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中的生本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中的生本教育

【摘要】生本教育是新课改背景下的新型教育理念,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以生命为本。生本教育的前提是尊重学生,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学会选择内容、器材,“用教材教,而不拘泥于教材”;在教学中尽可能地创设条件,构建学生的认知平台,给他们动脑发现和合作学习的机会;实验课中要做到“真实”,尽力创造实验条件,让学生都能够实际参与到实验之中,自己动手进行实验,要尊重事实、观察细致、真实表达个性想法。

【关键词】生本尊重选择合作真实

生本教育是新课改背景下的新型教育理念,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也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现在各地的小学科学教学也在积极尝试生本教育,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科学学习热情,培养探究创新精神,为学生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下面,就谈谈我眼中的科学之生本教育。

1.“尊重”是生本教育的前提

学生,作为教育对象,首要的是应该作为一位普通的人而受到老师的尊重。引导、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就是老师的任务。而在现实中,有的老师往往喜欢到处评论某一位学生的不足之处,其实,这就极大地伤害了学生。知道的老师越多,这位学生受到伤害的程度越深。我们关注学生的生存方式,只有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作为人的学生是应该得到尊重的,只有构建起了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在宽松的氛围和没有等级之分的空间,学生才能畅所欲言,个性才能得到张扬,创新也才能应运而生。

在传统的科学教学中,规定每节课的教学任务,没有完成任务就是教学的失败。这样因时间和空间的狭隘将答案迅速抛给学生,使学生不能充分体验到自己研究问题、自己寻找答案获得知识的快乐和成功感,久而久之,必然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科学的兴趣。生本教育打破教学任务的旧框,不再单纯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不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完整性、逻辑性,注重与学生的经验结合在一起,使新知识、新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学生现实生活的基础上,以学生的充分活动为中心。这样,学生实践活动在前,教师点拨在旁,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活动,交流的时间,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室是学生的“研究所”,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高涨。

2.“选择”是生本教育的方向

2.1 学会放弃部分教学内容。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教学。”《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也指出,科学课程“不仅要考虑科学自身的特点,更应该遵循学生学习科学

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科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意味着科学教学活动必须关注学生的前概念,在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上组织及展开学习活动。现在的小学科学教学中,许多老师都是教材上有什么教学内容,就教什么内容,不管学生以前在其它学科中有没有学过。例如,三年级学生在数学上已经研究过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也做过实验,但五年级的科学老师为了在科学课上让学生有所表现,再让学生假装探究了一番后总结,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三角形支架的稳定性最好。这样的教学毫无意义。

学会放弃也是一种选择,用教材教,而不拘泥于教材,不要面面俱到,集中精力与时间做好重要的科学研究。有的老师在课上想尽量多做一些学生实验,但往往做得越多,效果越不好。什么实验必须让做,什么实验可以做,什么实验不必做,什么实验可以用其它的实验来替换?这与其说是在作选择题,不如确切地说是在吃透教材的核心意图,吃透你的学生的真实能力水平,吃透你实验室里的器材条件。

2.2 选择有实用性的实验材料。

(1)材料选择要多样。学生提出的假设是多样的,教师就要为验证这些假设提供多样的材料,而不能把学生框死在几种固定的材料上。那如何准备多种多样而且有结构的材料呢?做法是:首先合理利用小学生科学学具材料袋内的材料,因为它是与教材配套,而且适合分组实验;其次可以让学生自己搜集一些感兴趣的材料,充分利用学生的资源和力量,让学生提前去收集实验材料。

