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钱学森之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钱学森之问”之我见
历史0801 孙恺080301119
【内容摘要】本文针对“钱学森之问”,提出了作者自己的看法。求解“钱学森之问”,应该从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两方面去分析。内在原因包括学生素质较低,学生抵御社会诱惑的能力较差等;外在原因包括现行教育体制缺乏创新的土壤,部分教师水平低下等。不管主客观原因如何,学生自我的勤奋努力才是成才的最关键因素。
【关键词】素质低诱惑大缺乏信仰缺乏兴趣偏科教育体制教师水平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求解“钱学森之问”,我认为可以从大学生自身和教育体制两个方面来寻找答案。
一、内在原因
民国时期和新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大陆,无论是在意识形态方面,还是在基础教育、价值观念、科学技术等领域差异显著。所以社会形态和社会意识的演进,必然造就了不同于民国时期大学生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新青年。而新时代青年身上的某些不利于学生生长发展的特点与恶习,加上整个社会大背景下轻人文精神、重物质利益观念的蔓延,是当代中国缺乏大师的重要原因。
首先是大学生素质偏低。这里所指的大学生素质低下,并不是针对个体的学生而言,而是特指大学扩招以后大学生整体素质的下降。民国时期,办学的高等院校很少,同时受到家境、地域、历史文化传统等等众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学生进入大学的门槛非常高,所以能够进入大学的学生那可真是凤毛麟角。根据《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的教育部分可以知道,1936年全国公私立大学、独立学院、专科学校加起来也不过110所左右,另一个数据是从1898年的京师大学堂到1937年的四十年间,总共也只有不到11万名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生。民国时期这种学校少、入学几率小的现象当然是有利有弊的。弊端显而易见,教育机会不公平,优秀的知识分子可能没有机会进入大学完成深造。而另一方面,其益处在于严格的入学限制也保证了大学生的个人基本素质。在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想要跨入大学的校门绝非易事,如果不是在自己所学学科领域有所成就的学生,那进入大学堪比登天。打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当时学生上大学就如同七八十年代国家公派留学生,学生需要很扎实的基本功才有资格争取进一步深造的机会;而现在扩招以后,上大学就和现在自费出国留学一样简单,只要有钱,所有问题都可以解决。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当时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百里挑一的精英人物。再看看我们现在的大学生呢。大学扩招以后,我们的教育已经由当初的“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2006年,全国毕业大学生400万左右,在校大学生1400万左右。虽然大学生数量直线上升,但学生素质并没有同步提高。扩招带来的恶果是很多本就不适合进入大学的年轻人挤进大学生的队伍,致使大学生鱼龙混杂,稂莠不齐。至于学习,似乎不再是学校和学生们的主业,学校为了敛财,疯狂扩充专业,修建大楼,却忽视了师资队伍建设;学生们也不再好好学习,认为有一张大学文凭便足矣,于是很多学生就在学校里面混日子。同时学生素质低下也直接导致了学风的下降。如今学校里世风日下,好好学习的学生属于稀有品种。大多数的学生都是随大流,平时逃课,上课不认真听讲,下课不复习,到了考试前突击一把,整天缠着老师拷课件、划重点。学生不思进取,不好好学习,挂课的人自然比较多。试问大学究竟是为了学知识还是考试混文凭?我想很多人已经本末倒置了吧。
其次花花绿绿的社会也给大学生带来了太多的物质诱惑。不用说民国时期,单是八十年代以前,中国的大学校园仍旧是相对封闭的独立小世界,它们同社会没有什么联系。物质匮
