此可见,儿童智力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在婴幼儿时期所受的熏陶和教育。
在这一时期儿童能与父母建立安全依恋,对促进智力的发展至关重要。
依恋问题的研究,深受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
约翰?鲍尔比就曾是佛洛伊德学派的追随者,在研究依恋问题时,
才逐渐转变为注重发展的生物学基础、注重行为与特定的生态小环境紧密相关的“习性学家”。
现在,依恋问题倍受心理学家的重视(习性学理论也因此研究而被发展心理学所接受),并受到心理分析、社会学习、认知等多派发展心理学家们的关注。
所有这些研究的成果大大丰富了人们对依恋问题的认识,给予现代人多方面的思考。
首先,在依恋研究中,人们始终特别关注早期亲子依恋关系即时和长远的社会意义。
父母与儿童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有利于儿童把父母作为安心学习语言的“语言基地”。
我们在自身第一个紧密关系中体验到的依恋(通常是母-婴关系),为随后发生的大量事件奠定了基础。
我们在亲密的背景中被爱、被照料--我们形成对此体验的心理表征。
在这种表象形成之前,我们必须生活在照看者身边,以保持从事游戏和独立所必须的安全感。
在形成这种心理表象之后,我们为自己所享有的亲近、爱、及安全创造出了移动式提示物。
因而,我们能够更经常、更长久地与照看者相分离。
成人之后,我们的最早期依恋体验为我们留下了一套有关身处爱关系之中自己的信念、表象、及情感系统。
在理想情况下,这些认知成分表示我们被爱并会爱人。
一旦经历过理想爱,我们就会信任爱的可能性,并把它带入新的人际关系中。
精神分析理论家把依恋看作是早期儿童对能够满足其生理需要、提供快乐与舒适的父母形成的一种情感联系。
因为依恋本质上是一种情感关系,并且这种情感关系对儿童现在和将来的人际关系,甚至认知、人格的发展都将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其次,早期依恋对社会性发展具有长期的影响。
我们可以预测他们在幼儿期乃至成人期的行为。
安全依恋的婴儿到了幼儿期仍然保持积极的心理品质,乐于与人交往、乐于探索、自信、对周围环境有着很好的控制感。
而不安全依恋的儿童则较多的发展为退缩、交往能力差、不自信、情绪不稳定等特点;对大学生而言,早期依恋安全感的学生的焦虑和敌意行为比不安全依恋的学生少得多,他们孤独感也较少,与情侣也通常形成早期依恋相似得情感联系。
另外,早期依恋对认知发展具有长期的影响。
安全依恋的儿童能够热情主动地接近问题,解决问题时遇到挫折表现出消极情绪较少,坚持性较好,并能及时听从成人求助寻求合作,能主动调节自己的行为,以便能听从成人的安排,解决问题。
他们信任他人,保持积极的社会相互作用,而不安全依恋的儿童会恰好相反,没有形成有关他人的积极的工作模式,容易出现社会交往障碍。
总之,要使儿童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形成对他人和周围世界的信任感,就要建立安全依恋,培养儿童的独立自主性。
因此父母对孩子的早期依恋的“爱”是旁人无法代替的!
浅论早期依恋对未来心理发展的依恋影响
依恋的心理学定义可以表述为个体为寻求更多的心理安全而靠近庇护人。
人类婴儿的依恋源于进化的先天机制,而且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形成对照料者的依恋,但是依恋的性质有差别。
安斯沃斯等人在1969年发明“陌生情境”实验程序考察婴儿依恋的类型。
安斯沃斯认为,如果依恋发展得好,婴儿视母亲为安全保障,那么他(她)就能与母亲在场的游戏室里安心他所,而当母亲离开时,婴儿将表现出分离性焦虑,陌生成人的安慰也一定不及母亲出现有效,等等。
基于陌生情境实验,安斯沃斯和后来的心理学家发现了四种主要的依恋类型:即安全型,这类婴儿大约占到了65%—70%,安全型依恋是安全类的唯一一种,其他三种类型的依恋都是不安全类的;回避形的婴儿约占20%;矛盾型又名反抗型,这以类婴儿大约占10%—15%;紊乱型的婴儿通常是一些受到虐待的儿童,其行为不易理解、难以预测,而其余三种依恋的行为一般是可以理解的、可以预测的。
总的来说,安全型依恋是良好的、积极的,其余都是消极、不良的,而紊乱型依恋是最成问题的。
婴儿或者儿童形成哪一种依恋,最主要的因素在于成人对待他们的方式。
良好的积极的依恋的形成,并不仅仅在于满足儿童的基本生物需要,如吃饱、穿暖、睡足和干净,还在
于肌肤相亲的温暖和爱抚、面对面的亲子逗弄、言语刺激——哪怕婴儿还不会说话,以及帮助儿童解决困难——哪怕未必成功。
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的婴儿无疑是幸福的,因为他(她)们从出生开始,其母亲就被要求对刚刚出生的孩子进行抚触,让婴儿避免出现肌肤“饥渴”等。
事实上,不论儿童对父母的依恋是何种类型的,他们对父母都有所期望。
但是期望形成以后,儿童的依恋类型不同,则心理和行为也不同。
安全型依恋的儿童比较自信能得到所期望的东西,因此往往有更加乐观的情感。
他们乐观的内心期望和明白的要求行为在他们入学后将转换成信任教师和同学,积极地与教师、同学相沟通,结果往往会得到教师和同学的积极反应,这反过来又促进安全型依恋儿童继续生成乐观的期望、继续作出明白要求的行为,于是形成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社会交往的良性循环,他们将变得越来越有自尊、有社会才干、对他人的需要更敏感,更合群,心理和人格的发展就越健康。
在工作实践中,教育工作者常常感到,学生们的家庭教养有风格、方式的不同,因此在自己的教育对象中出现各种依恋类型的学生也是难免的,但是如果教师承认教育要促进所有儿童的健康发展,那么就得格外重视不安全依恋类型的学生。
教师应该理智地对待这些学生,从心理上做好准备,要有足够的耐心,要充分地理解他们,做“春风化雨”的工作,循循善诱,切实鼓励这些学生表达自己的愿望,一时难以做到,教师还应该动员其他学生甚至是协同家长来做工作,在亲密无间的活动中慢慢融化不良依恋类型儿童内心疑虑之冰,使他们能够依恋同学群体,依恋教师,依恋家长,依恋学校生活,帮助他们健康发展。
由于依恋心理的实质在于使依恋者觉得依恋对象能为自己提供身体和心理的安全保障,而教师是儿童的学校监护人,因此小学教师尤其应该独立地培养学生对自己的依恋感。
这方面,教师之间要互相配合,才能更好地达到教育的效果。
总之,重视早期的依恋,加强后天的依恋培养,对学生的行为和心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