(2)材料选择要善于日常器具的利用。用一些身边简单易得的器材或自己动手制作一些简易的装置,使学生理解到科学无处不在。在教学《空气占据空间》时,教材上安排的实验为四个小实验:一是用注射器往水里注入空气,有气泡产生;二是用塑料袋兜空气;三是杯底塞紧纸巾竖直压入水底,看纸巾会不会湿;四是想办法把装入塑料瓶的气球吹大。我在教学这一课时,大胆进行了改进:设计的实验从开始的设疑导入到最后的巩固感知都是同一装置(一个乒乓球、一个水槽、一个去底的塑料瓶、一个气球),借助“乒乓球真听话”这个游戏,看到想让乒乓球在哪里,乒乓球就在那里。通过乒乓球在水中的位置发生改变,使实验现象更直观、形象,很轻松就找到了秘密:空气要占据空间。通过“一切行动听指挥”这个游戏,将气球中的空气赶到塑料瓶,再让塑料瓶的空气回到气球里,让乒乓球反复听从使唤,在水中的位置反复变化,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空气的存在,感受到空气要占据空间。改进后的实验,把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通过游戏变得看得见,也摸得着。

(3)材料选择要精心。在《摆的秘密》一课教学中,学生在研究摆的快慢实验中,对几个变量实现精确控制具有相当的难度。如果实验材料稍微有一些小毛病,就会直接影响到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实验材料一定要精心选择,把干扰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控制到最小。在对摆线的选择上,我曾试过很多:绳子太粗,摩擦力和阻力过大;用纱线和棉线易断;用尼龙线会伸缩,影响摆长,此外我还用了涤纶线、钓鱼线、绣线等等,但都存在不足,最后采用工业用缝纫

线,干扰因素影响最小。

3.“合作”是生本教育的保障

教育家波利亚曾说过: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知识,因为这种发现,理解得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和联系。教师在教学中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尽可能地创设条件,构建学生的认知平台,给他们动脑发现的机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合作学习”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课程标准指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应成为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努力为学生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空间,采取小组合作、同桌讨论、全班交流等学习形式,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知识产生、发展的全过程。如在教学“杠杆的科学”时,事先发给每个小组杠杆尺和大小不同的钩码,让学生利用手中的杠杆尺和大小不同的钩码研究杠杆的特点。这时,组内的四个同学合作操作,有的记录结果;然后交流个人的看法,再由小组长集中每个同学的发现,初步概括出杠杆的特征;最后,全班交流。再结合学生的汇报,精讲点拨,加以整理归纳板书。这样,通过学生探索、小组合作讨论,全班交流等多种形式,既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知识,体会了学习的乐趣,又培养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同时在培养了学生与人合作共事的能力,还发挥了小组合作的实效性。学生为了获得成功与胜利,会更加齐心协力,团结协作,从而形成紧张有序的课堂氛围。只有营造一个轻松,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在这种氛围里,我们的学生会逐步走近科学,走进科学,成为研究科学的“行家里手”。

4.“真实”是生本教育的灵魂

随着课改进程的不断深入,科学课呈现出了与以往常识课明显不同的现象:学生动手机会多了,他们亲自动手操作、亲自体验,亲身经历着一个又一个的探究过程,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多了,教学气氛活跃了。然而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我们还会遇到各种问题,如:学生争抢着做实验,不按照要求急于动手,随意玩弄实验器材等。这时教师如果缺乏必要的教学经验和控制能力,就容易将实验流于形式,急于将实验结果展现,以归纳出实验结果或验证课本实验为唯一目的,而忽略了“真实”在小学科学实验课中的重要性。

小学科学实验课中要做到“真实”,就要尽力创造实验条件,让学生都能够实际参与到丰富多彩的实验之中,自己动手进行实验。通过参与实验,体验实验过程,观察实验结果,帮助他们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逐步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提高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思维能力。一个成功的实验不但能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最主要是能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在实验过程中,对于一些真实的观察、有个性的表达,教师都应该给予鼓励。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学习要尊重事实、观察细致、表达个性想法。一点一滴,无一不是科学情感与态度的积累。

生本教育理念的运用会让小学科学课堂更加人性化,这既有赖于教师自身观念和素质的不断更新、提高,更有赖于教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爱和时时刻刻的尊重。虽然在对新的教学理念的学习和探究中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智慧和心血,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