乏的年代里学生们每周一次的露天电影或者舞会,足以成为他们精神上的盛宴。没有花花世界的纷扰,同时又禁止了男女生之间可能发生的感情萌芽,以前的大学生当然足够的时间徜徉于图书馆里,埋头于心爱的学问之中。而如今的大学校园呢?大学周围那些栅栏围墙早已在世俗诱惑的冲击下轰然倒塌,大学校园早已不是当初那个散发着阵阵书香的象牙塔,俨然已经同化成了一个世俗小社会。虽然与社会的接轨增加了学生的阅历、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但过多的接触社会也分散了学生学习的精力,同时也使一些意志不坚定的学生过早的沾染上了社会上的恶习。对照一下现在大部分学生的日程安排,我们可以看到电脑游戏、购物、压马路等等无关紧要的活动基本上挤占了学生大部分课余时间。试问现在的学生,每天有几小时花在读书上面又有几小时沉浸在游戏的打打杀杀之中?就拿男生宿舍举个例子吧,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基本上每个宿舍都有两三台电脑,但电脑究竟有没有起到它该有的作用呢?很显然,没有!说实话笔记本电脑对于绝大部分学生一点用处没有。可能这话有点偏激,但事实确实如此,电脑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台游戏机。每堂课下,每天晚上,男生们都会拼杀在网络游戏之中。
第三点是现在的大学生缺乏信仰,普遍出现了信仰真空的现象。古语云: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那是形容古代的知识分子,但是我认为现在的学生甚至还不如古人。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既不闻窗外事,也不读圣贤书。当然,我这话也是有点问题的。现在的大学生不读书吗?不,他们还是读书的,不过读的都是一些娱乐、体育等消遣之书。现在的大学生不关心时政吗?不,他们还是关心的,不过尽是一些咒骂政府腐败、批评百姓素质低下等等的愤青言论。报刊亭里,销售最为火爆的永远是那些封面五颜六色的娱乐期刊,而《环球时报》《南方周末》等却是相对的冷清。回想民国时期的热血青年,在国难面前到处演讲,投身政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为祖国命运抛头颅洒热血,而现在大学生却活在自己的利益小圈子之中,迷恋于一些娱乐明星,对时政的了解却如同白痴,真是让国人心凉。由于精神上缺乏信仰,很多学生极容易受到西方所谓的自由思想的吸引从而形成那种愤世嫉俗、偏信误信,只看到社会阴暗面从而很容易引起各种心理问题。校园中出现的“网络一族”,他们“风声雨声读书声,我不吱声;家事国事天下事,关我何事”,“宿舍里面不吭气,互联网上诉衷肠。”此外,缺乏信仰也会是大学生对国家大事漠不关心,不关心社会及民众,逃避责任,只关注自身既得利益的获得。
第四点是学生对所学的专业缺乏起码的兴趣和热爱。在这个物质利益为导向的时代里,有几个高中毕业生选择专业是依照自己的兴趣而定的?诚然,兴趣也只是选择专业的参照之一,按照日后的就业形势来填报志愿也无可厚非。可问题在于,什么专业热门,学校就疯狂的开设这些课程,学生也疯狂的扎堆报考这些专业,这就造成了成绩相对较好的学生扎堆报考经济、管理、英语等热门专业,而巧达学校分数线的同学却很不情愿的被调剂到历史学、哲学这些冷门专业。进而更为奇怪的现象是,大多数班级里学生都对所学专业缺乏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了兴趣,学生有什么动力在自己的专业上奋斗呢。1917年蔡元培接任北大校长职务,在就职演说中,就阐明了办学宗旨:“大学学生当以研究学术为天职,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的阶梯”。同时王国维在清华任教时也一再强调不能以功用性作为大学设科的标准,果真如是,那么,像经学、哲学、文学这类科目就会被视为“无用之学”。民国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是单一的,抱负是壮大的。民国时期的大学生,求学并不是为了高官厚禄、并不是为了飞黄腾达。他们进入大学,纯粹是对于自己研究学科的一腔挚爱。
第五点是现在的大学生偏科严重。理科生沉醉于做题之中而极度讨厌语文英语,文科生会写几篇文章后连最基本的初中数学可能都忘记的干干净净。看看民国时期的大师,哪一个不是通才?钱学森不仅是杰出的科学家,同时他也热爱音乐,能吹小号,他的夫人也常常弹奏钢琴陪伴在他的左右。“通才教育”亦称“自由教育”,集中体现在民国时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的教育思想之中。当时大学的目标是“在共同的文化中培养具有共通理想的公民”,